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逐次渐进法求解非圆形地下洞室映射函数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峰宾 张顶立 张素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于多角形映射理论,推导出单位圆外域到多角形外域的映射函数项数的一般表达式。采用逐次渐进法求解表达式,得到非圆形地下洞室的映射函数,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该算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有对称轴的孔形,也适用于一般孔... 基于多角形映射理论,推导出单位圆外域到多角形外域的映射函数项数的一般表达式。采用逐次渐进法求解表达式,得到非圆形地下洞室的映射函数,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该算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有对称轴的孔形,也适用于一般孔形;映射函数项数越多,映射精度越高;对于曲边孔形,映射函数取很少的项(4或5项)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映射孔形;对于含有较多角点的复杂洞形,映射函数需要取较多项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近似映射孔形,但在角点处误差较大;若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x轴重合,则映射函数的各项为实数;运用程序计算时,只需要输入映射函数的项数和非圆形地下洞室洞形的DXF格式文件,就可得到非圆形地下洞室的映射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形地下洞室 映射函数 等幅角修正 逐次渐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FGGEⅢb资料相对湿度场的分析与订正及其对预报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伯民 惠小英 钱正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本文用Cresman逐步订正法和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对高原地区1979年6—8月中60个时次的FGGEⅢb级资料相对湿度场进行了订正和分析,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数值模式,选择两例高原低涡过程,用订正前后的FGGEⅢ... 本文用Cresman逐步订正法和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对高原地区1979年6—8月中60个时次的FGGEⅢb级资料相对湿度场进行了订正和分析,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数值模式,选择两例高原低涡过程,用订正前后的FGGEⅢb相对湿度资料分别作初始湿度场进行了72h和48h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相对湿度的高值区位于其东南部,然后向西北逐渐递减,低值区位于高原西部。FGGEⅢb相对湿度场能较好地反映高原东部的分布,但在高原西部比实际明显偏大。订正高原上的初始湿度场(FGGEⅢb相对湿度场)能明显改进高原地区的降水和形势预报,对环流的影响可达到高原东侧并波及高原的南北侧地区,显示了加密高原西部资料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FGGEⅢb相 湿度场 降水预报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中元素间干扰的逐步逼近校正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檀金宗 陈新坤 马锦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0期993-997,共5页
本文基于干扰系数校正法,提出一种新的校正元素间相互干扰的方法——逐步逼近校正法,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复杂体系中元素间相互光谱干扰和元素“自身”非光谱干扰进行校正,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元素间干扰 逐步逼近校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天气预报中分析同化基本方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评述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国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6-996,共11页
数值天气预报中分析同化的基本方法先后经历了多项式函数拟合方法、逐步订正方法、最优插值方法、变分方法和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本文首先根据相关的经典文献力求本色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的具体要点;然后,着重于它们的上下... 数值天气预报中分析同化的基本方法先后经历了多项式函数拟合方法、逐步订正方法、最优插值方法、变分方法和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本文首先根据相关的经典文献力求本色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的具体要点;然后,着重于它们的上下承接关系,试图阐述同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评述这些方法的显著特征和创新性,以期清晰地理解资料同化的循序渐进的内在发展逻辑。此外,从起源上阐明"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初猜场"与"背景场"、"分析"与"同化"、以及"更新"、"新息"等基本概念,以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大气资料同化"的由来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客观分析和资料同化 逐步订正方法 最优插值方法 变分方法 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