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质拟对称非负张量H-谱半径的算法
1
作者 林志兴 吕洪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16,共6页
首先,定义一类本质拟对称非负张量,其是涵盖本质正张量、弱正张量和广义弱正张量的更广泛的张量类.其次,应用张量的H-特征值在对角相似变换下的不变性质,给出本质拟对称非负张量H-谱半径的算法,并用数值例子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本质拟对称非负张量 h-谱半径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元不平衡下CHB-MLIs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移相角计算方法
2
作者 赖纪东 聂照伟 +3 位作者 董玮 苏建徽 陈庆 吕振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8-344,共7页
针对单元不平衡下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CHB-MLIs)载波移相PWM(PS-PWM)调制策略移相角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移相角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移相角通用计算方法。针对多单元CHB-MLIs变移相角PS-PWM调制策略中非线性超越方程组无法用解析方... 针对单元不平衡下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CHB-MLIs)载波移相PWM(PS-PWM)调制策略移相角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移相角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移相角通用计算方法。针对多单元CHB-MLIs变移相角PS-PWM调制策略中非线性超越方程组无法用解析方法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BPNN)与遗传算法(GA)的混合算法(BPNN-GA)进行求解。利用BPNN预处理单元直流侧电压与调制度,映射得到一组移相角模糊解,再将此模糊解作为GA的初始种群进行迭代寻优,得到载波移相角。最后,基于10单元CHB-MLIs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单元不平衡情况下采用所提载波移相角计算方法可有效消除输出电压边带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 载波移相调制策略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单元不平衡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系统分散H_∞状态反馈优化控制的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桂卫华 吴敏 陈宁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41-54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H∞范数优化的大系统分散状态反馈控制的求解方法。首先讨论了大系统分散H∞优化控制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这种算法应用可行方向阵,保证了迭代过程的收敛性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使闭环系统传递矩阵的H∞... 提出了一种基于H∞范数优化的大系统分散状态反馈控制的求解方法。首先讨论了大系统分散H∞优化控制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这种算法应用可行方向阵,保证了迭代过程的收敛性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使闭环系统传递矩阵的H∞.范数趋于最优值。作者还给出了1个设计算倒,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及收敛性好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算法 大系统 优化控制 分散控制 h∞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H_∞控制的悬架系统集成设计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无畏 王启瑞 朱婉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在已有的系统或结构不符合性能要求时设计控制器 ,而是在设计系统或结构的同时 ,考虑它们与控制器的集成优化设计问题。针对传统半主动悬架先设计其机械结构参数后设计控制器 ,易造成系统失去全局... 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在已有的系统或结构不符合性能要求时设计控制器 ,而是在设计系统或结构的同时 ,考虑它们与控制器的集成优化设计问题。针对传统半主动悬架先设计其机械结构参数后设计控制器 ,易造成系统失去全局最优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 H∞ 控制的集成设计半主动悬架机械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的方法。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 :此方法与传统优化设计方法相比 ,对降低汽车振动、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h∞控制 悬架系统 集成设计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H_∞控制的粘性解及近似逼近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洪奕光 梅生伟 +1 位作者 秦化淑 翁绍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7-453,共7页
讨论非线性(在鞍点条件成立时)H∞控制的(干扰抑制问题的)粘性解法.此方法基于对策论和Hamilton-Jacobi-Isaacs(HJI)不等式.主要结果分三个方面.首先,是将所求的关于HJI不等式的解推广到不可微... 讨论非线性(在鞍点条件成立时)H∞控制的(干扰抑制问题的)粘性解法.此方法基于对策论和Hamilton-Jacobi-Isaacs(HJI)不等式.主要结果分三个方面.首先,是将所求的关于HJI不等式的解推广到不可微的粘性解情形.随后,讨论了此情形下的H∞状态控制器对被控系统的镇定问题.最后给出了求解该问题的近似逼近的理论依据和算法的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粘性解 近似逼近 h∞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范数的输电塔结构动力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 李宏男 +2 位作者 宋钢兵 张卓群 霍林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8-612,618,共6页
目前输电塔结构设计主要基于静力及拟静力工况,以用钢量(总质量)为经济指标进行静力优化,忽略了动力荷载的频率特性。为解决输电塔结构动力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H∞范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 目前输电塔结构设计主要基于静力及拟静力工况,以用钢量(总质量)为经济指标进行静力优化,忽略了动力荷载的频率特性。为解决输电塔结构动力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H∞范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角钢截面进行优化。在计算H∞范数时,用串联多质点模型模拟塔架结构以简化计算。同时,引入惩罚函数来调整个体的适应度,从而保证优化结果满足静力工况,不出现杆件失稳且不增加用钢量。以一个实际输电塔结构作为算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动力优化方法显著降低了输电塔的地震响应,同时保证结构满足静力工况且总质量不超过满应力优化法的用钢量。该方法不需要求解时域响应,计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架 h 范数 遗传算法 地震响应 截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多目标免疫算法的H_∞混合灵敏度加权阵选择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杰 王栓 +1 位作者 朱晓东 连进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H_∞鲁棒控制中,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直接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若将加权阵当作设计参数,则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表示为一个满足一组不等式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人工免疫算法,利用免疫原理中抗体的多样性产生及保持机理... 在H_∞鲁棒控制中,混合灵敏度加权函数直接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若将加权阵当作设计参数,则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表示为一个满足一组不等式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人工免疫算法,利用免疫原理中抗体的多样性产生及保持机理来求解该优化问题,即利用免疫算法在预先设定的搜索域内,找到最满意的解来组成加权阵。在此加权阵基础上,利用Matlab鲁棒控制工具箱得到H_∞最优控制器。以调速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搜索到满意的加权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算法 多目标优化 h∞混合灵敏度 加权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H_∞滤波的运动学约束惯性导航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程向红 赵莹 田芸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主要受限于传感器精度,为了在固有的传感器精度上进一步提高纯捷联惯性系统导航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H∞滤波的运动学约束辅助惯性导航算法。利用运动约束条件,将载体系中的侧向和上向速度作为量测量,将... 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主要受限于传感器精度,为了在固有的传感器精度上进一步提高纯捷联惯性系统导航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H∞滤波的运动学约束辅助惯性导航算法。利用运动约束条件,将载体系中的侧向和上向速度作为量测量,将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姿态误差、速度误差及传感器误差作为状态量,采用一种能够自动调节滤波器参数的自适应H∞滤波方法以提高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H∞滤波运动学约束算法与无约束纯惯导算法相比能够提高23.7%~81%的定位精度,与无自适应H∞滤波运动学约束算法相比能够提高16.3%~62.2%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自适应算法 h∞滤波 运动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H_∞粒子滤波算法的视觉伺服雅可比矩阵在线辨识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鹏 杨宏韬 +1 位作者 李岩 刘克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057,共7页
为提高图像雅可比矩阵在线辨识精度,进而提高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准确性,研究了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中雅可比矩阵在线辨识方法。在非高斯环境下以机械手跟踪运动为应用实例,采用一种扩展H_∞粒子滤波算法对图像雅可比矩阵进行在... 为提高图像雅可比矩阵在线辨识精度,进而提高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准确性,研究了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中雅可比矩阵在线辨识方法。在非高斯环境下以机械手跟踪运动为应用实例,采用一种扩展H_∞粒子滤波算法对图像雅可比矩阵进行在线辨识,并且与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扩展H_∞粒子滤波算法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得到提高,而且耗时较短,验证了扩展H_∞粒子滤波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可比矩阵 扩展h∞粒子滤波算法 在线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主动悬架多目标H_2/H_∞鲁棒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亮 钟志华 +1 位作者 文桂林 刘桂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264-2267,共4页
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μMOGA)并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对四分之一主动悬架的混合H2/H∞控制的保守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控制增益进行搜索,H2和H∞范数通过解矩阵不等式得到。将基于μMOGA/LMI优化得到的非支配解与多目... 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μMOGA)并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对四分之一主动悬架的混合H2/H∞控制的保守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控制增益进行搜索,H2和H∞范数通过解矩阵不等式得到。将基于μMOGA/LMI优化得到的非支配解与多目标控制工具箱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μMOGA/LMI的优化结果明显优于多目标控制箱优化结果。利用μMOGA/LMI对四分之一主动悬架进行设计,得到的主动悬架性能指标仿真结果明显优于被动悬架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h∞多目标控制 主动悬架 多目标遗传算法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H_2/H_∞混合最优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耀武 史习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讨论了柔性结构振动的混合H2/H∞最优控制问题、结构振动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转化为H∞最优控制问题,以及振动控制的最优二次性能转化为H2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求解H2/H∞的方法。通过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计算... 讨论了柔性结构振动的混合H2/H∞最优控制问题、结构振动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转化为H∞最优控制问题,以及振动控制的最优二次性能转化为H2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求解H2/H∞的方法。通过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表明用遗传优化算法解H2/H∞最优控制是有效的。仿真结果还表明,H2和H∞性能指标是相互矛盾的,本方法能有效地处理H2和H∞性能指标的折衷问题,以得到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良好的时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振动主动控制 h2/h∞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结构混合H_2/H_∞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福忠 孙优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首先运用增广 Hermite- Biehler定理 ,解析地给出使任意给定 (稳定或不稳定 )被控对象闭环稳定的控制器参数取值域 .然后 ,在该参数取值域内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得到了满足指定混合 H2 / H∞ 性能指标的 Pareto最优控制器参数值 .仿真例子... 首先运用增广 Hermite- Biehler定理 ,解析地给出使任意给定 (稳定或不稳定 )被控对象闭环稳定的控制器参数取值域 .然后 ,在该参数取值域内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得到了满足指定混合 H2 / H∞ 性能指标的 Pareto最优控制器参数值 .仿真例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混合h2/h∞ 控制 hermite—Biehler定理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H_∞鲁棒控制器的优化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小军 闫建国 张洪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85-2189,共5页
为满足ADS-33E所规定的操纵品质要求,有效克服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直升机H∞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把ADS-33E频域操纵品质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设计要求转换为不等式约束,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自动搜索... 为满足ADS-33E所规定的操纵品质要求,有效克服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直升机H∞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把ADS-33E频域操纵品质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设计要求转换为不等式约束,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自动搜索满足指标要求的最优鲁棒加权函数阵,进而得到最优H∞鲁棒控制器。最后,应用上述方法设计了某型直升机横侧向H∞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表明,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操纵品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遗传算法 直升机 飞行控制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型鲁棒H_∞弹性控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淑倩 张承慧 +1 位作者 李振波 程兆林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7-593,共7页
研究了含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的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型鲁棒H_∞弹性控制问题.文中所考虑的控制器增益摄动包括加性摄动和乘性摄动两种形式.在标称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型稳定性判据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滞相关型有界实引理(B... 研究了含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的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型鲁棒H_∞弹性控制问题.文中所考虑的控制器增益摄动包括加性摄动和乘性摄动两种形式.在标称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型稳定性判据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滞相关型有界实引理(BRL),进而给出了时滞相关型鲁棒H_∞弹性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性条件,并利用LMIs和锥补线性化算法给出了控制器的表达式.从数值算例可以看出,所给出的设计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时滞系统 鲁棒h∞弹性控制 时滞相关型判据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锥补线性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快速传递对准的自适应联合H_∞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健 马大为 +1 位作者 程向红 周百令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7,共5页
针对用于快速传递对准的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器阶数高、计算负担大、鲁棒性差及对准精度低等问题,该文提出采用联合H∞滤波器进行快速传递对准。设计了联合H∞滤波器的结构和算法:该滤波器采用两级数据融合结构,含有2个与传感器相连的子滤... 针对用于快速传递对准的集中式卡尔曼滤波器阶数高、计算负担大、鲁棒性差及对准精度低等问题,该文提出采用联合H∞滤波器进行快速传递对准。设计了联合H∞滤波器的结构和算法:该滤波器采用两级数据融合结构,含有2个与传感器相连的子滤波器和1个融合子滤波器输出信息的主滤波器,整个计算任务被分配给2个子滤波器并行完成从而减轻了计算负担。同时利用改进的Elman网络进行信息分配系数的自适应调节和子系统故障检测,以实现融合信息在各子系统中的自适应分配,并对检测出的故障子系统进行隔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不仅提高了系统解算速度与鲁棒性,而且使系统对准精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传递对准 联合h∞滤波器 自适应算法 ELMA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控制理论在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婧 李兴源 +1 位作者 王渝红 魏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设计中,系统等值简化的准确度和控制器的鲁棒性对控制器的效果影响很大。通过对输出信号动态时域数据Prony辨识求得2008年南方电网贵广Ⅱ直流系统的等值降阶线性模型,利用基于时域仿真的复数力矩系数分析...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设计中,系统等值简化的准确度和控制器的鲁棒性对控制器的效果影响很大。通过对输出信号动态时域数据Prony辨识求得2008年南方电网贵广Ⅱ直流系统的等值降阶线性模型,利用基于时域仿真的复数力矩系数分析出该系统在弱连接和孤岛两种运行方式下易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模式,并针对监测出的振荡模式,采用H∞最优控制理论设计出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附加直流阻尼控制器,最后电磁暂态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抑制次同步振荡模式的效果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NY算法 h∞最优控制理论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对离散H_∞滤波系统抗干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述君 吴志刚 钟万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时滞离散系统的H∞滤波问题。通过引入增广向量,将时滞系统方程转化为不显含时滞的标准离散方程,并基于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之间的模拟理论,引入区段混合能的概念,采用扩展的Wittrick-Williams算法求解H∞滤波系统的抗干扰性... 研究了时滞离散系统的H∞滤波问题。通过引入增广向量,将时滞系统方程转化为不显含时滞的标准离散方程,并基于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之间的模拟理论,引入区段混合能的概念,采用扩展的Wittrick-Williams算法求解H∞滤波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指标,进而得到时滞对滤波系统抗干扰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同时方便地完成了时滞滤波器的设计和滤波方程的求解。时滞H∞滤波器直接从时滞方程中得到,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是依赖于时滞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离散h∞乙滤波 最优性能指标 扩展Wittrick-Willies算法 区段混合能 并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LMI方法的H_2/H_∞混合控制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树博 赵丁选 崔功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6-848,共3页
在差分进化(DE)算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方法来解决H2/H∞混合控制问题。对确定系统和多面体不确定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DE算法用来得到控制器的样本,LMI方法用来最小化系统的H2性能指标。该方法采... 在差分进化(DE)算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方法来解决H2/H∞混合控制问题。对确定系统和多面体不确定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DE算法用来得到控制器的样本,LMI方法用来最小化系统的H2性能指标。该方法采用了不同的Lyapunov方程表达形式,因而减小了以往算法中存在的保守性问题。最后,通过引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差分进化算法 多面体不确定性 混合h2/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飞机的混合H_2/H_∞最优PID控制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萌 李爱军 刘世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7-202,共6页
基于弹性飞机的降阶模型设计控制器时需要考虑模型降阶带来的降阶误差,这就需要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此,以某弹性飞机12阶模型为例,研究了基于弹性飞机降阶模型的混合H2/H∞最优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首先基于平衡截断法得... 基于弹性飞机的降阶模型设计控制器时需要考虑模型降阶带来的降阶误差,这就需要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此,以某弹性飞机12阶模型为例,研究了基于弹性飞机降阶模型的混合H2/H∞最优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首先基于平衡截断法得到了6阶降阶模型。然后,根据全阶模型和降阶模型的频域降阶误差选取了合适的鲁棒加权函数。之后,给出了闭环系统跟踪误差H2范数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用于H2/H∞优化指标的计算。最后基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了混合H2/H∞最优PID控制器的参数寻优。仿真结果表明,与H∞混合灵敏度控制器相比,优化得到的混合H2/H∞最优PID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同时镇定参数和非参数两种不确定性。对弹性形变模态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刚性模态也取得了很好的响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飞机 最优PID控制器 参数优化 h2/h∞优化指标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多目标H_2/H_∞优化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兰 田宏亮 杨琳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共4页
应用基于多目标的克隆选择算法,求解具有稳定极点并满足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H_2/H_∞混合多目标控制器.把这一算法应用于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中,设计出的鲁棒控制器实现了上述三目标.与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解得的控制器相... 应用基于多目标的克隆选择算法,求解具有稳定极点并满足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H_2/H_∞混合多目标控制器.把这一算法应用于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中,设计出的鲁棒控制器实现了上述三目标.与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解得的控制器相比,这种算法求得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克隆选择算法 h2/h∞控制 时域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