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7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绿色基因”假说(Human"Green-Gene"Hypothesis):核心内容、科学佐证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树华 康宁 +1 位作者 向鹏天 孟令爽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首先,对人类“绿色基因”的形成进行探讨,包括人类(动物)与植物共同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人类(动物)与植物互为食物链关系、人体功能中存在植物性功能、绿色是人类眼睛最易看到的颜色、人类血红蛋白的结构相似于叶绿素结构、作为人体呼... 首先,对人类“绿色基因”的形成进行探讨,包括人类(动物)与植物共同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人类(动物)与植物互为食物链关系、人体功能中存在植物性功能、绿色是人类眼睛最易看到的颜色、人类血红蛋白的结构相似于叶绿素结构、作为人体呼吸器官的肺部相似于树木地上部形状(树形)、人类肠道绒毛相似于植物根系毛细根等方面。进而对支持早期人类生活的植物类型与栽培植物诞生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类“绿色基因”假说及其核心内容,归纳该假说的科学佐证。人类“绿色基因”假说从整体的、发展的思维解释人类与植物关系,奠定了园艺疗法、园林康养、森林康养的坚实基础,并指出接触植物、进行园艺操作与田园劳作是人们实现接地、激发触觉潜在功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类与植物关系 人类“绿色基因”假说 绿色脉络 园林康养 园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pruning algorithm for Gaussian mixtur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filter 被引量:8
2
作者 NIE Yongfang ZHANG 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229-235,共7页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number of Gaussian components, the computation cost increases in the Gaussian mixtur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GM-PHD) filt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en et al, we propose an improved ...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number of Gaussian components, the computation cost increases in the Gaussian mixtur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GM-PHD) filt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en et al, we propose an improved pruning algorithm for the GM-PHD filter, which utilizes not only the Gaussian components’ means and covariance, but their weights as a new criterion to improve the estimate accuracy of the conventional pruning algorithm for tracking very closely proximity targets. Moreover, it solves the end-less while-loop problem without the need of a second merging step.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mproved algorithm is easier to implement and more robust than the form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 mixtur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GM-PHD) filter pruning algorithm proximity targets clutter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marginalized-particle based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filter for multi-target tracking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路平 王鲁平 +1 位作者 李飚 赵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956-965,共10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 algorithm based particle filter(PF) in terms of number estimation and states extraction of multiple targets, a new probability hypothesis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 algorithm based particle filter(PF) in terms of number estimation and states extraction of multiple targets, a new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filter algorithm based on marginalized particle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is proposed, which utilizes the idea of marginalized particle filter to enhance the estim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PHD. The state variables are decomposed into linear and non-linear parts. The particle filter is adopted to predict and estimate the nonlinear states of multi-target afte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while the Kalman filter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linear parts under linear Gaussian condition. Embedd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linear states into the estimated nonlinear states helps to reduce the estimating variance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arget number estimation. The meanshif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being of the inherent nature of searching peak value via an adaptive gradient ascent iteration, is introduced to cluster particles and extract target states,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target number and can converge to the local peak position of the PHD distribution while avoiding the errors due to the inaccuracy in modeling and parameters estim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obtain higher tracking accuracy when using fewer sampling particles and is of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ompared with the PF-P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filter with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marginalized particle filter meanshif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ulti-target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eghosting Algorithm with Hypothesis Testing Data Fusion
4
作者 唐小明 何友 王国宏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2期14-19,共6页
Eliminating the false intersection (deghosting)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a passive cross location system. Using a decentralized decision fusion topology, a new deghosting algorithm derived from hypothesis testing the... Eliminating the false intersection (deghosting)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a passive cross location system. Using a decentralized decision fusion topology, a new deghosting algorithm derived from hypothesis testing theory is developed. It u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hosts and true targets in the statistical error, which occurs between their projection angles on a deghosting sensor and is measured from a deghosting sensor, and constructs a corresponding test statistic. Under the Gaussian assumption, ghosts and true targets are decided and discriminated by Chi-square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hosting hypothesis testing Decentralized decision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e clustering optimal particl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 filter
5
作者 李云湘 肖怀铁 +2 位作者 宋志勇 范红旗 付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673-2683,共11页
As to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nalytical form of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standard particl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PHD) filter would decline when clustering algori... As to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nalytical form of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standard particl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PHD) filter would decline when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extract target states,a free clustering optimal P-PHD(FCO-P-PHD) filter is proposed.This method can lead to obtainment of analytical form of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 of P-PHD filter and realization of optimal P-PHD filter without use of clustering algorithms in extraction target states.Besides,as sate extraction method in FCO-P-PHD filter is coupled with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analytical form for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through decoupling process,a new single-sensor free clustering state extraction method is proposed.By combining this method with standard P-PHD filter,FC-P-PHD filter can be obtained,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P-PHD filter.In the end,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algorithms and their advantages over other algorithms are validated through sever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target tracking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filter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 particle filter random finite set clustering algorithm stat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效应的路径偏移——来自清洁生产标准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平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中国许多旨在减污降碳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有限。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企业微观数据与专利数据,详细刻画了1998—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专利的年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细致检验... 中国许多旨在减污降碳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有限。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企业微观数据与专利数据,详细刻画了1998—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专利的年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细致检验了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清洁生产标准实施未能显著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结论在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清洁生产标准实施促进了企业对生产设备和治污设备的投资,挤占了企业研发投入,即企业选择了渐进式创新而不是研发创新来实现清洁生产。本文基于政策协同视角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激励政策会缓解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本文为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推进企业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特假说 清洁生产标准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诊断DINA模型的Q矩阵优化:一种结合样本筛选与假设检验的新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胡誉骞 +1 位作者 章勇 田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4,共14页
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DINA模型的Q矩阵修正策略——SHT法,并借助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将其与现有同类方法进行深入对比,以全面评估其可行性与精确性.该方法具有下述3个方面优势.1)高效修正与稳健性验证:SHT法在不同水平的作答错误率... 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DINA模型的Q矩阵修正策略——SHT法,并借助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将其与现有同类方法进行深入对比,以全面评估其可行性与精确性.该方法具有下述3个方面优势.1)高效修正与稳健性验证:SHT法在不同水平的作答错误率下均展现出了卓越的修正效能,显著提升了Q矩阵的精确度;2)小样本与大样本环境的双重优势: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相比,SHT法在小样本场景下尤为突出,其稳健性和性能优势在面临高作答失误率时更加显著;3)复杂数据集下的显著优势:在实证数据分析中,SHT法不仅提高了认知诊断模型的拟合能力,更在处理数据维度复杂、样本相对受限的数据集时,展现出相比其他算法更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Q矩阵修正 DINA模型 假设检验 δ法 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中国式“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范静波 赵睿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8,共11页
本研究以2006—2020年中国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深入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各类环境规制强度则呈现出时序与空间上的差异。适宜强度的环境规制能提升绿色创... 本研究以2006—2020年中国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深入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各类环境规制强度则呈现出时序与空间上的差异。适宜强度的环境规制能提升绿色创新效率,这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有效性。然而当强度超越拐点值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效应将会减弱,命令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开始产生抑制效果。在当前阶段,中国命令型和公众型环境规制强度适宜;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强度则显著过高,需将其进行调整以更有效地提升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环境规制在环境绩效方面的边际效应,且深化了学术界对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环境规制 重污染企业 绿色创新效率 波特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假设抽取”思路的局部闭模型构建研究
9
作者 刘宇 张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59,共6页
文章在对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和“假设抽取”分析方法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以Ghosh模型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假设抽取”思路的局部闭Ghosh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对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两个虚拟部门——居民部门和资本... 文章在对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和“假设抽取”分析方法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以Ghosh模型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假设抽取”思路的局部闭Ghosh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对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两个虚拟部门——居民部门和资本部门,并对相关数据的处理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数字经济的供给驱动作用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对“假设抽取”思路和局部闭模型进行整合,构建的新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从供给的角度分析数字经济所引致的增加值以及其对GDP的贡献,可明确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抽取 局部闭模型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解替代CJ假设计算炸药爆轰参数
10
作者 胡绍鸣 宋浦 +1 位作者 肖川 王康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5-301,I0001,共8页
为解决计算爆轰参数过程中由于CJ假设带来的理论偏差,采用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LADM爆轰模型,根据熵原理确定爆轰过程终点,采用哈密顿原理描述爆轰反应区来替代传统的CJ假设,计算了29种包括金属氢和全氮材料的典型气相、液相、固相单质... 为解决计算爆轰参数过程中由于CJ假设带来的理论偏差,采用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LADM爆轰模型,根据熵原理确定爆轰过程终点,采用哈密顿原理描述爆轰反应区来替代传统的CJ假设,计算了29种包括金属氢和全氮材料的典型气相、液相、固相单质炸药以及混合炸药的爆速参量,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量热弹实测爆热值,绝热指数接近理论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计算方法普适性高。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新型炸药的爆轰参数,具有良好的理论指导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轰模型 CJ假设 ZND模型 最小作用量原理 LAD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合数字鸿沟激励后发城市绿色追赶:结构性特征与传导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王丽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随着数据驱动发展理念的转变,弥合数字鸿沟助推后发城市绿色追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基于理论分析探讨弥合数字鸿沟对后发城市绿色追赶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和调节渠道,以2012—2021年中国243个后发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 随着数据驱动发展理念的转变,弥合数字鸿沟助推后发城市绿色追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基于理论分析探讨弥合数字鸿沟对后发城市绿色追赶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和调节渠道,以2012—2021年中国243个后发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评估弥合数字鸿沟对后发城市绿色追赶所产生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第一,弥合数字鸿沟能够激励后发城市绿色追赶,且该激励效应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特征;第二,弥合数字鸿沟对后发城市绿色追赶的激励效果呈现出“结构效应”,激励效果强弱具体表现为弥合发展水平鸿沟>弥合创新质量鸿沟>弥合发展增速鸿沟;第三,弥合数字鸿沟能够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推动后发城市绿色追赶,对于资源配置效应表现为“质优于量”,对于创新激励效应则表现为“以量促质,量质齐升”;第四,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责公众均能够有效调节弥合数字鸿沟对后发城市绿色追赶的激励效应;第五,城市类型供给端差异、需求端差异和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差异均会对弥合数字鸿沟的激励效应产生差异性影响,非资源型城市、再生型资源型城市、高消费水平城市和千兆城市在弥合数字鸿沟中受益更多。据此提出后发城市应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均衡,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并根据城市类型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弥合数字鸿沟赋能后发城市绿色追赶的多维路径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生产力 数字鸿沟 后发城市 包容性绿色发展 后发优势驱动假说 资源配置效应 创新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总体效应及其机制分解
12
作者 鲁晓东 朱博楷 王梦令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45,共21页
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需要充分考察全球化在中国表现的环境效应以及厘清全球化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和工企-海关匹配数据,结合理论机制和现实背景,实证... 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需要充分考察全球化在中国表现的环境效应以及厘清全球化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和工企-海关匹配数据,结合理论机制和现实背景,实证分析外部需求冲击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向外部需求冲击造成了我国工业出口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提高。机制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冲击主要通过污染转移增加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对于绿色生产技术虽有改善但作用较为有限。在异质性方面,规模更小、技术水平更低、行业污染密集度更高的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更大,这与制造业全球化中的污染转移现象密切相关。虽然在总体上我国企业受到外部需求冲击时增加了环境污染排放,但仍在技术效应上有所受益,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等构筑的区域合作平台,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推进污染治理,加强国际环境共治合作,助力企业获得更显著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需求 企业污染排放 环境规制 污染天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就业:重组工作任务的新理解
13
作者 李晓红 代竹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就业担忧。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本文基于任务偏向型技术变革假说,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技术—经济逻辑下的“嵌入式”应用特征,提出对其影响就业的理解应从“替代工作岗位”...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就业担忧。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本文基于任务偏向型技术变革假说,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技术—经济逻辑下的“嵌入式”应用特征,提出对其影响就业的理解应从“替代工作岗位”转向“重组工作任务”。具体而言,这种重组表现为“4R”:替代操作型和认知型常规工作任务、补充认知型非常规工作任务、保留操作型非常规工作任务、创造更复杂高级的新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包括引发结构性失业、技能分化加剧、重点群体技能转型困难等问题。为此,应建立以人工智能创造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在任务层面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就业支持体系,实施支持重点群体技能转型的就业保障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 重组工作任务 任务偏向型技术变革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量化归因分析
14
作者 司伟 黄思琦 +2 位作者 王培霞 张永康 张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深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径流深突变年份为2012年;径流深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增加、由不透水区域面积增加与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的下垫面参数改变,其贡献率分别为51.61%和52.55%;径流深减小由潜在蒸散发的增加造成,贡献率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归因法 量化归因分析 富春江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微观政策效应评估——基于企业环保新闻文本情绪数据的检验
15
作者 曹玉珊 陈一玲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4,共13页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典型代表,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撑。基于此,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显著...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典型代表,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撑。基于此,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显著改善了企业环境绩效;机制检验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异质性检验表明,上述作用效果在政府环境规制压力较小、企业成本转嫁能力较强以及转型基础较差的企业组内被显著弱化;经济后果检验则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带来的环境绩效改善效应,同样提高了企业的韧性与长期价值。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波特效应”假说的应用场景,也为进一步优化“双碳”政策体系,推动国家低碳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市场型环境规制 环境绩效 环保新闻文本 绿色创新 波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点云配准的RANSAC假设评估度量方法研究
16
作者 余四豪 盖绍彦 达飞鹏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8,共1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假设度量方法,将通过三角形投票方法获得的点对置信分数与基于点对的度量相结合。该方法核心观点是:一个好的假设应能将高置信分数的对应点精确对齐,从而产生更高的得分贡献。此外,本文还对现有基于内点的度量有效...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假设度量方法,将通过三角形投票方法获得的点对置信分数与基于点对的度量相结合。该方法核心观点是:一个好的假设应能将高置信分数的对应点精确对齐,从而产生更高的得分贡献。此外,本文还对现有基于内点的度量有效性方法加以改进,提出2种改进方法:忽略具有较小变换误差的内点距离,以及抑制由大量低置信度对应点引起的错误高分贡献。在3个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度量方法能够提升所有已知的基于点对的度量准确性,并在默认参数设置下有1%~16.95%不同程度的配准性能提升和1.67%~10.79%的时间节约,在时间消耗、鲁棒性和配准性能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特别地,改进的内点计数度量具有更加鲁棒和精确的配准性能。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度量能够在RANSAC的假设评估阶段识别出更正确的假设,从而实现精确的点云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点云配准 RANSAC 假设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DNA解析东亚南北方人群的迁徙与演化历史 被引量:3
17
作者 平婉菁 薛家旸 付巧妹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3,共16页
过去10余年里,古基因组学技术和研究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学界和公众对人类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2017年起,东亚,特别是中国地区早期人类古基因组研究大规模开展,使得东亚不同时间和地点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得以大量涌现,为东亚数万年来人... 过去10余年里,古基因组学技术和研究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学界和公众对人类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2017年起,东亚,特别是中国地区早期人类古基因组研究大规模开展,使得东亚不同时间和地点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得以大量涌现,为东亚数万年来人群演化历史带来许多全新的认识。特别是2022年以来,中国南北方万年内古人群基因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为揭示东亚不同区域人群之间的迁徙扩散与互动交流历史带来诸多新证据,但目前尚无针对东亚地区该时段古人群基因组研究最新进展的系统性综述。因此,本文以中国地区古人群基因组研究为重点,系统梳理了东亚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人群的遗传格局和迁移交流历史。综合现有研究表明,东亚古人群早在1.9万年前已经发生南北分化,形成不同的人群谱系,并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发生双向的基因交流与互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种互动出现强化趋势;到历史时期,以东亚北方人群相关祖源成分对南方地区古人群影响更为显著,形成现今中国人群的遗传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南北方古人群通过沿海和内陆通道与西伯利亚、日韩、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等其他周边地区古人群发生广泛的互动交流,对不同语系人群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揭示出东亚万年以来人群遗传演化与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但仍留有许多尚未解决的谜团,有待更多时间段和更广泛区域范围的古人群样本基因组数据得以展开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探索研究,推动相关科学问题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基因组 东亚南方人群 东亚北方人群 二层假说 基因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治疗缓解2型糖尿病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裘丹琦 陈婕 +2 位作者 刘昊 励丽 陈淑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3,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的减重治疗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于病程尚短、胰岛功能尚...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的减重治疗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于病程尚短、胰岛功能尚存、且伴有肥胖的患者,减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糖耐量下降及代谢紊乱的状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减重治疗在缓解T2DM方面的机制和临床数据也日渐丰富。本文旨在综述减重治疗对机体重要代谢器官如肝脏、胰腺、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缓解T2DM的相关生理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治疗 2型糖尿病缓解 双循环假说 脑-肠轴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19
作者 辛惠娟 唐彪 +1 位作者 李宗省 张文豹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3,共7页
以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区,依据刚察水文站1960—2022年实测径流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并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进行归因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归因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进... 以沙柳河流域为研究区,依据刚察水文站1960—2022年实测径流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并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进行归因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归因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识别主导径流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1960—2022年沙柳河流域径流显著增加,气候呈暖湿化趋势;径流在200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均径流量增加1.152亿m^(3),相对变化率为47.2%。(2)沙柳河流域径流对降水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下垫面变化,对潜在蒸散发的敏感性最弱。降水、潜在蒸散发、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52.75%、0.18%、47.08%,表明气候变化是引起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PLS-SEM分析进一步说明降水是引起径流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与归因分析结果一致。(3)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为正向影响,是土地利用变化、多年冻土退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未来仍需进一步量化多年冻土退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可为认识沙柳河流域径流变化、水资源合理开发、生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河 径流 归因分析 气候变化 Budyko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共享频谱的反向散射隐蔽通信设计与实验分析
20
作者 胡锦松 罗龙发 +2 位作者 李鸿炜 陈由甲 郑海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18,共7页
针对反向散射系统中的隐蔽通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共享的反向散射隐蔽通信方案。在该方案中,次发射机(secondary transmitter,ST)将隐蔽信息调制到主发射机(primary transmitter,PT)的信号上,并通过反向散射以实现隐蔽传输。首先,给... 针对反向散射系统中的隐蔽通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共享的反向散射隐蔽通信方案。在该方案中,次发射机(secondary transmitter,ST)将隐蔽信息调制到主发射机(primary transmitter,PT)的信号上,并通过反向散射以实现隐蔽传输。首先,给出了ST复反射系数的表达式。其次,推导出监测者(Willie)二元假设检验的最优检测阈值以及对应的最小检测错误概率。考虑瑞利衰落信道,对ST的隐蔽传输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有效隐蔽传输速率(effective covert rate,ECR)表达式。然后,给出隐蔽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表达式。最后,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优化PT的发射功率以及ST的复反射系数以最大化ECR。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瑞利衰落信道的信道不确定性,可以在该反向散射系统中实现隐蔽传输。在隐蔽传输过程中,Willie的最小检测错误概率仅与ST的复反射系数相关。此外,所提出的优化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该系统的隐蔽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通信 频谱共享 反向散射通信 二元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