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浅地层与单道地震剖面联合解释--水合物区沉积地层特征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守军 初凤友 +2 位作者 方银霞 吴自银 倪玉根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2,共7页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浅地层、单道地震剖面联合解释,发现了一系列与天然气水合物密切相关的海底异常地貌、地层结构。在精细浅地层剖面上发现了陆坡丘状体、浅部断层以及由连续强反射层、声空白补丁、局部增强反射和声空白带...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浅地层、单道地震剖面联合解释,发现了一系列与天然气水合物密切相关的海底异常地貌、地层结构。在精细浅地层剖面上发现了陆坡丘状体、浅部断层以及由连续强反射层、声空白补丁、局部增强反射和声空白带构成的海底浅部含气带。浅部含气带位于海底之下34—82m,通过其空间分布位置判断,认为气体来源于深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在单道地震剖面上识别出麻坑、气体渗漏柱、褶皱、模拟海底反射(BSR,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等结构。BSR位于我国首次钻取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深度之下,判断其为该区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依据ODP1148站深海钻井的地层厚度、沉积速率、测年等资料进行地层划分,识别出渐新世、中新世等地层界面,初步建立了神狐海域水合物区沉积地层年代标尺。地层年代划分结果表明BSR、褶皱、首次钻取的水合物样品位于晚中新世至上新世地层内,以上地层成为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重点目标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浅地层 单道地震 年代标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在富钴结壳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金亮 刘晓东 +3 位作者 张方生 李琦 张东升 王弘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3-181,共9页
富钴结壳作为一种潜在的海洋矿产资源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海山微地形是影响富钴结壳分布的重要因素。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深海拖曳观测系统,其最大工作深度6 000m,该设备上安装的高分辨率测深... 富钴结壳作为一种潜在的海洋矿产资源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海山微地形是影响富钴结壳分布的重要因素。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深海拖曳观测系统,其最大工作深度6 000m,该设备上安装的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能够分别获得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地貌和浅地层剖面。它的测深覆盖范围600m,侧扫覆盖范围800m。声学深拖系统因其高效和价格优势,被列为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的常规设备。大洋29航次中,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在采薇海山完成2条测线共约50km海山斜坡的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和浅地层剖面数据。介绍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及其在富钴结壳探测中的应用,并对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声学深拖系统 测深侧扫声纳 浅地层剖面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综合探测技术及东方1-1管道不稳定因素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继尚 李广雪 +1 位作者 曹立华 杨荣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0,共8页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检测管道状态以保障其安全运营,这是海底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海底管道综合调查技术(包括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东方1-1海底管道调查中的应用...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检测管道状态以保障其安全运营,这是海底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海底管道综合调查技术(包括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东方1-1海底管道调查中的应用,并利用调查结果分析了威胁该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管道周围海床冲刷和沙波移动均可造成管道悬跨,威胁管道安全,并提出了加强安全监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侧扫声纳 多波束 冲刷 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的浅地层探测与深水沉积特点 被引量:9
4
作者 阎贫 王彦林 郑红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2,共8页
采用新引进的海洋深水浅层剖面仪,从珠江口外陆架进入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中陆坡区,进行了浅地层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率反射记录。分析发现,白云凹陷上陆坡段沉积连续性较好,海底反射强度侧向变化平缓,显示了比较均一的沉积底质和微... 采用新引进的海洋深水浅层剖面仪,从珠江口外陆架进入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中陆坡区,进行了浅地层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率反射记录。分析发现,白云凹陷上陆坡段沉积连续性较好,海底反射强度侧向变化平缓,显示了比较均一的沉积底质和微弱的海底水动力条件;在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中陆坡区,海底滑坡严重,局部存在强烈的、平行陆坡的海底洋流冲蚀,海底地形崎岖不平,反射强度侧向变化大,表明海底底质不均匀,海底水动力强。浅地层记录还显示中陆坡海底山丘有海底气体泄露现象,结合常规反射地震识别的海底泥底辟特征,确定海底山丘为泥火山。气体泄露和海底反射振幅的变化代表了海底浅层聚有丰富的气体以及嗜甲烷生物链活动的钙化,因而推断该区不仅是油气的聚集区,也是水合物的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东沙岛西南海区 浅地层剖面 滑坡 气体泄漏 泥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上规律性声脉冲噪声的压制:一种基于MAD的开关中值滤波方法
5
作者 肖壹宝 李西双 +3 位作者 刘乐军 马龙 刘晨光 郭若舜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海上综合工程物探调查过程中,当缺少声学同步器时,多波束等其他声学设备发出的声脉冲对于浅地层剖面测量来说是一种噪声,作为一种干扰波会严重影响浅地层剖面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此类噪声在频率上与有效信号相近,振幅强且可能出现于... 海上综合工程物探调查过程中,当缺少声学同步器时,多波束等其他声学设备发出的声脉冲对于浅地层剖面测量来说是一种噪声,作为一种干扰波会严重影响浅地层剖面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此类噪声在频率上与有效信号相近,振幅强且可能出现于地震记录的任何位置。尽管现有的中值滤波可以对此类干扰波进行压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有效信号。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开关中值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MAD准则来判断浅地层剖面中的干扰波的位置,然后又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对干扰波附近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不含噪声的信号则不进行处理。利用该方法对南黄海陆架获得浅地层剖面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改进的开关中值滤波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衰减与多波束声脉冲类似的声学干扰波,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有效信号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多波束声脉冲 MAD 开关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变分模态提取法滤除浅剖信号噪声
6
作者 李正元 李邵波 +1 位作者 谢安远 汪诗奇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了解决浅剖信号易受复杂噪声影响、常用的图像去噪方法难以保留信号域原始回波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变分模态提取法滤除浅剖信号噪声的方法。首先,通过联合增强滤波和阈值法提取了海底线;其次对海底线以上的水体回波进行频谱分析... 为了解决浅剖信号易受复杂噪声影响、常用的图像去噪方法难以保留信号域原始回波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变分模态提取法滤除浅剖信号噪声的方法。首先,通过联合增强滤波和阈值法提取了海底线;其次对海底线以上的水体回波进行频谱分析,实现了噪声频谱的主要中心频率的提取;最后基于变分模态提取方法,提取原始浅剖回波中对应于这些中心频率的各模态,并将之作为噪声模态予以去除,实现了去噪。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去噪模拟实验上取得了73.75和0.721的PSNR及SSIM,较好实现了噪声去除和有效信号保真。研究工作表明变分模态提取方法和噪声先验频率信息获取是浅剖信号域去噪的关键,并可应用至其他声纳去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剖数据处理 信号去噪 变分模态提取 层界提取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2000浅地层剖面仪在福建LNG海底管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永东 杨慧良 +3 位作者 栾振东 王冰 连超 阎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5期73-77,共5页
利用声学浅地层剖面仪对海底管道在海底的赋存状态检测是确保海底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介绍了新型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SES-2000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对福建湄洲湾LNG海底管道检测实际应用,有效识别出了埋藏、裸露和悬空... 利用声学浅地层剖面仪对海底管道在海底的赋存状态检测是确保海底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介绍了新型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SES-2000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对福建湄洲湾LNG海底管道检测实际应用,有效识别出了埋藏、裸露和悬空等3类海底管道赋存状态,尤其对沙包回填治理后的管道埋深能有效探测识别。检测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高分辨率和强穿透的特点,稳定性好,能获取高品质的管道检测数据,应用效果良好。获取的基础数据为海底管道日常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2000浅地层剖面仪 海底管道检测 埋藏状态 湄洲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irp数据和Biot-Stoll模型反演南海北部陆坡海底表层沉积物物理性质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庆杰 李西双 +5 位作者 刘乐军 刘洋廷 高珊 周航 王景强 李天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2,共11页
浅地层剖面是基于声学信号(频率在几百至几千赫兹)在沉积物中的传播得到可反映沉积地层结构的数据,海底反射系数与沉积物物理性质密切相关。Biot-Stoll声波传播理论模型可以预测海底沉积物的物理性质,构建反射系数等声学参数与物理参数... 浅地层剖面是基于声学信号(频率在几百至几千赫兹)在沉积物中的传播得到可反映沉积地层结构的数据,海底反射系数与沉积物物理性质密切相关。Biot-Stoll声波传播理论模型可以预测海底沉积物的物理性质,构建反射系数等声学参数与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但在不同的海域采用不同的参数所获得的效果不同。为此,本文基于南海北部陆坡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实测物理参数,利用BiotStoll模型建立研究区海底反射系数和沉积物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样品实测值吻合度总体较好,偏差在0.1%~4.9%之间,并建立了频率3.5 kHz时海底反射系数与沉积物孔隙度、密度、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方程,且方程拟合度较高,可决系数R2均大于0.99。在对典型Chirp剖面数据计算其海底反射系数的基础上,反演了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孔隙度、密度、颗粒平均粒径等物理性质,其中反演孔隙度、密度、平均粒径与实测孔隙度、密度、平均粒径相对误差均小于5%,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表明该反演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区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p浅剖数据 Biot-Stoll模型 海底反射系数 沉积物物理性质 南海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剖管道图像零样本深度学习自动检测研究
9
作者 高兴国 秦毅超 常增亮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针对现有海底管道检测通过人工判读浅地层剖面仪(sub-bottom profiler,SBP)影像带来的检测低效和低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成像机理的基于零样本深度学习SBP图像中海底管道自动检测方法。首先研究了SBP工作原理及管道成像特点;其次顾... 针对现有海底管道检测通过人工判读浅地层剖面仪(sub-bottom profiler,SBP)影像带来的检测低效和低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成像机理的基于零样本深度学习SBP图像中海底管道自动检测方法。首先研究了SBP工作原理及管道成像特点;其次顾及成像背景及各种实际影响因素,基于成像机理生成了管道样本图形;之后利用生成的管道样本,训练YOLOv5神经网络,构建了SBP图形中管道的检测模型,实现了SBP图形中管道的自动检测,取得了优于90%的正确检测率,提出的方法为基于SBP图形的海底管道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检测 深度学习 浅地层剖面仪 样本生成 YOLOv5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剖图像的海底管线状态自动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根 赵建虎 +1 位作者 苑明哲 杨文林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填补SBP(sub-bottom profiler,SBP)图像水下管线掩埋状态自动诊断研究空白以及提升水下管线巡检的自动化程度,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水下管道掩埋状态自动诊断方法与流程。首先利用高效数据预处理方法准确还原了管线真实信息;其次基于Frang... 为填补SBP(sub-bottom profiler,SBP)图像水下管线掩埋状态自动诊断研究空白以及提升水下管线巡检的自动化程度,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水下管道掩埋状态自动诊断方法与流程。首先利用高效数据预处理方法准确还原了管线真实信息;其次基于Frangi滤波增强技术实现了海底线的准确提取;然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管线目标的高可靠性检测;最后,给出了管线掩埋状态的判断准则,利用管线检测结果与海底之间的位置关系自动判断出管线的掩埋状态。利用多种型号浅地层剖面仪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水下管线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了0.952的召回率和0.962的平均精度均值,基于目标检测结果能够实现管线掩埋状态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仪 水下管线调查 Frangi滤波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状态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面匹配与初始裂纹形态交互作用下车轮多轴疲劳裂纹扩展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奎龙 余刚 +1 位作者 方修洋 张昊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地铁车辆车轮裂纹常萌生于车轮踏面及亚表面,亚表面裂纹是影响车轮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有限元仿真方法,在轮轨接触三维模型亚表面处插入初始裂纹,研究了不同轮轨匹配形式、不同初始裂纹形态对亚表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结果显... 地铁车辆车轮裂纹常萌生于车轮踏面及亚表面,亚表面裂纹是影响车轮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有限元仿真方法,在轮轨接触三维模型亚表面处插入初始裂纹,研究了不同轮轨匹配形式、不同初始裂纹形态对亚表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车轮亚表面3 mm处接触应力数值最大,在锥形、LM型、LMA型三种踏面类型中,采用LM型踏面时车轮亚表面等效应力最大,最容易发生疲劳破坏;裂纹扩展均呈现出多轴疲劳裂纹扩展特性,锥形踏面工况下裂纹的扩展速率高于其余两种踏面类型下的裂纹扩展速率;不同初始裂纹角度中,45°初始裂纹角度是最危险的角度;初始裂纹深度对裂纹的扩展路径基本无影响。本研究结果对车轮亚表面埋藏裂纹缺陷评判及剩余寿命预测有一定的工程及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轮轨型面匹配 初始裂纹 亚表面 疲劳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地层剖面数据和改进地声模型的底质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振银 王虎 李冠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8,共9页
浅地层剖面仪发射的声脉冲能够穿透海底面进入沉积层内部,其回波中携带了丰富的底质信息。地声模型是底质声学与物理性质关系的数学描述,广泛用于海底声学与地声反演研究。本文通过对浅地层剖面数据的处理、解译得到海底反射系数,与考... 浅地层剖面仪发射的声脉冲能够穿透海底面进入沉积层内部,其回波中携带了丰富的底质信息。地声模型是底质声学与物理性质关系的数学描述,广泛用于海底声学与地声反演研究。本文通过对浅地层剖面数据的处理、解译得到海底反射系数,与考虑底质松密影响的改进Biot-Stoll模型相结合,提出底质反演新方法并开展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浅地层剖面原始记录的读取、解译,提取反射波振幅,并结合设备声源级,可有效求取海底反射系数。通过引入相对密度改进孔隙度计算公式,进而在基于Biot-Stoll模型构建海底反射系数和底质平均粒径关系过程中进一步考虑了底质松密的影响。基于山东威海某海域及文献的算例均显示,本文提出的改进地声模型可缩小底质反演与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提升基于浅地层剖面数据的海底底质地声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底质反演 Biot-Stoll模型 海底反射系数 平均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13
作者 冯宏 郭冉 程何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9-123,共5页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声学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中。对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组成进行阐述,充分利用FPGA、DSP和高速AD在采集处理领域的优势,提出一种高精度、高采样率、宽动态范围和高运算能力的采集处理系统,介绍...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声学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中。对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组成进行阐述,充分利用FPGA、DSP和高速AD在采集处理领域的优势,提出一种高精度、高采样率、宽动态范围和高运算能力的采集处理系统,介绍微弱水声信号低噪声放大和滤波处理、不同频不同源信号同步采集传输及浅地层剖面仪信号处理方式等技术。经海上试验验证,系统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对其他水声设备的研制极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量阵 浅剖探测 采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沪湾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结构及古环境演变
14
作者 王恒波 李海东 +2 位作者 张汉女 钟贵才 许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通过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和地质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微体古生物以及AMS14C测年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层序,探讨了深沪湾的古环境演变。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上而... 通过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和地质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微体古生物以及AMS14C测年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层序,探讨了深沪湾的古环境演变。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划分的5个声学地层单元与钻孔岩芯划分的5个沉积地层单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8.2 ka BP左右,全新世海侵使得海水进入深沪湾海域,海平面低于现今海平面10~12 m,气候凉爽;7 ka BP左右海水到达现今海平面位置,并于6 ka BP左右到达最高,约比现今海平面高2~3 m,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近岸大量裸子植物被海水淹没并被沉积物快速掩埋;5 850~5 642 a BP研究区温度降低,该降温活动持续到2 ka BP左右,气候凉爽干燥;2 ka BP以来温度逐渐上升,600 a BP左右有一个相对冷期,之后温度又逐渐上升至现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浅地层剖面 沉积层序 末次冰期 古环境 深沪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性调频声呐及波束角调节技术的海底管缆探测
15
作者 马海伟 栾坤祥 陈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75,共5页
针对海底管缆铺设及掩埋情况复杂、细小掩埋管缆定位及埋深探测困难等情况,本文介绍了线性调频声呐及波束角调节技术在海底管缆探测中的优势,结合EdgeTech3400 OTS浅地层剖面仪在海上风电场小管径电缆探测和沿海航道掩埋输气管探测中的... 针对海底管缆铺设及掩埋情况复杂、细小掩埋管缆定位及埋深探测困难等情况,本文介绍了线性调频声呐及波束角调节技术在海底管缆探测中的优势,结合EdgeTech3400 OTS浅地层剖面仪在海上风电场小管径电缆探测和沿海航道掩埋输气管探测中的应用案例,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埋深管缆探测识别中的技术难点,分析了管缆探测影响因素与优化措施,对航道通航安全管理、港航工程项目建设及海上风电场建设运维等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声呐 波束角调节技术 浅地层剖面仪 衍射双曲线 海底管线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剖声纳的海底浅地层声学空白带探测
16
作者 李正元 李邵波 +1 位作者 贺惠忠 陈婷婷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当前基于浅地层剖面仪(浅剖)数据的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缺失,人工探测提取费时费力且依赖于人工经验。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两种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分别适用于浅层、深层空白带探测。首先基于浅层声学空白带导致的下部地层回波能量弱、直... 当前基于浅地层剖面仪(浅剖)数据的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缺失,人工探测提取费时费力且依赖于人工经验。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两种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分别适用于浅层、深层空白带探测。首先基于浅层声学空白带导致的下部地层回波能量弱、直方图分布为截尾分布这一特征,给出了基于直方图分布特征的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其次针对深部声学空白带无明显声阻抗差异界面特点,通过层界提取算法先获取地层结构信息,再建立下部地层结构起伏变化函数模型,基于函数极值点判断给出声学空白带位置。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探测精确率均优于80%、召回率优于90%,实现了可靠的声学空白带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空白带探测 浅地层剖面图像 特征提取 地层结构提取 层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陆坡冷泉系统的浅地层剖面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刘伯然 宋海斌 +3 位作者 关永贤 拜阳 陈江欣 耿明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7-25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处理,结合横跨陆坡区的长地震测线,总结了该区浅层气聚集、海底流体运移、泥火山和冷泉活动在浅地层剖面中的特征,并对剖面中出现的声学空白带现象做了分类.研究认为浊反射、增强反射等现象... 本文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处理,结合横跨陆坡区的长地震测线,总结了该区浅层气聚集、海底流体运移、泥火山和冷泉活动在浅地层剖面中的特征,并对剖面中出现的声学空白带现象做了分类.研究认为浊反射、增强反射等现象,反映了该区域存在广泛的浅层气聚集.对声学空白带成因的分析,认为窄空白带很可能对应海底流体运移的通道,而宽空白带则可能由沿地层分布的浅层气引起,同时提出了自生碳酸盐岩体散落分布造成声学空白的可能性.我们在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发现了泥火山,并讨论了其运移通道及对BSR的破坏.同时发现研究区水体中存在声学异常体,推断为冷泉羽状流,指示该区存在活动的冷泉.本文依托大量的浅地层剖面数据,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的冷泉系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冷泉系统剖面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南海冷泉系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冷泉 浅地层剖面 浅层气 声学空白带 流体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测量在海砂勘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倪玉根 习龙 +4 位作者 夏真 何健 陈梅 李勇航 李丽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14,共8页
海砂需求激增导致其勘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埋藏海砂作为重要的海砂资源赋存类型,开发其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找砂难度相对较大。常用来勘查埋藏海砂的物探手段是单道地震测量,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砂层,而缺点是存在多解性。浅地层剖面由... 海砂需求激增导致其勘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埋藏海砂作为重要的海砂资源赋存类型,开发其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找砂难度相对较大。常用来勘查埋藏海砂的物探手段是单道地震测量,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砂层,而缺点是存在多解性。浅地层剖面由于难以穿透砂层,在以往的海砂勘查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浅地层剖面"易穿透泥难穿透砂"的特性,通过其排除泥层间接探砂,再结合单道地震直接识别砂层。泥层的浅地层剖面特征为易于识别的均质透明或层状反射,砂层的单道地震特征为中强振幅连续性差的杂乱反射,将泥层的间接排除法与砂层的直接识别法相结合,形成"浅地层剖面排除泥层+单道地震识别砂层+钻孔验证"的埋藏海砂勘查方法,可有效提高找砂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 浅地层剖面 单道地震 地球物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涌浪对海底声学地层剖面影响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罗进华 潘国富 丁维凤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消除海底声学地层剖面记录中海洋涌浪影响的办法。该方法在能量比法拾取初值的方法上加以改进,自动拾取剖面记录中受涌浪影响的海底反射面,对拾取的海底反射面进行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得到较为光滑的海底面,滤波前后的海... 提出了一种新的消除海底声学地层剖面记录中海洋涌浪影响的办法。该方法在能量比法拾取初值的方法上加以改进,自动拾取剖面记录中受涌浪影响的海底反射面,对拾取的海底反射面进行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得到较为光滑的海底面,滤波前后的海底面反射时间差值为涌浪造成的时移量,从原始数据中除去这一时移量,即可消除涌浪对剖面记录的影响。处理后的浅地层剖面分辨率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浪 声学地层剖面 自动拾取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交互拾取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维凤 罗进华 +2 位作者 来向华 苟铮慷 傅晓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共6页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海洋学研究与海洋工程调查中使用愈来愈频繁,剖面资料的解释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浅地层剖面实际解释工作的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资料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剖面反射层位的自动拾取、利用 Event 号交互拾取特征点、等 Pi...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海洋学研究与海洋工程调查中使用愈来愈频繁,剖面资料的解释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浅地层剖面实际解释工作的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资料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剖面反射层位的自动拾取、利用 Event 号交互拾取特征点、等 Ping 间隔拾取、求取海底下反射层位厚度等解释功能,这些解释功能的实现加快了剖面解释工作的进度,提高了解释结果的精度,并在实际浅地层剖面资料解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交互拾取 Event定位号 等Ping间隔拾取 反射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