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8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structured Grid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明平剑 孙扬哲 +1 位作者 段文洋 张文平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unstructured grid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The advantages of both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and body fitted grids which are generated by unstructured grid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nhance ...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unstructured grid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The advantages of both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and body fitted grids which are generated by unstructured grid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complex domain.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was discretized spacially with collocated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Euler implicit method in time domain.The rigid body motion was simulated by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in which the fluid and rigid body interface interaction was dealt with VOS(volume of solid) method.A new VOS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graph was presented in which both immersed boundary points and cross points were collected in arbitrary order to form a graph.The method is verified with flow past oscillating cyli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VOS unstructured grids finite volum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NSTRUCTURED ADAPTIVE MESHES WITH MOVING BOUNDARIES 被引量:4
2
作者 Geng J. H.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P.R.ChinaWu H. Z.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P.R.China)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z1期56-59,共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generate unstructured adaptive meshes with moving boundari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FD. Delaunay triangulation criter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utomatic point creation is used to gen...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generate unstructured adaptive meshes with moving boundari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FD. Delaunay triangulation criter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utomatic point creation is used to generate 2 D and 3 D unstructured grids. A local grid regene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pe with moving boundaries. Numerical examples include the interactions of shock waves with movable bodies and the movement of a projectile within a ram accelerator, illustrating an efficient and robust mesh generation method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daptive unstructured grid MOVING BOUND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global-direction stencil based on the face-area-weighted centroid for the gradient reconstruction of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s 被引量:2
3
作者 Ling-Fa Kong Yi-Dao Dong +1 位作者 Wei Liu Huai-Bao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9-130,共22页
The accuracy of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gradient reconstruction, for which the stencil selec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face-neighbor and vertex-... The accuracy of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gradient reconstruction, for which the stencil selec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face-neighbor and vertex-neighbor stencils, the global-direction stencil is independent of the mesh top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field can be well reflected by this novel stencil. However, for a high-aspect-ratio triangular grid, the grid skewness is evident,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id-quality measures known to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finite volume solvers. On this basis and inspired by an approach of using face-area-weighted centroid to reduce the grid skewness, we explore a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global-direction stencil and face-area-weighted centroid on high-aspect-ratio triangular grid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Four representative numerical cases are simulated on high-aspect-ratio triangular grids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improved global-direction stenci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errors of this improved methods are the lowest among all methods we tested, and in high-mach-number flow, with the increase of cell aspect ratio, the improved global-direction stencil always has a better stability than commonly used face-neighbor and vertex-neighbor stencils. Therefore,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as well as stability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superiorities of this novel method are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s improved global-direction stencil grid skewness face-area-weighted centr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 for Impact Dynamics of a Thin Plate 被引量:1
4
作者 Weidong Chen Yanchun Yu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4期478-485,共8页
The examination of an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 for structural dynamics is assessed for simulations of systematic impact dynamics. A robust display dual-time stepping method is utilized to obtain time accurate... The examination of an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 for structural dynamics is assessed for simulations of systematic impact dynamics. A robust display dual-time stepping method is utilized to obtain time accurate solutions. The study of impact dynamics is a complex problem that should consider strength models and state equations to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The current method has several features, l) Discrete equations of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 naturally follow the conservation law. 2) Display dual-time stepp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impact dynamic problems of time accurate solutions. 3) The method did not produce grid distortion when large deformation appeared. The method is validated by the problem of impact dynamics of an elastic plate with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validate 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ructured finite volume method structural impact dynamics large deformation strength models state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flexural wave propagation in periodic grid structures designed with the idea of phononic crystals 被引量:7
5
作者 温激鸿 郁殿龙 +2 位作者 刘竞文 肖勇 温熙森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404-2411,共8页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exural waves in periodic grid structures designed with the idea of phononic crystals are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the Bloch theorem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is combined a...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exural waves in periodic grid structures designed with the idea of phononic crystals are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the Bloch theorem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is combined analysis yields phase constant surfaces, which predict the loc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band gaps, as well as the directions and the regions of wave propagation at assigned frequencies. The predictions are validated by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harmonic responses of a finite structure with 11 × 11 unit cells. The flexural wave is localized at the point of excitation in band gaps, while the directional behaviour occurs at particular frequencies in pass bands. These studies provide guidelines to designing periodic structures for vibration atten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nonic crystal phase constant surface grid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超声速流动计算架构及实现
6
作者 刘君 陈洁 +2 位作者 卢俊宇 汪骥 徐春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实现CFD计算流程中网格生成及计算流程的自动化,能显著提高CFD仿真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扎染算法为基础的全自动CFD模拟技术架构,实现输入实体模型后无须几何清理,即可自动生成网格、快速开始无黏超声速流场计算的功能。通过二维... 实现CFD计算流程中网格生成及计算流程的自动化,能显著提高CFD仿真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扎染算法为基础的全自动CFD模拟技术架构,实现输入实体模型后无须几何清理,即可自动生成网格、快速开始无黏超声速流场计算的功能。通过二维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技术的计算精度和非结构有限体积法相当,但计算效率明显提升;开发出基于手绘模型实时开始计算的Auto-CFD软件,理论上能对二维任意外形进行全自动模拟计算;将该技术从二维空间推广到三维,以激光扫描汽车得到的不规则点云作为外形演示了本技术对复杂外形问题的适应能力。基于扎染算法发展的Auto-CFD技术架构,兼容主流差分格式,具有良好的网格适应性,有望解决现有Auto-CFD软件存在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有限差分法 笛卡儿网格 网格生成 软件自动化 扎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创新与实践最新进展
7
作者 陈红鸟 杨瑛 +4 位作者 田鹏刚 周正荣 陈靖 魏艳辉 马克俭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刚度,其整体力学特性介于密肋井字楼盖与空腹网架之间。系统回顾了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总结了该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归纳了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技术规程、结构优势及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工程实践进展;最后,对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大跨度灵活划分空间、节约层高、降低结构自重、节省建筑用材、空腹可穿越管线等诸多优势,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工程应用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多高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可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大跨度结构 多高层建筑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研究及用能结构转型实践
8
作者 罗敏 刘美容 +4 位作者 张国良 周颖 彭海军 李静 罗俊成 《石油科技论坛》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各油田积极探索用能结构转型。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通过集合并优化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环节,有助于实现用能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基于此技术,塔里木、玉门、吐哈等油田通过开发绿色电力、完善电... 为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各油田积极探索用能结构转型。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通过集合并优化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等环节,有助于实现用能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基于此技术,塔里木、玉门、吐哈等油田通过开发绿色电力、完善电网、优化负荷、配套储能等措施,逐步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成功推进油田用能结构转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我国油田用能结构转型的关键需要合理规划和配置源、网、荷、储资源,加快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健康协调发展。建议国家、地方政府和油田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健全市场机制、协调整合资源、加强技术革新等途径,降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而构建并优化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用能体系,实现我国油田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用能结构 源网荷储一体化 能源转型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RID路由协议的网关选取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瑶 甘忠辉 +1 位作者 刘芸江 徐雪飞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原GRID路由协议的网关选取方法单一,不能适应节点高速随机移动的特征。提出基于结构熵的网关选取方法,定义了栅格内各节点的结构熵,利用节点的结构熵增量作为网关选取的主要准则,并改进了原GRID路由协议的网关选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原GRID路由协议的网关选取方法单一,不能适应节点高速随机移动的特征。提出基于结构熵的网关选取方法,定义了栅格内各节点的结构熵,利用节点的结构熵增量作为网关选取的主要准则,并改进了原GRID路由协议的网关选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栅格节点密度的增加,改进型GRID路由协议使端到端平均时延下降0.2 s,平均跳数下降2跳次,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由开销。为今后路由协议的网关选取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D HOC网络 grid路由协议 网关节点 结构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GA封装的低损耗毫米波前端模组设计
10
作者 蒲星明 赵怡 +3 位作者 董刚 韩世宏 范齐升 余怀强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针对小型化、低成本化、集成化T/R组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0~40 GHz的毫米波前端模组。该模组采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和球栅阵列(BGA)封装,实现了4个收发通道的高密度集成,具备信号放大、功率分配和幅相控制等功能。通过对该... 针对小型化、低成本化、集成化T/R组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0~40 GHz的毫米波前端模组。该模组采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和球栅阵列(BGA)封装,实现了4个收发通道的高密度集成,具备信号放大、功率分配和幅相控制等功能。通过对该模组毫米波信号垂直互连结构的仿真优化,实现了该结构在毫米波频段的低损耗信号传输。设计制作PCB测试板对该垂直互连结构进行测试验证,经计算得到该垂直互连结构最高插入损耗为0.78 dB。采用该毫米波信号垂直互连结构制作了一款Ka波段四通道毫米波前端模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组在30~40 GHz时单通道发射功率大于20 dBm,接收增益大于21.33 dB,驻波比优于1.51,满足射频系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栅阵列(BGA)封装 毫米波 前端模组 垂直互连结构 高温共烧陶瓷(H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网架施工过程不同温度分布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忠义 邹宇 李伟燕 《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195-197,共3页
为探究不同温度分布在网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以丽江三义机场T3航站楼屋盖网架结构为工程实例,结合丽江的气象数据进行流场分析,将得出的4种不同温度分布数据施加到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温度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按施工区块分布... 为探究不同温度分布在网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以丽江三义机场T3航站楼屋盖网架结构为工程实例,结合丽江的气象数据进行流场分析,将得出的4种不同温度分布数据施加到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温度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按施工区块分布时波动系数最大为0.74,且4种温度分布的波动系数都不低于0.27;TS1区在杆件分布施工时变形值最大,而TS2区在施工区块分布施工时变形值最大:不同温度分布下合龙边界竖向变形最大相对误差为4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架结构 温度分布 温度效应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选址中空域结构评价方法研究——以C市新机场选址为例
12
作者 张光涛 王钺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5期98-101,140,共5页
机场选址过程中对空域结构的评价是关系整个机场建设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的前期重要规划工作,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对提升整个工程价值极其重要。文章提出了稳健的评价体系,建立量化模型,再以实例进行推演和验证,最终确立科学的评价体... 机场选址过程中对空域结构的评价是关系整个机场建设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的前期重要规划工作,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对提升整个工程价值极其重要。文章提出了稳健的评价体系,建立量化模型,再以实例进行推演和验证,最终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模型。首先对民航局文件和已有理论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机场选址中空域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权重进行权重赋值,在ArcGIS软件下构建各个指标评价模型及总体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C市新机场选址案例中空域结构评价进行分析与计算,最终图形化显示评价结果,得出C市新机场选址在璧山区对空域结构影响较小的结论,并结合实际选址文件验证该评价模型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机场选址 ARCGIS 空域结构 栅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拖曳系统弱流固耦合方法
13
作者 王志博 黄帅瑜 +2 位作者 顾津菁 赵淼 姚惠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7,共8页
为了解决拖曳缆系统采用常系数估算流体载荷造成缆索动力学响应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雷诺平均方程相结合,依托初始缆形采用网格生成器脚本功能生成计算域,设计拓扑源面,并填充结构化网格,以高质量黏性网格为基础,采用计... 为了解决拖曳缆系统采用常系数估算流体载荷造成缆索动力学响应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雷诺平均方程相结合,依托初始缆形采用网格生成器脚本功能生成计算域,设计拓扑源面,并填充结构化网格,以高质量黏性网格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求解器结合湍流模型计算得到沿缆分布的水动力,采用插值方法将水动力载荷插值到离散缆段几何中心处,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更新拖曳系统动力学计算结果获得新的缆形,循环迭代地建立了单向耦合的弱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实测缆形更加吻合。该方法也获得了拖曳缆的绕流场流动分离特点和流体载荷沿着缆的分布的一般规律,证实了沿缆的阻力系数取固定的经验系数会产生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系统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差分方法 雷诺平均方程 插值 粘性网格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化道路下双箭头非充气轮胎力学性能
14
作者 赵颖 郝纪波 +3 位作者 周科名 胡建锋 王义成 王月强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为深入探究非充气轮胎在非结构化道路下的动静态力学性能,本文将具备优异力学性能的双箭头负泊松比微结构作为新型支撑体填充于非充气轮胎中,并将双箭头非充气轮胎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不同梯度双箭头支撑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 为深入探究非充气轮胎在非结构化道路下的动静态力学性能,本文将具备优异力学性能的双箭头负泊松比微结构作为新型支撑体填充于非充气轮胎中,并将双箭头非充气轮胎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不同梯度双箭头支撑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样件开展准静态压缩试验,以验证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其次,建立双箭头非充气轮胎有限元模型,获取了双箭头支撑体层数对非充气轮胎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支撑体结构参数对非充气轮胎模态和接地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双箭头非充气轮胎在稳态滚动、越障、跨越沟渠、土壤接触等非结构化路面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径向载荷由1 000提升至5 000 N,非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由11.51提升至241.66 N;同时,水流速度的增大使得胎面与地面出现部分脱落,障碍物的高度和宽度影响支撑体的应力分布和接触应力的大小;土壤在承受双箭头非充气轮胎的作用力后,土壤从接触位置向四周开始扩散并发生塑性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气轮胎 非结构化路面 负泊松比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重力坝整体温控仿真有限元模型参数化前处理方法
15
作者 崔旖璇 柴革红 +2 位作者 朱旭华 程宏远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结构化网格在抗畸变性和数值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其生成过程复杂耗时,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是数值模拟领域的难点之一。针对考虑浇筑分块的重力坝混凝土结构网格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分割的模型分块方法。在BIM软件CA... 结构化网格在抗畸变性和数值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其生成过程复杂耗时,如何快速生成高质量结构化网格是数值模拟领域的难点之一。针对考虑浇筑分块的重力坝混凝土结构网格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分割的模型分块方法。在BIM软件CATIA中建立重力坝的参数化模型和曲面,利用宏脚本简化分割命令,通过参数化曲面将模型分割为可自动生成结构化网格的子块;通过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将子块划分为结构化网格,从而实现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的协同工作。以某重力坝工程为例,用该方法进行结构化网格生成,并通过雅可比比率等指标评估单元质量。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仅需修改部分模型结构并输入关键参数,即可快速生成分解为子块的重力坝模型,并划分适用于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计算的结构化网格,使得重力坝整体温控仿真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时间缩短了80%以上。这种参数化前处理方法有望在数值模拟领域广泛应用,为其提供更快捷、更精确的结构化网格生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CATIA 参数化建模 模型分解 结构化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区闸口建筑网架结构设计
16
作者 张滔滔 杨留娟 《水运工程》 2025年第3期170-174,195,共6页
港区工程中的闸口因功能要求和造型限制,多为大跨度空间结构。作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一种,空间网架结构因跨度大、质量轻、稳定性好、施工快、造型美观等优点而在建筑结构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针对闸口屋盖形式采用空间网架结构是否合适,... 港区工程中的闸口因功能要求和造型限制,多为大跨度空间结构。作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一种,空间网架结构因跨度大、质量轻、稳定性好、施工快、造型美观等优点而在建筑结构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针对闸口屋盖形式采用空间网架结构是否合适,依托实际工程案例,采用3D3S软件分别对钢结构网架屋盖的挠度、应力比、稳定性进行分析,阐述网架结构应用于闸口屋盖的受力特点和结构设计。结果表明,空间网架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工程设计可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评价该类结构的可靠性及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网架结构 大跨度 屋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差异性的缝洞体内部结构预测方法
17
作者 杨赟昊 朱博华 +6 位作者 冉琦 李晶晶 卢志强 常健强 张胜寒 梁舒瑗 赵军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碳酸盐岩缝洞体油气藏内部结构的精细描述是该类储集体高效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区缝洞体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内部多为小尺度栅状结构,横向上具有分隔性。文中基于波形差异,改进了互相关相干算法的地震道组合方式,减小... 碳酸盐岩缝洞体油气藏内部结构的精细描述是该类储集体高效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区缝洞体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内部多为小尺度栅状结构,横向上具有分隔性。文中基于波形差异,改进了互相关相干算法的地震道组合方式,减小横向分析窗口,进行缝洞体内部结构分析;设计理论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偏移成像,揭示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内部栅状结构地震响应特征;统计研究区实钻井储层段,并与预测结果进行吻合度比对;减小地震资料处理面元,预测的串珠状缝洞体内部栅状结构有效刻画储层段和边界;在井轨迹上标定储层段,进行三维刻画,吻合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地震资料,显著提高预测精度,降低了地震资料解释的多解性。这一方法为有利油气靶区优选和井轨迹设计优化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震解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相干算法 缝洞体油气藏 栅状结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方法
18
作者 王霞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106-108,111,共4页
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方法受限于本地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能力,难以处理大规模、高维度的电网数据,为此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方法。通过直流落点优选备选集,构建受端电网的网架结构,确定电网直流能力最大传输能力指标函... 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方法受限于本地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能力,难以处理大规模、高维度的电网数据,为此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方法。通过直流落点优选备选集,构建受端电网的网架结构,确定电网直流能力最大传输能力指标函数,设置有功平衡约束条件,使约束条件能够涵盖原多项式的全部约束关键信息,进行变换处理计算,基于储存层、资源管理层、计算层以及应用程序层,构建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体系,设置电网直流设备条件参数,实现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使用的计算时间和数据需求较少,降低了电网直流承载规模评估的成本,能够迅速处理并更新大规模电网数据。评估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电网 直流输电 承载规模 网架结构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超高层斜交网格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9
作者 张坚洪 陈达贤 +3 位作者 潘文智 曹佐盛 缪书名 杨杰 《建筑技术》 2025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特智创新总部大厦采用超高层悬挂+斜交网格结构,建造过程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混凝土与钢结构交叉施工、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过程斜交网格及悬挂结构未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前需设置临时支撑措施等难点。针对上述难点,以该项目为例,对复杂... 特智创新总部大厦采用超高层悬挂+斜交网格结构,建造过程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混凝土与钢结构交叉施工、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过程斜交网格及悬挂结构未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前需设置临时支撑措施等难点。针对上述难点,以该项目为例,对复杂超高层悬挂+斜交网格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总体施工工序、塔式起重机布置及选型、临时支撑体系设计与卸载、精细化施工仿真分析及结构预变形技术等,有效保证了钢结构安装精度及结构安全,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斜交网格 悬挂结构 施工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钢网架建筑工程提升施工技术探析——以武汉盛世国际文体中心钢结构施工为例
20
作者 李胜国 宋杰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0期181-184,共4页
近年来,钢网架结构因其理想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极具可塑性的外观构造,被越来越多的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工程引入。但大型公共建筑采用的钢网架结构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结合武汉盛世国际文体中心... 近年来,钢网架结构因其理想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极具可塑性的外观构造,被越来越多的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工程引入。但大型公共建筑采用的钢网架结构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结合武汉盛世国际文体中心钢结构的施工实践,对其吊装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论述。首先,对施工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区提升施工方案,并着重论述了具体的提升施工技术。结果表明,案例工程采用的分区提升施工方案成功完成了结构复杂的钢网架施工,并取得了理想的施工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复杂结构 钢网架 提升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