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构套加固震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评估
1
作者 许成祥 廖泽瀚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1,565,共11页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包钢构套强度、外包钢构套厚度、外包钢构套非核心区加固高度对方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性能折减法能够较好模拟地震损伤;通过计算得出轻度震损和中度震损的试件经加固后其抗震性能能够恢复甚至超过原始试件;当钢构套强度由Q235分别提升至Q345、Q390、Q420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6.27%、10.57%、13.70%;当钢构套厚度从4 mm提升至6 mm、8 mm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4.02%、9.68%;提升钢构套非核心区高度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影响较小,将钢构套高度由200 mm提升至400 mm,其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0.86%和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边节点 外包钢套加固 地震损伤评估 损伤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型半导体显示产业钢厂房备料区抗震性能分析
2
作者 张兴清 吴明青 +2 位作者 祝小凯 樊鹏 杨溥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3,共10页
以某新型半导体显示产业钢结构厂房备料区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厂房钢框架-支撑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第3层和第6层的层间位移角较大;罕... 以某新型半导体显示产业钢结构厂房备料区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厂房钢框架-支撑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第3层和第6层的层间位移角较大;罕遇地震下构件损伤主要集中在支撑,而结构底层角柱和中部楼层的边跨梁有轻微损伤;钢支撑能够有效提高结构刚度,减小梁柱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支撑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时程分析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框架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山锁 王晓飞 +1 位作者 程洋 孙乐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4-149,共6页
为了合理地描述锈蚀钢框架的地震破坏形式及不同程度的锈蚀对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欧进萍等人提出的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锈蚀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为确定锈蚀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参数,分别给出锈蚀梁、柱构件双线性恢复力... 为了合理地描述锈蚀钢框架的地震破坏形式及不同程度的锈蚀对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欧进萍等人提出的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锈蚀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为确定锈蚀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参数,分别给出锈蚀梁、柱构件双线性恢复力模型特征点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损伤模型中的其他参数数值。利用加权系数法合理地考虑锈蚀构件损伤向整体结构损伤迁移转化的多尺度效应,建立锈蚀钢框架整体地震损伤模型。结合该损伤模型的特点,定义了对应结构不同破坏等级的损伤指数范围。最后,对5榀具有不同锈蚀率的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损伤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钢框架结构随锈蚀程度的退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框架 地震损伤模型 双折线恢复力模型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山锁 代旷宇 +3 位作者 孙龙飞 杨威 李文勇 田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基于预定损伤法对钢框架构件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损伤敏感度分析,研究主要设计参数与钢框架结构梁、柱损伤的关系;揭示钢框架结构梁、柱的损伤及梁、柱线刚度比、结构高宽比、柱轴压比、锈蚀率对楼层损伤的影响规律;获得楼层的损伤与整体... 基于预定损伤法对钢框架构件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损伤敏感度分析,研究主要设计参数与钢框架结构梁、柱损伤的关系;揭示钢框架结构梁、柱的损伤及梁、柱线刚度比、结构高宽比、柱轴压比、锈蚀率对楼层损伤的影响规律;获得楼层的损伤与整体结构损伤的关系,最终建立钢框架结构的损伤演化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地震激励下钢框架结构的损伤模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设计参数 损伤敏感度 损伤模型 损伤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损伤的在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强 郑山锁 +2 位作者 程洋 韩言昭 田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67,共6页
针对钢材锈蚀会致结构过早失效、需对不同龄期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问题,提出基于首超变形及累积塑性转角的双参数构件损伤模型;考虑构件与层权重系数建立结构整体损伤模型,定义结构4种破坏状态。通过已有钢材锈蚀规律引入时间参数,建... 针对钢材锈蚀会致结构过早失效、需对不同龄期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问题,提出基于首超变形及累积塑性转角的双参数构件损伤模型;考虑构件与层权重系数建立结构整体损伤模型,定义结构4种破坏状态。通过已有钢材锈蚀规律引入时间参数,建立钢材多龄期本构与钢框架全寿命地震易损性模型,以9层梁柱焊接钢框架为例,选20条满足场地条件的地震波,对不同龄期(0年、25年、50年、75年、100年)钢框架分别进行动力增量(IDA)分析,所得不同龄期结构整体损伤指数与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之间满足指数关系,给出5个龄期、4种性能水平下结构易损性曲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拟合不同性态水平下结构破坏时峰值加速度(PGA)平均值及对数标准差与龄期关系,建立结构随龄期变化的连续失效概率函数,获得结构失效概率随龄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结构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全寿命 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龄期钢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山锁 程洋 +1 位作者 王晓飞 孙乐彬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7-217,共11页
钢材锈蚀会引起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刚度的退化,为保证结构在设计期限内完成预定功能,有必要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基于ABAQUS数值模拟,结合酸性大气环境下不同锈蚀程度的钢材材性试验研究成果,建立了4个不同龄期(0年、15年、30年、45年)... 钢材锈蚀会引起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刚度的退化,为保证结构在设计期限内完成预定功能,有必要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基于ABAQUS数值模拟,结合酸性大气环境下不同锈蚀程度的钢材材性试验研究成果,建立了4个不同龄期(0年、15年、30年、45年)钢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以PGA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结构整体损伤为地震需求指标,对模型进行了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并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多龄期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钢结构的全寿命设计、既有钢结构的运营以及地震风险评估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龄期 钢框架 地震易损性 最大层间位移角 地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地震损伤模型的多龄期钢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晓飞 王鹏飞 +2 位作者 贾虎 郑伟花 田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基于时变地震损伤模型提出酸性大气环境作用下多龄期钢框架结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及步骤;考虑服役龄期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时变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时变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及时变易损性模型;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 基于时变地震损伤模型提出酸性大气环境作用下多龄期钢框架结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方法及步骤;考虑服役龄期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时变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时变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及时变易损性模型;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概率抗震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多龄期(20年、30年、40年、50年)钢框架结构的易损性模型及易损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龄期 钢框架结构 时变地震损伤模型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钢框架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龙河 单旭 +1 位作者 杨冬玲 李忠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3-498,共6页
为了在强震分析中考虑钢材损伤累积效应的影响,应用塑性应变和能量损耗理论建立了钢材的损伤模型,对一个9层Benchmark结构进行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地震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材料损伤累积效应因素后,结构塑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变大,损... 为了在强震分析中考虑钢材损伤累积效应的影响,应用塑性应变和能量损耗理论建立了钢材的损伤模型,对一个9层Benchmark结构进行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地震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材料损伤累积效应因素后,结构塑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变大,损伤指标增加,损伤程度提高1个等级.针对结构在强震中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反应特征,通过布置斜撑对薄弱层进行了加强,使首层的动力响应和损伤程度均大大减小,上层的损伤指标虽有所增加但损伤状态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损伤模型 损伤累积效应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电厂主厂房钢支撑-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祖炎 黄奎生 +1 位作者 陈以一 童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在振动台上实现大型复杂钢支撑-框架结构的模拟地震试验,以某现役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结构为原型,根据结构静、动力性能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大缩比振动台试验整体模型。采用钢板模拟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工形钢梁模拟钢桁架,小螺栓节点... 为了在振动台上实现大型复杂钢支撑-框架结构的模拟地震试验,以某现役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结构为原型,根据结构静、动力性能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大缩比振动台试验整体模型。采用钢板模拟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工形钢梁模拟钢桁架,小螺栓节点连接模拟高强螺栓连接等尽可能反映结构实际情况的制作方案和措施,探索了细部构造对整体模型影响的途径,为中国首次实现同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火电厂 钢支撑-框架结构 地震振动台 细部构造 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市典型震损底框房屋钢结构快速加固关键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玮 董军 +2 位作者 王琪 李炳颖 刘明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四川汶川5.12地震及随后的多次余震导致绵竹市底框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震损房屋安全鉴定结果,分析底框房屋震损特征和原因,提出采用钢结构快速加固的目标、思路、基本方案,讨论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结合某底框商住楼给出3种钢结... 四川汶川5.12地震及随后的多次余震导致绵竹市底框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震损房屋安全鉴定结果,分析底框房屋震损特征和原因,提出采用钢结构快速加固的目标、思路、基本方案,讨论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结合某底框商住楼给出3种钢结构快速加固方案:增设摩擦耗能钢支撑加固、增设钢隅撑支撑加固、增设钢支撑+层间隔震加固方案,可供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地区底框房屋抗震加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框砌体房屋 震损特点 钢结构 快速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损伤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伟泽 陈清军 曹丽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5,共6页
为了研究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地震损伤评估体系对高层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在分析总结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一幢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振动台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结构整体损伤... 为了研究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地震损伤评估体系对高层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在分析总结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一幢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振动台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结构整体损伤和材料损伤2个层次进行了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损伤分析,并与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整体损伤指标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作用的结果,且混凝土损伤分布范围更广,为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高层框架结构 损伤分析 结构地震损伤模型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整体损伤指标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颖 于健 +1 位作者 吕西林 卢文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位置及过程,并根据相似理论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表明:原型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规范"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核心筒发挥了主要抗侧力作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钢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节点在结构设计时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高层混合结构 振动台模型试验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破坏机理 相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长青 肖建庄 孙振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基于完成的6层现浇再生混凝土(RAC)空间框架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等级7级划分标准,明确了基于结构极限状态的抗震性能水平.采用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重破坏准则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能力评... 基于完成的6层现浇再生混凝土(RAC)空间框架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等级7级划分标准,明确了基于结构极限状态的抗震性能水平.采用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重破坏准则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基于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地震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发展过程,为基于性能的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RAC) 框架模型结构 振动台试验 震害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性能水平 地震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龙河 单旭 +1 位作者 吕杨 李忠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7-1132,共6页
对一个1∶4缩尺的3层钢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及损伤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强度增大,结构前两阶自振频率以及层动力放大系数逐渐减小,结构位移反应增大.提出了基... 对一个1∶4缩尺的3层钢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及损伤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强度增大,结构前两阶自振频率以及层动力放大系数逐渐减小,结构位移反应增大.提出了基于构件层次的损伤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大变形幅值对累积耗能的影响.用该损伤准则对模型薄弱层钢柱的损伤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合IDA分析的结果以及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振动台试验 损伤模型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地震损伤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磊 许成祥 郑山锁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1,共6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损伤迁移特征和性能退化机理,通过5榀1/4比例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对不同轴压比、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梁柱节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节点损伤变量及涉及的损伤参数,将试验研究结果进...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损伤迁移特征和性能退化机理,通过5榀1/4比例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对不同轴压比、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梁柱节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节点损伤变量及涉及的损伤参数,将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损伤量化,对试验框架节点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分析已有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基于变形和累积耗能非线性组合,与试验现象吻合较好,能反映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可对该类节点的抗震设计和地震损伤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结构 框架节点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地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欢军 朱剑眉 陈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3,共7页
以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类型构件在某典型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地震损伤分布特点及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考虑不同类型构件重要性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楼层地震损伤模型,并基于提出的楼层地震损伤模... 以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类型构件在某典型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地震损伤分布特点及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考虑不同类型构件重要性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楼层地震损伤模型,并基于提出的楼层地震损伤模型,选取了位置权重系数和损伤值权重系数二者组合的形式,建立了能够反映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楼层损伤分布规律的整体结构损伤模型。并通过PERFORM-3D软件对一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分布规律和损伤发展情况,利用本文提出的地震损伤模型对结构各层次的地震损伤指标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该损伤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地震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锈蚀的钢框架柱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山锁 石磊 +2 位作者 周炎 张秋石 朱揽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1216,共6页
为准确评估锈蚀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对已有的地震损伤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变形和能量组合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对损伤模型中相应的参数给出具体定义和表达式,定义不同破坏等级的损伤指数范围。... 为准确评估锈蚀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对已有的地震损伤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变形和能量组合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对损伤模型中相应的参数给出具体定义和表达式,定义不同破坏等级的损伤指数范围。对3个具有不同锈蚀率的空间钢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锈蚀钢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程度。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结构构件的地震损伤评估以及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框架结构 框架柱 地震损伤 损伤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结构考虑损伤累积及裂纹效应的抗震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沈祖炎 沈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398,共6页
基于钢材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累积力学模型 (包括损伤变量D的计算公式 ,损伤对钢材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强化系数的影响以及钢材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应力 -应变滞回关系等 )和损伤累积断裂准则 ,采用改进的数值积分方法对钢构件的滞... 基于钢材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累积力学模型 (包括损伤变量D的计算公式 ,损伤对钢材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强化系数的影响以及钢材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应力 -应变滞回关系等 )和损伤累积断裂准则 ,采用改进的数值积分方法对钢构件的滞回曲线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并建立了实用的考虑损伤累积和断裂效应的钢构件恢复力模型 .采用这一模型对具有损伤的空间钢框架结构的抗震反应进行分析 ,并得到了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的验证 .抗震分析方法的特点为 :能够考虑损伤累积和裂纹效应的影响 ,能够计算构件的损伤程度 ,能够计算裂缝产生的时间、部位及其开展 ,以及能够对钢框架结构遭受多次地震时的情况作真实的反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钢结构 损伤累积 裂纹效应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模型残差偏移距离的非线性损伤检测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锋 郭惠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3,共9页
为了解决空间钢架结构非线性损伤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ARCH)模型残差偏移距离的损伤识别方法。文章首先描述ARCH模型的基本理论,并给出了ARCH模型建模的定阶方法和... 为了解决空间钢架结构非线性损伤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ARCH)模型残差偏移距离的损伤识别方法。文章首先描述ARCH模型的基本理论,并给出了ARCH模型建模的定阶方法和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接着分析结构非线性损伤的特性;然后,考虑到传统的非线性识别指标难以运用到空间钢架结构,提出基于ARCH模型的欧氏距离指标和改进的残差偏移距离指标识别钢结构损伤位置。最后,使用一个8层剪切结构数值模拟验证了2个损伤指标的有效性,并且将文章提出的指标运用于输电塔钢架模型的非线性损伤识别试验中。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非线性损伤识别指标难以直接运用于钢架的损伤识别,而建议的欧氏距离指标和残差偏移距离指标可以较好地识别出钢架结构的非线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钢架结构 非线性 ARCH模型 残差偏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建阳 戚亮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48-153,158,共7页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以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一榀单层两跨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为原型,按照1/2缩尺比例制作了试验模型,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记录并分析了其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骨架曲线各特...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以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一榀单层两跨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为原型,按照1/2缩尺比例制作了试验模型,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记录并分析了其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到了骨架曲线各特征点的试验数据。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无量纲化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在各加载阶段的刚度退化曲线方程,最终建立适用于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受力过程可以分为次要构件屈服、主要构件破坏及整体结构失效三个阶段;所建议的骨架曲线模型及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很好地反映了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特征与滞回特性,可用于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钢框架结构 恢复力模型 刚度退化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