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丁二烯胶乳附聚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孟凡宁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8,共6页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聚丁二烯(PB)橡胶粒径控制在300 nm左右时性能最优。采用附聚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小粒径PB胶乳,然后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实现粒径放大。与一步法相比,附聚法可将总反应时间缩短50%以上,同时保持产物性...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聚丁二烯(PB)橡胶粒径控制在300 nm左右时性能最优。采用附聚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小粒径PB胶乳,然后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实现粒径放大。与一步法相比,附聚法可将总反应时间缩短50%以上,同时保持产物性能稳定。主要综述了PB胶乳附聚技术(如机械搅拌法、冷冻附聚法、压力附聚法、化学附聚法、高分子附聚法)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高分子附聚剂的结构、附聚工艺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胶乳 高分子附聚剂 粒径放大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工艺对高掺量丁苯乳液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元强 钟福文 +3 位作者 姚灏 左胜浩 谢宗霖 姜孟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267,共7页
研究了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对高掺量丁苯乳液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的匀质性、含气量、流变性能、早期强度等宏观性能的影响,采用TGA、BET等微观手段研究了硬化砂浆的水化程度和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延长搅拌时间、提高搅拌速率均可改善砂... 研究了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对高掺量丁苯乳液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的匀质性、含气量、流变性能、早期强度等宏观性能的影响,采用TGA、BET等微观手段研究了硬化砂浆的水化程度和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延长搅拌时间、提高搅拌速率均可改善砂浆的匀质性和力学强度。但以176 r/min搅拌时,延长搅拌时间会提高新拌砂浆含气量,增大硬化砂浆“凝胶孔”含量,抑制水泥前1 h的水化。以108 r/min搅拌时,延长搅拌时间则促进水泥前1 h的水化。延长搅拌时间和提升搅拌速率阻碍砂浆絮凝,破坏水泥颗粒桥接,显著降低结构构筑速率。延长搅拌时间,砂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降低。优化搅拌工艺,有助于为充填层修补砂浆的搅拌规范制定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搅拌工艺 丁苯乳液 流变性能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化剂作用下抗温耐盐丁苯胶乳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其可 李小林 +4 位作者 肖尧 商晓阳 刘文明 赵佳琪 郭锦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针对丁苯胶乳用于固井增韧剂存在耐温性、抗盐性差,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搭配胶乳调节剂的缺点,以对苯乙烯磺酸钠、衣康酸为功能单体,OP-10、SDS复合乳化体系,改性丁苯胶乳合成了SCMBR胶乳,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复配比例对该胶乳性质的影响。... 针对丁苯胶乳用于固井增韧剂存在耐温性、抗盐性差,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搭配胶乳调节剂的缺点,以对苯乙烯磺酸钠、衣康酸为功能单体,OP-10、SDS复合乳化体系,改性丁苯胶乳合成了SCMBR胶乳,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复配比例对该胶乳性质的影响。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表征了该胶乳的微观结构,评价了其耐热性、抗盐性。结果表明,由于磺酸基团和羧基的引入,SCMBR胶乳的耐热性能良好,热分解温度达400℃以上,且抗盐性能优异,TEM图像显示,SCMBR胶乳分散均匀,无团聚体。将SCMBR胶乳引入水泥,可明显改善水泥的稳定性,将游离液含量降低至1%以下,水泥浆上下层密度差缩小至0,对水泥流变性能抗折强度提升效果明显,效果最优的SCMBR-4:1改性水泥石28 d的抗折强度相较于纯水泥提高了20.5%,在深层、超深层固井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增韧水泥 复合乳化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用量对NR/SBR共混胶力学性能及与涤棉布附着力的影响
4
作者 周大炜 侯占峰 +1 位作者 刘建桥 辛振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4,共8页
文中通过绿色环保的水乳胶浆代替传统的油性胶浆制备方式,制备了天然胶乳(NRL)/丁苯胶乳(SBRL)水乳胶浆,测定了胶浆的黏度、共混胶干燥后的硫化特性、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同时利用胶浆制备了NR/SBR/涤棉布复合材料,测定了复... 文中通过绿色环保的水乳胶浆代替传统的油性胶浆制备方式,制备了天然胶乳(NRL)/丁苯胶乳(SBRL)水乳胶浆,测定了胶浆的黏度、共混胶干燥后的硫化特性、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同时利用胶浆制备了NR/SBR/涤棉布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并结合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SBR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浆方面,随着SBRL用量的提高,胶浆的黏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共混胶正硫化时间(t90)逐渐延长,硫化曲线的最高转矩(MH)不断提高,常温与高温(60℃)定伸应力均增加,耐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胶浆粘合性能方面,随着SBRL用量的增加,剥离强度逐渐降低;体式显微镜和SEM显示,随着SBRL比例的增加,试样剥离后纤维布表面附胶量逐渐减少,侧面反映了剥离强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水乳胶浆 硫化特性 力学性能 粘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SBR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丽红 赵智博 +2 位作者 李青林 侯艺桐 李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以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SBR)胶乳为乳化沥青改性剂,制备水性环氧-SBR乳化沥青(WESEA),采用蒸发残留物三大指标、旋转黏度、水煮法、湿轮磨耗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轮辙变形试验,探究水性环氧掺量对WESEA胶结料及其微表处混合料路用... 以水性环氧树脂(WER)和丁苯(SBR)胶乳为乳化沥青改性剂,制备水性环氧-SBR乳化沥青(WESEA),采用蒸发残留物三大指标、旋转黏度、水煮法、湿轮磨耗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轮辙变形试验,探究水性环氧掺量对WESEA胶结料及其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ESEA胶结料高温性能、黏度与黏附性均随着水性环氧掺量增加而提升;当水性环氧掺量为10%时,WESEA微表处混合料1h湿轮磨耗值、6d湿轮磨耗值分别较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降低50.2%、44.0%,宽度变形率降低了41.8%;WESEA微表处混合料的耐磨性、抗水损能力以及抗车辙性能均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丁苯胶乳 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酯/改性苯丙防腐转锈乳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银萍 张光华 +3 位作者 杜佳妮 陈玮琦 刘瑞珺 侯飞帆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2,共8页
为提升乳胶的相容性及防腐性能,以没食子酸(GA)与乙二醇丁醚(BE)为原料合成没食子酸酯(GA-BE)作为转锈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苯丙乳胶(SALSi)作为成膜物,制备没食子酸酯/改性苯丙防腐转锈乳胶(GA-BE/SAL-Si... 为提升乳胶的相容性及防腐性能,以没食子酸(GA)与乙二醇丁醚(BE)为原料合成没食子酸酯(GA-BE)作为转锈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苯丙乳胶(SALSi)作为成膜物,制备没食子酸酯/改性苯丙防腐转锈乳胶(GA-BE/SAL-Si)。采用稳定性分析仪测试乳胶的稳定性,采用中性盐雾测试、盐水浸泡测试和电化学分析探究其防腐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探讨锈蚀转化前后基体表面形貌及转锈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GA-BE/SAL-S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3.5%NaCl溶液浸泡下,覆涂GA-BE/SAL-Si试样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相较于锈蚀钢降低了2个数量级,相较于覆涂GA/SAL-Si试样降低了1个数量级,当GA-BE添加量为2.0%时,防腐效果最佳;经过168 h的中性盐雾测试及盐水测试后,对比GA/SAL-Si及GA-BE/SAL涂膜,GA-BE/SAL-Si涂膜表现出更佳的防腐性能;GA-BE结构中的酚羟基可与锈蚀产物发生螯合反应,生成新的Fe—O—C配位键,达到转锈的作用,配合SAL-Si,使涂膜具有良好的防腐和转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锈剂 没食子酸酯 苯丙乳胶 有机硅改性 防腐转锈乳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附聚法聚丁二烯胶乳对ABS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朱坤良 宋任展 +1 位作者 王晗 林润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高分子附聚法和醋酸附聚法获得了大粒径聚丁二烯胶乳(PBL),然后与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发生乳液接枝聚合反应,制得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将ABS高胶粉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共混挤出,制得了ABS树脂。研究... 采用高分子附聚法和醋酸附聚法获得了大粒径聚丁二烯胶乳(PBL),然后与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发生乳液接枝聚合反应,制得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将ABS高胶粉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共混挤出,制得了ABS树脂。研究了2种附聚法对PBL的粒子形态、粒径大小、粒径分布指数以及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醋酸附聚法PBL相比,高分子附聚法PBL的粒径分布指数更大,普遍大于0.10,粒径均一性更差,且存在团聚现象;高分子附聚法PBL接枝后出现黏结现象;由高分子附聚法PBL所得ABS样条断面无明显的“海-岛”结构,抗冲击性能普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丁二烯胶乳 附聚 粒径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苯丙胶乳水泥浆体系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汪晓静 孔祥明 +2 位作者 曾敏 徐春虎 赵志恒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提高苯丙胶乳的适用温度,满足高温固井的需求,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功能单体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耐高温苯丙胶乳GR,并进行了500kg的放大生产。室内评价了GR苯丙胶乳水泥浆体系的高温降滤失性、流变性、防气窜性能、稳定性和综... 为提高苯丙胶乳的适用温度,满足高温固井的需求,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功能单体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耐高温苯丙胶乳GR,并进行了500kg的放大生产。室内评价了GR苯丙胶乳水泥浆体系的高温降滤失性、流变性、防气窜性能、稳定性和综合性能,对比了GR小样产品与中试产品的性能,论述了苯丙胶乳GR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R苯丙胶乳水泥浆的滤失量可以控制在50mL以下,耐温能力达到150℃;GR苯丙胶乳水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变性、直角稠化、防气窜性能以及稳定性等特点,另外中试生产的苯丙胶乳的性能与室内小样产品均保持一致。综合分析认为,GR苯丙胶乳水泥浆可以满足150℃以下高温固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胶乳 胶乳水泥浆 水泥浆性能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芦令超 李云超 +2 位作者 王守德 叶正茂 程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1-634,655,共5页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工艺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简称苯丙乳液),并掺入到硫铝酸盐水泥中制备了聚合物硫铝酸盐水泥.采用SEM-EDS,孔结构分析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工艺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简称苯丙乳液),并掺入到硫铝酸盐水泥中制备了聚合物硫铝酸盐水泥.采用SEM-EDS,孔结构分析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聚灰比对聚合物硫铝酸盐水泥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质量分数,下同)硫酸钠侵蚀溶液和水中,各试样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在硫酸钠侵蚀溶液中损坏程度较小,且引发剂用量为0.5%时试样的损坏程度要比引发剂用量为0.4%时弱;引发剂用量为0.5%时各聚灰比试样的抗折强度均高于引发剂用量为0.4%时的试样,且在引发剂用量为0.5%,聚灰比为7.5%时,试样的抗折强度最高,即此时水泥硬化浆体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强;聚灰比为7.5%时试样的总孔隙率最低,聚灰比为5.0%时试样中无害孔所占比例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硫铝酸盐水泥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油井水泥石微观结构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代丹 岳蕾 +4 位作者 罗宇维 赵琥 孟佳佳 王雪山 阎培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将不同组成的油井水泥石放在高温高压的酸性环境中腐蚀1~4个月,观察其腐蚀深度和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腐蚀时间内,苯丙胶乳水泥石和环氧树脂水泥石的腐蚀深度小于空白水泥石,腐蚀部分的水化产物受到溶蚀,硫含量增加;但水化产... 将不同组成的油井水泥石放在高温高压的酸性环境中腐蚀1~4个月,观察其腐蚀深度和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腐蚀时间内,苯丙胶乳水泥石和环氧树脂水泥石的腐蚀深度小于空白水泥石,腐蚀部分的水化产物受到溶蚀,硫含量增加;但水化产物组成没有变化,也未生成硫化物或碳酸盐。水泥石被腐蚀的原因可能是S^(2-)和CO_3^(2-)酸性离子被吸附于CSH内部,导致水化产物溶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苯丙胶乳 环氧树脂 H2S 腐蚀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乳液对水泥砂浆吸水率和碳化深度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27
11
作者 梅迎军 王培铭 +1 位作者 梁乃兴 李志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研究了丁苯乳液对水泥砂浆吸水率及碳化深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吸水率、碳化深度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测定了丁苯乳液改性砂浆的微观孔结构参数,包括开口、闭口孔隙率大小及总孔隙率、孔径分布及特征孔径;以扫描电镜的测试结果表征了丁苯乳液... 研究了丁苯乳液对水泥砂浆吸水率及碳化深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吸水率、碳化深度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测定了丁苯乳液改性砂浆的微观孔结构参数,包括开口、闭口孔隙率大小及总孔隙率、孔径分布及特征孔径;以扫描电镜的测试结果表征了丁苯乳液改性砂浆的微观形貌特征;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丁苯乳液对砂浆吸水率及碳化深度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丁苯乳液的掺入明显降低了砂浆的吸水率以及碳化深度.当丁苯乳液掺量超过3%(丁苯乳液总质量与水泥质量的百分比)后,水泥石中20 nm以下的小孔数量明显增多,而50 nm以上大孔数量则有所减少,平均孔径、最可几孔径以及中值孔径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当丁苯乳液掺量超过6%之后,改性砂浆的开口孔隙率显著降低,闭口孔隙率增多,但总孔隙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乳液 孔隙率 孔径分布 吸水率 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胶乳的研制及其水泥浆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英 徐依吉 +2 位作者 熊生春 杨正明 阮新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在一定温度下,丁二烯和苯乙烯中加入引发剂、乳化剂和相对分子量调节剂后,聚合生成丁苯胶乳。应用X射线衍射仪、电位测试仪对生成的丁苯胶乳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并对丁苯胶乳水泥浆常规物性、水泥石的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丁苯胶乳... 在一定温度下,丁二烯和苯乙烯中加入引发剂、乳化剂和相对分子量调节剂后,聚合生成丁苯胶乳。应用X射线衍射仪、电位测试仪对生成的丁苯胶乳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并对丁苯胶乳水泥浆常规物性、水泥石的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丁苯胶乳水泥浆具有丁苯胶乳加量少、抗高温、低失水、低游离水、直角稠化、过渡时间短、防气窜和良好的流变性等特点。水泥浆性能良好,固井质量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水泥浆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失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乳液改性水泥砂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钟世云 谈慕华 陈志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3-398,共6页
在保持相同水灰比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乳液中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的质量比 ,研究了聚合物柔性与改性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的质量比由 60∶40提高到 90∶1 0... 在保持相同水灰比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乳液中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的质量比 ,研究了聚合物柔性与改性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的质量比由 60∶40提高到 90∶1 0时 ,改性砂浆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由 6.3 4× 1 0 - 1 1 m2 /s降低到 2 .2 9× 1 0 - 1 1 m2 /s.计算了试样脱模后在室温养护过程中的失重率和真空水饱和后的吸水率 ,结果发现 ,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质量比为 80∶2 0和 90∶1 0的试样 ,其失重率和吸水率非常接近 ,而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质量比为50∶50、60∶40和 70∶3 0的试样 ,其吸水率大于失重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柔性 水泥砂浆 氯离子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胶乳接枝醋酸乙烯酯共聚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春华 张书香 +2 位作者 刘威 解竹柏 甄菊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了改善丁苯胶乳(SB)与水泥的相容性,采用醋酸乙烯酯(VAc)单体与SB进行乳液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和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VAc]=5.0mol/L;[(NH4)2SO3]=9.4×1... 为了改善丁苯胶乳(SB)与水泥的相容性,采用醋酸乙烯酯(VAc)单体与SB进行乳液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和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VAc]=5.0mol/L;[(NH4)2SO3]=9.4×10-3mol/L;乳化剂C12H25SO3Na含量为4%(按单体质量计),温度80℃,时间3h。以IR测定了未接枝的的SB和接枝物的结构,比较二者的IR谱图,在1815.44cm-1、1753.91cm-1处有强吸收峰,表明接枝物含有羰基,从而证明VAc接枝到SB上。以SEM观察了胶乳的成膜性,接枝聚合物的成膜性远优于未接枝的SB膜;其拉伸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醋酸乙烯酯 接枝共聚 成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分散制备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炭黑/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5
15
作者 战艳虎 伍金奎 +1 位作者 闫宁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通过超声分散制备了分散均匀的碳纳米管(CNTs)/天然橡胶母料,利用母料制备了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炭黑(CB)/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比较常规搅拌、双辊混炼和超声分散三种方法对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表明超声... 通过超声分散制备了分散均匀的碳纳米管(CNTs)/天然橡胶母料,利用母料制备了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炭黑(CB)/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比较常规搅拌、双辊混炼和超声分散三种方法对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表明超声分散能实现碳纳米管在基体中均匀分散,CNTs和CB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CB/CNTs之比为37/3时力学性能最高,与未加CNTs增强的体系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6.4%。当CNTs含量为7phr,与未加CNTs的体系相比,压缩模量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丁苯橡胶 天然胶乳 碳纳米管 超声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蒙脱土/ABS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游长江 曾一铮 +2 位作者 孟跃华 方旻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在不添加插层剂的情况下,将蒙脱土原土(MMT)与丁腈胶乳(NBR)在水相中高速搅拌,使蒙脱土原土在稀释的丁腈胶乳基体中均匀分散,制备了丁腈胶乳/蒙脱土原土杂化物。采用该杂化物作为第三组分加入PVC/ABS共混体系中,经熔融共混制备了PVC/NBR... 在不添加插层剂的情况下,将蒙脱土原土(MMT)与丁腈胶乳(NBR)在水相中高速搅拌,使蒙脱土原土在稀释的丁腈胶乳基体中均匀分散,制备了丁腈胶乳/蒙脱土原土杂化物。采用该杂化物作为第三组分加入PVC/ABS共混体系中,经熔融共混制备了PVC/NBR/MMT/ABS复合材料。研究了NBR/MMT杂化物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BR/MMT用量在15 phr时,PVC/NBR/MMT/A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近3倍,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SEM和TEM观察结果表明,在PVC/NBR/MMT/ABS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分布较精细均匀,且以一定的取向分布;基体与分散相界面模糊,各相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蒙脱土 丁腈胶乳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文录 吕秀波 +1 位作者 国晓军 王文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80-1781,1784,共3页
采用单体预乳化法,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和有机硅单体共聚,得到具有较好耐水性,耐高低温性的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实验表明,有机硅的最佳用量为单体的1.5%,乳液的各项性能有明显提高。通过傅里叶红外光... 采用单体预乳化法,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和有机硅单体共聚,得到具有较好耐水性,耐高低温性的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实验表明,有机硅的最佳用量为单体的1.5%,乳液的各项性能有明显提高。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对改性乳液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改性苯丙乳液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聚法合成大粒径丁苯胶乳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志坡 王强 +1 位作者 常冠军 林润雄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4,共4页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以及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附聚剂。探讨了单体加料方式、附聚剂粒径、附聚剂的用量、滴加时间和pH对丁苯胶乳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和胶乳稳定性的影响,且对附聚后丁苯胶乳粒径分布及其形态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丁苯胶乳 大粒径 附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S胶乳连续凝聚过程及工艺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姜 王亮 +4 位作者 张辉 刘文辉 闫柏郁 宋振彪 陆书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利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性基本原理,阐述了在凝聚和熟化的不同阶段,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的凝聚颗粒结构和形态变化过程。在凝聚阶段,凝聚剂能快速破坏胶乳粒子的双电子层结构,使其瞬间形成聚集体,进而互相交... 利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性基本原理,阐述了在凝聚和熟化的不同阶段,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胶乳的凝聚颗粒结构和形态变化过程。在凝聚阶段,凝聚剂能快速破坏胶乳粒子的双电子层结构,使其瞬间形成聚集体,进而互相交联形成中间包含介质的三维网络结构,并逐渐形成了絮凝结构体—"凝胶"。在熟化阶段,被破碎成小块的"凝胶"收缩脱水,形成"初级"凝聚颗粒,"初级"凝聚颗粒开始互相碰撞、黏结,最终形成具有微孔结构的凝聚颗粒。对比不同生产装置的工艺可看出,使用不同连续凝聚工艺所得凝聚颗粒的结构和形态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批次加入凝聚剂和梯度升温熟化可改善G-ABS高胶粉流动性和致密度,减少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堆积和堵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丙烯腈 苯乙烯 接枝共聚物 胶乳 破乳 凝聚 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纸张用苯丙水性上光油的研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红强 宫瑾 +2 位作者 王雷 张玉芹 王经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单体,吸取微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的一些特点,以非预乳化的半连续加料方式加料,合成出苯丙共聚物乳液。研究了PH调节剂、后续单体滴加时间以及保温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乳液及乳胶膜性...  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单体,吸取微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的一些特点,以非预乳化的半连续加料方式加料,合成出苯丙共聚物乳液。研究了PH调节剂、后续单体滴加时间以及保温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乳液的单体转化率、乳液固含量和凝胶率分别为95.31%、42.66%和0.41%;乳胶膜的光泽度达到94.8%,吸水率为19.2%,乳胶膜的硬度、柔韧性和附着力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纸张 苯丙水性上光油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乳胶膜 涂料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