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汉玉 左承基 袁银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102,共6页
发动机怠速自动起停是轻度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避免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行,可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该文对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G)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起动动力学和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Matlab... 发动机怠速自动起停是轻度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避免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行,可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该文对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G)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起动动力学和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整车控制器模型,在NEDC循环工况下对发动机和ISG电机的协调输出转矩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进行了发动机起动及整车转鼓对比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Start/Stop系统能保证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正常停机,通过Start/Stop系统的协调控制,发动机在整个循环工况下运转平稳,转矩输出值在低油耗区;和传统车相比,加装Start/Stop系统的轻度混合动力车HC和CO排放下降明显,百公里油耗由8.60L下降到7.30L,节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试验 控制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 起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t-Stop技术的微混轿车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振磊 林逸 龚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对比分析了采用BSG系统混合动力轿车和加装智能启停(Smart Start-Stop)系统轿车的结构及其主要零部件,并介绍了Start-Stop系统工作原理。通过仿真,分别计算了传统车与加装Start-Stop系统轿车在ECE、EUD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 对比分析了采用BSG系统混合动力轿车和加装智能启停(Smart Start-Stop)系统轿车的结构及其主要零部件,并介绍了Start-Stop系统工作原理。通过仿真,分别计算了传统车与加装Start-Stop系统轿车在ECE、EUD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装Start-Stop系统轿车的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智能启停系统 循环工况 燃油经济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ISG型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立平 李守成 +1 位作者 吴海啸 岳宏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以一款正在开发中的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款ISG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 以一款正在开发中的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款ISG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tart/Stop控制能明显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以及舒适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混合动力 start/stop控制 AVL/CRUISE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汽车发动机start/stop模式的磁流变悬置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召学 杨青桦 +1 位作者 蔡强 刘天琴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针对汽车在start/stop模式下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和扭矩过大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惯性通道的流动模式磁流变悬置。在考虑了激励电流对磁流变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和悬置液阻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悬置的阻尼力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 针对汽车在start/stop模式下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和扭矩过大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惯性通道的流动模式磁流变悬置。在考虑了激励电流对磁流变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和悬置液阻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悬置的阻尼力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在励磁线圈作用下磁流变悬置磁路阻尼通道处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分析了激励电流和磁路的结构参数对悬置恢复力和可控力的影响规律。并对磁流变悬置进行了性能测试和start/stop模式下的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磁流变悬置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并且能有效地隔离汽车发动机在start/stop模式下的振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悬置 汽车发动机start/stop模式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Brushless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被引量:2
5
作者 骆光照 张围围 +2 位作者 杨南方 马鹏 刘卫国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154-160,共7页
A flux linkage compensation field oriented control (FOC)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uppress the speed and torque ripples of a brushless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in its starting process. The starting process was anal... A flux linkage compensation field oriented control (FOC)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uppress the speed and torque ripples of a brushless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in its starting process. The start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and the model of wound-field synchronous electric machine was established. The change of field current of the electric machine was described mathematically for simplified exciter and rotate rectifier.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ield control, the flux linkage compensation was introduced in d-axis current to counteract the flux ripple. Some simulation and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were implem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rushless ISG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flux linkage compensation starting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启停控制策略及动态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超 张宝瑞 +5 位作者 郭亚龙 刘斌 全向 白文刚 王利民 车得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9-1009,I0016,共12页
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发电系统启停兼具安全性与快速性,该文针对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段式的热态启停控制策略。两阶段分别利用阀门联合库存控制负荷策略和改变透平入口... 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发电系统启停兼具安全性与快速性,该文针对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段式的热态启停控制策略。两阶段分别利用阀门联合库存控制负荷策略和改变透平入口温度控制负荷策略来实现。并提出系统各设备依次冷态启停的实施方案。利用该文提出的启停控制策略,实现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启停过程。对系统启停过程的安全指标:压缩机喘振裕度、加热器最低流量、管壁温变化速率、工质高低压进行检验,所有安全指标均可得到满足。停机过程所花时间为1.11 h;启动过程所花时间为1.09 h,与文献相比,启动时长缩短0.57 h,停机时长缩短0.83 h,证明该文所设计启停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启停过程 动态特性 库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计及灵活性资源协同均衡的电力系统黑启动动态分区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 袁可心 +2 位作者 顾雪平 刘玉田 王洪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4-2096,I0004,共14页
研究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黑启动动态分区策略对于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计及灵活性资源均衡约束,建立了最大化分区凝聚度和机组加权发电量以及最小化子系统重构进度差异的黑启动动态分... 研究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黑启动动态分区策略对于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计及灵活性资源均衡约束,建立了最大化分区凝聚度和机组加权发电量以及最小化子系统重构进度差异的黑启动动态分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收缩时域预测控制方法建立黑启动动态分区滚动优化框架,进一步采用广义Benders分解,通过机组分区主问题与系统分区子问题的交互迭代实现模型求解。最后,以接入规模风电和储能的IEEE 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分区优化过程中灵活性资源的协同均衡支撑新能源机组的运行安全,实现系统分区重构过程对新能源机组出力的高效利用,有效提升了系统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黑启动 动态分区 规模风电 灵活性资源 收缩时域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研究
8
作者 肖云峰 张樱瀚 +2 位作者 张志莲 邓瑞洋 孙鑫悦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为揭示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顶箔与转子接触且顶箔之间相互搭接的几何约束,建立轴承顶箔结构的数学模型,结合圆的参数方程求解顶箔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轴承在启停阶段顶箔半径、厚度和数量对... 为揭示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顶箔与转子接触且顶箔之间相互搭接的几何约束,建立轴承顶箔结构的数学模型,结合圆的参数方程求解顶箔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轴承在启停阶段顶箔半径、厚度和数量对展角和安装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箔展角随着顶箔半径的增大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化规律,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加,顶箔展角的最大值逐渐减小且展角的变化范围缩小;顶箔展角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顶箔半径越小,顶箔展角对顶箔厚度的变化越敏感;安装角随着顶箔半径的增大呈抛物线式增加,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大呈线性减少;顶箔数量的增加会使得顶箔展角减小,但不会对安装角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型波箔轴承 顶箔结构 启停阶段 顶箔展角 安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一个单元动力完全缺失的动车组自动驾驶跟踪控制
9
作者 李茂青 王元 +1 位作者 周怀庆 高云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0-1491,共12页
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牵引/制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途若其某个动力单元的牵引/制动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此时采取应急措施需要切除该单元牵引/制动力,会导致单元动力的完全缺失。对于多质点模型动车组而言,该系统就会变为具有强耦... 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牵引/制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途若其某个动力单元的牵引/制动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此时采取应急措施需要切除该单元牵引/制动力,会导致单元动力的完全缺失。对于多质点模型动车组而言,该系统就会变为具有强耦合的欠驱动系统。为解决上述故障下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与精准停车控制问题,考虑将受控拉格朗日法进行扩展,设计一种可用于实现单欠驱动度动车组自动驾驶功能的跟踪控制器,从而达到容错控制的目的。首先,根据控制目标构造出期望的受控系统能量及拉格朗日函数,以此来导出原始动车组系统与受控系统相等价的匹配条件与显式匹配控制器的表示形式。其次,通过求解匹配条件得到故障动车组系统所需的具体匹配控制器。然后,直接选取受控系统能量作为Lyapunov函数,并利用LaSalle不变原理证明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由于故障动力单元的期望轨迹需满足期望轨迹匹配条件,所以利用数值分析得到故障单元的期望轨迹是该控制器设计的一个特点。最后,选取CR400BF型高速列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提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受控拉格朗日函数法的跟踪控制器通过协调列车各正常动力单元的车间耦合作用力对故障动力单元间接施加控制,能够使各动力单元对期望位移与速度实现稳定跟踪,满足精准停车的性能要求,有利于保证故障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并提高乘客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质点模型 动力完全缺失 欠驱动跟踪控制 受控拉格朗日函数法 精准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角回归的稀疏辨识与优化PID控制
10
作者 刘艳君 武禹辰 +1 位作者 陈晶 丁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6-2714,共9页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稀疏模型,然后将最小角回归算法用于稀疏系统辨识,并提出绝对角度停止准则,使算法经过少量的迭代即可获得模型的稀疏参数估计,并同时获得有效的时滞和阶次估计。结合辨识得到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指定相位点频率和增益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数值仿真和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仿真表明,该稀疏辨识算法在低数据量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角回归 稀疏系统辨识 时滞阶次联合估计 停止准则 优化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精准停车跟踪控制仿真实验设计
11
作者 王青元 周岑 +3 位作者 郭佑星 高枫 冷林 丁菊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9-74,共6页
针对复杂大坡道区段高速列车高效、精准停车问题,研究旨在实现空、电联合制动列车速度与位置双闭环精确跟踪控制目标。考虑制动系统空气制动与电制度分离的特性与响应时滞,建立了制动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基于终端滑模控制设计自动停车算... 针对复杂大坡道区段高速列车高效、精准停车问题,研究旨在实现空、电联合制动列车速度与位置双闭环精确跟踪控制目标。考虑制动系统空气制动与电制度分离的特性与响应时滞,建立了制动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基于终端滑模控制设计自动停车算法。为应对运行阻力动态时变和执行机构响应的不确定性,算法引入自适应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整定自适应系数,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基础上减小抖振。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制动模型,该算法可将列车停车点的终端位置误差控制在10 cm以内;与现有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相比,其控制平稳性显著提升。该研究可为高速列车按标停车的算法设计、验证测试及装置部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精准停车 空电分离特性 终端滑模控制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调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磊磊 王孝全 +7 位作者 聂浩 柳成亮 魏绍青 郝海俊 李绍军 冯浩 吕俊复 柯希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3,I0015,共11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低负荷率下维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总压火时长超过110 min,压火结束后又能以3.5%Pe/min的速率实现热态再启。压火期间,平均床温以2.2℃/min的速度从800℃降至553℃;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分别下降了165℃和1.7 MPa;各受热面横向温度偏差基本在10℃以内;汽轮机和发电机运行平稳,各项参数都在安全限值以内。扬火瞬时烟气CO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但无爆燃风险。调峰全过程尘硫氮污染物排放小时均值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该研究为深入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对高比例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煤电 循环流化床(CFB) 全负荷调峰 快速启停 压火热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冰 孙广宇 +3 位作者 杨斌 刘志力 王晓东 刘颖明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在输电线路中,受线路阻抗影响,储能电站系统难以按照容量合理分配储能电站系统功率。为了更好地促进黑启动的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储能电站电池发电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 在输电线路中,受线路阻抗影响,储能电站系统难以按照容量合理分配储能电站系统功率。为了更好地促进黑启动的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储能电站电池发电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首先引入虚拟阻抗,消除了由线路阻抗引发的母线电压波动,以提高储能电站系统功率分配精准度;然后,针对储能电站内多储能单元并联时,由于线路阻抗的影响造成各储能单元功率分配不均问题,分析了多个储能装置并联时的功率传输和环流特性,使得黑启动系统不断完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实验平台和半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VSG控制 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效率和启停特性的大规模离网风电制氢多电解槽切换调度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涛 杨文博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针对大规模离网风电碱性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宽功率波动适应性及其使用损耗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多台小容量电解槽组合与单台大容量电解槽对宽功率波动的适应能力,建立多台碱性电解槽共用一套气液处理装置(多对一)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并... 针对大规模离网风电碱性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宽功率波动适应性及其使用损耗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多台小容量电解槽组合与单台大容量电解槽对宽功率波动的适应能力,建立多台碱性电解槽共用一套气液处理装置(多对一)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并综合考虑碱性电解槽的效率特性和启停特性,以制氢系统利润最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鹈鹕优化算法(POA)的离网风电制氢多电解槽切换调度策略。对不同的切换调度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多对一离网风电制氢系统采用基于POA的切换调度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宽功率波动,同时减少电解槽启停次数,提高电解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 多电解槽 鹈鹕优化算法 宽功率 切换策略 效率特性 启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同步发电机主导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提高措施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秦然 巫绍辉 +5 位作者 韩汝帅 张旺 钱涛 全相军 侯凯 吴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0,共20页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虚拟惯性支撑,未来将出现多VSG协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场景。确保VSG技术引入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该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故需要重点研究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文中首先综述了主配电网中的VSG稳定性研究进展,介绍了VSG技术原理,梳理了电流源型VSG和电压源型VSG的拓扑结构和特性。接着,针对VSG单机本体到多机协同,详细介绍了小信号稳定和暂态稳定的主流分析方法和稳定性提升措施。然后,聚焦于微电网应用中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从微电网初建阶段到常态化调度阶段,从设备层面到系统层面,全时序多层次分析了VSG技术在其中面临的稳定性难点。最后,给出了VSG技术稳定性研究后续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 微电网 黑启动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art:一种分阶段TCP慢启动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晓衡 陈志刚 +1 位作者 张连明 曾碧卿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8-1731,共4页
针对现有TCP算法慢启动机制窗口指数增长导致一个窗口中出现多个包丢失现象,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TCP慢启 动机制-P-Start.该方法利用零界点(ssthresh/2)将慢启动分为两个阶段,窗口小于零界点,呈指数增长;窗口大于零界点,则以 负指数方... 针对现有TCP算法慢启动机制窗口指数增长导致一个窗口中出现多个包丢失现象,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TCP慢启 动机制-P-Start.该方法利用零界点(ssthresh/2)将慢启动分为两个阶段,窗口小于零界点,呈指数增长;窗口大于零界点,则以 负指数方式增长,逐步迭代逼近门限值;使拥塞窗口增加幅度在连接启动时和过渡到拥塞避免阶段比较小,而在零界点附近窗 口增加幅度大,从而有效避免了多个包丢失现象的发生,实现连接的平滑接入和过渡到拥塞避免阶段.考虑到慢启动传输效率 低,改进算法通过参数配置,加快窗口的增加速度,减少慢启动的持续时间,提高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Start有效地提高 了TCP协议的稳定性和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拥塞控制 慢启动 分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特性
17
作者 陈荣洲 刘华良 +3 位作者 陈宣有 张鑫鑫 王鹏飞 赵文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1-347,共7页
为了揭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规律,为水轮机运行故障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以滩坑水电站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平台下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典型启停机工况开展一维仿真计算,并基于多相流模型开展启停工况下不同进口速度及转轮转... 为了揭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规律,为水轮机运行故障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以滩坑水电站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平台下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典型启停机工况开展一维仿真计算,并基于多相流模型开展启停工况下不同进口速度及转轮转速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轮机压力波动有2种方案,即启动时逐步打开导叶开度以及停机时减小导叶开度后缓慢打开;湍流强度分布随进口流速及转速变化明显,随着水轮机转轮转速增大,该现象尤为明显;由于能耗增加,水轮机出力效率逐渐减小.由于水轮机出口区域水头较高,较容易形成负压或者水流断层的现象,因此,为避免水轮机低流速下转速过高,建议机组避免在低速工况下甩负荷运行.研究结果可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故障预警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启停机过程 压力脉动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启停调峰试验
18
作者 宋海峰 王君峰 +6 位作者 安仲红 兰文祥 常健 郭金亮 郎丽萍 柯希玮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0,共8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FB机组在压火时能够快速达到近零负荷(平均负荷变化率接近10%Pe/min),之后维持热备状态达108 min。压火后,锅炉迅速转入湿态运行,主蒸汽压力以0.13 MPa/min的速度快速下降。通过合理控制给水流量,水冷壁和水冷屏工质温度及壁温均保持稳定。残炭燃烧释放热量使压火期间床温下降缓慢,同时为扬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扬火阶段,机组能够迅速启动,NO_(x)排放质量浓度瞬时峰值达101 mg/m^(3),但小时均值稳定在50 mg/m^(3)以下。在整个试验期间,SO_(2)排放质量浓度始终低于35 mg/m^(3),污染物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汽轮机和发电机在压火热备及启停期间的各项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主蒸汽压力下降速度过快和主蒸汽温度过热度较低是限制本次试验压火时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CFB机组启停调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调峰 压火热备 快速启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tart:基于带宽测量的分阶段TCP慢启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晓衡 陈志刚 +1 位作者 张连明 曾碧卿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2-102,共11页
针对TCP慢启动机制门限值参数难于设置以及突发流量引起网络抖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测量及分阶段实施的TCP慢启动改进算法。该方法利用在线网络带宽测量技术,探测出网络带宽,从而根据网络状态的动态变化实现慢启动门限值的动态更... 针对TCP慢启动机制门限值参数难于设置以及突发流量引起网络抖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测量及分阶段实施的TCP慢启动改进算法。该方法利用在线网络带宽测量技术,探测出网络带宽,从而根据网络状态的动态变化实现慢启动门限值的动态更新,同时,采用分阶段方法调节拥塞窗口的增加,在拥塞窗口大于门限值一半时,拥塞窗口增幅为门限值和拥塞窗口差值的一半,逐步迭代逼近门限值,使拥塞窗口在连接启动和过渡到拥塞避免阶段增加幅度比较小,而在中间阶段窗口增加幅度比较大。有效避免了多个分组丢失现象的发生,实现了连接的平滑接入和过渡到拥塞避免阶段;为提高改进算法的性能,设计了一种灵活的参数化的模型和自适应参数设置方案。大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P-Start能在多种网络环境下有效改善网络性能,如降低分组丢弃数、减少数据传输时间、降低共享链路分组队列长度、保持连接的传输平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拥塞控制 慢启动 测量 分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起动结合改进滑模观测器的PMSM全速域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旭梅 谢佳莉 黄安贻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1,共12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性能,该文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全速域控制策略和算法,提出了一种I/F起动结合改进滑模观测器的控制策略,即在零低速域采用I/F起动控制,在中高速域采用改进滑模观测器,通过电流切换法来实现...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性能,该文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全速域控制策略和算法,提出了一种I/F起动结合改进滑模观测器的控制策略,即在零低速域采用I/F起动控制,在中高速域采用改进滑模观测器,通过电流切换法来实现两种不同速域控制方式的切换.针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文还开展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电流切换法能有效实现不同速域转速的平稳切换,并且中高速域的转速控制精度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I/F起动 改进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