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朱熹对《大学》主旨的改造和诠释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方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7,共6页
从文本考察和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朱熹经过“移其文,补其传”的工作,重新诠释《大学》主旨,把它从《礼记》中一篇通论礼意的文字改造为“为学次第之书,即物穷理之学”,从而离经独立,自成一书,并使之获得了“四书之首”的地位。朱熹以“...
从文本考察和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朱熹经过“移其文,补其传”的工作,重新诠释《大学》主旨,把它从《礼记》中一篇通论礼意的文字改造为“为学次第之书,即物穷理之学”,从而离经独立,自成一书,并使之获得了“四书之首”的地位。朱熹以“致知在格物”为主题改造和重新诠释《大学》,目的在明了“吾心之全体大用”。这有一定的学理依据,同时更是一个学术创新的过程,是出于其建构理学体系的需要。朱熹这一学术创新有得有失,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大学》
文本
礼学
理学
格物致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宏“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谷嘉
刘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0-94,共5页
胡宏“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是他伦理思想的实施系统。“致知”意在说明道德人格不能自发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反”意在说明人的道德品性必须经过自觉的磨练,在道德矛盾运动中经受考验。
关键词
道德修养
“致知”
格物
学
“自反”
寡欲
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物致知:一个永恒的教育理想——黄晓慧博士论文《大学教育知识的微观政治哲学分析》序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甫全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6,21,共5页
格物致知,是2000多年前儒家为人生理想提炼的一句箴言;而知识栖息地,则是2010年英国学者哈珀为大学伟大描绘的一个隐喻。山高水长,时空穿越,不灭的光亮正是格物致知这个永恒的教育理想。也许就是这个点燃智慧的光亮,引领每一个人、所有...
格物致知,是2000多年前儒家为人生理想提炼的一句箴言;而知识栖息地,则是2010年英国学者哈珀为大学伟大描绘的一个隐喻。山高水长,时空穿越,不灭的光亮正是格物致知这个永恒的教育理想。也许就是这个点燃智慧的光亮,引领每一个人、所有学校和整个人类,孜孜不倦地投身到格物致知那绵延不绝的追求行动之中。一种理想的格物致知教育生活便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在创造知识中进步,学校在传播知识中发展,个人在识知探求中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知识的栖息地
教育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朱程理学对宋代丝织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世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1,共6页
朱程理学不仅制约着宋人的思想与行为,它的核心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宋代丝织工艺的创作,使得宋代丝织艺术一改唐人的浪漫气质与诗意华章的美学追求,转而走上了文质彬彬的道路,强调的是一种典雅秀丽、理性文静的美。理学不仅影响了宋人着...
朱程理学不仅制约着宋人的思想与行为,它的核心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宋代丝织工艺的创作,使得宋代丝织艺术一改唐人的浪漫气质与诗意华章的美学追求,转而走上了文质彬彬的道路,强调的是一种典雅秀丽、理性文静的美。理学不仅影响了宋人着装观念的转变,而且也促进了宋代丝织工艺的改革与创新,比如缂丝、刺绣与织锦工艺等。宋代缂丝创新了掼戗、构戗、结戗、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以及参和戗等一些新技法。而刺绣工艺在宋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亦能做到"格物致知"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宋代
丝织工艺
缂丝
刺绣
格物致知
心物观
色彩观
着装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对《大学》主旨的改造和诠释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方泽
机构
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7,共6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2004JQW16)
文摘
从文本考察和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朱熹经过“移其文,补其传”的工作,重新诠释《大学》主旨,把它从《礼记》中一篇通论礼意的文字改造为“为学次第之书,即物穷理之学”,从而离经独立,自成一书,并使之获得了“四书之首”的地位。朱熹以“致知在格物”为主题改造和重新诠释《大学》,目的在明了“吾心之全体大用”。这有一定的学理依据,同时更是一个学术创新的过程,是出于其建构理学体系的需要。朱熹这一学术创新有得有失,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朱熹
《大学》
文本
礼学
理学
格物致知
Keywords
Zhu Xi
the
Great Learning
text
Ritualism
Neo-Confucianism
studying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宏“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谷嘉
刘平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0-94,共5页
文摘
胡宏“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是他伦理思想的实施系统。“致知”意在说明道德人格不能自发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反”意在说明人的道德品性必须经过自觉的磨练,在道德矛盾运动中经受考验。
关键词
道德修养
“致知”
格物
学
“自反”
寡欲
自律
Keywords
moral cultivation
acquire
knowledge
study natural phenomenon
study
self - reflection
few desire
self - discipline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物致知:一个永恒的教育理想——黄晓慧博士论文《大学教育知识的微观政治哲学分析》序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甫全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6,21,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新中国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的文化哲学清理与建构"(08JDXM88001)
文摘
格物致知,是2000多年前儒家为人生理想提炼的一句箴言;而知识栖息地,则是2010年英国学者哈珀为大学伟大描绘的一个隐喻。山高水长,时空穿越,不灭的光亮正是格物致知这个永恒的教育理想。也许就是这个点燃智慧的光亮,引领每一个人、所有学校和整个人类,孜孜不倦地投身到格物致知那绵延不绝的追求行动之中。一种理想的格物致知教育生活便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在创造知识中进步,学校在传播知识中发展,个人在识知探求中升华。
关键词
格物致知
知识的栖息地
教育理想
Keywords
studying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SPNAK)
knowledge
habitats
educational ideal
分类号
G64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朱程理学对宋代丝织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世军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资助项目(SK13YB014)
文摘
朱程理学不仅制约着宋人的思想与行为,它的核心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宋代丝织工艺的创作,使得宋代丝织艺术一改唐人的浪漫气质与诗意华章的美学追求,转而走上了文质彬彬的道路,强调的是一种典雅秀丽、理性文静的美。理学不仅影响了宋人着装观念的转变,而且也促进了宋代丝织工艺的改革与创新,比如缂丝、刺绣与织锦工艺等。宋代缂丝创新了掼戗、构戗、结戗、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以及参和戗等一些新技法。而刺绣工艺在宋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亦能做到"格物致知"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理学
宋代
丝织工艺
缂丝
刺绣
格物致知
心物观
色彩观
着装观
Keywords
neo-confucianism
Song dynasty
silk-wearing technology
K'o-ssu
embroidery
studying
nature
of
things
to
acquire
knowledge
views on mind and matter
view on color
view on dressing
分类号
TS14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朱熹对《大学》主旨的改造和诠释
李方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胡宏“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
陈谷嘉
刘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格物致知:一个永恒的教育理想——黄晓慧博士论文《大学教育知识的微观政治哲学分析》序
黄甫全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朱程理学对宋代丝织工艺的影响
刘世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