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有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令心 孙柏涛 +1 位作者 刘洁平 吴平川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我国国家标准《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24335-2009已于2009年7月16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标准,本文介绍了该标准制定过程中一些有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主要回顾了我国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的发... 我国国家标准《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24335-2009已于2009年7月16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标准,本文介绍了该标准制定过程中一些有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主要回顾了我国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筑物 地震 破坏等级 划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长青 肖建庄 孙振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基于完成的6层现浇再生混凝土(RAC)空间框架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等级7级划分标准,明确了基于结构极限状态的抗震性能水平.采用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重破坏准则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能力评... 基于完成的6层现浇再生混凝土(RAC)空间框架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等级7级划分标准,明确了基于结构极限状态的抗震性能水平.采用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重破坏准则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基于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地震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发展过程,为基于性能的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RAC) 框架模型结构 振动台试验 震害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性能水平 地震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令心 郭宁 刘洁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3,共7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设备的抗震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与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一样,可作为震后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灾害损失评估、烈度评定、工业设备安全鉴定以及震害预测和设备修复等工作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设备的抗震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与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一样,可作为震后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灾害损失评估、烈度评定、工业设备安全鉴定以及震害预测和设备修复等工作的基础,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根据以往工业设备的震害经验、设备自身的特性和震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程度等将工业设备划分为3类,参照《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5-2009)、《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6-2009)、《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SH3050-94)、《石油化工工程地震破坏鉴定标准》(SH/T 3135-2003),并结合工业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损坏的评定方法以及国内外有关工业设备抗震性能、震害分析和设备遭受地震后破坏程度的研究成果,对各类工业设备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备 地震 破坏等级 分等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