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ro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raffic flow with road width 被引量:4
1
作者 唐铁桥 李传耀 +1 位作者 黄海军 尚华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57-1764,共8页
The macro modeling and the solution of traffic flow with road width were investigated.Firstly,a new macro mo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road width was proposed.Secondly,the effects of road width on uniform flow and ... The macro modeling and the solution of traffic flow with road width were investigated.Firstly,a new macro mo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road width was proposed.Secondly,the effects of road width on uniform flow and small perturbation were studied.The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widening (shrinking) road can enhance (reduce) the equilibrium speed and flow,and the increments (decrements) will increase with the absolute value of road width gradient.In addition,the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new model can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road width on the evolutions of uniform flow and small pertu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flow road width macro modeling PERTURB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水河流域滨水缓冲带安全宽度规划研究
2
作者 秦志强 邹晔 +3 位作者 郭人泰 郭刘鹏 王超 薛良方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1,47,I0002,I0003,共10页
基于SWAT模型建立了汶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估算了流域内污染物负荷,利用经验公式预测了径流通过滨水缓冲带边界时的污染物浓度,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决定该河段滨水缓冲带最小安全宽度的关键变量。结果表明:1)SWAT模型适合进行径流... 基于SWAT模型建立了汶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估算了流域内污染物负荷,利用经验公式预测了径流通过滨水缓冲带边界时的污染物浓度,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决定该河段滨水缓冲带最小安全宽度的关键变量。结果表明:1)SWAT模型适合进行径流、总氮(TN)和总磷(TP)模拟。2)地表径流中TN和TP负荷由上游至下游呈增加趋势。3)滨水缓冲带安全宽度受到连接度、坡度、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影响。上、中、下游滨水缓冲带应各自维持77.90、33.37、60.65 m的安全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SWAT模型 滨水缓冲带 安全宽度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沟谷地形下高填方箱涵涵周土压力离心试验研究
3
作者 冯忠居 姚婉婷 +2 位作者 王伟 王思琦 王溪清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71,共14页
梯形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涵洞的涵周土压力较为复杂,且与上埋式及沟埋式涵洞差异较大。为探明山区梯形沟谷地形下高填方箱涵的涵周土压力特性,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沟谷宽跨比B/D、沟谷坡度α对箱涵涵周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梯... 梯形沟谷地形下高填方涵洞的涵周土压力较为复杂,且与上埋式及沟埋式涵洞差异较大。为探明山区梯形沟谷地形下高填方箱涵的涵周土压力特性,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沟谷宽跨比B/D、沟谷坡度α对箱涵涵周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形沟谷地形的沟谷宽度及坡度均对高填方箱涵结构受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沟谷坡度在30°~60°、沟谷宽跨比B/D<3时影响程度最大;沟谷地形下高填方箱涵的涵顶垂直土压力、涵侧水平土压力及涵底反力均与沟谷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沟谷坡度呈负相关关系;沟谷宽跨比B/D<3时,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Ks<1,沟谷坡度α>30°后,涵顶垂直土压力开始由应力集中转化为应力扩散;建议进行高填方箱涵设计时,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的梯形沟谷地形,选择沟谷宽跨比B/D<3且沟谷坡度较大的区域跨越,以保证地形对箱涵的减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工程 涵周土压力 离心模型试验 高填方箱涵 沟谷地形 沟谷宽度 沟谷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S数据的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康义龙 贾炜玮 +2 位作者 王帆 刘奇峰 朱万才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24,R^(2)均在0.9以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与实测树高的RMSE均值为2.067,R^(2)均在0.650以上,相关性较弱;与实测树冠的RMSE均值为0.376,R^(2)均在0.8以上,相关性较强。在模型拟合方面,二次型函数的基础模型拟合和预估效果最好(R_(a)^(2)=0.528,RMSE=0.718,MAE=0.580,MAPE=0.157),引入林分平均胸径、高径比和每公顷大于对象木断面积之和能够显著提升模型拟合检验精度。考虑样地作为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_(a)^(2)=0.655,RMSE=0.620,MAE=0.484,MAPE=0.130)。综上所述,结合BLS点云数据与测量数据构建冠幅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利用BLS辅助林业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 红松 冠幅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花岗岩物理模型研制与裂缝宽度测井计算方法
5
作者 秦瑞宝 李雄炎 +7 位作者 张占松 张冲 曹景记 聂昕 汪鹏 方思南 叶信宇 尹中旭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3-2711,共9页
潜山裂缝性油气藏是中国海上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而裂缝是决定潜山裂缝性储层渗流及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裂缝宽度是核心参数.为了解决裂缝宽度测井定量计算难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了斯伦贝谢电成像测井仪器FMI和中海油服电成... 潜山裂缝性油气藏是中国海上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而裂缝是决定潜山裂缝性储层渗流及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裂缝宽度是核心参数.为了解决裂缝宽度测井定量计算难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了斯伦贝谢电成像测井仪器FMI和中海油服电成像测井仪器ERMI可以采集数据的大尺度花岗岩物理模型;其次,采用测宽仪测量物理模型中的裂缝宽度,精确到1μm;最后,在不同泥浆矿化度条件下,采集物理模型中FMI和ERMI电成像测井数据,并对比分析不同宽度、不同形态裂缝在不同地层对比度条件下的电成像测井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种电成像测井仪器,随着地层对比度的增加,FMI和ERMI图像显示的裂缝宽度越大;(2)相同条件下,ERMI图像显示的裂缝宽度比FMI图像显示的裂缝宽度略宽;(3)采用准确的仪器系数时,FMI和ERMI计算的裂缝宽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上述结论与认识为裂缝宽度及其他裂缝参数的准确计算奠定了实验基础,也为中国海上潜山裂缝性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裂缝性储层 花岗岩 物理模型 裂缝宽度 电成像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UHPC负弯矩区裂缝宽度试验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思林 马健 +4 位作者 耿丹 李卫 黄照红 柏小俊 彭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解决钢-混组合结构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开裂等问题,提出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代替负弯矩区普通混凝土的铺设方案,设计并完成了3片钢-UHPC组合梁的负弯矩区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负弯矩区UHPC的裂缝发展规... 为解决钢-混组合结构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开裂等问题,提出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代替负弯矩区普通混凝土的铺设方案,设计并完成了3片钢-UHPC组合梁的负弯矩区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负弯矩区UHPC的裂缝发展规律及内在开裂机理,得到组合梁的裂缝宽度、发展规律等试验数据,并结合黏结滑移分析理论,推导桥面板UHPC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UHPC可以提高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抗裂性能,具有抑制桥面板裂缝发展的能力;增加UHPC桥面板的配筋率能提高组合梁负弯矩区的临界开裂荷载和负弯矩区的抗裂性能,并限制裂缝发展;提出的负弯矩区桥面板UHPC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负弯矩区 模型试验 UHPC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研建
7
作者 姜佟燃 燕云飞 姜立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目的】利用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并与聚合法构建的可加性树冠半径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对比,以期为落叶松树冠半径和冠幅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68块天然林样地3 444株落叶松为研究对... 【目的】利用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并与聚合法构建的可加性树冠半径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对比,以期为落叶松树冠半径和冠幅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68块天然林样地3 444株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从8个冠幅-胸径基础模型拟合结果中,分别选择赤池信息量准则和贝叶斯信息准则最小的模型作为各树冠半径的基础模型。在最优基础模型中引入单木和林分因子,构建广义模型。基于构建的广义模型,分别采用聚合法和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树冠半径相容性模型系统。【结果】(1)基础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方向树冠半径的最优基础模型存在差异。(2)在不同方向树冠半径的基础模型中,分别引入枝下高、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平均胸径等变量,这些变量均能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单木尺寸和竞争变量的各方向树冠半径的广义模型。(3)基于聚合法和广义加性模型构建的树冠半径和冠幅相容性模型系统综合对比表明:广义加性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树冠半径和冠幅的预测均优于聚合法模型。【结论】落叶松各树冠半径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趋势。在落叶松树冠半径模型中,广义加性模型预测精度优于聚合法。广义加性模型不但对模型假设要求不严,还简化了预测变量和响应变量之间的选择过程。因此,从模型假设和应用便利性角度,推荐广义加性模型预测该区域落叶松树冠半径和冠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冠幅 树冠半径 聚合法 可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种策略对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黑春雨 陶杨 +2 位作者 顾泽茂 蒋金山 隗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5,共9页
为了筛选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高效育种策略,解决优质种苗短缺问题,通过比较自繁自养、外源引种和群体选育3个育种策略形成克氏原螯虾种质群体的繁殖性能,并结合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为了筛选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高效育种策略,解决优质种苗短缺问题,通过比较自繁自养、外源引种和群体选育3个育种策略形成克氏原螯虾种质群体的繁殖性能,并结合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解析影响繁殖性能的关键表型及其作用路径。结果显示,选育群体克氏原螯虾的绝对抱卵量[(621.35±173.43)粒/尾]、相对抱卵量[(15.53±2.57)粒/g]、卵粒总质量[(4.31±1.53)g]和抱卵率(94.7%)均显著高于外源引种群体[(374.35±85.75)粒/尾,(13.15±2.42)粒/g,(3.36±0.82)g,71.7%,P<0.05]和自繁自养群体[(190.54±79.08)粒/尾,(12.30±3.11)粒/g,(1.44±0.67)g,52%,P<0.01];外源引种群体克氏原螯虾的绝对抱卵量显著高于自繁自养群体(P<0.05),但二者之间的相对抱卵量差异并不显著。SEM分析显示,头胸甲宽对绝对抱卵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42,高于体质量(0.451)、卵粒总质量(0.387)对绝对抱卵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是影响绝对抱卵量的最关键表型。头胸甲宽通过影响体质量与卵粒总质量,间接提升了绝对抱卵量(CFI=0.918,GFI=0.917,RMSEA=0.056)。此外,选育群体克氏原螯虾的头胸甲宽[(2.52±0.19)cm]显著高于外源引种群体[(2.39±0.13)cm,P<0.001]与自繁自养群体[(1.91±0.31)cm,P<0.001],以上结果表明群体选育是提升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高效策略,头胸甲宽是群体选育提升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关键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群体选育 头胸甲宽 繁殖性能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土工格室条带拉伸性能及本构模型
9
作者 张冰冰 宋飞 刘杰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30,共12页
为研究拉伸速度和条带宽度对土工格室条带强度、变形特性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开展土工格室条带的单轴拉伸试验。对不同工况下条带的拉伸应力-应变和自然应力-自然应变关系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研究因素下的条带... 为研究拉伸速度和条带宽度对土工格室条带强度、变形特性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开展土工格室条带的单轴拉伸试验。对不同工况下条带的拉伸应力-应变和自然应力-自然应变关系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研究因素下的条带破坏形态进行微观分析,采用改进后扩展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对条带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速度的提高及条带宽度的增大,条带断口处纤维破裂会越严重;拉伸速度和条带宽度的增大对条带断裂拉力均有提高,对拉伸速度的敏感性更大;此外,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出土工格室条带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从而可为土工格室加筋结构的工程设计和数值计算提供土工格室强度取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室 条带宽度 拉伸速度 纤维裂谷 扩展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C算法的福建闽北杉木单木冠幅模型研究
10
作者 杨自鑫 谢运鸿 孙玉军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6,共12页
[目的]建立针对杉木人工林的单木冠幅模型,增强对杉木冠幅大小的预测准确性,并为杉木人工林的专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29块样地共计2005株杉木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种算法的杉木单木冠幅模型进... [目的]建立针对杉木人工林的单木冠幅模型,增强对杉木冠幅大小的预测准确性,并为杉木人工林的专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29块样地共计2005株杉木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多种算法的杉木单木冠幅模型进行对比。从11种常用的冠幅—胸径模型中筛选出最优的逻辑斯蒂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在基础模型中添加树高、林分密度和基尼系数(Gini)等单木和林分因子作为协变量参与建模,得到广义冠幅模型,然后添加样地随机效应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杉木冠幅模型,并采用贝叶斯优化模型的超参数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超参数代入建模。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和剩余均方根误差(RMSE)模型评价指标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2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精度,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MCMC算法)联合随机森林与支持向量机建模,并对比基础MCMC算法与高级Stan算法在预测冠幅方面的表现。[结果]结果表明,添加样地随机效应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广义模型,R_(adj)^(2)提升0.1070,RMSE下降0.0577,运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的冠幅模型展现出相似的预测性能,采用MCMC方法联合RF和SVM建模,MCMC链得到较好收敛,相较于基础MCMC算法,高级Stan算法各参数间自相关性显著降低,且预测精度得到提高,R_(adj)^(2)由0.6326提升至0.849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MCMC算法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冠幅预测精度,对福建闽北现有冠幅模型的改进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幅 GINI系数 混合效应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 MCM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优化控制策略
11
作者 薛贵景 刘计龙 +2 位作者 李科峰 代壮志 麦志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96-4006,I0036,共12页
现有的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active neutral-point clamped three-level,ANPC-3L)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中点电位控制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难以实现低复杂度和高中点电位控制精度的有机统... 现有的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active neutral-point clamped three-level,ANPC-3L)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中点电位控制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难以实现低复杂度和高中点电位控制精度的有机统一。尤其是在ANPC-3L逆变器高调制比、低功率因数工况下,参考电压矢量进入到空间矢量图的中点电位不可控区域,母线中点电位波动问题进一步加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等效SVPWM与模型预测的中点电位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中点电位预测模型,遍历确定最优的矢量序列及作用时间,实现对中点电位的快速精准控制。在中点电位不可控区域通过调制模式的动态切换,使ANPC-3L逆变器在高调制比、低功率因数工况下中点电位波动最高下降约80%,等效降低了对支撑电容容值的需求。最后,通过一台功率等级18kW的三相ANPC-3L逆变器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 空间矢量调制 模型预测 中点电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混合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
12
作者 刘泽远 吴幸成 +3 位作者 蔡骏 陈小元 杨艳 刘程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69-4478,I0029,共11页
针对现有单周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且具有三相悬浮绕组的混合磁轴承电流控制的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提出该类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新型电流型单周期控制... 针对现有单周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且具有三相悬浮绕组的混合磁轴承电流控制的问题,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提出该类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新型电流型单周期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三相全桥开关功放驱动式六极混合磁轴承的径向悬浮与SVPWM原理;其次,基于七段式SVPWM方法,建立混合磁轴承三相全桥开关功放的电流型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然后,给出以X、Y两轴方向电流变量为坐标,且可计及相电阻压降的扇区判别方法;最后,采用3个负载电感线圈模拟磁轴承三相绕组,设计电流闭环控制的仿真与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各负载线圈电流脉动小,且跟踪精度较高,进而验证所提单周期模型和扇区判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三相全桥开关功放 单周期数字控制模型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扫路车吸尘盘吸尘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13
作者 李路阳 关红艳 李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3期99-104,116,共7页
由于扫路车吸盘不同的高度和纵向宽度以及肩部斜角会产生不同的吸尘效率,利用Fluent对吸盘模型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扫路车吸盘在不同高度和宽度时吸盘前进风口、侧边进风口、近地面和吸尘口的气流平均速度变化,得到吸盘在高度160 m... 由于扫路车吸盘不同的高度和纵向宽度以及肩部斜角会产生不同的吸尘效率,利用Fluent对吸盘模型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扫路车吸盘在不同高度和宽度时吸盘前进风口、侧边进风口、近地面和吸尘口的气流平均速度变化,得到吸盘在高度160 mm、纵向宽度220 mm时取值面速度最大,吸尘能力最佳;采用欧拉-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对不同肩部斜角的吸盘进行气固两相流模拟,研究吸盘肩部斜角不同时直径为15 mm的尘粒捕获数量,结果表明当吸盘肩部斜角为8°时吸尘口捕获颗粒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盘 纵向宽度 高度 离散相模型 捕获数量 最佳肩部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单株竹秆材积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王晓晓 李扬 +2 位作者 刘淼 蔡春菊 范少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545,共10页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对四川省慈竹林的12个典型县(区)的72块样地进行调查,共采集了215株慈竹单株样本。在精准测定慈竹竹秆材积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建模因子胸径(D_(1.3))、竹高(h),引入新的建模因子胸高竹节长(L)、地径(D_(0))、形率(q_(...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对四川省慈竹林的12个典型县(区)的72块样地进行调查,共采集了215株慈竹单株样本。在精准测定慈竹竹秆材积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建模因子胸径(D_(1.3))、竹高(h),引入新的建模因子胸高竹节长(L)、地径(D_(0))、形率(q_(a),q_(b))、冠幅(C_(W))、冠长(C_(L)),构建筛选最优材积模型。结果表明:构建模型(M_1~M_(14))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00,模型拟合良好,表现出优良的泛化能力;以胸径、竹高和3/4处胸高形率构建的三元材积模型M_(10)[V=0.049D_(1.3)^(1.760)h^(0.639)q_(b(3/4))^(0.176)],是最优材积模型,其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970,且平均绝对误差和赤池信息准则等均优于传统材积模型;模型M_1和模型M_2易于测量,可显著提升调查工作效率;其余模型可以依据现实需求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材积模型 胸高竹节长 形率 冠幅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墩身节段胶接缝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15
作者 瞿荣辉 高立强 +2 位作者 别业山 王奥迪 肖明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为了解预制桥墩节段胶接缝的受剪破坏形态及机理,对某桥梁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预制墩身节段胶接缝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考虑键齿高宽比、压应力水平,开展6组Z形单齿直剪试件模型试验,分析剪力键胶接缝破坏模式及抗剪承载力,基于试验... 为了解预制桥墩节段胶接缝的受剪破坏形态及机理,对某桥梁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预制墩身节段胶接缝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考虑键齿高宽比、压应力水平,开展6组Z形单齿直剪试件模型试验,分析剪力键胶接缝破坏模式及抗剪承载力,基于试验现象与实测结果提出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单键齿胶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组试件胶接缝均呈现脆性破坏特征,当键齿高宽比不小于1∶5.5时,剪力键出现齿根剪断、胶接缝完全失效的破坏形态;键齿高宽比不超过1∶15.7时,在不同的压应力水平下出现阳齿块连同保护层内混凝土被完全剥离和阳齿块混凝土局部剪碎2种破坏形态;键齿高宽比越小,试件初始剪切刚度对压应力变化越敏感;综合抗剪刚度、破坏模式及受力计算,建议剪力键受剪方向上的高宽比不小于1∶5.5。提出的不同破坏模式下单键齿胶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偏差平均值为4%,吻合良好,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墩身节段 剪力键 胶接缝 抗剪承载力 剪切刚度 键齿高宽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山宽度调控下近惯性内波的产生与耗散
16
作者 王文博 谢晓辉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深海中地转流与海山相互作用可激发产生近惯性内波,该内波强度与海山高度相关,与海山宽度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采用二维MITgcm非静力数值模型探究了地转流与深海海山的相互作用以及海山宽度对近惯性内波产生与耗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地... 深海中地转流与海山相互作用可激发产生近惯性内波,该内波强度与海山高度相关,与海山宽度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采用二维MITgcm非静力数值模型探究了地转流与深海海山的相互作用以及海山宽度对近惯性内波产生与耗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强迫在海山背流面顶部边缘产生强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产生近惯性内波并得到发展,使得能量从地转流向近惯性内波传递;在海山高度不变的条件下,海山宽度越小,近惯性内波的强度越大,发展和衰减更快;相较海山的迎流面,背流面的近惯性内波的垂直切变更强,产生的湍流耗散更强。因此,除了海山高度,海山宽度也是调控近惯性内波生成和演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地转流 近惯性内波 湍流混合 流与地形相互作用 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 MITgcm模型 海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高频干扰下并网变换器PWM幅频特性的多重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
17
作者 崔越 彭晗 王思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7-4457,I0027,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是导致电网中出现复杂频率谐波和间谐波的重要原因。掌握并网变换器的PWM幅值和频率特性对于研究电网电压/电流在异常频率下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以及形成对应的抑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调制波幅值和频率干扰下的变换器PWM幅值和频率特性研究。基于调制波的幅值和频率干扰特性以及多元周期函数多重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原理,提出多重傅里叶级数PWM分析方法,实现对由复杂频率分量构成的调制波和载波调制生成的PWM信号的准确建模和频谱分析;揭示PWM中基频、干扰频率和载波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PWM信号中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及幅值和频率特性与调制波、载波和干扰之间的关联;以降低计算复杂性和增强多重傅里叶级数法在PWM分析中的适用性为目标,提出一种简便的多重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建模和分析 多重傅里叶级数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 干扰 高频谐波和间谐波 并网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social force model based on exit selection for microscopic pedestrian simulation in subway station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勋 李海鹰 +2 位作者 孟令云 许心越 陈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490-4497,共8页
An improved social force model based on exit selection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pedestrians' microscopic behaviors in subway station. The modification lies in considering three factors of spatial distance, occupant... An improved social force model based on exit selection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pedestrians' microscopic behaviors in subway station. The modification lies in considering three factors of spatial distance, occupant density and exit width. In addition, the problem of pedestrians selecting exit frequently is solved as follows: not changing to other exits in the affected area of one exit, using the probability of remaining preceding exit and invoking function of exit selection after several simulation steps. Pedestrians in subway station have som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xplicit destinations, different familiarities with subway station. Finally, Beijing Zoo Subway Stat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results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actual data and simulation dat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odel can depict the microscopic behaviors of pedestrians in subway 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IT SELECTION SOCIAL FORCE model EXIT width mic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样本量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玥 徐雷 +3 位作者 刘红云 韩雨婷 游晓锋 万志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8,I0001-I0042,共57页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分析具有嵌套结构的心理学实验数据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提出了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用于该模型的样本量规划。通过等高线图,确定同时符合检验力、效应量准确性以及置信区间宽度要求的被试量和试次数。结合关注被试内实验效应和被试变量调节效应的两类典型模型,通过两个模拟研究,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探索效应量、随机效应大小和被试变量类型对置信区间宽度等高线图及样本量规划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多水平模型 检验力分析 效应量 置信区间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腹板工字梁焊接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林君 张宏 +2 位作者 刘麒 杨继兴 王起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为研究波形腹板工字梁不同宽厚比对其焊接残余应力大小的影响和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对不同宽厚比的试件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利用完全耦合法建立了波形腹板工字梁的热弹塑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焊接应力场;对不同... 为研究波形腹板工字梁不同宽厚比对其焊接残余应力大小的影响和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对不同宽厚比的试件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利用完全耦合法建立了波形腹板工字梁的热弹塑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焊接应力场;对不同路径位置上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不同宽厚比试件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并绘制了分布模型;系统分析了板件厚度及宽厚比对构件残余应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构件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波形腹板工字梁焊接有限元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所测得的残余应力吻合度较高;残余应力总体分布主要以纵向残余应力为主,翼缘近焊缝处存在最大的残余拉应力,最大拉应力为415MPa;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翼缘及腹板外伸端所出现的残余压应力大小与板件宽厚比和板件厚度变化呈反比;与此不同的是,残余拉应力大小并不直接与板件宽厚比或板件厚度呈显著的变化趋势;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波形腹板工字梁1/2截面处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和计算公式,为后续波形腹板残余应力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残余应力分布模型 波形腹板工字梁 有限元分析 宽厚比 焊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