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动作表示强化学习下的城市交叉口智慧信控方法
1
作者 王庞伟 王思淼 +3 位作者 雷方舒 徐京辉 王子鹏 王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3,共11页
针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单一离散或连续信号控制动作难以充分应对交通流量时空变化,以及现有强化学习方法无法同时解决混合动作空间中的可扩展性和动作依赖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作表示强化学习的城市交叉口智慧信控方法。首先,... 针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单一离散或连续信号控制动作难以充分应对交通流量时空变化,以及现有强化学习方法无法同时解决混合动作空间中的可扩展性和动作依赖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作表示强化学习的城市交叉口智慧信控方法。首先,将交叉口智能体的动作空间设置为离散化信号相位选择及其相对应的连续性绿灯持续时间,并进行状态空间与奖励函数的一致性设计;其次,应用离散动作嵌入表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构建连续可解码的表示空间,将原始混合动作策略学习问题转化为隐式动作表示空间中的连续策略学习问题;再次,使用近端策略优化方法进行隐式动作表示空间策略训练,并通过解码器将输出动作解码为原始混合动作,与环境进行实时交互;最后,基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实际数据开展测试验证。通过不同时段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于最优基准模型平均延误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平均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2.57%~14.84%,4.00%~9.15%和7.25%~20.69%,达到了良好的城市交叉口信控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 表示学习 混合动作空间 近端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GC-STT:基于自适应空间图卷积和时空Transformer的人体行为识别
2
作者 庄添铭 秦臻 +1 位作者 耿技 张瀚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9-1247,共9页
近年来许多行为识别研究将人体骨架建模为拓扑图,并利用图卷积网络提取动作特征。然而,拓扑图在训练过程中固有的共享和静态特征限制了模型的性能。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空间图卷积和时空Transformer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ASGC-ST... 近年来许多行为识别研究将人体骨架建模为拓扑图,并利用图卷积网络提取动作特征。然而,拓扑图在训练过程中固有的共享和静态特征限制了模型的性能。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空间图卷积和时空Transformer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ASGC-STT。首先,提出了一种非共享图拓扑的自适应空间图卷积网络,该图拓扑在不同网络层中是唯一的,可以提取更多样化的特征,同时使用多尺度时间卷积来捕获高级时域特征。其次,引入了一种时空Transformer模块,能够准确捕捉远距离的帧内和帧间任意关节之间的相关性,建模包含局部和全局关节关系的动作表示。最后,设计了一种多尺度残差聚合模块,通过分层残差结构设计来有效扩大感受野范围,捕获空间和时间域的多尺度依赖关系。ASGC-STT在大规模数据集NTU-RGB+D 60上的准确率为92.7%(X-Sub)和96.9%(X-View),在NTU-RGB+D 120上的准确率为88.2%(X-Sub)和89.5%(X-Set),在Kinetics Skeleton 400上的准确率为38.6%(top-1)和61.4%(top-5)。实验结果表明,ASGC-STT在人体行为识别任务中具有优越的性能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时空特征 图卷积网络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
3
作者 汪俊 郑峥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0-1186,共17页
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水平上探究时间知觉偏差来源,但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情境下的时间知觉偏差机制。本研究结合联合行动情景和时间二分任务范式,系统探究了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实验1发现,相对于单人情境,联合情境下个... 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水平上探究时间知觉偏差来源,但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情境下的时间知觉偏差机制。本研究结合联合行动情景和时间二分任务范式,系统探究了联合行动情境对个体时间知觉的影响机制。实验1发现,相对于单人情境,联合情境下个体长时距的主观相等点向同伴短时距任务区间显著偏移(即主观相等点下降),且时间知觉敏感性显著下降。实验2通过操纵信念激发共同表征,并通过同伴不在场削弱社会促进强度。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人情境,个体在信念情景下表现出与联合情境类似的主观相等点偏移,但时间知觉敏感性无显著变化。实验3中通过操纵同伴的任务目标为非时间估计任务来削弱共同表征的影响,同时通过操纵同伴在场激发社会促进。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人情境,个体的时间知觉敏感性显著下降,但主观相等点无显著偏移。综上,联合行动情境中个体通过共同表征机制表征同伴的时距任务信息,从而导致时间估计发生偏移;而当他人在场竞争注意资源时,个体时间知觉敏感性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联合行动 共同表征 社会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空间扩展与奖励塑造的强化学习知识推理
4
作者 李鸿鹏 赵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8-1904,共7页
为缓解知识图谱中数据稀疏导致推理路径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作空间扩展和奖励塑造的强化学习知识推理方法。在知识表示模块,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到含有三元组语义和结构信息的向量空间中,建立强化学习环境;在强化学习模... 为缓解知识图谱中数据稀疏导致推理路径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作空间扩展和奖励塑造的强化学习知识推理方法。在知识表示模块,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到含有三元组语义和结构信息的向量空间中,建立强化学习环境;在强化学习模块,提出一种动作空间扩展方法,通过引入先验知识,考虑实体间语义信息,寻找关联度最高的关系-实体作为头实体的扩充动作空间,提高路径的连通性。提出奖励塑造方法,设计路径长度奖励和路径重复负向奖励,鼓励智能体选择更加可靠和多样化的关系路径,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知识推理的链接预测和事实预测任务中,性能优于大部分现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推理 强化学习 知识表示 动作空间扩展 奖励塑造 K近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时空自适应的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方法
5
作者 张冰冰 李海波 +1 位作者 马源晨 张建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1,共9页
目的在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的研究领域中,现有方法普遍面临全局时空信息处理不足的挑战。这些方法通常依赖大量的标注数据训练深度模型,但在只有少量训练样本可用的情况下,它们往往难以有效捕捉和利用视频数据中的时空动态。方法针对此问... 目的在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的研究领域中,现有方法普遍面临全局时空信息处理不足的挑战。这些方法通常依赖大量的标注数据训练深度模型,但在只有少量训练样本可用的情况下,它们往往难以有效捕捉和利用视频数据中的时空动态。方法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包含时空自适应模块和协方差聚合模块的二阶时空自适应网络架构,以提升小样本学习在视频行为识别任务上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时空自适应模块能根据视频内容的变化动态聚合局部和全局时空信息,从而优化全局信息的提取流程。协方差聚合模块利用二阶统计方法增强视频的全局时空特征表达,提供更加鲁棒的视频全局表征。结果在4个主流的视频行为识别基准数据集上进行广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Something-SomethingV2数据集上的1-shot和5-shot任务中,准确率分别达到52.2%和72.4%,显著超过基线模型。在Kinetics100,UCF101和HMDB51数据集上,同样表现出色,充分证明了其在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论提出的二阶时空自适应网络有效提升了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时空信息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为该领域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视频行为识别 时空表征学习 时序建模 协方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帧信息融合建模的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方法
6
作者 张冰冰 李海波 +1 位作者 马源晨 张建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共10页
目的为克服现有基于小样本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方法在全局时空信息获取及复杂行为建模方面的局限,开发一种新型网络架构,以显著提升小样本学习在视频行为识别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结合连续帧信息融合模块和多维注意力建模模... 目的为克服现有基于小样本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方法在全局时空信息获取及复杂行为建模方面的局限,开发一种新型网络架构,以显著提升小样本学习在视频行为识别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结合连续帧信息融合模块和多维注意力建模模块的网络架构。连续帧信息融合模块位于网络的输入端,多维注意力建模模块则设置在网络的中间层,整个网络基于2D卷积模型设计,可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在Something-Something V2,Kinetics-100,UCF101和HMDB51共4个主流行为识别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Something-Something V2数据集上的1-shot和5-shot任务中准确率分别达到50.8%和68.5%;在Kinetics-100数据集上,所提方法的1-shot和5-shot任务准确率分别为68.5%和83.8%,比现有方法显著提升;在UCF101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的1-shot任务准确率为81.3%,5-shot任务准确率为93.8%,在不同配置下均显著优于基线方法的;在HMDB51数据集上,1-shot任务的准确率为56.0%,5-shot任务的准确率为74.4%,展现了良好的泛化性能。结论连续帧信息融合建模网络在提高模型对复杂时空信息处理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本文解决方案为小样本视频行为识别领域带来了有效的新方法,且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视频行为识别 时空建模 时空表征学习 连续帧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空间中的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
7
作者 赵婷婷 王莹 +3 位作者 孙威 陈亚瑞 王嫄 杨巨成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2-1046,共15页
策略搜索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中一种能够解决大规模连续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问题的高效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现实问题中。然而,此类方法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样本和训练时间,且泛化能力较差,学到的策略模型难以泛化至环境中看似微小的... 策略搜索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中一种能够解决大规模连续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问题的高效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现实问题中。然而,此类方法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样本和训练时间,且泛化能力较差,学到的策略模型难以泛化至环境中看似微小的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空间的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将学习状态表示的思想拓展到动作表示上,即在动作表示的潜在空间中学习策略,再将动作表示映射到真实动作空间中。通过表示学习模型的引入,摒弃端到端的训练方式,将整个强化学习任务划分成大规模的表示模型部分和小规模的策略模型部分,使用无监督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表示模型,使用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学习小规模的策略模型。大规模的表示模型能保留应有的泛化性和表达能力,小规模的策略模型有助于减轻策略学习的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深度强化学习领域中样本利用率低、学习效率低和动作选择泛化性弱的问题。最后,在智能控制任务CarRacing和Cheetah中验证了引入潜在空间中的状态表示和动作表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强化学习 策略模型 状态表示 动作表示 连续动作空间 策略搜索强化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人体行为识别研究回顾、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边存灵 吕伟刚 冯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9,共29页
人体行为识别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医疗看护、体育赛事分析等领域具备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迅猛发展,基于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相较于传统的视频图像数据,骨架数据以... 人体行为识别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医疗看护、体育赛事分析等领域具备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迅猛发展,基于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相较于传统的视频图像数据,骨架数据以行为人为中心,具有高度抽象的运动信息和低数据维度等特点,为行为信息建模提供了新的视角。以骨架人体行为识别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系统总结了基于骨架的行为识别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基于手工特征的传统识别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以及Transformer方法的基本原理、改进策略和代表性工作,并简要论述了网络模型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基于运动捕捉系统、Kinect相机和RGB图像的三类公开数据集,并详细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思考分析,梳理了基于骨架的人体行为识别中的关键难题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研究人员建立一个较完整的领域研究视图,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行为识别 文献计量分析 时空特征表征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与局部相互感知的图网络时序动作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金钾 詹永照 赵逸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针对目前动作检测与定位方法未综合利用整体与局部相互感知的时空关系信息、不利于提升动作检测与定位性能的问题,提出整体与局部相互感知的图网络时序动作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各动作提案的特征相似性和时序重叠度构建整体关系图推... 针对目前动作检测与定位方法未综合利用整体与局部相互感知的时空关系信息、不利于提升动作检测与定位性能的问题,提出整体与局部相互感知的图网络时序动作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各动作提案的特征相似性和时序重叠度构建整体关系图推理子网络,通过学习获得提案,该提案包含更丰富的整体时空特征表示;利用提案发生的时间偏序关系,构建局部关系图推理子网络,该子网络包含多个级别三体相似图和三体互补图的结构,通过学习获得不同时间尺度下提案的局部关系信息;最后构成整体与局部关系相互感知的丰富特征表达,用于动作检测与定位.采用平均精度均值作为评价指标在2个公开数据集(Thumos14和ActivityNet1.3)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PGCN、G-TAD、TAL-Net、CDC等先进方法相比,文中方法能有效提高动作检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时序动作检测 注意力机制 整体与局部相互感知 图网络 时空特征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互联视角下的作战行动判识方法
10
作者 赵文栋 张明智 郭圣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中态势数据呈现出的大规模、碎片化特征,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到态势感知工作中,从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角度来判识作战行动。构建了作战行动知识图谱,将作战行动类型、作战力量以及属性等态势数据以图的形式进行组织,实现了... 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中态势数据呈现出的大规模、碎片化特征,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到态势感知工作中,从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角度来判识作战行动。构建了作战行动知识图谱,将作战行动类型、作战力量以及属性等态势数据以图的形式进行组织,实现了作战行动知识的相互关联。设计了基于知识图谱的作战行动判识模型,该模型能够充分运用图谱中的属性信息和关联信息来得到更丰富的实体向量表示,通过衡量三元组的真实性来判识作战力量的作战行动类型以及作战力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作战行动进行判识,有助于指挥人员深入地分析战场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互联 知识图谱 作战行动判识 表示学习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的人体行为识别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雷庆 陈锻生 李绍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共7页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主流的研究框架包括行为特征提取、人体行为表示和识别算法3个方面,目前简单场景下的人体简单动作的识别已基本得到解决,而复杂场景下的行为识别仍面临很多困难。对近几年人体行为识别的发展...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主流的研究框架包括行为特征提取、人体行为表示和识别算法3个方面,目前简单场景下的人体简单动作的识别已基本得到解决,而复杂场景下的行为识别仍面临很多困难。对近几年人体行为识别的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从人体行为识别的研究范畴、特征提取以及行为模型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复杂场景下人体行为识别的研究方法。与已有的相关综述文献不同的是,文中结合了近三年国内外人体行为识别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和成果,如姿态特征的提取和表示、基于稀疏编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表示方法等。最后阐述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行为特征提取 行为表示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体动作识别的局部特征时空编码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斌 刘煜 +2 位作者 王炜 徐玮 张茂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克服BoF特征袋模型在视频人体动作识别中忽视局部特征间时空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局部特征时空编码方法。将局部特征时空位置坐标引入特征编码中,直接对它们的时空位置关系建模。首先,将局部特征投影到人体运动子时空域,获得局部特征... 为克服BoF特征袋模型在视频人体动作识别中忽视局部特征间时空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局部特征时空编码方法。将局部特征时空位置坐标引入特征编码中,直接对它们的时空位置关系建模。首先,将局部特征投影到人体运动子时空域,获得局部特征的时空位置坐标;然后,在特征编码阶段同时对局部特征的出现信息和时空位置坐标进行编码;最后,采用特征池提取该时空域内局部特征的统计信息用于动作分类。为进一步提高性能,多尺度时空编码和局部约束时空编码方法也一并被提出,并在分类阶段采用局部约束块稀疏表示分类方法提高动作识别精度。在KTH、Weizmann、UCF sports等标准测试集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表示局部特征间时空位置关系,提高动作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动作识别 特征袋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运动图耦合正则化表示的行为识别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贤阳 阳建中 +1 位作者 杨竣辉 陆安山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为了提高图像行为的识别精度,使其能够准确判别行为识别中的微小变化以及遮挡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运动图(depth motion maps,DMM)与正则化协同表示的行为识别算法。首先,将深度图像序列投射到3个正交平面上,得到了3个方向的投射图。对... 为了提高图像行为的识别精度,使其能够准确判别行为识别中的微小变化以及遮挡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运动图(depth motion maps,DMM)与正则化协同表示的行为识别算法。首先,将深度图像序列投射到3个正交平面上,得到了3个方向的投射图。对于不同的投射图,通过测量两个连续映射之间的绝对差值来表示运动能量,并将所有深度图像序列中运动能量进行叠加,获得了3个方向的深度运动图。随后,根据这些投射图,DMM能从多个方向获取更多具有判别力的运动信息。再引入Hough变换(Hough transform,HT)算子,提取DMM中3个方向的HT特征,并其进行归一化融合,获取DMM-HT特征。最后,引入Tikhonov正则化计算系数向量,构建正则化协同表示分类器,对每个位置样本的分类标签完成深度行为分类学习,实现人体行为的准确识别。实验数据表明,与当前行为识别技术相比,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完成各种行为的识别,在遮挡、噪声等干扰条件下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所提算法能够较好地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人体动作准确识别,在智能家居、视频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运动图 行为识别 运动能量 正则化协同表示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判定的时序动态描述逻辑 被引量:6
14
作者 常亮 史忠植 +1 位作者 古天龙 王晓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24-1537,共14页
动态描述逻辑DDL(dynamic description logic)提供了一种基于描述逻辑的动作理论,适用于语义Web环境下对动态领域知识的刻画和推理.为了将分支时序逻辑的刻画能力引入到动态描述逻辑中,将时间的进展体现为原子动作的执行,从而将时序维... 动态描述逻辑DDL(dynamic description logic)提供了一种基于描述逻辑的动作理论,适用于语义Web环境下对动态领域知识的刻画和推理.为了将分支时序逻辑的刻画能力引入到动态描述逻辑中,将时间的进展体现为原子动作的执行,从而将时序维与动态维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从描述逻辑ALCQIO出发构建了一个时序动态描述逻辑TDALCQIO,给出了TDALCQIO的Tableau判定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可终止性和正确性.TDALCQIO不仅兼容了构建在描述逻辑ALCQIO基础上的动态描述逻辑的刻画和推理能力,而且还可从可达性、安全性等角度对整个动态领域的时序特征进行刻画和推理,从而为语义Web环境下对动态领域知识的刻画和推理提供了进一步的逻辑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描述逻辑 分支时序逻辑 知识表示和推理 动作理论 Tableau判定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动词加工的ERP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 钦 郭春彦 +1 位作者 丁锦红 王争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0-696,共7页
在19名右利手被试完成词汇判断任务的同时,通过119个头皮电极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ERP),以此来探讨表示身体活动的动词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之间的加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00ms时窗,在左半球枕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 在19名右利手被试完成词汇判断任务的同时,通过119个头皮电极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ERP),以此来探讨表示身体活动的动词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之间的加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00ms时窗,在左半球枕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在正走向上更小。在300-400ms(即类似的N400)时窗,动词类型效应出现在中线和左半球的更大的区域上,特别是中央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在负走向上更大。语言表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可以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动词 心理活动动词 事件相关电位 语言表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识别中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示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雷庆 李绍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7-10,14,共5页
近年来,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视频中的动作识别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特征检测和描述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在适应摄像头移动、光照以及穿着变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提... 近年来,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视频中的动作识别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特征检测和描述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在适应摄像头移动、光照以及穿着变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时空兴趣点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示方法,实现了基于时空单词的动作识别。首先采用基于Gabor滤波器和Gaussian滤波器相结合的检测算法从视频中提取时空兴趣点,然后抽取兴趣点的静态特征、运动特征和时空特征,并分别对运动进行表征,最后利用基于时空码本的动作分类器对动作进行分类识别。在Weizmann和KTH两个行为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空特征的运动表示能够更好地适应摄像头移动、光照变化以及施动者的穿着和动作差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时空兴趣点 运动表征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动作描述的虚拟维修过程仿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丰产 孙有朝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在虚拟人执行维修动作的过程中,参数化动作描述起到了虚拟人动作和自然语言维修指令之间的桥梁作用,是为了规范虚拟人执行维修任务动作。论文在参数化动作描述和智能虚拟维修训练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维修任务分解模型和动作库;以参数化... 在虚拟人执行维修动作的过程中,参数化动作描述起到了虚拟人动作和自然语言维修指令之间的桥梁作用,是为了规范虚拟人执行维修任务动作。论文在参数化动作描述和智能虚拟维修训练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维修任务分解模型和动作库;以参数化动作描述为基础,提出了用于3D虚拟人维修动作仿真的虚拟维修实时执行层次结构。最后,通过某型起落架维修任务对参数化动作和仿真架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参数化动作描述描述的动作库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维修过程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维修 虚拟现实 动作库 维修过程仿真 参数化动作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视频的人体行为特征表示与识别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艳丰 张坤 胡永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1-1008,共8页
深度视频中的人体行为的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深度视频进行特征表示上,为了获得具有判别性的特征表示,首先提出了深度视频中一种基于表面法向信息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子作为初级特征,然后基于稀疏表示模型训练... 深度视频中的人体行为的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深度视频进行特征表示上,为了获得具有判别性的特征表示,首先提出了深度视频中一种基于表面法向信息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算子作为初级特征,然后基于稀疏表示模型训练初级特征字典,获取初级特征的稀疏表示,最后对用自适应的时空金字塔划分的若干个子序列使用时空池化方法进行初级特征与稀疏系数的规格化,得到深度视频的高级特征,最终的特征表示实现了深度视频中的准确的人体行为识别.在公开的动作识别库MSR Action3D和手势识别库MSR Gesture3D上的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特征表示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视频 行为识别 深度序列分割 局部二值模式算子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GB-D特征融合的人体行为识别框架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峡 王岚 李建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27,共6页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人体行为的复杂性和不同人执行同一动作的差异性,使得行为识别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采用新一代传感技术的RGB-D相机能够同时记录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并能够实时提...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人体行为的复杂性和不同人执行同一动作的差异性,使得行为识别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采用新一代传感技术的RGB-D相机能够同时记录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并能够实时提取骨骼点信息。充分利用以上信息,成为行为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突破点。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斯加权金字塔式梯度方向直方图的RGB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并构建了一种多模特征融合的行为识别框架。在UTKinect-Action3D,MSR-Action 3D和Florence 3DActions 3个数据库上对本研究所提特征和框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3个行为数据库上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7.5%,93.1%,91.7%,从而证明了该行为识别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特征融合 高斯加权 梯度直方图 稀疏表示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集选区制度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红 谢伟民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47-54,共8页
集选区制度是新加坡国会大选的独创。1988年新加坡国会大选实行集选区制度与单选区制度并行,这对新加坡整个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新加坡研究涉及集选区制度的著述甚少,基本未对集选区制度予以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比较全面地介... 集选区制度是新加坡国会大选的独创。1988年新加坡国会大选实行集选区制度与单选区制度并行,这对新加坡整个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新加坡研究涉及集选区制度的著述甚少,基本未对集选区制度予以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产生与实践的过程,并围绕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核心争议,即代表性问题和程序公正性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反对党虽有突破,但选举程序设计对反对党仍然是极大的障碍,由于目前反对党积极性迅速提高,使人民行动党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自主革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集选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