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对Ni(OH)_(2)电结晶过程的影响
1
作者 王友 廖连珍 +1 位作者 陈政 高友君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以硝酸镍为镍源、泡沫镍为基底,研究电解质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氢氧化镍在泡沫镍表面的电结晶过程的影响。物理模型结合电流-时间瞬态曲线研究了添加DTAB和SDBS对Ni(OH)_(2)在泡... 以硝酸镍为镍源、泡沫镍为基底,研究电解质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氢氧化镍在泡沫镍表面的电结晶过程的影响。物理模型结合电流-时间瞬态曲线研究了添加DTAB和SDBS对Ni(OH)_(2)在泡沫镍基底上的电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采用XRD、SEM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添加DTAB和SDBS对电沉积Ni(OH)_(2)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DTAB和SDBS均可延长Ni(OH)_(2)的成核诱导时间并降低其电结晶速率,进而实现对Ni(OH)_(2)沉积形貌的调控。此外,DTA^(+)和Na^(+)在泡沫镍表面和Ni(OH)_(2)晶面的定向吸附,以及沉积过程中外来阴离子的嵌入对Ni(OH)_(2)微观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XRD和SEM表征结果显示,添加DTAB和SDBS对Ni(OH)_(2)产物的结晶度影响较小,但对沉积产物的微观形貌影响显著,其中添加SDBS的沉积产物呈蓬松多孔的球形或类球形颗粒形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添加SDBS所得Ni(OH)_(2)的放电比电容最大,在10 mV/s扫描速率下放电比电容量为967.8 F/g。该研究可为电沉积产物形貌的调控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_(2)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电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类似物衍生的Ni(OH)_(2)-NiOOH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
2
作者 张荣琪 周婷 +7 位作者 吴欣 朱裁波 余奥 詹婷婷 陈文博 刘鹏 李曦 段俊新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54,共7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为前驱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碳布(CC)上制备了具有立方框架结构的修饰电极Ni(OH)_(2)-NiOOH/CC,并用于葡萄糖的检测,探讨了柠檬酸钠对其检测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i(OH)_(2)-NiOOH/CC...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为前驱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碳布(CC)上制备了具有立方框架结构的修饰电极Ni(OH)_(2)-NiOOH/CC,并用于葡萄糖的检测,探讨了柠檬酸钠对其检测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i(OH)_(2)-NiOOH/CC的峰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在0.1~1665μ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高达3045μA·mL·mol^(-1)·cm^(-2),检测限(S/N=3)低至0.02μmol·L^(-1)。同时,Ni(OH)_(2)-NiOOH/CC具有优异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人血清样品检测中,回收率在98.8%~103.7%之间,表明Ni(OH)_(2)-NiOOH/CC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检测 葡萄糖 ni(oh)_(2) niOoh 普鲁士蓝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late Effect o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Ni(OH)_2 Powders Prepared by Hydro chemical Method
3
作者 LIU Zhi hong,LI Qi hou,XU Xiao lin,GUO Xue yi,ZHANG Duo mo (Department of Metallur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1期20-24,共5页
The template effect controlling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ultrafine particles was described. Ni(OH) 2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NH 3 coordinat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SO 2- 4, NO - 3, Cl -, NH 3, ... The template effect controlling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ultrafine particles was described. Ni(OH) 2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NH 3 coordinat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SO 2- 4, NO - 3, Cl -, NH 3, pH value on Ni(OH) 2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expla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at the growth units were the polyhedral structure of coordination an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Ni(OH) 2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growth units, the dimensions and the linking patterns of the growth units vary with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_2 structural control polyhedral structure of coordination anions growth un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丹 袁凡舒 +4 位作者 朱春茂 吴奇 王笛笛 魏杰 张钱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2-1029,共8页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在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电容器储能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氢氧化镍(Ni(OH)_(2))成本低、来源丰富、理论容量高、环境...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在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电容器储能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氢氧化镍(Ni(OH)_(2))成本低、来源丰富、理论容量高、环境友好、在碱性电解质中稳定性高,常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然而,Ni(OH)_(2)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仍存在导电率低、分散性差、比表面积有限、体积收缩等问题亟待解决。综述了近5年以来Ni(OH)_(2)与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氢氧化物复合制备Ni(OH)_(2)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析讨论了微纳结构等因素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目前Ni(OH)_(2)基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的难点问题,期望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ni(oh)_(2)基电极 电化学性能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o_(2)O_(4)@Ni(OH)_(2)纳米针的制备及其超电性能研究
5
作者 倪航 胡谭伟 +4 位作者 唐梦凡 丁悦 田玉 朱小龙 郑广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32-7138,共7页
采用水热和电沉积方法成功合成出超级电容器MgCo_(2)O_(4)@Ni(OH)_(2)(MCON)电极材料。在导电基底泡沫镍上,絮状的Ni(OH)_(2)包覆着针状的MgCo_(2)O_(4),改善了母体材料的结构,构成了有效的电连接,从而增强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采用水热和电沉积方法成功合成出超级电容器MgCo_(2)O_(4)@Ni(OH)_(2)(MCON)电极材料。在导电基底泡沫镍上,絮状的Ni(OH)_(2)包覆着针状的MgCo_(2)O_(4),改善了母体材料的结构,构成了有效的电连接,从而增强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MCON表现出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2635.4 F/g,容量提高了72.4%,且以14 mA/cm^(2)循环1000周次后比电容保持原有容量的91.2%。将MCON与活性炭分别以正极和负极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其在电流密度1 A/g下,比电容达91.8 F/g。另外,该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2.1 kW/kg下,能量密度为28.7 Wh/kg,同时点亮红色发光二极管时长高达25 min。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复合材料拥有较强的储能能力,适合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MgCo_(2)O_(4)@ni(oh)_(2) 比电容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水电解用NiPOH-RuO_(2)催化电极的析氢析氧反应研究
6
作者 李勇 朱思达 +1 位作者 赵坤 邵艳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8,共9页
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材料对析氢和析氧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羟基亚磷酸镍(Ni_(11)(HPO_(3))_(8)(OH)_(6),缩写为Ni POH)具有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中心备受关注,然而其低电导率以及相应的缓慢电子转移速率限制了其电催化性能。添加高导电性... 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材料对析氢和析氧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羟基亚磷酸镍(Ni_(11)(HPO_(3))_(8)(OH)_(6),缩写为Ni POH)具有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中心备受关注,然而其低电导率以及相应的缓慢电子转移速率限制了其电催化性能。添加高导电性和活性物质提升电子传输效率和反应动力学,有望增强其在电解水过程中的催化活性与持久性。本文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Ni POH-x at.%RuO_(2)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计时电位法(CP)等研究Ru O_(2)含量对电极微观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辅以第一性原理计算探讨Ni POH-x at.%RuO_(2)在全解水过程中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Ru O_(2)可改变Ni POH微球的形貌,使其具有更大比表面积。Ni元素是由Ni2+和Ni3+组成,Ru由Ru^(3+)和Ru^(4+)组成。Ru掺杂使Ni POH的电子转移能垒降低,费米能级附近电子密度增大。当电流密度为10 m A/cm^(2)时,Ru O_(2)的加入明显降低了析氢过电位,NiPOH-3 at.%RuO_(2)的析氢过电位最低为93 mV,而Ni POH电极为161 mV,Ni POH-3 at.%RuO_(2)电极的析氧Tafel斜率同期达到最小。Ni POH-x at.%RuO_(2)电极的析氢过程是以Heyrovsky步骤为主的Volmer-Heyrovsky控制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O_(2) ni11(HPO_(3))_(8)(oh)_(6)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解水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herical Ni(OH)_2 and its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mechanism 被引量:2
7
作者 彭美勋 沈湘黔 +1 位作者 王零森 危亚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n aqueous solution precipitation route. The structure of spherical Ni(OH)2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o...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n aqueous solution precipitation route. The structure of spherical Ni(OH)2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Ni(OH)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herical nickel hydroxide consists of (Ni(OH)2) spheres with a reticulate structure of platelet-like, which is almost arranged radially and the crystalline grains intervene and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net. The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 is full of pores, crannies between cleave planes. It is supposed that this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for the spherical particles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cesses and can improve the cycle life of the electrode; the pores and the crannies in spherical particles can shorten the proton diffusion distance and speed its velocity, which may result in that the local polarization is lowere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spherical Ni(OH)2 are improved by enhancing the 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the crystalline lattice due to its quick proton dif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CRYSTALLIniTY spherical ni(oh)_2 proton diffusion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late growth mechanism of spherical Ni(OH)_2 被引量:3
8
作者 彭美勋 沈湘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growth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TEM of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the aqueous and XRD, and their growth mechanism...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growth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TEM of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the aqueous and XRD, and their growth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With the reaction beginning and continuing, amorphous Ni(OH)2 nano-crystallites grow up to spherical micron-particles with radially arranged crystallites. The nucle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led by Ostwald ripening simultaneously take place through the whole growth processes. With the course from reversible aggregation to irreversible agglomeration, the Ni(OH)2 particles tend to grow according to the template growth model: the growth on the crystallite templates stretching in the radius directions is free and quick, while the growth rate for crystallites in other directions is confined due to lower monomers concentration and tends to dissolve So it is only the radially arranged crystallites that predominate in the particle and lead to characteristic micro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erical nioh2 microstructure Ostwald ripening growth mechanism 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与Zn复合取代α-Ni(OH)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惠 王建明 +2 位作者 潘滔 肖慧明 张鉴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络合沉淀、并行低速加料法制备了Al取代和Al与Zn复合取代α Ni(OH) 2 样品 ,研究了其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用该种方法制备的α Ni(OH) 2 颗粒呈规则的球形且表面粗糙 ;与Al单独取代α Ni(OH) 2 相比 ,Al与Zn复合... 采用络合沉淀、并行低速加料法制备了Al取代和Al与Zn复合取代α Ni(OH) 2 样品 ,研究了其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用该种方法制备的α Ni(OH) 2 颗粒呈规则的球形且表面粗糙 ;与Al单独取代α Ni(OH) 2 相比 ,Al与Zn复合取代α Ni(OH) 2 颗粒的球形度和活化性能有所降低 ,放电电位和循环稳定性有所提高。α Ni(OH) 2 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样品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 ,复合添加Al和Zn提高了氢氧化镍的结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结构 表面形貌 电化学性能 碱性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纳米Ni(OH)_2-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庄新国 程杰 +2 位作者 杨冬平 曹高萍 杨裕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研究了用沉淀转化法、通过掺钴和纳米炭材料制备的Ni(OH)2-C和Ni0.96Co0.04(OH)2- C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Ni(OH)2-C和Ni0.96Co0.04(OH)2-C都是β-Ni(OH)2 晶体结构. Ni(OH)2电化学性能主要与其晶体粒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有... 研究了用沉淀转化法、通过掺钴和纳米炭材料制备的Ni(OH)2-C和Ni0.96Co0.04(OH)2- C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Ni(OH)2-C和Ni0.96Co0.04(OH)2-C都是β-Ni(OH)2 晶体结构. Ni(OH)2电化学性能主要与其晶体粒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有关.掺入纳米导电 炭黑,可以改善Ni(OH)2的电化学性能.掺入纺锤形颗粒的SPC比片状颗粒:HGC炭黑较明 显改善Ni(OH)2的电化学性能.掺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不能改善Ni(OH)2电化学性能.掺 杂Co可以提高倍率放电能力和可逆性.掺杂Co和炭的Ni0.96Co0.04(OH)2-C复合材料,具有 高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超级电容器 ni(oh)2 炭材料 掺杂 纳米复合材料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钇球形Ni(OH)_2的合成及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米欣 姜长印 +3 位作者 耿鸣明 阎杰 高学平 万春荣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络合沉淀的方法制得了含钇的球形Ni(OH) 2 ,研究了掺杂Y3 + 后的球形Ni(OH) 2 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常温下含钇的球形Ni(OH) 2 的放电比容量比普通球形Ni(OH) 2 稍低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 ,它的放电比容量要比普... 通过络合沉淀的方法制得了含钇的球形Ni(OH) 2 ,研究了掺杂Y3 + 后的球形Ni(OH) 2 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常温下含钇的球形Ni(OH) 2 的放电比容量比普通球形Ni(OH) 2 稍低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 ,它的放电比容量要比普通球形Ni(OH) 2 高很多 ,一般在 2 5%以上。掺杂钇提高了球形Ni(OH)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正极材料 电极 掺钇 球形ni(oh)2 合成 高温性能 碱性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钇α-Ni(OH)_2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书廷 陈改荣 +2 位作者 尹艳红 陈红军 贾俊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89-692,共4页
采用均匀络合共沉淀法 ,首次合成出了掺杂钇基 α-Ni(OH) 2 .并采用 XRD,FTIR和 SEM分析技术 ,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 .电化学测试表明 ,所制得的掺杂钇基 α-Ni(OH) 2 与掺铝的 α-Ni(OH) 2 和球形 β-Ni(OH) 2 相比 ,敲实密度 1 .6... 采用均匀络合共沉淀法 ,首次合成出了掺杂钇基 α-Ni(OH) 2 .并采用 XRD,FTIR和 SEM分析技术 ,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 .电化学测试表明 ,所制得的掺杂钇基 α-Ni(OH) 2 与掺铝的 α-Ni(OH) 2 和球形 β-Ni(OH) 2 相比 ,敲实密度 1 .6g/cm2 ,电化学比容量 3 3 0 m A·h/g以上 ,活性物质利用率大于 95 % ,循环可逆性好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掺杂 电化学性能 金属氢氧化物镍电池 正极材料 氢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SBA-15分子筛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令斌 孙林林 +1 位作者 罗永春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发生显著变化,比表面积增大.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为纳米尺寸的蜂窝孔状结构,活性材料Ni(OH)2由层状结构的-αNi(OH)2构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SBA-15分子筛在复合材料中所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采用硫酸改性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比采用纯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材料最高比容量为1 069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SBA-15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α-Ni(OH)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勤俭 袁庆文 +3 位作者 覃事彪 王利君 曾子高 董正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α Ni(OH)2与球形β Ni(OH)2相比,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循环可逆性好、可使活性物质中的Ni含量降低约30%等优点,具有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采用掺杂技术制备出的双氢氧化合物(LDH)具有与α Ni(OH)2相同的结构和特性,... α Ni(OH)2与球形β Ni(OH)2相比,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循环可逆性好、可使活性物质中的Ni含量降低约30%等优点,具有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采用掺杂技术制备出的双氢氧化合物(LDH)具有与α Ni(OH)2相同的结构和特性,并且稳定性好,可作为电极材料使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LDH的制备方法、结构及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α—ni(oh)2 电极材料 镍电池 电化学容量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o纳米β-Ni(OH)_2的制备及其循环伏安行为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力 韩喜江 +1 位作者 林剑斌 马亚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6-1279,共4页
采用共沉积方法制备出掺杂Co的纳米β-Ni(OH)2,并对Co掺杂比例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XRD、T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共沉积法可以制备出不同掺杂Co比例的纳米β-Ni(OH)2,随着Co掺杂比例的增大,材料的晶格缺陷明显增多,晶格参数和表... 采用共沉积方法制备出掺杂Co的纳米β-Ni(OH)2,并对Co掺杂比例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XRD、T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共沉积法可以制备出不同掺杂Co比例的纳米β-Ni(OH)2,随着Co掺杂比例的增大,材料的晶格缺陷明显增多,晶格参数和表面型貌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微电极的循环伏安(CV)行为研究表明,掺杂后材料的循环伏安性均较掺杂前有所改善,且Co的掺杂比例对材料的氧化峰电位(EP,a)、还原峰电位(EP,c)及质子扩散系数(D)均产生影响,当Co的掺杂比例为5%时,材料的质子扩散性能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ni(oh)2 CO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i(OH)_2的质子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震 阎杰 +1 位作者 林进 张允什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用沉淀转化法制备了纳米Ni(OH)2 超微粉,XRD谱图显示为β(Ⅱ)相,用Scherrer公式估算的粒径大小为20nm 。将Ni(OH)2 超微粉与微米级的球形Ni(OH)2 对照,分别作为活性物质涂填进泡沫镍基体中制... 用沉淀转化法制备了纳米Ni(OH)2 超微粉,XRD谱图显示为β(Ⅱ)相,用Scherrer公式估算的粒径大小为20nm 。将Ni(OH)2 超微粉与微米级的球形Ni(OH)2 对照,分别作为活性物质涂填进泡沫镍基体中制成电极,研究了充放电性能,发现纳米Ni(OH)2 微粉放电比容量要高于球形Ni(OH)2 ,而且放电电位高,充电电位低,说明纳米Ni(OH)2 填充的电极有较小的极化。另外,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测定了两种Ni(OH)2 活性物质的质子扩散系数:纳米Ni(OH)2 为1.1×10- 10 cm 2 /s,球形Ni(OH)2 为3.5×10- 11 cm 2/s。探讨了其质子扩散行为差异的原因,纳米Ni(OH)2 的粒径小,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而且纳米微粒可减小质子在固相中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了其质子扩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ni(oh)2 质子扩散 粉末微电极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H)_2包覆的Ni(OH)_2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丁万春 袁安保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4-206,共3页
氢氧化镍 [Ni(OH) 2 ]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为了改善电极的性能 ,增加电池的比能量 ,研究了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材料球形Ni(OH) 2 颗粒表面包覆氢氧化亚钴 [Co(OH) 2 ]的化学沉积工艺和包覆Co(OH ) 2 的Ni(OH) 2 电极的性能。通过... 氢氧化镍 [Ni(OH) 2 ]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为了改善电极的性能 ,增加电池的比能量 ,研究了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材料球形Ni(OH) 2 颗粒表面包覆氢氧化亚钴 [Co(OH) 2 ]的化学沉积工艺和包覆Co(OH ) 2 的Ni(OH) 2 电极的性能。通过比较充 /放电曲线 ,讨论了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与表面形成羟基氧化钴 (CoOOH)的关系以及合成的条件控制。结果表明表面包覆Co(OH) 2 是改善Ni(OH) 2 电极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蓄电池 CO(oh)2 ni(oh)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型Ni(OH)_2表面包覆Y(OH)_3及其高温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米欣 姜长印 +2 位作者 阎杰 高学平 万春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应用共沉淀的方法在球型Ni穴OH雪2的表面包覆了一层Y穴OH雪3,并研究了包覆不同含钇量后的球型Ni穴OH雪2的高温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包覆Y穴OH雪3的球型Ni穴OH雪2具有良好的高温充放电性能。其中1C充放电条件下,包覆量为0.3%的Ni穴O... 应用共沉淀的方法在球型Ni穴OH雪2的表面包覆了一层Y穴OH雪3,并研究了包覆不同含钇量后的球型Ni穴OH雪2的高温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包覆Y穴OH雪3的球型Ni穴OH雪2具有良好的高温充放电性能。其中1C充放电条件下,包覆量为0.3%的Ni穴OH雪2较好,0.2C充放电条件下,包覆量为1%的Ni穴OH雪2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型ni(oh)2 表面包覆 Y(oh)3 充放电性能 镍氢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光催化剂Cu_2(OH)PO_4/Ni(OH)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姬磊 于瑞敏 +1 位作者 陈丽铎 姜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02,11-12,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Cu2(OH)PO4表面原位沉积Ni(OH)2,制备异质结型的复合光催化剂Cu2(OH)PO4/Ni(OH)2;利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相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Cu2(OH)PO4表面原位沉积Ni(OH)2,制备异质结型的复合光催化剂Cu2(OH)PO4/Ni(OH)2;利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相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特性,是一类新型的光催化剂.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可以有效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当Cu2(OH)PO4与Ni(OH)2的摩尔比为0.2时,Cu2(OH)PO4/Ni(OH)2具有最大催化活性.根据光催化中加入不同活性物种牺牲剂的实验,推测该异质结型材料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方向及活性物种.Cu2(OH)PO4/Ni(OH)2的催化活性增强主要归结为复合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异质结,结区的内建电场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OH和h+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h)PO4 ni(oh)2 光催化 异质结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镍电极活性材料——高密度球形微粒Ni(OH)_2 Ⅰ.微米级球形微粒Ni(OH)_2的制备、性能和结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林治 杨书廷 +3 位作者 侯新初 丁立 张明春 赵培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5,共4页
报导了新型镍电极活性材料——高密度球形微粒 Ni( OH) 2 的研制经验 ,用 SEM和 XRD方法测定了其微观结构 ,讨论了有关物理性能并和普通 Ni( OH) 2 作了对比。
关键词 球形微粒 制备 结构 性质 纳米材料 镍电极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