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X-SPE结合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草乌中的四类二萜生物碱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红燕 徐静 +4 位作者 崔议方 宋书祎 兰先明 汪冰 张加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74-2585,共12页
目的对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表征分析。方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SCX-SPE)分离纯化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结合精确分子质... 目的对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表征分析。方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SCX-SPE)分离纯化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结合精确分子质量、多级质谱裂解规律、对照品对比、Clog P值及文献报道,共从草乌中鉴定了99个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包括双酯型二萜生物碱(DDA)27个,单酯型二萜生物碱(MDA)29个,酰胺型二萜生物碱(ADA)40个,多酯型二萜生物碱(PDA)2个,以及长链型二萜生物碱(LDA)1个。结论本文所建立的SCX-SPE结合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方法能快速地鉴定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可为草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二萜生物碱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柱(SXC-SPE)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灭蝇胺残留的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新艳 潘灿平 刘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建立了简单、快速测定蔬菜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方法。蔬菜样品经乙酸胺-乙腈(1∶4,体积比)混合溶液提取,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CX-SPE)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波长215nm处测定,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NH2,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9... 建立了简单、快速测定蔬菜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方法。蔬菜样品经乙酸胺-乙腈(1∶4,体积比)混合溶液提取,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CX-SPE)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波长215nm处测定,所用色谱柱为Agilent NH2,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97∶3,体积比),以1.0mL/min的流速等梯度洗脱。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2~2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灭蝇胺的添加浓度在0.05~0.4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3.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7%~8.4%,均在农药残留测定所允许的范围内。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02mg/kg,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蝇胺 农药残留 强阳离子交换(scx)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的磷酸化肽段富集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隋少卉 王京兰 +4 位作者 卢庄 蔡耘 张养军 蔚文峰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对含量高的磷酸化肽段,以标准磷酸化蛋白质为模型对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分离磷酸化肽段体系的缓冲溶液和梯度设置进行了研究,并用酵母酶切肽段混合物考察了该路线在较复杂的样品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 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对含量高的磷酸化肽段,以标准磷酸化蛋白质为模型对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分离磷酸化肽段体系的缓冲溶液和梯度设置进行了研究,并用酵母酶切肽段混合物考察了该路线在较复杂的样品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体系能够在30min内分离出磷酸肽段,而且非磷酸化肽段的干扰很少,这样便相对提高了磷酸化肽段在质谱仪中的响应强度,重要的是该体系可以对复杂样品进行很好的分离。这说明SCX用于规模化磷酸化肽段富集的策略是可行的。本研究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规模化分析提供了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位点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 富集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铅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菲 王连军 +2 位作者 孙秀云 李健生 范晨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4-569,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001×7树脂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b2+在001×7树...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001×7树脂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b2+在001×7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液膜扩散为Pb2+在001×7树脂上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加,吸附速率会逐渐增大;最佳的吸附pH在4左右,用3mol/L的硝酸对饱和树脂进行洗脱再生,洗脱率可达98%以上;298K温度下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14mg/g(湿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纤维素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 被引量:14
5
作者 解战锋 常建华 +2 位作者 余向阳 李宝平 李健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研究了稻壳纤维素经交联后与硫酸反应制备纤维素硫酸单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 (CS)的方法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考察了反应介质、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CS交换容量和产物质量的影响。稻壳纤维素交联后 ,在 0℃下与体积比为 1∶1的硫酸异... 研究了稻壳纤维素经交联后与硫酸反应制备纤维素硫酸单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 (CS)的方法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考察了反应介质、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CS交换容量和产物质量的影响。稻壳纤维素交联后 ,在 0℃下与体积比为 1∶1的硫酸异戊醇溶液反应 3h可以制得交换容量为 2 8~ 3 2mmol/g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交换容量为 3 0mmol/g的离子交换剂对Cu2 +的吸附量为 84mg/g,对Ag+的吸附量为1 80mg/g ,对Pb2 +的吸附量为 3 9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阳离子交换剂 稻壳纤维素 交换容量 重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模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保留机理的考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彭西甜 王珏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9-334,共6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混合配体"方法将辛基和磺酸基键合到硅胶表面,制备了辛基-磺酸基共同键合硅胶(OSS)材料。通过元素分析和吸附容量检测对OSS材料进行表征,证明辛基和磺酸基已成功键合到硅胶表面上。将该OSS硅胶材料作为混合模... 采用一种简单的"混合配体"方法将辛基和磺酸基键合到硅胶表面,制备了辛基-磺酸基共同键合硅胶(OSS)材料。通过元素分析和吸附容量检测对OSS材料进行表征,证明辛基和磺酸基已成功键合到硅胶表面上。将该OSS硅胶材料作为混合模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RP/SCX)色谱固定相,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流动相条件下,采用几种碱性探针分子定量地考察了该固定相的混合模式RP/SCX保留机理。通过改变流动相中缓冲盐的浓度,考察了溶质保留因子和盐浓度的对数和倒数的关系,得到了几种碱性探针分子在该混合模式OSS固定相上的单点和两点保留机理的数学模型。对两种数学模型的方程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两点保留机理更加符合实验的结果。此外,根据混合模式两点保留机理的数学方程,可以得到单一的疏水或离子交换作用力对总保留的影响,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实际分离应用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 混合模式色谱 保留机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离子交换材料吸附L-精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甘林火 翁连进 +1 位作者 韩媛媛 王士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 测定了 2 5℃时 732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 0 1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羧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732树脂 2h、D0 0 1树脂 4 0min、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30min ,三者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117、137和 91g/kg ;考察了 pH值、氯化钠和氯化铵浓度对 3种离子交换剂吸附 L 精氨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吸附的适宜 pH均在 7~ 8之间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存在均导致三者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率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型离子交换树脂 羧酸 离子交换剂 氯化铵 吸附 氯化钠 强酸 L-精氨酸 适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多肽混合物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璐 周兰兰 +1 位作者 钱小红 张养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以酵母全蛋白提取液的胰蛋白酶切产物为研究对象,对多维色谱分离中常用的强阳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条件,包括上样量、盐的种类、调节缓冲液pH值的酸的种类及有机溶剂的比例进行了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线性上样量... 以酵母全蛋白提取液的胰蛋白酶切产物为研究对象,对多维色谱分离中常用的强阳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条件,包括上样量、盐的种类、调节缓冲液pH值的酸的种类及有机溶剂的比例进行了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线性上样量范围内,在氯化铵溶液作为流动相,用磷酸调节流动相缓冲液pH值至2.7,且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分数为30%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时,可获得最佳的分离结果。本结果可为采用二维色谱-质谱策略分析多肽混合物时的第一维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 蛋白质组学 多肽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铁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菲 赵俊学 +2 位作者 马红周 曾媛 李小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Fe3+的行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298 K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Fe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5.3 mg/g(干树脂);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根据...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Fe3+的行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298 K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Fe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5.3 mg/g(干树脂);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根据动边界模型,颗粒扩散为001×7树脂吸附Fe3+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速率与树脂性质、温度有关,与搅拌强度无关;用质量浓度7.4 g/L的硫酸溶液洗脱负载树脂,铁洗脱率达99.5%,树脂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水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中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 被引量:35
10
作者 牟仁祥 陈铭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3-976,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选择离子监测(SIM)同时测定稻米中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盐酸酸化,SCX阳离子交换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HPLC—MS测定。对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选择离子监测(SIM)同时测定稻米中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盐酸酸化,SCX阳离子交换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HPLC—MS测定。对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液相色谱分离、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优化,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0.02~1.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4~0.9998。在0.05~1.0mg/kg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99%,相对标准偏差为0.9%~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稻米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分散固相萃取 scx阳离子交换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法测定烟草中的苦参碱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向章敏 商胜华 +2 位作者 蔡凯 耿召良 陈兴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建立了简单、快速的鲜烟叶中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样品用0.01 mol/L的乙酸水溶液(pH3.5)提取,强阳离子交换柱(SCX-SPE)净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GC-NCD)测定。通过净化方法比较发现,SCX-SPE法比常规溶剂萃取法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建立了简单、快速的鲜烟叶中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样品用0.01 mol/L的乙酸水溶液(pH3.5)提取,强阳离子交换柱(SCX-SPE)净化,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GC-NCD)测定。通过净化方法比较发现,SCX-SPE法比常规溶剂萃取法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苦参碱在0.15~15.0μ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9 7。对烟草空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在0.05~0.4 mg/kg范围内其回收率在89.5%~9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7%~3.6%之间,检测限(LOD)为0.03 mg/kg,能满足苦参碱在烟草样品中的残留检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烟草中的半衰期为7.64 d,属易降解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 强阳离子固相萃取 烟草 苦参碱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法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乳铁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蓉蓉 许时婴 +1 位作者 王璋 杨瑞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3,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大规模纯化乳铁蛋白的色谱条件。选用的SP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对乳铁蛋白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洗脱速度可达到2L/h。以pH值为7.7~8.0,10mmol/L的磷酸盐为起始缓冲液,通过改变离子强度进行分步... 本实验研究了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大规模纯化乳铁蛋白的色谱条件。选用的SP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剂对乳铁蛋白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洗脱速度可达到2L/h。以pH值为7.7~8.0,10mmol/L的磷酸盐为起始缓冲液,通过改变离子强度进行分步洗脱。先采用0.5mol/L的NaCl溶液选择性洗脱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乳过氧化物酶组分,再采用1mol/L的NaCl洗脱LF组分。经SDS-PAGE测定,所得乳铁蛋白组分显示为单一区带,相对分子质量为80400Da。经等点聚焦测定,所得乳铁蛋白的等电点为8.65。中试生产的精制品中乳铁蛋白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94.20%和7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分离纯化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 中试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异丙烯酯 被引量:11
13
作者 彭宝祥 王光润 王金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9-723,共5页
以乙烯酮和丙酮为原料,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乙酰丙酮的中间体乙酸异丙烯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072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 以乙烯酮和丙酮为原料,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乙酰丙酮的中间体乙酸异丙烯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072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较佳。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7~70℃,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5%(以丙酮质量为基准),在此条件下,酯收率可达45%。采用的催化剂不经处理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与初始活性持平,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酮 乙酸异丙烯酯 酯化反应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郭鑫 张敏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3-676,693,共5页
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研究了环保型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及分离提纯工艺条件。通过对诸多反应影响因素的考察,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n(柠檬酸):n(正丁醇)=1:4.5,催化剂用量为20%(以柠檬酸计算),反应温度130℃,酯化率94... 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研究了环保型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及分离提纯工艺条件。通过对诸多反应影响因素的考察,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n(柠檬酸):n(正丁醇)=1:4.5,催化剂用量为20%(以柠檬酸计算),反应温度130℃,酯化率94.3%。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精制条件,最终得到纯度大于99.5%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三丁酯 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酯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铟的热力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明愉 曾庆轩 +1 位作者 李建博 冯长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46-2854,共9页
采用自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水溶液中In3+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在温度为293-323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In3+吸附平衡数据采用Langmuir、Dubini-Radushkevieh(D-R)、Freundlich、Temkin、Redlich-Peterson... 采用自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水溶液中In3+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在温度为293-323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In3+吸附平衡数据采用Langmuir、Dubini-Radushkevieh(D-R)、Freundlich、Temkin、Redlich-Peterson(R-P)和Koble-Corrigan(K-C)等6种等温吸附模型,对在不同温度下SACEF吸附In计的等温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除Langmuir非线性拟合及Dubini—Radushkevieh模型之外,其余模型的线性及非线性拟合结果均较好,可以用于描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水中In3+的等温吸附行为,相关系数R2值都在0.9左右。综合考虑相关系数来看,Langmuir模型(线性拟合)最为适合。等量吸附焓表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In3+吸附是吸热过程,水合In3-离子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上的吸附焓大于0,是一个吸热、自发和熵增的过程,并对吸附行为进行了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 In3+ 等温吸附模型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树脂催化合成环氧化大豆油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彭元怀 韦禄菁 凌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5,共3页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反应温度、乙酸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3%,乙酸加...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反应温度、乙酸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3%,乙酸加入量为油质量的20%,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为1.7∶1,反应温度68℃,反应时间7.5 h;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环氧化大豆油为淡黄色黏稠状透明液体,环氧值为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大豆油 过氧化氢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环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富集铬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菲 赵俊学 +2 位作者 马红周 曾媛 李小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3,共3页
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吸附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铬,考察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铬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平衡及负载树脂的解吸再生。结果表明:298 K温度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Cr3+的饱和吸附... 研究了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吸附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铬,考察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铬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平衡及负载树脂的解吸再生。结果表明:298 K温度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Cr3+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0.34 mg/g;吸附90 min可达离子交换平衡;废水中铬质量浓度为700mg/L时,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90 mg/g;根据吸附动力学,初步判定吸附过程为液膜控制;用质量浓度为9g/L的硫酸钠溶液可以从负载树脂上解吸铬,铬解吸率达99%以上,解吸后的树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不锈钢酸洗废水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异辛酯动力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勇 杨浩 +1 位作者 陈蔚萍 毛立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0-624,共5页
以Amerlyst 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对乙酸与异辛醇酯化合成乙酸异辛酯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催化剂粒径、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影... 以Amerlyst 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对乙酸与异辛醇酯化合成乙酸异辛酯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催化剂粒径、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进行了本征反应动力学实验。在343.15~363.15K范围内,采用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的指数前因子分别为5061,12.78L/(mol·g·min),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4.43,37.6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异辛醇 乙酸异辛酯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反应动力学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缩醛催化精馏过程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柏春 巢飞 徐敬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7,共4页
以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甲醇、稀甲醛为原料在间歇反应釜中合成甲缩醛(二甲氧基甲烷)。实验中,各组分的测定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与亚硫酸钠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与不同温度对甲醛反应速率的影响,测... 以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甲醇、稀甲醛为原料在间歇反应釜中合成甲缩醛(二甲氧基甲烷)。实验中,各组分的测定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与亚硫酸钠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与不同温度对甲醛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平衡常数。文章采用拟均相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考察了313,318,323,328 K 4个温度下的正逆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A的最佳用量为总溶液质量分数的3%;采用拟均相模型对实验线性拟合,线性关系显著,验证了假设的反应机理,并回归得到了在313—328 K下的指前因子k0、活化能Ea及宏观动力学方程,反应表现级数为二级。通过对实验与计算值的比较验证,此宏观动力学方程合理,可用于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缩醛 动力学 甲醇 稀甲醛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FeCl_3络合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羊衍秋 宋航 +1 位作者 付超 童安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6-39,共4页
以NKC— 9/FeCl3 为催化剂 ,研究了丁酸异戊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规律。在实验条件下 ,内、外扩散阻力可以消除或忽略 ,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是整个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该催化反应的... 以NKC— 9/FeCl3 为催化剂 ,研究了丁酸异戊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规律。在实验条件下 ,内、外扩散阻力可以消除或忽略 ,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是整个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该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丁酸异戊酯 催化剂 阳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