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f an Airfoil Performing Some Unsteady Motions at Small Reynolds Number 被引量:9
1
作者 Sun Mao Hossein Hamdani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6-102,共7页
关键词 Flow Re 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f an Airfoil Performing Some Unsteady motions at Small Reynolds Nu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s of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under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昆 李黎 方秦汉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4期335-345,共11页
An inter-story shear model of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deformation of each isolation bearing was built, and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simulate bi-directional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 m... An inter-story shear model of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deformation of each isolation bearing was built, and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simulate bi-directional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was propose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under near-fault and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ccentricity in the isolation system and in the superstructures, the ratio of the uncoupled torsional to lateral frequency of the superstructure and the pulse period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on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eccentricity in the isolation system makes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 more sensitive to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and the pulse period of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plays an import role in governing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base-isolated structure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Far-field ground motion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Water Entry of a Structure in Free Fall Mo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Qingtong Chen Baoyu Ni +1 位作者 Shuping Chen Jiangguang T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water entry of a structure, the RANS equations and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are used. Combining the user-defined function (UDF) procedure with dynamic grids, the water impact o...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water entry of a structure, the RANS equations and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are used. Combining the user-defined function (UDF) procedure with dynamic grids, the water impact on a structure in free fall is simulated, and the velocity, displacement an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structure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solidly consiste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which validates the numerical model. Therefore,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water impact problems of a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free fall motion water impact RANSequations VOF water en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Structure and Motion by Fusion of Inertial and Vision Data for Mobile AR System
4
作者 陈靖 王涌天 +1 位作者 刘越 AXEL Pinz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6年第4期431-436,共6页
The performance of adding additional inertial data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visual tracking is investigated. For this real-time structure and motion algorithm, fusion is based on Kalman filter framewo... The performance of adding additional inertial data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visual tracking is investigated. For this real-time structure and motion algorithm, fusion is based on Kalman filter framework while using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o fuse the inertial and vision data, and a hank of Kalman filters to estimate the sparse 3D structure of the real scene. A simple, known target is used for the initial pose estimation. Motion and structure estimation filters can work alternately to recover the sensor motion, scene structure and other parameters. Real image sequences are utilized to test the capability of this algorith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er use of an additional inertial informa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pose and structure estimation, but also handle occlusion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and motion hybrid tracking augmented re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 on blob motion and structure using a gas puff imaging diagnostic on the HL-2A tokamak
5
作者 袁金榜 许敏 +6 位作者 余羿 袁博达 聂林 季小全 孙腾飞 王傲 李继全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4-41,共8页
The impact of 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RMP)on blob motion and structure in the SOL of the HL-2A tokamak is studied using a gas puff imaging diagnostic.Ellipse fitting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motion... The impact of 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RMP)on blob motion and structure in the SOL of the HL-2A tokamak is studied using a gas puff imaging diagnostic.Ellipse fitting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motion of blobs quantitatively.The radial locations,amplitudes and scale sizes of blobs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fitted ellipse.Furthermore,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blob location,the radial and poloidal velocities of blobs are calculated.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MP,the edge poloidal shear flow i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and the wave number spectrum changes from quasisymmetric to significantly up-down asymmetric.The application of RMP also causes the detected blob location to be much further into the far scrape-off layer(SOL)and increases the blob amplitude.Blob poloidal velocity in the SOL is slowed.Larger-size and longer-lifetime blobs are observed with RMP.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MP,stronger-amplitude and larger-size blobs are detected in the far SOL and they may cause a more serious erosion problem to the first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nance magnetic perturbations blob structure blob motion gas puff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ong ground movement induced by mining activities and its effect on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被引量:3
6
作者 DAI Kao-shan CHEN Shen-e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5期563-568,共6页
Surface mining activities may introduce damages to nearby infrastructure. Concerns are put forward by the power company about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in areas where coal mining a... Surface mining activities may introduce damages to nearby infrastructure. Concerns are put forward by the power company about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in areas where coal mining activities cause strong ground vibrations. Common practice in the power industry is to limit ground motion by specifying maximum Peak Particle Velocity. So far, there is a lack of industry-wide recognized guidelines on how ground vibration limits should be set for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In order to develop a defense strategy to protect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against strong ground motions in mining areas, a systematic research work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strong grou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tudy impacts of ground excitations on transmission pole structures. Ground movements were recorded using geophones and wireless tri-axial sensing units.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ground motion response spectra via analyzing actual ground motion measurements is described in the paper. These spectra developed based on peak particle velocities were used as a basis for spectral analysis performed using validated Finite Element models to obtain structural displacements, reactions and stress states of the transmission pole structures in the mining sites. A quantitative ground motion limit was established by comparing structural response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mission structure ground motion structural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M数字化测绘的城墙遗产历史信息解译与病害研究——以罗马梅特尼亚城门为例
7
作者 陈露 徐一书 +1 位作者 曲继萍 陈斌卿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22-226,共5页
梅特尼亚城门是古罗马重要的通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但目前存在较严重的病害。首先通过SFM方法对城门三维建模,提取砖石结构信息,识别主要病害,并解析成因。研究表明,遗产共有13种砖石结构,其中城门结构分布较多,城墙结构分布较少,与... 梅特尼亚城门是古罗马重要的通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但目前存在较严重的病害。首先通过SFM方法对城门三维建模,提取砖石结构信息,识别主要病害,并解析成因。研究表明,遗产共有13种砖石结构,其中城门结构分布较多,城墙结构分布较少,与修整历史形成对应;共识别出11种病害,成因多与砖石结构及年代相关。研究建构了基于数字化技术与历史信息解读病害成因的城墙遗产研究框架,可为国内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城墙遗产 砖石结构 梅特尼亚城门 sfm 病害识别 罗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abor特征的SFM算法三维人脸建模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从中 张凌华 詹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采用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进行三维人脸建模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对错误的匹配点比较敏感,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Gabor特征的SFM算法三维人脸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纹理特征,判别轮廓... 采用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进行三维人脸建模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对错误的匹配点比较敏感,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Gabor特征的SFM算法三维人脸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纹理特征,判别轮廓特征点匹配的准确性;针对图像数增多,传统因子分解法不易修正旋转矩阵的问题,利用旋转矩阵的性质求得修正矩阵,避开方程组的求解;提出引入迭代最近点算法将稀疏三维特征点与三维模型进行配准,缩小空间距离,并结合薄板样条函数插值生成特定的三维人脸模型,为增强真实感,进行纹理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匹配点的准确性,能够重建出具有较强真实感的三维人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sfm) GABOR滤波器 因子分解 修正矩阵 迭代最近点(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滑-强震叠加作用下跨断层隧道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峻博 王天强 +3 位作者 耿萍 孟庆余 霍飞 王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确定了隧址区断层百年蠕滑错动量。考虑衬砌结构的非线性塑性损伤特性,建立蠕滑-强震叠加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开展隧道在断层蠕滑导致的初始损伤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仅受断层蠕滑作用时,隧道的显著相对变形发生在断层破碎带附近;隧道拱顶及拱底位置的拉压效应较为显著,且表现出明显的受剪切状态。(2)叠加地震作用后,断层带附近隧道的加速度放大现象较为显著,最大放大系数为3.0。(3)叠加地震动作用后,隧道的横向变形和拱腰应变较断层蠕滑单独作用时的隧道响应显著增大。最大水平相对位移增加至2.90 cm,等效塑性应变放大5倍。(4)断层蠕滑作用下隧道的损伤集中在断层面处,而地震动作用将加剧这种破坏,并导致隧道拱肩和拱脚的累积损伤。(5)蠕滑错动后的地震动作用放大了隧道的损伤响应,更大的初始蠕滑错动量导致更严重的损伤量级,更大的PGA则导致更广范围的损伤。相较于无蠕滑损伤的隧道,蠕滑-地震作用下隧道的拉伸损伤衬砌体积可增加224.8%。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隧道 断层蠕滑 地震动作用 数值模拟 结构响应分析 初始损伤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M地形测量多尺度河工模型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浩 彭国平 +1 位作者 陈启刚 龚家国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4,共8页
水沙运动造成的河床冲淤演变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常造成河道淤积、河岸变形、海岸后退、水库淤积库容减少等实际工程问题,其与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紧密相关。研究精确、高效的河床3维地形测量方法并分析冲淤量变化,对河工模型... 水沙运动造成的河床冲淤演变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常造成河道淤积、河岸变形、海岸后退、水库淤积库容减少等实际工程问题,其与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紧密相关。研究精确、高效的河床3维地形测量方法并分析冲淤量变化,对河工模型试验及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不同水流条件下的推移质输沙试验,基于运动摄像恢复结构技术(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方法,对床面冲淤前后分别进行3维地形重构,获取地形稠密点云。在此基础上,插入相同控制点获取实际地形3维坐标,并将3维点云坐标内插值在床面网格上,冲淤前后相减以精确获取整个床面冲淤前后变化。本文对使用SFM技术测量河床地形所涉及的拍摄方法、控制点选取、河道区域网格化及插值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SFM方法,分别对有、无块状模型的棋盘格进行体积计算,验证本方法相对误差小于4%;2)将此方法用于计算水槽试验冲淤量,与实际称量值对比,其结果值相对误差小于5%;3)本方法应用于大型河工物理模型试验时,其河床冲淤量计算相对误差小于10%。该方法对水槽试验和河床物理模型试验均适用,可快速高效重构冲刷前后河床3维地形,具有较高精度,为研究河床冲淤变化及开展水利模型试验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演变 河工模型试验 sfm 3维地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镀银锦纶/锦纶/水性聚氨酯复合纱的一维结构柔性电容传感器
11
作者 岳欣琰 邵剑波 +3 位作者 王小虎 韩潇 赵晓曼 洪剑寒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9,共8页
为制备新型电容式柔性传感器,在镀银锦纶(SCN)芯纱表面包覆锦纶拉伸变形丝(PA),并对其浸渍水性聚氨酯(WPU)得到SCN/PA/WPU复合纱,然后利用复合纱设计制备了一维结构电容式柔性传感器。对SCN芯纱、SCN/PA包覆纱、SCN/PA/WPU复合纱进行形... 为制备新型电容式柔性传感器,在镀银锦纶(SCN)芯纱表面包覆锦纶拉伸变形丝(PA),并对其浸渍水性聚氨酯(WPU)得到SCN/PA/WPU复合纱,然后利用复合纱设计制备了一维结构电容式柔性传感器。对SCN芯纱、SCN/PA包覆纱、SCN/PA/WPU复合纱进行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传感器的应变传感性能,并应用于人体生理活动的监测。结果表明:SCN/PA/WPU复合纱和SCN/PA包覆纱的力学性能较SCN芯纱有明显提升;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应变-电容传感性能,具有0%~140%的工作响应范围;在10%的拉伸应变下,其灵敏度系数为0.66,且重复性良好,能够承受1200次以上的拉伸-卸载循环,可用于人体运动与生理活动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锦纶 锦纶 包覆纱 一维结构 电容式传感器 人体运动监测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柔性整流罩地面平抛分离运动特性研究
12
作者 郭嘉瑞 范瑞祥 +1 位作者 高朝辉 孔令超 《宇航总体技术》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围绕平抛分离整流罩的大气环境地面分离试验,考虑罩体柔性因素及流固耦合效应,构建了复合材料整流罩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与运载火箭大气环境地面分离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开展流场作用影响及呼吸运动特性分析... 围绕平抛分离整流罩的大气环境地面分离试验,考虑罩体柔性因素及流固耦合效应,构建了复合材料整流罩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与运载火箭大气环境地面分离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开展流场作用影响及呼吸运动特性分析,揭示了大气环境对地面分离试验影响;最后,通过真空分离运动仿真预示,分析并揭示了大气环境影响带来的天地不一致性,为中大型火箭整流罩平抛分离设计及试验验证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整流罩 平抛分离 地面分离试验 运动特性 流固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连接刚度及长度影响的系泊-双浮箱水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13
作者 张正远 王冲 +1 位作者 柴威 李春宝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铰接多浮体结构不仅受到波浪激励力的作用,还会受到连接力、系泊力、浮体间的绕射力等非线性载荷的共同作用,准确预测浮体的运动特性十分重要。[方法]基于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建立系泊及铰接连接状态下的多浮体运动数值模型,并通... [目的]铰接多浮体结构不仅受到波浪激励力的作用,还会受到连接力、系泊力、浮体间的绕射力等非线性载荷的共同作用,准确预测浮体的运动特性十分重要。[方法]基于水动力分析软件AQWA,建立系泊及铰接连接状态下的多浮体运动数值模型,并通过系泊单浮箱试验的对比研究,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探索波浪载荷下双浮箱系统的运动响应特性和系泊张力特性,总结并分析铰接多浮体系统的运动规律。[结果]研究表明,连接件长度过小时,双浮箱之间的水动力干扰剧烈,浮箱纵摇运动、横摇运动均随着连接件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系泊张力的变化规律与浮箱运动响应相反。[结论]系泊及铰接多浮体结构运动规律的发现可为海洋环境下多浮体结构的连接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多浮体 系泊 波浪载荷 连接件设计 刚度 势流理论 运动响应 水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和SfM的天津港堆场散料体积测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阮琼瑶 李文达 +1 位作者 张尚弘 王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205,共8页
随着智慧港口的快速发展,露天堆场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越来越重要,其中准确快速测量露天堆场散装物料体积、堆场占用率等物理量是堆场智能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天津港典型堆场为例,应用大疆悟二飞行器、禅思X5S云台相机、Agisoft M... 随着智慧港口的快速发展,露天堆场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越来越重要,其中准确快速测量露天堆场散装物料体积、堆场占用率等物理量是堆场智能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天津港典型堆场为例,应用大疆悟二飞行器、禅思X5S云台相机、Agisoft Metashape软件,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与SfM技术,建立了堆场散装物料的数字高程模型,得到了堆场料堆分布图,计算了料堆总体积和堆场占用率,研究了模型参数设置对测量精度和效率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获得堆场料堆总体积和堆场占用率,每平方千米堆场的测量内外业耗时1h左右,料堆体积测量相对误差小于3%,堆场占用率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5%,满足堆场测量的实际需求。模型参数对最终的计算结果精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模型参数设置越高,生成模型耗费的时间就越长,因此模型参数设置为最低时,时间成本最低,在大范围堆场测量中具有实用意义。基于无人机和SfM快速测量堆场散料体积的方法可改变传统的大型堆场管理模式。研究成果可以为堆场散料体积快速测量与堆场智能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sfm(structure from motion) 大型散料堆场 体积测量 快速测量 大疆悟二飞行器 应用 智能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非线性位移比概率模型
15
作者 刘艳芝 施涛涛 +3 位作者 张还阳 颜阳 周忠发 柯珂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1,共8页
为提升钢桁框结构的抗震韧性,提出了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概念,并量化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位移需求。基于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SDOF)体系,结合182条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位... 为提升钢桁框结构的抗震韧性,提出了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概念,并量化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位移需求。基于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SDOF)体系,结合182条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位移比谱,讨论了周期、阻尼比和滞回参数对非线性位移比的影响。利用机器学习中的XGBoost算法建立了非线性位移比的概率预测模型。同时,为解决机器学习中的“黑箱”问题,利用SHAP和PDP方法对概率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非线性位移比对周期、阻尼比和滞回参数敏感。概率预测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还能直观反映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可用于构建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 抗震韧性 非线性位移比 脉冲型地震动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颗粒阻尼器运动过程与能量收集理论
16
作者 张旭 朱雨润 +2 位作者 李正郁 倪问池 马勇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球形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带电颗粒阻尼器具有振动控制和能量收集的双重作用。然而,现有的理论中只研究了颗粒阻尼器的稳态运动方程和摩擦纳米发电机,鲜有阐明带电颗粒阻尼器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的能量收集特性。在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球形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带电颗粒阻尼器具有振动控制和能量收集的双重作用。然而,现有的理论中只研究了颗粒阻尼器的稳态运动方程和摩擦纳米发电机,鲜有阐明带电颗粒阻尼器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的能量收集特性。在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和颗粒稳态运动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滚动式颗粒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荷方程和电流方程,建立了带电颗粒阻尼器的能量收集方程,该方程用于描述带电颗粒阻尼器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根据所建立的能量收集方程,分析了颗粒运动速度v、电阻R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当v为1.5 m/s、R为4 GΩ时,存在一个功率最大值(300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 带电颗粒阻尼器 稳态运动 能量收集特性 能量收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射角叠加波下系泊浮体运动响应的仿真分析
17
作者 华艾 龚希武 +2 位作者 谢永和 潘昀 刘庭晖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研究实际海况下浮式载体的运动响应,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浮体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采用重叠网格等方法模拟载体的运动。通过对比,验证了波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入射角为30°、45°、60°的波与入射角为0°... 为研究实际海况下浮式载体的运动响应,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浮体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采用重叠网格等方法模拟载体的运动。通过对比,验证了波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入射角为30°、45°、60°的波与入射角为0°的波叠加后,对载体的运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载体平台的垂荡、横摇、纵摇及系泊缆绳拉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变大,浮体的垂荡变化不大。浮体横摇值呈现变大的趋势,相应的纵摇值则呈现变小的趋势。与入射角为30°的叠加波相比,45°和60°的叠加波的纵摇最大幅值分别减少了16.98%、19.81%。横摇最大幅值分别增加了3.43%、7.72%。载体垂荡、横摇、纵摇的振动频率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叠加波的入射角为45°、60°的频率相对于入射角为30°的值分别增加了7.15%、1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波 浮式结构物 运动响应 数值模拟 系泊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篮焊接液压压紧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张雾伟 胡兴伟 +2 位作者 李庆涛 朱群 王涛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270-273,共4页
介绍了一种焊接筛篮的液压压紧装置,应用于离心机筛篮制作辅助工装领域,由液压油传动,液压缸的活塞运动控制压紧装置的压紧和松开,具有压紧速度快、压紧稳定、压力大的特点。本装置将电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推出的液压油经... 介绍了一种焊接筛篮的液压压紧装置,应用于离心机筛篮制作辅助工装领域,由液压油传动,液压缸的活塞运动控制压紧装置的压紧和松开,具有压紧速度快、压紧稳定、压力大的特点。本装置将电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推出的液压油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液压缸中,上下进油口进油从而控制了液动机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推动各种液压机械做功。解决了传统筛篮压紧装置压力小、压力不稳定、生产效率低、耗费工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使用本装置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焊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篮 液压压紧 结构改进 焊接效率 活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MW全钢和钢-混凝土风力发电塔在不同地震作用下数值分析
19
作者 袁煜峰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
为了探究多种风力发电结构在不同地震动类型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传统的5 MW风力发电结构和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风力发电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具有前方向性效应的近场脉冲地震... 为了探究多种风力发电结构在不同地震动类型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传统的5 MW风力发电结构和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风力发电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具有前方向性效应的近场脉冲地震动、具有滑冲效应的近场脉冲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4条同源地震动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风力发电结构受地震动类型的影响很大。此外,在相同地震作用下,不同的风力发电结构的地震响应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结构 钢-混凝土组合塔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地震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型卡尔曼滤波的电厂钢结构地震动反演研究
20
作者 丰国林 王卓鑫 侯桂军 《工程质量》 2025年第5期7-13,共7页
论文基于离散型卡尔曼滤波理论及“统计平均”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动反演算法。该算法通过输入有限楼层的加速度响应,即可准确地识别出结构基底地震动。通过电厂钢结构模型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数值验证,验证了该反演算法的准确性,... 论文基于离散型卡尔曼滤波理论及“统计平均”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动反演算法。该算法通过输入有限楼层的加速度响应,即可准确地识别出结构基底地震动。通过电厂钢结构模型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数值验证,验证了该反演算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模态截断数、模态参数误差、噪声三个因素对地震动反演的影响。研究表明,反演得到的基底地震动时程和功率谱与准确结果符合良好,三种模态截断数下的反演精度均较高,同时该算法对模态参数误差不敏感,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离散型卡尔曼滤波 地震动反演 数值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