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视场TDI CCD相机静态传递函数实时检测与记录系统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妍妍 李国宁 +2 位作者 张宇 陶宏江 金龙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15-2521,共7页
为了解决大视场TDI CCD相机静态传递函数(下面简称传函)检测过程中传函图像受环境影响较大、检测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静态传函实时检测与记录系统。首先,根据大视场TDICCD相机静态传函图像特征,建立一个实时检测与记录的硬件和... 为了解决大视场TDI CCD相机静态传递函数(下面简称传函)检测过程中传函图像受环境影响较大、检测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静态传函实时检测与记录系统。首先,根据大视场TDICCD相机静态传函图像特征,建立一个实时检测与记录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实时接收相机输出的图像数据。其次,分析清晰靶标图像和模糊靶标图像的特征,设置区分两者的静态传函阈值,从实时接收的靶标图像中选取清晰靶标图像作为检测样本。然后,对靶标图像样本中的所有TDI CCD像元处的静态传函进行计算并做均值处理,将靶标图像样本的图像数据和静态传函值进行记录以便于后期分析处理。最后,对大视场TDI CCD相机5个通道进行静态传函的实时检测,记录20帧靶标图像样本的平均静态传函值,分析每个通道静态传函的标准偏差。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选取0.01作为静态传函阈值的情况下,大视场TDI CCD相机每个通道静态传函值的标准偏差均小于1%,有效去除了模糊靶标图像引起的检测误差,提高了静态传函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TDI CCD 静态传函 靶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电流前馈双闭环控制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海啸 龚春英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电压环为PI调节器、电流环为滞环控制的瞬时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其易于实现,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大功率的逆变场合,这种双闭环的控制策略无法提高逆变器的外特性。文中基于双降压式逆变器这种拓... 电压环为PI调节器、电流环为滞环控制的瞬时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其易于实现,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大功率的逆变场合,这种双闭环的控制策略无法提高逆变器的外特性。文中基于双降压式逆变器这种拓扑结构,分析了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无法提高逆变器外特性的原因。研究了一种负载电流前馈双闭环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负载电流补偿,提高了逆变器的外特性。研制了一台单相6kVA双降压式逆变器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电压电流 负载电流反馈 双降压式逆变器 外特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在系统不对称下的开关函数分析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军 杨波 +1 位作者 刘文华 陈建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32-36,共5页
基于多重化逆变器 STATCOM的等效开关传递函数 ,详细分析和解释了 STATCOM在系统不对称条件下的运行特点以及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同时分析了装置参数对 STATCOM的性能影响。分析结果与利用 STATCOM在系统不对称下的数学模型分析的结论... 基于多重化逆变器 STATCOM的等效开关传递函数 ,详细分析和解释了 STATCOM在系统不对称条件下的运行特点以及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同时分析了装置参数对 STATCOM的性能影响。分析结果与利用 STATCOM在系统不对称下的数学模型分析的结论完全相同 ,且得到了仿真和实验结果的验证。这表明开关传递函数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物理概念清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逆变器 开关函数 STATCOM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受压螺旋桩荷载沉降函数解 被引量:19
4
作者 董天文 梁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83-1487,共5页
竖向受压螺旋桩基础的单桩荷载沉降函数的土材料采用双折线数学模型,从桩体、叶片的传力过程入手,建立螺旋桩荷载传递函数,导出其显式解。通过对6根连续叶片式、分层叶片式螺旋桩的静载试验P–s曲线的拟合,说明推导的荷载、位移解答适... 竖向受压螺旋桩基础的单桩荷载沉降函数的土材料采用双折线数学模型,从桩体、叶片的传力过程入手,建立螺旋桩荷载传递函数,导出其显式解。通过对6根连续叶片式、分层叶片式螺旋桩的静载试验P–s曲线的拟合,说明推导的荷载、位移解答适用于求解螺旋桩的P–s曲线,并可根据s-logP法判定螺旋桩的极限承载力,提供合理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桩基础 荷载沉降传递函数 静载荷试验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承台摩擦单桩荷载传递特性的原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楼晓明 姚红英 +1 位作者 叶文勇 吴兴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地基表层铺设约1.5m厚砾石砂替换耕植土后,对3根带承台摩擦单桩进行荷载传递特性试验.承台尺寸分别为1.25,1.50,1.75m,桩长分别为10,17,25m.得到了各种桩-承台-地基共同作用特性的观测成果.3个试验结果表明:承台荷载分... 在地基表层铺设约1.5m厚砾石砂替换耕植土后,对3根带承台摩擦单桩进行荷载传递特性试验.承台尺寸分别为1.25,1.50,1.75m,桩长分别为10,17,25m.得到了各种桩-承台-地基共同作用特性的观测成果.3个试验结果表明:承台荷载分担比随总荷载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均分担了50%以上的荷载;桩长不同的复合桩基,通过调整承台平面尺寸或桩距,可以使平均地基刚度接近;带承台单桩的上部摩阻力传递函数均近似于弹塑性关系,极限位移只有1-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承台桩 荷载传递函数 静载试验 承台荷载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传递函数及其在评价射线照相系统分辨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安福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描述了评价一个射线照相系统空间分辨率能力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方法,概括了确定它主要步骤,并且划出了在静态和连续运动状态下照相技术的 MIF 曲线.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射线照相系统 分辨率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在线调度决策的极限传输容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0
7
作者 蒋维勇 张伯明 +1 位作者 吴文传 孙宏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7,共6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在线调度决策的极限传输容量(TTC)计算方法,同时计算出保守和乐观发电负荷增长模式下的TTC。算法采用连续潮流(CPF)技术并考虑了系统的静态安全约束和暂态稳定约束。采用基于潮流和暂态能量函数的灵敏度技术来确定TTC计... 提出一种适用于在线调度决策的极限传输容量(TTC)计算方法,同时计算出保守和乐观发电负荷增长模式下的TTC。算法采用连续潮流(CPF)技术并考虑了系统的静态安全约束和暂态稳定约束。采用基于潮流和暂态能量函数的灵敏度技术来确定TTC计算过程中的极端发电负荷增长模式,从而得到了保守和乐观情况下的TTC结果,形成保守和乐观TTC的区间。这种TTC区间可以帮助调度员正确把握系统关键断面的安全水平;另外,保守和乐观TTC结果对应的发电负荷增长模式的差异,为调度员进行合理的调度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决策信息。测试系统和实际电网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传输容量 安全预警 静态安全 暂态稳定 暂态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SC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娟 赵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3-96,128,共5页
阻尼系统的功率振荡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虑了SSSC内部动态的变化过程,即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及直流侧电容动态调节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SSSC的动态模型。推导脉冲宽度调制系数变化量与电角速度变化... 阻尼系统的功率振荡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虑了SSSC内部动态的变化过程,即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及直流侧电容动态调节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SSSC的动态模型。推导脉冲宽度调制系数变化量与电角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对控制系统中的参数控制从而对SSSC进行控制,而控制系统的参数是通过人工蜂群(ABC)的优化过程进行调整的。该优化方法以角速度差为目标,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最后得到控制系统控制参数的最优解。在MATLAB中搭建模型,通过与传统PI控制仿真效果进行对比,通过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调整控制参数,从而更好地调节SSSC等效注入电压,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能力,快速抑制系统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人工蜂群算法 阻尼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函数法建立数学模型的DSTATCOM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军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开关函数法建立DSTATCO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DSTATCOM暂态和稳态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特性;在无功电流指令的获取时选择了预设固定频率的方法,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同时省去了锁相环(PLL)模块,节省了装置资源;在双边量协调控制策略下,通... 在开关函数法建立DSTATCO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DSTATCOM暂态和稳态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特性;在无功电流指令的获取时选择了预设固定频率的方法,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同时省去了锁相环(PLL)模块,节省了装置资源;在双边量协调控制策略下,通过调制深度λ控制直流侧电压Udc,使Udc稳定在800V左右;通过控制"角调节装置的输出无功电流Iq的大小,使其迅速准确地跟随给定无功电流Iqref。通过仿真结果可见,DSTATCOM的补偿速度快、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函数 数学模型 DSTATCOM 暂态和稳态 无功电流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半主动导引头控制系统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惠群 罗毓昂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6,共5页
详细阐述了连续系统数字仿真程序包在CO2激光半主动导引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程序包适用于单变量。可以面向方程,也可以面向框图。程序结构采用模块式。
关键词 系统仿真 激光半主动导引头 控制系统 CO2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静态安全性和鞍结分岔稳定性的ATC的计算
11
作者 童小娇 刘春平 周任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3,共6页
提出了包括传统静态安全性和鞍结分岔稳定性的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的新模型.该模型将系统安全性约束的众多不等式转化为一个半光滑等式约束方程组,结合鞍结分岔稳定性的约束条件,构建了一类同时考虑安全性... 提出了包括传统静态安全性和鞍结分岔稳定性的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的新模型.该模型将系统安全性约束的众多不等式转化为一个半光滑等式约束方程组,结合鞍结分岔稳定性的约束条件,构建了一类同时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ATC模型的半光滑方程系统.基于光滑化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模型求解的Levenberg-Marquardt计算方法.9节点和30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用输电能力(ATC) 静态安全性 鞍结分岔 非线性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全液压转向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广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5-102,共8页
全液压转向器是转向液压系统的核心,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全液压转向器的内部结构特点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全液压转向器的静态数学模型,可知转向器的节流口面积和配流之间的关系。基于传递函数法搭建其静态数学模型,分析各种因素... 全液压转向器是转向液压系统的核心,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全液压转向器的内部结构特点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全液压转向器的静态数学模型,可知转向器的节流口面积和配流之间的关系。基于传递函数法搭建其静态数学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元件工作特性的影响。基于AMESim建立系统全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模型,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通过该模型对转向器、转向拉杆、轮胎等关键元件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得出液压元件结构参数及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静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搭建全液压转向系统试验台,通过试验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为此类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液压转向器 传递函数 静动态特性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平衡式加速度计在高低角测量方面的应用
13
作者 齐文浦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介绍力平衡式伺服加速度计的原理、结构以及在高低角测量方面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高低角 传感器 角度测量 加速度计 力平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传递矩阵法解梁的弯曲问题——兼算高次超静定罗拉的弯曲变形
14
作者 吴培良 郭金龙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3-70,共8页
本文介绍了用传递矩阵法解梁的弯曲问题,并作了归纳和说明.作者还编制了适用于各种常见类型的超静定梁、静定梁和阶梯形梁的通用程序,计算了A513细纱机罗拉的弯曲变形.
关键词 高次超静定梁 弯曲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