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4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terilization methods on quality an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tofu ferment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1
作者 Yang Liu Huifang Liu +3 位作者 Jiangting Hao Xueting Li Liang Li Xiaoyu Yang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asteurization(PAS),ultrasonic sterilization(ULS),and microwave sterilization(MWS)on the quality an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brine-fermented tofu(BFT)and fermented tofu(FT).Compar...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asteurization(PAS),ultrasonic sterilization(ULS),and microwave sterilization(MWS)on the quality an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brine-fermented tofu(BFT)and fermented tofu(FT).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WS had a negligible detrimental effect on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of BFT and FT,while effectively maintaining its water-holding capacity(WHC)and exhibiting the least impact on its texture.In contrast,PAS and ULS increased hardness and chewiness significantly(P<0.05),but ULS also enhanced the brightness of tofu.Throughout the storage period,the WHC,elasticity,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tofu generally decreased,whereas the hardness and chewiness increased.PAS-BFT and MWS-FT maintained sensory quality for the longest periods of 14 and 12 days respectively,and could be decomposed to more small molecule peptides within 0–8 days and 0–6 days,which are more easily to be absorbed by the body.The findings discovered that MWS is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sterilization of tofu,with superior capability in maintaining the quality,extending shelf life,and improving digestibility of to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ed tofu sterilization QUALITY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Ag/ZnO core-shell structure for efficient sterilization synergizing antibiotics and subsequently removing residuals
2
作者 Wenmei Han Wenli Wang +4 位作者 Jie Fan Runping Jia Xuchun Yang Tong Wu Qingsheng W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66-377,共12页
The massive use of antibiotics has led to the aggrava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also brough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This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human health.If the dosage of antibiotics is reduced by ... The massive use of antibiotics has led to the aggrava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also brough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This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human health.If the dosage of antibiotics is reduced by increasing its bactericidal performance,the emergence of drug resistance is certainly delayed,so that there's not enough time for developing drug resistance during treatment.Therefore,we selected typical representative materials of metal Ag and semiconductor ZnO nano-bactericide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Ag/ZnO hollow core-shell structures(AZ for short).Antibiotics are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AZ through rational modification to form a composite sterilization system.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of the composite system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from the sum(34.7%+22.8%-57.5%)of the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of AZ and gentamicin to 80.2%,net synergizes 22.7%,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effect of 1+1>2.Therefore,the dosage of antibiotics can be drastically reduced in this way,which makes both the possibility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medical expenses remarkably decrease.Subsequently,residual antibiotics can be degraded under simple illumination using AZ-self as a photocatalyst,which cuts off the path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 short,such an innovative route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drug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hollow Core-shell structures ANTIBIOTICS GENTAMYCIN Synergistic sterilization PHOTO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ower supply parameters on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ster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agnetically driven rotating gliding arc
3
作者 Shaohua QIN Meizhi WANG +2 位作者 Jun DU Lanlan NIE Jie PA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61-68,共8页
Plasma sterilization is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tech sterilization method that is fast,safe,and pollution free.It is widely used in medical,food,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elds.Home air sterilization is an emergi... Plasma sterilization is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tech sterilization method that is fast,safe,and pollution free.It is widely used in medical,food,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elds.Home air sterilization is an emerging field of plasma application,which put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miniaturization,operational stability,and operating cost of plasma device.In this study,a novel magnetically driven rotating gliding arc(MDRGA)discharge device was used to sterilize 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as-driven gliding arc,this device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a more stable gliding arc.Simulation using COMSOL Multiphysics showed that adding permanent magnets can form a stable magnetic field,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gliding arcs.Experiments on the discharge performance,ozone concentration,and sterilization effect were conducted using different power supply parameter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DRGA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arting,gliding,and extinguishing.Appropriate voltage was the key factor for stable arc gliding,and both high and low voltages were not conducive to stable arc gliding and ozone production.In this experimental setup,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was the best at 6.6 kV.A high modulation duty ratio was beneficial for achieving stable arc gliding.However,when the duty ratio exceeded a certain value,the improvement in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was slow.Therefore,considering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and energy factors comprehensively,we chose 80%as the optimal modulation duty ratio for this experimental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magnetically driven rotating gliding arc ster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浆弹性蛋白酶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成艳君 李奕彤 +4 位作者 李雪梅 范晶 杨宇霞 周永红 刘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究精浆弹性蛋白酶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56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炎症组,对照组精浆弹性蛋白酶浓度<600 ng/ml 103例,炎症组精浆弹性... 目的探究精浆弹性蛋白酶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56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炎症组,对照组精浆弹性蛋白酶浓度<600 ng/ml 103例,炎症组精浆弹性蛋白酶浓度≥600 ng/ml 53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六版《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对所有患者精液进行一般性征、生化参数与形态学评估分析,以探讨弹性蛋白酶与精液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白细胞计数、精浆弹性蛋白酶、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精浆锌、精浆柠檬酸、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缺陷总数、头部缺陷个数、颈部和中段的缺陷个数、尾部缺陷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液白细胞计数、支原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s>0,P<0.05),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顶体酶水平、精浆锌水平、精浆柠檬酸水平、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呈负相关(r_(s)<0,P<0.05)。结论精浆弹性蛋白酶是提示生殖系感染的可靠指标,精液质量与精浆弹性蛋白酶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对男性不育患者的弹性蛋白酶的检测,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精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弹性蛋白酶 精液参数 不育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清洗的焦痂渗透剥离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石敏 沈翠霞 +2 位作者 余蕗 王芳 高春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清洗的焦痂渗透剥离装置在能量型器械碳化清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收取电外科手术使用的能量型器械66套,根据器械的回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4件。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清洗机清洗...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清洗的焦痂渗透剥离装置在能量型器械碳化清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收取电外科手术使用的能量型器械66套,根据器械的回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4件。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清洗机清洗,具体流程为:流动水冲洗→软化剂浸泡→按照厂家说明书的手工清洗流程(冲洗→灌注→浸泡→刷洗→冲洗→再灌注→超声清洗10 min→漂洗→终末漂洗→消毒→干燥)。观察组将超声清洗10 min的操作步骤更换为使用具有智能识别扫频的焦痂渗透剥离装置清洗10 min,其余与对照组相同。使用目测、蛋白残留测试和ATP生物荧光测试观察2组的清洗质量,并统计2组清洗后的能量型器械的返锈率、器械完好率和碳化焦痂清除率。结果目测、ATP生物荧光检测和蛋白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返锈率1.89%低于对照组的7.58%、器械完好率98.11%高于对照组的94.70%,碳化焦痂清除率98.48%高于对照组的8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声清洗的焦痂渗透剥离装置设计智能、清洗质量高、操作方便,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型器械 碳化焦痂 器械清洗 焦痂渗透剥离装置 消毒供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磁场处理生活污水的杀菌效果研究
6
作者 阎松 刘帅豪 +2 位作者 赵誉量 徐悦 赵国智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利用脉冲磁场对生活污水进行灭菌处理,研究了传统方法杀菌、磁场杀菌等不同介质条件对生活污水的总细菌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杀灭效果,并进行对比。根据实验数据用正交实验分析了不同实验因素的杀菌效果及影响规律与主次关系。结果表明,... 利用脉冲磁场对生活污水进行灭菌处理,研究了传统方法杀菌、磁场杀菌等不同介质条件对生活污水的总细菌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杀灭效果,并进行对比。根据实验数据用正交实验分析了不同实验因素的杀菌效果及影响规律与主次关系。结果表明,杀菌率随磁场强度和脉冲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杀菌率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温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杀菌率随pH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介质偏酸性时杀菌效果较好;影响杀菌效果的主次顺序为磁场强度>脉冲数>pH>温度。最佳参数组合磁场强度为6.1T,污水温度为20℃,脉冲数为35,pH为5.0,此条件下污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杀菌率分别为97.1%和97.4%,与单独用磁场或紫外线杀菌相比,两者协同杀菌效果更好,先进行紫外处理再进行磁场处理,最大去除率高达100%。说明磁场可以作为紫外线杀菌的后置处理应用于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生活污水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乳糖酶水解低乳糖牛乳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那治国 郭玉娟 +2 位作者 刘会佳 徐云飞 毕海鑫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目前对牛乳的杀菌方式主要是热处理,但经过热处理后牛乳的品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超声波处理能较好保留低乳糖牛乳中的营养成分。因此,该文对超声波处理低乳糖牛乳进行研究,以酸度和pH值为指标,考察不同超声功率(100、150、200、25... 目前对牛乳的杀菌方式主要是热处理,但经过热处理后牛乳的品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超声波处理能较好保留低乳糖牛乳中的营养成分。因此,该文对超声波处理低乳糖牛乳进行研究,以酸度和pH值为指标,考察不同超声功率(100、150、200、250 W)和超声时间(5、10、15、20 min)对低乳糖牛乳在4℃条件下贮藏21 d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杀菌条件为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10 min。由贮藏期试验可知,经超声波处理后在4℃贮藏环境下,低乳糖牛乳能保存15 d左右,而未经过超声波杀菌处理的鲜牛奶和低乳糖牛乳仅能保存6 d左右。由贮藏期稳定性试验可知,经超声波处理后低乳糖牛乳在4℃条件下可贮藏15 d以内,稳定性试验呈阴性,未发现酸败、脂肪分层现象,贮藏15 d仍保持较好品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超声功率提高、超声时间延长,由于超声波的乳化均质作用,低乳糖牛乳的品质逐渐改善,其中低乳糖牛乳的浊度降低、乳化性质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乳糖牛乳 超声波 牛乳品质 杀菌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奕婷 林杨 +3 位作者 汪丽霞 徐小忠 林倩倩 陈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4,共8页
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胡柚果经过不同取汁方式、不同杀菌工艺等关键果汁加工单元操作前后的胡柚汁品质变化。通过对胡柚汁微生物、酶活、色度、黄酮等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带皮取汁能较好... 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胡柚果经过不同取汁方式、不同杀菌工艺等关键果汁加工单元操作前后的胡柚汁品质变化。通过对胡柚汁微生物、酶活、色度、黄酮等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带皮取汁能较好保留胡柚皮中总酚、黄酮及抗坏血酸成分,而对胡柚汁pH、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固形物略有增加,果汁亮度下降、黏度上升;去皮去囊衣的胡柚汁营养损失较大,但具有更好的感官品质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热杀菌会降低胡柚汁中微生物数量、总SOD活力、酸度、可溶性固形物、黄酮及抗坏血酸含量,增加总糖和总酚含量,对果汁整体色度影响显著,且不同杀菌温度对各处理果汁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二次杀菌几乎可以杀灭胡柚汁中所有微生物,但同时会降低总SOD活力、黄酮及抗坏血酸含量,与热杀菌相比,二次杀菌对胡柚汁品质的总体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加工工艺 品质 取汁方式 热杀菌 二次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条件对蓝点马鲛鱼脂质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王善宇 简冲 +3 位作者 薛勇 赵玲 孙慧慧 曹荣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0,共9页
为探究不同杀菌条件对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品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110℃、46.4 min(A组),115℃、14.7 min(B组)和121℃、3.7 min(C组)3种杀菌条件对鱼肉感官品质、脂质组成及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杀菌后蓝点马鲛鱼的质... 为探究不同杀菌条件对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品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110℃、46.4 min(A组),115℃、14.7 min(B组)和121℃、3.7 min(C组)3种杀菌条件对鱼肉感官品质、脂质组成及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杀菌后蓝点马鲛鱼的质地、滋味和气味的感官评分变化明显。样品中的总脂、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在杀菌后均显著降低(P<0.05),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不同杀菌组间脂质组成存在差异,C组样品的脂质损失程度最高。脂质氧化程度受杀菌条件的影响显著(P<0.05),过氧化值(POV)含量均显著升高、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值(TBARS)含量显著降低(P<0.05)。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杀菌条件处理后鱼肉的气味特征明显不同。借助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从4组样品中鉴别出22种挥发性化合物,各组间的挥发性物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己醛、戊醛、异戊醛、3-戊酮、环己酮、3-羟基丁-2-酮和乙酸乙酯等是鱼肉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在B组样品中含量最高。综上,采用115℃、14.7 min(B组)杀菌的样品,其感官和风味品质明显优于其他组,且脂质氧化程度更低。研究结果可为蓝点马鲛鱼罐头产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点马鲛鱼 杀菌条件 感官品质 脂质 挥发性物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大豆蛋白基小酥肉贮藏品质影响与其货架期预测
10
作者 孙莹 周斌 +5 位作者 王龙 刘申 卢冰琳 江连洲 赵钜阳 朱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41,共9页
本研究以大豆蛋白素肉为原料研发了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比较了微波杀菌和水浴杀菌对其菌落总数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贮藏温度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利用Q10模型获得了基于TVB-N值的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货架期模型,并预测了其... 本研究以大豆蛋白素肉为原料研发了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比较了微波杀菌和水浴杀菌对其菌落总数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贮藏温度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利用Q10模型获得了基于TVB-N值的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货架期模型,并预测了其在4℃贮藏温度下的货架期。结果表明:微波杀菌的最适参数为540 W、6 min,水浴杀菌的最适参数为100℃、25 min。微波杀菌相较于水浴杀菌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能延缓小酥肉色泽变暗、质构特性和pH下降。以TVB-N安全限定值计算的小酥肉货架期更具可靠性,微波和水浴杀菌在4℃下的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16 d和15.45 d,误差分别为6.67%和3%。本研究为大豆蛋白素肉在预制菜领域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小酥肉 预制菜 杀菌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强光杀菌机理及其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叶子晗 王文骏 +2 位作者 周建伟 吕瑞玲 刘东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5-305,共11页
脉冲强光作为一种新型食品非热杀菌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脉冲强光的穿透性强、杀菌谱广,应用广泛,同时还可以保留食品质地、风味和口感,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目前脉冲强光杀菌机理缺乏系统... 脉冲强光作为一种新型食品非热杀菌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脉冲强光的穿透性强、杀菌谱广,应用广泛,同时还可以保留食品质地、风味和口感,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目前脉冲强光杀菌机理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研究方法杂乱多样,不同效应之间的协同机制还不明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总结脉冲强光杀菌机理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首先利用VOS viewer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脉冲强光杀菌的研究现状,为掌握脉冲强光杀菌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线索;其次从脉冲强光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物理效应、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3个方面出发,梳理脉冲强光对细菌多靶点、多核心、多系统的作用过程,以期揭示更深层次的脉冲强光杀菌作用机理;最后按照食品种类归纳脉冲强光杀菌的应用。未来,可通过进一步深入对脉冲强光杀菌作用机制的研究,强化与其他杀菌技术的联用,拓展食品杀菌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VOS viewer 脉冲强光 杀菌机理 光热效应 生物物理效应 光化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技术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燕欣悦 胡风庆 +3 位作者 宁崇 李慧宇 李芳 郭崇婷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电子束辐照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由于高效杀菌、绿色节能、安全无残留且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食品感官特性和营养品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文章对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原理特点、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控制因素进行... 电子束辐照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由于高效杀菌、绿色节能、安全无残留且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食品感官特性和营养品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文章对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原理特点、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控制因素进行综述,并展望了电子束辐照技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杀菌 食品品质 控制因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强光处理对泡泡青半干面贮藏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叶濡箫 江蕾 +2 位作者 吕庆云 蒋修军 刘亚东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提升泡泡青半干面产品的贮藏品质。[方法]通过调整处理脉冲能量、脉冲距离以及半干面贮藏时间,分析各因素对泡泡青半干面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比微生物含量、色差、叶绿素含量、质构特性、水分分布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确... [目的]提升泡泡青半干面产品的贮藏品质。[方法]通过调整处理脉冲能量、脉冲距离以及半干面贮藏时间,分析各因素对泡泡青半干面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比微生物含量、色差、叶绿素含量、质构特性、水分分布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确定脉冲强光处理泡泡青半干面的最佳参数。[结果]脉冲强光处理泡泡青半干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脉冲能量900 J、脉冲次数20次、脉冲距离5 cm,此条件下,有效延长了半干面的保质期。与未处理组相比,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在提升半干面卫生质量的同时,相同贮藏时间内硬度、咀嚼性等质构品质更好。[结论]脉冲强光处理是延长泡泡青半干面保质期的有效方法之一。处理后的泡泡青半干面在一定贮藏期内保持了较低的菌落总数和较好的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光 泡泡青 半干面 杀菌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杀菌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吕欣然 王淑娟 +3 位作者 张丹 朱婷婷 孙翔宇 马婷婷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2-280,共9页
本研究以富含花色苷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果汁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物质的影响,并结合花青素靶向代谢组学探究辐照处理对果汁中花青素类代谢物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同时对果汁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3~9 kGy辐... 本研究以富含花色苷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果汁理化特性和功能活性物质的影响,并结合花青素靶向代谢组学探究辐照处理对果汁中花青素类代谢物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同时对果汁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3~9 kGy辐照处理后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褐变加剧,总花色苷含量和总酚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8.10%~33.72%和2.47%~12.03%(P<0.05)。果汁中主要存在的单体花青素为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木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其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辐照下的稳定性更高,3 kGy剂量辐照后其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其余三者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感官品质上,辐照处理提高了果汁的红度和黄度,降低了果汁中挥发性硫化物与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本研究可为富含花青素类物质食品的辐照加工工艺选择及参数确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杀菌 辐照 黑果腺肋花楸果汁 花色苷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着色剂与抗氧化剂对^(60)Co-γ射线辐照辣椒红油的协同护色作用研究
15
作者 周新雨 王子欢 +3 位作者 杨小平 王志新 贾利蓉 段飞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亮度值L^(*)和黄蓝色度值b^(*)小幅升高。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4种天然着色剂和5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护色作用,发现0.1 g/kg红曲红、0.7 g/kg虾青素、0.2 g/kg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7 g/kg迷迭香提取物可部分抑制6~10 kGy辐照导致的辣椒红油褪色,而β-胡萝卜素、赤藓红、萝卜红、抗坏血酸钙和抗坏血酸钠无明显作用。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10 kGy辐照的最佳护色方案为迷迭香提取物0.170 g/kg、虾青素0.155 g/kg、红曲红0.095 g/kg。此条件下实测a^(*)值为52.54,a^(*)值下降率为10.25%,ΔE^(*)值为8.39;虾青素与红曲红、迷迭香提取物有协同交互作用。迷迭香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表明迷迭香提取物的辐照护色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性相关,而红曲红和虾青素与其着色性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素 ^(60)Co-γ射线辐照 非热杀菌 护色 抗氧化 迷迭香提取物 红曲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及模仿葡萄球菌对发酵鱼肉糜质构及持水力的影响
16
作者 纪锡伟 卢涵 +3 位作者 张香美 范鑫洋 刘程鹏 车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9-256,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发酵鱼肉糜蛋白理化特性与质构、持水力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发酵鱼肉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该文测定了接种植物乳杆菌及模仿葡萄球菌后鲤鱼鱼肉糜在发酵及干燥后熟期间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 为进一步了解发酵鱼肉糜蛋白理化特性与质构、持水力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发酵鱼肉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该文测定了接种植物乳杆菌及模仿葡萄球菌后鲤鱼鱼肉糜在发酵及干燥后熟期间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SDS-PAGE、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及二硫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表面疏水性、质构(硬度、弹性、胶着性、咀嚼性)及持水力(离心损失)随时间的变化,并与自然发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发酵及干燥后熟期间,接种发酵组鱼肉糜的pH值、TBARS、TVB-N值显著低于自然发酵组,SDS-PAGE结果显示接种发酵组的肌球蛋白重链降解程度低于自然发酵组,而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二硫键含量以及表面疏水性显著高于自然发酵组,同时接种发酵组鱼肉糜具有较高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以及较低的离心损失。这说明接种发酵能够抑制鱼肉糜的蛋白氧化、降解及脂肪酸败,提高其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二硫键含量,从而提升发酵鱼肉糜的质构及持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鱼肉糜 接种发酵 蛋白 质构 持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丸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灭菌方法的选择
17
作者 卢晓林 张欣渊 +2 位作者 周小雪 王文涛 曲婷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 建立独活寄生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分别评价高温蒸汽灭菌、^(60)Co辐照灭菌对独活寄生丸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Venusil MP-C18色谱柱,以0.1%磷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 目的 建立独活寄生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分别评价高温蒸汽灭菌、^(60)Co辐照灭菌对独活寄生丸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Venusil MP-C18色谱柱,以0.1%磷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和325 nm),并对建立的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通过分析12份样品建立独活寄生丸的指纹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分析高温蒸汽灭菌、^(60)Co辐照灭菌对独活寄生丸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 方法学考察显示,建立指纹图谱的色谱方法符合要求。通过12份样品的测定,建立了独活寄生丸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94~1.000,共确认了19个共有峰。高温蒸汽灭菌会影响独活寄生丸中14个化学成分,而^(60)Co辐照灭菌不影响独活寄生丸中的化学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高温蒸汽灭菌会影响独活寄生丸的指纹图谱,而^(60)Co辐照灭菌对独活寄生丸的指纹图谱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高温蒸汽灭菌 60Co辐照灭菌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强光处理对蓝莓汁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晓千 孙晓琛 +3 位作者 苏巍 崔晓臻 范琳琳 周剑忠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探究脉冲强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处理对蓝莓汁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以微生物数量、酶活力、营养成分(总花色苷、维生素C、总酚)含量为指标,分析不同脉冲强度和次数的IPL处理对蓝莓汁活菌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 为探究脉冲强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处理对蓝莓汁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以微生物数量、酶活力、营养成分(总花色苷、维生素C、总酚)含量为指标,分析不同脉冲强度和次数的IPL处理对蓝莓汁活菌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分析蓝莓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IPL处理后,蓝莓汁中微生物数量降低到20 CFU/mL以下;过氧化物酶完全失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保留率高于(88.68±0.18)%;蓝莓汁没有发生褐变;总酚含量得以完全保留。400 J强度的IPL处理对蓝莓汁抗氧化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总花色苷、维生素C含量保留率分别高达(84.83±1.30)%、(95.00±2.59)%。GC-MS分析表明,香气成分中的醛类、醇类、酯类含量有一定的损失,新增异蒲勒醇、柏木烯醇等挥发性风味物质。IPL处理能够有效杀灭蓝莓汁中的微生物,同时保留较多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光 杀菌 蓝莓汁 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预杀菌处理对生鲜猪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李成林 甘俊兰 +3 位作者 陈宇 杨礼源 郭依萍 叶可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66-274,共9页
目的探究紫外预杀菌处理对生鲜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包装条件(裸露包装和保鲜袋包装)、照射距离(6、9和12 cm)和照射时间[裸露包装(3、5、10 s),保鲜袋包装(6、10、14 s)],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感官评定、色差、挥发性盐基氮(tota... 目的探究紫外预杀菌处理对生鲜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包装条件(裸露包装和保鲜袋包装)、照射距离(6、9和12 cm)和照射时间[裸露包装(3、5、10 s),保鲜袋包装(6、10、14 s)],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感官评定、色差、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等指标,探究紫外处理在保持生鲜肉品质的同时降低猪肉初始微生物数量的可行性。结果裸露包装生鲜猪肉最佳紫外照射条件为照射距离9 cm处理10 s,保鲜袋包装猪肉的最佳紫外照射条件为照射距离6 cm处理14 s,可使生鲜猪肉初始微生物数量分别降低0.44 logCFU/g和0.61 logCFU/g,但对脂肪氧化、感官及色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紫外预杀菌处理在降低猪肉初始微生物数量的同时,能够减缓TVB-N值的增加及脂质氧化,并对生鲜肉感官品质、色泽没有显著影响,使猪肉的货架期延长3~4 d,在猪肉保鲜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猪肉 紫外 贮藏保鲜 预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菜料包的加压微波杀菌技术研究
20
作者 李润杰 宋飞虎 +2 位作者 刘畅 郑岳 金光远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为降低酸菜料包在杀菌过程中的爆袋情况,同时提高酸菜料包的杀菌品质,文章利用加压微波杀菌技术对杀菌过程中酸菜料包的理化品质和参数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乳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L^(*)值、a^(*)值、b^(*)值、硬度、爆袋率和微生物... 为降低酸菜料包在杀菌过程中的爆袋情况,同时提高酸菜料包的杀菌品质,文章利用加压微波杀菌技术对杀菌过程中酸菜料包的理化品质和参数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乳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L^(*)值、a^(*)值、b^(*)值、硬度、爆袋率和微生物含量,研究不同表压力下酸菜料包的微波杀菌工艺。结果表明,酸菜料包杀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加压低温阶段,表压力越高,水分的相变速率越低,酸菜料包升温越快;在加压高温阶段,表压力越高,酸菜料包的爆袋率越低,但是水的沸点越高,导致酸菜料包的品质越差。研究发现,最优杀菌工艺参数为低温阶段表压力90 kPa、高温阶段表压力50 kPa、升温微波功率600 W、保温温度(85±2)℃、保温时间300 s。与传统微波杀菌相比,酸菜料包的爆袋率下降了42%;与研究中的其他杀菌工艺参数相比,此参数下酸菜料包的理化品质和感官评价最优。综上,此加压微波杀菌工艺可为酸菜料包的杀菌工序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料包 微波杀菌 加压杀菌 爆袋率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