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R复配回收橡胶树脂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洲清 鲁浈浈 +1 位作者 李佳谕 李富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为改善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结合SBR与回收橡胶树脂两者材料特征,对沥青进行单一改性与两两复配。参考沥青评价指标,利用25℃针入度、软化点、锥入度、10℃延度、旋转黏度等试验,综合评价SBR复配回收橡胶树脂改性沥青性能,探究不同配方... 为改善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结合SBR与回收橡胶树脂两者材料特征,对沥青进行单一改性与两两复配。参考沥青评价指标,利用25℃针入度、软化点、锥入度、10℃延度、旋转黏度等试验,综合评价SBR复配回收橡胶树脂改性沥青性能,探究不同配方复配改性沥青性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比选出最佳复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增加SBR与回收橡胶树脂掺量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不同来源SBR对沥青性能影响差异不大,而不同回收橡胶树脂对沥青性能影响有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回收橡胶树脂组成配方对沥青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所致;SBR对沥青的低温性能改善作用明显,少量SBR即可明显提升沥青延度;随SBR掺量的增加,SBR改性沥青软化点有小幅提升,黏度也随之增加;回收橡胶树脂对软化点提升效果相比SBR更明显,8%掺量最佳;3%SBR、8%回收橡胶树脂为本次复配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性能 复配改性 回收橡胶树脂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乳液对水泥砂浆长期收缩性能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梅迎军 李志勇 +1 位作者 王培铭 梁乃兴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采用螺旋弓形测量仪分别测量了普通水泥砂浆和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乳液改性水泥砂浆长期(1~90d)收缩变形,并通过孔径分布法、密度法和SEM图像法对28d砂浆的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SBR乳液水泥净浆的水化... 采用螺旋弓形测量仪分别测量了普通水泥砂浆和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乳液改性水泥砂浆长期(1~90d)收缩变形,并通过孔径分布法、密度法和SEM图像法对28d砂浆的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SBR乳液水泥净浆的水化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乳液掺量超过水泥质量的3%后能有效改善砂浆长期收缩性能,特别是改善砂浆28d龄期前的收缩性能,且乳液掺量越大,砂浆收缩长期变形越小。SBR乳液对砂浆收缩性能改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SBR乳液的掺入减小了砂浆早期(72h前)水化热,起到减少收缩开裂的效果;2)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乳液水分的丧失,形成了聚合物薄膜,起到了“微纤维”作用,限制了收缩;3)SBR乳液的掺入使砂浆的平均孔径、最可几孔径及中值孔径等特征孔径减小、有害孔及多害孔数量减少,而无害孔增多。表明乳液的掺入起到了改善砂浆微观结构的作用效果;4)使砂浆的总孔隙率略有下降,闭口孔隙率在总孔隙中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起到了保持砂浆内部水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 长期收缩 sbr乳液 微观结构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处理-水解酸化-改良SBR系统处理助剂废水 被引量:5
3
作者 时鹏辉 典平鸽 李登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1,135,共4页
采用物化处理-水解酸化-改良SBR系统处理某助剂废水,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m.3d-1,并介绍了该工艺流程的特点。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助剂废水,其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制药行业2级标准。
关键词 助剂废水 水解酸化 改良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优化活化胶粉/SBR复合改性沥青掺量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东坡 潘志强 +1 位作者 王宏光 杜文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1,共5页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用灰关联分析对沥青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关联度的响应面数学模型,得出各改性剂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选用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可以很好地对沥青改性剂的掺量进行优化;当废食用油掺量为10%、废胶粉掺量为10%、SBR掺量为5%时,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综合性能最优,且关联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仅为2.45%,拟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胶粉 丁苯橡胶 响应面法 灰关联分析 复合改性沥青 改性剂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复配SBR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治君 郝培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91-1696,共6页
为了解决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采用反应型聚合物沥青改性剂(reactive elastomeric terpolymer,RET)复配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的方案来获得综合性能优越且性价比较高的改性沥青.通过多应力蠕变恢复... 为了解决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采用反应型聚合物沥青改性剂(reactive elastomeric terpolymer,RET)复配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的方案来获得综合性能优越且性价比较高的改性沥青.通过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小梁弯曲(BBR)试验、原子力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对不同RET掺量与SBR复配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其微观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RET后,RET、SBR和基质沥青相互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复合改性沥青中形成新的大分子物质和化学交联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其稳定性,可有效延缓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聚合物沥青改性剂(RET) 丁苯橡胶(sbr) 复合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载锌、银粉防霉抗菌发泡SBR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翁娟 张华集 +1 位作者 张雯 魏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5,共3页
以载锌粉、苯丙咪唑为防霉剂,载银沸石为抗菌剂,丁苯橡胶(SBR)为基体原料,1,3-苯二磺酰肼与偶氮二甲酰胺复配为发泡剂,采用密炼塑化、双辊混炼、硫化发泡方法制备防霉抗菌发泡SBR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载锌粉会缩短SB... 以载锌粉、苯丙咪唑为防霉剂,载银沸石为抗菌剂,丁苯橡胶(SBR)为基体原料,1,3-苯二磺酰肼与偶氮二甲酰胺复配为发泡剂,采用密炼塑化、双辊混炼、硫化发泡方法制备防霉抗菌发泡SBR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载锌粉会缩短SBR材料的硫化时间,增大发泡材料孔径;含0.5%改性载锌粉和0.8%改性载银沸石的发泡SBR材料断裂伸长率增加39.07%、密度降低16.91%、长霉等级为0级,抗菌率大于99%,具有优异的防霉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锌粉 载银沸石 sbr 硫化发泡 防霉抗菌发泡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125与N234对NR和S-SBR硫化胶增强效果的比较
7
作者 程俊梅 张萍 +1 位作者 于广水 赵树高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在比表面积相近的情况下,探讨白炭黑(Z125)及碳黑(N234)对天然橡胶(N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125和N234对NR和S-SBR两种硫化胶的增强效果相差不大;N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明... 在比表面积相近的情况下,探讨白炭黑(Z125)及碳黑(N234)对天然橡胶(N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125和N234对NR和S-SBR两种硫化胶的增强效果相差不大;NR硫化胶的抗割口增长能力明显好于S-SBR硫化胶;NR中填充Z125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好于N234且随疲劳次数的增加Z125的优势更加明显,而S-SBR中填充N234的抗割口增长能力好于Z125且两者的抗割口增长速率基本不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改变;Z125使NR和S-SBR硫化胶在0℃和70℃下的tanδ值分别低于N234增强相应硫化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 S—sbr 白炭黑 炭黑 动态力学性能 抗割口增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SBS/SBR复合材料的研究
8
作者 万影 王祖宝 闻荻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8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研究了碳黑填充SBS/SBR复合材料的基本电性能,对复合材料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讨论了碳黑种类、结构和性质、填充浓度以及SBS含量对复合材料电阻率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碳黑(N... 本文研究了碳黑填充SBS/SBR复合材料的基本电性能,对复合材料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讨论了碳黑种类、结构和性质、填充浓度以及SBS含量对复合材料电阻率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碳黑(N550)/SBS/SBR(SBSSBR=11wt)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一定强度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 丁苯橡胶 SBS 导电 复合材料 P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SBR/HVA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吉书 冯德瑜 +1 位作者 肖田 靳灿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3,共6页
以基质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国产高黏度添加剂HVA制备了适合排水路面使用的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以60℃动力黏度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BS、SBR、HVA的最佳掺量。采用... 以基质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国产高黏度添加剂HVA制备了适合排水路面使用的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以60℃动力黏度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BS、SBR、HVA的最佳掺量。采用因素水平法与极差分析相结合,研究了3种改性剂对沥青60℃动力黏度的影响规律;采用软化点差法评价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零剪切黏度和高温下的车辙因子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采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高黏度改性沥青在低温下的蠕变速率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改性剂的微观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5%的SBS、质量分数2%的SBR和质量分数10%的HVA复合而成的高黏度改性沥青黏度高、高低温稳定性能强,且满足热储存稳定性要求;SBS、SBR、HVA与基质沥青共混,既存在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 丁苯橡胶 HVA高黏度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负极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军 邱申 +1 位作者 胡庆波 徐艳辉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3,共4页
为考察负极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分别以丁苯橡胶(SBR)、改性SBR、苯乙烯丙烯酸酯(SA)为负极黏结剂,制备锂离子电池,并对电池的性能进行评估。SA黏结剂在内阻、低温放电及循环性能上优于传统的SBR黏结剂。在25℃下,SA黏结剂制... 为考察负极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分别以丁苯橡胶(SBR)、改性SBR、苯乙烯丙烯酸酯(SA)为负极黏结剂,制备锂离子电池,并对电池的性能进行评估。SA黏结剂在内阻、低温放电及循环性能上优于传统的SBR黏结剂。在25℃下,SA黏结剂制备电池的直流内阻为28.68 mΩ,比SBR黏结剂制备的电池下降了22.08%;-20℃下则下降了26.26%。与SBR黏结剂制备的电池相比,在2.8~4.2 V充放电,SA黏结剂制备电池以1.0 C(2.3 A)放电,-20℃与25℃容量之比提高10.78个百分点;25℃下以2.2 C快充循环700次,容量保持率提高9.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黏结剂 丁苯橡胶(sbr) 苯乙烯丙烯酸酯(SA) 快充循环 颗粒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乳液改性碳纳米管水泥砂浆机敏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庚英 杨晶 +2 位作者 曾令波 赵晓华 徐世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探讨了丁苯橡胶乳液(SBR)及其掺量(0~20%,质量比)对碳纳米管(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BR掺加前后CNTs-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进而探讨了SBR对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 探讨了丁苯橡胶乳液(SBR)及其掺量(0~20%,质量比)对碳纳米管(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BR掺加前后CNTs-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进而探讨了SBR对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SBR掺量为15%时,CNTs-水泥砂浆具有最强的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在CNTs-水泥砂浆中掺加SBR后,由于CNTs可以均匀分散在SBR中形成导电体系,而SBR能封闭水泥砂浆孔隙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使得实际参与导电的CNTs数量增加,故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机敏性能随着SBR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SBR掺量大于15%后,由于SBR本身具有成膜和引气作用,导致水泥砂浆孔隙率显著增加,且过多的SBR令SBR-CNTs复合体系中CNTs的相对浓度降低,最终使得实际参与导电的CNTs数量降低,因此CNTs-水泥砂浆的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机敏性能 机理 丁苯橡胶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镁对丁苯橡胶的补强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德荟 张勇 +2 位作者 彭宗林 黄建军 张隐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6,共4页
研究了在过氧化物硫化丁苯橡胶 (SBR)中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用量和甲基丙烯酸镁(Mg(MAA) 2 )用量对 SBR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交联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DCP用量在 0 .2~ 1 .0份时对硫化胶的抗张强度影响不大 ,但是远远大于未... 研究了在过氧化物硫化丁苯橡胶 (SBR)中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用量和甲基丙烯酸镁(Mg(MAA) 2 )用量对 SBR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交联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DCP用量在 0 .2~ 1 .0份时对硫化胶的抗张强度影响不大 ,但是远远大于未硫化橡胶的强度 ;DCP用量增加后硫化胶的拉伸模量和硬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扯断永久变形逐渐减小 ,储能模量 (E′)逐渐增大 ,损耗角正切 (tanδ)则逐渐减小 .DCP用量一定时 ,随着 Mg(MAA) 2 用量的增加 ,硫化胶的强度、模量、硬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和 E′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tanδ值在 Mg(MAA) 2 用量少于 40份时呈逐渐下降趋势 .在 Mg(MAA) 2 用量为 40份时 ,可以获得同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伸长、高硬度等优良性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镁 丁苯橡胶 补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在丁苯橡胶配方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姚钟尧 梁士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共5页
研究胶粉、白炭黑、炭黑和棕色树脂粉等四种填料对丁苯橡胶胶料密度、硬度、弯曲屈挠、耐磨耗等 7项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 ,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法拟合试验数据 ,使用优选的回归方程定量描述性能与各变量间... 研究胶粉、白炭黑、炭黑和棕色树脂粉等四种填料对丁苯橡胶胶料密度、硬度、弯曲屈挠、耐磨耗等 7项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 ,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法拟合试验数据 ,使用优选的回归方程定量描述性能与各变量间的关系 ,在试验范围内预测胶料性能并作了验证 .优选的配方的硬度和密度满足硬而轻的要求而其他性能基本达到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回归分析 橡胶配方 丁苯橡胶 胶粉 白炭黑 棕色树脂 硬度 密度 弯曲屈挠 耐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的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机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相鹏 杨慧 +4 位作者 郑津 薛惠芸 丁玲 李志辉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5-822,共8页
采用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方法对2种丁苯橡胶(SBR)进行老化研究,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老化产物进行了表征,探究SBR的老化机理.结果表明:SBR抗紫外光老化能力较差,在紫外光下照射0.5d,... 采用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方法对2种丁苯橡胶(SBR)进行老化研究,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老化产物进行了表征,探究SBR的老化机理.结果表明:SBR抗紫外光老化能力较差,在紫外光下照射0.5d,其分子结构即发生明显的改变;而SBR的抗热氧老化能力远远强于它的抗紫外光老化能力,在140℃下老化5d后,其结构才发生明显的变化;填料SiO_2能有效地提高SBR的抗紫外性能;丁苯橡胶在紫外光老化过程中,双键上的α-H先被氧化成羟基,进而氧化成醛,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最终形成大π键共轭结构,其官能团的紫外光老化反应活性顺序依次为:双键α-H>1,2聚合双键>1,4聚合双键>苯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紫外光老化 热氧老化 老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混炼对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湘文 朱跃峰 +3 位作者 熊国平 隋刚 梁吉 于溯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7-312,共6页
为研究机械混炼对碳纳米管(CNTs)/粉末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CNTs/SBR复合材料,联合采用喷雾干燥法和机械混炼法,制备高填充量CNTs/SBR复合材料.将喷雾干燥法制备的CNTs/粉末SBR复合材料在开炼机上机械混... 为研究机械混炼对碳纳米管(CNTs)/粉末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CNTs/SBR复合材料,联合采用喷雾干燥法和机械混炼法,制备高填充量CNTs/SBR复合材料.将喷雾干燥法制备的CNTs/粉末SBR复合材料在开炼机上机械混炼,对比分析混炼前后试样的物理和力学等相关性能,并对其微观形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机械混炼使CNTs获得进一步的分散,与SBR基体间作用力得到增强,与混炼前相比,混炼后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交联度和常规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当CNTs加入量为50phr时,混炼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为13.1MPa和39.8kN/m,比混炼前试样分别提高了约80%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丁苯橡胶 喷雾干燥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胶应力诱导脱硫及共混丁苯橡胶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天举 许治昕 张云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采用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挤出反应温度对脱硫轮胎胶共混物(DGTR-EPDM)凝胶含量、溶液特性黏数和溶胶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了脱硫工艺条件对丁苯橡胶-脱硫... 采用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挤出反应温度对脱硫轮胎胶共混物(DGTR-EPDM)凝胶含量、溶液特性黏数和溶胶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了脱硫工艺条件对丁苯橡胶-脱硫轮胎胶共混物(SBR-DGTR-EPDM)再硫化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剪切应力作用,可诱发废旧轮胎胶粒(GTR)中交联网络的断链反应和氧化降解作用,引起脱硫共混物(DGTR-EPDM)中凝胶含量的下降、溶液特性黏数的减小和溶胶分子链中含氧基团和亚磺酸酯基团的明显增加.挤出机螺杆转速越快,挤出反应温度越高,其所得SBR-DGTR-EPDM再硫化共混材料中未脱硫凝胶颗粒尺寸即越小.在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下,所得DGTR-EPDM-SBR再硫化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9.5 MPa和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胶 高剪切应力 脱硫 EPDM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加工参数对活化胶粉/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东坡 潘志强 王宏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62,267,共5页
为了研究胶粉加工参数对活化胶粉/丁苯橡胶(SBR)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得到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采用废食用油来活化胶粉,选取不同掺配比例(胶粉质量∶废食用油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制备活化胶粉,复配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 为了研究胶粉加工参数对活化胶粉/丁苯橡胶(SBR)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得到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采用废食用油来活化胶粉,选取不同掺配比例(胶粉质量∶废食用油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制备活化胶粉,复配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沥青常规性能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对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黏度、存储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粉加工参数对复合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影响显著;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建议为掺配比例1∶1、加热温度160℃、加热时间90min;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90^(#)基质沥青相比提升显著且优于SBR、活化胶粉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食用油 胶粉加工参数 活化胶粉 丁苯橡胶 沥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函数的PLS丁苯橡胶聚合转化率软测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炜 徐鸿飞 倪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针对企业对丁苯橡胶聚合转化率需在线高精度预测的需求,考虑实际工况复杂性和偏最小二乘(PLS)算法非线性处理能力的不足,分别建立了引入单核和混合核函数的丁苯橡胶聚合转化率PLS预测模型。工业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核的PLS模型均可满... 针对企业对丁苯橡胶聚合转化率需在线高精度预测的需求,考虑实际工况复杂性和偏最小二乘(PLS)算法非线性处理能力的不足,分别建立了引入单核和混合核函数的丁苯橡胶聚合转化率PLS预测模型。工业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核的PLS模型均可满足企业生产对预测精度的要求,即聚合转化率预测绝对误差大于1.5的比例不大于样本总数的10%,尤其是混合核PLS因兼有局部和全局特性,表现出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 核偏最小二乘 丁苯橡胶 聚合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表征丁苯乳液水泥砂浆韧性的对比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茹 王培铭 彭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采用横向变形、压折比和抗冲击性能这三种方法研究了灰砂比和丁苯乳液对水泥砂浆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丁苯乳液可以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韧性,尤其对灰砂比为1∶2(质量比,下同)水泥砂浆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横向变形试验表明,丁苯乳液的掺入... 采用横向变形、压折比和抗冲击性能这三种方法研究了灰砂比和丁苯乳液对水泥砂浆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丁苯乳液可以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韧性,尤其对灰砂比为1∶2(质量比,下同)水泥砂浆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横向变形试验表明,丁苯乳液的掺入使水泥砂浆的最大荷载先增后减,横向变形和断裂能持续增加,且在最大荷载下降阶段增加得更快.掺加丁苯乳液明显提高了灰砂比为1∶3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压折比,灰砂比为1∶2,1∶3水泥砂浆的压折比分别在乳液掺量大于10%和15%后降低到3以下.丁苯乳液明显改善了水泥砂浆的抗冲击性能,使其冲击破坏能量显著提高,尤其是灰砂比为1∶2的水泥砂浆.比较发现,丁苯乳液水泥砂浆的横向变形在韧性较大时最为敏感,其压折比在韧性较小时比较敏感,而其抗冲击性能在整个试验范围内的敏感程度都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乳液 灰砂比 水泥砂浆 韧性 横向变形 压折比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印刷电路板粉填充改性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煦 陈晓松 +2 位作者 高炜斌 杨海存 芮月月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10,共5页
以废印刷电路板(PCB)非金属粉对丁苯橡胶(SBR)进行填充改性,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SBR/废PCB粉复合材料,考察了SBR接枝马来酸酐(SBR-g-MAH)、硅烷偶联剂KH-792的引入对SBR/废PCB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BR-g-MAH... 以废印刷电路板(PCB)非金属粉对丁苯橡胶(SBR)进行填充改性,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SBR/废PCB粉复合材料,考察了SBR接枝马来酸酐(SBR-g-MAH)、硅烷偶联剂KH-792的引入对SBR/废PCB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BR-g-MAH和KH-792均能有效提升SBR/废PCB粉复合体系的界面强度,SBR/SBR-g-MAH最佳配比为60/40(质量比,下同),硅烷偶联剂KH-792的最佳用量为3%(质量分数),SBR-gMAH对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优于KH-792。当SBR/SBR-g-MAH并用比为60/40,废PCB粉填充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改性后的SBR/废PCB粉复合材料的最小扭矩(F_(min))、最大扭矩(F_(max))和正硫化时间(t_(90))均高于纯SBR,而焦烧时间(t_(10))低于纯S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废印刷电路板粉 丁苯橡胶接枝马来酸酐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