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ff-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IGCC System Based on Two-stage Coal-slurry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2
1
作者 LIU gaoxin WU Shaohua +1 位作者 LI Zhenzhong WANG Y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I0001-I0020,共20页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机组在一定情况下处于非设计工况运行。为了研究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基于两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200 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模型,主要考...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机组在一定情况下处于非设计工况运行。为了研究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基于两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200 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模型,主要考查燃气轮机负荷、整体空分系数Xas、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燃气轮机负荷或者提高大气温度系统效率均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整体空分系数Xas增加,机组发电效率降低。大气压力对系统效率影响较小。上述条件下采用两段水煤浆气化技术,系统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结果可为采用两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IGCC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C系统 加压气化技术 设计特征 基础 水煤浆 两段式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关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三维交互技术在收获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志威 庞靖 +2 位作者 黄胜操 郭志强 杨子涵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传统的收获机驾驶室工业设计存在评审周期长,人机工程设计依靠经验,优化迭代久等诸多不足。本文研究沉浸式三维交互技术在收获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和交互技术沉浸式、实时性等特点的来源,探索其在... 传统的收获机驾驶室工业设计存在评审周期长,人机工程设计依靠经验,优化迭代久等诸多不足。本文研究沉浸式三维交互技术在收获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和交互技术沉浸式、实时性等特点的来源,探索其在驾驶室布局优化、人机交互体验提升及驾驶室造型可视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流程。结合案例分析,采用RULA人机工程评价体系,对比传统驾驶室与采用新技术设计的驾驶室在操作便利性和驾驶体验上的差异。研究表明,沉浸式三维交互技术提升了30%设计效率、操作便利性、人机交互体验和驾驶室造型可视化程度,有效缩短了从数字化设计-试验验证-优化设计-试验再验证-产品定型的传统验证过程,实现了人机工程优化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三维交互技术 收获机 驾驶室 人机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林伟静 吴广枫 +1 位作者 王强 周素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167,共5页
为充分提取燕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其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关系,以燕麦全粉为原料,研究在较低提取温度下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筛选出生理功能更为突出的β-葡聚糖及燕麦品种提供试验依据。在单因素(提取温度、pH值、... 为充分提取燕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其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关系,以燕麦全粉为原料,研究在较低提取温度下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筛选出生理功能更为突出的β-葡聚糖及燕麦品种提供试验依据。在单因素(提取温度、pH值、时间、料液比)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确定各因素、水平对β-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经分析和验证,得到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12.5、时间3h、料液比1∶16(W∶V);在此条件下,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提取率达到9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全粉 Β-葡聚糖 低温提取工艺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术明 杨青 +1 位作者 杨银辉 杨树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4-136,156,共4页
传统联合收割机割台利用机械仿形机构或人工方法来调整工作高度,其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且不能进行割台高度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了适应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的发展要求,设计了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 传统联合收割机割台利用机械仿形机构或人工方法来调整工作高度,其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且不能进行割台高度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了适应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的发展要求,设计了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中心,通过液晶显示模块LCM1602动态显示割台高度。采用此系统可在工作过程中全程监控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变化情况,并能简化联合收割机的机构,提高其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割台控制系统 设计 联合收割机割台 超声波 高度 动态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燕麦全粉中蛋白质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向英 王岸娜 +2 位作者 林伟静 钟葵 周素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99,共4页
采用传统碱溶酸沉法对燕麦全粉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考察pH、温度、料液比、时间等因素对燕麦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因素水平优化,由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选出最佳因素水平为pH 11、温度35... 采用传统碱溶酸沉法对燕麦全粉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考察pH、温度、料液比、时间等因素对燕麦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因素水平优化,由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选出最佳因素水平为pH 11、温度35℃、料液比1∶20(m∶V)、提取时间1.2h,该条件下燕麦蛋白质提取率达到64.47%,纯度为80.21%(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全粉 燕麦蛋白 提取工艺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构建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建华 李本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1-204,共4页
以国家系列政策为出发点,阐述了"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从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与工艺3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框架。实践表明,"艺工融合、虚... 以国家系列政策为出发点,阐述了"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从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与工艺3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框架。实践表明,"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工融合 虚实一体 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J-AHP-QFD结合的两用清扫车外观设计提案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俭涛 李婷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工业设计人员如何综合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定位的合理性论证与初步设计提案。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对基本设计定位进行效益水平论证,结合QFD理论、KJ法和AHP法的运用进行约束条件分析和可替换式结构选择,得出有形设计提案。结... 目的探讨工业设计人员如何综合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定位的合理性论证与初步设计提案。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对基本设计定位进行效益水平论证,结合QFD理论、KJ法和AHP法的运用进行约束条件分析和可替换式结构选择,得出有形设计提案。结果获得了4种扫雪条件的成本公式和效益公式,两用车的4个二次水平,23个三次水平,6对冲突需求与技术解决方案,14项可采用技术措施,1个用户需求—技术方案关系矩阵和1套外观设计提案。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设计人员对设计定位的主观性和先验性,减少发散思维和感性逻辑所引起的造型提案随意性,可以提高设计定位和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J-AHP-QFD组合 设计定位 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提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设计过程中的切削体分解组合策略 被引量:9
8
作者 赵鹏 盛步云 邓伟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3-1800,共8页
为实现工艺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设计数据的有效重用,提出了一种切削体分解组合策略。该策略利用对切削体的分解组合,向工艺设计提供所需的基本工艺路线、工艺模型、尺寸公差等工艺数据。为生成符合工艺要求的切削特征,阐述了切削体分解算... 为实现工艺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设计数据的有效重用,提出了一种切削体分解组合策略。该策略利用对切削体的分解组合,向工艺设计提供所需的基本工艺路线、工艺模型、尺寸公差等工艺数据。为生成符合工艺要求的切削特征,阐述了切削体分解算法和分割面的生成方法;研究了几何约束、工艺约束下的分割面分解优先级确定规则;探讨了单元切削体组合条件和优先组合策略。通过实例阐述了该策略下的工艺设计过程,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切削体 分割面 分解组合 特征技术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障碍物识别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银辉 师帅兵 +1 位作者 刘江华 王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4,162,共3页
在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田间的树桩、石块等障碍物可能引发机器故障,这不仅影响了作业效率,而且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适应今后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和超声波传感器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介绍了... 在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田间的树桩、石块等障碍物可能引发机器故障,这不仅影响了作业效率,而且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适应今后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和超声波传感器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介绍了联合收割机的障碍物识别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在联合收割机上采用此系统,可以使其达到所要求的避障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障碍物识别系统 设计 联合收获机 单片机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ZHL-140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东伟 张加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84,共5页
针对我国花生联合收获机生产现状,对4ZHL-140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整机结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研究设计。通过生产试验,对其性能和生产质量测定,对比和分析该设计样机技术参数和作业指标符合农艺要求,具有履式行走复式作业、双... 针对我国花生联合收获机生产现状,对4ZHL-140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整机结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研究设计。通过生产试验,对其性能和生产质量测定,对比和分析该设计样机技术参数和作业指标符合农艺要求,具有履式行走复式作业、双层百叶式和网状振动筛、两级伸缩齿滚抖土装置等技术创新。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也证明该研究设计,工作效率高、燃油消耗适中、作业性能稳定、适应性较强、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工作噪音低,易于调整和操作;脱净率高、破损率和损失率低,工作效率达0.27~0.33hm2/h,主要挖掘铲、伸缩齿,拔禾齿等耐磨性强、性能好,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 花生联合收获机 关键技术 创新 测定结果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结合商用车车架轻量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舜酩 张凯成 +1 位作者 丁瑞 孙明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共8页
传统的钢质车架不符合轻量化,而全铝合金车架强度难以满足商用车的要求且制造和维修成本较高。钢铝结合车架利用铝合金替代部分钢制零件,充分发挥铝合金在轻量化方面的优势,借助结构优化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既节省成本,又达到了轻量... 传统的钢质车架不符合轻量化,而全铝合金车架强度难以满足商用车的要求且制造和维修成本较高。钢铝结合车架利用铝合金替代部分钢制零件,充分发挥铝合金在轻量化方面的优势,借助结构优化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既节省成本,又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综述了钢铝结合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钢铝材料在车架上的国内外应用现状、目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钢铝车架CAE优化方法及钢铝材料连接工艺,最后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钢铝结合车架 结构优化设计 连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任务的《公路设计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开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33,共4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更多地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公路设计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定位与培养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更多地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公路设计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明确课程设计思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按照工作任务逻辑重新组织并系统化设计学习任务;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考查和评价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完成对课程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工作任务 公路设计技术应用 课程标准 工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航道桥基础设计与施工创新技术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东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8-75,共8页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为国内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海域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显著,且岩面倾斜起伏大、裸岩硬岩分布广,气象水文及地质条件均十分复杂,尤其是桥址海域波流力巨大,为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带来前所未有...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为国内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海域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显著,且岩面倾斜起伏大、裸岩硬岩分布广,气象水文及地质条件均十分复杂,尤其是桥址海域波流力巨大,为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解决风浪作用和通航船撞力作用,3座大跨度通航孔斜拉桥在基础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多项创新技术,首次选用4.5 m的钻孔桩;为解决复杂海域大直径钻孔桩难题,研发了KTY5000型动力头钻机和相关配套的打桩设备;为克服波浪力作用,部分深水裸岩区域采用导管架辅助建立施工平台;为适应桥位独特的海洋环境,3座大跨度通航孔斜拉桥主塔墩承台均采用圆端哑铃形高桩承台,承台顶露出高潮位以上,承台施工采用集主体防撞结构与施工围堰一体的防撞箱围堰结构,永久结构与临时结构相结合,节约材料的同时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风险性。其大型防撞箱围堰采用工厂整体制造、整体吊装、整体下放,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施工,哑铃形承台系梁范围采用无封底混凝土施工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航道桥 基础设计 施工创新技术 波浪力 导管架 大直径钻孔桩 防撞围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金刚石精密磨削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佳亮 潘艳杰 +2 位作者 代子鹏 张振高 王建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79,共5页
铝基金刚石新型复合材料是我国航天、电子封装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对其精密加工十分困难。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铝基金刚石进行精密磨削加工试验研究,探究不同磨削工艺参数对铝基金刚石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因素工艺参数进... 铝基金刚石新型复合材料是我国航天、电子封装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对其精密加工十分困难。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铝基金刚石进行精密磨削加工试验研究,探究不同磨削工艺参数对铝基金刚石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磨削深度9.3μm,砂轮线速度36 m/s,占空比63.7%电解电流11.5 A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加工出表面粗糙度R a=149 nm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金刚石 ELID磨削技术 二次正交旋转设计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绿色环保型育肥猪场设计思路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薇薇 王浩 冯玉兰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文章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养猪业发展落后、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探讨绿色环保型育肥猪场的设计方案。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猪场设计应用实例中,综合考虑建场地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并遵循绿色环保型猪场设计理念,选择适合陇东地... 文章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养猪业发展落后、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探讨绿色环保型育肥猪场的设计方案。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猪场设计应用实例中,综合考虑建场地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并遵循绿色环保型猪场设计理念,选择适合陇东地区育肥猪舍的设计工艺,采取半漏粪工艺、冬夏季不同通风方式、电地暖工艺建设猪舍,并通过种养结合方式,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环保 种养结合 设计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注射成形在软磁材料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健 黄伯云 +3 位作者 李益民 李松林 李笃信 邓忠勇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9-373,共5页
介绍了粉末注射成形在粘结软磁、烧结软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开发状况。指出粉末注射成形是能够实现低成本生产新性能、新功能的磁体制造技术 ,强调利用注射成形技术实现磁性元器件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 注射成形技术 烧结 软磁材料 低成本 一体化设计 磁体 元器件 磁性 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钢精密超精密镜面加工技术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佳亮 徐真真 +3 位作者 张孝辉 尚海洋 郭奎崇 王建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361,共9页
目的利用ELID磨削技术对ZGMn13Cr2高锰钢进行精密超精密镜面磨削加工试验研究,解决其加工性能差的问题,以提升表面质量,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试验,探究不同试验因素对ZGMn13Cr2高锰钢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因素工艺参数进... 目的利用ELID磨削技术对ZGMn13Cr2高锰钢进行精密超精密镜面磨削加工试验研究,解决其加工性能差的问题,以提升表面质量,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试验,探究不同试验因素对ZGMn13Cr2高锰钢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对MSG-612 CNC超精密成型平面磨床进行ELID磨削工艺模块化改造后,采用240#、W10粒度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直径Φ50 mm、厚度10 mm的样件进行ELID磨削加工,对比两种粒度砂轮的加工效果。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进行工艺试验,搭建表面粗糙度二次回归数学模型,探究不同试验因素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使用判定系数R2检验二次回归模型对实际情况的拟合程度。最后,由lingo软件对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出ZGMn13Cr2高锰钢ELID磨削各试验因素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结果经W10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加工后,样件获得较高精度的镜面效果,两种粒度所加工的样件表面均无烧伤。判定系数R2检验二次回归模型对实际情况的拟合度为99.24%,模型的预测结果对实际加工有指导意义。优化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砂轮线速度35 m/s,电解电压90 V,砂轮进给量2μm,电解间隙0.734 mm。结论ELID精密超精密镜面磨削加工技术可大幅提高ZGMn13Cr2高锰钢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减少工件表面烧伤,在高锰钢磨削加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Mn13Cr2高锰钢 ELID磨削技术 在线电解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养垄系机械化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的小麦产量及效益模型
18
作者 冷志杰 台莲梅 郭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对小麦雨养垄系机械化优质高效配套技术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建立了优化产量及效益模型 ,分析了各试验因素的关系 ,筛选出优化产量及优化效益的小麦栽掊方式 。
关键词 雨养垄系机械化配套技术 小麦 产量 效益模型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产量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马联合收割机微机实时测试系统的研究
19
作者 张金龙 赵芙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农业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使用者的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机械本身抗病疲劳和易损性能,均导致其技术性能的变化。为此,设计了洋马联合收割机微机实时测试系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采用光电耦合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技术... 农业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使用者的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机械本身抗病疲劳和易损性能,均导致其技术性能的变化。为此,设计了洋马联合收割机微机实时测试系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采用光电耦合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技术,可实时采集联合收割机的转矩、转速、油压、温度、速度等参数。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分析,可有效诊断收割机的性能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马联合收割机 微机实时测试系统 神经网络技术 光电耦合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2-1602,共11页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大面积、超深度"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采用"半刚性管段接头","三明治"式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倒梯型最终接头,钢筋混凝土沉管结构的控裂和防腐耐久性设计,中国智慧、中国速度的建造技术,等等不一而足。指出了大桥沉管隧道在运营期间应关注的若干技术问题:1)大桥通车后,沉管隧道后续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量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最终的收敛值又将有多大?如果超限,又应作何种管控对策? 2)如果发现有大/小管节/管段的接头张开,又该怎样应对处理?如何确保设计预期的沉管各节段间大小接头都要求做到"滴水不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管控对策:1)如果大接头工后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超限,建议采用深水下的"微扰动注浆"进行后处理; 2)如果接头在底板处有因正弯矩值过大而张开的不测情况,认为只需截断管段顶板内的部分预应力筋,而使截面正弯矩值降低,即可将接头处已张开的底板接缝重新闭合,达到整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岛隧工程 自稳式巨型钢质圆筒围护结构 “八锤同步振沉”技术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技术 半刚性管段接头 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型最终接头 混凝土控裂 防腐耐久性设计 工后沉降 差异沉降 接头漏水及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