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搅拌型果汁酸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国农
李运飞
+1 位作者
解国富
高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57,共4页
研究了亲水性胶体和盐类对果汁酸奶稳定性和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添加亲水性胶体优于杀菌前添加;在6种胶体单独作用时,以CMC和PGA的稳定效果较好,二者最佳配比为CMC∶PGA =2 .5~4∶1。聚磷酸钠对果汁酸奶的稳定效果好于柠檬酸钠...
研究了亲水性胶体和盐类对果汁酸奶稳定性和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添加亲水性胶体优于杀菌前添加;在6种胶体单独作用时,以CMC和PGA的稳定效果较好,二者最佳配比为CMC∶PGA =2 .5~4∶1。聚磷酸钠对果汁酸奶的稳定效果好于柠檬酸钠,并应在发酵后添加。盐类不影响果汁酸奶的粘度,但抑制了甜味,突出了酸味,使口感变差,故应该少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酸奶
搅拌型
稳定效果
口感
发酵
酸味
CMC
影响
盐类
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麻籽胶在搅拌型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向东
吕加平
+1 位作者
夏志春
乔成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1-335,共5页
研究了亚麻籽胶、瓜儿豆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亚麻籽胶与瓜尔豆胶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黏度、凝胶强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三种稳定剂...
研究了亚麻籽胶、瓜儿豆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亚麻籽胶与瓜尔豆胶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黏度、凝胶强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三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3:2:20,稳定剂的吨产品成本降低103.5~128.5元,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冷藏条件、保证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复配稳定剂酸奶的保质期可延长至2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胶
搅拌型酸奶
复配稳定剂
长保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G酶与稳定剂复配改善搅拌型酸奶生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杨洋
刘奕伟
+6 位作者
周方
李迎霞
赵宏飞
郝建新
干苏灵
贾春凤
张柏林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1,共6页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与稳定剂复配使用后对搅拌型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和口感等指标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复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未添加TG酶的酸奶相比,添加TG酶使酸奶的黏度增加了38.9%~75.6%,乳清析出率降低了81.4%~92.5%,酸...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与稳定剂复配使用后对搅拌型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和口感等指标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复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未添加TG酶的酸奶相比,添加TG酶使酸奶的黏度增加了38.9%~75.6%,乳清析出率降低了81.4%~92.5%,酸奶的细腻度和爽滑程度也明显提高,6 U/g的TG酶添加量效果最好,酸奶品质改善明显。与单独使用稳定剂相比,复配TG酶后的酸奶黏度增加了56.6%,乳清析出率有效降低,酸奶保存期从7 d延长到了15 d;两者优化配比为F-1001稳定剂用量0.2%,TG酶用量为3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
搅拌型酸奶
稳定剂
复配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向东
乔成亚
王荫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325,331,共4页
研究了海藻酸丙二醇酯(PGA)、果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胶与变性淀粉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建立了粘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
研究了海藻酸丙二醇酯(PGA)、果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胶与变性淀粉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建立了粘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三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0·15∶0·08∶1·20。在冷藏(4℃)贮存25d后,搅拌型酸奶的组织状态细腻、均匀滑爽、无乳清析出、风味和口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稳定剂
海藻酸丙二醇酯
果胶
变性淀粉
搅拌型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搅拌型橙汁酸凝乳配方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树林
陈有亮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和藻酸丙二醇酯(PGA)两种稳定剂配合使用,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以酸性果料橙汁为添加料,采用正交试验探讨搅拌型橙汁酸乳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搅拌型橙汁酸乳的最佳配方:牛乳60%,脱脂乳粉1.6%,蔗...
以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和藻酸丙二醇酯(PGA)两种稳定剂配合使用,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以酸性果料橙汁为添加料,采用正交试验探讨搅拌型橙汁酸乳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搅拌型橙汁酸乳的最佳配方:牛乳60%,脱脂乳粉1.6%,蔗糖8%,橙汁12%,水18%,CMC-Na为0.3%,PGA为0.1%(均为质量分数)。最佳加工工艺为: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4.5h,原料乳的杀菌条件90℃,7min,混合物料的均质条件30℃,1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型橙汁酸凝乳
配方
生产工艺
稳定性
产品感官质量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莓果酱型搅拌酸乳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
4
6
作者
罗玲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1,共3页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品种、蓝莓果酱的添加量以及香精添加量5个因素,其中稳定剂添加量为三水平,其他各因素为两水平;采用L12(31×24)正交设计对蓝莓果酱酸乳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酱型酸乳的配方为质量...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品种、蓝莓果酱的添加量以及香精添加量5个因素,其中稳定剂添加量为三水平,其他各因素为两水平;采用L12(31×24)正交设计对蓝莓果酱酸乳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酱型酸乳的配方为质量分数0.4%(质量分数,下同)稳定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蓝莓果酱添加量、W2型稳定剂、MY900型发酵剂、质量分数0.3‰香精添加量,此时能得到感官品质与稳定性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酱
搅拌型酸乳
感官评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搅拌型酸奶稳定剂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
21
7
作者
邵红
华旭
李艳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1,共2页
在酸奶制品中使用稳定剂的目的是提高酸奶的粘稠度并改善其质地、状态与口感。本研究是以搅拌型酸奶作为目标产品,首先选择若干单体稳定剂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在复配稳定剂添加量、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最终产品的感官...
在酸奶制品中使用稳定剂的目的是提高酸奶的粘稠度并改善其质地、状态与口感。本研究是以搅拌型酸奶作为目标产品,首先选择若干单体稳定剂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在复配稳定剂添加量、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最终产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筛选出最佳配比;然后以市售稳定剂作为对比样,在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据黏度和感官指标筛选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用单体稳定剂可以替代市售稳定剂。这样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生产投入,并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型酸奶
稳定剂
改良
复配
添加量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搅拌型果汁酸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国农
李运飞
解国富
高燕
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57,共4页
文摘
研究了亲水性胶体和盐类对果汁酸奶稳定性和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添加亲水性胶体优于杀菌前添加;在6种胶体单独作用时,以CMC和PGA的稳定效果较好,二者最佳配比为CMC∶PGA =2 .5~4∶1。聚磷酸钠对果汁酸奶的稳定效果好于柠檬酸钠,并应在发酵后添加。盐类不影响果汁酸奶的粘度,但抑制了甜味,突出了酸味,使口感变差,故应该少加。
关键词
果汁酸奶
搅拌型
稳定效果
口感
发酵
酸味
CMC
影响
盐类
PGA
Keywords
stir
ring juice-
yoghurt
stabil
ity
Capacity of water holding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麻籽胶在搅拌型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向东
吕加平
夏志春
乔成亚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华北研究所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1-335,共5页
基金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2005DIA4J035-7)
文摘
研究了亚麻籽胶、瓜儿豆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亚麻籽胶与瓜尔豆胶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黏度、凝胶强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三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3:2:20,稳定剂的吨产品成本降低103.5~128.5元,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冷藏条件、保证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复配稳定剂酸奶的保质期可延长至27d。
关键词
亚麻籽胶
搅拌型酸奶
复配稳定剂
长保质期
Keywords
flaxseed gum
stirred yoghurt: stabilizer blends
long shelflife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G酶与稳定剂复配改善搅拌型酸奶生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杨洋
刘奕伟
周方
李迎霞
赵宏飞
郝建新
干苏灵
贾春凤
张柏林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食品系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1,共6页
文摘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与稳定剂复配使用后对搅拌型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和口感等指标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复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未添加TG酶的酸奶相比,添加TG酶使酸奶的黏度增加了38.9%~75.6%,乳清析出率降低了81.4%~92.5%,酸奶的细腻度和爽滑程度也明显提高,6 U/g的TG酶添加量效果最好,酸奶品质改善明显。与单独使用稳定剂相比,复配TG酶后的酸奶黏度增加了56.6%,乳清析出率有效降低,酸奶保存期从7 d延长到了15 d;两者优化配比为F-1001稳定剂用量0.2%,TG酶用量为3 U/g。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
搅拌型酸奶
稳定剂
复配工艺
Keywords
transglutaminase
stirred
yogurt
stabilizer
blend
ing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向东
乔成亚
王荫榆
机构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325,331,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14)
文摘
研究了海藻酸丙二醇酯(PGA)、果胶和变性淀粉作为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胶与变性淀粉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建立了粘度与三种稳定剂配比之间的动态模型,得出了三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0·15∶0·08∶1·20。在冷藏(4℃)贮存25d后,搅拌型酸奶的组织状态细腻、均匀滑爽、无乳清析出、风味和口感良好。
关键词
复配稳定剂
海藻酸丙二醇酯
果胶
变性淀粉
搅拌型酸奶
Keywords
stabilizer
blends
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
pectin
denatured starch
stirred
yoghurt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搅拌型橙汁酸凝乳配方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树林
陈有亮
机构
浙江大学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文摘
以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和藻酸丙二醇酯(PGA)两种稳定剂配合使用,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以酸性果料橙汁为添加料,采用正交试验探讨搅拌型橙汁酸乳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搅拌型橙汁酸乳的最佳配方:牛乳60%,脱脂乳粉1.6%,蔗糖8%,橙汁12%,水18%,CMC-Na为0.3%,PGA为0.1%(均为质量分数)。最佳加工工艺为: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4.5h,原料乳的杀菌条件90℃,7min,混合物料的均质条件30℃,10MPa。
关键词
搅拌型橙汁酸凝乳
配方
生产工艺
稳定性
产品感官质量
乳制品
Keywords
stir
ring orange juice-
yoghurt
formula
process
stabil
ization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莓果酱型搅拌酸乳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
4
6
作者
罗玲泉
机构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武汉研究所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1,共3页
文摘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品种、蓝莓果酱的添加量以及香精添加量5个因素,其中稳定剂添加量为三水平,其他各因素为两水平;采用L12(31×24)正交设计对蓝莓果酱酸乳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酱型酸乳的配方为质量分数0.4%(质量分数,下同)稳定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蓝莓果酱添加量、W2型稳定剂、MY900型发酵剂、质量分数0.3‰香精添加量,此时能得到感官品质与稳定性最佳效果。
关键词
蓝莓果酱
搅拌型酸乳
感官评分
稳定性
Keywords
blueberry jam
stirred
yoghurt
sensory evaluation
stabil
ization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搅拌型酸奶稳定剂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
21
7
作者
邵红
华旭
李艳君
机构
黑龙江乳业集团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1,共2页
文摘
在酸奶制品中使用稳定剂的目的是提高酸奶的粘稠度并改善其质地、状态与口感。本研究是以搅拌型酸奶作为目标产品,首先选择若干单体稳定剂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在复配稳定剂添加量、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最终产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筛选出最佳配比;然后以市售稳定剂作为对比样,在培养时间和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据黏度和感官指标筛选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用单体稳定剂可以替代市售稳定剂。这样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生产投入,并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搅拌型酸奶
稳定剂
改良
复配
添加量
配比
Keywords
stir
ring
yoghurt
stabilizer
impr ove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搅拌型果汁酸奶稳定性的研究
张国农
李运飞
解国富
高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麻籽胶在搅拌型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李向东
吕加平
夏志春
乔成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TG酶与稳定剂复配改善搅拌型酸奶生产特性的研究
杨洋
刘奕伟
周方
李迎霞
赵宏飞
郝建新
干苏灵
贾春凤
张柏林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复配稳定剂在搅拌型酸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李向东
乔成亚
王荫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搅拌型橙汁酸凝乳配方及工艺研究
王树林
陈有亮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蓝莓果酱型搅拌酸乳的配方优化
罗玲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搅拌型酸奶稳定剂的改良研究
邵红
华旭
李艳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