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装备缓冲气囊设计与缓冲特性研究
1
作者 乔芳 冯志杰 +2 位作者 周昊 包建平 安傲坤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7期120-126,共7页
航空装备缓冲气囊以重量小、成本低等优势成为航空装备缓冲系统的研究热点。为快速解决航空装备缓冲气囊的设计问题,本文运用数值仿真软件,以航空装备缓冲气囊为研究对象,依据运动学、工程热力学及柔性薄壳力学等理论建立了环形缓冲气... 航空装备缓冲气囊以重量小、成本低等优势成为航空装备缓冲系统的研究热点。为快速解决航空装备缓冲气囊的设计问题,本文运用数值仿真软件,以航空装备缓冲气囊为研究对象,依据运动学、工程热力学及柔性薄壳力学等理论建立了环形缓冲气囊的数值仿真模型,利用最速下降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参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并分析不同参数(开口面积、开口压力和气囊高度)对缓冲气囊缓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他参数一定时,随着开口面积增加,缓冲过载减小,着地速度增加;随着开口压力增加,缓冲过载增加,着地速度减小;随着气囊高度增加,缓冲过载减小,着地速度变化不大。本文仿真方法可以迅速确定缓冲气囊的关键设计参数(如开口面积、排气压力、缓冲高度等)与外形,可以提升缓冲气囊的设计效率,为研究气囊缓冲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气囊 数值模型 最速下降法 缓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高阶收敛FastICA算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季策 胡祥楠 +1 位作者 朱丽春 张志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90-1393,共4页
高阶收敛的FastICA具有形式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但其对初始值的选择比较敏感,若初始值选择不当很容易影响收敛的效果,甚至造成不收敛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最速下降法对三阶和五阶收敛的FastICA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应用最速下降... 高阶收敛的FastICA具有形式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但其对初始值的选择比较敏感,若初始值选择不当很容易影响收敛的效果,甚至造成不收敛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最速下降法对三阶和五阶收敛的FastICA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应用最速下降法求出初值,再用高阶收敛的FastICA算法求出最优解.语音信号的分离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混合信号进行了较好的分离,并且有效地克服了初值敏感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牛顿迭代法 FASTICA 最速下降法 初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参考质量评价模型的静脉图像采集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贾旭 曹玉东 +2 位作者 孙福明 崔建江 薛定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由于不同人的手背静脉属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同静脉对象,在固定采集系统参数条件下很难都采集到高质量的静脉图像,这里提出了一种针对静脉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评价结果的自寻优静脉图像采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关... 由于不同人的手背静脉属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同静脉对象,在固定采集系统参数条件下很难都采集到高质量的静脉图像,这里提出了一种针对静脉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评价结果的自寻优静脉图像采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关键信息熵的测度函数,衡量了静脉信息的完整性;其次,提出了基于轮廓波分解的测度函数,用于评价静脉方向性信息的丰富性;再次,将两种测度函数融合,构成了客观的无参考的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在图像自寻优过程中,提出了迭代淘汰机制,克服了最速下降法在寻优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实验表明,提出的质量评价模型是可控的,且满足人眼视觉系统的视觉特性,同时,通过提出的迭代淘汰机制,降低了寻优过程的迭代次数,保证了采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集 质量评价 最速下降法 轮廓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曲面拟合的影像渐晕复原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凯 唐平凡 王成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文根据影像发生渐晕时灰度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法的高斯曲面拟合方法,推导了Hesse矩阵的相关参数,较好地解决了不规则高斯曲面拟合的问题,获得了影像整体灰度变化情况,从而实现了影像渐晕现象的复原.仿真结果表明,上述... 本文根据影像发生渐晕时灰度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法的高斯曲面拟合方法,推导了Hesse矩阵的相关参数,较好地解决了不规则高斯曲面拟合的问题,获得了影像整体灰度变化情况,从而实现了影像渐晕现象的复原.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估计出不规则高斯曲面(如渐晕图像灰度值)的相关参数.通过对实际影像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影像的渐晕现象,改善图像质量.由于该方法不需要相关的光学和几何参数,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晕 高斯曲面拟合 最速下降法 HESSE矩阵 灰度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间预测和联合优化的高光谱压缩感知图像重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海英 吴成柯 +1 位作者 吕沛 宋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48-2252,共5页
基于高光谱图像压缩采样数据特性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谱间预测和联合优化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首先在谱间通过线性预测去除高光谱图像观测向量的强谱间相关性,得到熵值更小的预测残差向量;然后在凸集交替投影(Projections Onto Conv... 基于高光谱图像压缩采样数据特性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谱间预测和联合优化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首先在谱间通过线性预测去除高光谱图像观测向量的强谱间相关性,得到熵值更小的预测残差向量;然后在凸集交替投影(Projections Onto Convex Sets,POCS)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最陡下降法的联合优化算法对预测残差向量进行重构,提高重构质量;同时采用像素点为指导的收敛准则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观测值数目下,该文算法的重构质量(PSNR)明显优于其它已有重构算法,并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压缩感知 线性预测 凸集交替投影 最陡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概率推断法确定多工况二维疲劳设计谱的载荷最大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易当祥 吕国志 周雄伟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4-487,517,共4页
对各工况下的二维疲劳载荷,采用权系数的方法,合成并获得了多工况下的二维载荷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并由超越概率10-6对载荷进行外推,研究了确定多工况下二维疲劳设计谱中载荷最大值的概率推断——最速下降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实例的分... 对各工况下的二维疲劳载荷,采用权系数的方法,合成并获得了多工况下的二维载荷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并由超越概率10-6对载荷进行外推,研究了确定多工况下二维疲劳设计谱中载荷最大值的概率推断——最速下降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实例的分析与比较,说明该方法是合理的和准确的,并由载荷最大值的分级和计算,编制了多工况下的8×8的二维疲劳设计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设计谱 概率推断 最速下降法 载荷最大值 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季策 于洋 于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6-1088,1097,共4页
对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传统的FastICA算法只具有二阶的收敛速度,为了提高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法.对牛顿... 对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传统的FastICA算法只具有二阶的收敛速度,为了提高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法.对牛顿迭代算法加以修正,使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具有五阶的收敛速度.图像信号分离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与传统的FastICA算法在分离效果相当的情况下,明显减少了传统的FastICA算法的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提高了收敛速度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定点算法 牛顿迭代法 负熵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S云推理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秀玲 赵文保 +1 位作者 张少宇 徐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0-586,共7页
将云模型与T S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正态云代替模糊神经网络的隶属度函数,构成T S云推理网络。该网络综合考虑了模糊逻辑的快速性和云模型处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增强了网络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分析了T S云推理网络的结构和稳定性。在... 将云模型与T S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正态云代替模糊神经网络的隶属度函数,构成T S云推理网络。该网络综合考虑了模糊逻辑的快速性和云模型处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增强了网络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分析了T S云推理网络的结构和稳定性。在超熵确定的情况下,使用最速下降法辨识了T S云推理网络的参数,将该网络应用于板形模式识别,并与T S模糊神经网络作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T S云推理网络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识别出常见的板形缺陷,并且识别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TS模糊神经网络 最速下降法 板形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平方滤波法时间域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6
9
作者 白璐 韩立国 +1 位作者 张盼 胡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1-729,4,共9页
全波形反演是一种利用叠前地震记录的全波场信息重建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高精度速度建模法,但其反演效果常会受到"跳周"现象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用最小平方滤波做数据预处理的反演方法,有效减弱"跳周"现象对反演结... 全波形反演是一种利用叠前地震记录的全波场信息重建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高精度速度建模法,但其反演效果常会受到"跳周"现象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用最小平方滤波做数据预处理的反演方法,有效减弱"跳周"现象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该方法利用最小平方滤波减小模拟波场与观测波场之间的相位差,由滤波后波场构建一种新目标函数,使反演过程稳定地朝着全局极小点处收敛。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平方滤波的全波形反演能有效改善反演效果,尤其在模型深部或大炮检距范围的效果更明显;新目标函数相比常规L2范数能更稳定地下降,不易陷入局部极小,避免了常规全波形反演中易出现的严重"跳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最小平方滤波 目标函数 矩阵快速正演 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宁伟 卿熙宏 陶华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qu...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文中的算例结果表明,混合算法与单纯的共轭梯度法或最速下降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大、适应面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数据处理 共轭梯度法 最速下降法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型的梯度域色阶映射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席志红 赵蓝飞 +1 位作者 张驰 张忠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梯度域动态范围压缩算法存在伪边缘以及局部细节扭曲等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型的梯度域色阶映射方法。首先,在梯度域内构造了一个既能够压缩图像的动态范围又能够保证边缘与细节信息的变分模型;其次,将Gibbs采样的思想引入到... 针对梯度域动态范围压缩算法存在伪边缘以及局部细节扭曲等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型的梯度域色阶映射方法。首先,在梯度域内构造了一个既能够压缩图像的动态范围又能够保证边缘与细节信息的变分模型;其次,将Gibbs采样的思想引入到最速下降法中,在求解变分模型最优解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无约束最优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改进的最速下降法得到变分模型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光晕,得到细节保持完好的低动态范围图像。另外,改进的最速下降法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图像 梯度域 变分模型 最速下降法 GIBBS采样 泊松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镜拼接渐晕消除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明慧 任建岳 +2 位作者 张宇 张星祥 李新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9,58,共6页
根据反射镜拼接型CCD相机拍摄影像时发生渐晕的灰度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法的曲面拟合方法,以消除渐晕现象。对反射镜渐晕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提出了一种二维曲面模型来拟合图像灰度补偿算法,推导Hesse矩阵的相关系... 根据反射镜拼接型CCD相机拍摄影像时发生渐晕的灰度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法的曲面拟合方法,以消除渐晕现象。对反射镜渐晕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提出了一种二维曲面模型来拟合图像灰度补偿算法,推导Hesse矩阵的相关系数,通过Hesse矩阵逐次迭代收敛,最终获得二维曲面的相关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估计出不规则二维曲面的相关参数。通过对实际影像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影像的渐晕现象,改善图像质量,在测试平台上对有效像素为782×582的单面阵CCD实验影片进行处理,程序运行时间为24ms,可见,本文算法完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由于该方法不需要相关的光学和几何参数,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拼接 渐晕 曲面拟合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变分不等式的三步松弛混合最速下降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协平 林炎诚 姚任之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21-928,共8页
在Hilbert空间的非空闭凸子集上研究了具有Lipschitz和强单调算子的经典变分不等式.为求解此变分不等式引入了一类新的三步松弛混合最速下降法.在算法参数的适当假设下,证明了此算法的强收敛性.
关键词 变分不等式 松弛混合最速下降法 强收敛 非扩张映射 Hillbert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阶累积量的准则及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鹰 谢胜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三阶累积量的“优度准则”。基于此准则,利用最速下降法,得到一种新的基于三阶累积的梯度型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用于平稳和非平稳的MA(Moving Average)模型系统辨识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良好的收敛性... 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三阶累积量的“优度准则”。基于此准则,利用最速下降法,得到一种新的基于三阶累积的梯度型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用于平稳和非平稳的MA(Moving Average)模型系统辨识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及对时变系统的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算法 三阶累积量 优度准则 最速下降法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曲线正交拟合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占峰 王健 李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49,共6页
为了由测量点识别既有线路中的缓和曲线参数,研究了基于参数方程的缓和曲线正交拟合迭代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值分析,阐明了由于病态性的存在,在迭代过程中,常规的Gauss-Newton(GN)算法会发散.其次,提出了双目标优化模型,将GN算法与... 为了由测量点识别既有线路中的缓和曲线参数,研究了基于参数方程的缓和曲线正交拟合迭代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值分析,阐明了由于病态性的存在,在迭代过程中,常规的Gauss-Newton(GN)算法会发散.其次,提出了双目标优化模型,将GN算法与最速下降法结合,确定了正交拟合缓和曲线的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同时提出了在寻优过程中,评估当前迭代位置距离最优位置的远近来动态设置LM参数.最后以一段缓和曲线的实测点为例,随机取样了5000例初值,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比了GN算法和LM算法拟合缓合曲线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GN算法拟合缓合曲线不收敛;对于不同的初始值,LM算法都收敛到相同的最优值,体现了LM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LM算法的迭代次数最少为5次,最大为50次,平均为16.8次,迭代次数和初值与最优值位置的远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曲线拟合 正交最小二乘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Gauss-Newton算法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稀疏性的单次曝光相位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练秋生 齐秀梅 +1 位作者 陈书贞 石保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6-1553,共8页
相位成像的关键是相位恢复。由于相位信息的丢失,相位恢复通常是不适定的,如何利用合适的先验信息进行相位恢复是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在SPICA成像系统下提出了基于结构稀疏性的单次曝光相位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全变差的重叠组结构... 相位成像的关键是相位恢复。由于相位信息的丢失,相位恢复通常是不适定的,如何利用合适的先验信息进行相位恢复是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在SPICA成像系统下提出了基于结构稀疏性的单次曝光相位成像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全变差的重叠组结构稀疏性,将重叠的结构稀疏正则项以卷积形式表示,使求解过程更简单,并利用最速下降法求解相应的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噪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复图像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恢复 结构稀疏 全变差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的混合算法及全局收敛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仪平 金福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并证明其全局收敛性.这种混合优化算法结合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产生搜索方向,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是扁长椭球时,最速下降法下... 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并证明其全局收敛性.这种混合优化算法结合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产生搜索方向,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是扁长椭球时,最速下降法下降缓慢的问题,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大、适应面广等特点.文中的算法实例表明,混合算法与单纯的共轭梯度法相比,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混合算法 全局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控制形成阵列零陷的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云宝 朱永芬 +1 位作者 王文博 赵义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0,共3页
针对传统零陷技术计算大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相位控制方法的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新方法,它是一个无约束极值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干扰抑制比概念,并构造一个非线性代价函数,然后利用最速下降法,通过最小化该代价函数,求取线... 针对传统零陷技术计算大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相位控制方法的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新方法,它是一个无约束极值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干扰抑制比概念,并构造一个非线性代价函数,然后利用最速下降法,通过最小化该代价函数,求取线阵阵元最优的相位扰动值,从而能够在多个干扰源方向形成零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零陷形成技术,能够在多个干扰源方向形成深度零陷而不影响主瓣.该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相位控制技术要求零陷个数必须远小于阵元数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抑制比 零陷 最速下降法 相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重叠投影法的空间耦合水污染评估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影 杨晓东 +2 位作者 贾子璇 章胤 王晶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为准确评估库区上游河流突发水污染的危害程度,针对库区上游区域河床中上游窄、下游宽的结构特点,在传统重叠投影法的基础上,于重叠区域上边界引入流速、水位、污染物浓度等物理量的二次横向分布函数,基于神经网络的思想,采用最速下降... 为准确评估库区上游河流突发水污染的危害程度,针对库区上游区域河床中上游窄、下游宽的结构特点,在传统重叠投影法的基础上,于重叠区域上边界引入流速、水位、污染物浓度等物理量的二次横向分布函数,基于神经网络的思想,采用最速下降法构建训练算法,对各分布函数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训练,将收敛后的分布函数作为模型的连接条件,进而建立改进的一维、二维水动力和水质空间耦合模型;以青龙河流域为例,将训练得到的分布函数的必要参数作为一维、二维连接,模拟了河流环境中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耦合模型计算结果稳定,显著降低了物理量由一维向二维过渡时的突变性,相比传统重叠投影的单数值传递,改进的方法以训练后的分布函数作为一维、二维耦合的连接,可以大幅度提高耦合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评估 水动力模型 水质模型 耦合模型 重叠投影法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与最速下降法的综合衰减系数的率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常仁 徐得潜 +1 位作者 周慧 李艳东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河流水质模拟计算中,综合衰减系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单一方法对综合衰减系数进行率定时,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因素,水质模拟效果较差。为提高模拟精度,联合运用最小二乘法与最速下降法率定综合衰减系数。以沙颍河阜阳闸至颍上... 河流水质模拟计算中,综合衰减系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单一方法对综合衰减系数进行率定时,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因素,水质模拟效果较差。为提高模拟精度,联合运用最小二乘法与最速下降法率定综合衰减系数。以沙颍河阜阳闸至颍上闸段为背景,作了实例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衰减系数 最小二乘法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