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Spot Image公司任命新一任总裁
1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4期68-68,共1页
在法国Spot Image公司6月22日的董事会上,Spot Image公司任命Hervé Buchwalter先生从7月1日开始继任新一任的总裁及首席执行官。Jean—Marc Nasr将进入EADS公司任新的职位。Hervé Buchwalter先生,45岁,Hervé Buchwal... 在法国Spot Image公司6月22日的董事会上,Spot Image公司任命Hervé Buchwalter先生从7月1日开始继任新一任的总裁及首席执行官。Jean—Marc Nasr将进入EADS公司任新的职位。Hervé Buchwalter先生,45岁,Hervé Buchwalter先生毕业于巴黎中心大学(Ecole Centrale de Paris),2000年他从法国顶级的商业学校-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取得了行政管理硕士(MBA)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spot image公司 总裁 人事管理 首席执行官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斑玉蕈菌盖斑点表型识别分析系统
2
作者 姜宁 陈静 +5 位作者 余昌霞 苏海辉 董浩然 李巧珍 于海龙 李正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为提高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测能力,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菌盖斑点表型识别分析系统。采用MV-CA013-20GC工业相机采集斑玉蕈菌盖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校正(标准色块提取、白平衡校正和Lab色域转换与... 为提高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测能力,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菌盖斑点表型识别分析系统。采用MV-CA013-20GC工业相机采集斑玉蕈菌盖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校正(标准色块提取、白平衡校正和Lab色域转换与色差优化)消除环境光干扰,确保图像色彩还原准确,采用X-AnyLabeling 2.5.3对500张图像进行边界框标注,构建训练数据集,基于YOLOv5检测模型开展模型训练,训练完成后选用树莓派4B部署平台实现菌盖自动分割与菌盖斑点特征分析,采用OpenCV的findContours算法提取斑点数量、大小、分布状态和颜色。该系统可有效完成菌盖斑点表型识别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深度学习 YOLOv5 图像识别 菌盖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图像降维在纸质文物霉斑识别的研究
3
作者 汤斌 贺渝龙 +6 位作者 唐欢 龙邹荣 王建旭 谭博文 覃丹 罗希玲 赵明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险。因此,定期对纸质文物进行霉斑检测对了解纸质文物现状和纸质文物修复至关重要。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能同时获得空间数据和光谱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纸质文物的大批次实时无损检测。针对黑曲霉这一广泛出现的霉菌,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数据降维方法,通过采集其高光谱数据,实现了高光谱冗余数据的自适应预处理。采集了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的20份纸质文物黑曲霉霉斑样本,使用ENVI软件分析得出在413~855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健康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在855~1021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墨迹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文中将所提出方法与传统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预处理方法分别处理原始高光谱数据,并将结果在经典U-Net、SegNet、DeepLabV3+和PSPNet四个语义分割网络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预处理的数据在U-Net和SegNet经典网络中有明显优势,相较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独立成分分析法,霉斑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大提升达到89.49%和88.46%,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为文物保护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霉斑识别 纸质文物 注意力机制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lendMask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矿物鉴定方法
4
作者 张可佳 廖明月 +5 位作者 刘涛 赵玉武 刘宗堡 田枫 张岩 贺友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7-1400,共14页
页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像智能识别能够快速分析页岩储层矿物,是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传统方法在鉴定矿物成分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样本适配度低和特征提取受限等... 页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像智能识别能够快速分析页岩储层矿物,是页岩油储层“甜点”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传统方法在鉴定矿物成分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样本适配度低和特征提取受限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BlendMask的页岩SEM图像鉴定方法。首先,采用双边滤波、拉普拉斯和图像归一化等图像预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锐化和像素统一处理,提高训练样本的质量;然后,采用旋转、缩放、光度变化等图像增广方法构建增广策略,扩大数据集数量;最后,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BlendMask网络,实现图像的成分分割与识别。应用于海塔盆地的页岩SEM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BlendMask模型,改进后方法的分割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0.02~0.20和0~0.59,分割用时减少了1.29~2.7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甜点”储层 BlendMask 扫描电镜图像 矿物成分 分割与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模型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
5
作者 张妍 赵春泓 +1 位作者 李冰 刘溢槟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1026,共9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光伏组件红外图像的背景复杂、热斑缺陷的形状大小各异、反光干扰导致目标特征显著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RT-DETR模型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模型RT-DETRSRC。首先,以RT-DETR为基础模型,利用细粒化卷积SPD-Conv改... 针对无人机航拍光伏组件红外图像的背景复杂、热斑缺陷的形状大小各异、反光干扰导致目标特征显著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RT-DETR模型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模型RT-DETRSRC。首先,以RT-DETR为基础模型,利用细粒化卷积SPD-Conv改进主干网络中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精细化地提取缺陷的特征,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颈部网络中,提出RepBi-PANCARAFE结构来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双向级联特征融合结构RepBi-PAN,增强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和特征融合;引入特征上采样算子CARAFE,在更大的感受野范围内捕获和整合上下文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RT-DETR-SRC模型的mAP50和mAP50:95相较于基线模型分别提升了4.5%和4.1%,能够有效地识别红外图像中的热斑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热斑检测 RT-DE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丝型像质计测定射线照相检测系统性能
6
作者 阳庆国 谭伯仲 +6 位作者 何小中 唐若 杨柳 廖树清 孙云飞 马超凡 邓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064,共14页
针对当前国际标准对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局限于测定基本空间分辨率,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的现状,为了拓展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提出利用其测定射线照相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构建双丝型像质计射线理论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对比度传递函... 针对当前国际标准对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局限于测定基本空间分辨率,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的现状,为了拓展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提出利用其测定射线照相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构建双丝型像质计射线理论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对比度传递函数(CTF)的计算公式,并深入分析像质计摆放位置、射线能量以及线扩散函数(LSF)的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CTF值,进而计算LSF和调制传递函数(MTF),结合改进的Akima插值方法,更精确地测定射线照相系统的基本空间分辨率。最后,利用双丝型像质计标定探测器与射线源焦斑形状,并实现对系统任意成像放大比下LSF和MTF的预测。该方法在我国自主研发的9 MeV微焦点花瓣CT系统和300 kV微焦点工业CT系统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双丝型像质计不仅可用于测定图像基本空间分辨率,还在射线源、探测器和照相系统的CTF,LSF和MTF的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射线照相系统性能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照相检测 双丝型像质计 对比度传递函数 线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焦斑测量 花瓣C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域感知下多方显式信息协同的场景端到端文本识别
7
作者 陈平平 林虎 +1 位作者 陈宏辉 谢肇鹏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4-985,共12页
在复杂自然场景的端到端文本识别中,由于文本和背景难以区分,文本检测的位置信息和识别的语义信息不匹配,无法有效利用检测和识别之间的相关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双域感知下多方显式信息协同的自然场景端到端文本识别方法(Multi-party... 在复杂自然场景的端到端文本识别中,由于文本和背景难以区分,文本检测的位置信息和识别的语义信息不匹配,无法有效利用检测和识别之间的相关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双域感知下多方显式信息协同的自然场景端到端文本识别方法(Multi-party Synergetic explicit Information with Dual-domain Awareness text spotting,MSIDA),通过强化文本区域特征和边缘纹理,利用文本检测和识别特征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端到端文本识别性能.首先,设计融合文本空间和方向信息的双域感知模块(Dual-Domain Awareness,DDA),增强文本实例的视觉特征信息;其次,提出多方显式信息协同模块(Multi-party Explicit Information Synergy,MEIS)提取编码特征中的显式信息,通过匹配对齐用于检测和识别的位置、分类和字符多方信息生成候选文本实例;最后,协同特征通过解码器引导可学习的查询序列获得文本检测和识别的结果 .相比最新的DeepSolo(Decoder with explicit points Solo)方法,在Total-Text、ICDAR 2015和CTW1500数据集上,MSIDA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升0.8%、0.8%和0.4%.代码和数据集在https://github.com/msida2024/MSIDA.git可以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场景文本图像 文本检测 端到端文本识别 特征信息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的光伏组件热斑故障识别及状态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雷 刘波 +1 位作者 孙凯 赵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3,共9页
针对光伏组件热斑的精确定位和量化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与热斑像素比重模型相融合的光伏组件状态量化评估方法,旨在实现不同热斑状态的量化评估。首先,基于获取的红外热斑图像集,提出在DeepLabV3+主干网络中引入迁移学... 针对光伏组件热斑的精确定位和量化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与热斑像素比重模型相融合的光伏组件状态量化评估方法,旨在实现不同热斑状态的量化评估。首先,基于获取的红外热斑图像集,提出在DeepLabV3+主干网络中引入迁移学习网络(EfficientNetB7)来提高热斑形状特征提取能力,进而实现热斑的像素级语义分割;其次,利用Canny算法对分割的热斑图像进行像素级轮廓界定,并利用格林积分计算其像素比重;最后,通过构建状态评估模型实现对光伏组件热斑状态的量化评估。现场试验表明,与常见的语义分割方法(DeepLabV3、FCN、U-net、Linknet、SegNet)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在像素准确率和平均交并比方面分别达到98.33%和91.43%,具有较好的热斑分割效果。此外,所提状态评估方法可实现对光伏组件热斑大小的准确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热斑 图像分割 状态评估 深度学习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树方法从SPOT-5卫星影像中自动提取水体信息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邓劲松 王珂 +1 位作者 李君 董云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分析了SPOT-5影像中水体及其它主要地物的光谱特性及波段间的关系,由此探讨它们在光谱特征上的可分性.研究发现,不同波段之间只有水体具有B3(green)>B4(SW)且B2(red)>B1(IR)的特殊关系,同时在短波红外波段(SW)上,水体与其它地物... 分析了SPOT-5影像中水体及其它主要地物的光谱特性及波段间的关系,由此探讨它们在光谱特征上的可分性.研究发现,不同波段之间只有水体具有B3(green)>B4(SW)且B2(red)>B1(IR)的特殊关系,同时在短波红外波段(SW)上,水体与其它地物亮度值差异明显,可以通过设置阀值加以区分.根据以上分析,建立了决策树模型,在各节点设计不同的分类器,进行水体信息的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其提取精度与通常的监督分类方法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只是在水体和其它地物交界处有误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卫星影像 水体 信息提取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期SPOT-5影像的降雨型浅层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铁锋 徐岳仁 +3 位作者 潘懋 丛威青 温铭生 连建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10,共7页
2005年6月17—23日福建省建瓯市发生特大暴雨,诱发大量中小型浅层滑坡灾害。利用发灾前、后两期SPOT-5影像(包括全色和多光谱),采用几何精校正、影像配准、影像增强、数据融合等处理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建立滑坡解译标志,利用两期影像对... 2005年6月17—23日福建省建瓯市发生特大暴雨,诱发大量中小型浅层滑坡灾害。利用发灾前、后两期SPOT-5影像(包括全色和多光谱),采用几何精校正、影像配准、影像增强、数据融合等处理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建立滑坡解译标志,利用两期影像对比分析,提取滑坡点信息,最终共解译出滑坡点2186个。选取300个解译的灾害点进行了野外验证,野外验证的准确率达92%。研究表明,SPOT-5融合影像在中小型滑坡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 数据融合 浅层滑坡 影像解译 福建建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影像的可吸入颗粒物遥感反演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明 赵文吉 赵文慧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用SPOT 5遥感影像近红外与红光波段计算的差值植被指数(DVI)与实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数据建立模型,对2007年北京市城区SPOT 5影像进行PM10浓度反演试验,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所反映的PM10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2007年北京市... 通过用SPOT 5遥感影像近红外与红光波段计算的差值植被指数(DVI)与实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数据建立模型,对2007年北京市城区SPOT 5影像进行PM10浓度反演试验,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所反映的PM10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2007年北京市城区北部PM10污染较为严重,南部污染相对较弱;绿地和水体附近PM10浓度较低,道路附近PM10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影像 差值植被指数 可吸入颗粒物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SPOT 5影像城区水体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曹凯 江南 +2 位作者 吕恒 周连义 刘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2期27-30,共4页
以南京市部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基于多尺度图像分割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利用对象所包含的光谱、形状及纹理等特征确定地物识别中所需的各种特征参数;最后,通过规则的建立,实现研究区地物的逐级分层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 以南京市部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基于多尺度图像分割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利用对象所包含的光谱、形状及纹理等特征确定地物识别中所需的各种特征参数;最后,通过规则的建立,实现研究区地物的逐级分层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使分类结果具有丰富的语义规则信息,而且还有效减少了“分类椒盐现象”的产生,分类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5影像 城市水体 遥感 面向对象 多尺度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POT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京红 申双和 李秉柏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5,共7页
选取常熟市练塘等 5个乡为试验区 ,用 1 994年和 1 999年的 SPOT资料作为信息源 ,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动态监测 ,并将 1 994年调查结果与同年航空像片详查值作对比 ,进行了精度分析。将 1 999年 SPOT卫片判读结果... 选取常熟市练塘等 5个乡为试验区 ,用 1 994年和 1 999年的 SPOT资料作为信息源 ,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动态监测 ,并将 1 994年调查结果与同年航空像片详查值作对比 ,进行了精度分析。将 1 999年 SPOT卫片判读结果与 1 994年航片详查对比 ,可得到 5乡一级土地分类的动态面积和动态率 ,其中耕地5 a间的动态率为 - 1 8.3‰ ,并与常熟市国土局统计值得出的动态面积和动态率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SPOT卫片监测县级土地利用是可行的 ,选择适宜的 SPOT卫片时相以及剔除细小地物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监测 spot卫星资料 遥感技术 动态面积 动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SPOT-5影像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提取 被引量:8
14
作者 亓兴兰 胡宗庆 +2 位作者 刘健 余坤勇 雷泽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133,136,共4页
以福建沙县作为研究区,以单期SPOT-5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其光谱特征,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绿度植被指数(G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红边参数等光谱指数作为光谱监测指标,通过建立马尾松毛虫虫情级数... 以福建沙县作为研究区,以单期SPOT-5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其光谱特征,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绿度植被指数(G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红边参数等光谱指数作为光谱监测指标,通过建立马尾松毛虫虫情级数模型并进行反演,进而提取虫害信息,其虫害信息提取的总精度为70.75%。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单时相遥感数据进行马尾松毛虫虫害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害信息 光谱特征 spot-5影像 地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调查中ETM^+与SPOT5 Pan影像融合与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宏杰 戴福初 +2 位作者 许领 李维朝 姚鑫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1期43-45,54,I0001,共5页
在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针对研究区范围广、高差大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选用ETM+与SPOT 5 Pan融合影像,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分别采用B rovey变换、IHS变换和PCA变换融合方法对这2种影像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方法... 在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针对研究区范围广、高差大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选用ETM+与SPOT 5 Pan融合影像,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分别采用B rovey变换、IHS变换和PCA变换融合方法对这2种影像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方法和地质灾害解译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CA变换是一种适合于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后的影像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特征明显,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spot5 影像融合 遥感应用 地质灾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7影像的马尾松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冬梅 夏朝宗 +2 位作者 王海宾 陈健 侯瑞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88,共7页
森林生物量的定量估算为全球碳储量循环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肇庆市马尾松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基于SPOT-7影像数据,提取出单波段、波段比值、纹理特征、地形等因子并进行优选,对优选后的变量因子进行分组,生成光谱特征... 森林生物量的定量估算为全球碳储量循环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肇庆市马尾松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基于SPOT-7影像数据,提取出单波段、波段比值、纹理特征、地形等因子并进行优选,对优选后的变量因子进行分组,生成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光谱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3种自变量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3种自变量集构建马尾松生物量估测模型并进行优选。结果显示:基于光谱特征构建的马尾松生物量估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1,均方根误差为15.30 t/hm2,误差平均值为-5.65 t/hm2,总预报偏差的相对误差为9.30%;基于纹理特征构建的马尾松生物量估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4,均方根误差为15.69 t/hm2,误差平均值为-4.73 t/hm2,总预报偏差的相对误差为7.78%;基于光谱和纹理特征相结合构建的马尾松生物量估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3,均方根误差为15.24 t/hm2,误差平均值为-5.27 t/hm2,总预报偏差的相对误差为8.67%。由此可知,基于纹理特征构建的马尾松生物量模型要好于其他两种方法,估算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生物量模型 光谱特征 纹理特征 spot-7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T和IKONOS影像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单新建 李建华 马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野外考察极其艰难.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地震地表破裂带解译,10m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主破裂带的形迹;1m分辨率IKONOS影像...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野外考察极其艰难.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地震地表破裂带解译,10m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主破裂带的形迹;1m分辨率IKONOS影像,是一幅真实的地表微缩景观,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的精细结构及运动特征.研究表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位于东昆仑断裂南麓冲洪积台地或冲洪积台地后缘的地貌陡变带,在布喀达坂峰以东的地表破裂带长近350km,由3条次级破裂组成,走向100°,是一条叠置在先存地震破裂带上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流经破裂带的一系列沟谷发生左旋同步扭曲,平均滑动速率为13.4~16.8mm/a.宏观震中位于93°17′E,35°47′N玉西峰附近的地震破裂带上,这里最大地震位错为7.8m,地震破裂带最宽达1 250m,这与中国地震局推测的宏观震中93.3°E,35.8°N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地震破裂 IKONOS影像 地震地表破裂带 宏观震中 滑动速率 青藏高原北部 无人区 野外考察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5图像的城市水体自动提取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曹凯 江南 +1 位作者 李新国 吕恒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5年第4期24-27,37,共5页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对象,研究基于SPOT-5图像的城市地区水体信息的提取方法。分析表明,对SPOT-5的SW IR波段进行简单的阈值处理,可以清晰地将水体与阴影提取出来。在分析水体和阴影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指数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PO...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对象,研究基于SPOT-5图像的城市地区水体信息的提取方法。分析表明,对SPOT-5的SW IR波段进行简单的阈值处理,可以清晰地将水体与阴影提取出来。在分析水体和阴影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指数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POT-5图像的城市地区水体的自动提取决策树模型。精度验证表明,该模型的水体提取精度较监督分类的提取精度提高2.5%,尤其在具有许多建筑物阴影的局部区域,本模型的水体提取精度提高11.6%。此外,本模型还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只是在阈值大小的确定上会有部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图像 城区水体 建筑物阴影 地形阴影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特征的SPOT影像几何纠正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永社 李晶 +1 位作者 张绍明 程明跃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49-1254,共6页
探讨了利用线特征实现SPOT影像的精确几何纠正问题.在研究SPOT卫星影像星历参数的应用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星历参数确定纠正模型的初始参数,将直线方程作为纠正模型的约束条件,通过迭代计算获取纠正模型的精确参数,实现SPOT卫星影像... 探讨了利用线特征实现SPOT影像的精确几何纠正问题.在研究SPOT卫星影像星历参数的应用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星历参数确定纠正模型的初始参数,将直线方程作为纠正模型的约束条件,通过迭代计算获取纠正模型的精确参数,实现SPOT卫星影像的精确纠正.结果表明,提出的线特征SPOT影像几何纠正方法,可以满足1∶5万数字正射影像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卫星影像 星历参数 线纠正模型 几何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T、QuickBird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东沙岛植被信息的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初佳兰 张杰 +1 位作者 王小龙 付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5,共7页
基于植被的光谱特征,利用监督分类、植被指数(NDV I)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用SPOT-5、Q u ickB ird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东沙岛植被信息进行提取,并作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东沙岛等小型岛屿的植被信息提... 基于植被的光谱特征,利用监督分类、植被指数(NDV I)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用SPOT-5、Q u ickB ird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东沙岛植被信息进行提取,并作了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东沙岛等小型岛屿的植被信息提取是可行的;SPOT-5多光谱数据具备了提取小型海岛植被信息、掌握其植被覆盖状况的能力;与SPOT-5多光谱数据相比,Q u ickB ird多光谱数据在植被精细分类信息的提取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沙岛 spot多光谱数据 QuickBird多光谱数据 植被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