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曝气方式对减缓SMBR一体式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娜 孙宝盛 +1 位作者 臧倩 张海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7-80,共4页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研究了改进型曝气方式(膜出水时气水比为20:1,停止抽吸时气水比为40:1)和传统曝气方式(采用气水比40:1连续曝气)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下SMBR的运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曝气方式的SMBR中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研究了改进型曝气方式(膜出水时气水比为20:1,停止抽吸时气水比为40:1)和传统曝气方式(采用气水比40:1连续曝气)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下SMBR的运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曝气方式的SMBR中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以及料液粘度都低于传统的SMBR,减轻了膜污染,直观表现为具有较低的跨膜压力(TMP);两种曝气方式的膜阻力均以沉积层阻力为主,改进曝气方式的SMBR沉积层阻力所占比例高于传统的SMBR,后者膜孔吸附及堵塞阻力所占比例远高于前者,因此后者膜清洗费用高;此外改进型曝气方式由于其阶梯式曝气强度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跨膜压力 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电解-SMBR组合工艺处理蒽醌活性染料废水 被引量:3
2
作者 秦磊 王玮 +1 位作者 张国亮 孟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1,共7页
采用自制的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构建浸入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内电解-SMBR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蒽醌染料(活性艳蓝X-BR)废水的试验.试验分为2组,一组为内电解出水直接进入的SMBR-3,另外一组为内电解出水经调节pH值达9~10后进入的SMBR-4.... 采用自制的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构建浸入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内电解-SMBR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蒽醌染料(活性艳蓝X-BR)废水的试验.试验分为2组,一组为内电解出水直接进入的SMBR-3,另外一组为内电解出水经调节pH值达9~10后进入的SMBR-4.结果表明,组合工艺中2组SMBR对CODCr、色度和NH4+-N的去除率均很高,且相差不大;但两反应器对TN的去除效果却有明显差异,由于良好生物铁絮体的存在,SMBR-3对TN的去除可高达92.8%,而SMBR-4对TN的去除只有67.5%.与pH值调节后进水相比,内电解直接进水导致活性污泥絮体粒径增大34μm,EPS总量明显增加,且微生物表面结构中有丝状菌出现,菌种也变得相对复杂.对SMBR膜材料进一步检测发现,内电解直接进水所形成的生物铁絮体还可有效减轻膜污染,使膜通量衰减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电解 smbr 活性艳蓝X-BR 活性污泥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HRT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兆波 任南琪 张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8-411,共4页
为探讨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SMBR)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2~3mg·L-1的条件下,HRT为3,2和1h时,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9.3%~97.2%,88.5%... 为探讨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SMBR)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2~3mg·L-1的条件下,HRT为3,2和1h时,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9.3%~97.2%,88.5%~97.3%和80%~91.1%,出水COD浓度分别为38.9~11.2,41.6~10.8和63.4~35.8mg·L-1。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建议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HRT控制在1h;若满足中水回用标准,则HRT建议控制在2h。实验同时考察了不同HRT条件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中最佳污泥浓度应控制在6000mg·L-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smbr) HRT 活性污泥浓度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臧倩 孙宝盛 +1 位作者 张海丰 齐庚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1-44,共4页
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运行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膜过滤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PS在反应器和膜表面均积累,引起混合液粘度和过滤阻力的增加;膜表面吸附的EPS质量随着悬浮EPS浓度变化而变化;周期性排放污泥可减少反应器内悬... 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运行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膜过滤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PS在反应器和膜表面均积累,引起混合液粘度和过滤阻力的增加;膜表面吸附的EPS质量随着悬浮EPS浓度变化而变化;周期性排放污泥可减少反应器内悬浮EPS浓度和膜表面EPS含量,从而降低膜的过滤阻力;膜生物反应器中悬浮EPS浓度与过滤阻力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R=7×10~5×P^(3.3385)_v;单位膜面积吸附EPS质量与过滤阻力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R=3.1525×10^(13)×P_u-2.201×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胞外聚合物 膜污染 过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质的增殖及其对运行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文钟 汤兵 +3 位作者 陈烜 黄绍松 付丰连 宾丽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99-1406,共8页
研究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生物质的增殖过程及其对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sMBR实现过程控制,在不排泥的情况下运行20-40d,生物质浓度达到9670mg/L,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但随着生物质的继续增殖,... 研究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生物质的增殖过程及其对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sMBR实现过程控制,在不排泥的情况下运行20-40d,生物质浓度达到9670mg/L,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但随着生物质的继续增殖,污泥表观黏度急剧增加,引起F/M的降低和传质困难,最终导致污泥活性降低及出水效果恶化.表观黏度与MLSS、EPS的增长趋势一致,表明这2个因素与活性污泥的表观黏度有着密切关系.采用SEM/EDS方法对不同阶段膜表面进行了观察及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膜表层污染物中有机物占主要部分,无机成分所占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质增殖 运行效能 污泥特性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优化和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捷 张宏伟 贾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8,共7页
综述了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反应器在组件设计和优化方面研究进展,包括优化函数和传质模型的建立,纤维尺寸、松弛度、填充密度、排布方式的选择、膜组件外形和曝气管路的优化设计等方面理论和试验的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完善的膜组件... 综述了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反应器在组件设计和优化方面研究进展,包括优化函数和传质模型的建立,纤维尺寸、松弛度、填充密度、排布方式的选择、膜组件外形和曝气管路的优化设计等方面理论和试验的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完善的膜组件优化设计体系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中空纤维 膜组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铝铁改善膜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浩 王军 +1 位作者 周媛 奚旦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共3页
采用投加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方法来缓解SMBR中的膜污染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加PAFS后,SMBR中污泥的平均粒径从80μm增大到400μm,过滤总阻力从496.49×1010m-1减为138.25×1010m-1,沉积阻力从445.72×1010m-1减为129.86&... 采用投加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方法来缓解SMBR中的膜污染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加PAFS后,SMBR中污泥的平均粒径从80μm增大到400μm,过滤总阻力从496.49×1010m-1减为138.25×1010m-1,沉积阻力从445.72×1010m-1减为129.86×1010m-1,污泥比阻变为原来的1/10;同时混合液中的生物相变得更加丰富,抽吸压力的增长速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铝铁 污泥比阻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颗粒粒径分布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MBR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聚集态演变影响膜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飞云 李晓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4-1071,共8页
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今通过研究浸没式MBR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其聚集尺度的演变过程,深入解析SMP对膜污染的作用机理。在单膜丝微滤膜分离实验中考察了MBR污泥特性,包括污泥浓度(MLSS)、... 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今通过研究浸没式MBR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其聚集尺度的演变过程,深入解析SMP对膜污染的作用机理。在单膜丝微滤膜分离实验中考察了MBR污泥特性,包括污泥浓度(MLSS)、胞外聚合物(EPS)和SMP及其有机物组分等对膜污染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MLSS、EPS和SMP浓度与膜污染发展速率(ΔTMP/Δm)均呈正向相关。膜污染发展速率与MBR中活性污泥混合液(AS)中SMP的相关性(rp=0.126)远小于滤饼层污泥混合液(CS)中的SMP(rp=0.871)。SMP中的蛋白类和多糖类物质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成分。MBR中的SMP在膜截留作用下出现显著的聚集结构变化和聚集尺度增加的现象。通过荧光光谱指纹图谱(EEMs)对比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CLSM)观测发现:相比MBR出水,AS中的SMP存在显著的类蛋白峰和较高荧光强度的类腐殖酸峰,CS中的SMP聚集尺度显著增大,粒度可达100μm以上,并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能和黏度,可加快膜表面滤饼层(或凝胶层)的生成进程,导致膜污染的发生。通过对膜表面滤饼层结构和组分的分析,当AS中的SMP浓度低于0.4 mg TOC(g SS)1时,膜表面较易形成污泥滤饼污染层,反之,则倾向于生成凝胶污染层。因此,SMP及其聚集态物质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应在膜污染控制方面予以重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胜韬 王三秀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6,共4页
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的连续运行,研究了DO、进水碳氮比(C/N)、有机负荷率(F/M)、pH值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的工作条件为:DO控制在0.8mg/L左右,进水C/N比... 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的连续运行,研究了DO、进水碳氮比(C/N)、有机负荷率(F/M)、pH值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的工作条件为:DO控制在0.8mg/L左右,进水C/N比在10左右,F/M为0.34kgCOD/(kgMLSS·d),pH值在中性略微偏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同步硝化反硝化 溶解氧 碳氮比 有机负荷率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胜韬 王三秀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23期6283-6287,共5页
在对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和反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实验数据和模型推导,求得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NO3要远远高于传统单级反硝化过程中... 在对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和反硝化基础反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实验数据和模型推导,求得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NO3要远远高于传统单级反硝化过程中的硝酸盐饱和常数,从量化的角度解释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硝化 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酶活与磷脂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诚 肖恩荣 +2 位作者 周巧红 梁威 吴振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8-613,共6页
分析了不同污染负荷下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并运用酶活表征污泥活性,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COD,TP,TN,NH4+-N保持着高而稳定的去除率,不同有机负荷下去除率差异不大(P>0.05)... 分析了不同污染负荷下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并运用酶活表征污泥活性,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COD,TP,TN,NH4+-N保持着高而稳定的去除率,不同有机负荷下去除率差异不大(P>0.05);磷酸酶活性在低污染负荷下最高,脱氢酶、β-糖苷酶在中低污染负荷时的活性比高污染负荷时高,脲酶及蛋白酶活性随负荷增加而升高;活性污泥PLFAs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为主,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环丙烷脂肪酸含量较少,特征脂肪酸的比值表明在反应器中好氧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显示,活性污泥中好氧原核微生物为优势类群,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及其他厌氧细菌,而真核微生物所占比例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PLFAs) 膜生物反应器(smbr) 酶活 微生物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