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回归再时效优化对Al-Zn-Mg-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娟刚 杨海云 +2 位作者 李飞 李舒帆 刘志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7,共8页
通过在回归阶段之后加入24 h自然时效,设计了新型的多级时效制度。本文以石油钻探杆用Al-Zn-Mg-Cu合金挤压管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拉伸测试和电化学腐蚀测试手段,研究了经过不同回归时效处理制度处理后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通过扫... 通过在回归阶段之后加入24 h自然时效,设计了新型的多级时效制度。本文以石油钻探杆用Al-Zn-Mg-Cu合金挤压管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拉伸测试和电化学腐蚀测试手段,研究了经过不同回归时效处理制度处理后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通过扫描显微镜、透射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效制度处理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究分析。在优化新型多级时效制度时发现,提高回归温度或延长回归时间会使合金的拉伸强度下降,耐腐蚀性能提高。经过优化,确定了新型多级时效工艺的较优参数为:100℃/24 h+168℃/4 h+水淬+(自然时效,NA)/24 h+80℃/34 h。经过该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为672 MPa,屈服强度为628 MPa,延伸率为10.5%,自腐蚀电流密度为6.29μA/cm~2,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RRA 自然时效 G·P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4个典型工矿区大豆种植土壤Pb Cd Zn污染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航 曾敏 +1 位作者 刘俊 廖柏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6-481,共6页
通过对湖南4个典型工矿区(郴州柿竹园矿区、郴州宝山矿区、衡阳水口山矿区、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大豆以及其种植土壤的采样调查,综合评价了4个工矿区大豆及其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1)4个工矿区21个采样点的大豆及其种植土壤... 通过对湖南4个典型工矿区(郴州柿竹园矿区、郴州宝山矿区、衡阳水口山矿区、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大豆以及其种植土壤的采样调查,综合评价了4个工矿区大豆及其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1)4个工矿区21个采样点的大豆及其种植土壤已经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Pb、Cd、Z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69.02~6450.35、3.04~23.93、104.22~381.91mg·kg-1,大豆籽粒中这3种重金属的浓度范围分别为4.69~20.05、0.81~5.48、24.87~190.48mg·kg-1,均已超过相应的标准。(2)21个采样点中大豆植株对Pb、Cd和Zn的生物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Cd>Zn>Pb,表明大豆植株对Cd富集能力大于Zn和Pb。(3)21个土壤样品中交换态Pb、Cd、Zn含量与大豆植株样品各部位中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上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 土壤 PB CD zn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碳酸氢根对水稻根区重要有机酸分布的影响与水稻品种耐缺Zn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燕 杨肖娥 杨玉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7-391,共5页
选用缺 Zn敏感水稻品种 IR2 6和耐缺 Zn水稻品种 IR8192 - 31- 2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 Zn敏感和耐性水稻品种根生长和根区主要有机酸分布受 HCO-3 影响的差异。在低锌浓度下 ,HCO-3 严重抑制敏感品种根系生长 ,而对耐性品种... 选用缺 Zn敏感水稻品种 IR2 6和耐缺 Zn水稻品种 IR8192 - 31- 2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 Zn敏感和耐性水稻品种根生长和根区主要有机酸分布受 HCO-3 影响的差异。在低锌浓度下 ,HCO-3 严重抑制敏感品种根系生长 ,而对耐性品种影响很小 ;苹果酸在敏感品种根区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 >分生区 >根毛区 ,而在耐性品种根区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和分生区浓度相近 ,但均高于根毛区。敏感品种和耐性品种根的分生区中苹果酸浓度相近 ,而敏感品种伸长区苹果酸的浓度明显高于耐性品种。柠檬酸在两种水稻品种根中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 >分生区和根毛区 ,并且柠檬酸在敏感品种根区各部位积累浓度均高于耐性品种。以上结果表明 HCO-3 对根生长抑制敏感区域是根的伸长区 ,水稻品种对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锌敏感品种 耐缺锌品种 重碳酸氢根 根区有机酸分布 小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Mg-Zn系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晓强 刘江文 罗承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2,共5页
论述了国内外Mg-Zn系合金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分析了Zr和稀土元素在Mg-Zn系合金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合金组织、性能及变形加工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总结了Mg-Zn-Re(-Zr)系合金中准晶相和G.P.区的形成、作用及特点。指出在Mg-Zn系合金中添加稀... 论述了国内外Mg-Zn系合金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分析了Zr和稀土元素在Mg-Zn系合金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合金组织、性能及变形加工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总结了Mg-Zn-Re(-Zr)系合金中准晶相和G.P.区的形成、作用及特点。指出在Mg-Zn系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合金化促进G.P.区的形成是研究开发高强韧性镁合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镁合金 Mg-zn系合金 稀土 G.P.区 准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Zn涂层浪花飞溅区腐蚀的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家才 王旭东 +3 位作者 孙冬柏 孟惠民 俞宏英 张连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5,41,共7页
海盐粒子浓度大、干湿交替频繁、海水冲击是浪花飞溅区腐蚀的3个关键性因素。文中以热喷Zn涂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循环腐蚀试验制度:①盐雾–驻留循环;②盐雾–驻留–飞溅循环;③盐雾–干燥循环;④盐雾–干燥–飞溅循环,采用失重测量... 海盐粒子浓度大、干湿交替频繁、海水冲击是浪花飞溅区腐蚀的3个关键性因素。文中以热喷Zn涂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循环腐蚀试验制度:①盐雾–驻留循环;②盐雾–驻留–飞溅循环;③盐雾–干燥循环;④盐雾–干燥–飞溅循环,采用失重测量和电化学测量分别研究了涂层在这4种模拟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规律,并应用加速转换因子法及灰关联分析对各循环腐蚀试验制度下的加速性、模拟性进行了研究,并为此设计了一个飞溅模拟研究装置以实现浪花飞溅冲击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盐雾+驻留循环造成涂层的腐蚀最严重;盐雾+驻留+飞溅循环则能较好的模拟浪花飞溅区的腐蚀情况,可实现室内的热喷Zn涂层在浪花飞溅区腐蚀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zn涂层 浪花飞溅区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霍各乞Cu-Pb-Zn矿床的剪切带与岩性控矿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日晨 李文博 +1 位作者 陈衍景 皮桥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01-2111,共11页
内蒙古霍各乞大型Cu-Pb-Zn矿床地处内蒙西部狼山地区,为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的典型矿床。前人依据该矿裂谷沉积赋矿、岩性控矿、具有层状矿体等宏观特征判断其为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但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其为受构造控制的后生... 内蒙古霍各乞大型Cu-Pb-Zn矿床地处内蒙西部狼山地区,为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的典型矿床。前人依据该矿裂谷沉积赋矿、岩性控矿、具有层状矿体等宏观特征判断其为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但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其为受构造控制的后生热液矿床。本次研究以岩矿相学观察为基础,结合热力学模拟,提出该矿为受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矿床。矿区内赋矿围岩普遍经历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及韧性剪切变形。宏观上,矿体与矿区内剪切带产状协调。硫化物总体沿围岩糜棱岩片理产出,但局部切割围岩糜棱岩组构,含矿微裂隙具有脆韧性剪切变形特征,可见硫化物交代围岩峰期变质矿物。热液脉石矿物组合及矿物温压计均表明成矿期具有低绿片岩相的温压条件。上述特征表明Cu-Pb-Zn矿化受剪切带控制,发生于剪切变形晚期,围岩退变质抬升阶段。热力学模拟显示当含矿流体流经由碳质千枚岩、石英二云母片岩和富铁夹层构成的岩性柱子,碳质千枚岩层位发生Pb-Zn矿化,而石英二云母片岩层位发生Cu矿化,富铁层位形成富矿体,这与霍各乞的地质事实相一致,矿相学观察也表明围岩岩性对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因此后生热液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导致了霍各乞矿床的层控、岩矿特征。通过上述研究建立起的剪切带控矿的成矿模式既符合该矿的显微观察结果,又可以解释该矿层状矿体、岩性控矿等宏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 矿相学 热力学模拟 剪切带 造山型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的交代分带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一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在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中,交代矿化分带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围绕侵入体接触带或热源中心向碳酸盐围岩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根据有关岩浆岩和矿化组合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交代分带序列,总的分带序列... 在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中,交代矿化分带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围绕侵入体接触带或热源中心向碳酸盐围岩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根据有关岩浆岩和矿化组合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交代分带序列,总的分带序列是:Fe(Mo)→Fe-Sn→Sn(W)-Cu→Cu-Zn→Zn、Pb(Ag)。其中Fe、Mo、Sn、Cu矿化主要与镁夕卡岩或钙夕卡岩有关,而Zn、Pb(Ag)矿则总是与锰(钙)质夕卡岩伴生。上述分带序列是寻找隐伏矿床(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 铅矿床 锌矿床 多金属矿床 交代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合金GP区的价电子结构及界面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永剑 常素玲 高英俊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运用固体经验电子理论计算Al-Zn合金GP区的价电子结构,并运用其价电子结构的信息计算其与母相的界面能。结果表明,由于GP区晶胞最强键上的共价电子数远比纯Al晶胞最强键共价电子数多,Al原子极易与Zn原子形成共价键,所以在Al-Zn合金中即... 运用固体经验电子理论计算Al-Zn合金GP区的价电子结构,并运用其价电子结构的信息计算其与母相的界面能。结果表明,由于GP区晶胞最强键上的共价电子数远比纯Al晶胞最强键共价电子数多,Al原子极易与Zn原子形成共价键,所以在Al-Zn合金中即使以最快速度淬火,也能在淬火过程中形成GP区,且合金硬度在GP区开始形成时就稳步上升,而于中间相形成前达到最大值。运用EET理论计算界面能是简便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电子结构 GP区 界面能 AL-zn合金 理论计算 价电子数 信息计算 AL原子 淬火过程 共价键 最大值 相形成 EET 晶胞 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Zn各形态有效性及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婷 傅瓦利 +3 位作者 袁波 王晓阳 蓝家程 彭景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3,共5页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Zn全量、形态及有效性,并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研究了区域内土壤Zn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全量Zn的平均值为123.88mg/kg,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明显低...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壤Zn全量、形态及有效性,并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研究了区域内土壤Zn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全量Zn的平均值为123.88mg/kg,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明显低于二级标准。Zn的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平均值占全量平均值的百分比分别为2.93%、4.42%、8.71%和83.94%,有效态占4.51%。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与有效态相关性密切;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对有效态含量贡献较大。在小江流域消落带的土壤中Zn具有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土壤中Zn有可释放总量向次生相态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临界值为130.67mg/kg,32%的土壤样品具有爆发Zn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流域消落带 土壤 zn元素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汉芳 王洪 +1 位作者 丁天惠 傅若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3-525,共3页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E EDTA 配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态Al-Zn-Mg-Cu-Zr-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冷利 陈立佳 车欣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5,共6页
为了研究时效处理对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效状态的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50℃×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 为了研究时效处理对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效状态的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50℃×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析出相较少,晶界无析出相;经过150℃×3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析出相较为细小,并呈弥散分布,同时晶界析出断续分布的平衡相,并存在晶界无析出带;经过150℃×48 h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析出相均已长大,且晶界无析出带发生宽化.经过150℃×36 h时效处理后的合金,表现出了较高的循环变形抗力与较长的低周疲劳寿命;不同时效状态合金的塑性应变幅、弹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以及循环应力幅与塑性应变幅之间均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Sc合金 时效处理 析出相 晶界无析出带 循环应力响应行为 低周疲劳寿命 循环应力-应变行为 应变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合金升温时效析出过程的研究
12
作者 石峰 赵子君 +4 位作者 刘佳佳 于文峰 张智超 王旭 王茂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14-116,123,共4页
对Al-Zn-Mg合金升温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进行研究。通过DSC测试对Cu元素对Al-Zn-Mg合金在升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升温时效后合金可获得比T6(120℃/24h)更高的硬度。并且Cu元素在升温时效过程中可增加GP区... 对Al-Zn-Mg合金升温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进行研究。通过DSC测试对Cu元素对Al-Zn-Mg合金在升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升温时效后合金可获得比T6(120℃/24h)更高的硬度。并且Cu元素在升温时效过程中可增加GP区的稳定性,并促进GP区向η'相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升温时效 硬度 GP区 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蒲阵沟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13
作者 吴煜 豆贯铭 +3 位作者 许保国 岳涛 王建统 李新萍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解释的准确性。本文以豫西蒲阵沟铅锌多金属矿为例,在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勘查手段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东秦岭成矿带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伴生铟、铊、镉等稀散元素)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并总结了勘查工作流程,以期为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是以铅、锌、银为主的元素组合异常,伴生有金、钨、砷、钼等元素异常;地球物理特征以弱极化、低-中电阻率为主的激电异常特征。勘查工作流程及方法选择具体如下:首先,综合研究区域1∶200,000、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各类异常,筛选重点找矿靶区。其次,选择土壤化探扫面+激电中梯剖面扫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组合,对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逐步缩小重点靶区的范围;再次,选择岩石化探剖面+槽探的地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组合,基本查明土壤异常产生的原因以及地表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含矿性;最后,利用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测深+钻探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方法组合,查明并验证矿体深部的延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型 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 蒲阵沟 崤山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与Zn、Mg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娟 孟立春 +3 位作者 陈江华 杨修波 刘吉梓 刘春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73-2482,共10页
研究了峰值时效状态下,不同Zn、Mg含量(质量分数)对高Cu含量(2.0%~2.5%)的Al-Zn-Mg-Cu合金耐局部腐蚀能力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合金局部腐蚀行为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Mg含量不同的两组目标合金,Zn含量降... 研究了峰值时效状态下,不同Zn、Mg含量(质量分数)对高Cu含量(2.0%~2.5%)的Al-Zn-Mg-Cu合金耐局部腐蚀能力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合金局部腐蚀行为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Mg含量不同的两组目标合金,Zn含量降低,合金的耐局部腐蚀能力变差;对应比较Mg含量不同的两组合金,初始阶段低Mg组合金的耐晶间腐蚀能力较差,但深度发展阶段低Mg组合金的耐晶间腐蚀能力较好;前期阶段高Mg组合金的耐剥蚀能力较好,但后期深度腐蚀阶段,高Mg组合金的耐剥蚀能力变得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局部腐蚀 微观组织 晶界无沉淀析出带 连续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白音查干Sn-Ag-Zn-Pb矿床电气石矿物学特征及对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真真 秦克章 +4 位作者 裴斌 赵俊兴 施睿哲 赵泽龙 韩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97-3812,共16页
内蒙古西乌旗白音查干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锡矿带内最典型、规模最大的Sn-Ag-Zn-Pb矿床。电气石在成矿岩体花岗斑岩和围岩地层中均广泛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四类:Ⅰ团斑状电气石;Ⅱ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电气石;Ⅲ热液脉状电气石;Ⅳ弥散状... 内蒙古西乌旗白音查干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锡矿带内最典型、规模最大的Sn-Ag-Zn-Pb矿床。电气石在成矿岩体花岗斑岩和围岩地层中均广泛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四类:Ⅰ团斑状电气石;Ⅱ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电气石;Ⅲ热液脉状电气石;Ⅳ弥散状电气石。在详细的岩相学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点分析和面扫描分析对不同产状和结构的电气石进行了详细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团斑状电气石(Ⅰa类)以自形、环带发育为特征,至少可见三期生长环带:核部电气石(Ⅰa-1)极高的Fe/(Fe+Mg)和Al值暗示其岩浆成因;边部电气石(Ⅰa-3)较富Mg,且与热液矿物共生,是从早期热液流体中沉淀形成的;幔部电气石(Ⅰa-2)的结构和成分显示其形成可能与不混溶的富B-Fe-Na的熔体或流体有关。因此,电气石从核部到边部的生长记录了从晚期岩浆到早期热液阶段的演变过程。花岗斑岩体中上部的团斑状电气石(Ⅰb类)环带不发育,其与热液矿物共生的组合及成分暗示其形成更倾向于与热液过程相关,可能是岩浆顶部聚集的早期流体释放之后被固结岩浆"圈闭"的残余流体结晶的产物。随后,大规模释放的富B流体形成了大量以电气石为主要胶结物的热液角砾岩(Ⅱ类)、成矿前电气石-石英阶段脉系(Ⅲa类)及伴随围岩蚀变而形成的弥散状电气石(Ⅳ类)。对Ⅱ类和Ⅲa类电气石内存在的生长环带分析显示,成矿前可能存在多个脉冲期次且成分有差异的流体的叠加作用。同时,电气石从早期到晚期向富Mg方向的演化,及成分明显受围岩地层影响的现象,暗示岩浆热液流体与围岩地层发生的水岩反应可能在金属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本研究显示,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结构和成分信息能够有效记录矿床内岩浆-热液转变及热液演化过程的众多细节信息,为深入理解成矿过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 Sn-Ag-zn-Pb矿床 电气石 生长环带 岩浆-热液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B^(+)-tree:一种ZNS SSD感知的新型索引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扬 金培权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9-524,共16页
ZNS SSD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它以分区(Zone)的方式管理和存取SSD内的数据.相比于传统SSD,ZNS SSD可以有效提升SSD的读写吞吐,降低写放大,减少SSD的预留空间.但是,ZNS SSD要求Zone内必须采用顺序写模... ZNS SSD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它以分区(Zone)的方式管理和存取SSD内的数据.相比于传统SSD,ZNS SSD可以有效提升SSD的读写吞吐,降低写放大,减少SSD的预留空间.但是,ZNS SSD要求Zone内必须采用顺序写模式,并且Zone上的空间分配、垃圾回收等任务都需要用户自行控制.ZNS SSD的这些特性对于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存储管理、索引、缓存等技术均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如何使传统的B^(+)-tree索引结构适配ZNS SSD的问题,提出了一种ZNS SSD感知的新型索引结构——ZB^(+)-tree(ZNS-aware B^(+)-tree).ZB^(+)-tree是目前已知的首个ZNS SSD感知的索引,它以B^(+)-tree为基础,利用ZNS SSD内部支持少量随机写的常规Zone(conventional zone,Cov-Zone)和只支持顺序写的顺序Zone(sequential zone,Seq-Zone),通过常规Zone来吸收对ZNS SSD的随机写操作.ZB^(+)-tree将索引节点分散存储在常规Zone和顺序Zone中,并为2种Zone内的节点分别设计了节点结构,使ZB^(+)-tree不仅能够吸收对索引的随机写操作,而且又可以保证顺序Zone内的顺序写要求.在实验中利用null_blk和libzbd模拟ZNS SSD设备,并将现有的CoW B^(+)-tree修改后作为对比索引.结果表明,ZB^(+)-tree在运行时间、空间利用率等多个指标上均优于CoW B^(+)-t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 SSD B^(+)树 数据库索引 CoW B^(+)-tree 分区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合金价电子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明科宇 李松湖 +1 位作者 邹积峰 集兴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在电子结构上揭示Al-Zn-Mg合金时效强化机理,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中的键距差法,计算了Al-Zn-Mg合金中的过饱和固溶体,GP区,η相(MgZn2)以及T相(Al2Mg3Zn3)的电子结构,从而在价电子结构上解释Al-Zn-Mg合金在时效过程... 在电子结构上揭示Al-Zn-Mg合金时效强化机理,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中的键距差法,计算了Al-Zn-Mg合金中的过饱和固溶体,GP区,η相(MgZn2)以及T相(Al2Mg3Zn3)的电子结构,从而在价电子结构上解释Al-Zn-Mg合金在时效过程中GP区和η(MgZn2)稳定相对合金强化的原因,以及高温过时效时合金强度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时效强化 价电子结构 GP区 EE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孟连缝合带老厂矿床Ag-Pb-Zn矿体C-O和Zn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8
作者 唐鑫 陈福川 +3 位作者 张鹏飞 李龚健 赵枫 陈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老厂矿床是昌宁-孟连缝合带内唯一大型矿床,本文报道了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的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以及Ⅰ、Ⅱ、Ⅳ三个矿体群内闪锌矿的Zn同位素组成。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 老厂矿床是昌宁-孟连缝合带内唯一大型矿床,本文报道了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的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以及Ⅰ、Ⅱ、Ⅳ三个矿体群内闪锌矿的Zn同位素组成。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方解石δ^(13)C_(PDB)的范围分别为-6.17‰~2.71‰和-2.18‰~3.87‰,δ^(18)O_(PDB)的范围分别为-19.57‰~-17.23‰和-22.10‰~-16.21‰;计算获得对应成矿流体的δ^(13)C_(CO_(2))为-6.16‰~1.53‰和-2.39‰~6.43‰,δ^(18)O_(H_(2)O)分别为1.62‰~7.62‰和4.36‰~16.92‰,通过与岩浆CO_(2)(δ^(13)C=-2‰~-8‰)和围岩灰岩(δ^(13)C=-1.6‰~4.0‰)的δ^(13)C值相比较,指示块状矿体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岩浆,网脉状矿体成矿流体中的碳则主要来自围岩,说明老厂矿床深部水岩反应较强。10件闪锌矿的δ^(66)Zn和δ^(68)Zn值分别为0.17‰~0.25‰和0.33‰~0.49‰,与VMS型矿床以及现代海底热液流体的Zn同位素组成重合,不同标高均一的Zn同位素组成寓示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闪锌矿形成过程中几乎未受到温度、分馏和微生物作用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金属源区的Zn同位素组成,揭示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为VMS成因,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下石炭统海底火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矿床Ag-Pb-zn矿体 昌宁-孟连缝合带 zn同位素 C-O同位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钦旺 石少华 +4 位作者 钱滔 吴承东 潘军华 魏元泵 陈雨林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水的循环逐步转化为含矿热液成矿是难以实现的,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往往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驱动的热水循环。(2)地下卤水不是形成内生多金属矿床的矿源体,其本身不具有形成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条件,产于板缘地热异常带内的热卤水中的多金属元素,是板块活动引起的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所提供,卤水起到了活化、富集和搬运金属元素的作用。(3)MVT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本身说明它们的成矿与岩浆热液有成因关系。(4)根据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所有的变化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难以形成变质热液矿床,其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热液矿床。(5)韧性剪切带是岩浆热力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成矿是岩浆热液在后期脆性断裂中充填交代而成。对矿床成因的正确认识,可有效的指导找矿勘查工作。岩浆成矿作用是最广泛、最强烈的成矿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 地下卤水多金属矿床 MVT铅锌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变质热液矿床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潮间带海产动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萍 黄长江 +2 位作者 乔永民 谢立民 董巧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2,共7页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近江牡蛎的Cu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最高达6.01。可食性贝类中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体内的Cd、Zn,翡翠贻贝体内的Cd、Ni和Pb,小荚蛏(Siliquaminima)体内的Cd、Ni,近江牡蛎体内的Cd、Cu、Ni和Zn的含量高于人体食用限量标准。其中近江牡蛎体内的Zn含量最高,为限量标准的23.5倍。港内比港外污染严重,远离港口站位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仍有超标现象,表明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海产动物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潮间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