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fracture properties of rocks under different static stress conditions 被引量:7
1
作者 LIANG Zheng-zhao QIAN Xi-kun +1 位作者 ZHANG Ya-fang LIAO Zhi-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24-644,共21页
When underground cavities are subjected to explosive stress waves,a uniquely damaged zone may appear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dynamic loading and static pre-load stress.In this study,a rate-dependent two-dimensio... When underground cavities are subjected to explosive stress waves,a uniquely damaged zone may appear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dynamic loading and static pre-load stress.In this study,a rate-dependent two-dimensional rock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fractures of rocks under different static stress conditions.The effects of the loading rate and peak amplitude of the blasting wave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the vertical compressive coefficient(K_(0))were considered.The numerical simulated results reproduced the initiation and further propagation of primary radial crack fractures,which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dynamic loading rate,peak amplitude,static vertical compressive coefficient(K_(0))and confining pressure affected the evolution of fractures around the borehole.The heterogeneity parameter(m)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fractures around the borehole.The crack propagation path became more discontinuous and rougher in a smallerheterogeneity parameter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coupled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rate-dependent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dFeB in electromagnetic brake 被引量:2
2
作者 Lei Li Guo-lai Yang Li-qun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rtillery,the disadvantages of hydraulic recoil brakes gradually appear.At the same time,the appearance of high-performance Nd Fe B permanent magnet makes it possible to apply elect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rtillery,the disadvantages of hydraulic recoil brakes gradually appear.At the same time,the appearance of high-performance Nd Fe B permanent magnet makes it possible to apply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technology to recoil mechanism.In this paper,prototype tests of a certain artillery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brake(EMB)and obtain the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force.Due to the brittleness of Nd Fe B,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worry about the safety of EMB,SHPB experiments of Nd Fe B were carried out.Then,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uniform crack distribution,the law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damage accumulation was described theoretically,and 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suitable for brittle materials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Zhu-Wang-Tang(ZWT)equation.Finally,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artillery prototype was established and through calculation,the dynamic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d Fe B in the prototype were analyzed.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Nd Fe B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 in the working proc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mage factor,the damage value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on the far right is larger,and the damage value of the inner ring gradually decreases to the outer 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brake Sintered NdFeB Damage constitutive dynamic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寄生运动3-DOF 2T1R并联机构拓扑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惠平 傅增 +2 位作者 李菊 叶鹏达 李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433,共10页
为充分研究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所具备优势,拓宽其应用领域,设计并研究一种含冗余支链且无寄生运动三自由度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完成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基于方位特征集(POC)的拓扑机构学理论方法,设计了一种含冗余支链且无寄生... 为充分研究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所具备优势,拓宽其应用领域,设计并研究一种含冗余支链且无寄生运动三自由度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完成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基于方位特征集(POC)的拓扑机构学理论方法,设计了一种含冗余支链且无寄生运动的两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构,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还具有部分运动解耦特性;根据基于拓扑特征运动学的建模方法,求得机构位置正反符号解;又基于位置反解分析了机构奇异性,基于位置正解给出了工作空间;基于虚功原理的序单开链法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求得了该机构移动副处的驱动力以及两个子运动链(SKC)连接处的支反力;概念设计了该机构的一种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方位特征 运动学 奇异性 序单开链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doma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艳芳 戴振坤 +1 位作者 徐向阳 田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89-1594,共6页
A multi-domain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a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 was presented.The electro-magnetic,mechanical and fluid subsystems of the valve we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ir interactions.Governing equation... A multi-domain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a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 was presented.The electro-magnetic,mechanical and fluid subsystems of the valve we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ir interactions.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valve were derived in the form of nonlinear state equations.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data,the simulation model is validated with a deviation less than 15%,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trol algorithm optimization of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mechanics proportional solenoid valv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multi-domain modeling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ascertained Factor Method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for Antenna Structures
5
作者 朱增青 梁震涛 陈建军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167-172,共6页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odel of antenna structures is built,in which the structural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geometrical dimensions are all considered as unascertained variables.And a structure dynamic cha...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odel of antenna structures is built,in which the structural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geometrical dimensions are all considered as unascertained variables.And a structur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unascertained factor method is given.The computational expression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is developed by the mathematics expression of unascertained factor and the principles of unascertained rational numbers arithmetic.An example is given,in which the possible values and confidence degrees of the unascerta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数学 固体力学 结构动力学 性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保军 黄晓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逻辑与价值共创动力机制。通过构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模型,系统识别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内外生动力机制耦合对绿色品牌价值创造具有协同效应,各主体共同促进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案例揭示了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微观行为逻辑与宏观生态规律,对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绿色品牌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转动副润滑间隙的多连杆机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修龙 王爱郭 王景庆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改善含运动副润滑间隙多连杆机构的动力学特性,以二自由度七连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转动副润滑间隙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出含润滑间隙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为优化变量,建立含润滑间隙机构... 为改善含运动副润滑间隙多连杆机构的动力学特性,以二自由度七连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转动副润滑间隙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出含润滑间隙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为优化变量,建立含润滑间隙机构动力学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动力学优化使滑块的加速度降低25%,转动副间隙A、B处的运动副元素之间的作用力分别减小14.8%、18.2%,有效提高了含转动副润滑间隙机构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动力学特性 润滑间隙 多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庄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对压裂的影响及开发对策
8
作者 张聪 赵立平 +6 位作者 杨瑞强 王琪 桑广杰 李可心 王玉婷 贾慧敏 李俊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327,共13页
煤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对天然裂缝的形成演化及人工裂缝的扩展规律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影响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郑庄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和压裂裂缝发育规律,实现煤储层高效改造和开发,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建立纵横波转换模型,... 煤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对天然裂缝的形成演化及人工裂缝的扩展规律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影响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郑庄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和压裂裂缝发育规律,实现煤储层高效改造和开发,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建立纵横波转换模型,基于岩石力学参数试验和测井计算建立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模型,利用声波时差、密度等常规测井数据,计算得到郑庄区块岩石力学参数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FrSmart压裂模拟软件建立郑庄区块不同井区水平井的地质力学模型,开展压裂模拟探究岩石力学参数和压裂规模对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并针对不同井区提出差异化开发对策。结果表明:郑庄区块静态弹性模量在0.28~1.45 GPa,平均为0.95 GPa,静态泊松比为0.31~0.34,平均为0.32,整体呈不均匀分布。随着煤储层弹性模量的不断增大和泊松比的减小,压裂缝长和单缝宽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压裂缝长和单缝宽与压裂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增加压裂液量和砂量可以有效增加压裂缝长和单缝宽,提高裂缝体积。增大施工排量,压裂缝长、单缝宽、裂缝体积均大幅度增加。在郑庄区块北部开展大规模大排量压裂先导试验,裂缝监测结果显示:平均压裂缝长超400 m,缝宽在40 m以上,平均单段储层改造体积170×10^(4) m^(3),改造效果较以往提升580%。在后续开发过程中,郑庄区块北部井区建议采用大规模大排量压裂,最佳井距为320 m;中北部井区建议采用中等压裂规模进行改造,最佳井距为300 m;西南部井区建议采用中等规模压裂,最佳井距为2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郑庄区块 岩石力学参数 动静态转换模型 压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石古塔动力性能及结构抗震研究现状分析
9
作者 卢俊龙 李明东 +3 位作者 吴晓琴 王振山 李晓蕾 田建勃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8-240,共13页
砖石古塔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建筑,现存数量较多且结构造型独特,因其高宽比大、材料抗剪能力偏低,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显著,极易发生破坏。通过对不同结构形式古塔的震损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了古塔结构自振周期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 砖石古塔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建筑,现存数量较多且结构造型独特,因其高宽比大、材料抗剪能力偏低,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显著,极易发生破坏。通过对不同结构形式古塔的震损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了古塔结构自振周期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古塔原位动力测试结果。针对古塔结构损伤识别、动力响应、破坏机制、振动控制的关键问题,总结分析了砖石古塔地震响应的基本规律、震害形成与控制的力学机制。结合古塔结构损伤识别研究,分析了砖石古塔振动台试验、数值分析所得结构动力响应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塔体的地震反应变化规律;针对地震作用下砖石古塔破坏模式,分析了古塔地震破坏机制,整理了古塔现有可靠性评估方法,明确了地基土对塔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指出了古塔结构修复及减震控制的关键问题,为砖石古塔抗震研究及结构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动力特性 地震损伤 地震响应 破坏机制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1 位作者 武薇 闫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了FRC在抗压、抗拉等静态力学性能,以及抗冲击、抗侵彻等动态力学性能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11
作者 孙鸿飞 葛文博 +1 位作者 武慧娟 赵普光阳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4,共11页
[目的/意义]当前,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中,智库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建设水平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研究高校智库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为尽快实现中国智... [目的/意义]当前,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中,智库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建设水平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研究高校智库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为尽快实现中国智库建设现代化做出贡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智库建设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到影响高校智库建设的7个维度、30个动力因子;其次,根据各个动力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高校智库建设的4个作用力,深入剖析高校智库建设的动力机制;最后,通过实例数据分析,挖掘最影响高校智库建设的关键动力因子。[结果/结论]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结合实例数据,得到最影响高校智库建设的关键动力因子是专家数量和高校成果数量。据此,根据相应的动力机制提出加强智库人才管理、优化智库成果质量管理、完善智库成果转化管理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新型 高校智库 动力机制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开采强动载波形分类特征及震源参量响应规律
12
作者 李家卓 邱航 +3 位作者 窦林名 王剑 刘舜 马衍坤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9,共17页
为了揭示深部开采过程中强动载震源机制及震源参量响应规律,以古城煤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开采期间强动载事件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并采用HHT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强动载波进行了时频特征分析,定量计算了3类动载的震源参量,揭示了... 为了揭示深部开采过程中强动载震源机制及震源参量响应规律,以古城煤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开采期间强动载事件分布特征与震源机制,并采用HHT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强动载波进行了时频特征分析,定量计算了3类动载的震源参量,揭示了不同类型动载的能量释放特征与破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强动载可分为顶板运动型、煤柱失稳型和断层错动型。断层区域动载断层两侧应力出现变化,发生压缩破坏;顶板区域动载受顶板破坏机制影响,主要发生压缩破坏和剪切破坏;煤柱区域动载主要发生压缩破坏。断层型强动载倾向角范围主要为30°~45°,顶板型强动载为10°~65°,煤柱型强动载为40°~50°。3类动载波在频率分布、能量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其震源破裂时能量释放特征各不相同。顶板型强动载波边际谱呈单峰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50~90 Hz;断层型强动载波边际谱呈双峰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0~50 Hz;煤柱型强动载波边际谱呈宽频谱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10~100 Hz。煤柱型强动载的地震矩最大,其次为顶板型,断层型最小。在震源半径相同的情况下,断层型动载的非弹性变形导致体积增大程度最大,煤柱型强动载次之,顶板型强动载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矿井分源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深部开采 强动载 时频特征 震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结构静动力特性研究
13
作者 胡志鹏 孙宗磊 +3 位作者 张浩然 刘凯 薛旻 吕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大跨度斜拉桥在运营过程中受众多因素影响,桥面易产生较大挠曲变形,影响桥上无砟轨道的服役性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结构适应性亟待研究。以某设计速度350 km/h、主跨420 m的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以及车辆-轨道... 大跨度斜拉桥在运营过程中受众多因素影响,桥面易产生较大挠曲变形,影响桥上无砟轨道的服役性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结构适应性亟待研究。以某设计速度350 km/h、主跨420 m的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以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大跨斜拉桥-无砟轨道精细化模型与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对桥梁受环境荷载变形时的桥上无砟轨道结构应力、道床跟随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频域分析对桥梁变形引起轨道不平顺以及行车时的轨道板振动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轨道板等效应力最值均出现于梁端轨道板限位凸台处,最大值为5.04 MPa;在考虑轨道板自身重力产生的层间预压缩量后,桥梁变形时的轨道结构层间脱空量最大值为0.03 mm;桥梁变形产生的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曲线在120~200 m波长频段内略高于中国无砟轨道谱;行车状态下,桥梁变形引起的轨道板加速度最大值为1.63 m/s^(2);各工况下轨道板振动响应主频为11.73 Hz,并且在多处相同频率区段出现峰值。研究发现:桥上轨道结构除梁端轨道板限位凸台之外,应力均小于C40混凝土设计值,道床结构跟随性良好。桥梁变形引发的轨道高低不平顺能量主要集中于120 m以上波长,相较于随机不平顺,环境荷载引起的桥上轨道长波不平顺对行车状态下的轨道板动力响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有限元 刚柔耦合 静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立柱的竹子结构仿生设计及性能分析
14
作者 李有堂 连虎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提高机床的静、动态特性,通过分析竹子与机床立柱在结构、功能、载荷和约束4个方面的相似性,提出机床立柱结构仿生思想。通过仿生设计源流与设计流程,将竹子特有的维管束和竹节结构设计到机床立柱上,并合理地布置加强筋,以立式数控... 为了提高机床的静、动态特性,通过分析竹子与机床立柱在结构、功能、载荷和约束4个方面的相似性,提出机床立柱结构仿生思想。通过仿生设计源流与设计流程,将竹子特有的维管束和竹节结构设计到机床立柱上,并合理地布置加强筋,以立式数控机床的立柱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静、动态特性,得到设计结果为:相对于原型铸铁材料立柱,仿生型立柱质量减小了14.22%,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满足轻量化的前提下,仿生型机床立柱的静态特性有显著提高。模态分析中仿生型结构材料前6阶固有频率均要高于铸铁材料立柱,通过谐响应分析,仿生型材料立柱在X轴、Y轴的最大响应振幅分别减少了62.37%、25.18%。从而证明结构仿生型立柱具有更优越静、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仿生 相似性 机床立柱 静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含孔洞花岗岩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15
作者 戴俊 刘博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0,共9页
目的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矿山深部巷道开挖等受冲击荷载扰动区域内的含孔洞缺陷围岩会发生破坏,本文开展含孔洞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学特性和破坏过程研究。方法利用水刀切割机制备含不同孔径孔洞的花岗岩试样,使用杆径为50 mm的... 目的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矿山深部巷道开挖等受冲击荷载扰动区域内的含孔洞缺陷围岩会发生破坏,本文开展含孔洞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学特性和破坏过程研究。方法利用水刀切割机制备含不同孔径孔洞的花岗岩试样,使用杆径为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进行冲击试验,通过超动态应变仪记录实验数据,采用高速摄影机记录试样破坏过程,分析冲击荷载作用时孔洞尺寸对花岗岩动态力学性能和破坏过程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孔径增大,试样动态抗压强度降低、峰值应变增大;孔洞大小与试样的单位吸收能、单位反射能正相关,与透射能力负相关;在试样破坏过程中,直径越大的孔洞对主要裂缝的诱导能力越强,对水平裂缝的先促进后抑制作用越明显,应力波在试样中传播时被吸收的能量越多,试样内部裂隙的开展速度越快,破坏时产生的碎屑越多。对于小孔径试样,增大孔径对应变的影响小于对强度的影响;对于大孔径试样,增大孔径对应变的影响大于对强度的影响;小孔径试样的破坏过程与孔径关系较小,孔径越大,对主要裂缝的诱导能力越明显,对水平裂缝的先促进后抑制作用越明显。虽然破坏前小孔径试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力,但破坏前的预兆更少,更接近脆性破坏,大孔径试样更接近延性破坏。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孔径尺寸对含孔洞花岗岩动态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能量耗散机制及破坏模式影响,为深部工程冲击扰动区围岩稳定性评估与防爆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花岗岩 破坏机制 能量分析 冲击荷载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形态、发展特点与动力机制
16
作者 王建梁 熊可欣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5,共14页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2012年,韩国基于本国教育实际引入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其实践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以教学改进为核心的校内协作学习,还...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2012年,韩国基于本国教育实际引入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其实践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以教学改进为核心的校内协作学习,还有跨校合作的校际交流、多元互动的校外活动以及线上共享平台等。韩国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以下特点:基于“我们”的文化理念秉持合作与共享的价值追求、实践导向下自我省察与批判反思的主动求变、数字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分布式领导鼓励教师广泛参与。韩国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蓬勃发展,既源于教师群体追求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得益于学习共同体组织提供的知识支持与精神激励。同时,各市道教育厅在政策层面的引领与扶持,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保障。这种内外联动的机制,不仅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活力,也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教师学习共同体 实践形态 发展特点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时空融合交通流预测研究
17
作者 张红 巩蕾 +1 位作者 曹洁 张玺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796,共9页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通过门控机制融合ChebNet捕获的静态空间特征与图卷积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的动态空间特征,构建考虑动态时空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借助蜉蝣优化算法优化超参数。研究表明:在PeMSD7(M)数据集上,15、30和45 min下该模型MAE的预测精度较T-GCN提高了5.91%、9.06%和10.72%,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时空特性 超参数 蜉蝣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线性单元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温条件下模拟月壤动力学特性与能量耗散研究
18
作者 马芹永 张波波 +2 位作者 简伟强 杨金辉 凌创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43,共12页
研究月球极区含冰月壤的动力学特性和能量耗散规律对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中探测器的着陆冲击特性、极区含冰月壤的冲击钻进采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玄武质模拟月壤制备的含冰月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直径50 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测... 研究月球极区含冰月壤的动力学特性和能量耗散规律对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中探测器的着陆冲击特性、极区含冰月壤的冲击钻进采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玄武质模拟月壤制备的含冰月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直径50 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负温、不同含水率在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模拟含冰月壤样本的动力学特性、动态破坏形态特征和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①当温度降低至-25℃、-45℃和-65℃,动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增长时无压密阶段,负温对模拟月壤样本的变形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峰值动应力随温度的降低和冲击气压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效应和应变率效应;温度的降低使得冲击荷载所诱发的瞬态温升效应减弱;动态强度增长系数ηd和平均应变率保持着正相关关系,含水率对模拟含冰月壤ηd的影响较大。②在相同冲击荷载作用下,模拟含冰月壤的动态破坏机制主要为块状滑面粉碎破坏、脆性断裂破坏和剪切边界破坏。③模拟含冰月壤在冲击压缩破坏过程中入射能、反射能和吸收能均呈现先上升后不变的趋势,能量反射系数的增长变化与负温条件、冲击荷载大小有关,能量吸收率与平均应变率随破坏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月壤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动力学特性 破坏机制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下岩石劈裂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燕磐 赵光明 +3 位作者 许文松 周俊 汪聪聪 武新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冲击荷载下砂岩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理,利用分离式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荷载下砂岩动态劈裂试验,分析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阐述砂岩基本力学性质,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确定中间主应变场演化情况,探究砂岩的破坏模... 为探究不同冲击荷载下砂岩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理,利用分离式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荷载下砂岩动态劈裂试验,分析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阐述砂岩基本力学性质,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确定中间主应变场演化情况,探究砂岩的破坏模式,并对破碎岩块进行分型处理,分析了砂岩受拉伸破坏后的破碎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砂岩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砂岩的破坏模式是首先在初始受力处形成应力集中区,沿应力波方向贯穿试样,整体上发生拉伸破坏。原生裂纹始终参与破坏,随着载荷增加,加剧了原生裂纹在破坏中的作用,试样所受的动能也随之增大,使得试样内部积聚的应变能快速释放,造成原生裂隙发育更加彻底,与新生裂隙的相互连接、不断贯通作用更加显著,从而产生了明显的剪切破坏。基于分形理论,随着载荷的增加,砂岩的破碎程度也更为剧烈,当载荷进一步增加,砂岩的破碎程度逐渐趋于稳定。本文研究为学习岩石动态力学特征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 动态力学特征 DIC 破坏演化特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弹簧静态性能与动态行为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晟 孙佳瑞 +3 位作者 王芷鸢 崔飞鸿 夏万 朱清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空气弹簧在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刚度特性是分析其性能的关键。以单曲囊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基于气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单曲囊式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在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刚度特性是分析其性能的关键。以单曲囊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基于气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单曲囊式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模型,推导出垂向刚度和固有频率表达式。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G40/60型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初始内压对刚度特性的影响。在WDW-100型试验机上进行静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气压下的力-位移特性曲线,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了承载力和静刚度表达式。在MTS 831型试验机上进行动力学试验,研究了气压、频率和振幅对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空气弹簧在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刚度特性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