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抗菌肽的分类、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安琪 王晶晶 +4 位作者 宫徵羽 路茗宇 李文瀚 张路遥 刘明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阳离子抗菌肽(Cationic antibacterial peptides)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小分子肽类活性物质,是多数生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多数阳离子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毒副作用较低、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当前,阳离子抗菌肽... 阳离子抗菌肽(Cationic antibacterial peptides)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小分子肽类活性物质,是多数生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多数阳离子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毒副作用较低、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当前,阳离子抗菌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阳离子抗菌肽可以满足对新型抗感染药物的需求,以克服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文章阐述阳离子抗菌肽的分类与作用机制,影响阳离子抗菌肽活性和选择性的可控因素,如电荷数、环化、疏水性等及其阳离子抗菌肽对家禽养殖的影响,旨在为抗菌肽的结构设计与临床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抗菌肽 来源 功能 结构改造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阳离子掺杂对CH_(3)NH_(3)PbI_(3)钙钛矿电子性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平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182,共9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报道具有极高的功率转换效率,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有希望的候选者,但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分解.本研究采用无机Cs阳离子取代CH_(3)NH_(3)PbI_(3)结构中的CH_(3)NH_(3)有机阳离子,...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报道具有极高的功率转换效率,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有希望的候选者,但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分解.本研究采用无机Cs阳离子取代CH_(3)NH_(3)PbI_(3)结构中的CH_(3)NH_(3)有机阳离子,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未掺杂CH_(3)NH_(3)PbI_(3)钙钛矿和Cs阳离子掺杂钙钛矿的电子性质.结果表明,适当比例的Cs阳离子掺杂能够增强Pb-I的相互作用力,且Cs阳离子掺杂并未改变钙钛矿直接半导体的属性.Cs阳离子与Pb-I框架之间强的共价相互作用,导致Cs阳离子掺杂钙钛矿具有更加稳定的晶体结构.这项工作阐明了Cs阳离子掺杂钙钛矿材料高稳定性的潜在机理,可以为将来设计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光伏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Cs阳离子掺杂 能带结构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结构对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除油的影响
3
作者 刘佩妮 宋鑫 +1 位作者 曾灵 聂梦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0,共8页
目的针对油田含油污水的环境污染与安全风险问题,研究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ABC)和丙烯酸甲酯(MA)共聚物序列结构对浮选性能的影响,指导高效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开发。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DABCb-MA-b-DABC)、两嵌段共聚... 目的针对油田含油污水的环境污染与安全风险问题,研究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ABC)和丙烯酸甲酯(MA)共聚物序列结构对浮选性能的影响,指导高效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开发。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DABCb-MA-b-DABC)、两嵌段共聚物P(DABC-b-MA)及无规共聚物P(DABC-co-MA)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实验评估了除油性能,结合表界面张力测定、zeta电位分析、油滴间相互作用力测量、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及油滴−气泡黏附排液时间测定,系统分析共聚物序列结构对浮选除油机理的影响。结果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比常规浮选剂具有更好的浮选除油效果,且首次发现DABC-MA共聚物序列结构对其浮选除油性能及浮选微观过程具有关键影响,相比于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性能更优,其在嵌段共聚物作用下油滴−气泡黏附时排液时间更短,导致嵌段共聚物的浮选除油性能更佳(除油率增加了12~32个百分点),三嵌段共聚物P(DABC-b-MA-b-DABC)在促进油滴聚并和油滴−气泡黏附方面性能最优,除油率最佳,为93.9%。结论三嵌段P(DABC-b-MA-b-DABC)共聚物通过序列结构优化显著提升浮选除油率,为含油污水处理提供了安全环保的新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剂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 共聚物序列结构 浮选除油机理 环境安全 污水处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主体功能及主要应用结构体系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崇宝 白静 +2 位作者 张武雄 夏康平 黄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5,151,共6页
基于对物理灌区的现代化和模拟灌区的数字化认知,分析总结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应着力完成的“灌区识别”“立体感知”“精准控制”“信息交互”“管理调度”等“五大主体功能”结构体系;基于智慧水利建设和灌区高效运管需求,高效地模... 基于对物理灌区的现代化和模拟灌区的数字化认知,分析总结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应着力完成的“灌区识别”“立体感知”“精准控制”“信息交互”“管理调度”等“五大主体功能”结构体系;基于智慧水利建设和灌区高效运管需求,高效地模拟渠系水流,系统梳理了以“节点流量过程”为输入和输出的灌区概化图,研究提出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主要业务应用结构体系,即构建以“数据库”为载体,“数学模型”为支撑,基于“灌区一张图”基础之上的“组织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泵站管理、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等“九大业务应用”为交互的的整体架构,以期有效提升灌溉供水服务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现代化 数字灌区 现代化数字灌区 主体功能结构体系 主要应用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治理:多重效应与治理效能转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海生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6,共12页
当人工智能与大学治理相遇后,数字化不仅成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还成为推进大学治理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根据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以及治理事项的数字化程度,建构制度嵌入下人工... 当人工智能与大学治理相遇后,数字化不仅成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还成为推进大学治理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根据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以及治理事项的数字化程度,建构制度嵌入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解释模型,并借此模型着重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影响的多重效应及其治理效能转化机制/过程。研究发现,在制度嵌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共同影响下,现代大学治理随着大学制度外显性的不断加强而愈显复杂,在此渐进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也就愈加微弱,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影响的多重效应及其治理效能的不同转化和提升机制:大学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越低,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越低,治理领域可数字化的程度就越高,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积极效应越显著,大学具体制度得以更迭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愈容易借助“技术—制度”协同机制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大学治理结构的复杂化程度越高,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越高,治理领域可数字化的程度越低,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其所依靠的(部分)基本制度和基础制度被替代/更迭的速度越慢,而被同化的可能性越大,也就越容易走上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为此,一方面,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大学常规性治理、(部分)决策性治理的积极作用,通过大学具体制度和基本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发展;另一方面,要警惕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带来的潜在危险,充分考虑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避免过度技术化而导致大学治理中技术应用的无限拓展和无序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大学治理 大学制度 治理结构 教育数字化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离子组成对膜下滴灌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行路 张体彬 +4 位作者 张通港 程煜 刘祯媛 梁青 冯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1,253,共10页
为探讨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灌溉对膜下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开展2a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当地地下水灌溉(CK)、NaCl微咸水灌溉(T1)、KCl微咸水灌溉(T2)、CaCl_(2)微咸水灌溉(T3)、MgCl_(2)微咸水灌溉(T4)5个处理,利用CT扫描技术研究不同阳... 为探讨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灌溉对膜下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开展2a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当地地下水灌溉(CK)、NaCl微咸水灌溉(T1)、KCl微咸水灌溉(T2)、CaCl_(2)微咸水灌溉(T3)、MgCl_(2)微咸水灌溉(T4)5个处理,利用CT扫描技术研究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随灌水次数增多,添加Na+处理的土壤大孔隙度显著降低,添加K^(+)、Ca^(2+)、Mg^(2+)处理的土壤大孔隙度显著增加,2022年添加Na+处理的大孔隙度平均降低了44.49%,添加K^(+)、Ca^(2+)、Mg^(2+)处理的土壤大孔隙度平均分别增加了5.73%、80.73%、25.75%;在2021—2022年期间,与CK相比,4种不同阳离子处理土壤孔隙成圆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添加Ca^(2+)、Mg^(2+)处理增加显著,土壤孔隙成圆率平均增加区间分别为25.52%~30.94%、17.46%~23.19%;连续灌溉2a之后,添加Na+和K^(+)处理的土壤开裂程度加重,土壤稳定性变差,而添加Ca^(2+)和Mg^(2+)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入渗性能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孔隙结构 CT扫描技术 微咸水灌溉 阳离子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离子对核桃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祥瑞 赵晓燕 +3 位作者 刘红开 张晓伟 王萌 虎海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6,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核桃蛋白的利用率,拓展核桃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阴离子(Cl^(-)、PO_(4)^(3-)、S_(2)O_(3)^(2-)、HCO_(3)^(-))和阳离子(Na^(+)、K^(+)、Mg2^(+)、Ca2^(+))对核桃蛋白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核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 为了有效提高核桃蛋白的利用率,拓展核桃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阴离子(Cl^(-)、PO_(4)^(3-)、S_(2)O_(3)^(2-)、HCO_(3)^(-))和阳离子(Na^(+)、K^(+)、Mg2^(+)、Ca2^(+))对核桃蛋白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核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阴离子PO_(4)^(3-)、HCO_(3)^(-)和阳离子Na^(+)、Mg2^(+)增加了核桃蛋白的巯基含量;除了Cl^(-)和K^(+),其他6种离子改性核桃蛋白的二硫键含量均下降,其中HCO_(3)^(-)改性核桃蛋白下降最多;8种离子对核桃蛋白的亚基组成无影响;Cl^(-)、PO_(4)^(3-)、Na^(+)和Ca2^(+)使核桃蛋白构象稳定性提高,而HCO_(3)^(-)会使核桃蛋白紧密程度变差;不同离子对核桃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离子改性均提高了核桃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其中阴离子PO_(4)^(3-)改性核桃蛋白的乳化性提高了2.52倍,而阳离子Na^(+)改性核桃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提高了46.22百分点;阴离子S_(2)O_(3)^(2-)与阳离子Mg2^(+)对核桃蛋白的起泡性影响最大,而Na^(+)改性核桃蛋白的起泡稳定性最好;PO_(4)^(3-)改性核桃蛋白的持水性和吸油性均最高。综合来讲,Na^(+)和Mg2^(+)改性核桃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阴离子 阳离子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c,M)Si_(2)O_(6)∶Cr^(3+)(M=Ga^(3+)/Lu^(3+)/Y^(3+)/Gd^(3+))的近红外发光性能
8
作者 卢紫微 刘永福 +2 位作者 罗朝华 孙鹏 蒋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4,共8页
荧光转换型近红外发光二极管(NIR pc-LED)具有体积小、谱带宽、峰位易调谐等优点,是新一代NIR光源发展的前沿,其关键在于研发可被蓝光有效激发的高效率宽带近红外荧光粉。LiScSi_(2)O_(6)∶Cr^(3+)荧光材料的激发波长为460 nm,发射峰位... 荧光转换型近红外发光二极管(NIR pc-LED)具有体积小、谱带宽、峰位易调谐等优点,是新一代NIR光源发展的前沿,其关键在于研发可被蓝光有效激发的高效率宽带近红外荧光粉。LiScSi_(2)O_(6)∶Cr^(3+)荧光材料的激发波长为460 nm,发射峰位在845 nm,光谱带宽为156 nm,内量子效率为64.4%。基于该体系,本文通过M离子(M=Ga^(3+),Lu^(3+),Y^(3+),Gd^(3+))取代Sc^(3+)的方式对其性能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引入M离子易生成杂相或发生相变,降低了材料的发光性能。本文从晶体结构出发对其调控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cSi_(2)O_(6)∶Cr^(3+) 阳离子取代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碱基与核苷自由基的产生与结构研究
9
作者 寇敏 徐诗音 +3 位作者 焦鲁杨 杜梦颖 李树奇 孔祥蕾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2,I0003,共14页
核苷自由基在生物体内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DNA损伤过程中。为深入研究这些自由基的性质、反应机制以及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确定其结构至关重要。质谱通过提供高真空环境,为自由基离子创造了惰性的研究环境,在核苷自由基和碱... 核苷自由基在生物体内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DNA损伤过程中。为深入研究这些自由基的性质、反应机制以及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确定其结构至关重要。质谱通过提供高真空环境,为自由基离子创造了惰性的研究环境,在核苷自由基和碱基自由基的气相研究中展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结合串联质谱和理论计算,能够更准确地分析自由基结构。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基于质谱技术的气相中碱基与核苷自由基的研究,详细介绍了自由基离子的产生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结构分析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对于高活性自由基中间体的结构研究,以及自由基异构体的选择性产生仍然面临挑战,亟需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核苷 自由基阳离子 气相结构 光解离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自由基阳离子与苯及其衍生物反应的质谱研究
10
作者 杨黄丽 高校飞 +3 位作者 谭国斌 张兴磊 周振 陈焕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91,I0002,共11页
研究水自由基阳离子的化学性质对阐释水相化学反应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在线制备的(H_(2)O)_(2)^(+·)(m/z 36)与苯及其衍生物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当(H_(2)O)_(2)^(+·)与苯(C_(6)H_(6))、苯甲醚(C_(7)H_(8)O)、2,4-... 研究水自由基阳离子的化学性质对阐释水相化学反应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在线制备的(H_(2)O)_(2)^(+·)(m/z 36)与苯及其衍生物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当(H_(2)O)_(2)^(+·)与苯(C_(6)H_(6))、苯甲醚(C_(7)H_(8)O)、2,4-二甲基苯胺(C_(8)H_(11)N)等没有吸电子基团的化合物反应时,除产生对应的电子转移反应产物(C_(6)H_(6))^(+·)(m/z 78)、(C_(7)H_(8)O)^(+·)(m/z108)或质子转移反应产物(C_(8)H_(11)N+H)+(m/z 122)外,还发现苯酚相关产物(C_(6)H_(5)OH)^(+·)(m/z 94)、(C_(7)H_(7)O-OH)^(+·)(m/z 124)以及(C_(8)H_(10)NOH+H)+(m/z 138)。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苯酚相关产物中的OH来源于水自由基阳离子。然而,当(H_(2)O)_(2)^(+·)与苯甲腈(C_(6)H_(5)CN)或硝基苯(C_(6)H_(5)NO_(2))等有强吸电子基团的取代苯反应时,主要通过取代反应产生(C_(6)H_(5)CN+H_(2)O)^(+·)(m/z 121)和(C_(6)H_(5)NO_(2)+H_(2)O)^(+·)(m/z 141),并未发现羟基化产物。由以上结果可知,(H_(2)O)_(2)^(+·)与底物分子的反应可通过电子转移(底物自由基阳离子)、质子转移(质子化产物)、解离电子转移(羟基化产物)和取代等4个过程发生,这可能与(H_(2)O)_(2)^(+·)存在(H_(2)O)H^(+)-^(·)OH和[H_(2)O∴OH_(2)]^(+·)_(2)种互变结构有关。本研究推测,苯环上的吸电子基团有利于[H_(2)O∴OH_(2)]^(+·)结构的存在,从而发生取代反应,当苯环上没有吸电子基团时,苯环上的富电子体系有利于(H_(2)O)H^(+)-^(·)OH结构的存在,而质子转移结构中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将苯氧化成苯酚,该结果有助于阐明苯及其衍生物与(H_(2)O)_(2)^(+·)相关的化学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自由基阳离子 苯及其衍生物 质子转移结构 两中心三电子结构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递送中阳离子脂质体结构对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浩宇 孙洁芳 +4 位作者 董慧胜 高千龙 潘琪霏 马茜 李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和基因沉默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数量繁多,结构多样,有优化和改善基因递送行为的功能,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新型阳离子脂质体也被不断开发。阳离子脂质体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即亲水的阳离子头部、疏水的脂质... 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和基因沉默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数量繁多,结构多样,有优化和改善基因递送行为的功能,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新型阳离子脂质体也被不断开发。阳离子脂质体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即亲水的阳离子头部、疏水的脂质尾部、连接键以及辅助脂质,每个部分的结构对基因递送中阳离子脂质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具有重要影响。可电离阳离子脂质细胞毒性较低,已有产品上市。本综述可为阳离子脂质体的设计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为阳离子脂质体的选择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脂质体 可电离脂质 结构 转染效率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与P(DMDAAC-AM)的合成及分析 被引量:66
12
作者 赵华章 岳钦艳 +2 位作者 高宝玉 于慧 栾兆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在低于 2 0℃的温度下 ,向二甲胺溶液中同时滴加氯丙烯和NaOH溶液 ,保持pH值在 9.5~ 10 .5之间 ,待加料完毕后升温回流至反应完全 ,一步法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并采取减压蒸馏对其进行了提纯。然后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 在低于 2 0℃的温度下 ,向二甲胺溶液中同时滴加氯丙烯和NaOH溶液 ,保持pH值在 9.5~ 10 .5之间 ,待加料完毕后升温回流至反应完全 ,一步法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并采取减压蒸馏对其进行了提纯。然后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方式 ,在 40℃下用占单体总质量 1%的复合引发剂引发DMDAAC ,或DMDAAC和丙烯酰胺 (AM)聚合 ,反应 8h后得到了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MDAAC)及DMDAAC与AM的共聚物P(DMDAAC AM)。其中PDMDAAC的特性黏度可达 1.96dL/g,阳离子度为 10 %的P(DMDAAC AM)的特性黏度可达 9 2 6dL/g。发现元素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均可用于P(DMDAAC AM)阳离子度的测定 ,沉淀滴定法更简捷方便。采用NMR和IR对PDMDAAC和P(DMDAAC 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 高分子絮凝剂 表面活性剂 水处理 P(DMDAAC-AM)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撑粘土矿物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陆琦 雷新荣 +1 位作者 汤中道 刘惠芳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9,共9页
以铝基柱撑粘土矿物和钛基柱撑粘土矿物为例 ,讨论了柱撑粘土矿物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特点。Al多核笼状阳离子基团的结构形式为 1∶ 12 Keggin型离子 ,Ti多核笼状阳离子基团的结构形式为 2∶ 18Dawson型离子 ,两类笼状阳离子的直... 以铝基柱撑粘土矿物和钛基柱撑粘土矿物为例 ,讨论了柱撑粘土矿物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特点。Al多核笼状阳离子基团的结构形式为 1∶ 12 Keggin型离子 ,Ti多核笼状阳离子基团的结构形式为 2∶ 18Dawson型离子 ,两类笼状阳离子的直径均在 1nm左右 ,前者的高度约为 0 .9nm,后者的高度约为 1.4nm。经与粘土矿物层间阳离子交换后 ,择位固定在粘土矿物层间。由于多核笼状阳离子与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层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化学键 ,其具有不可交换性。铝基柱撑粘土和钛基柱撑粘土的层间孔道分别为 1.2 nm× 1.2 nm× 1.2 nm和 0 .5 2 nm× 0 .5 2 nm× 1.6 0 nm。柱撑粘土矿物材料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 ,且又具有一定的层间化学活性 ,可用于催化剂载体 ,由于它又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撑粘土矿物材料 Keggin型离子 Dawson型离子 晶体结构 晶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絮凝剂PDA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对城市污水的污泥脱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跃军 顾学芳 陈伟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该文以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泥脱水效果为判据 ,用烧杯絮凝法考察了自制PDA样品和市售的几种用于污泥脱水的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阳离子絮凝剂量的最佳使用范围一般在 5 0~ 80m... 该文以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泥脱水效果为判据 ,用烧杯絮凝法考察了自制PDA样品和市售的几种用于污泥脱水的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阳离子絮凝剂量的最佳使用范围一般在 5 0~ 80mg/L ,上清液COD去除率达到 78%以上 ,透过率达到 90 %以上。与市售几种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高分子絮凝剂相比 ,自制PDA样品的综合应用性能较好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絮凝剂 污泥脱水 结构 性能 城市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和分子筛对甲醛气体吸附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剑平 冯国会 +1 位作者 班福忱 李旭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寻求一种经济有效去除室内甲醛污染的处理方法,探索活性炭和分子筛对甲醛气体的吸附性能及影响机理.方法利用固定吸附床考察活性炭及不同类型分子筛对甲醛的吸附性能.以低温氮气(77.4 K)吸附法测定各样品吸附等温线,用密度函数理论... 目的寻求一种经济有效去除室内甲醛污染的处理方法,探索活性炭和分子筛对甲醛气体的吸附性能及影响机理.方法利用固定吸附床考察活性炭及不同类型分子筛对甲醛的吸附性能.以低温氮气(77.4 K)吸附法测定各样品吸附等温线,用密度函数理论计算出各样品的孔径分布.结果钴离子改性的13X分子筛吸附效果优于其他吸附剂,甲醛质量浓度为30mg/m3,气体流量为150 mL/min的条件下,Co-X穿透时间370 min,吸附量18.9 mg/g.结论分子筛作为极性吸附剂对甲醛的吸附性能优于活性炭.分子筛对甲醛分子的吸附是其晶体结构和骨架中阳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得到的Co-X型分子筛对甲醛的吸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孔结构 阳离子 甲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烃链数目对改性蒙脱石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翁祖华 黄双路 +1 位作者 郑玉婴 赵剑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共2页
分别用单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 -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三 -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制备了有机蒙脱石 。
关键词 季铵盐 烷烃链数目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八烷基氯化铵有机蒙脱石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永军 梁建军 +5 位作者 郑怀礼 朱传俊 胡学斌 范伟 廖熠 薛文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4-1239,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BA)。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其结构特征;分析AM,DAC,BA,P(AM-DAC-BA)的红外光谱中的典型红外振动频率...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BA)。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其结构特征;分析AM,DAC,BA,P(AM-DAC-BA)的红外光谱中的典型红外振动频率的归属。通过与单体红外光谱比较得出:由于聚合产物的对称性增加,聚合产物红外光谱更加简单。P(AM-DAC-BA)的特性粘度随着光强、BA含量、光引发剂浓度、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选取AM,DAC,BA中的—CONH2,—COOCH2(CO),—COOCH2—(C—O—C),—CH2—N+(CH3)3基团吸收峰为特征吸收峰,随着光强、BA含量的增加,特征峰面积增加;随着光引发剂浓度增加特征峰面积却呈现减少趋势;随着光照时间增加,峰面积是先减小后增加。但不同P(AM-DAC-BA)在红外光谱上对应的特征吸收峰的峰型类似,特征峰位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聚合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红外光谱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雅利 顾琳 +2 位作者 方旭庆 林会喜 赵密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特征,且油气资源丰富。文章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 件、油藏发育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类地区主要发育与岩性相关的断层-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 气成藏主要受断裂活动和油气...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特征,且油气资源丰富。文章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 件、油藏发育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该类地区主要发育与岩性相关的断层-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 气成藏主要受断裂活动和油气疏导体系的控制。油气以网毯式运聚成藏,油气从毯式仓储层运移进入网式储集层 后,主要在构造脊内运移,遇到合适的圈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第三系 东部地区 孤南洼陷 规律研究 构造-岩性油藏 油气成藏特征 资源丰富 基本条件 控制因素 发育类型 断裂活动 聚集成藏 导体系 储集层 构造脊 运移 断层 运聚 储层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聚合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桂龙 文秀芳 +3 位作者 皮丕辉 郑大锋 程江 杨卓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0-675,共6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核壳含氟苯丙乳液,对影响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和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共聚物的化学组成、乳胶粒的形貌以及共聚物表面化学元素、并以热重...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核壳含氟苯丙乳液,对影响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和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共聚物的化学组成、乳胶粒的形貌以及共聚物表面化学元素、并以热重分析(TGA)和水接触角(WCA)测试乳液涂膜性能。结果表明:采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与OP-10(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1:1的复合乳化剂体系,用量[CTAB+OP-10(1:1)]=1.5%(wt)单体;引发剂AIBA(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用量[I]=0.6%(wt)单体、聚合温度T=70℃、交联单体N-MA(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DAP(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的用量分别为[N-MA]=3.0%(wt)和[DAP]=1.5%(wt)总单体时,可以得到稳定无凝胶的阳离子含氟苯丙乳液。FT-IR测试结果证明氟单体参与共聚,TEM和XPS表征结果证明乳胶粒形成核壳结构,并且氟元素在乳液成膜过程中容易迁移到涂膜表面并富集。当含氟单体用量为8.0%(wt)时,乳液涂膜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耐酸碱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乳液 含氟乳液 核壳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修利 薛冬桦 +3 位作者 徐昆 杜希兵 宋春雷 王丕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8-1221,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取代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NaOH)/n(淀粉葡萄糖基AGU)=0.2025,n(GTA)/n(AGU)=4.0,反应温度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取代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NaOH)/n(淀粉葡萄糖基AGU)=0.2025,n(GTA)/n(AGU)=4.0,反应温度60℃的条件下反应6h,取代度可达1.0959。用FTIR和13CNMR表征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结构,X-ray衍射结果表明,阳离子化反应破坏了原淀粉的结晶结构,生成了具有非晶态结构的阳离子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阳离子淀粉 高取代度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