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b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containing Re and Ru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振学 刘世忠 +2 位作者 岳晓岱 王效光 李嘉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93-1300,共8页
Three experimental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s with 0%Nb,0.5%Nb,1.0%Nb were cast in the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furnace,while other alloying element contents were basically kept unchanged.The effect of Nb on the micro... Three experimental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s with 0%Nb,0.5%Nb,1.0%Nb were cast in the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furnace,while other alloying element contents were basically kept unchanged.The effect of Nb on the microstructure,stability at1100°C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at 1070°C and 160 MPa of th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dendrite arm spacing decreases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γ/γ′eutectic of the allo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 in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s.The size ofγ′phase particles becomes small and uniform and the cubic shape does not obviously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The precipitating rate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CP phas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long term aging at 1100°C.The stress rupture lives increase and elong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b content at 1070°C/160 MPa.At la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s stability,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and Nb content is discussed based on JMat Pro software and the lastest relevant database for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NB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long-term aging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2W-3Co马氏体耐热钢在625℃的持久强度与组织变化
2
作者 耿伟 朱志宝 +3 位作者 李植慎 邱元元 宋新莉 葛锐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7,61,共6页
以9Cr-2W-3Co马氏体耐热钢为研究对象,在625℃和不同应力(100,110,120,130,140,150 MPa)下对其进行持久试验,研究了试验钢持久断裂后组织、析出相特征及持久强度极限。结果表明:与持久试验前相比,试验钢在100 MPa应力下持久断裂后,基体... 以9Cr-2W-3Co马氏体耐热钢为研究对象,在625℃和不同应力(100,110,120,130,140,150 MPa)下对其进行持久试验,研究了试验钢持久断裂后组织、析出相特征及持久强度极限。结果表明:与持久试验前相比,试验钢在100 MPa应力下持久断裂后,基体中的马氏体板条基本消失,位错密度降低,析出相粗化,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Cr_(23)C_(6)周围析出粗大的Laves相Fe_(2)(W,Mo),导致钢的固溶强化、析出强化与位错强化效果减弱。通过拟合所有加载应力与持久断裂时间的关系,外推得到试验钢在625℃下的持久强度极限为9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高温持久 持久强度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uniform representation in the calculation of seismic radiation efficiency and rupture speed
3
作者 李彦恒 史保平 张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5-614,共10页
According to energy partition principle,we have derived a generalized formula used to calculate the radiation effi-ciency.It overcomes the numerical errors involved in the estimation of radiation efficiency caused by ... According to energy partition principle,we have derived a generalized formula used to calculate the radiation effi-ciency.It overcomes the numerical errors involved in the estimation of radiation 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ies owe to the different frictional mechanisms which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earthquake faulting.Using real seismic data published in the previous studies,we have recalculated the radiation efficiency with associated to the different frictional mechanisms,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ults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frictional mechanis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based on the new formula,the radiation efficiency we have estimated is always less than 1,and the unphysical conclusion of radiation efficiency greater than 1 is avoided comple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静态应力降 分数应力降 错动过头 辐射效率 破裂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层力学性质与破裂条件的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以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为例
4
作者 魏水建 徐天吉 +1 位作者 唐建明 程冰洁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6,共15页
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储层天然裂缝预测精度至今不高,直接影响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不利于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提升,亟需探索有效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分别是诱导储层裂缝发育的外因和内因,... 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储层天然裂缝预测精度至今不高,直接影响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不利于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提升,亟需探索有效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分别是诱导储层裂缝发育的外因和内因,在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综合信息计算地应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力学性质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基于Mohr-Coulomb岩石强度准则、Terzaghi有效地应力原理和Anderson地应力关系的确立模式,利用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孔隙流体压力等力学参数,推导出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和脆性指数等岩石力学性质表征参数的数学公式。综合考虑脆性、内摩擦角、抗张强度、抗压强度、黏聚力、稳定性、破裂压力等裂缝影响因素,建立了反映储层裂缝发育概率的岩石破裂指数计算公式。通过WR页岩气田储层纵横波速度、密度及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弹性参数的地震叠前反演,在计算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孔隙流体压力等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性质表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破裂指数实现了目标储层裂缝空间发育特征预测。将裂缝预测效果与岩心、测井、微地震压裂监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本方法能为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地应力 储层力学性质 破裂指数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Coulomb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M6.5 earthquake in Wuding, Yunn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ftershocks 被引量:6
5
作者 虎雄林 吴小平 +3 位作者 杨润海 付虹 胡家富 黄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5,共10页
Based on the discrete wavenumber method, we calculate the fields of dynamic Coulomb rupture stress changes and stat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M6.5 earthquake in Wuding, and stud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sequen... Based on the discrete wavenumber method, we calculate the fields of dynamic Coulomb rupture stress changes and stat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M6.5 earthquake in Wuding, and stud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sequent after- sh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ositive region of dynamic stress peak value and static stress peak value are similarly asymmetric, which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ftershock. The dynamic stress peak value and the static stress in the positive region are more than 0.1 MPa and 0.01 MPa of the triggering threshold,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ynamic and static stresses are helpful for the occurrence of aftershock. This suggests that both influences of dynamic and static stresses should be con- sidered other than only either of them when studying aftershock triggering in near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地震 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余震 动态应力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接头的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庆森 韩培德 +1 位作者 杨世杰 梁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提高电站锅炉过热器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和服役寿命,设计了专用的镍基填充材料及组合焊接接头。通过对不同焊缝接头的高温蠕变力学试验、焊缝界面组织变化分析、碳扩散和热应力的测试分析,认为在高温低... 为提高电站锅炉过热器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和服役寿命,设计了专用的镍基填充材料及组合焊接接头。通过对不同焊缝接头的高温蠕变力学试验、焊缝界面组织变化分析、碳扩散和热应力的测试分析,认为在高温低应力的条件下,接头焊缝界面及热影响区碳元素扩散迁移和碳化物聚集是影响接头蠕变断裂强度的重要原因;用镍基焊缝作为过渡段的组合接头具有较小的界面热应力和较高的持久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 接头 焊接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地壳构造稳定性:源自地震活动时空特征的证据
7
作者 张扬 商琳 +2 位作者 王淼 吴海涛 段彬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4,共12页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在重大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目前南堡凹陷作为中国海上储气库的建设地,其构造稳定性成为关注的热点。基于区域历史地震数据,总结了南堡凹陷及周边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唐山-河间-磁县...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在重大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目前南堡凹陷作为中国海上储气库的建设地,其构造稳定性成为关注的热点。基于区域历史地震数据,总结了南堡凹陷及周边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破裂模式,探讨了南堡凹陷地壳的构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是活动构造带附近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区域上,南堡凹陷周缘积累的应力主要通过滦县-乐亭和宝坻-宁河等断裂带活动得以释放,周缘的地震活动对南堡凹陷内部的影响十分有限;而在南堡凹陷的内部,发育一个以蠕滑为主的大型伸展变形系统。根据现今的构造应力背景,南堡凹陷内的应力仅需要积累很小的量级就会诱发先存正断层的不稳定滑动,这意味着应力无法长期积累。因此,南堡凹陷内部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破裂模式 地震活动 地壳构造稳定性 南堡凹陷 构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显微结构 被引量:23
8
作者 岳卫东 聂洪波 +1 位作者 钟香崇 石凯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研究了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弯曲应力-应变关系和抗热震性,并利用XRD、SEM和EDAX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很高,在1200~1400℃时达到50MPa以上;(2)材料从400℃开始... 研究了金属Al-Si复合不烧铝碳滑板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弯曲应力-应变关系和抗热震性,并利用XRD、SEM和EDAX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材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很高,在1200~1400℃时达到50MPa以上;(2)材料从400℃开始到1400℃一直保持塑性状态,在1400℃仍没有进入粘滞流动阶段,只是在800℃以上变形量有所增加;(3)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在经受ΔT为1000~1200℃的一次热震后,其残余抗折强度均>30MPa,其抗折强度保持率仍为70%左右;(4)材料热机械性能优良的基本原因在于加入的金属Al和Si发生碳化和氮化等反应原位生成了非氧化物增强相,其显微结构特征从以碳结合为主转化为以非氧化物结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烧铝碳滑板 热态抗折强度 应力-应变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 与持久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远 赵云松 +5 位作者 郭媛媛 张剑 杨振宇 郑帅 刘晨光 唐定中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67,共7页
为探究一次时效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使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高温持久断口形貌和断后剖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γ+γ′)... 为探究一次时效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使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高温持久断口形貌和断后剖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γ+γ′)共晶组织基本消除,合金元素的偏析程度明显减轻。一次时效处理改变γ′相尺寸与形貌,一次时效温度升高使枝晶干γ′相尺寸增加、立方度降低,γ基体通道宽度增加。随着一次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在1120℃/137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降低。合金持久性能与γ′相形貌尺寸、体积分数及γ基体通道宽度密切相关。尺寸合适且立方度高的γ′相对位错有较强阻碍作用,且位错在γ基体通道内滑移所需的Orowan应力与基体通道宽度呈反比。通过综合对比评估,确定了该合金最佳一次时效温度为1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高温持久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砖高温弯曲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徐恩霞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6-269,共4页
采用研制的高温弯曲应力-应变测试仪研究了Ⅰ等高铝砖DL-80、Ⅱ等高铝砖GL-75和Ⅲ等高铝砖GL-55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断裂时的最大变形量。结果表明:高铝砖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 采用研制的高温弯曲应力-应变测试仪研究了Ⅰ等高铝砖DL-80、Ⅱ等高铝砖GL-75和Ⅲ等高铝砖GL-55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断裂时的最大变形量。结果表明:高铝砖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粘滞流动阶段;在低、中温范围内,高铝砖的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到达某一转折温度后,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下降;3种高铝砖高温力学性能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Ⅱ等>Ⅰ等>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砖 应力-应变关系 弹性模量 抗折强度 高温弯曲试验方法 高温力学性能 弯曲 应力-应变曲线 转折温度 最大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震源破裂信息反演解析巨厚覆岩强矿震应力触发机制
11
作者 杨耀 曹安业 +4 位作者 刘耀琪 白贤栖 王常彬 薛成春 王强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77-2090,共14页
蒙陕矿区白垩系志丹群巨厚覆岩呈不整合沉积环境,深部开采导致引起地表震感的强矿震频发,已严重制约矿区高效生产。为解决矿区内强矿震震源破裂信息挖掘不准确、内部应力触发机制不明晰造成矿震灾害防控效果不理想的难题,以矿区内某矿... 蒙陕矿区白垩系志丹群巨厚覆岩呈不整合沉积环境,深部开采导致引起地表震感的强矿震频发,已严重制约矿区高效生产。为解决矿区内强矿震震源破裂信息挖掘不准确、内部应力触发机制不明晰造成矿震灾害防控效果不理想的难题,以矿区内某矿典型强矿震频发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在初步探明地层岩移特征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预处理提取波形有效成分,结合混合矩张量反演方法筛选合理震源机制解,修正应力反演模型、优化应力反演算法,联合震源破裂信息反演了强矿震发生前后覆岩应力场分布特征,引入不稳定系数评估了覆岩运移状态,定量解析了强矿震应力触发机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快速提取井下复杂波形有效信息,应用于矩张量反演可显著降低波形理论振幅与观测振幅间误差,保证获取用于应力反演的震源破裂信息的准确度;改进后的应力反演算法满足典型张拉、压缩及复合破裂模式震源反演要求,将主应力方向、应力形因子等误差评估系数由改进前的60%降低至20%以下,验证了改进算法应用于煤矿开采复杂破裂模式震源应力场反演的合理性;强矿震孕育过程中,最大主应力相对其他主应力显著增大且作用方位转变为近似竖向方向,最大主应力偏转对诱发巨厚覆岩强矿震起控制作用,覆岩结构破断失稳与主应力场状态变化相互影响,其竖向单轴挤压作用导致巨厚覆岩剧烈运动并瞬时断裂释放大量弹性能是强矿震频发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可为从应力调控方面实现源头弱化减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破裂信息 巨厚覆岩 应力反演 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热障涂层对IC10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小梅 何利民 +1 位作者 李建平 贺世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41,共4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IC10合金基体上制备N iCrA lYS i粘结层,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在粘结层上制备YSZ陶瓷面层,研究TBCs涂层对IC10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C10合金沉积TBCs涂层后,980℃高温持久寿命高于IC10...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IC10合金基体上制备N iCrA lYS i粘结层,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在粘结层上制备YSZ陶瓷面层,研究TBCs涂层对IC10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C10合金沉积TBCs涂层后,980℃高温持久寿命高于IC10合金,持久塑性略高于基体合金,IC10合金沉积TBCs涂层后,对高温持久性能无不良影响,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10合金 YSZ热障涂层 高温持久性能 EB-PVD NiCrAlYSi粘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含量对Ni-20Cr-10Mo-10Co合金高温持久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崇林 顾家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2,共3页
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在以碳化物强化为主的镍基高温合金Ni 20Cr 10Mo 10Co中C、Mo、Co元素的不同配比对合金高温持久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成分范围内,分别用元素C、Mo、Co的中限、上限、上限时,合金可获得较高的持久寿命... 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在以碳化物强化为主的镍基高温合金Ni 20Cr 10Mo 10Co中C、Mo、Co元素的不同配比对合金高温持久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成分范围内,分别用元素C、Mo、Co的中限、上限、上限时,合金可获得较高的持久寿命。在三个合金元素中,元素Co对合金持久寿命的影响最为显著,C次之,Mo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持久寿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和Al-Si加入量对Al_2O_3-C材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石凯 罗焰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0,107,共5页
在板状刚玉颗粒、板状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65%、27%、6%和2%的Al2O3-C材料中,分别以5%、8%和11%的Al粉或Al-Si复合粉(8%Al+1.5%Si和8%Al+3%Si)替代等量的板状刚玉细粉,外加3.5%的热固性树脂混... 在板状刚玉颗粒、板状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65%、27%、6%和2%的Al2O3-C材料中,分别以5%、8%和11%的Al粉或Al-Si复合粉(8%Al+1.5%Si和8%Al+3%Si)替代等量的板状刚玉细粉,外加3.5%的热固性树脂混练均匀,成型后于800℃埋炭热处理3h。在埋炭条件下检测试样400-1400℃的热态抗折强度、200-1400℃的应力-应变、常温~1500℃的热膨胀率以及试样的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并对部分试样进行了XRD、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表现出先降低,后快速升高,最后慢速升高的变化趋势;温度≥1000℃时,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随Al粉加入量的增多而提高;在加入Si粉后,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进一步提高。(2)试样在低温时即产生塑性变形,一直到1400℃仍处于塑性变形阶段。(3)试样的抗热震性随Al粉加入量的增多而提高,在加入Si粉后继续小幅提高。(4)试样的抗氧化性随Al粉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入Si粉后由于形成致密的氧化层结构,抗氧化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粉 SI粉 Al2O3-C材料 抗折强度 应力-应变 热膨胀率 抗热震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源-宁蒗地震共轭破裂及极限主应力随地壳深度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新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许多震例表明,地震可以形成于共轭破裂。地震震源处,其温度和压力与地壳浅处及地表不同,温、压越高,共轭破裂角越大,随着深度的变浅(温、压减小),地震共轭破裂角减小;高烈度等震线共轭角也减小。用数学力学方法和岩石力学实验结果,探讨... 许多震例表明,地震可以形成于共轭破裂。地震震源处,其温度和压力与地壳浅处及地表不同,温、压越高,共轭破裂角越大,随着深度的变浅(温、压减小),地震共轭破裂角减小;高烈度等震线共轭角也减小。用数学力学方法和岩石力学实验结果,探讨了1976年盐源 宁蒗6 7和6 4级地震共轭破裂及极限主应力随地壳深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宁蒗地震 共轭破裂 极限主应力 共轭等震线 烈度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元素对GH4738合金高温性能影响的机理
16
作者 刘慧鑫 马亚芬 +3 位作者 荣义 罗志强 曲敬龙 张麦仓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以不同P元素含量的GH4738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EBSD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高温持久载荷下不同P含量对GH4738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机理。持久实验表明,P添加量从0.004%(质量分数,下同)增加至0.0091%时,合金的持久... 以不同P元素含量的GH4738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EBSD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高温持久载荷下不同P含量对GH4738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机理。持久实验表明,P添加量从0.004%(质量分数,下同)增加至0.0091%时,合金的持久寿命增加;继续添加P元素,合金持久性能下降。微观分析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倾向偏聚于晶界,可以增加晶界的内聚力及结合能,同时与晶界碳化物共同影响GH4738合金的持久性能。P元素含量从0.004%增加至0.0091%时,晶界析出的M_(23)C_(6)碳化物由少量且离散分布的状态逐渐增加并呈不连续链状分布,持久变形时晶界碳化物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增强,能有效地抑制位错运动,此时合金的持久性能较高。但当P含量进一步增加至0.019%时,晶界M_(23)C_(6)碳化物有连接成片的趋势,合金持久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元素 GH4738合金 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动力模型箱设计及振动台试验验证
17
作者 王浩鱇 申玉生 +3 位作者 常铭宇 张昕阳 潘笑海 张熙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的重要手段,模型箱作为隧道工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关键因素,其设计的合理性成为确保振动台试验准确的关键。本文依托某高烈度地震区穿越大型断裂带隧道工程,以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为对象,根据多破...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的重要手段,模型箱作为隧道工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关键因素,其设计的合理性成为确保振动台试验准确的关键。本文依托某高烈度地震区穿越大型断裂带隧道工程,以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为对象,根据多破裂断层相互作用力学机理,基于弹性地基理论构建了集中质量力学模型,并设计了针对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的动力模型箱。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箱进行模态频响分析,得出模型箱-围岩-衬砌在地震动作用下不发生共振,各阶振型之间不会产生影响。运用该模型箱进行振动台试验并验证合理性,结果表明,围岩纵向范围同高度处,破碎带与上下盘交界处附近土体加速度峰值最大,显示出在地震作用下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与围岩的加速度响应特性;隧道衬砌共轭45°相对位移及围岩-衬砌拱顶接触应力峰值最大值出现在破碎带与上下盘交界处附近,最小值出现在破碎带内部破裂面处,破碎带边缘所受地震力最大;力学模型理论与试验的应力释放量相对差值仅为6.7%、0.5%,位移相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模型箱能较好地模拟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的错震特性;采用2-范数偏差μ对边界效应进行量化,μ总体小于0.2,并随着PGA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说明模型箱边界效应影响较小,能够模拟地震时多破裂面断层运动特性,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此类模型箱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多破裂面 动力模型箱 振动台试验 模态频响分析 应力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温及恢复热处理对K452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商旭静 赵乐 +4 位作者 吴云胜 管现军 由宝财 秦学智 周兰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9-1875,共7页
为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显微组织观测和力学性能分析开展K452G合金超温及恢复热处理研究。较低的超温温度使合金中γ′相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大,晶界γ′相和M_(23)C_(6)碳化物互相促进析出长大,随着超温温度升高,两者发生回溶。恢复... 为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显微组织观测和力学性能分析开展K452G合金超温及恢复热处理研究。较低的超温温度使合金中γ′相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大,晶界γ′相和M_(23)C_(6)碳化物互相促进析出长大,随着超温温度升高,两者发生回溶。恢复热处理后,合金中重新析出细小γ′相,且超温温度升高,γ′相尺寸和数量增加。在600℃以下,合金屈服强度的提升随超温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愈发明显;在850℃以上,3种超温处理对合金屈服强度的提升幅度相当。合金持久性能的改善随超温温度升高愈发显著。恢复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升高而高温屈服强度下降,但其对持久性能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 超温处理 恢复热处理 微观组织 γ′相 拉伸性能 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M_(W)6.6地震震源动力学破裂过程
19
作者 谢张迪 于湘伟 章文波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6,共1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W)6.6地震在地表产生了较强的破坏,为研究门源地震产生强地表破裂及阻碍托莱山东段应力释放的构造背景,本文采用谱元法模拟了门源地震曲面分支断层在实际地形下的动力学破裂过程。结果显示,破裂自初始破裂点沿...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W)6.6地震在地表产生了较强的破坏,为研究门源地震产生强地表破裂及阻碍托莱山东段应力释放的构造背景,本文采用谱元法模拟了门源地震曲面分支断层在实际地形下的动力学破裂过程。结果显示,破裂自初始破裂点沿断层上倾方向同时发生双侧破裂;受震源区上方高速P波异常体的影响,断层产生非连续破裂。在破裂传播到托莱山东段时,断层的滑动速度和滑动量发生明显的阶跃式下降;此外,近地表处滑动速率约3.6 m/s的区域可能为强地面运动生成区。以上两者产生的高频辐射共同作用可能是此次门源地震同震地表形变较强的主要原因。由动力学模拟结果计算得到的应变空间分布显示,托莱山东段南西侧与冷龙岭西段北东侧的应变以拉张为主,而冷龙岭西段南西侧的应变以挤压为主,这与门源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门源地震所处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北东向主压转为南西向迁移所处的构造背景以及ENE和WSW的震源区应力场方向一致。托莱山断裂东段受分支断层破裂过程的强烈抑制作用,其累积应力未完全释放,残留震级约为M_(w)5.1,在门源地震库仑应力的触发作用下,未来有进步破裂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门源地震 动力学破裂 谱元法 库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GH3536合金的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
20
作者 周冠男 任慧娇 +3 位作者 王健 薛丽媛 董婷 王焕臣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8,共8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成形GH3536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持久蠕变试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对试样不同方向截面的组织形貌、裂纹及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态试样中的微裂纹存在于晶界区域,长度约40...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成形GH3536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持久蠕变试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对试样不同方向截面的组织形貌、裂纹及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态试样中的微裂纹存在于晶界区域,长度约40μm,其组织为沿沉积方向生长,尺寸为150~200μm的柱状晶.同时,柱状晶穿过多个熔覆层,宽度为20~50μm,晶粒内部有细小的胞状枝晶亚结构,宽度为1~2μm.试样经过退火+热等静压+固溶处理后,微裂纹被完全消除,初始的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平均尺寸约为52μm,晶界上有少量颗粒状析出相.在105 MPa应力水平、815℃的条件下,纵向试样的持久寿命为23.54 h,伸长率为10.6%;横向试样的持久寿命为25.52 h,伸长率为11.2%;横向和纵向试样的高温持久性能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 GH3536合金 显微组织 热处理 高温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