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子块匹配法与改进FRFCM的气体泄漏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1
作者 沈昊旸 于海洋 +3 位作者 徐晴晴 董绍华 王明月 陈俪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8,共9页
为应对红外气体泄漏成像过程中因设备转动等因素导致的图像不稳定及泄漏气体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1种结合图像帧子块匹配法和改进快速鲁棒模糊C均值算法(fast and robust fuzzy c-means,FRFCM)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图... 为应对红外气体泄漏成像过程中因设备转动等因素导致的图像不稳定及泄漏气体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1种结合图像帧子块匹配法和改进快速鲁棒模糊C均值算法(fast and robust fuzzy c-means,FRFCM)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帧子块匹配法配准图像帧,同时引入背景建模和差分方法从背景中分离动态气体目标,并在FRFCM基础上增加自适应调整模糊因子以优化图像帧的羽流强化特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冗余信息,使图像帧匹配误差降低约75%,对比度增强值提高4.7%,羽流分割的平均交并比达到0.68,在保持较高分割准确度的同时显著提升检测速度,适用于油气田、集输站及氢气站等气体安全检测系统。研究结果可为气体泄漏监测技术的优化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流增强 红外气体泄漏 FRFCM 子块匹配法 背景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控制耦合振荡分析及解耦抑制策略
2
作者 孙素娟 侯凯 +3 位作者 孙立鑫 过亮 孔祥梅 曲慧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64,共11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网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各控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振荡分量的传播通路,揭示了控制环节带宽重叠引起系统滞后相角叠加效应导致控制耦合振荡的机理;然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基于电源近端电压虚拟采样的控制解耦策略,该方法在锁相环和并网电压前馈环节阻断了振荡分量的传播,大幅减轻了滞后相角叠加效应,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耦合振荡问题,且避免了常规电流环陷波器阻断法难以兼顾动态性能和抑制效果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在风机接入点极低短路比下,所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振荡,并能适应不同的振荡频率,且不依赖于系统电感参数的准确性;控制器在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型风电场 跟网型控制 弱电网 次同步振荡 短路比 传递函数 阻断法 电源近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鲁甸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3
3
作者 常祖峰 周荣军 +3 位作者 安晓文 陈宇军 周青云 李鉴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60-1279,共20页
昭通-鲁甸断裂带主要由昭通-鲁甸、洒渔河和龙树3条右阶斜列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40°~ 60°,洒渔河和龙树断裂倾向SE,昭通-鲁甸断裂倾向NW,它们共同构成几何结构复杂的逆冲断裂系.野外考察表明:沿断裂表现为平直的断层槽地、... 昭通-鲁甸断裂带主要由昭通-鲁甸、洒渔河和龙树3条右阶斜列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40°~ 60°,洒渔河和龙树断裂倾向SE,昭通-鲁甸断裂倾向NW,它们共同构成几何结构复杂的逆冲断裂系.野外考察表明:沿断裂表现为平直的断层槽地、定向排列的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等地貌;大桥边、北闸镇、光明村等地断错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龙树河I级阶地上发育高0.5~2.0m的断层陡坎.表明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一全新世,运动性质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此外,在NE向断裂间穿插发育的一些NW向断裂,同样表现出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在2014年鲁甸M6.5地震震区产生了NE和NW向地裂缝和地形反坎等地表形变,与NE和NW向断裂展布基本一致,反映了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由于块体远程变形响应与能量交换传递,在川滇块体东侧形成了凉山次级活动块体,昭通-鲁甸断裂带位于凉山次级活动块体SE向运动的前缘部位.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断裂几何结构成为凉山次级块体构造变形的主要承载体之一,吸收、调节块体SE向运动应变,并构成了凉山次级活动块体的南部边界.从区域构造部位和运动特征分析,昭通-鲁甸断裂带之于凉山次级块体,正如龙门山断裂带之于巴颜喀拉块体.昭通-鲁甸断裂带在活动块体边界和区域构造格架划分上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同时也是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地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鲁甸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 凉山次级块体 逆冲运动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波器可变的Retinex雾天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43
4
作者 杨万挺 汪荣贵 +1 位作者 方帅 张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5-971,共7页
针对现有中心环绕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滤波器固定,不能对雾天图像有效地同时增强细节与色彩保真的问题,提出一种滤波器可变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首先根据雾天图像雾化程度的分布特征得到滤波参数的阈值;然后将原图中每一子块的局部信... 针对现有中心环绕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滤波器固定,不能对雾天图像有效地同时增强细节与色彩保真的问题,提出一种滤波器可变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首先根据雾天图像雾化程度的分布特征得到滤波参数的阈值;然后将原图中每一子块的局部信息与阈值信息作差运算得到相应的滤波器,由此计算出该子块的入射分量,并通过部分重叠策略平移子块完成对整幅图像的入射分量估计;最后将原图减去整幅图像的入射分量得到反射分量,实现对图像的增强.通过主观观测和客观评价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现有的中心环绕Retinex算法在细节增强和颜色保真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RETINEX算法 入射分量估计 子块部分重叠 MS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次级块体内强震发生的构造特征与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程佳 刘杰 +1 位作者 徐锡伟 甘卫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8-1243,共16页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该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三者之间的以挤压和左旋走滑为主要活动特征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该次级块体吸收了来自川滇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的挤压作用,主要以各边界断裂带的...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该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三者之间的以挤压和左旋走滑为主要活动特征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该次级块体吸收了来自川滇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的挤压作用,主要以各边界断裂带的挤压作用和内部大凉山断裂带、峨边断裂带等NNW向的左旋走滑次级断裂为主要特征;在历史上大凉山次级块体边界上以7级以上强震活动为主要特征,而在次级块体内部则以5级地震频繁活动为主。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发生在逆冲走滑断裂带内部的NNW向左旋走滑断裂上,该地震主要受到了发生在小江断裂带上的1733年M7和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M 7强震的影响,这两次地震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有促进作用,而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促进了2014年10月1日越西5.0级地震的发生,此外鲁甸地震对大凉山断裂带北段、峨边断裂带、昭通-鲁甸断裂带东段以及则木河断裂带南段有一定的库仑应力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 大凉山次级块体 强震活动 应力触发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与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祁玉萍 张致伟 +4 位作者 龙锋 肖本夫 梁明剑 路茜 江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7-395,共19页
基于Cut-And-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和阻尼线性逆推法(DRSSI),采用分区域选取地壳速度模型的形式,计算得到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101.5°~104.5°E,26.5°~30.5°N)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结合构造... 基于Cut-And-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和阻尼线性逆推法(DRSSI),采用分区域选取地壳速度模型的形式,计算得到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101.5°~104.5°E,26.5°~30.5°N)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结合构造地质、GPS观测数据等已有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主要以走滑和逆冲机制为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活动性质较吻合;区域应力场方向与GPS速度场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优势方向为NW-SE和NWW-SEE向,整个区域主要以走滑和逆冲性质为应力特征。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大凉山次级块体在川滇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华南块体三者联合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现今的应力格局,川滇块体相对向SE滑移以及青藏高原物质的E、SE向逃逸为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其周围地区强烈变形及大尺度位移的主要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次级块体 震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场 CAP方法 线性阻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分块迭代法的不同聚焦图像融合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雪妮 玉振明 +1 位作者 张军 李陶深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0-69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分块迭代法的不同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通过采用高斯函数对图像进行多次卷积以模拟图像的再次成像系统,对原始图像和再次成像采用不同的块大小进行多级划分,在不同的级别上比较原始图像和再次成像的灰度差平均值判...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分块迭代法的不同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通过采用高斯函数对图像进行多次卷积以模拟图像的再次成像系统,对原始图像和再次成像采用不同的块大小进行多级划分,在不同的级别上比较原始图像和再次成像的灰度差平均值判断子块清晰与否.接着,根据一致性检验原则对图像块进行隶属情况判断.然后,采用迭代法将图像划分成三个区域:清晰区域、模糊区域、交界区域.最后,选择其中的清晰区域形成融合图像.文中给出了融合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融合方法相比性能优越,能够大幅度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级分块 迭代法 不同聚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主颜色匹配的图像检索 被引量:20
8
作者 林克正 张彩华 刘丕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86-188,共3页
针对颜色直方图无法表达颜色空间分布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主颜色匹配的图像检索算法,对图像进行新的重叠分块,提取各分块的主颜色,将简化的二次式距离计算方法应用到分块主颜色的匹配中,并对图像各个分块的颜色特征采用不同的... 针对颜色直方图无法表达颜色空间分布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主颜色匹配的图像检索算法,对图像进行新的重叠分块,提取各分块的主颜色,将简化的二次式距离计算方法应用到分块主颜色的匹配中,并对图像各个分块的颜色特征采用不同的加权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较高检索精度的同时,能够降低特征空间维度,提高检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重叠分块 主颜色提取 相似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次级块体周边断层的闭锁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静 刘杰 +1 位作者 牛安福 闫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5-1144,共10页
利用1999—2007期和2009—2013期中国大陆GPS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大凉山次级块体周边断层——大凉山断裂、马边-盐津断裂、会泽-彝良断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地... 利用1999—2007期和2009—2013期中国大陆GPS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大凉山次级块体周边断层——大凉山断裂、马边-盐津断裂、会泽-彝良断裂在汶川地震前后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地震空区和b值空间分布等结果分析了这几条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这3条断裂带的影响可能较弱,它们在地震前后闭锁程度基本一致,两期结果均显示大凉山断裂南段、马边-盐津断裂、会泽-彝良断裂(西南端除外)基本为完全闭锁;汶川地震前后3条断裂带的滑动亏损速率均较小,大凉山断裂以左旋滑动亏损为主,马边-盐津断裂具有很弱的左旋和挤压滑动亏损分量并在震后均稍有增强,会泽-彝良断裂以挤压滑动亏损为主、兼有右旋滑动亏损,汶川地震后其右旋分量消失。结合其他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这3条断裂带仍具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次级块体 DEFNODE负位错反演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ICA-PCA模型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衷路生 何东 +1 位作者 龚锦红 张永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6-4554,共9页
提出基于分布式ICA-P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模型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方法,适合于复杂工业过程难以自动划分子块及过程数据存在非高斯信息的情况。首先,对过程数据进行PCA分解,并在PCA主成分... 提出基于分布式ICA-P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模型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方法,适合于复杂工业过程难以自动划分子块及过程数据存在非高斯信息的情况。首先,对过程数据进行PCA分解,并在PCA主成分不同的方向上构建不同的子块,把原始特征空间自动划分为不同子空间。然后,对各个子块采用ICA-PCA两步信息提取的策略,提取出高斯信息和非高斯信息,并构建新的统计量和统计限。最后,通过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故障监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业过程 自动划分子块 非高斯 ICA-PCA 故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 被引量:192
11
作者 嘉世旭 张先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1-620,共10页
华北古大陆块体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使地壳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利用华北地区近30条、共约两万公里的深地震测深资料及成果,进一步研究华北各次级块体内部地壳细结构,对比分析各块体的结构差异.根据不同的地壳结构特征,华北地壳可... 华北古大陆块体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使地壳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利用华北地区近30条、共约两万公里的深地震测深资料及成果,进一步研究华北各次级块体内部地壳细结构,对比分析各块体的结构差异.根据不同的地壳结构特征,华北地壳可分为三大类: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地壳结构简单,基底结构完整,为稳定古大陆地壳;华北中部隆起区太行山及北部阴山、燕山隆起区地壳结构相对简单,中部地壳和下地壳局部区域轻微速度逆转,可能与该区域地壳增厚隆升的壳内介质解耦形变有关;华北东部裂陷盆地地壳结构复杂,基底下陷、破碎,壳内介质松散、速度低,Moho上隆、地壳减薄,横向结构差异明显,显示了新生地壳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探讨了华北地壳分块构造以及与之相关的动力学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测深 地壳细结构 华北地壳分块构造 动力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污损指纹识别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震东 王雅妮 章坚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85-1591,共7页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更加可靠的识别技术对身份进行认证。因此,利用生物特征进行鉴定已成为时下热潮。其中的指纹识别更是因其方便性和可靠性受到普遍认同。传统的指纹识别方法基于特征点比对寻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更加可靠的识别技术对身份进行认证。因此,利用生物特征进行鉴定已成为时下热潮。其中的指纹识别更是因其方便性和可靠性受到普遍认同。传统的指纹识别方法基于特征点比对寻求相似性,此种方法特征点寻找容易出错,且随着指纹的模糊、破坏、污损或是其他问题,均会使识别率明显降低。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CBF-FFPF(Central Block Fingerprint and Fuzzy Feature Points Fingerprint)算法对污损指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CBF-FFPF算法提取指纹中心点分块图像及特征点模糊化图,合并后输入CNN网络,进行指纹深层特征识别。将该算法与基于主成分分析(KPCA),超限学习机(ELM)和k近邻分类器(KNN)的指纹识别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BF-FFPF算法对污损指纹识别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分块指纹 指纹深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块图像特征进行商标图像检索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丽 黄元元 杨静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68-972,共5页
提出一种使用全局和局部图像特征检索商标图像的方法 首先确定图像的形状主方向 ,根据形状主方向对图像进行旋转 ;然后对旋转后的图像提取目标区域 ,对目标区域用四叉树分解的方法划分多级分块 ;最后抽取分块图像特征进行图像相似性度... 提出一种使用全局和局部图像特征检索商标图像的方法 首先确定图像的形状主方向 ,根据形状主方向对图像进行旋转 ;然后对旋转后的图像提取目标区域 ,对目标区域用四叉树分解的方法划分多级分块 ;最后抽取分块图像特征进行图像相似性度量 对图像库中 2 0 0 0幅商标图像实验表明 ,分块图像特征具有良好的旋转、平移、尺度和变形不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图像检索 形状主方向 目标区域 分块图像特征 四叉树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块运动补偿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于红绯 刘威 +1 位作者 袁淮 赵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80,共8页
鱼眼相机成像视角大,获得信息丰富,在车载应用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单目鱼眼相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子块运动补偿模型补偿图像背景运动,解决了现有运动补偿模型对强视差背景补偿效果不好的问题.其... 鱼眼相机成像视角大,获得信息丰富,在车载应用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单目鱼眼相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子块运动补偿模型补偿图像背景运动,解决了现有运动补偿模型对强视差背景补偿效果不好的问题.其次,在子块运动补偿模型参数求解时,通过引入自车运动参数简化模型参数个数,并结合直接方法求解,避免了传统基于特征点匹配方法求解参数时易受误匹配特征点影响的问题.然后,针对鱼眼相机的成像形变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三平面校正方法获取鱼眼图像的子块运动补偿图像.最后,利用鱼眼图像的子块运动补偿图像和真实拍摄图像的差异信息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多种测试场景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子块运动补偿 单目视觉 鱼眼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凉山次级块体的整体抬升和逆时针转动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琪 宋金 +3 位作者 程佳 杨文 许冲 赵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8-342,共15页
大凉山次级块体现今仍处于强烈隆升状态,周边地震活动频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和隆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90m分辨率的SRTM数据,对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周边地区的高程进行了200m间隔的地形重分类,计算了... 大凉山次级块体现今仍处于强烈隆升状态,周边地震活动频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和隆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90m分辨率的SRTM数据,对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周边地区的高程进行了200m间隔的地形重分类,计算了地形起伏度、坡度及横跨主要断裂的廊带剖面,统计对比了该块体和相邻块体之间的高程-坡度分布。结合地震活动、大地电磁测深剖面、GPS速度场和地质剖面,发现大凉山次级块的整体高程较高、地形较平坦,向四川盆地阶梯式下降。以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处为界,块体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北部存在大量挤压抬升,南部挤压分量减少,走滑分量有所增加。在四川盆地和川滇块体的挟持下,大凉山次级块体在南东向运动时,以自身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取代了块体内部的结构破坏和差异隆升。实现北部挤压至南部拉张的构造变形转换和整体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次级块体 马边-昭通地震带 地形起伏度 整体抬升 鲁甸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瞳孔灰度特征的快速虹膜定位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永强 沈建新 周啸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32,共6页
虹膜定位算法是虹膜识别的关键步骤之一,定位的速度和准确度是衡量虹膜定位算法优越性的标准。本文根据瞳孔区域独特的灰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快速虹膜定位算法,即先粗定位瞳孔区域,再利用形态学和几何学方法精确定位瞳孔,最后利用微分积分... 虹膜定位算法是虹膜识别的关键步骤之一,定位的速度和准确度是衡量虹膜定位算法优越性的标准。本文根据瞳孔区域独特的灰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快速虹膜定位算法,即先粗定位瞳孔区域,再利用形态学和几何学方法精确定位瞳孔,最后利用微分积分算子在瞳孔定位后分割的区域内进行外圆定位,对中科院虹膜库Version1.0中的756幅图像进行定位,准确率达到98.80%,平均定位时间为1.5s,比直接应用Hough变换定位虹膜在速度上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定位 分块统计 圆检测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不变矩和分块主颜色的图像检索算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元琴 潘广贞 乔慧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23-3526,3583,共5页
为充分发挥全局不变矩对图像形状信息着重考虑的优势,规避颜色直方图未曾考虑图像的空间位置以及常见分块策略忽略分块间的相互联系等弊端,提出一种改进的全局不变矩和分块主颜色相结合的图像检索算法。计算图像的全局不变矩,提取图像... 为充分发挥全局不变矩对图像形状信息着重考虑的优势,规避颜色直方图未曾考虑图像的空间位置以及常见分块策略忽略分块间的相互联系等弊端,提出一种改进的全局不变矩和分块主颜色相结合的图像检索算法。计算图像的全局不变矩,提取图像各分块主颜色,将两者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综合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索精度,能够提高检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全局不变矩 分块主颜色 归一化处理 相似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叉迹特征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宗文 鲁业频 杨汉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传统的分形图像编码时间过长,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加快编码速度,提出基于半叉迹特征的快速分形编码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定义子块半叉迹特征,导出子块的均方根误差与子块半叉迹特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基本分析编码算法... 传统的分形图像编码时间过长,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加快编码速度,提出基于半叉迹特征的快速分形编码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定义子块半叉迹特征,导出子块的均方根误差与子块半叉迹特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基本分析编码算法,在解码图像PSNR平均提高约0.63 d B的情况下,平均加快编码速度55倍;较文献[10]提出的主对角和算法和文献[11]提出的叉迹算法,在编码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改善了编码性能,提高了解码图像质量;基于子块特征的快速编码算法,其编码性能与图像的复杂程度有关,细节信息越丰富的图像,编码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形图像编码 编码性能 子块特征 半叉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观测资料划分现今地壳活动块体的方法 被引量:30
19
作者 石耀霖 朱守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GPS观测资料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学中的热点。利用GPS观测的速率 (或位移 )计算网格点附近小区域的应变张量和转动的欧拉极 ,再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计算的欧拉极进行分类 ,由此划分出地壳活动的次级块体。最后以中国大陆GPS观... 利用GPS观测资料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学中的热点。利用GPS观测的速率 (或位移 )计算网格点附近小区域的应变张量和转动的欧拉极 ,再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计算的欧拉极进行分类 ,由此划分出地壳活动的次级块体。最后以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为例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 9个活动块体 ,通过比较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资料 地壳活动块体 欧拉极 聚类分析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图像中河流的快速提取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爱军 魏祥泉 朱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268-271,共4页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中河流的灰度和几何特性,提出了一种从卫星遥感图像中快速提取河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图像划分成互不重叠的图像子块,利用图像子块的灰度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特征将其二值化,然后对图像子块进行四连通标记,...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中河流的灰度和几何特性,提出了一种从卫星遥感图像中快速提取河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图像划分成互不重叠的图像子块,利用图像子块的灰度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特征将其二值化,然后对图像子块进行四连通标记,最后利用连通区域的面积和体态比几何特征提取河流目标.对真实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进行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图像 河流提取 图像子块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