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渣特性随粒级分布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刘阳 陈潇 +2 位作者 吕国明 王本仁 周明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6,共8页
易磨性差、安定性不良、胶凝活性低是制约钢渣在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问题。本工作将不同预处理的钢渣分级成0~0.6 mm、0.6~2.36 mm、2.36~4.75 mm、4.75~9.5 mm粒级,研究了不同粒级钢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易磨性、安定性、胶... 易磨性差、安定性不良、胶凝活性低是制约钢渣在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问题。本工作将不同预处理的钢渣分级成0~0.6 mm、0.6~2.36 mm、2.36~4.75 mm、4.75~9.5 mm粒级,研究了不同粒级钢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易磨性、安定性、胶凝活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钢渣易磨性随钢渣粒级的增加而变差,这是因为难磨物相钙铁石(Ca_(2)Fe_(2)O_(5))、RO相(MgO·2FeO)含量随粒级的增加而增加,细粒级钢渣f-CaO含量、沸煮膨胀值、压蒸粉化率均低于粗粒级钢渣,陈化钢渣以及热闷钢渣中0~0.6 mm粒级钢渣赋存f-CaO含量最少。钢渣胶凝活性随粒级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2.36~4.75 mm粒级钢渣最优,钢渣中的C_(3)S、C_(2)S含量提高有利于钢渣胶凝活性的增长。不同粒级钢渣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与钢渣易磨性、安定性、胶凝活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粒级 化学成分 矿物组成 易磨性 安定性 胶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对钢渣碳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昊泽 赵华磊 +3 位作者 谭文杰 丁亮 刘梅 常钧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分析钢渣碳化过程中矿物变化、微观形貌及钢渣颗粒级配对其碳化的影响,探讨碳化钢渣制品经济合理的颗粒级配。结果表明:纯钢渣碳化制品的适宜颗粒级配为w(钢渣微粉)=45%,w(钢渣粗粉)=40%,w(钢渣粗颗粒)=15%;钢渣混合矿渣制品适宜的颗粒... 分析钢渣碳化过程中矿物变化、微观形貌及钢渣颗粒级配对其碳化的影响,探讨碳化钢渣制品经济合理的颗粒级配。结果表明:纯钢渣碳化制品的适宜颗粒级配为w(钢渣微粉)=45%,w(钢渣粗粉)=40%,w(钢渣粗颗粒)=15%;钢渣混合矿渣制品适宜的颗粒级配分别为w(钢渣微粉)=10%,w(钢渣粗粉)=35%,w(钢渣粗颗粒)=5%,w(矿渣粗颗粒)=50%。颗粒级配对钢渣碳化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碳化条件下,相对于钢渣粗粉,钢渣微粉更易于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碳化 颗粒级配 强度 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铅锌冶炼废渣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麻占威 吴永贵 +2 位作者 付天岭 张坤英 吕厚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9-154,共6页
为研究铅锌冶炼废渣自然风化崩解与机械破碎后形成的不同粒径废渣中重金属分布及其迁移扩散的差异,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大量堆存的不同来源不同粒径铅锌冶炼废渣中Pb、Zn、As、Cu、Cd、Cr等6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总量、水溶态与有效态含量... 为研究铅锌冶炼废渣自然风化崩解与机械破碎后形成的不同粒径废渣中重金属分布及其迁移扩散的差异,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大量堆存的不同来源不同粒径铅锌冶炼废渣中Pb、Zn、As、Cu、Cd、Cr等6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总量、水溶态与有效态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北土法炼锌废渣中富含多种重金属,其中Pb、Zn含量较高(分别可达12 151.83、13 735.97 mg/kg),As、Cu次之(3 031.25、2 782.57 mg/kg),而Cd、Cr含量较低(164.12、45.6 mg/kg)。自然风化崩解不同粒径级颗粒间Pb、Zn、As、Cu、Cd、Cr 6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总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6种重金属含量均与粒径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粒径级间矿渣水溶态及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均整体呈现出随粒径减小而升高的趋势,且不同粒径级废渣颗粒之间水溶态与酸溶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机械破碎得到冶炼矿渣不同粒径级之间6种重金属含量均基本相同,不同粒径级之间废渣水溶态与酸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与粒径关系与自然风化崩解矿渣规律类似,但其数值上低于自然崩解相应值。说明不同来源以及不同粒径的铅锌矿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释放数量存在显著差别,在自然堆放条件下风化崩解的铅锌废渣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要大于机械破碎矿渣,应加以及时有效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渣 粒径 重金属 污染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颗粒粒径分布对水泥强度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管宗甫 余远明 +1 位作者 崔书瑾 张富春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
根据灰色关联原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钢渣颗粒对掺钢渣水泥各龄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粉中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对水泥不同龄期抗折、抗压强度的贡献不同,其中10.0~19.9μm范围的颗粒与各龄期强度的关... 根据灰色关联原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钢渣颗粒对掺钢渣水泥各龄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粉中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对水泥不同龄期抗折、抗压强度的贡献不同,其中10.0~19.9μm范围的颗粒与各龄期强度的关联度均最大,且均为正关联,是强度的关键因子;小于5.0μm和大于45.7μm的颗粒与强度的关联度均较小;而大于30.2μm的颗粒与各龄期强度均为负关联,对强度有不利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可以确定钢渣的最佳粉磨时间为30 min,其比表面积为431.5 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颗粒粒径分布 灰色关联分析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贺图升 赵旭光 +2 位作者 赵三银 黎载波 杜华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46-2351,共6页
采用Mastersizer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球磨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进行了测试,运用分形几何理论分析了钢渣粉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球磨时间、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及胶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球磨转炉钢渣粉... 采用Mastersizer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球磨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进行了测试,运用分形几何理论分析了钢渣粉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球磨时间、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及胶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球磨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2~2.5之间,其值大小反映了钢渣粉的细度和分布宽度;分形维数越大,钢渣粉越细,粒度分布越宽;分形维数与球磨时间、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以及胶砂(埘(标准水泥):纠(钢渣)=70:30)流动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95~1之间。在本实验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分形维数2.41,在此分形维数下砂浆各龄期抗压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粒度分布 分形维数 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硅肥硅素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宁东峰 宋阿琳 梁永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0-508,共9页
【目的】钢渣是缓释硅钙肥原料,钢渣中硅素释放受钢渣自身性能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设置了钢渣冷却方式、钢渣粒径、培养介质和培养温度四种因子,研究钢渣中硅素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钢渣硅钙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 【目的】钢渣是缓释硅钙肥原料,钢渣中硅素释放受钢渣自身性能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设置了钢渣冷却方式、钢渣粒径、培养介质和培养温度四种因子,研究钢渣中硅素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钢渣硅钙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粉末状水淬渣(S1)、粒状水淬渣(S2)和空气冷却粒状钢渣(S3)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在土壤水溶液以及纯蒸馏水中培养97天,并设置35℃和25℃两个培养温度。定期离心取上清液,取样后补充水分继续培养,直至培养结束。【结果】钢渣在土壤溶液中培养,第一天的硅素释放主要由钢渣冷却方式决定,而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其次为钢渣粒径;硅素累积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方程y=kxm来拟合;35℃培养97天后,S1、S2与S3钢渣硅的溶出率(累积硅释放量与有效硅的比例)分别为37.3%、30.3%与27.3%;在25℃培养下,S1、S2与S3钢渣硅的溶出率分别为14.3%、7.9%与10.2%。钢渣在纯蒸馏水的培养中,第一天钢渣硅释放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受钢渣粒径的影响,温度和钢渣冷却方式对其影响甚微;硅素累积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y=ax+b来拟合;在35℃,S1、S2与S3钢渣硅的溶出率分别为0.22%、0.16%与0.16%。在25℃培养下,S1、S2与S3钢渣硅的溶出率分别为0.17%、0.13%与0.14%。钢渣在土壤溶液培养,25℃培养67天,加入钢渣提高了土壤浸提液的p H值,但之后与CK基本相同;在35℃培养下,加入钢渣的土壤浸提液p H值总体都要显著高于CK处理。纯水培养介质中,两种温度培养下,在同一阶段S1浸提液的p H和EC值都要显著高于S2和S3,温度对p H和EC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钢渣硅素释放规律主要受培养介质和温度的影响,粒径有一定的影响。在土壤溶液中钢渣硅素释放显著高于在蒸馏水中,35℃比25℃更有利于硅素的释放,粉末状比粒状更有利于硅素的释放。由此认为,钢渣作为硅钙肥在大田施用时,将钢渣磨细做成粉末状产品,施用时随翻耕埋入土壤,初春采用保温措施等都有利于提高钢渣中硅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培养 温度 粒径 冷却方式 硅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混凝土抗硫酸盐、镁盐侵蚀性能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勇 韩艳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45-3351,共7页
在前期研究的钢渣最佳替换率的基础上,将不同粒径钢渣制成普通硅酸盐钢渣混凝土试块,分别浸泡在硫酸根离子浓度为8000 mg/L和镁离子浓度为3000 mg/L的侵蚀溶液中,分析在6个月侵蚀期内普通硅酸盐钢渣混凝土分别在侵蚀环境中的抗侵蚀性能... 在前期研究的钢渣最佳替换率的基础上,将不同粒径钢渣制成普通硅酸盐钢渣混凝土试块,分别浸泡在硫酸根离子浓度为8000 mg/L和镁离子浓度为3000 mg/L的侵蚀溶液中,分析在6个月侵蚀期内普通硅酸盐钢渣混凝土分别在侵蚀环境中的抗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粒径的大小对钢渣混凝土抗侵蚀性能是有影响的,钢渣粒径越小,其含有的游离活性成分越少,在其配制强度不降低反而增加的情况下,对其抗侵蚀性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盐 普通硅酸盐钢渣混凝土 不同粒径钢渣 抗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钢渣细粉对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岩 王佳 +2 位作者 陈海焱 冯启明 黄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7-180,共4页
为探究攀钢转炉钢渣作为水泥掺加料、实现钢渣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以攀钢转炉钢渣和四川峨胜水泥熟料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粒度、不同掺量钢渣细粉对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钢渣细粉掺加量一定的情况下,掺入的钢渣细粉粒度越... 为探究攀钢转炉钢渣作为水泥掺加料、实现钢渣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以攀钢转炉钢渣和四川峨胜水泥熟料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粒度、不同掺量钢渣细粉对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钢渣细粉掺加量一定的情况下,掺入的钢渣细粉粒度越细,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越大、初凝和终凝时间越长、水泥胶砂的强度和活性指数越高;在钢渣细粉粒度一定的情况下,水泥胶砂的强度随着钢渣细粉掺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钢渣细粉掺入量超过钢渣复合水泥质量分数的30%时,水泥胶砂的强度将大幅下降;D50=6.21μm和D50=3.17μm的钢渣细粉按30%取代水泥时,钢渣复合水泥胶砂的强度和安定性均满足国家P.S.A 32.5级水泥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细粉 粒度 掺量 胶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粉磨制备方式对RO相气力选别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新凯 刘柱燊 +2 位作者 杨洪艺 董跃斌 马孝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针对3种粉磨设备所制备的5种钢渣粉,从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性和RO相的粒级分布差异性角度,探索了适合RO相气力分选的钢渣粉磨方式.结果表明:5种钢渣粉粒度分布均符合RRB(Rosin-Rammler-Bennett)方程和分形维数方程;均匀性系数n和分形维数D... 针对3种粉磨设备所制备的5种钢渣粉,从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性和RO相的粒级分布差异性角度,探索了适合RO相气力分选的钢渣粉磨方式.结果表明:5种钢渣粉粒度分布均符合RRB(Rosin-Rammler-Bennett)方程和分形维数方程;均匀性系数n和分形维数D显示钢渣粉粒度越粗均匀性越好,RO相的密度分离效应就越高;粉磨设备制备钢渣粉均匀性次序为立磨>辊压机>球磨;当钢渣粉在-55μm粒级时,5种钢渣粉中RO相含量随粒度增大而提高,表现出RO相的粒度分离效应,当钢渣粉在+55μm粒级时,RO相含量较低且随粒度增大而降低,大部分RO相与脉石以矿物集合体形式存在;挤压法破碎对RO相选择性解离作用比冲击法强,钢渣粉粗粒级中RO相含量高;根据钢渣粉筛分分选效果,粉磨方式优选次序为辊压机>立磨>球磨.工业化RO相气力分选作业中并存有密度分离效应和粒度分离效应,且前者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相 气力分选 钢渣粉 粉磨 粒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钢某气淬钢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丽娜 韩秀丽 +3 位作者 贾清梅 金永龙 杨静波 李志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155,共3页
为了给唐钢某气淬钢渣中铁的选矿分离提供矿物学依据,采用化学分析、铁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等手段对该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渣的物质组成及其中铁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根据研究结果,指出该... 为了给唐钢某气淬钢渣中铁的选矿分离提供矿物学依据,采用化学分析、铁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等手段对该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渣的物质组成及其中铁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根据研究结果,指出该渣选铁时的目的矿物是褐铁矿、磁铁矿和金属铁,其中褐铁矿的分离需采用磁化焙烧或直接还原等方法,而磁铁矿和金属铁可通过常规物理选矿方法进行选别,但应采用阶段磨选工艺,且最终磨矿细度应小于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淬钢渣 工艺矿物学 铁矿物 赋存状态 嵌布特征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剂强化钢渣磁选尾渣胶凝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业长 代梦博 +2 位作者 罗邦曹 何丽萍 春铁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22,共7页
钢渣是冶金工业排放的大宗量废渣,其胶凝活性的激发主要通过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为了确定钢渣化学激发适宜的激发剂组分,以提高钢渣资源化的利用效率,本文以钢渣磁选尾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激发剂掺混钢尾渣... 钢渣是冶金工业排放的大宗量废渣,其胶凝活性的激发主要通过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为了确定钢渣化学激发适宜的激发剂组分,以提高钢渣资源化的利用效率,本文以钢渣磁选尾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激发剂掺混钢尾渣进行机械粉磨,激发其胶凝活性,并按照相关标准,测试钢尾渣粉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以及钢尾渣水泥胶砂砌块7 d和28 d的活性指数。结果表明:化学激发剂用于掺钢尾渣粉磨,掺磨w(Na_(2)SiO_(3)·9H_(2)O)为0.1%的钢尾渣粉比表面积最大为495 m^(2)/kg;钢尾渣粉的比表面积与7 d活性指数趋势相同,平均粒径与28 d活性指数趋势相反;CaSO_(4)·2H_(2)O组分适宜对钢尾渣进行化学激发,掺w(CaSO_(4)·2H_(2)O)为1%球磨100 min的钢渣粉比表面积为404 m^(2)/kg,平均粒径为54.85μm,7 d和28 d活性指数分别为52.68%和9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磁选尾渣 掺磨激发剂 活性指数 比表面积 平均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微粉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军 沈晓冬 +1 位作者 李伟峰 祖庆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研究粗粒度区间(45~80μm)钢渣微粉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综合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粗粒度区间钢渣微粉掺量低于15%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塑性黏度可降低42 Pa·s左右,坍落拓... 为研究粗粒度区间(45~80μm)钢渣微粉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综合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粗粒度区间钢渣微粉掺量低于15%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塑性黏度可降低42 Pa·s左右,坍落拓展度提高20~70 mm。相较于基准样,粗粒度区间钢渣微粉能够小幅度提升自密实混凝土7和28 d的抗压强度。此外,自密实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长期收缩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度区间 钢渣微粉 自密实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超细粉的粒度分布与均匀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智虎 孙硕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1176,共6页
将钢渣助磨剂与钢渣进行混合后,利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粉磨得钢渣超微粉并且对其进行物性分析。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钢渣超微粉的粒径分布d_(90)、d_(50)和d_(10),并且计算出钢渣超微粉的粒度分布宽度比系数Z和粒径分布宽度H。研究溶... 将钢渣助磨剂与钢渣进行混合后,利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粉磨得钢渣超微粉并且对其进行物性分析。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钢渣超微粉的粒径分布d_(90)、d_(50)和d_(10),并且计算出钢渣超微粉的粒度分布宽度比系数Z和粒径分布宽度H。研究溶质浓度、分散剂加入量、超声功率和超声分散时间对钢渣超微粉粒径分布与均匀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超微粉的化学成分与物相组成复杂,存在极性物质与胶凝活性物质,易形成具有吸附性的多孔结构。钢渣超微粉的最佳分散条件:分散介质为无水乙醇、溶质(钢渣超微粉)浓度为3. 0 g/L、分散剂(PVP K30)加入量为2. 5%、超声功率为500 W、超声分散时间为45 min。以钢渣超微粉最佳分散条件对钢渣超微粉的粒径分布与均匀程度进行重复性测试,其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钢渣超细粉 粒度分布 均匀程度 钢渣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对砂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世冉 张凯峰 +3 位作者 焦国锋 李文龙 王宁 邓天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08-313,共6页
建筑材料中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钢渣和矿渣复合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水泥砂浆,并结合XRD、SEM和粒度分析等微观测试方法,对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活性及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 建筑材料中使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钢渣和矿渣复合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水泥砂浆,并结合XRD、SEM和粒度分析等微观测试方法,对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活性及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比表面积为400 m^2/kg和450 m^2/kg的钢渣,替代矿粉量达到10%时,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活性可满足S95级矿粉活性的要求;钢渣的比表面积和掺量不同对砂浆的保水性影响不大,但对砂浆的稠度影响较大;为使砂浆强度满足使用要求,不同比表面积钢渣的最大掺量不宜超过30%;当采用钢渣作为活性矿物掺合料时,应采用与水泥和矿渣粒径相匹配的粒径分布,并通过试验确定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砂浆 活性指数 工作性能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