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米S-SAR卫星固态有源馈电网络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赵海洋 吕慎刚 +2 位作者 李阳斌 刘洪斌 郑新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针对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对有源馈电系统提出的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多极化等应用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固态有源馈电网络,采用相控阵馈源体制,在原集中式馈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相控阵的设计理念,通过收发(T/R)组件、... 针对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对有源馈电系统提出的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多极化等应用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固态有源馈电网络,采用相控阵馈源体制,在原集中式馈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相控阵的设计理念,通过收发(T/R)组件、波束控制单元等来实现射频大功率有源馈电和多极化工作模式。通过对氮化镓(GaN)化合物半导体高功率器件的应用,实现了馈电系统的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要求。通过机热一体化设计,形成了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固态有源馈电网络系统。项目完成了规定的环境试验考核,并提交5米S-SAR卫星装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固态有源馈电网络满足卫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固态有源馈电网络 T/R组件 氮化镓化合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人工智能视域下受教育权保障进路
2
作者 王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以DeepSeek、ChatGPT等为代表的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着人类迈向数字智能时代。通过“数据流收集-处理-输出”三层框架解析,Transformer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受教育权形成系统性解构:收集端隐私泄露、处理端... 以DeepSeek、ChatGPT等为代表的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着人类迈向数字智能时代。通过“数据流收集-处理-输出”三层框架解析,Transformer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受教育权形成系统性解构:收集端隐私泄露、处理端算法偏见、输出端评估失真,技术便利的表象下潜藏结构性权利侵蚀危机。藉由教育正义法理念,从教育平等、教育自由、教育信赖三个法伦理学省思,可以发现人工智能视阈下受教育权保障需要国家履行尊重、给付和保护三重义务体系,同时社会也需承担尊重和保护的配合义务。从根本上,宪法中的人权条款也同样适用抵御强势私团体的社会权力或数字社会权力所带来的人权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受教育权 国家义务 社会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戎墓出土“S”形金银铁饰件的显微观察与工艺初探
3
作者 芦敏 王永安 谢焱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6,共10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金属冶炼及铸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装饰工艺主要有错金银和嵌金银等。近年来,甘肃地区相继发现了多处重要的西戎遗存,其中以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和张家川马家塬遗址为代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金属质遗物提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金属冶炼及铸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装饰工艺主要有错金银和嵌金银等。近年来,甘肃地区相继发现了多处重要的西戎遗存,其中以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和张家川马家塬遗址为代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金属质遗物提供了珍贵的实证资料,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的工艺水准。本工作以石家与马家塬两处遗址出土的“S”形金银铁饰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仪器,结合相关秦墓出土器物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2件“S”形金银铁饰件的分析,发现制作过程中采用“混汞法”工艺,在经过錾刻工艺加工后,饰件经过精细打磨而成。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这一时期金银铁饰件制作的工艺技术,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依据,进一步丰富了对金银铁饰件物质文化及其制作工艺发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 张家川战国墓地 s”形饰件 金银铁饰件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四川芦山M_(S)6.1地震前应力状态研究
4
作者 张致伟 曾宪伟 +4 位作者 王迪 路茜 王玮铭 杨鹏 龙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为研究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3年芦山M_(S)7.0主震及M_(S)≥5.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应力张量方差与b值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芦山M_(S)6.1地震的力学机制和震源区的应力状态。结果表... 为研究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_(S)6.1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3年芦山M_(S)7.0主震及M_(S)≥5.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应力张量方差与b值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芦山M_(S)6.1地震的力学机制和震源区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2022年芦山M_(S)6.1地震震源机制表现出与2013年芦山M_(S)7.0主震和5级余震相似的逆冲型破裂特征,压应力轴方位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区域应力场一致。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后震中及附近的应力张量方差和b值长期处于低值状态,2022年芦山M_(S)6.1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出现了应力张量方差和b值的低值异常,表明芦山余震区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分析认为:巴颜喀拉块体持续东向运动受到华南块体的阻挡,震中所在区域长期受挤压逆冲作用,从而使芦山余震区长期处于应力积累的状态,芦山M_(S)6.1地震也是在这种动力学背景下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6.1地震 芦山M_(s)7.0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张量方差 B值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D-A共轭聚合物S型异质结高效光催化产H_(2)O_(2)及其电荷转移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吴优 程畅 +4 位作者 戚克振 程蓓 张建军 余家国 张留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36,共2页
光催化技术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本研究通过SuzukiMiiyaura反应和水热法合成了ZnO/PBDS型异质结复合材料。优化后的ZnO/PBD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H2O2效率为4.07mmol·g^(-1)·h^(-1),是单一ZnO的5.... 光催化技术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本研究通过SuzukiMiiyaura反应和水热法合成了ZnO/PBDS型异质结复合材料。优化后的ZnO/PBD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H2O2效率为4.07mmol·g^(-1)·h^(-1),是单一ZnO的5.4倍。光催化性能的显著提高归功于S型异质结的形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原位光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S型异质结的形成。稳态荧光和飞秒瞬态吸收(fs-TA)光谱确定并验证了ZnO中缺陷态的存在。这些缺陷态会捕获光生电子,不利于光催化反应。S型异质结有效地促进了电子的分离和转移,从而缓解了这一问题。通过拟合fs-TA光谱得到了光生电子在这些缺陷态中的寿命,进一步证明了S型异质结中的载流子转移机制。该工作介绍了一种利用fs-TA光谱研究有机/无机S型异质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产H_(2)O_(2) s型异质结 ZnO缺陷态 fs-TA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相反应助力制备氮硫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_(2)复合物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文龙 刘桑鑫 +5 位作者 周钺 吴平 曹鑫 朱晓舒 魏少华 周益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利用室温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Co和Fe双席夫碱配合物,随后在硫粉存在下中温热处理,使该配合物同时发生热解碳化和固相硫化反应,从而获得N、S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_(2)纳米复合物(记为FeCoS_(2)■NSC)。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 利用室温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Co和Fe双席夫碱配合物,随后在硫粉存在下中温热处理,使该配合物同时发生热解碳化和固相硫化反应,从而获得N、S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_(2)纳米复合物(记为FeCoS_(2)■NSC)。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分别对纳米复合物的物相、形貌结构、组分和含量等进行物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物(FeCoS_(2)■NSC-7001)中FeCoS_(2)粒子的平均尺寸约为3.4 nm,且被均匀限域在N、S共掺杂的碳基体中;该复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其可逆充电比容量仍高达310.4 mAh·g^(-1);即使在5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其充电比容量也高达146.0 mAh·g^(-1),呈现优异的电化学储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FeCos_(2)纳米晶 N、s共掺杂碳材料 纳米复合物 室温固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S掺杂碳载体负载Pt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叶蔚甄 任强 +1 位作者 王春璐 曲亚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941,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比研究了Pt/C催化剂中碳载体掺S前后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影响。从电荷分布、态密度及d带中心等性质出发,分析了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研究了ORR各物种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并计算了ORR过电势。结果表明:S掺杂使得碳载体表...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比研究了Pt/C催化剂中碳载体掺S前后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影响。从电荷分布、态密度及d带中心等性质出发,分析了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研究了ORR各物种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并计算了ORR过电势。结果表明:S掺杂使得碳载体表面发生了电子转移,S上的电子转移到邻近的C原子上,负载Pt纳米颗粒后,Pt金属上的电子转移给了碳载体;Pt在S掺杂碳载体上的吸附更强,形成了Pt—C键和Pt—S键,Pt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掺S使得催化剂d带中心下降,对ORR各中间体的吸附减弱,ORR过电势降低,表明掺S能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掺杂 Pt基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态密度 d带中心 过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障碍权的国家义务及其展开
8
作者 张敏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无障碍权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国家在宪法上负有的人权保障义务。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和无障碍理念的变迁,应明确界定“无障碍权”的概念,并在“权利—义务”分析框架下构建其权利保障模式。基于权利属性的理论分析与宪法文本的规范分析... 无障碍权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国家在宪法上负有的人权保障义务。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和无障碍理念的变迁,应明确界定“无障碍权”的概念,并在“权利—义务”分析框架下构建其权利保障模式。基于权利属性的理论分析与宪法文本的规范分析,可证成无障碍权的国家义务,其目标为实现实质平等,其内容体现为尊重、促进和实现义务。国家尊重义务包括平等对待身心障碍者、恪守权力边界;国家保护义务包括保护身心障碍者免于侵害、提供法律救济、构建预防侵害制度;国家实现义务包括国家履行必要的财政支持、良善立法供给等国家促进义务,以及提供物质帮助、参与机会和法律援助等国家提供义务。无障碍权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国家义务的履行程度,国家权力机关应积极履职,克服无障碍权实现的观念、制度和物质三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权 国家义务 人的尊严 实质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研究
9
作者 张小涛 余怀忠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2,共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存在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球物理异常,利用态矢量方法回溯性研究其震前异常,通过遍历3°×3°至12°×12°的研究区域发现,选取8°×8°的研究范围能更好地反映震前...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存在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球物理异常,利用态矢量方法回溯性研究其震前异常,通过遍历3°×3°至12°×12°的研究区域发现,选取8°×8°的研究范围能更好地反映震前异常;震前门源地震存在态矢量的模(M)、态矢量增量的模(ΔM)、态矢量之间的夹角变化(φ)和态矢量与单位矢量的转角变化(φ_(c))4个参量的异常;4个参量中的M和ΔM映震效果要优于φ和φ_(c)。总体来看,门源地震前态矢量异常变化平稳,震前异常突出,属于中短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矢量 门源地震 回溯性研究 地震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救助法中赡养义务的规范构造
10
作者 韩君玲 路振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对获得社会救助的法定要件规定不明确,以及社会救助与赡养义务二者关系的立法存在模糊性,导致社会救助申领条件在实践中过于严苛,并由此引发赡养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社会救助对象无法获得救助从而陷入事实贫困。... 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对获得社会救助的法定要件规定不明确,以及社会救助与赡养义务二者关系的立法存在模糊性,导致社会救助申领条件在实践中过于严苛,并由此引发赡养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社会救助对象无法获得救助从而陷入事实贫困。为了厘清社会救助与赡养义务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立法实况进行分析,前者主要是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后者主要是省级和设区的市级地方性法规、省级和市级地方政府规章等。从社会救助与赡养义务之间关系的立法实况中揭示赡养义务并非社会救助的实质要件,赡养义务和社会救助是事实上的顺位关系。为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健康发展,应从明确获得社会救助法定要件、以“核心家庭”确定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范围、建立社会救助先行给付制度三个方面来推进社会救助制度中赡养义务的立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法 赡养义务 事实贫困 国家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分析法在地下水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1
作者 黄勇 周志芳 +1 位作者 王锦国 王军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7,共5页
对R/S分析法中的Hurst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 ,并采用修正后的Hurst经验公式分析了地下水动态过程 .实例表明 ,采用R/S分析法对地下水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是合理的 ,修正后的Hurst经验公式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时间序列的分析 .同时采用R/S分... 对R/S分析法中的Hurst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 ,并采用修正后的Hurst经验公式分析了地下水动态过程 .实例表明 ,采用R/S分析法对地下水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是合理的 ,修正后的Hurst经验公式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时间序列的分析 .同时采用R/S分析法定量描述了地下水动态过程的分形特征 ,得到了其分维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R/s分析 时间序列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36
12
作者 肖助力 龚仁喜 +2 位作者 陈双 于槟华 贾僖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0,共7页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谐波是实现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该方法在S变换的高斯窗函数中引入了三个参数p、q、?,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设置合适的参数,提...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谐波是实现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该方法在S变换的高斯窗函数中引入了三个参数p、q、?,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设置合适的参数,提取谐波成分、幅值、暂态发生的起止时间等特征信息。首先介绍了改进S变换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其次详细阐述了改进S变换应用于电力系统谐波检测的方法;最后分别对稳态、暂态及噪声环境下的谐波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该方法性能好、精度高,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仍能达到满意的检测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谐波检测 改进s变换 高斯窗 稳态 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的多态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陈东宁 姚成玉 党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9-905,共7页
为解决T-S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在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过程中运算复杂和只能单向推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的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给出的T-S模糊故障树向贝叶斯网络转化的方法确定贝叶斯网络的模型结构与... 为解决T-S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在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过程中运算复杂和只能单向推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的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给出的T-S模糊故障树向贝叶斯网络转化的方法确定贝叶斯网络的模型结构与条件概率表,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事件后验概率以及底事件重要度。该方法既能进行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及重要度的前向推理,又能进行故障诊断的反向推理,而且计算公式简单。最后通过900t提梁机液压驱动系统工程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 液压系统 可靠性分析 T-s模糊故障树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书斌 胡品慧 林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9-824,共6页
将T-S模糊模型和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把T-S模糊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得到状态和输出的预估值,并利用可测的过程变量对输出预估值进行反馈修正,然后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由修正后的预估值和... 将T-S模糊模型和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把T-S模糊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得到状态和输出的预估值,并利用可测的过程变量对输出预估值进行反馈修正,然后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由修正后的预估值和给定值计算出控制整个系统的控制律.本文还对串级CSTR控制系统的不同的初态、设定值及干扰情况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T-s模糊模型 非线性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广义系统的H_∞控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晓东 张庆灵 王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研究了T S模糊广义系统基于状态反馈的H∞ 控制问题· 首先给出了使得T S模糊广义系统二次可稳的一个新的充分条件 ,然后给出了相应的H∞ 控制存在的一个新的充分条件 ,其条件用一个负定矩阵的形式给出·给出的条件不但简洁而... 研究了T S模糊广义系统基于状态反馈的H∞ 控制问题· 首先给出了使得T S模糊广义系统二次可稳的一个新的充分条件 ,然后给出了相应的H∞ 控制存在的一个新的充分条件 ,其条件用一个负定矩阵的形式给出·给出的条件不但简洁而且包含了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广义系统 H∞控制 T-s模糊系统 二次稳定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掺杂TiO_2纳米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可见光降解性能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少友 冯庆革 +1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3-681,共9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硫掺杂二氧化钛(S-TiO2)、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及硫和铝共掺杂二氧化钛(S-Al-TiO2)纳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Raman、N2吸附-脱附等物相织构表征,同时研究了材料对溴甲酚绿(BCG)的可... 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硫掺杂二氧化钛(S-TiO2)、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及硫和铝共掺杂二氧化钛(S-Al-TiO2)纳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UV-Vis、XPS、Raman、N2吸附-脱附等物相织构表征,同时研究了材料对溴甲酚绿(BCG)的可见光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在S-Al-TiO2纳米材料中,硫以阳离子S6+进入二氧化钛晶格,铝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TiO2晶格中Ti的位置,其晶型为锐钛矿型。S、Al共掺杂能有效地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涵盖了可见光区并延伸到近红外区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决定于掺杂元素及其掺杂量。在25℃、pH=6.5下,S-Al-TiO2纳米材料对溴甲酚绿的可见光降解具有很高的活性,并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S与Al投料物质的量的比为1∶9时,S-Al-TiO2(1S-9Al)纳米材料对BCG的可见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3286 min-1,分别是纯TiO2、S-TiO2及Al-TiO2的5.46、2.62和4.63倍。50 min内,S-Al-TiO2(1S-9Al)纳米材料对BCG的可见光降解率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共掺杂 二氧化钛 固相反应 可见光降解 溴甲酚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与Schr(o|¨)dinger猫态相互作用系统中的保真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格日乐 萨楚尔夫 张彩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7-564,共8页
利用全量子理论及量子信息保真度理论,研究了薛定谔猫态光场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态保真度随时间的演化特性.讨论了光场强度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间的耦合强度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场强度可调制量... 利用全量子理论及量子信息保真度理论,研究了薛定谔猫态光场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态保真度随时间的演化特性.讨论了光场强度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间的耦合强度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场强度可调制量子态的保真效果,而原子间的耦合常数主要影响量子态保真度的振荡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保真度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s-cat态 s-cat态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掺杂纳米TiO2的可见光响应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珂敬 尚超峰 李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4-889,共6页
以硫脲为S的源物质,以钛酸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和FTIR等技术分析S掺杂对TiO2晶格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元素S在TiO2晶格中的化学状态以及所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结果表明:掺杂的S以S4+进入T... 以硫脲为S的源物质,以钛酸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和FTIR等技术分析S掺杂对TiO2晶格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元素S在TiO2晶格中的化学状态以及所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结果表明:掺杂的S以S4+进入TiO2晶格中取代部分Ti4+,形成Ti1-xSxO2催化剂;S4+在TiO2的价带上形成1个电子占据能级,价带上的电子占据能级的价带顶位主要由S3p态构成,同时S3p也有助于形成1个由Ti3d和O2p态构成的导带,S3p态与价带的交叉使价带变宽,导致能带变窄,从而改善TiO2的光谱响应,使吸收边缘扩展到可见光的区域。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证实硫掺杂明显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02光催化剂 掺杂机制 化学状态 可见光 吸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n-Bu)_4N]_2[MoOS_3(CuNCS)_3]的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郎建平 鲍时安 +5 位作者 朱慧珍 忻新泉 蔡进华 翁林红 胡永韩 康北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889-892,共4页
(NH4)2MoOS3、CuSCN、KSCN和(n-Bu)4NBr发生固相反应,产物经DMF/CH2Cl2处理,得暗红色标题化合物晶体[(n-Bu)4N]2[MoOS3(CuNCS)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6672(9)nm,b=1.6278(6)nm,c=1.9608(8)nm,β=110.05(4)°,Z=4.标题... (NH4)2MoOS3、CuSCN、KSCN和(n-Bu)4NBr发生固相反应,产物经DMF/CH2Cl2处理,得暗红色标题化合物晶体[(n-Bu)4N]2[MoOS3(CuNCS)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6672(9)nm,b=1.6278(6)nm,c=1.9608(8)nm,β=110.05(4)°,Z=4.标题化合物是具有网兜骨架的Mo-Cu-S杂核簇合物.Mo-Cu的平均键长为0.264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合成 晶体结构 钼铜硫簇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核反应堆功率积分控制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栾秀春 周杰 +1 位作者 杨爱民 翟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1,19,共7页
为了提高核反应堆运行的负荷跟随能力,提出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积分控制系统。首先,在若干个工作点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获得线性模型组;接着,使用成熟的状态反馈方法设计局部控制器;再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en... 为了提高核反应堆运行的负荷跟随能力,提出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积分控制系统。首先,在若干个工作点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获得线性模型组;接着,使用成熟的状态反馈方法设计局部控制器;再应用并行分布补偿(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PDC)方法,以在平衡工作点的相对中子密度作为前件变量,构造全局控制器。通过理论推演,获得了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表达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在大范围内是渐进稳定的。针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运行工况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显示,此核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负荷跟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负荷调节 T-s模糊模型 模糊控制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