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混混合连续梁桥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胡肖强 《北方交通》 2025年第3期1-4,9,共5页
钢混混合梁结合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主跨采用部分钢梁代替混凝土梁段。与混凝土梁相比,钢混混合梁自重减小,跨越能力提高,梁体结构高度降低,亦可节约工程造价,在大跨径梁桥中逐渐得到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选择钢混混合梁... 钢混混合梁结合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主跨采用部分钢梁代替混凝土梁段。与混凝土梁相比,钢混混合梁自重减小,跨越能力提高,梁体结构高度降低,亦可节约工程造价,在大跨径梁桥中逐渐得到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选择钢混混合梁边中跨比、高跨比和钢梁长度等设计参数,对结构整体有限元和钢混结合段进行精细化模型分析,认为梁体应力状态较为理想,刚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设计 钢混混合梁 结合段 精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结合段PBL连接件和钢梁端面承压联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俊 李克阳 +2 位作者 周建庭 冷景晨 邹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6,共9页
钢-混结合段作为钢梁和混凝土连接为整体的核心部件,传力构件的受力性能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至关重要。为提高结合段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仅有钢梁端面承压、PBL连接件和两者联合作用3组推出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件最终破坏裂缝分布均为钢梁... 钢-混结合段作为钢梁和混凝土连接为整体的核心部件,传力构件的受力性能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至关重要。为提高结合段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仅有钢梁端面承压、PBL连接件和两者联合作用3组推出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件最终破坏裂缝分布均为钢梁端面侧“八”字形分布;钢梁端面组(D组)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为UHPC的开裂破坏而失效,PBL连接件组(P组)和联合作用组(PD组)试件主要是贯穿钢筋的剪切破坏而失效;3组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均包含弹性、裂缝开展和屈服3个阶段,由于贯穿钢筋和UHPC榫具有抑制裂缝开展和提高试件延性的作用,P组和PD组试件裂缝开展阶段较D组更短,屈服阶段更长,延性更好。对荷载-滑移曲线进行拟合,提出了钢梁端面承压和PBL连接件承载力随滑移量变化的计算公式。引入滞后滑移差Δs_(j),当Δs_(j)=0~0.67 mm时,联合作用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计算得到钢梁端面承压传力比例约为43%,PBL连接件传力比例约为57%,两者传力效果基本相当。利用UHPC作为外包混凝土时,建议采用承载能力更高的贯穿钢筋,以充分发挥UHPC的高强性能,从而提高结合段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结构 UHPC 结合段 PBL连接件 传力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形钢梁-矩形钢管柱单向螺栓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强 蒋蕴涵 +2 位作者 陈琛 王苑佐 王彦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5,共11页
针对工字形纯钢梁和钢-混凝土组合梁分别与矩形钢管柱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采用单向螺栓(也称单边拧紧螺栓)连接形成的4种节点形式,对其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讨论导致节点失效的因素。总结节点在弯矩作用下的9种失... 针对工字形纯钢梁和钢-混凝土组合梁分别与矩形钢管柱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采用单向螺栓(也称单边拧紧螺栓)连接形成的4种节点形式,对其在弯矩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讨论导致节点失效的因素。总结节点在弯矩作用下的9种失效模式,包括:单向螺栓拉断、端板受弯屈服、矩形钢管柱壁翼板受拉屈服、矩形钢管柱壁翼板受压屈服、矩形钢管柱壁腹板受压屈曲、混凝土楼板局部压溃、钢筋屈服、矩形钢管柱内混凝土局部压溃、矩形钢管柱壁腹板受压屈服,进而基于破坏模式给出节点各组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4种节点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正弯矩承载力和负弯矩承载力进行分析,给出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将节点抗弯承载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形钢梁 矩形钢管柱 单向螺栓 节点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板及其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旭东 蔡文涌 +1 位作者 曹君辉 刘梦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8,共17页
正交异性钢桥面是目前800m以上国内外特大跨径钢桥的唯一选择,主因是自重轻、强度高、架设方便。但其存在疲劳开裂风险大、运维成本高的缺点。随着高性能材料UHPC的研发和应用,为构建自重轻、病害少、经济性好的桥面新结构提供了可能性... 正交异性钢桥面是目前800m以上国内外特大跨径钢桥的唯一选择,主因是自重轻、强度高、架设方便。但其存在疲劳开裂风险大、运维成本高的缺点。随着高性能材料UHPC的研发和应用,为构建自重轻、病害少、经济性好的桥面新结构提供了可能性。经过多年研究,作者提出一种新型桥面板结构——型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将型钢、钢板条与UHPC组合,桥面板的形成无任何板件焊接,因而具有高抗疲劳性,且与传统钢桥面相比,自重持平、造价减半,可作为除“正交异性钢桥面”外的“第二种”大跨径钢桥的桥面结构方案。该文研究这种轻型组合桥面板预制板及横向接缝的抗弯性能,制作4个条带模型(包括2个预制板试件和2个接缝试件),开展三点弯曲的横向接缝负弯矩试验和预制板正弯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条带法”建立预制板试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接缝试件的UHPC开裂名义拉应力计算方法;基于某斜拉桥应用实例,进行整体计算和局部计算,验证新型组合桥面结构在实桥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型钢与UHPC间在极限状态前相对滑移非常小,具有良好的协同受力性能;(2)预制板试件的正弯矩极限承载力以型钢屈服控制,而接缝试件负弯矩极限承载力以UHPC开裂和加密钢筋断裂控制;(3)接缝试件的“T形”接缝、加密钢筋、燕尾形的企口、交错式切割型钢钢条等构造设计对接缝整体抗弯拉性能有很好的提高效果;(4)预制板试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该模型搭配名义拉应力计算方法,可帮助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与应用;(5)试验结果与实桥的有限元计算值相比,新型桥面结构均有1.3倍以上的安全系数,新型组合桥面应用于实桥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 三点弯曲试验 接缝构造 承载能力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衬砌截面协调变形约束的既有隧道受盾构下穿施工影响的Fourier能量变分解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治国 沃巍 +2 位作者 朱正国 韩凯航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7-1411,1422,共16页
目前关于新建盾构开挖诱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研究,大多将既有隧道简化为不含接头的Euler-Bernoulli梁,而忽视了衬砌截面的剪切变形与管片接头的局部刚度削弱。此外,既有地基模型理论较少考虑衬砌管片与接触土体的协调变形约束。首... 目前关于新建盾构开挖诱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研究,大多将既有隧道简化为不含接头的Euler-Bernoulli梁,而忽视了衬砌截面的剪切变形与管片接头的局部刚度削弱。此外,既有地基模型理论较少考虑衬砌管片与接触土体的协调变形约束。首先,采用Loganathan-Polous公式计算盾构开挖诱发的土体自由位移场,并将既有隧道视为考虑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梁,基于沿轴线变化的抗弯与剪切刚度函数来描述管片接头的局部削弱作用;然后,结合能量变分原理与连续弹性体Mindlin解,建立考虑衬砌截面协同变形约束的隧道位移控制方程,将盾构开挖诱发的附加荷载施加于既有隧道,并使用Fourier级数方法求解既有隧道纵向变形;最后,将Fourier能量变分解与3组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考虑隧道抗弯刚度、剪切刚度、接头刚度削弱作用、土体参数与隧道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用抗弯系数、剪切系数及接头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截面变形协调约束的理论解更为符合实际,不考虑变形协调约束所得隧道位移结果偏大;衬砌接头局部刚度的削弱作用将造成隧道弯矩沿轴线在接头处发生明显锯齿状突变;抗弯系数与剪切系数的增长均导致隧道结构所受弯矩降低;剪切系数由低到高的增长将导致隧道变形模式发生“弯曲控制-弯剪混合-剪切控制”三阶段变化;隧道变形模式进入“剪切控制”阶段的过程中,抗弯刚度的变化对隧道内力影响逐渐降低;接头系数的增长将造成隧道所受弯矩降低,但隧道抗弯刚度较大时其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截面协调变形 接头刚度削弱 隧道剪切变形 TIMOSHENKO梁 Fourier能量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Z3号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博 李维 刘爱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爬模施工;钢-混结合段高3 m,内部采用PBL键+剪力钉+高强度钢锚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形式。在中塔柱设置钢管临时横撑控制塔柱线形及应力;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分层施工,与对应塔柱同步浇筑;钢-混结合段混凝土采用C60细石补偿收缩混凝土+高强度灌浆料,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工厂“2+1”立体匹配制造、“提升站+运输栈桥”钢塔节段转运等技术,并研制15000 t•m超大型塔吊,实现了钢塔柱大节段的制造、整体滩地运输和吊装;钢塔节段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形式,通过设置工艺隔板、双面坡口等措施控制了钢塔焊接变形;利用定位桁架临时锁定钢塔合龙段实现了钢塔的精确合龙,定位桁架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桥塔 超高多肢 钢-混结合段 整体吊装 钢塔合龙 栓焊组合连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湿接缝浇筑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宇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预制拼装施工复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连接部位施工不当可能产生裂缝。结合工程实例,针对现场施工空间受限、湿接缝浇筑长度超过25 m等难点,采用UHPC搅拌泵送智能化一体机、分段连续浇筑、分阶段多重养护... 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预制拼装施工复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连接部位施工不当可能产生裂缝。结合工程实例,针对现场施工空间受限、湿接缝浇筑长度超过25 m等难点,采用UHPC搅拌泵送智能化一体机、分段连续浇筑、分阶段多重养护等措施,确保了UHPC湿接缝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解决了超长湿接缝开裂风险,提升了湿接缝浇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湿接缝 分段连续浇筑 开裂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8
作者 李盛 贾云翔 +3 位作者 郭铮 吕文达 于本田 李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1,共13页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滑移和力学传力过程可分为翼缘外接触面未完全滑移和完全滑移以及翼缘内接触面完全滑移3个阶段;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承担弯矩与无连接板截面弯矩之和等于该梁截面处的理论弯矩,腹板接触面承担的弯矩主要由其上的水平摩擦力承担;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上的摩擦力随节点滑移而重新分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对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影响明显;根据推出的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式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为7.13%,该计算可用于优化螺栓连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 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 滑移 弯矩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长大坡道区段刚性接触网短电分相设计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源 赖馨 +2 位作者 李明善 马骏 程泽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刚性接触网锚段关节仅有8~12 m,可大幅缩短关节式电分相长度,为解决丽香铁路3处隧道内长大坡道的电分相设计难题,文章通过借鉴柔性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设计方案,重点考虑绝缘锚段关节绝缘间隙、锚段热胀冷缩等因素,修正刚性悬挂锚段关节... 刚性接触网锚段关节仅有8~12 m,可大幅缩短关节式电分相长度,为解决丽香铁路3处隧道内长大坡道的电分相设计难题,文章通过借鉴柔性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设计方案,重点考虑绝缘锚段关节绝缘间隙、锚段热胀冷缩等因素,修正刚性悬挂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段和无电区长度,并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提出刚性接触网短分相设计方案,将电分相长度缩短至23 m,并通过弓网系统动态仿真验证其弓网动态特性可满足速度160 km/h要求。方案实施后,线路动态检测达速160 km/h,刚性接触网短电分段处无明显燃弧现象,各项动态指标满足标准要求。该方案的成功应用对速度120 km/h以上复杂工况线路的接触网电分相设计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刚性接触网 锚段关节 电分相 中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截面规则性的柱状节理岩体变形及强度特性研究
10
作者 朱姝 阙相成 +1 位作者 朱珍德 朱其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5,共13页
柱状节理岩体的复杂结构使其现场力学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可靠地估计柱状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结合Voronoi图形及3D打印技术制作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光敏树脂模具,并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的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 柱状节理岩体的复杂结构使其现场力学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可靠地估计柱状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结合Voronoi图形及3D打印技术制作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光敏树脂模具,并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的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试样。基于开展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截面柱状节理岩体的变形及强度特性差异。根据试样最终破坏形态,揭示柱状节理岩体破坏模式及机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描述节理面材料对柱状节理岩体破坏形态及强度的影响。基于传统节理系数方法,提出了更能反映柱状节理岩体柱体结构特征的修正节理系数方法。采用修正节理系数法建立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试验结果与现场变形及强度参数间的经验关系,将所提出计算公式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及RMR法(RMR为岩石质量评分指标)、Q法(Q为岩体质量指标)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现场变形和强度参数,所提出的修正节理系数法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规则性 柱状节理岩体 变形及强度特性 物理模型试验 经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朝辉 周范武 +1 位作者 于得安 高海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采用梁塔分离、梁台固结的结构体系。根据主桥结构体系受力需要,主梁在跨中位置断开,设置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装置构造。无轴力连接装置由导梁、外...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采用梁塔分离、梁台固结的结构体系。根据主桥结构体系受力需要,主梁在跨中位置断开,设置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装置构造。无轴力连接装置由导梁、外部大箱梁(H梁段和H′梁段)、竖向及横向支座系统组成,导梁长13.68 m。无轴力连接装置现场安装采用导梁跨中分段(2×6.84 m)拼装、外部大箱梁逐缝合龙的施工方法。首先在总拼场地进行无轴力连接装置工厂化预拼装,并安装竖向及横向支座系统,拼装完成后将导梁断开,回位至H梁段和H′梁段进行转运;然后现场吊装匹配连接H梁段,并将H梁段内部导梁向岸侧拖动固定;之后起吊H′梁段并与前置G梁段软连接;再进行H梁段和H′梁段导梁匹配连接;导梁匹配连接完成后进行H′梁段匹配连接;最后进行斜拉索放张、桥面吊机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无轴力连接装置 导梁 外部大箱梁 分段拼装 逐缝合龙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覃作伟 廖原 +2 位作者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混结合段长2.0 m。为解决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剧烈、应力集中明显、格室内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难等问题,利用外腹板和风嘴箱室构造边箱多格室断面,形成“钢格室+后承压板”的结构,提高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均匀性;格室内钢-混连接区域采用开孔板剪力键和剪力钉,提高结合段的抗剪强度及延性,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格室内填充料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并综合考虑结构性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配合比优化,改善结合段的耐久性和施工可靠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剪力钉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波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8期203-205,共3页
从施工和地质条件两个方面针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探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如结构尺寸不合理、材料不合理、连接方式不合理,边坡防护问题,以及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等,并总结设计和施工要点,... 从施工和地质条件两个方面针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探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如结构尺寸不合理、材料不合理、连接方式不合理,边坡防护问题,以及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等,并总结设计和施工要点,从而提高道路与桥梁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道路与桥梁 连接处 设计与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香山大桥主桥主梁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海平 黄毅东 +2 位作者 喻志然 何海 孙向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中山香山大桥主桥为双层钢桁梁公路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36+312+880+312+136)m。桥塔采用人字形混凝土塔,下设整体式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7 mm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索;约束体系采用带纵向阻尼器的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2片N形主... 中山香山大桥主桥为双层钢桁梁公路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36+312+880+312+136)m。桥塔采用人字形混凝土塔,下设整体式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7 mm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索;约束体系采用带纵向阻尼器的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2片N形主桁的钢桁梁结构,桁宽42.2 m,标准梁段桁高2.8 m。上、下弦杆和腹杆均采用带加劲肋的箱形截面,横梁均采用鱼腹式。边跨187.2 m范围内下层桥面采用混凝土桥面板起压重作用,其余上、下层桥面板均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下层纵向钢-混结合段位于辅助墩往跨中第4个节段,距辅助墩51.2 m,设置承压板、支撑加劲肋、预应力钢束、剪力钉和PBL板;横向钢-混结合段位于下层行车道两侧钢桥面板和混凝土桥面板之间(距下弦杆2.2 m处),设置剪力钉、PBL板和1.3 m宽UHPC后浇段。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全桥整体受力分析及桥面板局部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大节段整体吊装施工,标准吊装节段长度为25.6 m,节段间除钢桥面板和弦杆顶板采用焊接外,其余均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桥 双层钢桁梁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钢-混结合段 全焊节点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巷道断面形状选择及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雁飞 李永军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解决在高应力软岩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大、难支护等问题,以曙光矿2号煤为例,采用错层位外错式沿空掘巷布置方式。相邻巷道断面形状分别选取“矩形-矩形”、“矩形-异形”、“异形-异形”3种方式,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在下巷开挖后巷道围岩... 为解决在高应力软岩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大、难支护等问题,以曙光矿2号煤为例,采用错层位外错式沿空掘巷布置方式。相邻巷道断面形状分别选取“矩形-矩形”、“矩形-异形”、“异形-异形”3种方式,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在下巷开挖后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围岩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和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异形-异形”巷道相较于“矩形-异形”巷道和“矩形-矩形”巷道,其下巷巷道围岩位移、侧向支承应力和围岩塑性区都要小,故选择“异形-异形”巷道作为错层位外错式沿空掘巷巷道断面形状,相邻巷道间采用立体化联合支护技术,经现场监测,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44 mm,底板最大鼓起量为91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15 mm,可减小下巷巷道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断面形状 数值模拟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节段胶拼梁承载力试验与计算研究
16
作者 李学斌 董亮 +5 位作者 曾兵 朱希同 杨心怡 王军 邢群雁 柳墩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8,共9页
针对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的节段胶拼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式有所差别的问题,基于节段胶拼简支梁的静载试验,对其抗弯承载力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规范和标准中,中国铁路规范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最接近极限值,公路规范的计算... 针对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的节段胶拼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式有所差别的问题,基于节段胶拼简支梁的静载试验,对其抗弯承载力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规范和标准中,中国铁路规范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最接近极限值,公路规范的计算结果则相对较保守,而美国桥梁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基本等同于铁路规范;铁路和公路规范给出的整体式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式可用于节段梁混凝土段内截面和接缝面的计算,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节段内普通钢筋对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约在3%;在计算节段拼装梁抗弯承载力时,跨中和接缝面均不需要考虑强度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梁 节段胶拼梁 接缝面 抗弯承载力 试验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车真空管道异形截面膨胀节的设计与制造
17
作者 周命生 潘兹兵 陈骥超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高速飞车全称为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系统。为了研制符合高速飞车真空异形截面管道系统要求的异形截面膨胀节,采用创新计算方法和结构设计,并对样件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异形截面膨胀节的密封性、疲劳寿命等设计参数... 高速飞车全称为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系统。为了研制符合高速飞车真空异形截面管道系统要求的异形截面膨胀节,采用创新计算方法和结构设计,并对样件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异形截面膨胀节的密封性、疲劳寿命等设计参数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异形截面膨胀节的成功研制,解决了高速飞车真空管道的密封连接与柔性问题,保障了高速飞车总体项目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车 异形截面 膨胀节 波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分析
18
作者 阳晏 覃作伟 +1 位作者 廖原 陶辰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置在主跨侧距桥塔中心线20 m处,总长6 m,采用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由后承压板、钢格室和预应力钢绞线等组成。为验证大桥钢-混结合段构造设计的合理性,明确...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置在主跨侧距桥塔中心线20 m处,总长6 m,采用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由后承压板、钢格室和预应力钢绞线等组成。为验证大桥钢-混结合段构造设计的合理性,明确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及传力特征,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轴力最不利荷载组合下钢-混结合段钢格室、承压板、格室填充混凝土、开孔板剪力键等主要部件的受力,以及主要传力构件的传力比。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各构件受力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钢-混结合段刚度过渡均匀,传力平顺,有效避免了刚度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钢-混结合段剪力传递以边箱格室剪力键为主,顺桥向随格室填充混凝土与开孔板相对滑移累积,开孔板剪力键剪力逐渐增大;承压板承压传递与钢格室承剪传递轴力比例相当。该桥采用的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实现了承压板与钢格室承压传剪协同作用,改善了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禁停区域自动识别与监测技术研究
19
作者 周海涛 赵小龙 周斯琛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当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接触网锚段绝缘关节处时,受电弓将从接触网工作支向非工作支过渡,此时会形成一个不宜停车的过渡区域。在列车动态行驶过程中,经过此区域对受电弓受流无影响,若列车在此区域停车,且受电弓的受流过程保持一段时间后... 当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接触网锚段绝缘关节处时,受电弓将从接触网工作支向非工作支过渡,此时会形成一个不宜停车的过渡区域。在列车动态行驶过程中,经过此区域对受电弓受流无影响,若列车在此区域停车,且受电弓的受流过程保持一段时间后,极可能引发弓网事故。为避免因列车在接触网过渡区域停留时间过长而引发的弓网损伤等恶性事故,文章引入无线射频技术和列车信号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列车正线运营在接触网绝缘锚段关节过渡区域停车时自动识别与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车载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列车速度和位置信息,一旦识别到列车在危险区域内停车,车载监控装置会立即触发预警系统,控制进入危险区域的受电弓自动落下,并向司机发出声光报警,从而有效预防弓网事故的发生,增强列车正线运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接触网 自动落弓 无线射频 锚段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反对称系杆拱桥力学性能分析与应用
20
作者 唐勇 席称心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3期49-52,M0007,共5页
随着桥梁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系杆拱桥由于其造型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因此对相关类型桥梁的力学分析越来越重要。基于某宽幅反对称系杆拱桥,分别采用MIDAS、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全桥和局部计算,分析全桥结构强... 随着桥梁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系杆拱桥由于其造型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因此对相关类型桥梁的力学分析越来越重要。基于某宽幅反对称系杆拱桥,分别采用MIDAS、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全桥和局部计算,分析全桥结构强度、变形,并对拱梁结合段等关键构件进行局部分析。结果表明:全桥强度、变形和局部构件强度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桥面 反对称系杆拱 拱梁结合段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