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 被引量:83
1
作者 孙凯 许镇琳 +2 位作者 盖廓 邹积勇 窦汝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3-46,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跟踪-微分器为给定位置信号提供一个过渡过程,克服了系统响应速度和超调之间的矛盾,使得系统响应快且没有超调;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将系统的负载、转动惯量和...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跟踪-微分器为给定位置信号提供一个过渡过程,克服了系统响应速度和超调之间的矛盾,使得系统响应快且没有超调;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将系统的负载、转动惯量和定子电阻等参数变化带来的扰动观测出来并加以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实现了“小误差大增益,大误差小增益”的非线性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响应快、无超调、稳态精度高的特点,对负载、转动惯量和定子电阻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 位置控制器 自抗扰控制器 负载扰动 定子电阻 转动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负载并网控制 被引量:24
2
作者 曾志勇 王清灵 冯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33-37,共5页
探讨双馈发电机并网过程运行原理,研究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的发电机并网控制策略,对比和分析空载并网和负载并网的控制原理,负载并网方式并网前接有独立负载,发电机可以参与风力机的能量控制,降低了对风力机调速能力的要求... 探讨双馈发电机并网过程运行原理,研究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的发电机并网控制策略,对比和分析空载并网和负载并网的控制原理,负载并网方式并网前接有独立负载,发电机可以参与风力机的能量控制,降低了对风力机调速能力的要求和减小风对风力机的应力;建立了负载并网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并网后冲击电流较小,负载并网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并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 定子磁链定向控制 负载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投切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淑英 张兴 +2 位作者 张崇巍 谢震 曹仁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03-108,共6页
对几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投切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电压开环控制的投切控制策略,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空载定子电压的控制精度受到限制;基于电压有效值闭环的投切控制策略,虽能提高定子空载电压的控制精度,但在定子电压的... 对几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投切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电压开环控制的投切控制策略,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空载定子电压的控制精度受到限制;基于电压有效值闭环的投切控制策略,虽能提高定子空载电压的控制精度,但在定子电压的三相对称性及定子电压幅值的波动方面仍存在欠缺;基于空间电压矢量闭环控制的投切控制策略,若采用特定的调节器设计,不仅能确保电压控制精度,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定子电压幅值的波动。针对基于空间电压矢量闭环控制的这一投切方案,在PI调节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谐振调节器与PI调节器并行控制的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定子电压幅值的波动,使定子电压具有较好的控制响应,进而实现了双馈风力发电机零电流切入电网的目的。仿真与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方案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切控制 空载定子电压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子开缝高度对高负荷两级风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仁康 王如根 +4 位作者 何成 胡加国 马彩东 宋昊林 黄丹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94-1803,共10页
为了研究静子开缝高度对高负荷风扇性能的影响,根据风扇的流动特点,设计了在第二级静子叶根处开缝的流动控制方案,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缝隙高度的静子开缝方案,通过计算对采取各种方案下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缝隙射流可阻断静子吸... 为了研究静子开缝高度对高负荷风扇性能的影响,根据风扇的流动特点,设计了在第二级静子叶根处开缝的流动控制方案,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缝隙高度的静子开缝方案,通过计算对采取各种方案下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缝隙射流可阻断静子吸力面气流的径向流动,吹除缝隙出口后的低速气流,从而达到扩稳的目的,设计转速下方案A的风扇稳定工作范围扩大了7.1%;在不同工况下静子开缝对角区气流分离和流动损失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而在堵塞工况下,由于静子通道内流动分离较小,开缝射流的优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当开缝高度较低时,缝隙射流对角区分离和流动损失的控制能力较弱,而开缝高度的增加对控制叶根角区气流分离有利,对控制较大叶高处吸力面的气流分离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子开缝 高负荷风扇 角区分离 流动控制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双绕组感应电机风力发电系统励磁电容的优化选取 被引量:7
5
作者 卜飞飞 黄文新 +1 位作者 胡育文 施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在定子双绕组感应电机(DWIG)风力发电系统中,励磁电容的优化选取对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SEC)容量的最小化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与发电机参数、转速范围有很大关系,同时还受风力机功率曲线和负载性质的影响。本文以SEC容量最小化为目标,在... 在定子双绕组感应电机(DWIG)风力发电系统中,励磁电容的优化选取对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SEC)容量的最小化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与发电机参数、转速范围有很大关系,同时还受风力机功率曲线和负载性质的影响。本文以SEC容量最小化为目标,在分析该发电机励磁无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励磁电容优化选取的原则,采用图解法和迭代法得到带阻性负载下的优化励磁电容值。考虑到整流负载的非线性因素,利用仿真法对该值进行合理调整,最终得到带整流负载所需的优化励磁电容值。在一台18kW带整流负载的DWIG样机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宽转速范围内能稳定运行,励磁变换器容量约为额定输出功率的1/3,实现了励磁变换器容量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双绕组感应电机 励磁电容 静态励磁控制器 图解法 迭代法 整流负载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转矩前馈的电励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尚敬 年晓红 +1 位作者 刘可安 南永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31,共7页
针对大功率交直交冶金轧机主传动系统对电励磁同步电机控制的高性能要求,以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混合型气隙磁链观测方法,其低速段采用电流模型,中高速提出基于速度补偿的新型改进型电压模型,可在全速度范围内很好的... 针对大功率交直交冶金轧机主传动系统对电励磁同步电机控制的高性能要求,以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混合型气隙磁链观测方法,其低速段采用电流模型,中高速提出基于速度补偿的新型改进型电压模型,可在全速度范围内很好的观测出电机定子磁链。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状态观测器的模糊自适应负载转矩观测方法,利用观测到的负载转矩电流进行前馈补偿来改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励磁同步电机 定子磁链 负载转矩观测 模糊控制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电机定子铁损分布的时步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戈宝军 魏瑶 +1 位作者 韩继超 黄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28,共9页
以一台5.5 kW,12/8结构开关磁阻电机做为研究对象,结合转速电流双闭环驱动电路,建立二维瞬态电磁场-控制电路耦合计算模型,基于电磁场理论,采用时步有限元法,对不同负载转矩下的定子铁心损耗和磁密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所建转速电流双... 以一台5.5 kW,12/8结构开关磁阻电机做为研究对象,结合转速电流双闭环驱动电路,建立二维瞬态电磁场-控制电路耦合计算模型,基于电磁场理论,采用时步有限元法,对不同负载转矩下的定子铁心损耗和磁密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所建转速电流双闭环驱动电路,对比分析传统开环驱动电路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开关磁阻电机定子铁心的磁密和损耗变化规律,研究电机在额定负载情况下,定子铁心不同区域的损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定子齿顶部分的铁心损耗密度最大,远大于其他3个定子所分区域,但定子齿顶部分的铁心损耗占定子铁心总损耗最少。开关磁阻电机在其他3种工况运行时,定子各区域分布规律与额定工况时相同。最后通过样机实验,将实验测量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转速电流双闭环 定子铁耗 不同负载 控制电路 额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感性和容性负载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变频交流发电系统动态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卜飞飞 胡育文 +2 位作者 黄文新 庄圣伦 施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4-63,共10页
为提高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变频交流发电系统带感性和容性负载时的动态性能,对该发电系统现有的转差频率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加入了负载无功前馈环节。根据瞬时功率理论,算得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分别通过比例前馈环来快速控制控制绕组侧功... 为提高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变频交流发电系统带感性和容性负载时的动态性能,对该发电系统现有的转差频率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加入了负载无功前馈环节。根据瞬时功率理论,算得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分别通过比例前馈环来快速控制控制绕组侧功率变换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加快控制绕组提供的无功的调节,进而加快改变发电机的转差频率和气隙磁通,实现该发电系统的功率平衡和输出电压的稳定。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 变频交流发电系统 转差频率控制 负载无功前馈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滑模控制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德荣 贺锐智 +2 位作者 黄守道 贺声涛 钟义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06-1814,共9页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平衡负载及扰动情况下运行时会出现运行不稳定、鲁棒性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在双转子两边不同负载的情况下,分析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实时切换参考坐标系的动态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平衡负载及扰动情况下运行时会出现运行不稳定、鲁棒性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在双转子两边不同负载的情况下,分析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实时切换参考坐标系的动态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实时比较转矩角的大小以切换控制所需的坐标系来实现双转子的动态控制。同时,针对动态控制系统易受到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构建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动态滑模控制策略能够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 不平衡负载 动态滑模控制 转矩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君瑞 钟彦儒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3,共7页
本研究在分析旋转坐标系下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定子磁链定向方式,推导空载并网控制和DFIG矢量控制策略,通过DFIG功率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追踪。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整个交流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 本研究在分析旋转坐标系下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定子磁链定向方式,推导空载并网控制和DFIG矢量控制策略,通过DFIG功率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追踪。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整个交流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空载并网、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调节、最大风能捕获运行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矢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交流励磁 定子磁链定向 空载并网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焓降静叶翘曲端壁流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宝 韩万金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8,80,共4页
以气动性能优良的尾缘正弯积迭的大焓降静叶为原型,采用5条具有控制点的B样条曲线作为沿流向的控制线设计翘曲端壁,研究翘曲端壁对端部的流动控制和探索翘曲端壁降低损失的机理。通过商业软件NUMECA数值研究了翘曲端壁对大焓降静压总压... 以气动性能优良的尾缘正弯积迭的大焓降静叶为原型,采用5条具有控制点的B样条曲线作为沿流向的控制线设计翘曲端壁,研究翘曲端壁对端部的流动控制和探索翘曲端壁降低损失的机理。通过商业软件NUMECA数值研究了翘曲端壁对大焓降静压总压损失及根部载荷分布的影响,指出翘曲端壁可降低端部区域的横向压力梯度,削弱二次流强度,同时也增加摩擦损失,选择适合的翘曲型面并控制翘曲幅度在边界层以内可有效降低端部总压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焓降 静叶 翘曲端壁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的复合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石 宋顺千 +1 位作者 金无痕 姜旺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93-99,共7页
针对新型永磁/磁阻复合转子双定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对其单速度环PI速度调节器进行改进,根据内外电机电磁转矩解耦原理,设计该电机的单滑模速度控制器来测算内外电机所需转矩电流。此外,针对转矩电流计算存在误差的问题,... 针对新型永磁/磁阻复合转子双定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对其单速度环PI速度调节器进行改进,根据内外电机电磁转矩解耦原理,设计该电机的单滑模速度控制器来测算内外电机所需转矩电流。此外,针对转矩电流计算存在误差的问题,设计负载扰动观测器进行反馈调节,可提高转矩电流的计算精度,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参考转矩电流,最后通过重新分配转矩电流实现内外电机的转矩解耦控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 滑模速度控制器 负载扰动观测器 转矩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转速运行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低速轻载运行时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
13
作者 卜飞飞 胡育文 +2 位作者 黄文新 庄圣伦 邱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1 79,79,共11页
为有效利用低风速区风能,拓宽风能利用范围,对宽转速运行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WIG)风力发电系统低速轻载运行时的效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简述了该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低速运行时的电压控制原理,分析了DWIG低速运行时效率优化控制... 为有效利用低风速区风能,拓宽风能利用范围,对宽转速运行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WIG)风力发电系统低速轻载运行时的效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简述了该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低速运行时的电压控制原理,分析了DWIG低速运行时效率优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特殊性,推导了考虑铁损的DWIG数学模型,建立了DWIG损耗模型,获得了最优磁链求解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DWIG损耗模型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效率优化控制策略是正确、有效的,它不仅能使系统保持低速运行输出额定电压的优势,而且还能明显提高系统低速轻载运行的效率,从而实现了低风速区风能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定子双绕组异步发电机 宽转速运行 效率优化控制 低速 轻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负载下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独立运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姜云磊 程明 +1 位作者 王青松 魏新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8-1006,共9页
该文以运行于独立发电工况下的一种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为研究对象。为解决三相负载不均衡情形下负载对公共节点电压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绕组变换器的负序电压抑制策略。该策略在负同步坐标系下对负序电压分量进行提取... 该文以运行于独立发电工况下的一种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为研究对象。为解决三相负载不均衡情形下负载对公共节点电压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绕组变换器的负序电压抑制策略。该策略在负同步坐标系下对负序电压分量进行提取和补偿控制,再经过坐标变换加入到正同步坐标系下进行统一的正、负序电流闭环调节。由于控制量中二倍频分量的存在,该方法采用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PIR)替代传统的比例积分(PI)环节,克服了增益不足的问题。建立了双定子无刷双馈独立发电系统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 独立发电系统 负序电压 不平衡负载 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