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6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色成型方式的灯泡外壳注拉吹成型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波 贺柳操 唐志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对于灯泡外壳塑件成型,采用单一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都无法满足塑件高效率大批量生产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基于双色成型原理而为之设计了一副注拉吹双色成型模具。该注拉吹双色模具成型方法为:第一步使用注塑方式成型吹塑坯件,第二步使... 对于灯泡外壳塑件成型,采用单一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都无法满足塑件高效率大批量生产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基于双色成型原理而为之设计了一副注拉吹双色成型模具。该注拉吹双色模具成型方法为:第一步使用注塑方式成型吹塑坯件,第二步使用高压空气(0.38 MPa)对坯件(196~212℃)内壁进行吹塑成型,使塑件的成型达到设定要求,同时也解决了塑件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要求。该注拉吹双色模具由2副子模具组成,2副子模具动模相同、定模不相同,从而能实现换腔不换芯的双色成型动作。第一副子模具中,采用热流道+冷流道的组合浇注方式对吹塑坯件模腔进行充填而获得吹塑坯件。第二副子模具中,使用注塑机油缸驱动阀芯型芯控制气道中的高压空气对坯件内壁实施拉伸/吹塑成型,塑件球泡形外壁使用一组哈夫滑块实施成型和侧抽芯脱模,塑件的最终脱模使用推板将塑件从型芯镶件上推出而实现。两个动模中,使用油缸推动阀芯座板间接推动阀芯型芯打开气缝,阀芯型芯的复位则由弹簧通过推动阀芯座板而带动其复位,从而使气缝闭合,用于吹塑成型的高压空气则一直在气道内存在。两副子模具动模的交换通过注拉吹一体机转盘做180°转动而进行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拉吹成型 双色模具 注塑 吹塑 气动阀芯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瓦尔喷管+一维定常管流的高压气瓶放气特性研究
2
作者 何曦光 黄斌 +1 位作者 宋飞 潘炜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1,共7页
潜水器在进行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上浮过程中,高压气瓶放气状态对整个吹除过程有直接影响。为了有效保证潜水器的生命力,必须对高压气瓶放气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拉瓦尔喷管+一维定常管流模型对高压气瓶及连接气管道放气过程进行建模... 潜水器在进行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上浮过程中,高压气瓶放气状态对整个吹除过程有直接影响。为了有效保证潜水器的生命力,必须对高压气瓶放气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拉瓦尔喷管+一维定常管流模型对高压气瓶及连接气管道放气过程进行建模,研究了相同总温及不同压强比下的气体流动状态,得到气管道中气体马赫数、质量流量等参数与吹除时间、压强比的关系曲线,并与台架实船工况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的稳态区间内,气体马赫数的相对误差近似为0,而气体质量流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8%和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吹除 拉瓦尔喷管 一维定常管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吹式低损伤缢蛏苗播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俞亚新 周俊伟 +3 位作者 潘一隆 秦雯冰 王昊 王强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9-329,340,共12页
针对缢蛏苗机械化播苗易损伤,人工播苗均匀性差、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以2月龄缢蛏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压缩试验,分析得到缢蛏苗的最低损伤力,设计了一种气吹式低损伤缢蛏苗播苗装置。该装置由苗箱、槽轮、吹苗管、气流分流管等... 针对缢蛏苗机械化播苗易损伤,人工播苗均匀性差、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以2月龄缢蛏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压缩试验,分析得到缢蛏苗的最低损伤力,设计了一种气吹式低损伤缢蛏苗播苗装置。该装置由苗箱、槽轮、吹苗管、气流分流管等组成,工作原理是苗箱中的缢蛏苗通过槽轮进入吹苗管,在气流作用下被吹撒至滩涂中。分别建立了缢蛏苗在吹苗管内和空气中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碰撞过程的接触力,确定了影响缢蛏苗运动轨迹的主要因素。通过CFD-DEM耦合构建仿真模型,以气流入口速度、装置离地高度、装置行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播苗密度相对误差、损伤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了单因素与三因素三水平二次中心组合试验,得出影响播苗密度相对误差的主次因素为装置行进速度、气流入口速度、装置离地高度,影响损伤率的主次因素为气流入口速度、装置离地高度、装置行进速度。以播苗密度相对误差、损伤率为目标对各试验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最优参数组合为气流入口速度30 m/s、装置离地高度490 mm、装置行进速度0.17 m/s。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播苗密度相对误差为7.02%,损伤率为3.92%,证明此播苗装置性能良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苗 播苗装置 气吹式 低损伤 CFD-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吸射流协同驻波电帘增强颗粒物定向运输的研究
4
作者 张成 朱辉 +2 位作者 尹应德 吴世先 刘世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69-2681,共13页
针对驻波电帘(SWC)难以实现颗粒物定向运输的问题,采用吹吸射流(BSJ)强化颗粒物的定向运输能力,以实现驻波电帘表面颗粒物的高效清除。应用多物理场仿真方法研究吹吸射流协同驻波电帘(BSJSWC)系统中的颗粒物定向运输行为,讨论最大电帘... 针对驻波电帘(SWC)难以实现颗粒物定向运输的问题,采用吹吸射流(BSJ)强化颗粒物的定向运输能力,以实现驻波电帘表面颗粒物的高效清除。应用多物理场仿真方法研究吹吸射流协同驻波电帘(BSJSWC)系统中的颗粒物定向运输行为,讨论最大电帘施加电压、电压频率、射流速度以及颗粒物粒径对颗粒物运动轨迹的影响,分析不同射流速度和粒径下电帘表面颗粒物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实验验证吹吸射流对驻波电帘表面颗粒物清除的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吹吸射流协同作用下,驻波电帘表面颗粒物的定向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可实现电帘表面颗粒物的有效清除;吹吸射流速度和峰值电压对颗粒物清除有显著影响,仅当射流速度大于0.3 m/s时,吹吸射流对颗粒物清除的增强效果才得以显现,当射流速度小于0.3 m/s时,则会降低驻波电帘对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吹吸射流协同驻波电帘(BSJ-SWC)系统的颗粒物清除效率随交流电压峰值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力学 驻波电帘 吹吸射流 定向运输 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风比对热障涂层-气膜冷却系统CMAS侵蚀过程及隔热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俊红 谢安顺 +3 位作者 高朗 张学玲 林杰威 戴胡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熔融硅酸盐环境沉积物(CMAS)侵蚀诱发含冷却孔热障涂层结构热防护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吹风比下的CMAS的非均匀侵蚀行为及其对热障涂层(TBCs)隔热性能的影响.在Fluent软件中,考虑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辐射使用离散纵坐标... 针对熔融硅酸盐环境沉积物(CMAS)侵蚀诱发含冷却孔热障涂层结构热防护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吹风比下的CMAS的非均匀侵蚀行为及其对热障涂层(TBCs)隔热性能的影响.在Fluent软件中,考虑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辐射使用离散纵坐标辐射模型),建立共轭传热模型得到了在吹风比为1.5、1.0和0.5时TBC-气膜冷却系统的温度分布,在ABAQUS中建立三维相场模型(PFM)模拟CMAS的非均匀侵蚀行为,定量分析不同吹风比下CMAS侵蚀行为对TBC-气膜冷却系统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侵蚀300 h前后TBCs-气膜冷却系统温度场的变化,探讨了在不同吹风比下CMAS非均匀侵蚀对TBCs靠近主流入口、冷却孔入口前缘、冷却孔出口后缘和主流出口4个典型位置沿涂层厚度方向路径上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TBC-气膜冷却系统在工作条件下具有三维温度梯度,沿主流流动方向和沿TBCs厚度方向上有较高的温度梯度,冷却孔附近区域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度高.陶瓷(TC)层中的CMAS浓度分布呈明显的不均匀性,在高温度区域内CMAS侵蚀速率更高,吹风比降低会引起TC层温度上升,温度不均匀性下降,CMAS的侵蚀程度增加,浓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下降.CMAS侵蚀会降低TBCs的隔热性能,吹风比为1.5、1.0和0.5时,侵蚀前后TBCs在靠近主流入口位置沿厚度方向路径上热阻下降率最高,分别为16.47%、17.13%和17.55%.CMAS侵蚀对TBCs在冷却孔出口后缘的隔热性能的影响较小,热阻在侵蚀前后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风比 热障涂层 CMAS非均匀侵蚀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对数非线性源项的分数阶p-Laplace扩散方程解的存在性和爆破
6
作者 李建军 李阳晨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78,共14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对数非线性源项的分数阶p-Laplace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文中利用Galerkin近似、势阱理论和Nehari流形的方法证明了方程在亚临界状态和临界状态下解的全局存在性,然后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应用微分不等式给出了解在有...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对数非线性源项的分数阶p-Laplace扩散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文中利用Galerkin近似、势阱理论和Nehari流形的方法证明了方程在亚临界状态和临界状态下解的全局存在性,然后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应用微分不等式给出了解在有限时间内爆破的一些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Laplace方程 Galerkin近似 全局解 微分不等式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强爆炸X射线辐照铝靶板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润洲 张昆 汤文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值压力p,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非常依赖数值计算。利用X射线热激波数值计算程序TSHOCK3D对矩形铝靶板在0.1~3.0 keV范围的普朗克黑体温度和220~400 J/cm^(2)辐射能通量下的汽化反冲冲量及峰值压力进行计算,并与理论模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SHOCK3D程序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正辐照靶板中心处近似一维工况下的BOI与Whitener、BBAY和MBBAY三个理论模型下的BOI基本相符。通过单变量分析可得,靶板中BOI和峰值压力p均与入射能通量呈近似线性关系;而对于不同的黑体温度,BOI和峰值压力则在1.5~2.0 keV处存在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汽化反冲冲量 热激波 TSHOCK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压载水舱吹除速率和顺序对潜艇应急上浮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陈佳宝 吕帮俊 +1 位作者 彭利坤 黄斌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为了探究主压载水舱吹除速率及吹除顺序对潜艇应急上浮特性的影响,以Suboff为研究对象,基于RANS方程和整体动网格技术,联合简化的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模型,构建潜艇应急上浮运动仿真计算模型。通过线性施加上浮力,得到初始航速为1 m/s... 为了探究主压载水舱吹除速率及吹除顺序对潜艇应急上浮特性的影响,以Suboff为研究对象,基于RANS方程和整体动网格技术,联合简化的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模型,构建潜艇应急上浮运动仿真计算模型。通过线性施加上浮力,得到初始航速为1 m/s时不同吹除速率以及不同吹除顺序和时间间隔下,潜艇应急上浮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主压载水舱吹除速率越快,艇体出水越快,纵摇角的幅值越小,横摇角的幅值越大;按照首、中、尾组和中、首、尾组顺序吹除水舱相较于同时吹除,纵倾角幅值更大,上浮更快;按照首、中、尾组相较于中、首、尾组顺序吹除水舱,出水更快;在同一吹除顺序下,时间间隔越长,纵摇角幅值越大,而间隔时间为1.0 s的出水时间早于另外两种工况;在所有工况中,按照首、中、尾组顺序吹除水舱时间间隔为1.0 s的工况出现出水最高点最早为7.08 s,相较于同时吹除提前了1.21 s。研究结果对于潜艇高压气的压力设计及实艇应急上浮的吹除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压载水舱 应急上浮 吹除速率 吹除顺序 上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挡板结构的平面叶栅凹槽叶顶气膜冷却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昱栋 刘钊 +2 位作者 陶永 石龑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2,共13页
为提高燃气透平动叶凹槽叶顶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并且降低叶栅气动损失,基于平面叶栅试验台,采用压敏漆(PSP)测量技术结合数值模拟,对带挡板结构的凹槽叶顶冷却性能及叶栅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吹风比(分别为0.4、1.2、2.0)... 为提高燃气透平动叶凹槽叶顶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并且降低叶栅气动损失,基于平面叶栅试验台,采用压敏漆(PSP)测量技术结合数值模拟,对带挡板结构的凹槽叶顶冷却性能及叶栅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吹风比(分别为0.4、1.2、2.0)和不同挡板结构参数(挡板宽度、挡板角度和挡板高度)对叶顶气膜冷却的影响;湍流模型验证后,采用精度最高的SST k-ω湍流模型对叶顶气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凹槽叶顶吸力面侧布置挡板能显著增大叶顶的气膜冷却有效度,并且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冷却有效度也有所提升。增大挡板的宽度会使得挡板下气膜孔两侧出现漩涡,该漩涡效应能够有效提升叶顶的冷却有效度;挡板角度会影响冷气冲击挡板下底面后的流向,当挡板角度为锐角时,挡板底部压力面侧会形成漩涡,使得冷气流向凹槽底部,从而提高叶顶的冷却有效度,而当挡板角度增大到钝角后,挡板上顶面与吸力面的夹角会出现漩涡,挡板对冷气的阻挡作用减弱,冷却有效度下降;挡板的高度对叶顶冷却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挡板结构能略微降低总压损失,减小气动损失,最大下降幅度为10.20%。该研究可为燃气透平改进叶顶结构、提高气膜冷却和气动性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风比 挡板 气膜冷却 气动特性 凹槽叶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污特征场感知的电站锅炉智能吹灰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道庆 李鹤 +6 位作者 陈昊 姜磊 王先权 陈解决 安呈帅 王林 顾玉顺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7,共8页
为解决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带来的锅炉受热面严重积灰结渣问题,基于灰污层与烟气流场参数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截面灰污特征场的概念,并据此开发了包含特征场检测生成与基准场预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锅炉智能吹灰控制系统。通过比较基准... 为解决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带来的锅炉受热面严重积灰结渣问题,基于灰污层与烟气流场参数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截面灰污特征场的概念,并据此开发了包含特征场检测生成与基准场预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锅炉智能吹灰控制系统。通过比较基准特征场与当前特征场落差值与集中度差异,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合理吹灰时机,实现了智能感知、按需吹灰。新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模型计算法测点缺乏、精度不高的问题,克服了炉内观测法仪器设备造价高的劣势,以就地全截面数据采集器配合灰污特征场智能预测模型,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的积灰结渣检测,有效解决了过吹与欠吹问题。电厂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新系统投用3个月后,日均吹灰频次降低19.6%,月度吹灰蒸汽消耗量减少229.0 t,节煤节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8.4万元/a;另外,系统还带来避免突然掉焦引起机组非停、延长受热面使用寿命、避免吹灰不及时导致锅炉效率下降等多项间接收益。相关控制优化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智能吹灰 流场感知 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线性记忆的抛物型方程解的Blow up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容跃堂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4,共4页
讨论了 m( t)单调增加的条件下 ,具有非线性记忆的抛物型方程解的 Blow up,并给出了解的Blow
关键词 非线性记忆 抛物型方程 blow up估计 极值原理 特征值 特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
12
作者 柏韬 吴晓松 +2 位作者 张岭 唐昭辉 郭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通过开展“氧化熔炼-热态氧化渣还原-热态还原渣烟化”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了冶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还原炉可产出Pb、Sb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20.52%的铅锑合金,Pb、Sb直收率分别为95.1%... 通过开展“氧化熔炼-热态氧化渣还原-热态还原渣烟化”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了冶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还原炉可产出Pb、Sb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20.52%的铅锑合金,Pb、Sb直收率分别为95.1%、88.2%;烟化渣水淬后为无害的玻璃化渣,Pb、Sb、Zn、Ag综合回收率分别为99.8%、97.6%、88.0%、99.5%,S利用率约为99.0%;处理1 t脆硫铅锑矿的煤耗为259.3 kg粉煤。该工艺具有环保效果好、有价元素回收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 三联炉 氧化熔炼 还原熔炼 烟化吹炼 脆硫铅锑矿 元素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纤维细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文龙 周翔 +4 位作者 楼爽 马秀清 李好义 李长金 杨卫民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阐述了熔喷过程中纤维直径的细化机理,详细综述了熔喷工艺参数对超细纤维制备的影响效果,主要包括熔喷气流、温度、熔体挤出量和接收距离,总结了工艺方法对纤维直径衰减作用的一般规律及原理。最后介绍了模具类型对纤维直径的作用方式... 阐述了熔喷过程中纤维直径的细化机理,详细综述了熔喷工艺参数对超细纤维制备的影响效果,主要包括熔喷气流、温度、熔体挤出量和接收距离,总结了工艺方法对纤维直径衰减作用的一般规律及原理。最后介绍了模具类型对纤维直径的作用方式。进一步地,对传统模具进行创新设计或者在熔喷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静电技术,是实现熔喷纤维向纳米尺度细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技术 超细纤维 聚合物加工 静电熔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紫草素的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抑菌/新鲜度感知性能评价
14
作者 沈超怡 邹时光 +4 位作者 郭晓宏 吴迪 蒋琪 李启雷 陈昆松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农产品贮运过程的新鲜度感知是产业关注热点。为满足农产品贮运过程中对新鲜度监测的产业需求,采用微流体纳米气喷纺丝技术创制了负载紫草素的纳米纤维基聚己内酯比色传感薄膜,并通过多尺度手段系统表征了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和理化特... 农产品贮运过程的新鲜度感知是产业关注热点。为满足农产品贮运过程中对新鲜度监测的产业需求,采用微流体纳米气喷纺丝技术创制了负载紫草素的纳米纤维基聚己内酯比色传感薄膜,并通过多尺度手段系统表征了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和理化特性,然后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究纳米纤维膜抑菌活性,以新鲜猪肉和鱼肉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纳米纤维膜作为农产品新鲜度监测包装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紫草素对不同pH值存在不同颜色响应,且能够均匀分布于纳米纤维中。负载紫草素的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和热稳定性有所增加,但对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紫草素/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SKN/PC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随着贮藏期间猪肉和鱼肉腐败程度的增加展现出从红粉色转变为蓝紫色的颜色变化。研究结果为农产品新鲜度感知/抑菌双功能包装材料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产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抑菌 新鲜度 紫草素 微流体纳米气喷纺丝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容器清吹过程流场及噪声特性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
15
作者 何豪杰 张祖提 +4 位作者 姚伍平 李红钢 费銮 龙新平 王晓川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利用压缩气体驱离流体是密闭容器清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工作过程中将形成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现象并诱发剧烈噪声。为揭示密闭容器清吹过程中复杂流动发展演化规律及流噪声形成机理,优化密闭容器清吹参数从而控制清吹噪声,该研究基于流... 利用压缩气体驱离流体是密闭容器清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工作过程中将形成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现象并诱发剧烈噪声。为揭示密闭容器清吹过程中复杂流动发展演化规律及流噪声形成机理,优化密闭容器清吹参数从而控制清吹噪声,该研究基于流体体积表面跟踪法和Lighthill声类比原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声学相结合的混合模拟方法对密闭容器清吹过程的流场和声场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密闭容器清吹过程中,高速气体射流将对液面产生剧烈的冲击作用而形成漩涡、液体破碎和气泡弥散等流态,诱发复杂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流动,从而激发剧烈的噪声并影响清吹效率。进气压力将直接影响密闭容器内部流场特性,并进一步影响清吹效率和噪声特性,当进气压力高于1.0 MPa时,气体将沿罐壁进入排水管路形成不稳定的气液混合流动,导致有效排除流量和清吹效率降低。噪声随进出口压差升高而增加,进气压力1.0 MPa时总声压级比0.3 MPa时高10 dB,为兼顾清吹效率和噪声特性,采用0.5 MPa的气体压力具有较好综合性能。根据密闭容器内部流场特性对进气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倾斜进气和倾斜渐扩进气结构,清吹效率分别提高了15.0%和27.0%,总声压级降低了10 dB和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吹排污 流噪声 噪声优化 数值模拟 Lighthill声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拟的180 t钢包底吹氩工艺优化研究
16
作者 金进文 朱宏伟 +4 位作者 王博 韦泽 顾超 包燕平 杜振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61,共7页
针对某钢厂采用钢包双孔底吹氩模式过程中存在钢水二次氧化、搅拌能耗散大的问题,建立了该厂钢包1∶4水模型,模拟研究了单双透气砖布置方式、底吹气体流量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基于最优底吹透气砖布置方式,研究了实际工况下非对称双... 针对某钢厂采用钢包双孔底吹氩模式过程中存在钢水二次氧化、搅拌能耗散大的问题,建立了该厂钢包1∶4水模型,模拟研究了单双透气砖布置方式、底吹气体流量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基于最优底吹透气砖布置方式,研究了实际工况下非对称双孔底吹气流量对混匀时间的影响;同时,利用优质真空泵油模拟钢包顶渣,对不同气体流量下钢液的裸露面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孔底吹氩模式时,底吹位置0.6 R、吹气流量为500 L/min、底吹角度为130°时混匀时间较小,混匀时间为59.8 s;单孔底吹氩模式时,底吹位置0.6 R、吹气流量为500 L/min时混匀时间较小,混匀时间70.15 s;对比单双孔吹氩模式,相同吹气流量下,双孔底吹都优于单孔底吹;非对称流量即差流量吹氩模式下,钢包混匀精炼效果明显弱于等量吹氩模式;考虑到钢液的二次氧化,在实际精炼过程中,最大底吹气流量应控制底吹气流量在500 L/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 吹气流量 底吹位置 混匀时间 渣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半线性抛物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不存在性,Blow-up问题及解的无限增长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蹇素雯 杨凤藻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9-446,共8页
该文研究一类奇异半线性抛物方程初值问题的非负局部解存在与不存在的条件,解的BloW-Up问题及当t时解的无限增长性.
关键词 奇异半线性 抛物方程 算子半群 存在性 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快速扩散方程解的积分型极值原理及其在区域边界上的Blow up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镇潮 辜联昆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5-360,共6页
证明了对一类快速扩做方程(|u(x,t)|^(n-1)·u),-△u+c(x,t)·u=0的第三非线性初-边俘问题的古典解满足积分型极值原理,并由此推出如果全局解不存在,那么解必在区域边界上Blow up。
关键词 扩散方程 极值原理 边界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分级环形燃烧室液雾点熄火边界试验
19
作者 王智辉 张弛 +3 位作者 甘志超 高安雯 韩啸 陶雯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1-2098,共8页
针对中心分级环形燃烧室液雾点熄火问题,对环形模型燃烧室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由16个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组成的环形模型燃烧室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航空煤油RP-3的液雾点熄火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该环形燃烧室的点火和熄火边... 针对中心分级环形燃烧室液雾点熄火问题,对环形模型燃烧室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由16个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组成的环形模型燃烧室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航空煤油RP-3的液雾点熄火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该环形燃烧室的点火和熄火边界,获得了贫油点火和熄火边界曲线。在燃烧室压降0.5%~3%范围内,随着压降增大,点火边界油气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熄火边界油气比随压降增大逐渐降低后基本保持恒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燃烧室头部安装导流环能够有效降低环形燃烧室贫油点火边界。使用单反相机记录了环形燃烧室点火和熄火过程,不同压降下的火焰周向传播相似,火焰传播存在周向不对称性,头部熄火顺序则与燃油均匀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烧室 中心分级 液雾火焰 点火 熄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光伏浮体吹塑成型过程数值模拟及型坯优化
20
作者 卢新洋 江星莹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采用Polyflow分析了吹胀成型过程型坯温度场、速度场与型坯的壁厚变化。在吹塑成型过程中,由于制件结构及制件各处的吹胀比不同,型坯先后接触模具,造成制件的壁厚分布不均匀。分析了型坯温度、吹胀压力及吹胀时间对吹塑制件壁厚质量的... 采用Polyflow分析了吹胀成型过程型坯温度场、速度场与型坯的壁厚变化。在吹塑成型过程中,由于制件结构及制件各处的吹胀比不同,型坯先后接触模具,造成制件的壁厚分布不均匀。分析了型坯温度、吹胀压力及吹胀时间对吹塑制件壁厚质量的影响。采用型坯轴向壁厚控制技术对初始型坯进行优化,以某型号浮体为例,对其吹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吹塑工艺参数及初始型坯壁厚对制件壁厚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80℃、吹胀压力为0.5 MPa、吹胀时间为3 s时,吹塑制件的壁厚质量较好。利用轴向壁厚控制技术合理地设置不均匀壁厚的型坯能改善制件壁厚的均匀性,制件材料节约了6%,质量降低了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塑成型 POLYFLOW 壁厚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吹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