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胞饮联合盆底康复仪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许娟 魏嘉琦 +1 位作者 张慧娟 张海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温胞饮联合盆底康复仪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收治的80例中老年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温胞饮联合盆底康复仪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收治的80例中老年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胞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快速收缩最大值、收缩平均值、耐力测试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颈移动度、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胞饮联合盆底康复仪治疗中老年女性SUI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盆底肌力,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胞饮 盆底康复仪 中老年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内点阵CO_(2)激光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观察
2
作者 赵颖 高湛 郭琦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阴道内点阵CO_(2)激光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94例轻、中度SUI女性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盆底磁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 目的观察阴道内点阵CO_(2)激光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94例轻、中度SUI女性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盆底磁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阴道内点阵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判定临床疗效,改良牛津肌力分级及盆底表面肌电仪评估患者的盆底功能,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减少,且联合组减少更明显(P均<0.05)。联合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升高,且联合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和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均升高,且联合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ICI-Q-SF评分降低、PISQ-12评分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ICI-Q-SF评分低、PISQ-12评分高(P均<0.05)。结论阴道内点阵CO_(2)激光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SUI的临床效果较好,能通过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控尿能力,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点阵CO_(2)激光 盆底磁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石超会 郭二芳 +3 位作者 张树华 冯蕾 李宁 林伟群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纳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UI女性患者130例为SUI组,同时收纳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名为非SUI组。记录两组年龄... 目的分析经会阴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纳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SUI女性患者130例为SUI组,同时收纳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名为非SUI组。记录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对两组分别进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及耻骨直肠肌SWE成像,记录两组静息状态下及最大瓦式动作(Valsalva)后膀胱颈在Y轴方向上的下移距离(Y_(Δ))、膀胱颈的位移(BND)、Valsalva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PUA2);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PR)杨氏模量值(E_(1))、最大缩肛状下PR杨氏模量值(E_(3))。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经会阴二维超声、SWE是否存在差异,建立多指标预测模型,同时描绘预测模型及单一指标诊断SUI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各指标诊断SUI的功效。结果两组年龄、Y_(Δ)、BND、PUA2、E_(1)、E_(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I的诊断函数为PRESUI=0.791×Y_(Δ)+0.198×PUA2+0.549×E_(1)-0.189×E_(3)-41.192。PUA2、Y_(Δ)、E_(1)、E_(3)及预测模型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0,预测模型诊断SUI的AUC值高于PUA2、Y_(Δ)、E_(1)、E_(3)(Z=-5.048、-3.374、-3.978、-7.047,均P<0.05)。预测模型诊断SUI的AUC为0.997(95%CI:0.992~1.000),最佳截断值为0.73时,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100.0%。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及SWE能够实时、直观地反映受检者盆底结构的解剖及功能状态,Y_(Δ)、PUA2、E_(1)、E_(3)及预测模型均可作为SUI的诊断指标,预测模型诊断SUI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压力性尿失禁 耻骨直肠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苏洁 朱丽华 +2 位作者 王春丽 吕君 李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2,11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SU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膀胱颈的位置(BNP)、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 目的探讨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SU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膀胱颈的位置(BNP)、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TA)、尿道旋转角(UR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超声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盆底超声特征在最大Valsalva动作下,尿道内口打开,近段尿道呈开放状态,PUA和BND增大、URA增加、膀胱膨出。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观察组PUA、UTA、LHA分别为(131.24±12.75)°、(27.02±2.29)°、(15.32±2.06)cm^(2)和(160.29±16.38)°、(60.02±5.34)°、(23.65±2.37)cm^(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观察组BNP为(23.14±2.02)mm和(10.60±1.65)m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下,观察组BND、URA为(32.45±2.65)mm、(87.45±9.1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lsalva动作下,≥50岁患者BND、PUA、UTA、URA、LHA分别为(34.72±2.13)mm、(164.24±15.51)°、(62.02±6.85)°、(93.11±8.72)°、(24.86±2.12)cm^(2),均高于<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患者BNP为(9.24±1.83)mm,低于<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盆底结构,通过对女性盆底肌结构相关指标的测量,反映盆底肌的收缩能力和膀胱位置变化,有助于SUI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腹直肌分离度可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效能
5
作者 白伟伟 廖凡 +1 位作者 阚晓纯 朱美娣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腹直肌分离度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4年8月于本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进行产后复查的112例产妇。根据是否发生PSUI,将产妇分为PSUI组(n=51)和非PSUI组(n=61)。比较...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腹直肌分离度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4年8月于本院分娩并于产后6~8周进行产后复查的112例产妇。根据是否发生PSUI,将产妇分为PSUI组(n=51)和非PSUI组(n=61)。比较两组产妇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静息状态时膀胱颈位置(BSD1)、尿道倾斜角(UIA1)、膀胱尿道后角(PUA1)、肛提肌裂孔面积(LHA1);最大Valsa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BSD2)、尿道倾斜角(UIA2)、膀胱尿道后角(PUA2)、肛提肌裂孔面积(LHA2)、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膀胱颈移动度(BND)及尿道旋转角(URA)]及腹直肌分离度,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UI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绘制ROC曲线验证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PSUI的诊断效能。结果 PSUI组BSD2、UIA2、PUA2、LHA2、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BND及URA均高于非PSUI组(P<0.05)。112例产妇中,28例腹直肌正常,其中7例发生PSUI(25.00%);轻度分离组43例,14例发生PSUI(32.56%);中度分离组27例,19例发生PSUI(70.37%);重度分离组14例,11例发生PSUI(78.57%)。随着腹直肌分离程度加重,PSUI发生率占比逐渐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HA2(OR=3.170)、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OR=2.702)、BND(OR=3.034)、URA(OR=2.854)及腹直肌分离度(OR=3.476)是产妇发生PSUI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各参数联合时曲线下面积为0.92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86.89%。结论 经会阴盆底相关超声参数LHA2、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BND、URA协同腹直肌分离度可进一步提高PSUI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经会阴 超声检查 腹直肌分离度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熊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9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9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肌力、尿失禁情况、漏尿情况、尿流动力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漏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腹部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顺应性(B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对于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能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尿失禁和漏尿情况,调节尿流动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 电刺激生物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检查对绝经后不同分度SUI女性尿道括约肌的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妍妍 朱雯 +5 位作者 方文静 林秀梅 齐永涛 王欣 徐灵菲 马桂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54-2057,共4页
目的利用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及声触诊弹性成像(sound touch elastography,STE)技术,评估绝经后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女性尿道括约肌形态及弹性的变化。方法选取90例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Inge... 目的利用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及声触诊弹性成像(sound touch elastography,STE)技术,评估绝经后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女性尿道括约肌形态及弹性的变化。方法选取90例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进行分组,其中轻度组29例,中度组31例,重度组30例。选取同期正常的绝经后女性3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双平面探头观察尿道括约肌矢状切面和横切面的声像图特征,测量入组观察对象的尿道括约肌厚度、长度及采集各组尿道括约肌的平均弹性模量值(mean elastic modulus,Emean)。结果1)轻、中、重度组的尿道括约肌厚度、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减小,Emean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相比,尿道括约肌长度、厚度均减小,Emean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轻度组尿道括约肌厚度、长度、Emean值与中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及STE技术能定量评价尿道括约肌形态和弹性的变化,评估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道括约肌受损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决策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括约肌 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 声触诊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超声与MRI检查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芳 孙新党 +1 位作者 曹青峰 史景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87-88,共2页
目的 对比盆底超声、MRI检查在产后SU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与盆底超声检查。记录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不同状态下的LHA、RVA、... 目的 对比盆底超声、MRI检查在产后SU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与盆底超声检查。记录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不同状态下的LHA、RVA、UIA。Valsalva状态下测量BND;Valsalva状态下和静息状态下测量尿道旋转角(URA)。观察患者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并对比MRI、盆底超声对产后SUI的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A、RVA及UIA均显著高于盆底超声检查(P<0.05)。Valsalva状态下,MRI检查SUI患者URA、BND均显著高于盆底超声(P<0.05)。MRI检查对SUI的检出率为98.11%,盆底超声对SUI的检出率为94.3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为60.38%,比于盆底超声低(77.36%)(P<0.05)。结论 相对MRI检查,盆底超声可提高尿道管腔内漏斗形成的检出率,但在MRI检查在产后早期的盆腔结构变化中的优势更突出,MRI检查可作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磁共振成像 盆底超声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在预防和减少产后远期SUI中的作用
9
作者 刘桂英 冼海燕 凌清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康复器联合干预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干预,对照组仅给予Kegel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康复器联合干预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干预,对照组仅给予Kegel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远期SUI的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最大肌电压分别为(9.22±3.28)μV和(14.284-3.97)μv,两组干预之后POP—Q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后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suI的发生率分别为8.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预防和减少远期SUI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康复器 盆底肌 压力性尿失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低能量线性冲击波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王欣 陈宪艳 +2 位作者 张倩 胡燕 姜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低能量线性冲击波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探头固定于女性大阴唇外侧,接受2次/周、连续3周的低能量线性冲击波治疗, 10 min/次。每个治疗区域使用900~1600个冲击波,每次治疗... 目的 探讨体外低能量线性冲击波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探头固定于女性大阴唇外侧,接受2次/周、连续3周的低能量线性冲击波治疗, 10 min/次。每个治疗区域使用900~1600个冲击波,每次治疗产生1800~3200个冲击波,低能量线性冲击波的能量密度为0.09 mJ/mm^(2)。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后2个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临床症状主观分度。结果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2个月ICI-Q-SF、I-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治疗后2个月ICI-Q-SF评分4.00(1.00, 5.00)、4.00(1.00, 5.00)分低于治疗前的9.00(7.00,11.00)分, I-QOL评分81.82(76.14, 84.09)、81.82(76.14, 85.23)分高于治疗前的75.57(68.18, 81.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治疗后2个月ICI-Q-SF评分、I-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2个月Ingelman-Sundberg分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Ingelman-Sundberg分度轻度38例(76.0%)、中度12例(24.0%);治疗后无症状23例(46.0%)、轻度25例(50.0%)、中度2例(4.0%);治疗后2个月无症状23例(46.0%)、轻度26例(52.0%)、中度1例(2.0%),患者治疗后、治疗后2个月Ingelman-Sundberg分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治疗后2个月Ingelman-Sundberg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周体外低能量线性冲击波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明显缓解尿失禁症状,降低临床主观分度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低能量线性冲击波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会阴多模态超声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模型的构建与预测价值
11
作者 郭二芳 冯蕾 +3 位作者 石超会 林伟群 李宁 张树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50-154,共5页
目的基于经会阴多模态超声构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44例女性SUI患者为SUI组,同期92名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分析女性SUI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经... 目的基于经会阴多模态超声构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44例女性SUI患者为SUI组,同期92名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分析女性SUI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经会阴多模态超声指标对女性SU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SUI组年龄高于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膀胱颈下移距离、膀胱颈位置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PUA)、肛提裂孔面积(LHA)、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E_(1))高于非SUI组,最大缩肛状态下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E_(3))、最大缩肛状态下与静息状态下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之差(ΔE)低于非SU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A、LHA、E_(1)、E_(3)、ΔE是女性SU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方程为:Logit(P)=0.151×PUA+0.602×LHA+0.814×E_(1)-0.154×E_(3)-0.147×ΔE-57.031。预测模型预测女性SU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UA、LHA、E_(1)、E_(3)、ΔE单独预测。结论经会阴多模态超声可以清晰、直观地反映女性SUI患者盆底结构的解剖及功能变化;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多模态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肛提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控尿能力和盆底肌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童 秦丽娜 +3 位作者 吕桃桃 田野 冯荣荣 薛宝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的68例P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 目的观察“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的68例P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磁刺激治疗,治疗组给予“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平均24 h漏尿次数、盆底肌肉肌力分级测试(GRRUG)、盆底表面肌电、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平均24 h漏尿次数和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RRU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Ⅱ及得分、肌电Ⅰ及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肌电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Ⅱ得分、肌电Ⅰ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可减少PSUI患者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提升患者的控尿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Ⅱ类肌电信号最大值,增强快肌收缩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骶四针” 盆底表面肌电 盆底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吊带材料的进展
13
作者 李春龙(综述) 卫中庆(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9-1333,共5页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困扰。针对女性SUI的手术治疗经历了许多手术术式和吊带材料的改进。直到当代,以聚丙烯吊带进行的尿道中段吊带术(MUS)凭借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和微创、术后恢复快...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困扰。针对女性SUI的手术治疗经历了许多手术术式和吊带材料的改进。直到当代,以聚丙烯吊带进行的尿道中段吊带术(MUS)凭借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和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成为了SUI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合成吊带的排斥反应越发受到重视,MUS也面临对复杂病例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文章就尿失禁吊带材料的发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合成材料、自体材料、异体材料吊带在SUI手术治疗中的优劣势,展望了各种材料及相应术式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中段吊带术 经阴道无张力吊带 合成材料 自体筋膜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实颗粒优化方对压力性尿失禁模型雌性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程鹏伃 唐益文 +6 位作者 周艳艳 王忠 丁家森 张泽家 魏永强 高瞻 邵魁卿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5期10-14,49,共6页
目的 探讨芪实颗粒优化方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模型雌性大鼠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6~8周龄,220~250 g,SPF级)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造模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7 d后通过置入导尿管并向气囊... 目的 探讨芪实颗粒优化方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模型雌性大鼠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6~8周龄,220~250 g,SPF级)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造模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7 d后通过置入导尿管并向气囊注射生理盐水以模拟产伤状态,从而建立SU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芪实颗粒优化方生药6.39、12.87 g/(kg·d);阳性药组予盐酸米多君溶液0.45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0.1 ml/(kg·d);各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比较各组腹压漏尿点压(ALPP);比较各组血清活性氧簇(ROS)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观察肛提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PP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ALPP升高(P<0.05或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ALPP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OS浓度、MDA含量、MMP-9蛋白表达升高,GSH-Px活性、SOD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ROS浓度、MDA含量、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GSH-Px活性、SOD水平升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ROS浓度、MDA含量降低(P<0.01),GSH-Px活性、SOD水平升高(P<0.01)。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MMP-9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肛提肌组织可见结构完好,肌纤维排列紧密整齐;模型组肛提肌组织结构异常,肌纤维坏死且伴有纤维断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肌纤维更为紧密完整。结论 芪实颗粒优化方可有效改善SUI大鼠肛提肌组织病理形态,降低ROS浓度、MDA含量,提高SOD水平和GSH-Px活性,降低MMP-9蛋白表达,改善氧化应激状态,缓解胶原水解,恢复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芪实颗粒优化方 氧化应激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红英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3-104,共2页
目的 观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医院确诊的SUI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根据患者应对方式分为消极组与应对组,并比较... 目的 观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医院确诊的SUI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根据患者应对方式分为消极组与应对组,并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找出影响SUI患者应对方式因素。结果 85例SUI患者中积极应对52例(61.18%),消极应对33例(38.82%);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认知评分、文化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家庭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低、重度SUI、家庭支持低是影响SUI患者应对方式的危险因素(OR>1,P<0.05),压力性尿失禁认知水平高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部分SUI患者应对疾病较为消极,受到自身文化程度低、压力性尿失禁认知低、重度SUI、家庭支持低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应对方式 文化程度 病情严重程度 家庭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比较经阴道和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时俪 周沂 +1 位作者 刘海英 翟丽东 《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88-492,F0002,共6页
目的:有限元分析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TOT)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方法:基于1名健康初产妇的静态核磁共振图像,重建其盆腔器官的有限元模型,进行5种工况的模拟,即无损伤、肛提肌损伤、肛提肌+盆筋膜... 目的:有限元分析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TOT)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方法:基于1名健康初产妇的静态核磁共振图像,重建其盆腔器官的有限元模型,进行5种工况的模拟,即无损伤、肛提肌损伤、肛提肌+盆筋膜腱弓损伤,以及联合损伤+TOT或TVT。结果:肛提肌和盆筋膜腱弓同时受损时,膀胱在休息期和最大Valsalva期的位移显著增大,分别为13.98 mm和105.20 mm。宫颈末端应变张量增大,阴道前壁应变张量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相比于TOT,TVT对纠正盆底器官的过度活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部 三维重建 压力性尿失禁 静动态核磁共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壁神经分布与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之间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杨文娟 林益琴 +2 位作者 孙先军 俞昊 方姗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壁神经的分布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与盆底重建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因盆腔脏器脱垂(POP)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患者阴道前壁蛋白基因产物9.5(PGP9... 目的探讨阴道壁神经的分布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与盆底重建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因盆腔脏器脱垂(POP)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患者阴道前壁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染色,探讨两组患者在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产次、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值、脱垂程度、阴道前壁神经分布和盆底肌力评估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产次、血清FSH值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POSUI)组阴道前壁脱垂程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壁神经的分布弱于对照组,盆底肌评估中快肌肌力最大值及慢肌耐力平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a值越大,POSUI发生率越高,阴道前壁神经分布越密、盆底肌力量越强,POSUI发生率越低。结论对于阴道前壁膨出严重并伴有膀胱膨出的患者需警惕POSUI的发生,POP术后改善盆底肌肉及阴道壁神经的功能可预防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蛋白基因产物9.5 盆底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检查在压力性尿失禁评估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芬 杨晓 +1 位作者 李苗苗 郑晓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9-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在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特点。方法选取107例女性SUI患者作为SUI组,另选同时期107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比较SUI组与对照组、SUI组不同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在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特点。方法选取107例女性SUI患者作为SUI组,另选同时期107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比较SUI组与对照组、SUI组不同严重程度盆底超声检查参数,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三维超声检查参数与SUI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三维超声检查参数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UI组静息状态与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UVA)、尿道角、膀胱角、中段尿道内径(Du)、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D0)及膀胱颈移动度(UVJ-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静息状态与Valsalva状态下尿道角、Du、D0及UVJ-M均依次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静息状态下PUVA、膀胱角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角均大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静息状态下PUVA、Valsalva状态下PUVA、下尿道角、膀胱角、Du、D0静息状态下Du、UVJ-M均为SUI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UI患者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PUVA、下尿道角、Du,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角、D0、UVJ-M均与Selles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在SUI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三维超声检查参数是SUI的独立相关因素,且与SUI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超声检查 诊断 病程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博文 秦晓光 +1 位作者 芦文科 王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67-71,共5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退化或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一类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针灸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退化或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一类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针灸治疗PFD的文献,发现针灸在临床治疗PFD上应用广泛,不论是单纯针灸或是联合其他疗法,均具有显著的疗效,表明针灸治疗PFD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为针灸治疗这一疾病的深入研究及推广提供思路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产后性功能障碍 慢性盆腔疼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研究
20
作者 居锦芬 聂思佩 +2 位作者 李炜虹 吴艳 武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36例女性绝经期SUI为研究对象,依据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评分(OABSS)分为OAB(尿急评分≥2分,且总分≥3分)组25例和无OAB组... 目的探讨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36例女性绝经期SUI为研究对象,依据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评分(OABSS)分为OAB(尿急评分≥2分,且总分≥3分)组25例和无OAB组111例。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OAB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绝经期SUI患者合并OAB的相关因素。结果OAB组OABSS、SAS和SDS评分均高于无OAB组(P<0.01)。OAB组与无OAB组在体质量指数(BMI)、妊娠次数、盆腔手术史、合并糖尿病、便秘史、焦虑和憋尿习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妊娠次数≥2次、有盆腔手术史和有便秘史均为影响绝经期SUI合并OAB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08、2.307、2.651和2.686,P<0.05)。结论绝经期SUI患者合并OAB较为常见,临床需重点关注BMI>28 kg/m^(2)、妊娠次数≥2次、有盆腔手术史和有便秘史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绝经期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危险因素 体质量指数 妊娠次数 便秘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