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c aerobic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with forced ventilation:Using matured compost as bulking conditioner 被引量:5
1
作者 欧阳建新 施周 +3 位作者 钟华 刘卫 柴琦 袁兴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303-309,共7页
Static aerobic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with forced ventilation or air ventilation using matured compost as bulking conditioner was investiga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 ,eters, e.g., temperature, mo... Static aerobic composting of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with forced ventilation or air ventilation using matured compost as bulking conditioner was investiga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 ,eters, e.g., temperature, moisture content, VSS, CODcr, pH, and germination index (GI), were analyz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sting process. Fermentation starts quickly in both forced and air ventilation compost heaps and reaches high-temperature stage after 2 d, owing to the bulking function of matured compost. Compared to air ventilation, however, forced ventilation enables the high-temperature stage to last longer for approximately 7 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both compost bodies decreases from 62% to about 50% as a result of evaporation, and it decreases slightly faster in forced ventilation compost heap after 13 d due to the higher temperature and better ventilation condition. Although no obvious differences of VSS and pH are observed between both compost heaps, the soluble CODcr and GI show difference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period of fermentation. In forced ventilation compost, the soluble CODcr has a small rebound after 13 d, and GI decreases from 46% to 35% but then increas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the matured compost is a good conditioner and force ventilation with a proper air supply strategy can be more efficient than air venti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static aerobic composting forced ventilation matured compost bulking conditio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风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温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启飞 高定 +3 位作者 黄泽春 郑玉琪 李艳霞 陈同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2-746,共5页
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和温度反馈自动测控堆肥工艺 ,研究了鼓风过程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温度的影响。当城市污泥和调理剂比例为 1∶ 1时 (体积比 ) ,处于鼓风口远端 (风向远点 )各个层次的堆体温度基本上不会随鼓风过程而变化 ;处于鼓风方... 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和温度反馈自动测控堆肥工艺 ,研究了鼓风过程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温度的影响。当城市污泥和调理剂比例为 1∶ 1时 (体积比 ) ,处于鼓风口远端 (风向远点 )各个层次的堆体温度基本上不会随鼓风过程而变化 ;处于鼓风方向中部 (风向中点 )、鼓风口近端 (风向近点 )的堆体 ,其中层、上层的温度将会下降 ,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0 .0 5℃ / min、0 .0 4℃ / min,但是温度下降的速率在整个鼓风过程中并不均匀 ,温度下降速率在 0~ 1 0 min较快 ,在 1 0~4 0 min较慢 ;当混合堆料中调理剂含量较低时 ( 3∶ 2 ) ,堆体上层温度在鼓风过程中将会上升 ,上升速率约为 0 .0 2 2~0 .0 5℃ / min,中层温度下降 ,在鼓风开始阶段 ( 0~ 1 0 min) ,下降速率较快 ,约为 0 .1 2℃ / min,随后变化速率较小 ,约为0 .0 1℃ / min。对于不同调理剂比例的堆体 ,处于风向远点、中点的下层温度基本不受鼓风作用的影响 ;处于风向近点的堆体 ,其下层温度会随着鼓风过程而下降 ,平均下降速率约为 0 .0 2 5~ 0 .0 3℃ /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风 城市污泥 好氧堆肥温度 静态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及胡敏酸E_4/E_6值在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腐解中的变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谷洁 李生秀 +2 位作者 秦清军 李鸣雷 高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102,106,共6页
以养鸡场鸡粪、小麦秸秆为原料,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有机物料微生物、胡敏酸 E4/E6值、电导率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和放线菌数在堆腐第2天达到高峰,分别为 2.51×1012和3.68×108g-1,... 以养鸡场鸡粪、小麦秸秆为原料,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有机物料微生物、胡敏酸 E4/E6值、电导率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和放线菌数在堆腐第2天达到高峰,分别为 2.51×1012和3.68×108g-1,之后均缓慢下降,但放线菌数的变化较为平缓;真菌数在堆腐开始时较高(7.58×108 g1),之后随着堆体温度上升而下降,堆腐后期随温度下降而缓慢上升;整个堆腐过程中,真菌数一直较低,而细菌 和放线菌数量相对较高。未加菌剂的堆腐处理,细菌数于第4天达到高峰值5.01×1010g-1,放线菌数在第3天达到 高峰值1.44×108g-1,真菌数在第2天达到高峰值5.01×107g 1。与对照相比,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的pH值相对 较低,变化幅度较小;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处理的EC值较高,堆腐30 d后E4/E6值为1.57-1.68,而CK处理的 E4/E6值为2.16-2.41,表明加入菌剂能促进腐殖质的缩合和芳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堆腐 微生物 静态高温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堆肥温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启飞 黄泽春 +3 位作者 高定 郑袁明 郑玉琪 陈同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6-921,共6页
利用半变异函数对城市污泥堆肥温度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堆体温度进行了克里格法 ( KRIGING)插值。采用通风静态垛堆肥工艺 ,试验了 0 .79、2 .0 3m3 / ( min·m3 )两种通风量。沿着堆肥池长度方向设定 2个纵剖面 ,每个纵... 利用半变异函数对城市污泥堆肥温度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堆体温度进行了克里格法 ( KRIGING)插值。采用通风静态垛堆肥工艺 ,试验了 0 .79、2 .0 3m3 / ( min·m3 )两种通风量。沿着堆肥池长度方向设定 2个纵剖面 ,每个纵剖面的面积为 6 .0 m× 1 .0 m,按 0 .5 m× 0 .1 m布设网格。结果表明 ,在水平方向上堆肥温度的半变异函数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效果较好 ,而在垂直方向上的半变异函数用线性模型进行拟合效果较好 ;在水平方向上两个剖面的温度变程 ( range)分别为 0 .90 m、1 .2 5 m,在垂直方向上的变程分别为 0 .75 m、1 .0 0 m;利用克里格法进行最优内插估值得到的温度等值线图表明 ,高温区域一般位于堆体中层 0 .4~ 0 .6 m,低温区域一般位于堆体下层 0~ 0 .4 m;从温度剖面等值线图判断 ,中试规模的城市污泥堆肥 ,其合理通风量小于 0 .79m3 / min· m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垛 克里格插值 城市污泥 堆肥温度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工艺的水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旭梅 魏自民 王世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8-292,共5页
采用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工艺,通过建立水平衡体系,系统地研究了水分对整个发酵工艺的影响,得出了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具有工艺简便,热交换快,水气蒸发量大等特点;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保持在65℃左右,含水量控制在45%... 采用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工艺,通过建立水平衡体系,系统地研究了水分对整个发酵工艺的影响,得出了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具有工艺简便,热交换快,水气蒸发量大等特点;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保持在65℃左右,含水量控制在45%~55%有利于有机物降解,垃圾堆肥可在40~50d腐熟;静态连续好氧一次堆肥发酵物料的含水量需控制在35%以下,机械自动分选(类)筛分效率高,筛分率在90%~95%,垃圾减容在50%~60%.二次堆肥发酵物料的含水量需控制在25%~30%,机械除杂(碎石、碎玻璃等)效果好,有机肥中杂质含量低于0.8%.静态好氧二次堆肥发酵可以用垃圾渗沥水补充水分,达到资源循环再利用,可实现污水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 生活垃圾 堆肥 水分 好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华 李鸣雷 +3 位作者 谷洁 秦清军 梁东丽 李生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猪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数在堆腐3 d达到高峰值3.85×1012CFU/g,放线菌在第5 d达到高峰值6.25×108CFU/g,真菌数在堆肥第3 d... 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猪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数在堆腐3 d达到高峰值3.85×1012CFU/g,放线菌在第5 d达到高峰值6.25×108CFU/g,真菌数在堆肥第3 d就达到高峰值8.29×106CFU/g;未加菌剂的堆腐处理细菌数在第8 d达到高峰值7.54×1010CFU/g,放线菌数在第5 d达到高峰值4.22×108CFU/g,真菌数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在堆腐后期上升。在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堆腐,细菌数在第2 d达到高峰值5.62×1012CFU/g,放线菌数在堆腐第3 d达到高峰值1.46×1010CFU/g,真菌数在堆腐第1 d达到高峰值1.13×109CFU/g;未加菌剂的堆腐处理,细菌数在第4 d达到高峰值2.01×1011CFU/g,放线菌数在第3 d达到高峰值1.46×1010CFU/g,真菌数在堆腐第1 d达到高峰值8.51×108CFU/g。在整个堆腐过程中,真菌数一直较低,细菌和放线菌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静态堆腐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及对家蚕病原菌的灭活效果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琼 廖森泰 +7 位作者 邢东旭 张发宝 李丽 罗国庆 肖更生 吴福泉 肖阳 李庆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8-1023,共6页
蚕沙是家蚕病原物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探讨蚕沙产地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可行性,调配80%蚕沙+20%蘑菇基料(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 蚕沙是家蚕病原物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探讨蚕沙产地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可行性,调配80%蚕沙+20%蘑菇基料(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不混合)3种静态好氧堆肥,调查3种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以及对家蚕重要传染性病原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3种蚕沙静态好氧堆肥上、中、下各部位发酵温度≥50℃的时间均超过10 d,发酵温度≥60℃有4~24 d;家蚕微孢子虫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60±1)℃堆温下经过3 d即被完全灭活。研究结果表明:3种配料的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不同部位均具有良好的发酵条件,能产生杀灭家蚕传染性病原的高温,达到蚕沙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静态好氧堆肥 家蚕微孢子虫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高温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和利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毓峰 薛澄泽 唐新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堆肥法是把市政废弃物处理成再生利用资源的一种生物方法[1]。国外对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的堆肥化过程与设备做了大量研究[2];而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国内农村基本上仍采用低效率的传统工艺,对于在强制通风设备中的堆肥化过程缺乏... 堆肥法是把市政废弃物处理成再生利用资源的一种生物方法[1]。国外对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的堆肥化过程与设备做了大量研究[2];而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国内农村基本上仍采用低效率的传统工艺,对于在强制通风设备中的堆肥化过程缺乏研究。本试验拟探索适合畜禽废弃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废弃物 堆肥法 堆肥化处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污泥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欧阳建新 施周 +2 位作者 崔凯龙 钟华 梁运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剩余污泥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根据堆肥过程中的温度(0~5d为中温阶段,6~12d为高温阶段,16~28d为腐熟阶段)变化,复合菌剂的变化导致堆体细菌数量明显高于空白堆体,且... 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在剩余污泥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根据堆肥过程中的温度(0~5d为中温阶段,6~12d为高温阶段,16~28d为腐熟阶段)变化,复合菌剂的变化导致堆体细菌数量明显高于空白堆体,且堆体中的嗜热真菌在高温期显著增多,促进了有机物的降解,加速了堆体的腐熟.试验组萝卜种子发芽指数(GI)相对空白组提前3d达到了50%,表明复合菌剂的加入迅速地降低了堆体的生物毒性,但由于相对浓缩效应使得堆肥产品Cd含量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复合菌剂 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 种子发芽指数 相对浓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稻秸新型静态堆肥中真菌群落组成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文浩 门梦琪 +7 位作者 许本姝 许修宏 成利军 孟庆欣 邓利廷 姜欣 武晓桐 盛思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9-2036,共8页
为克服传统静态堆肥的缺点,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堆肥装置并进行了牛粪和秸秆静态堆肥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堆肥中真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真菌群落组成与理化指标以及种子发芽指数(GI)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堆肥过程中... 为克服传统静态堆肥的缺点,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堆肥装置并进行了牛粪和秸秆静态堆肥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堆肥中真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真菌群落组成与理化指标以及种子发芽指数(GI)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堆肥过程中温度、p H、碳氮比(C/N)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堆肥进行第17 d后达到腐熟。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真菌群落结构在堆肥的不同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堆肥初始期和升温期节担菌属(Wallemia)和毛孢子属(Trichosporon)占优势,高温期时嗜热链球菌属(Mycothermus)成为优势类群,鬼伞属(Coprinus)和未分类的子囊菌门(Unclassified Ascomycota)在腐熟期时相对丰度较大。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节担菌属(Wallemia)、散孢霉属(Scedosporium)和毛孢子属(Trichosporon)与含水率、全碳、碳氮比和铵态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全氮、硝态氮和种子发芽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反,鬼伞属(Coprinus)和毁丝霉属(Myceliophthora)与全氮、硝态氮和种子发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含水率、全碳、碳氮比和铵态氮呈显著负相关;嗜热链球菌属(Mycothermus)和拟鬼伞属(Coprinopsis)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对堆肥微生物群落的深化理解及完善堆肥工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静态堆肥 种子发芽指数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毓峰 薛澄泽 +1 位作者 唐新保 袁红旭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4期209-212,共4页
以畜禽饲养场排放的鸡粪、牛粪为底物 ,以玉米糠和玉米秸秆短节作调理剂和膨胀剂 ,研究了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 ,在通气量为0.3m3/min、水分含量为550~650g/kg时 ,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随起... 以畜禽饲养场排放的鸡粪、牛粪为底物 ,以玉米糠和玉米秸秆短节作调理剂和膨胀剂 ,研究了畜禽废弃物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化处理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 ,在通气量为0.3m3/min、水分含量为550~650g/kg时 ,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随起始堆料的C/N升高而降低 ,胡敏酸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富里酸。腐熟堆肥的NH4─N含量小于0.4g/kg ,WSC含量小于6.5g/kg ,CEC大于110cmol/kg·OM ,E4/E6=6~7 ,腐殖化比率大于1.5,粪便中孳生的蛆和添加剂中玉米赤霉病菌的检出率为零 ,大肠杆菌群检出率低于风险标准。小区试验表明 ,腐熟堆肥能够显著提高萝卜、红小豆、玉米的产量和金菊的花朵数以及侧柏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废弃物 强制通风静态堆肥法 堆肥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家畜粪便堆肥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悦 丁路明 +2 位作者 李国英 孙瑞 李小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35-342,共8页
堆肥化处理是有效利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牲畜粪便、减轻环境影响的可行途径。本文针对高寒牧区低温和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静态通气方式和保温措施对堆腐效果的影响。静态通气通过埋植于堆体中的通气管实现,而保温通过堆体外... 堆肥化处理是有效利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牲畜粪便、减轻环境影响的可行途径。本文针对高寒牧区低温和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静态通气方式和保温措施对堆腐效果的影响。静态通气通过埋植于堆体中的通气管实现,而保温通过堆体外的双层塑料膜的温室效应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埋入通气管与翻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堆体内部和堆体外层的温度,有效加快腐熟速度,减少堆腐过程中养分的损失,降低劳动力投入,可以作为高寒牧区替代翻堆的更好通气手段。双层保温膜与单层膜相比能够有效辅助通气管维持堆体高温。堆肥原料中添加磷肥虽然可提高堆腐温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堆腐过程中有机质和氮素的损失,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 堆肥化 静态通气管 双层保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隧道式静态好氧堆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逯延军 吴星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4-645,682,共3页
[目的]更好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方法]采用大型隧道仓,对未分类收集的高含水率的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强制通风的静态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观察氧浓度、温度、耗氧速率、含水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大体积物料含量≤50%(体积比)、含水率≥65%(... [目的]更好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方法]采用大型隧道仓,对未分类收集的高含水率的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强制通风的静态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观察氧浓度、温度、耗氧速率、含水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大体积物料含量≤50%(体积比)、含水率≥65%(WB)、堆高2m的原垃圾堆,静置沥水3d后通风,堆体中起始平均氧浓度≥17%,4d后温度达50℃以上,55℃以上的高温持续7d,满足卫生化要求,第10~25天耗氧速率都较高,最高达1%(ΔO2)/min;堆肥前期含水率略有上升,后期下降。物料发酵20d左右出仓,有机质含量350g/kg左右,含水率≤50%(WB),有利于后续机械筛分和二次发酵。氧浓度的较低区和耗氧速率较高时段及高温段都有极好的相关性。[结论]直接用隧道仓进行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发酵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隧道式 静态好氧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仓式静态好氧发酵供风系统工艺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冬 母晓东 毛丽琼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生活垃圾堆肥厂的核心——发酵系统对堆肥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其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多年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 ,就垃圾仓式静态好氧发酵供风系统工艺设计中供风形式、方式选择 ,风量。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好氧发酵 堆肥 工艺设计 供风系统 工程实践 风量 发酵系统 风压计算 静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场2种粪污处理模式碳足迹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叶小梅 王莉 +2 位作者 张曼秋 张应鹏 杜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为综合评估不同奶牛粪污处理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研究了粪污静态堆肥过程中、厌氧发酵过程及发酵后沼液在储存和还田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静态堆肥过程中CH_(4)、CO_(2)、N_(2)O的排放因子... [目的]为综合评估不同奶牛粪污处理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研究了粪污静态堆肥过程中、厌氧发酵过程及发酵后沼液在储存和还田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静态堆肥过程中CH_(4)、CO_(2)、N_(2)O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66、86.77、1.70 g/kg;厌氧发酵过程中单位沼气产量为0.245 L/g;厌氧发酵后沼液储存和还田过程中CH_(4)、CO_(2)、N_(2)O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0.88、83.80、5.72 g/kg。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厌氧发酵后沼液在储存和还田过程中CH_(4)和N_(2)O的排放量显著高于静态堆肥过程中的排放量,而2种粪污处理模式CO_(2)的排放量间无显著差异;但因厌氧发酵产生的CH_(4)可用于发电,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结论]测算显示,厌氧发酵管理阶段温室气体的综合排放量为-1239.91 kg/Ueq,较静态堆肥具有更好的碳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粪污 静态堆肥 厌氧发酵 META分析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静态好氧堆制的城市污泥对小白菜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6
作者 王强 郑梦蕾 +2 位作者 杨善莲 李国亮 马友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7-1014,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超氧化静态好氧堆肥处理的城市污泥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比例污泥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小白菜的出苗和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及品质,减少小白菜重金属富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只要保持合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超氧化静态好氧堆肥处理的城市污泥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比例污泥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小白菜的出苗和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及品质,减少小白菜重金属富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只要保持合理的污泥施用量,不超过1500 kg/hm^2,可以满足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要求,但应重点监控Cd元素可能带来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超氧化静态好氧堆制 重金属小白菜富集系数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渣、鸡粪联合堆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国杰 成官文 王瑞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6-89,共4页
对以菌渣、鸡粪为主要原料的静态条垛式好氧堆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次发酵过程中,温度维持在55℃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d。堆肥结束时,堆体温度恢复到略高于室温水平,含水率下降15%左右,pH值为7.8左右,总氮含量损失了13.8%~15%,并... 对以菌渣、鸡粪为主要原料的静态条垛式好氧堆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次发酵过程中,温度维持在55℃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d。堆肥结束时,堆体温度恢复到略高于室温水平,含水率下降15%左右,pH值为7.8左右,总氮含量损失了13.8%~15%,并且主要发生在1次发酵阶段。本文通过对各参数的测定和分析发现,菌渣和鸡粪通过添加酵素菌进行30d左右好氧发酵,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对堆肥工程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菌渣 鸡粪 静态好氧堆肥 翻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的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道曦 马晓茜 梁增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7,共5页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对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潜值,同时与垃圾焚烧典型工艺的LCA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为0.023PET90,资源消耗系数为9.238m...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对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潜值,同时与垃圾焚烧典型工艺的LCA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为0.023PET90,资源消耗系数为9.238mPET90。环境影响类型中光化学臭氧合成造成的影响最大,占环境总影响的43.8%。与焚烧处理方式相比,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的环境总影响较小,环境影响负荷相比于焚烧减少20.3%,在降低酸化的影响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有氧静态堆肥 生命周期分析 生活垃圾 资源消耗系数 环境影响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对猪粪静态兼性堆肥无害化和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尹子铭 杨燕 +5 位作者 唐若兰 鲍紫阳 李丽琼 彭丽娟 李国学 袁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8-226,共9页
为促进猪粪静态兼性堆肥产品无害化和腐熟,通过添加玉米秸秆调控堆体物理结构特性和碳氮比,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式进行为期90d的静态兼性堆肥试验,分别设置纯猪粪处理(P)和秸秆调控处理(PC)研究静态兼性堆肥过程腐熟度指标、粪大肠菌群... 为促进猪粪静态兼性堆肥产品无害化和腐熟,通过添加玉米秸秆调控堆体物理结构特性和碳氮比,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式进行为期90d的静态兼性堆肥试验,分别设置纯猪粪处理(P)和秸秆调控处理(PC)研究静态兼性堆肥过程腐熟度指标、粪大肠菌群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调控增加了堆体孔隙率(提高19.41%),促进氧气向堆体内部扩散,增强了好氧微生物对有机质的降解,降低NH_(4)^(+)-N,可溶性有机氮(dissolved total nitrogen,DTN)等植物毒性物质含量,提升了堆肥腐熟度,两组处理堆肥产品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40.84%(P)和114.60%(PC)。静态兼性堆肥经过30~40 d自然发酵后,粪大肠菌群数量达到卫生安全标准,堆体温度、NH_(4)^(+)-N和有机酸含量均会影响粪大肠杆菌的活性。堆体中微生物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等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的菌门为优势菌门,堆体自上而下由好氧菌属演替为厌氧菌属,并形成好氧、兼性、厌氧的微生物分层。秸秆调控增加了堆体的好氧区域,促进和提高了猪粪静态兼性堆肥无害化和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品质控制 静态兼性堆肥 粪大肠菌群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802有机肥翻抛机的翻抛装置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翠英 刘学峰 +3 位作者 仪垂良 张成保 齐自成 张锋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12期19-21,34,共4页
为解决我省农牧废弃物就地轻简化堆肥利用的问题,研发了适用于现场崎岖不平场地的ZF802液压自平衡翻抛机。根据实际作业要求确定了主要性能参数,完成了初步结构设计。基于翻抛机的性能参数要求,结合力学与物料特性,设计了滚筒式翻抛装置... 为解决我省农牧废弃物就地轻简化堆肥利用的问题,研发了适用于现场崎岖不平场地的ZF802液压自平衡翻抛机。根据实际作业要求确定了主要性能参数,完成了初步结构设计。基于翻抛机的性能参数要求,结合力学与物料特性,设计了滚筒式翻抛装置,确定了破碎刀的结构与排列方式。SolidWorks平台上进行详细结构设计后,利用Simulation对翻抛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出了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应变云图,结果表明翻抛装置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抛机 翻抛装置 破碎刀 排列方式 静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