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ilbert变换的结构内损耗因子测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广利 关成彬 胡生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统计能量分析法(SEA)被广泛用在中高频段预测复杂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传递,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获得每个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其中内损耗因子是表征子系统消耗能量能力的参数。为了测量结构在任意频率... 统计能量分析法(SEA)被广泛用在中高频段预测复杂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传递,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获得每个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其中内损耗因子是表征子系统消耗能量能力的参数。为了测量结构在任意频率范围内的平均内损耗因子,运用Hilbert变换得到响应信号的包络线函数,得到各频段的衰减曲线,可以求得结构的平均内损耗因子。依据上述原理,采用瞬态衰减法测量一块钢板的内损耗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统计能量分析法 内损耗因子 HILBERT变换 瞬态衰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与水分含量评估频域介电特征量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有元 高竣 +3 位作者 刘捷丰 张镱议 郝建 马志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5-221,共7页
为区分水分以及老化状态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响应的影响,更好地推动频域介电谱技术(FDS)应用于现场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无损评估,首先在实验室制备了不同含水量、不同热老化状态的油纸绝缘样品,然后在深入分析老化和水分对频域介电响... 为区分水分以及老化状态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响应的影响,更好地推动频域介电谱技术(FDS)应用于现场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无损评估,首先在实验室制备了不同含水量、不同热老化状态的油纸绝缘样品,然后在深入分析老化和水分对频域介电响应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介质损耗因数tanδ区分油纸绝缘水分和老化状态对频域介电响应影响的方法,并提取了能够量化绝缘纸水分含量及聚合度的频域介电特征量。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油纸绝缘样品的频域介电特征量在10-1~10Hz的频域范围内对水分反映灵敏,而老化仅仅在10-3~10-1Hz的测试频段内对该特征量的影响较大,该特征量在两频段范围内的最大值分别与绝缘纸水分含量、聚合度均存在拟合优度较高的指数函数关系。提取的特征量可进一步应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的无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油纸绝缘 老化状态 水分含量 特征参量 FDS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配电网电压不平衡优化抑制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雷 张涛 +2 位作者 蒲天骄 陈乃仕 孙英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09-3615,共7页
针对含有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考虑低压交流系统三相负荷不对称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基于PET的电压不平衡优化抑制方法。建立计及换流器损耗的多端口PET的稳态模型。分析其三相不平衡... 针对含有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考虑低压交流系统三相负荷不对称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基于PET的电压不平衡优化抑制方法。建立计及换流器损耗的多端口PET的稳态模型。分析其三相不平衡治理机理,较之传统变压器更加具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网损最小考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约束的优化模型,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所构造的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稳态模型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电压不平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电子式互感器误差状态相关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琛 张竹 +2 位作者 焦洋 李红斌 陈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5-53,共9页
现场复杂环境下电子式互感器误差影响量交叉作用,解耦困难,确定电子式互感器误差状态和各影响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较为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随机矩阵理论的误差状态相关性分析方法。基于滑动时间窗实时构建了评估矩阵,基于卡尔曼... 现场复杂环境下电子式互感器误差影响量交叉作用,解耦困难,确定电子式互感器误差状态和各影响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较为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随机矩阵理论的误差状态相关性分析方法。基于滑动时间窗实时构建了评估矩阵,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实现了稀疏情况下随机矩阵的扩展,建立了相关性评价指标d_(MSR)和I_(MSR),明确了相关性分析步骤。采用所提方法对互感器误差状态监测平台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确定1个或多个影响量对电子式互感器误差状态的作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随机矩阵 影响量 单环定理 评价指标 误差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绩效的驱动与障碍因素诊断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朝洪 孙丹 王志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从产业-社会-资源三者统筹发展的视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把信息熵与TOPSIS法相结合建立产业转型绩效评价模型,采用驱动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驱动因素及拖慢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 从产业-社会-资源三者统筹发展的视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把信息熵与TOPSIS法相结合建立产业转型绩效评价模型,采用驱动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驱动因素及拖慢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综合绩效水平经历了极差、较差、中等、良好4个发展阶段,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子系统是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中的系统层驱动因素,林业总产值、林下经济产值、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占比、森林生态旅游产值以及森林绿色食品产值是指标层驱动因素;社会子系统是产业转型的系统层障碍因素;销售产值、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比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产业转型 绩效评价 驱动因素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的电视指令制导导弹攻击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邦武 姜长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建立了电磁干扰条件下电视指令制导导弹攻击过程中的机弹数据链模型,分析了电磁干扰对导弹攻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后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建立了导弹攻击模态转换模型,并引入了状态转换因子以将导弹攻击目标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联系起来... 建立了电磁干扰条件下电视指令制导导弹攻击过程中的机弹数据链模型,分析了电磁干扰对导弹攻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后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建立了导弹攻击模态转换模型,并引入了状态转换因子以将导弹攻击目标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联系起来,通过仿真研究了电磁干扰各参数对机弹数据链和导弹攻击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状态机 电磁干扰 电视指令制导 导弹 数据链 状态转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演化过程度量
7
作者 王炜 李彤 郁湧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8,92,共3页
演化性是软件的固有属性。整个软件演化过程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同时该过程具有复杂性、持续变化性、自治性、并发性、迭代性等特点。这些属性决定了软件演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难以度量的过程。基于markov链理论,采用状态转移矩阵和权... 演化性是软件的固有属性。整个软件演化过程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同时该过程具有复杂性、持续变化性、自治性、并发性、迭代性等特点。这些属性决定了软件演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难以度量的过程。基于markov链理论,采用状态转移矩阵和权重因子等技术构造了关于软件演化过程对资源开销的度量模型。软件演化过程度量体系的建立对进行软件演化管理、控制、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该体系的建立为软件演化的自适应演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演化 马尔可夫链 生产率 状态转移矩阵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的开放性——论外部因素对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8
作者 陈振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8,共6页
现代化并非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孤立、封闭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国际范围内多种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开放性的变迁过程。这些外部因素与国内因素的碰撞、交融和互动,是影响一国现代化起始、发展和模式转换的重要力量。认识外部因素这种作用,需要... 现代化并非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孤立、封闭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国际范围内多种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开放性的变迁过程。这些外部因素与国内因素的碰撞、交融和互动,是影响一国现代化起始、发展和模式转换的重要力量。认识外部因素这种作用,需要突破传统的内外因关系分析框架,用全球视野重新审视外部因素的非传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因素 民族国家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丽君 程久苗 +1 位作者 程建 费罗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9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实证检验、政策响应机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效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各影响因子作用结... 研究目的:探索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实证检验、政策响应机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效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各影响因子作用结果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中东部以及东北地区自然因素为土地利用隐性转型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在经济发展滞后、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对提升隐性形态发挥重要作用。(2)自然因素约束土地利用转型;转型进程与整体经济发展进程相吻合,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区位改善、技术进步都与隐性转型存在显著相关性;政策制度对隐性转型方向与效果起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论:未来要科学合理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并适时调整和创新目标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土地利用转型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轨道典型结构内损耗因子实验及验证
10
作者 余亮亮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王鹏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内损耗因子是衡量结构阻尼特性并决定振动能量耗散能力的重要参数,对高架轨道结构噪声的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瞬态衰减法基本原理,采用Hilbert法对高架轨道典型薄板结构进行测试分析,通过获取信号的衰减包络线,可求得结构在各频段的... 内损耗因子是衡量结构阻尼特性并决定振动能量耗散能力的重要参数,对高架轨道结构噪声的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瞬态衰减法基本原理,采用Hilbert法对高架轨道典型薄板结构进行测试分析,通过获取信号的衰减包络线,可求得结构在各频段的平均内损耗因子。基于测试所得损耗因子,建立混合FE-SEA箱梁模型,计算出箱梁结构噪声,并与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损耗因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薄板结构的损耗因子大致范围在0.01~0.02;高架轨道结构辐射声压级大小随着内损耗因子增大,呈现出衰减的规律;箱梁结构噪声的测试值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测试方法可行并可为高架轨道结构损耗因子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内损耗因子 瞬态衰减法 HILBERT变换 FE-SEA混合模型 结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