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提取方法对杏仁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晶晶 罗婷婷 +5 位作者 胡海玥 耿东宇 刘雅萱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A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具有显著影响。SEAP的提取率(55.94%)和纯度(88.21%)最高,AIAP的纯度最低(75.06%),TAAP的提取率最低(50.71%)。AIAP表面粗糙且结构疏松,而TAAP和SEAP的结构致密,AIAP的β-折叠含量(44.97%)和表面疏水性高于TAAP和SEAP。相较于TAAP和SEAP,AIAP的持水性和持油性较高。SEAP和TAAP的溶解度显著高于AIAP,且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较好。本研究为杏仁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杏仁蛋白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骨桥蛋白消化吸收及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娟 陈曦 +2 位作者 李玉婷 杨续金 陈爱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45-357,共13页
乳骨桥蛋白是一种来源于乳汁的多功能磷酸化糖蛋白,在免疫调节、大脑发育与认知功能、肠道健康、骨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营养健康作用,可作为新食品原料用于婴配粉等食品中。本文着重对乳骨桥蛋白的结构特征、消化吸收和营养功能研究进... 乳骨桥蛋白是一种来源于乳汁的多功能磷酸化糖蛋白,在免疫调节、大脑发育与认知功能、肠道健康、骨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营养健康作用,可作为新食品原料用于婴配粉等食品中。本文着重对乳骨桥蛋白的结构特征、消化吸收和营养功能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对乳骨桥蛋白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乳骨桥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骨桥蛋白 结构特征 消化吸收 营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获取锅炉内煤着火特性——Part Ⅱ:本征反应动力学
3
作者 刘洋 石泽正 +7 位作者 陈朝帅 苟皓语 陶继业 徐世明 余波 赵培涛 傅培舫 周怀春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6-2261,共16页
煤焦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模型是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锅炉内煤着火燃烧速率所需的关键子模型,通常可由热分析获得。热分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虽然已发展了数十年,但仍然存在3个问题:(1)非等温和等温动力学参数的不统一;(2)定值动力学参数和... 煤焦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模型是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锅炉内煤着火燃烧速率所需的关键子模型,通常可由热分析获得。热分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虽然已发展了数十年,但仍然存在3个问题:(1)非等温和等温动力学参数的不统一;(2)定值动力学参数和变动力学参数均值的不统一;(3)缺乏不含不确定参数的通用动力学模型,如常用的n级动力学模型、随机孔模型和自催化模型分别含有不确定性参数,如反应级数n、结构参数ψ、反应指数a和c。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通用表面活化函数模型GSAFM,其反应机理函数f(X)=1-X(X为转化率),且活化能EX和指前因子AX是随转化率变化的。采用4种等转化率法(变动力学参数模型)包括等温(ISO)GSAFM、非等温(NON)GSAFM、Flynn-Wall-Ozawa(FWO)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以及一种定值动力学模型ISAFM,对将军庙(JJM)和红沙泉(HSQ)煤焦的非等温和等温燃烧的本征反应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ISO GSAFM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FWO和KAS的预测效果很差,主要由于这2种模型涉及的温度积分近似处理给EX的求取带来了一定的误差,该误差在求取AX时呈指数级放大。ISOGSAFM获取的煤焦等温燃烧的EX均值为141k J/mol,与ISAFM获取的146 k J/mol接近,从而解决了问题(2);其获取的动力学参数可以很好地预测煤焦非等温燃烧的本征反应速率,表明非等温和等温试验可以共用ISO GSAFM获取的动力学参数,即解决了问题(1);其f(X)=1–X,具有不含不确定参数的通用性,即解决了问题(3)。ISO GSAFM得到的煤焦的EX在着火区间达到最大值,这一现象表明,煤在锅炉内的着火过程是其燃烧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随后,EX由于煤焦燃烧进入稳定阶段而逐渐减小,但在反应后期会转变为快速增大的趋势,这符合煤焦在反应后期存在失活现象的事实。因此,ISO GSAFM在解决问题(1)~(3)的同时还能解释试验现象,有望为以基于定值动力学模型的CFD模拟提供新的本征反应动力学子模型。同种煤阶的JJM和HSQ煤焦存在理化结构上的差异,但两者的EX随转化率变化的趋势相似且大小差异小于5%,采用各自变动力学参数的算数平均可对其本征反应速率进行准确预测,表明同种煤阶的不同煤焦的本征反应速率可以用基于GSAFM的均值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即有望实现同一种煤阶的煤焦反应速率采用同一种变动力学参数(多样本的均值)进行预测。此外,GSAFM表明煤焦的EX只与其化学结构相关,利用变活化能的特征值可精细化地研究煤焦的化学结构对其本征反应性影响的内在机理,如前述的着火困难和失活机理等;用煤焦的化学结构预测出EX后,可通过GSAFM直接预测出煤焦的本征反应速率;上述关联方法为煤焦结构与反应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通用表面活化函数模型 等转化率法 本征反应动力学 变活化能 着火特性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更X了”构式的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4
作者 禹平 赵晓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3,共9页
“不能更X了”构式形式上是情态的否定表达,后附语气词“了”触发构式定型。“不能更X了”结构的构式化具有认知上的理据性,认知突显转移推动语义范畴渐变,客观识解转向主观识解促进主观义的形成。“不能更X了”构式经历性状强化和感叹... “不能更X了”构式形式上是情态的否定表达,后附语气词“了”触发构式定型。“不能更X了”结构的构式化具有认知上的理据性,认知突显转移推动语义范畴渐变,客观识解转向主观识解促进主观义的形成。“不能更X了”构式经历性状强化和感叹提升等程序,具有感叹性评价功能。构式的发展演化主要体现在“能”的语义范畴变化,与语言接触、语体环境、语用频率及语言使用者的交际心理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更X了” 突显转移 构式化 功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射流协同pH循环处理对大米-豌豆复合蛋白功能性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云峰 戴涛涛 +4 位作者 李照莹 韩嘉龙 李俶 刘成梅 陈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3,共11页
为探究复合植物蛋白经高压射流磨与p H循环共同处理后的增溶作用,明晰其增溶机制,采用大米蛋白与豌豆蛋白作为原料,配制蛋白比例1:1,总蛋白浓度4%的混合蛋白溶液,并将混合液p H调整至12,在高压射流磨不同压力下进行处理,再将溶液pH调回... 为探究复合植物蛋白经高压射流磨与p H循环共同处理后的增溶作用,明晰其增溶机制,采用大米蛋白与豌豆蛋白作为原料,配制蛋白比例1:1,总蛋白浓度4%的混合蛋白溶液,并将混合液p H调整至12,在高压射流磨不同压力下进行处理,再将溶液pH调回中性后得到复合蛋白。采用氮溶解指数、粒径、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分子量等手段表征本工艺过程中复合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高压射流磨协同pH循环处理4%的复合蛋白,复合蛋白氮溶解指数随着压力增大而提升,处理压力为120MPa时,氮溶解指数为92.67%±0.77%。扫描电镜与粒径结果显示,射流磨处理后的复合蛋白尺寸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内源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巯基二硫键、圆二色谱结果显示,两种蛋白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共架体,且复合蛋白随处理压力增大,表面疏水性由4025.33显著增大至7359.45(P<0.05),疏水区域增加、游离巯基含量由26.46±0.32μmol/g显著上升至最高32.66±0.35μmol/g(P<0.05),二硫键含量由9.86±0.42μmol/g显著下降至5.48±0.27μmol/g(P<0.05),α-螺旋实际含量(25.3%)高于理论值(21.83%),二级结构向更亲水的α-螺旋转变。此外,氨基酸分析显示复合蛋白的氨基酸配比均衡完整。经处理后的复合蛋白在高溶解性的基础上,乳化与起泡性能均明显优于大米蛋白与豌豆蛋白。本研究表明高压射流磨协同pH循环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复合蛋白的功能特性,为植物蛋白工业化增溶改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豌豆蛋白 高压射流磨 pH循环 改性 功能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蛋白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郎镇岭 庄洁 +2 位作者 卢宏政 曾绍校 陈浩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3,共9页
近年来,蛋白质纤维化因其赋予食品良好的功能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蛋白纤维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可以自组装形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食品原料。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食品蛋白纤维,本文针对食品蛋白纤维的自组装、结构特... 近年来,蛋白质纤维化因其赋予食品良好的功能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蛋白纤维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可以自组装形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食品原料。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食品蛋白纤维,本文针对食品蛋白纤维的自组装、结构特征、来源以及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蛋白质纤维的纤维化条件、自组装形成机理、蛋白纤维的功能特性(包括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最后,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蛋白纤维的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蛋白纤维 自组装 纤维化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油温度对核桃饼粕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影响研究
7
作者 付超 王萍 +6 位作者 白冰瑶 张春兰 张锐 杨雨欣 高强 刘映雪 菅田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2-149,共8页
以“温185”纸皮核桃为原料,探讨在不同温度(40、70、100、130、160℃)下榨油对核桃蛋白结构、非共价作用力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核桃蛋白的微结构由圆球状颗粒转变为堆叠紧密的片状结构。红外光谱最大吸收峰红移1.... 以“温185”纸皮核桃为原料,探讨在不同温度(40、70、100、130、160℃)下榨油对核桃蛋白结构、非共价作用力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核桃蛋白的微结构由圆球状颗粒转变为堆叠紧密的片状结构。红外光谱最大吸收峰红移1.68 nm,表明蛋白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具体来看,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分别下降了0.75%和0.03%,而无规则卷曲的比例上升了1.73%,其中100℃被确定为二级结构变化较大的关键温度。温度升高还导致氢键和离子键减少,疏水基团暴露,从而降低了蛋白亲水性,进而导致溶解度和乳化性下降。该研究为深入理解核桃蛋白功能特性变化的机制及开发核桃饼粕类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油温度 核桃饼粕蛋白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变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氯化胆碱-丙三醇体系提取芝麻蛋白工艺条件
8
作者 曹培换 张晨霞 +3 位作者 刘燕 马宇翔 刘华敏 郑永战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121,共8页
为提高芝麻油副产物芝麻饼粕中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以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氯化胆碱-丙三醇(物质的量比1∶3)体系(低共熔溶剂,DES)提取芝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分析最优条件下提取的芝麻蛋白的功能特性,并采... 为提高芝麻油副产物芝麻饼粕中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以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氯化胆碱-丙三醇(物质的量比1∶3)体系(低共熔溶剂,DES)提取芝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分析最优条件下提取的芝麻蛋白的功能特性,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芝麻蛋白进行结构表征,同时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ES提取芝麻蛋白的最优条件为DES含水量10%、固液比1∶29.4、提取温度59.0℃、提取时间1 h、搅拌速度750 r/min,在此条件下芝麻蛋白提取率为(64.65±0.52)%,显著低于碱溶酸沉法芝麻蛋白的提取率[(74.19±1.79)%];DES提取的芝麻蛋白的溶解性、吸油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而吸水性显著低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DES提取的芝麻蛋白的β-折叠含量显著低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而其他二级结构(α-螺旋、无规卷曲、β-转角、β-逆折叠)的含量则显著高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综上,DES提取法可作为新型绿色的芝麻蛋白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芝麻粕 芝麻蛋白 氯化胆碱 功能特性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绿原酸共价复合物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
9
作者 赵婷婷 李秉业 程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7-303,311,共8页
乳清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加工应用过程中,乳清蛋白的理化性质易受到特殊加工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功能性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性质,该研究旨在通过自由基接枝法构建乳... 乳清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加工应用过程中,乳清蛋白的理化性质易受到特殊加工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功能性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性质,该研究旨在通过自由基接枝法构建乳清蛋白-绿原酸共价复合物来探究绿原酸的共价结合对乳清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多光谱法、尼罗红染色法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原酸的共价结合改变了乳清蛋白的二级结构,使其微观结构更加松散。功能特性方面,复合物的溶解性、抗氧化性、热稳定性、起泡性和乳液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该研究以乳清蛋白为载体提高了绿原酸生物利用度,为新型食品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绿原酸 共价结合 结构表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调控食源蛋白结构、功能及生物特性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媛媛 朱绪春 +5 位作者 刘红芝 张晓悦 韩朝玮 安宁 任飞岳 周麟依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共8页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植物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蛋白质品质等功效,不同植物多酚由于其组成、结构不同,导致其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果也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酚对食源蛋白结构、功能、生物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植物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蛋白质品质等功效,不同植物多酚由于其组成、结构不同,导致其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果也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酚对食源蛋白结构、功能、生物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多酚与蛋白质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氢键、疏水作用力和静电相互作用力等,共价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加热、碱性条件、酶促反应等。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多会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使α-螺旋结构含量减少、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引起蛋白三级结构解折叠,暴露出更多的蛋白质内部的疏水基团。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一方面容易引起蛋白部分亚基聚集,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结合于特定的蛋白质亚基上形成小分子聚合物。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改善蛋白质的乳化性和起泡性,提高抗氧化性和消化性,降低致敏性等。本文同时对植物多酚调控蛋白质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研究植物多酚改善蛋白质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蛋白质 结构 功能特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Ga_(2)O_(3)晶体及其本征缺陷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郭满意 吴佳兴 +4 位作者 杨帆 王超 王艳杰 迟耀丹 杨小天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为了探究本征缺陷导电特性,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ε-Ga_(2)O_(3)进行计算。首先计算ε-Ga 2O 3的晶格常数、能带间隙、态密度和能带结构,然后计算含有多种本征缺陷的ε-Ga_(2)O_(3)的态密度和能带结构,分析了它们的电学性质。... 为了探究本征缺陷导电特性,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ε-Ga_(2)O_(3)进行计算。首先计算ε-Ga 2O 3的晶格常数、能带间隙、态密度和能带结构,然后计算含有多种本征缺陷的ε-Ga_(2)O_(3)的态密度和能带结构,分析了它们的电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ε-Ga_(2)O_(3)为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4.26 eV,光吸收系数峰值在80 nm左右,在450 nm处接近零。在本征缺陷中,不同点位Ga空位缺陷使ε-Ga_(2)O_(3)呈现出p型导电特性,不同点位O空位缺陷没有改变ε-Ga_(2)O_(3)的导电特性;O取代Ga之后,ε-Ga_(2)O_(3)呈现p型导电特性;Ga取代O之后,ε-Ga_(2)O_(3)呈现n型导电特性;引入O填隙的ε-Ga_(2)O_(3)的导电特性没有变化;Ga填隙时ε-Ga_(2)O_(3)呈现n型导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Ga_(2)O_(3)晶体 态密度 能带结构 导电特性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硒化多糖制备、结构及体外活性分析
12
作者 沈琴 路乐乐 +2 位作者 潘票 岳诗博 曹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0-259,共10页
为促进黑木耳硒化多糖的开发与应用,以硒化黑木耳子实体为原料制备黑木耳硒化多糖,对黑木耳硒化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硒化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温度50℃,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1.62%。硒... 为促进黑木耳硒化多糖的开发与应用,以硒化黑木耳子实体为原料制备黑木耳硒化多糖,对黑木耳硒化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硒化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温度50℃,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1.62%。硒化黑木耳对无机硒转换率可达88.90%,硒多糖光谱中存在Se=O、Se-O等特征峰的多糖典型吸收峰,其表面呈有序网状结构,晶形无显著变化。黑木耳硒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显著(P<0.05)高于非硒化多糖,在多糖浓度为5 mg/mL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较非硒化多糖分别提升18.80%和8.30%,胆固醇吸附率达到了61.40%。综上,本研究为黑木耳硒多糖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硒多糖 提取优化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及其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昊天 王墨阳 +1 位作者 黄艳玲 杨文敏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大豆蛋白(SPs)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复杂的结构导致其功能特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蛋白质改性技术被广泛研究。本文详细阐述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类改性... 大豆蛋白(SPs)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复杂的结构导致其功能特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蛋白质改性技术被广泛研究。本文详细阐述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类改性技术对SPs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及蛋白质“结构修饰-功能改善”的机制,总结了多技术联合应用改善SPs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基于现有成果,展望未来提出应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扩大SPs的应用市场,进一步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改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特征函数卷积方法
14
作者 张付泰 徐军 兰昱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为提高极值分布尾部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一种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函数卷积技术实现了精度的提升。首先,利用带权重的高斯混合分布来表征极值分布,并推导了极值分布特征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特征函数曲... 为提高极值分布尾部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一种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函数卷积技术实现了精度的提升。首先,利用带权重的高斯混合分布来表征极值分布,并推导了极值分布特征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特征函数曲线,运用卷积技术高效地确定了特征函数解析表达式中所有参数,包括权重系数、均值和标准差。将这些参数回代入极值分布表达式,即可获得极值分布及其累积分布函数,进而可方便地计算结构抗震可靠度。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重构极值分布中的有效性;进一步与Mellin变换和广义分布重构方法进行了对比,凸显了所提方法在极值分布尾部计算精度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可靠度 卷积 特征函数 极值分布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溶酸沉法提取螺旋藻分离蛋白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15
作者 赵巧丽 高永琴 +3 位作者 谭杰丹 霍新月 汪卓 钟赛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89,共8页
[目的]优化螺旋藻分离蛋白的浸提工艺,分析其理化和功能性质。[方法]以螺旋藻分离蛋白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结果]碱溶酸沉法浸提螺旋藻分... [目的]优化螺旋藻分离蛋白的浸提工艺,分析其理化和功能性质。[方法]以螺旋藻分离蛋白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结果]碱溶酸沉法浸提螺旋藻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 h、体系pH 8.0、提取温度40℃,此条件下螺旋藻分离蛋白提取量达280.36 mg/g。所得螺旋藻分离蛋白外观呈墨绿色,表面疏水性为330.49,游离巯基含量为20.51μmol/g,主要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保持在1.8×10~4左右。与大豆分离蛋白、花生分离蛋白和鸡蛋清白蛋白相比,螺旋藻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乳化能力。[结论]螺旋藻分离蛋白是一种功能性质相对较好的天然源植物蛋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分离蛋白 提取量 理化性质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侵蚀对煤物化结构与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刘金峰 张雷林 +1 位作者 谢秀敏 高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53,共9页
为揭示深部矿井热液侵蚀对煤物化结构与自燃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朱集西矿1/3焦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液氮吸附(LTN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ESR)和同步热分析(STA)等实验方法,研究25,40,50℃热液侵蚀30 d后煤样(记为T_(25)... 为揭示深部矿井热液侵蚀对煤物化结构与自燃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朱集西矿1/3焦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液氮吸附(LTN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ESR)和同步热分析(STA)等实验方法,研究25,40,50℃热液侵蚀30 d后煤样(记为T_(25),T_(40),T_(50))的孔隙结构、官能团、自由基及燃烧特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侵蚀温度升高,煤样比表面积逐渐减小,由原煤的0.7041 m^(2)/g降至T_(50)的0.3786 m^(2)/g,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逐渐增大,分别由原煤的0.00290 mL/g增至T_(50)的0.00354 mL/g和由原煤的17.0541 nm增至T_(50)的25.7649 nm;脂肪烃基(—CH_(2)、—CH_(3))和羟基(—OH)含量较原煤分别增加1.06百分点(T_(50)),0.98百分点(T_(50))和3.45百分点(T_(50)),自由基浓度(N_(g))随氧化温度升高呈现指数增长特征;临界温度T_(1),干裂温度T_(2)及质量峰值温度T_(3)变化显著,较原煤分别降低14.43℃(T_(50)),21.47℃(T_(50))和20.14℃(T_(50)),低温氧化阶段放热量最大提升94.38%,表观活化能最大降低5.40 kJ/mol;随着侵蚀温度的升高,热液侵蚀煤自燃特性逐渐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矿井煤自燃精准防控技术的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侵蚀 自燃特性 孔隙结构 自由基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玉韩 李量 +1 位作者 王少君 李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传统肉制品面临高油、高盐等健康问题及环境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而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类食品添加剂,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新型肉制品改良加工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KGM的分子结构为切入点,分... 传统肉制品面临高油、高盐等健康问题及环境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而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类食品添加剂,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新型肉制品改良加工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KGM的分子结构为切入点,分析KGM的持水性、凝胶性、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并基于功能特性探讨其对肉制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包括改善肉制品质地与凝胶强度、降低其脂肪含量与热量、影响消化与吸收。此外,还对其在新型人造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KGM的应用潜力及推动肉制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分子结构 功能特性 肉制品改良 人造肉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磨合的变角减速器齿面形貌模拟及振动特性分析
18
作者 高云龙 张涛 +2 位作者 崔宇飞 胡潇童 董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3,共8页
为研究磨合对变角减速器齿面形貌及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结构函数法计算磨合后齿面的分形参数,并结合分形理论与齿轮渐开线方程,模拟实际粗糙齿面的形貌特征;其次,建立了一个包含16自由度的弯-扭-轴耦合的锥齿轮-转子-轴承动力学模... 为研究磨合对变角减速器齿面形貌及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结构函数法计算磨合后齿面的分形参数,并结合分形理论与齿轮渐开线方程,模拟实际粗糙齿面的形貌特征;其次,建立了一个包含16自由度的弯-扭-轴耦合的锥齿轮-转子-轴承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齿面形貌、时变啮合刚度等因素;再次,通过势能法结合微凸体分布函数计算时变啮合刚度,分析磨合前后刚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分形函数构造齿轮粗糙啮合间隙;最后,采用龙格-库塔(Runge-Kuta)数值积分法求解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对比磨合前后系统的振动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函数法计算的分形参数能够有效模拟变角减速器微观齿面的微观形貌。磨合过程显著改变了齿面形貌,降低了齿面粗糙度和齿轮啮合间隙,同时减少了时变啮合刚度。随着齿面粗糙度的降低,系统啮合频率的幅值明显下降,振动特性得以显著改善。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变角减速器磨合工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函数法 分形理论 锥齿轮-转子-轴承 动力学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野生稻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分析
19
作者 丁子湘 陈越 +1 位作者 李祖然 祖艳群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3-1050,共8页
为揭示云南西双版纳野生稻原生境下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本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采集的三种野生稻(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不同野生稻根际细菌群... 为揭示云南西双版纳野生稻原生境下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本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采集的三种野生稻(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不同野生稻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因素,并对细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疣粒野生稻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速效钾(AK)和碱解氮(AN)含量显著高于药用野生稻(P<0.05),土壤养分状况最佳。野生稻根际细菌隶属于6门3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三种野生稻中为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70%;属水平上疣粒野生稻最大丰度的菌属为雷尔氏菌属(Ralstonia,34.53%),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5.86%和29.74%)。AK、SOM含量和pH与鞘氨醇单胞菌属丰度呈正相关,全磷(TP)和AK含量与雷尔氏菌属和新鞘脂菌属丰度呈正相关(P<0.05)。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通路是主要的功能组成,尤其是在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细菌趋化方面较为突出。总的来说,三种野生稻根际菌群丰富度、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多样性上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野生稻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生物学信息,可为该物种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根际细菌 土壤理化性质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技术对酵母蛋白功能特性与结构的影响研究进展
20
作者 韩朝玮 朱绪春 +4 位作者 周麟依 彭宁 赵焱 安宁 刘红芝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68,共9页
酵母因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且营养价值高,是天然优质的蛋白来源。但是,溶解性等功能特性限制了酵母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3个方面综述了改性技术对酵母蛋白功能特性与结构的影... 酵母因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且营养价值高,是天然优质的蛋白来源。但是,溶解性等功能特性限制了酵母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3个方面综述了改性技术对酵母蛋白功能特性与结构的影响,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本文旨在拓宽酵母蛋白的应用范围,填补因全球动物和植物蛋白人均需求量和年需求量增加导致的市场缺口,为保障全民健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蛋白 修饰改性 功能特性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