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precision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of high-frame-rate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for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1
作者 FU Peng HE Dao-Gang +1 位作者 LIU Jun WANG Yue-Mi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The accuracy of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ser link construction.In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use of short-wave... The accuracy of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ser link construction.In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use of short-wave infrared wavelengths as beacon light can reduce atmospheric absorption and signal attenuation.However,there are strong non-uniformity and blind pixels in the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which makes the image distorted and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accuracy.Therefore,the high-precision localization of the spot centroid of the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is of great research significance.A high-precision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model for short-wave infrared is proposed to correct for non-uniformity and blind pixels in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and quantify the localization errors caused by the two,further model-based localization error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and a novel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payload for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the latest 640×512 planar array InGaAs shortwave infrared detecto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corrected image is reduced from 7%to 0.6%,the blind pixels rejection rate reaches 100%,the frame rate can be up to 2000 Hz,and the spot centroid localization accuracy is as high as 0.1 pixel point,which realizes high-precision spot centroid localization of high-frame-frequency short-wave infrared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spot centroid positioning short-wave infrared high frame rate NONUNIFORM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标签分类的复杂结构损伤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书进 杨繁繁 张远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为研究复杂空间框架节点损伤识别问题,利用多标签分类的优势,构建了多标签单输出和多标签多输出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框架结构节点损伤位置的判断和损伤程度诊断。针对复杂结构损伤位置判断时工况多、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 为研究复杂空间框架节点损伤识别问题,利用多标签分类的优势,构建了多标签单输出和多标签多输出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框架结构节点损伤位置的判断和损伤程度诊断。针对复杂结构损伤位置判断时工况多、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对结构进行分层(或分区)处理并同时完成损伤诊断的多标签多输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了适用于多标签分类的浅层、深层和深层残差多输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泛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损伤诊断准确率和一定的抗噪能力,特别是经过分层(分区)处理后的多标签多输出网络模型更具高效性,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利用多标签多输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从训练工况中提取到足够多的损伤信息,在面对未经过学习的工况时也能较准确判断各节点的损伤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多标签分类 框架结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掉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佑发 黄振宇 陈铵旭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118,共10页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提出了梁荷载系数、各层梁端轴力、各层梁端弯矩随失效节点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和柱底轴力、弯矩变化的影响范围,揭示了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中的抗力机制差异;(2)采用动力非线性分析逼近两种结构的倒塌极限状态,得到了两种掉层框架在倒塌破坏模式上的差异;(3)装配式掉层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不如现浇掉层框架,并且由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差异,装配式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过程中的悬链线机制与现浇掉层框架不同,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柱失效后产生主要抗倒塌承载力的楼层位置不同;(4)本研究成果可为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框架结构 装配式 抗连续倒塌性能 拆除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源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演变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军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9,共19页
基于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关系,时间副词可以分为时间情状与时间框架两类,本文一共讨论了27个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形成机制。时间情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都是综合性的,语义演变的过程就是其他语义要素消失、只剩下情状方式这一个语义要素... 基于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关系,时间副词可以分为时间情状与时间框架两类,本文一共讨论了27个时间副词的语义来源及形成机制。时间情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都是综合性的,语义演变的过程就是其他语义要素消失、只剩下情状方式这一个语义要素,同时经历了从描摹自身的动作情状转而描摹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的时间情状这一过程,属于单纯的隐喻过程。时间框架副词其源头动词的语义是作为整体进入时间义的。要演变为时间框架副词,首先需要进入事件序列,在语篇中与行为事件构成时间框架关系,进而获得时间功能。这一路径的词基本上都存在重新分析的阶段,语义演变是一个转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时间副词 时间情状 时间框架 语义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悬置:传播场景中的邀请修辞及其叙事观念
5
作者 刘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50,共13页
邀请修辞的出场目的是克服传统修辞观念中的“劝服”模式,以创设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使得接受者能够自由且自主地建构意义,尤其是实现与修辞者的共同理解。在文本实践中,传统修辞学之“劝服”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符号实践是框架装置的生... 邀请修辞的出场目的是克服传统修辞观念中的“劝服”模式,以创设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使得接受者能够自由且自主地建构意义,尤其是实现与修辞者的共同理解。在文本实践中,传统修辞学之“劝服”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符号实践是框架装置的生产,即修辞者的叙事意图被悄无声息地植入文本内部,形成一定的框架装置,以此激活并引导接受者的认知框架。因此,为解决邀请修辞在传播场景中的“落地”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修辞路径便是框架悬置,即将修辞框架从文本叙事中剥离出去,代之以事实框架的生产实践,以形成一个事实的而非话语的、自然的而非修饰的、即兴的而非预置的现实呈现模式。框架悬置的叙事策略主要有二:一是框架干预,即基于零度叙事理念,控制主体意图在文本中的暴力入侵;二是框架整合,即基于开放叙事理念,对作者意图和受众意图加以统合,创设一个开放的、对话的文本语义和实践空间。在具体的邀请修辞实践中,框架悬置需要同步考虑框架透明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邀请修辞 框架装置 框架悬置 零度叙事 框架整合 框架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螺杆连接的BRB-R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赵俊贤 张家广 王柏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为减小大震下防屈曲支撑(BRB)钢筋混凝土(RC)框架节点开合效应对子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滑移螺杆连接方法,通过对预埋螺杆和锚板表面进行无黏结处理,减小节点板对RC子结构梁柱变形的切向约束,从而将BRB轴力以抗拉不抗剪的方... 为减小大震下防屈曲支撑(BRB)钢筋混凝土(RC)框架节点开合效应对子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滑移螺杆连接方法,通过对预埋螺杆和锚板表面进行无黏结处理,减小节点板对RC子结构梁柱变形的切向约束,从而将BRB轴力以抗拉不抗剪的方式有效传递至RC子结构。对2个滑移节点板连接和1个传统节点板连接的BRB-RC梁柱组合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验证滑移螺杆连接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焊接节点连接相比,滑移螺杆连接性能更加稳定,简化了子结构梁柱的受力状态。当层间位移角为2%时,子结构梁剪力和累积耗能降低幅度分别可达37.6%和29%,有效减轻了子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 开合效应 滑移螺杆连接 大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毒害柑橘酵母单杂交文库构建及MIR397上游调控因子筛选
8
作者 黄镜浩 林雄杰 +4 位作者 陈木兰 饶文华 和静怡 高芳銮 范国成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3,共9页
【目的】以柑橘硼毒害响应关键基因MIR397为切入点筛选上游调控因子,以期为柑橘响应硼毒害的分子网络研究和定向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雪柑(Citrus sinensis)和酸柚(C. grandis)为材料,采用SMART技术构建硼毒害处理叶片的均... 【目的】以柑橘硼毒害响应关键基因MIR397为切入点筛选上游调控因子,以期为柑橘响应硼毒害的分子网络研究和定向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雪柑(Citrus sinensis)和酸柚(C. grandis)为材料,采用SMART技术构建硼毒害处理叶片的均一化酵母单杂交三框cDNA文库,以硼毒害响应关键基因MIR397启动子中的脱落酸响应元件(Abscisic Acid Response Element, ABRE)、胚乳发育元件(General Control Non-repressed Protein 4,GCN4)、 BoxII-like元件(BoxII-likeCis-actingElement,BoxII-like)和乙烯响应元件(EthyleneResponseElement,ERE)为诱饵筛选上游的调控因子。【结果】所建三框文库容量分别为1.5×10^(6)、1.5×10^(6)、1.6×10^(6) CFU,外源基因插入片段长度为500~4 000 bp,重组率为100%,初级文库96克隆测序冗余率为0%;cDNA三框表达文库滴度4×10^(9) CFU·mL^(-1),满足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构建要求。单杂交文库筛选结果获得23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其中ABRE元件11条、GCN4元件3条、ERE元件9条;60.87%的EST序列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相关,17.39%的EST与蛋白质翻译相关,其余被注释的EST为蛋白酶。Y1H点对点验证HAP3、BBX和EIN3与ERE元件存在互作。【结论】本研究通过酵母单杂交文库筛选得到3个与硼毒害响应关键基因MIR397启动子ERE元件存在互作的转录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响应硼毒害的分子网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硼毒害 cDNA三框文库 启动子 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超重力下物质运动试验及降雨模拟分析
9
作者 凌道盛 施昌宇 +3 位作者 郑建靖 闫子壮 赵天浩 赵宇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2-1141,共10页
离心机是岩土工程学科开展缩尺模型试验的主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降雨、滑坡等工程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无约束小球运动离心试验,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还原小球轨迹并验证了离心超重力下质点运动的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对离心降雨模拟进行... 离心机是岩土工程学科开展缩尺模型试验的主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降雨、滑坡等工程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无约束小球运动离心试验,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还原小球轨迹并验证了离心超重力下质点运动的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对离心降雨模拟进行数值分析并提出4项降雨均匀性指标。分析表明,质量变化与非惯性系耦合作用会使得物体受到一项额外的作用力。离心超重力下the Green Mist喷嘴模拟的降雨的空间和统计分布特征会在空气阻力和非惯性系作用下发生显著改变。降雨均匀性指标对于确定喷嘴阵列布置具有指导意义,以研究工况为例,2×2的the Green Mist喷嘴阵列沿边坡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喷嘴覆盖面积重叠率的推荐值分别为60.47%,5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惯性系效应 离心机 降雨模拟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谱设计的被动消能减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11
作者 张丽丽 韩建平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质是实现城市灾后的可修复和自修复功能,消能减震技术为提高城市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性能谱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中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将结构阻尼参数、响应及地震动参数结合起来,通过... 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质是实现城市灾后的可修复和自修复功能,消能减震技术为提高城市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性能谱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中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将结构阻尼参数、响应及地震动参数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结构性能参数达到控制其响应的目的;并采用该方法对一6层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减震设计,对比分析在远场和近场有、无明显脉冲地震动记录下,减震设计前后结构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近场非脉冲和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下的结构响应基本一致,且略大于远场地震动记录下;在弹塑性至倒塌阶段,近场非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下的结构响应大于远场地震动记录下;相比于远场和近场非脉冲型地震动记录,近场脉冲型地震动记录更容易引起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基于性能谱减震设计方法设计的结构,其抗倒塌能力在远场、近场非脉冲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下分别提高了44.8%、43.8%和45.6%,进一步说明该减震设计方法受地震动记录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谱设计 钢框架 黏滞阻尼器 OPENSEES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对磁浮车-轨-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娄会彬 彭也也 +3 位作者 赵春发 冯洋 魏高恒 魏凌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考虑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前后,磁浮车辆以20~160 km/h速度通过T构梁时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考虑T构梁20℃升温温差和10年收缩徐变后,F轨轨面形成了9.47 mm的静态几何不平顺。磁浮车辆以160 km/h通过T构梁时,F轨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比不考虑温度、收缩徐变工况下增加显著,增幅为10.0%,轨道梁动挠度和竖向加速度变化甚微,车体竖向加速度增幅为44.2%。车-轨-桥系统动力学响应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在160 km/h时取得最大值。梁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11 m/s^(2),车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59 m/s~2,悬浮间隙波动幅值达2.53 mm。车辆Sperling平稳性指标随车速提高而增大,最大值为2.42,乘坐舒适性等级仍为优秀。T构梁的温度和收缩徐变主要影响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该T构梁能满足磁浮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构梁 中低速磁浮车辆 仿真计算 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伪造检测方法
13
作者 姬莉霞 徐冲 +2 位作者 杜云龙 陈允峰 张晗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5,共7页
针对伪造检测中存在的特征冗余以及缺乏判别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人脸伪造检测方法,旨在从时域和空域上挖掘图像的伪造线索,由帧间差异信息作为出发点进行伪造检测。首先,利用空间注意力模块,使模型关注到真实... 针对伪造检测中存在的特征冗余以及缺乏判别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人脸伪造检测方法,旨在从时域和空域上挖掘图像的伪造线索,由帧间差异信息作为出发点进行伪造检测。首先,利用空间注意力模块,使模型关注到真实场景下易产生伪造的脸部区域。其次,利用时间注意力模块,对视频中人脸运动幅度变化更大、判别性更强的帧给予更高的权重。在FaceForensic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指标在低质量和高质量视频上分别达到89.04%和98.81%。此外,在Celeb-DF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也显示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造检测 时空特征 帧间差异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结构设计与验证
14
作者 陈燕 王刚 +2 位作者 余晨帆 张欢 张铃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针对亚太6E卫星结构承载大、布局空间紧凑、主卫星(主星)和推进舱在轨可分离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板杆结合式卫星主结构,以箱板式结构为基础,杆系结构为主承力件,板杆混合式结构既提供了开敞高效便利的布局和安装空间,也解决了... 针对亚太6E卫星结构承载大、布局空间紧凑、主卫星(主星)和推进舱在轨可分离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板杆结合式卫星主结构,以箱板式结构为基础,杆系结构为主承力件,板杆混合式结构既提供了开敞高效便利的布局和安装空间,也解决了卫星承载难题;设计了内置贮箱,外挂两个燃箱的全新推进舱结构,3个贮箱(即一个氧箱和两个燃箱)并联布局承载,能够降低卫星质心,实现高效承载。主星连接界面设计为对接环,推进舱一侧设计为对接框,对接接口为1194A标准接口,发射段通过包带实现连接,在轨包带解锁,实现了两舱分离。模态和静力仿真分析以及静力和振动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平台 结构设计 杆系 在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帧保序缓存的时间敏感网络FRER机制
15
作者 蔡岳平 胡绍柳 韩笑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为解决时间敏感网络帧复制与消除可靠性(FRER)机制的帧乱序导致缓存区溢出帧丢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交节点处帧保序缓存的FRER机制。该机制在FRER路径对的相交节点处通过帧到达事件和定时器超时事件提前对无序帧进行重排序,保证帧的... 为解决时间敏感网络帧复制与消除可靠性(FRER)机制的帧乱序导致缓存区溢出帧丢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交节点处帧保序缓存的FRER机制。该机制在FRER路径对的相交节点处通过帧到达事件和定时器超时事件提前对无序帧进行重排序,保证帧的有序转发。同时还对保序缓存区大小和定时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帧排序机制相比,所提机制有效降低了帧丢失率、平均时延及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帧复制与消除 保序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在火灾和爆炸联合作用下的破坏倒塌机理
16
作者 田力 王剑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2-636,共15页
为研究钢框架在火灾爆炸联合作用下的破坏倒塌机理,利用ANSYS/LSDYNA建立了5层2跨的钢框架有限元模型,采用隐式分析方法研究钢框架在火灾单独作用下的温度分布特征和结构响应,随后对综合考虑高温和高应变率效应的钢材本构模型进行有限... 为研究钢框架在火灾爆炸联合作用下的破坏倒塌机理,利用ANSYS/LSDYNA建立了5层2跨的钢框架有限元模型,采用隐式分析方法研究钢框架在火灾单独作用下的温度分布特征和结构响应,随后对综合考虑高温和高应变率效应的钢材本构模型进行有限元验证,在得到可靠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显式分析方法对钢框架进行单独爆炸分析和火灾爆炸联合作用分析,得到其在不同火灾燃烧时间不同爆炸条件下的局部破坏特征以及整体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作用下,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会发生退化,柱因承受的荷载超过高温下极限承载力而发生破坏,中柱因其承受的荷载最大而率先发生屈曲;发生爆炸时,火灾燃烧时间越长,构件温度越高,钢框架越易发生倒塌;在相同温度下,腹板作为迎爆面比翼缘作为迎爆面对结构的损伤更大;在单室火灾下,边中柱处发生爆炸钢框架抗倒塌能力最弱,中柱处爆炸框架抗倒塌能力最强,角柱处爆炸框架抗倒塌能力介于两者之间;在相邻双室火灾和四室火灾下中柱发生爆炸,火室上方混凝土板会因下部的梁发生剪切破坏而塌落;对角双室火灾下中柱处发生爆炸,钢框架因中柱和边中柱相继失效而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爆炸 钢框架 有限元分析 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地铁2栋框架结构楼房拆除爆破
17
作者 刘昌邦 贾永胜 +3 位作者 伍岳 黄小武 王威 袁方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2,共8页
城区楼房拆除项目大多所处地理位置重要,涉及地铁隧道、高架桥等城市主要交通要道,施工组织难度大,对拆除爆破设计和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某城区2栋位于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框架结构楼房,距离地铁运行区间隧道最近距离仅18 m,周... 城区楼房拆除项目大多所处地理位置重要,涉及地铁隧道、高架桥等城市主要交通要道,施工组织难度大,对拆除爆破设计和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某城区2栋位于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框架结构楼房,距离地铁运行区间隧道最近距离仅18 m,周边分布有商业中心以及多种市政管网,设计采用“整体向西定向倾倒、一次性拆除爆破”的总体爆破方案,采用工业电子雷管孔内延时起爆技术,达到了理想的爆破效果。运用ANSYS/LS-DYNA动力学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楼房拆除爆破失稳倒塌过程,分析了邻近地铁隧道的动力响应特征,验证了爆破设计参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爆破切口、合理设置起爆时序、预留缓冲层,可有效控制爆堆范围和楼体后坐,降低峰值振动;楼房倒塌触地冲击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结构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模拟得出管壁的峰值压力为0.95 MPa,最大主应力(拉应力)峰值为0.51 MPa,均小于地铁隧道混凝土的轴心抗拉、抗压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除爆破 框架结构 工业电子雷管 数值模拟 爆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截齿架位置的机器人视觉测量方法研究
18
作者 牛聪 王宏奇 刘品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5,共5页
采煤机在检修过程中,截割头本体实际形状一般容易偏离名义形状,焊接过程中需要实时评估截齿架相对于截割头本体侧面的位置,以提升截齿架与截割头本体的焊接精度。本研究基于三维视觉机器人系统,提出了截齿架相对于采煤机截割头本体侧面... 采煤机在检修过程中,截割头本体实际形状一般容易偏离名义形状,焊接过程中需要实时评估截齿架相对于截割头本体侧面的位置,以提升截齿架与截割头本体的焊接精度。本研究基于三维视觉机器人系统,提出了截齿架相对于采煤机截割头本体侧面位置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通过KUKA VisionTech视觉系统的摄像机获得测量图像,建立了图像变换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实现截齿架到截割头侧面的距离分布的自适应在线测量。最后通过搭建机器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齿架 截割头 视觉系统 非接触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研究
19
作者 闫晓宇 赵卓 +4 位作者 曹珊珊 杜修力 王瑾 刘从会 白少聪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随着我国交通网不断扩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山区、深谷地区常见桥型之一,目前其抗震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文在开展单墩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建立经试验结果验证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性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地... 随着我国交通网不断扩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山区、深谷地区常见桥型之一,目前其抗震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文在开展单墩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建立经试验结果验证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性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地震动特性、主桥跨径、桥墩高度、系梁个数等参数对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结构周期较大,对长周期地震动更为敏感,对应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非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引起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大于非长周期地震动作用引起的地震响应,且当TP≈T1时地震响应最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出现高阶振型效应,且随着墩高增大,高阶振型参与现象更为明显;沿纵桥向、横桥向输入时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相同,当桥梁跨径为定值,墩顶位移幅值均随墩高的增高而增大,墩底弯矩峰值随墩高的增高而减小,当桥梁墩高为定值,墩顶位移幅值和墩底弯矩峰值均随跨径的增大而增大;横桥向地震动作用下,系梁展现出较好耗能能力,系梁合理布置有利于提高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横向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墩 连续刚构桥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控制对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谢钦 周臻 黄林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443,共9页
在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SC⁃BRB)中引入橡胶夹层端板使橡胶垫刚度与套管刚度串联,在不削减钢构件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橡胶垫厚度可以实现对支撑初始刚度的灵活控制。为了研究刚度控制对SC⁃BRB框架性能的影响,对支撑的三线性旗帜形滞回性... 在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SC⁃BRB)中引入橡胶夹层端板使橡胶垫刚度与套管刚度串联,在不削减钢构件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橡胶垫厚度可以实现对支撑初始刚度的灵活控制。为了研究刚度控制对SC⁃BRB框架性能的影响,对支撑的三线性旗帜形滞回性能和采用不同方法(基于力和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设计的SC⁃BRB框架抗震性能开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刚度控制避免了因改变强度比β导致的支撑塑性阶段最大承载力增大,但不会改变β对支撑耗能能力和自复位性能的影响;刚度控制与参数β相结合,可减小基于力的方法设计的SC⁃BRB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但对基于位移的方法设计的SC⁃BRB框架的位移响应影响很小;通过刚度控制减小自复位系统的第一刚度,可以减小SC⁃BRB框架地震时的最大楼层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三线性模型 刚度控制 支撑框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