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统计测度、空间格局与关联网络
1
作者 魏和清 吴磊 张露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文章从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考察了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人口高质量... 文章从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考察了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形成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空间格局;各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高水平省份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在凝聚子群内部,各省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统计测度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视角的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格局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慧超 赵彦云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5,共14页
在数字技术加速迭代的时代环境下,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结合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于数字服务贸易特点,概括数字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在理论层面分析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提出改进的数字服务... 在数字技术加速迭代的时代环境下,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结合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于数字服务贸易特点,概括数字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在理论层面分析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提出改进的数字服务贸易统计测度方法,将其推广至全球经济体层面。基于2013—2021年63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进行双边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测度,并分别基于数字服务贸易关系和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构建数字服务贸易有向网络,从网络视角进行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格局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差异构成数字服务贸易成因,数字服务贸易表现出经济和数字化密集、与收入水平正U型相关的发展格局;数字服务贸易的出口关系比进口关系密切,中介性程度较低,且具有一定的集聚性;部分经济体展现出“重关系、轻规模”的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态势,且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会随着经济体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产生变化。各经济体应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丰富数据要素资源;提升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实现数字服务贸易关系与规模的双翼发展。中国应调整数字服务贸易结构,保持中国数字服务贸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理论体系 发展格局 统计测度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SPA分析的图像信息隐藏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源 程义民 +1 位作者 谢于明 汪云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6-1380,共5页
通过分析SPA(sample pair analysis)算法的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抗SPA分析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根据载体图像的统计特性,按计算的比例混合使用两种替换方法来嵌入信息,使得SPA算法的检测值趋于最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息嵌入时可... 通过分析SPA(sample pair analysis)算法的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抗SPA分析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根据载体图像的统计特性,按计算的比例混合使用两种替换方法来嵌入信息,使得SPA算法的检测值趋于最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息嵌入时可以调节载体图像的统计特性,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抗SPA算法,而且对其他隐藏分析算法也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隐藏分析 spa算法 抗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的MKNPE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小强 王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7,共6页
非线性特性是工业过程的显著特性,特别是间歇过程有着更强的非线性,而且传统方法只是对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分解,忽略数据高阶统计量信息,从而无法充分提取非线性过程的有效信息导致诊断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量的多向... 非线性特性是工业过程的显著特性,特别是间歇过程有着更强的非线性,而且传统方法只是对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分解,忽略数据高阶统计量信息,从而无法充分提取非线性过程的有效信息导致诊断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量的多向核邻域保持嵌入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统计量模式分析方法(SPA)将样本数据投影到统计量样本空间中,可以更充分地提取非线性数据的高阶统计量信息;然后在统计量空间中通过核函数将统计量样本映射到高维核空间,用以解决数据的非线性;最后在高维核空间中应用邻域保持嵌入算法充分提取数据的局部结构来对间歇过程进行监控,检测到过程故障后用变量贡献图法诊断出故障变量.通过青霉素发酵过程验证了该算法对强非线性的间歇过程故障诊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故障诊断 统计量模式分析(spa) 多向核邻域保持嵌入(MKN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和滑窗技术的重点雷达辐射源快速识别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凯 王杰贵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5,166,共7页
在现代密集信号流中,快速识别出重点目标能为战场准备赢取宝贵的时间,并为战场提供决策依据。针对重点雷达辐射源的快速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SPA和滑窗技术的重点雷达辐射源快速识别技术。该方法直接以经过简单预处理的全脉冲与重点雷达... 在现代密集信号流中,快速识别出重点目标能为战场准备赢取宝贵的时间,并为战场提供决策依据。针对重点雷达辐射源的快速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SPA和滑窗技术的重点雷达辐射源快速识别技术。该方法直接以经过简单预处理的全脉冲与重点雷达辐射源脉冲样本图匹配,无需传统方法的分选和特征提取过程,通过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判断脉冲对是否匹配,引入滑窗技术,缩短了处理时间。仿真表明,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较高且识别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雷达辐射源 集对分析理论 脉冲样本图 滑窗 辐射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相似系数的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汉元 田学民 邓晓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503-4508,共6页
传统的主元分析(PCA)相似系数法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高阶统计量等有用的过程信息,导致故障识别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统计量模式分析(SPA)相似系数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PA将原始数据转换到统计量空间中,然后在统计量空间中利用PC... 传统的主元分析(PCA)相似系数法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高阶统计量等有用的过程信息,导致故障识别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统计量模式分析(SPA)相似系数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PA将原始数据转换到统计量空间中,然后在统计量空间中利用PCA获取主元方向,计算主元之间的相似性识别故障。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过程上的仿真结果说明提出的SPA相似系数法比传统的PCA相似系数法能更有效地识别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量模式分析 PCA相似系数 故障检测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的临床表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束丽红 唐子春 +2 位作者 汪海霞 曹立 李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 研究和分析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患者的牙齿缺失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78例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病例,根据病史、口腔检查和曲面体层片等资料,研究分析牙齿缺失特征,应用SPSS 24.0... 目的 研究和分析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患者的牙齿缺失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78例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病例,根据病史、口腔检查和曲面体层片等资料,研究分析牙齿缺失特征,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牙数目在性别、左右侧间无明显差异,上颌缺牙数明显高于下颌(P<0.05)。缺失率最高的牙位是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最常见的缺牙模式为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联合缺失,下颌为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联合缺失。左右侧对称性分布的缺牙模式高于上下颌对称性分布。16.85%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牙齿发育畸形。结论 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患者存在数种常见的缺牙模式,而咬合和全口缺牙模式变异较大,临床上应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多数恒牙先天缺失 牙齿发育异常 牙齿缺失模式 曲面体层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被引量:58
8
作者 刘峰 马金辉 +2 位作者 宋艳华 李粉玲 马交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共4页
该文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相结合,探讨天水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天水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四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扩展... 该文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相结合,探讨天水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天水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四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扩展和加强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分析、处理和解释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与空间关联,为进一步研究空间模式的发生尺度和塑造该模式的空间过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 空间统计分析 模式研究 空间集聚 利用空间 甘肃省 空间过程 GIS 空间关联 空间分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参数用于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唐炬 王静 +1 位作者 李剑 谭志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37,共4页
通过研究局部放电二维谱图的统计特性 ,对局部放电脉冲幅值谱图进行 Weibull分析 ,获得尺度参数 α和形状参数 β,从局部放电脉冲相位谱图中估计出统计算子 Sk、Ku ,用以上统计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 ,实现局部放电的模式识别。对... 通过研究局部放电二维谱图的统计特性 ,对局部放电脉冲幅值谱图进行 Weibull分析 ,获得尺度参数 α和形状参数 β,从局部放电脉冲相位谱图中估计出统计算子 Sk、Ku ,用以上统计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 ,实现局部放电的模式识别。对设计的 5种典型人工绝缘缺陷进行了大量模拟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 人工神经网络 统计参数 局部放电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入侵植物多样性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74个地区数据为基础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帅 郭水良 +2 位作者 管铭 印丽萍 张若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241-4256,共16页
以我国74个地理单位28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环境数据为基础,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境内入侵植物区系组成、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74个地区共有282种外来入侵种,出现... 以我国74个地理单位28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环境数据为基础,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境内入侵植物区系组成、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74个地区共有282种外来入侵种,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外来入侵种是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空心莲子草(Alternathera philoxeroides)、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等;(2)菊科(Compositae,67,种数)、禾本科(Gramineae,32)、豆科(Leguminosae,29)、苋科(Amaranthaceae,23)、旋花科(Convolvulaceae,13)是我国境内含入侵种最丰富的5个科,共计有164种,占我国入侵植物总数的58.16%;(3)我国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源自于热带美洲、北美洲、欧洲、地中海-西亚和中亚、非洲和南亚;(4)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在我国的区域分异明显,热带-南亚热带、中(北)亚热带和温带三大区域的入侵种组成有较大差异:马缨丹(Lantana camara)、含羞草(Mimosapudic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刺苋、小飞蓬、飞扬草(Euphorbia hirt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和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是热带-南亚热带区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种入侵植物;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区域出现频率最高的入侵种分别是一年蓬、小飞蓬、刺苋、土荆芥、北美独行菜(Lepidium virginicum)、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空心莲子草和三叶鬼针草;温带区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反枝苋、小飞蓬、圆叶牵牛、一年蓬、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野燕麦(Avena fatua)、曼陀罗和皱果苋;(5)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极端低温、无霜期和年均积温是影响我国外来入侵种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气象因素,年极端高温和年日照时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人口密度和交通密度对入侵种的地理分布也均有很大的影响;(6)随着年均温度、无霜期、人口密度、交通密度、年极端低温、年均降雨量和年积温的增加,外来入侵植物的种数呈线性增加,随着纬度的增加,种数则呈线性递减,种数与这8个环境因素间的关系达到极显著的水平;(7)不同地理来源的外来入侵种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受纬度、年降雨量、年均无霜期、年均温度、交通密度、年极端低温和年均积温的影响。由于外来入侵种在我国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因此,应用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地理分布格局 原产地 环境因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点模式分析中离散趋势的描述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志杰 彭文祥 +2 位作者 周艺彪 庄建林 姜庆五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借鉴经典统计学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思想和犯罪学中犯罪事件的描述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并以2001~2006年安... 目的探讨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借鉴经典统计学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思想和犯罪学中犯罪事件的描述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并以2001~2006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急性血吸虫病例为例,介绍其应用价值。结果获得了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及应用价值。结论空间点模式分析中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可以作为经典统计学统计描述的有利补充,二者结合能更完整地描述空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 空间点模式分析 描述性统计 离散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3
12
作者 刘颂 郭菲菲 李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52,共9页
景观格局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通过维普网检索的1989~2009年20年间1199篇关于我国景观格局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从发表年份、发表刊物、研究内容、应用研究四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景观格局理论... 景观格局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通过维普网检索的1989~2009年20年间1199篇关于我国景观格局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从发表年份、发表刊物、研究内容、应用研究四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景观格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文献 统计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析中的集中趋势指标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志杰 彭文祥 +2 位作者 周艺彪 庄建林 姜庆五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空间分析中集中趋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以频率统计学中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为基础,借鉴犯罪学中犯罪事件的二维描述方法,系统地提出了空间分析中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并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介绍其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空间分析中集中趋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以频率统计学中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为基础,借鉴犯罪学中犯罪事件的二维描述方法,系统地提出了空间分析中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并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介绍其应用价值。结果得到了空间分析中描述集中趋势的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应用条件及潜在的应用价值。结论空间分析中描述集中趋势的二维统计指标可以作为频率统计学统计描述的有利补充,二者的结合能更全面地描述空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 空间点模式分析 描述性统计 集中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干缩裂隙网络定量分析 被引量:61
14
作者 唐朝生 王德银 +1 位作者 施斌 刘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98-2305,共8页
土体干缩裂隙网络定量分析对深入研究裂隙发育机制及正确评价裂隙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意义。在室内对三组不同土体开展了干燥试验,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得的裂隙图像进行了二值化、除噪和骨架化等预处理操作,提出了一整套与裂隙网络... 土体干缩裂隙网络定量分析对深入研究裂隙发育机制及正确评价裂隙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意义。在室内对三组不同土体开展了干燥试验,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得的裂隙图像进行了二值化、除噪和骨架化等预处理操作,提出了一整套与裂隙网络几何形态特征密切相关的量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借助概率密度函数,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关键量度指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质对干缩裂隙网络的几何形态特征有重要影响,表面裂隙率、裂隙节点个数、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和土块个数通常随黏粒含量和塑性指数的增加而增加;量度指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表面裂隙率与裂隙平均宽度存在正相关性,裂隙条数受节点个数的控制,土块个数越多,则对应土块平均面积越小,表面裂隙率越大,分形维数也越大;单位面积内的节点个数、土块个数和表面裂隙率可作为定量描述裂隙网络几何形态特征的基本指标;裂隙长度、宽度和土块面积的平均值与它们的主要分布范围及最可几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裂隙图像 定量分析 数字图像处理 概率统计 分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地形、土壤水分与草地的景观格局(英文)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相明 程积民 +1 位作者 万惠娥 赵艳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76-3285,共10页
在黄土丘陵区,地形因素和土壤水分是决定草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同时草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地形因素、土壤水分和草地结构在不同尺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过程十分重要.针对黄... 在黄土丘陵区,地形因素和土壤水分是决定草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同时草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地形因素、土壤水分和草地结构在不同尺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过程十分重要.针对黄土高原异质化的草地群落结构,选取黄土丘陵区经过20多年自然封育形成的天然草地,从坡面尺度对景观格局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地形因素、土壤水分和草地结构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指标14个,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将样方分成3种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类型的海拔、坡度、20~140cm土壤含水量以及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海拔对0~300cm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海拔对草地群落盖度,坡位、坡向对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而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与0~100cm土层的含水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地形因素 土壤水分 草地景观格局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云杉天然林不同林层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明辉 何风华 潘存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0-628,共9页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林是天山林区的重要针叶林。研究调查了分别代表天山云杉增长型种群和成熟型种群的两块标准地,应用Ripley's K系数法研究了天山云杉更新层、低林层、中林层和高林层的空间格局和不同林层的空间关联性,...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林是天山林区的重要针叶林。研究调查了分别代表天山云杉增长型种群和成熟型种群的两块标准地,应用Ripley's K系数法研究了天山云杉更新层、低林层、中林层和高林层的空间格局和不同林层的空间关联性,并应用Moran's I系数法研究了不同林层的林木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林层的天山云杉活立木都是显著聚集的,只是发生聚集格局的强度和聚集尺度不同。更新层天山云杉具有最大的聚集强度,从更新层到低林层,聚集强度急速降低。两块标准地中天山桦(Betula tianschanica Rupr.)、天山柳(Salix tianschanica Rgl.)和天山云杉活立木的空间关联性的表现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增长型种群中天山桦、天山柳在所有尺度上都抑制天山云杉的生长;而成熟型种群中天山桦、天山柳在1—10 m尺度内对天山云杉种群的生长没有影响,10—40 m表现出正相关,40 m以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同时天山桦、天山柳基本上在所有尺度都抑制天山云杉的更新。在更新层和低林层间表现出正相关;而更新层和枯死木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空间点格局 Ripley'sK系数法 空间关联性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禽群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状况及其风险预测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志诚 李长友 +6 位作者 黄保续 刘拥军 宋建德 韦新捷 蔡丽娟 王志亮 马洪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46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并对其风险态势进行尝试性的预测。作者在流行病学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OIE风险评估理论,结合昆虫生态学格局分析和Bernoulli统计模型,对中国2004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并对其风险态势进行尝试性的预测。作者在流行病学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OIE风险评估理论,结合昆虫生态学格局分析和Bernoulli统计模型,对中国2004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及其风险态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1)中国家禽养殖数量大,养殖模式复杂,种类繁多,养殖的区域特征显著,给中国HPAI的防控带来了挑战;(2)中国自2004年发生HPAI以来,疫情发生的时-空连续性强,突出表现在疫情发生的季节、区域和宿主特征明显,提示科学的区域化管理和协作的重要性;(3)在发展态势上,由于区域周边疫情特点和中国禽群养殖及风险管理状况,使得中国局部地区禽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大的暴露和感染的风险;(4)风险预测上,利用Bernoulli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预测2008年中国禽群在90%的置信区间内最有可能会有2~10起HPAI疫情发生,发生6起左右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可能性较大,其中在中国东南部分地区局部区域禽群具有较高的疫情暴露和发生风险。本研究表明中国禽群持续发生HPAI疫情的可能性大,开展基于风险的区划和管理对疫情发生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风险评估 格局分析 统计模型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布局模式识别:指标体系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涛 曹广忠 +1 位作者 江艺东 郜晓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关于区域产业布局模式的已有研究多是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产业的经验归纳,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在综合性、典型性、独立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从中心性、分布集中性、空间集聚性和耦合关联性4个维度构建了表征产业布局模式... 关于区域产业布局模式的已有研究多是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产业的经验归纳,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在综合性、典型性、独立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从中心性、分布集中性、空间集聚性和耦合关联性4个维度构建了表征产业布局模式的综合指标体系。以南充市2位数产业的模式分类为例,综合使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图谱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定性分析,从4个维度分别归纳了其产业布局模式,进一步总结了单中心极度集中型、"中心-外围"均衡簇群型、点状散布型和人口依赖的遍在均衡型等4种产业布局的综合模式。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布局模式 指标体系 多元统计分析 南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用和异常技术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田俊峰 张喆 赵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62-2166,共5页
目前,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高一直是困扰IDS用户的主要问题,而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有误用型和异常型两种检测技术,根据这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以及它们的互补性,将两种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IDS中。该文... 目前,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高一直是困扰IDS用户的主要问题,而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有误用型和异常型两种检测技术,根据这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以及它们的互补性,将两种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IDS中。该文提出了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技术和基于模式匹配的误用检测技术相结合的IDS模型,减少了单纯使用某种入侵检测技术时的漏报率和误报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异常检测 误用检测 模式匹配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模量分析间歇过程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张成 李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03-2110,共8页
针对间歇生产过程非线性、动态性、多阶段、采样不同步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模量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间歇过程统计模量反映原始数据特征,可以有效提取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保证了统计模量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并使采样数据在不丢失信息的... 针对间歇生产过程非线性、动态性、多阶段、采样不同步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模量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间歇过程统计模量反映原始数据特征,可以有效提取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保证了统计模量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并使采样数据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同步化处理。在统计模量训练集中应用主元分析(PCA)方法进行故障检测,可以满足T2和SPE控制限确定的假设要求,使故障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得到提高。通过在盘尼西林发酵间歇过程中的应用和与多向主元分析(MPCA)、核主元分析(KPCA)等方法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统计模量 主元分析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