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raphen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s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明莉 张会霞 张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19-925,共7页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nano-sheets(FGN) of 0.01%-0.05%(mass fraction) were added to produce FGN-cement 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mortars. Flow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ementitious ...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nano-sheets(FGN) of 0.01%-0.05%(mass fraction) were added to produce FGN-cement 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mortars. Flow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ementitious material were th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FGN decreases the fluidity slightly and improv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composites significantly. The highest strength is obtained with FGN content of 0.02% where the flexural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at 28 days are 12.917 MPa and 52.42 MPa, respectively. Besid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show that FGN can regulate formation of massive compac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and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GN can accelerate the hydration reaction to increase the function of the composit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nano-sheets cement mortars mechanical strength microstm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ic compressive properties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ubber cement mortar with dry-and wet-curing conditions 被引量:3
2
作者 YANG Rong-zhou XU Ying +1 位作者 CHEN Pei-yuan GONG Ji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158-2178,共21页
To investigate the static compressive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damage evolution of rubber cement-based materials(RCBMs) with dry-and wet-curing conditions,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tests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ic compressive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damage evolution of rubber cement-based materials(RCBMs) with dry-and wet-curing conditions,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rubber cement mortar(RCM).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specimens cured at 95%(wet-curing) and 50%(dry-curing) relative humidities and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specimens cured at wet-curing were analyzed.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the peak stress loss ratio is higher for dry-curing than for wet-curing. The peak strai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ubber content, and the peak strain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curing humidity. Under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residual strain differences of the normal cement mortar and RCM at each cyclic level with the number of cycle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but the failure modes are different.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mesostructure by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shows that initial damage is further enhanced by reducing curing humidity and adding rubber aggregate. 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strain equivalence principle and statistical theories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CM, and the law of mechanical damage evolution was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ing humidity rubber cement mortar uniaxial compression cyclic loading-unloading mesoscop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train rate and water-to-cement ratio on compressiv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ement mortar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继凯 葛利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87-1095,共9页
Effects of strain rate and water-to-cement ratio on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ement mortar are investigated by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tests. 124 specimens are subjected to dynamic uni... Effects of strain rate and water-to-cement ratio on the dynamic compressiv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ement mortar are investigated by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tests. 124 specimens are subjected to dynamic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s.Strain rate sensitivity of the materials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failure modes, stress-strain curves, compressive strength, dynamic increase factor(DIF) and critical strain at peak stress.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the materials with each order of magnitude increase in strain rate is clearly seen from test results. The slope of the stress-strain curve after peak value for low water-to-cement ratio is steeper than that of high water-to-cement ratio mortar.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train rate. With increase in strain rate, the dynamic increase factor(DIF) increases. However, this increase in DIF with increase in strain rate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function of the water-to-cement ratio. The critical compressive strain increases with the strai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mortar loading r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critical strain stress-strain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 in sodium sulfate and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被引量:3
4
作者 熊良宵 虞利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96-1103,共8页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 in sodium sulfate and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nd ultrasonic test were perform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dynamic ela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 in sodium sulfate and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nd ultrasonic test were perform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the mass variation,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mortar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erosion time in sodium sulfate and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The relative dynamic elastic moduli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cement mortars with water/cement ratios of 0.55 and 0.65 in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at the420 th day of immersi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mortar with water/cement ratio of 0.65 is more sensitive to strain rate than that with water/cement ratio of 0.55. In addition, the strain-rate sensitivity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mortar will increase under attacks of sodium sulfate or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mort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lativ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compressiv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环境下橡胶粉掺入对水泥砂浆的抗冻性能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 张新宇 +1 位作者 李婷婷 朱楠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研究掺入橡胶粉的水泥砂浆作为高寒地区破损道面修复材料时,其抗冻性能否适配我国高寒地区机场对破损道面修补材料的要求。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橡胶粉水泥砂浆中橡胶粉目数和掺量对抗冻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和极... 研究掺入橡胶粉的水泥砂浆作为高寒地区破损道面修复材料时,其抗冻性能否适配我国高寒地区机场对破损道面修补材料的要求。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橡胶粉水泥砂浆中橡胶粉目数和掺量对抗冻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确定其影响效果,通过SEM和XRD从微观角度揭示橡胶粉在水泥砂浆水化过程中对其微观结构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粉水泥砂浆中目数和掺量均对抗冻性能及抗压强度有显著性影响,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不显著;确定当橡胶粉目数为30目,掺量为50%时其抗冻性能最优;SEM形貌像显示橡胶粉掺入可阻断微裂缝发展,XRD结果显示30目橡胶粉更能保证橡胶粉水泥砂浆的水化反应高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环境 橡胶粉水泥砂浆 抗冻性能 力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轨道砂浆充填层服役现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元强 向功坤 +2 位作者 郑新国 张旭 王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CRTSⅡ型CA砂浆服役十年后的性能是否满足服役要求对轨道系统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对邯郸东站和松江南站的CA砂浆进行力学性能、物相组成及孔隙特征等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的CA砂浆干燥抗压强度无显著下降;饱水后的抗压强度下降明显,... CRTSⅡ型CA砂浆服役十年后的性能是否满足服役要求对轨道系统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对邯郸东站和松江南站的CA砂浆进行力学性能、物相组成及孔隙特征等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的CA砂浆干燥抗压强度无显著下降;饱水后的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但高于《CA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两地区的CA砂浆均出现了浅表层维氏硬度下降和无机相损失的损伤,且松江地区的损伤程度相对较高。松江地区CA砂浆浅表层毛细孔孔隙率明显上升;邯郸地区CA砂浆凝胶孔体积明显增大,毛细孔孔隙率仅浅表层略微增大。因此,两地的CA砂浆服役十年后仍满足规范要求,但发生了且正持续发生物理和化学损伤,需要对在役CRTSⅡ型CA砂浆定期观测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CA砂浆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橡胶水泥砂浆的蠕变性能及微观机制
7
作者 张金松 唐雨轮 +2 位作者 占佳佳 张向阳 江丙友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1-298,共8页
为探究硅灰掺量及橡胶粒径对水泥砂浆蠕变性能的影响,设计16组试件进行正交试验,分别对不同硅灰掺量、不同橡胶粒径水泥砂浆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蠕变特性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橡胶颗粒会减小砂浆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其蠕变变形... 为探究硅灰掺量及橡胶粒径对水泥砂浆蠕变性能的影响,设计16组试件进行正交试验,分别对不同硅灰掺量、不同橡胶粒径水泥砂浆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蠕变特性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橡胶颗粒会减小砂浆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其蠕变变形,但在硅灰加入后橡胶砂浆(为掺橡胶颗粒的水泥砂浆的简称,下同)的强度回升,蠕变变形减少;橡胶砂浆与普通砂浆都经历了三级加载,且橡胶砂浆的蠕变历时更长,硅灰的加入使试件发生破坏的载荷等级明显提高;基于减速蠕变阶段和等速蠕变阶段的试验数据对Burgers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发现二者的吻合情况较好;微观结构与细观模型很好地阐明了橡胶、硅灰对砂浆蠕变性能的协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橡胶粒径 硅灰 蠕变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
8
作者 黄巍林 于巾茹 +1 位作者 尚君 王忠堂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9-2428,共10页
为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PS)改性氧化石墨烯(GO),获得硅烷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用fGO填充水泥砂浆,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为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PS)改性氧化石墨烯(GO),获得硅烷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用fGO填充水泥砂浆,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GO相比,fGO结构呈松散的层状,硅氧烷分子通过Si—O—C键与GO接枝。与对照组相比,fGO对水泥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影响较小。当fGO掺量为0.06%(质量分数)时,水泥砂浆的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升26.36%和36.29%,毛细吸水率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56.64%和33.16%。热重和微观分析表明,fGO改善了水化产物的形态,增强了水化产物与砂粒的黏结性,整体提高了硅酸盐网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氧化石墨烯 硅烷 氯离子扩散系数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钙铝类水滑石改善水泥砂浆抗盐冻性能作用机理研究
9
作者 李盛 张海涛 +3 位作者 龙雨微 孙煜 王渺 刘雅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3-2004,共12页
为了解决在役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盐冻环境下易出现表面剥落、内部钢筋构件锈蚀等劣化问题,基于钙铝类水滑石(CA-LDH)材料的记忆效应,分析了煅烧CA-LDH对水泥基材料耐盐侵蚀性能、抗盐冻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为了解决在役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盐冻环境下易出现表面剥落、内部钢筋构件锈蚀等劣化问题,基于钙铝类水滑石(CA-LDH)材料的记忆效应,分析了煅烧CA-LDH对水泥基材料耐盐侵蚀性能、抗盐冻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其抗盐侵蚀性能的动力学原理。研究结果表明:CA-LDH在400~800℃下的煅烧产物均能有效结合溶液中的氯离子,实现层状结构重建;煅烧CA-LDH能促进水泥早期水化,优化砂浆孔径分布,从而使水泥基材料强度增加,当掺量为1.0%时,水泥砂浆孔径分布改善效果最好,抗盐冻性能最佳,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分别降低了13.4%和10.2%;在氯盐侵蚀环境下,煅烧CA-LDH能有效结合渗入混凝土内部的氯离子,减少混凝土结构中自由氯离子的浓度,并阻碍氯离子的扩散,从而有效协同胶凝材料共同抵御氯离子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煅烧钙铝类水滑石 抗盐冻性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粉和纳米氧化镁协同对橡胶水泥砂浆力学、干燥收缩及微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友治 汤世昌 殷伟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09,共6页
纳米氧化镁(nano-MgO)和沸石粉(ZP)作为添加剂广泛用于水泥基材料的性能优化。为了优化橡胶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采用ZP和nano-MgO协同对橡胶砂浆进行改性。在探讨橡胶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基础上,通过XRD、热重分析... 纳米氧化镁(nano-MgO)和沸石粉(ZP)作为添加剂广泛用于水泥基材料的性能优化。为了优化橡胶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采用ZP和nano-MgO协同对橡胶砂浆进行改性。在探讨橡胶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基础上,通过XRD、热重分析和SEM测试方法,进一步深入分析ZP和nano-MgO对橡胶砂浆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P取代水泥掺量的增加,橡胶砂浆的抗压强度呈现了递增的趋势;nano-MgO的掺入有效地降低橡胶砂浆的早期干燥收缩。当ZP和nano-MgO协同作用于橡胶砂浆中的掺量分别为15%和2%时,橡胶砂浆在28 d的最大抗压强度为16.5 MPa,有效地降低了橡胶砂浆的早期干缩。微观分析表明,ZP的掺入有利于促进橡胶砂浆中的火山灰反应,生成更多的C-S-H凝胶改善浆体和橡胶颗粒的界面的黏结能力,提高基体结构的密实程度。而nano-MgO的掺入有效填充了基体的孔隙,促进了浆体中Mg(OH)_(2)的生成,有助于基体的早期微膨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水泥砂浆 沸石粉 纳米氧化镁 力学性能 干燥收缩性能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握裹力
11
作者 崔宏志 曹乐乐 +1 位作者 曹香鹏 巫烁理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6,共7页
为解决直接插入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空隙问题,提出了原位涂层技术.分别使用自密实砂浆与超细灌浆水泥作为原位涂层材料,制备了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拉拔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进... 为解决直接插入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空隙问题,提出了原位涂层技术.分别使用自密实砂浆与超细灌浆水泥作为原位涂层材料,制备了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拉拔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进行原位涂层,可以得到密实的钢筋-混凝土界面,与直接插入技术相比,拉拔强度得到了最大345.0%的提升;钢筋拉拔曲线符合常规的四段式.这证明使用水泥基材料的原位涂层技术可以实际应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加筋工艺中,并有效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为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创新方法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原位涂层 自密实砂浆 超细灌浆水泥 加筋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P-PCM加固的既有病害隧道加固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振玉 张学朋 +3 位作者 李宁博 蒋宇静 陈红宾 刘林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4,共9页
为提高隧道工程安全运维能力,通过截面极限承载力,实现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基复合材料(FRP-PCM)补强加固既有病害隧道性能的量化评价和选型的量化设计。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建立隧道损伤模型,开展FRP-PCM补强病害隧道稳定性分析数值试验... 为提高隧道工程安全运维能力,通过截面极限承载力,实现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基复合材料(FRP-PCM)补强加固既有病害隧道性能的量化评价和选型的量化设计。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建立隧道损伤模型,开展FRP-PCM补强病害隧道稳定性分析数值试验,根据相关规范作出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又称M-N曲线)综合评判隧道安全情况,同时,提出M-N曲线风险系数α,实现加固效果的定量化评价,并与工程规范相结合建立FRP型号的设计选型方案。结果表明:衬砌拱顶产生空洞时,通过M-N曲线判断拱顶部位和拱肩部位较危险。当围岩质量越差、衬砌混凝土劣化程度越高、松动压力高度越大时,FRP-PCM方法加固性能越显著;在劣化程度80%、围岩等级V级、松动压力高度19.2 m(2D)的工况条件下,经过不同型号FRP补强后能使衬砌M-N曲线风险系数降低23%~32%,较大提升衬砌的安全性能。基于M-N曲线风险系数,可根据围岩等级、松动压力高度、衬砌损伤情况等因素选择最优FRP型号进行补强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病害隧道 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基复合材料(FRP-PCM) 加固性能 M-N曲线 衬砌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固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燕伟 李驰 +1 位作者 邢渊浩 高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共7页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术提升其力学性能,并分析固碳效果。结果表明:(1)三种材料以m(CFB-FA)∶m(CFB-S)∶m(CFB-FGD)=3∶2∶1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的胶砂试件碳化养护7 d时的抗压强度为43.8 MPa,满足普通水泥胶砂标准养护28 d时的抗压强度要求;(2)对比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碳化前后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发现,碳化28 d后试件表层和内部有大量CaCO_(3)生成;(3)计算分析得出其自然养护28 d后CO_(2)吸收量为21.8%,较普通水泥胶砂28 d自然碳化吸收量高约10%。该种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经碳化养护后不仅具备较高力学性能,而且自身固碳能力突出,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发挥一定的“碳中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利用 循环流化床(CFB) 粉煤灰基水泥胶砂 力学性能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膨胀剂对水泥砂浆早期徐变与内部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国锋 张师伟 +2 位作者 刘俊 刘建坤 梁思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6,共7页
掺用硫铝酸盐膨胀剂(SEA)可以减小水泥基材料的收缩,但SEA对水泥基材料徐变和内部湿度的影响仍不明确,不利于结构早期开裂的准确评估。本工作研究了SEA掺量为0%、4%和8%的水泥砂浆的早期徐变、内部湿度和孔隙特征,并基于随机分布孔隙有... 掺用硫铝酸盐膨胀剂(SEA)可以减小水泥基材料的收缩,但SEA对水泥基材料徐变和内部湿度的影响仍不明确,不利于结构早期开裂的准确评估。本工作研究了SEA掺量为0%、4%和8%的水泥砂浆的早期徐变、内部湿度和孔隙特征,并基于随机分布孔隙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孔隙率和孔径对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砂浆的徐变随着SEA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加载龄期越晚,SEA对徐变的抑制效应越显著。密闭状态下水泥砂浆的内部湿度随着SEA掺量的增大而降低。SEA会减小水泥砂浆的孔隙率并细化孔径。水泥砂浆的孔隙率每增加1%,其徐变约增大4%;孔径的细化对水泥砂浆徐变的抑制效应不明显。SEA对水泥砂浆徐变的降低机理与水化硅酸钙含量的减少、内部湿度的下降、孔隙率的降低以及孔径的细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变 内部湿度 硫铝酸盐膨胀剂 水泥砂浆 孔隙结构 随机分布孔隙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与硅酸盐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胡兴华 王佳泽 +5 位作者 申浩 宋宇峰 钱匡亮 赖俊英 钱晓倩 詹海荣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57,共6页
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CSA)与硅酸盐水泥(OPC)不同比例复合体系水泥净浆物理性能、砂浆力学及收缩性能,并通过微观表征探究了复合体系的水化进程和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OPC掺量的提高,复合砂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先增加后减... 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CSA)与硅酸盐水泥(OPC)不同比例复合体系水泥净浆物理性能、砂浆力学及收缩性能,并通过微观表征探究了复合体系的水化进程和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OPC掺量的提高,复合砂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先增加后减少。复合砂浆的凝结时间缩短,复合30%OPC时凝结时间最短。掺入少量的OPC可以提高复合体系的强度,OPC掺量的提升会促进体系早期的水化反应,迅速生成钙矾石与铝胶易覆盖在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表面,阻碍后期的水化反应。适量的OPC掺入可以降低体系的干燥收缩,复合50%OPC时干缩最低。OPC复合比例为10%与70%时,复合体系砂浆工作性能良好,干燥收缩降低,且强度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 硫铝酸盐 水化进程 砂浆性能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对砂浆抗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王瑞阳 余剑英 +1 位作者 况栋梁 刘全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基于络合剂能够促进裂缝修复和孔隙闭合的特点,本研究将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矿粉、粉煤灰)掺入水泥砂浆中,通过冻融过程中砂浆的质量损失、力学性能、抗渗能力、孔结构变化以及微观结构,研究了络合剂与矿物掺合料对砂浆抗冻性及冻害后... 基于络合剂能够促进裂缝修复和孔隙闭合的特点,本研究将络合剂和矿物掺合料(矿粉、粉煤灰)掺入水泥砂浆中,通过冻融过程中砂浆的质量损失、力学性能、抗渗能力、孔结构变化以及微观结构,研究了络合剂与矿物掺合料对砂浆抗冻性及冻害后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掺入络合剂和矿粉的砂浆在抗冻性和冻融损伤修复方面表现最佳。在冻融100次后,掺络合剂和矿粉的砂浆相比于普通砂浆,质量损失率减少了约43.6%,抗压强度损失率降低了约46.2%,氯离子迁移系数降低了约70.8%,有害孔(>0.1μm)比例降低了约34.5%。冻融后养护28 d,掺有络合剂和矿粉的砂浆抗压强度恢复率约为21.1%、氯离子迁移系数降低率约为12.8%,有害孔降低率约为25.1%。观察砂浆的微观结构发现,掺有络合剂和矿粉的砂浆内部有大量的硅酸钙凝胶填充了孔隙和微裂缝,从而改善了砂浆的抗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剂 自修复 冻融 水泥砂浆 矿物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响应型防水砂浆自修复微胶囊设计与性能
17
作者 沈亦超 欧阳瀚梁 +2 位作者 王彦 高健 王瑞兴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4,共8页
针对防水砂浆开裂导致的寿命问题,研发了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其直径为3.0~3.5 mm,芯材为磷酸镁水泥、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壁材为环氧树脂复合硫铝酸盐水泥;将自修复微胶囊掺进水泥砂浆,并研究了其自修复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自修复微胶囊... 针对防水砂浆开裂导致的寿命问题,研发了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其直径为3.0~3.5 mm,芯材为磷酸镁水泥、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壁材为环氧树脂复合硫铝酸盐水泥;将自修复微胶囊掺进水泥砂浆,并研究了其自修复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自修复微胶囊防水耐碱性能较好,能与硅酸盐基体产生紧密的界面过渡区,促使裂缝沿微胶囊发展;微胶囊破损后海藻酸钠遇水迅速膨胀形成水凝胶网络结构,15 min内膨胀面积超200%,可以初步封堵裂缝,随后磷酸镁水泥水化,于水凝胶中持续作用,加强裂缝封闭;该微胶囊3 d内可修复200μm以下的裂缝,7 d内可修复450μm的宽裂缝,7 d内抗渗性能可恢复至76%,自修复快速且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微胶囊 海藻酸钠 磷酸镁水泥 防水砂浆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砂浆力学性能及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
18
作者 马豪达 白银 +3 位作者 陈波 葛龙甄 白延杰 张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0,共7页
水泥砂浆在压力作用下易发生脆性开裂,利用橡胶颗粒改善其变形能力是常见措施。高掺量橡胶砂浆具有优异的吸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砂浆的变形适应性。本工作通过分析砂浆受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考察了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砂浆强度、变... 水泥砂浆在压力作用下易发生脆性开裂,利用橡胶颗粒改善其变形能力是常见措施。高掺量橡胶砂浆具有优异的吸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砂浆的变形适应性。本工作通过分析砂浆受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考察了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砂浆强度、变形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能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从0.3增大至0.5,强度降低35%,橡胶掺量从0%增加至75%,强度降低84%;随着水胶比增大、橡胶掺量增加,弹性模量明显降低,受压至破坏总能量降低,转变为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趋势与未掺橡胶颗粒的砂浆一致,与轴心抗压强度具有显著相关性;极限压应变受强度和橡胶掺量双重影响,橡胶掺量从0%增加至75%,极限压应变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橡胶颗粒可延缓能量耗散,水胶比增大加快能量耗散使试件失效。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强度有显著影响;高掺量橡胶颗粒对变形能力有明显改善,延缓能量耗散,有效阻碍了裂缝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砂浆 力学性能 能量演化 水胶比 高橡胶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耐高温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19
作者 陈雅 李翔宇 +3 位作者 杜红秀 刘双双 赵文斌 张文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6,共9页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对水泥砂浆在常温25℃以及105、200、300和450℃作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提高GO在水泥基体的分散,并使用紫外光谱证实GO在模拟孔溶液中分散良好。【结果】研究...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对水泥砂浆在常温25℃以及105、200、300和450℃作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提高GO在水泥基体的分散,并使用紫外光谱证实GO在模拟孔溶液中分散良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掺入0.04%分散良好的GO可以改善水泥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掺入GO的水泥砂浆样品抗折强度在25、105、200、300和450℃时比未掺入GO样品分别提高了10%、7.6%、11.43%、16.64%和11.67%;而抗压强度则分别提高了13.95%、3.89%、6.38%、11.14%和4.15%。通过水化产物成分结构分析得出,掺入分散良好的GO可以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孔结构分析显示,GO的加入抑制了水泥砂浆在高温作用后孔结构的粗化,改善了孔结构,降低了孔隙率;微观结构观察显示水泥砂浆中的界面过渡区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泥砂浆 高温力学强度 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改性水泥砂浆收缩变形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静 刘巧玲 +3 位作者 张姣 姜秀静 赵贵辉 宁瑶瑶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水泥基材料在服役期间常因收缩引起开裂问题,通过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试验,结合孔结构测试和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纳米纤维状功能材料植物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fibrils,CNFs)对水泥砂浆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s通过调控水化... 水泥基材料在服役期间常因收缩引起开裂问题,通过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试验,结合孔结构测试和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纳米纤维状功能材料植物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fibrils,CNFs)对水泥砂浆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s通过调控水化进程和纤维桥联作用减小水泥砂浆自收缩,优化孔结构减小基体的干燥收缩.当CNFs掺量为0.1%时,对收缩变形的抑制效果最优.同时,随着水胶比的增大CNFs对水泥砂浆收缩的抑制作用提升,在水胶比为0.4和0.5时,7 d龄期自收缩率较空白组分别降低29.6%和74.6%,56 d龄期干燥收缩率分别降低6.0%和9.9%.低场核磁和SEM试验结果表明CNFs可以优化水泥砂浆孔结构,改善孔径分布,提升水化产物的致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CNFs) 水泥砂浆 自收缩 干燥收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