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伪善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鲁锦涛 郭帅帅 +2 位作者 王春燕 林文芳 郭晏伶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情境实验对362名被试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随着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的提高,...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情境实验对362名被试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随着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的提高,员工感知企业伪善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企业实质性社会责任行为中介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影响。研究2通过2(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高vs.低)×2(企业社会责任决策包容氛围:高vs.低)的情境实验对334份实验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1结果进行了再次检验,进一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决策包容氛围强化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企业实质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 员工感知企业伪善 重大突发事件 情境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微纳塑料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作者 崔铁峰 李道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微纳塑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关键的人体微纳塑料暴露数据,对微纳塑料进入人体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了解尚浅.目前的研究显示,微纳塑料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存在.但是,人体微纳塑料的实验分析方法尚未... 微纳塑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关键的人体微纳塑料暴露数据,对微纳塑料进入人体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了解尚浅.目前的研究显示,微纳塑料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存在.但是,人体微纳塑料的实验分析方法尚未统一,主要差异在于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手段,这增加了对微纳塑料在人体中的分布、转移、积累和排出进行系统性研究的难度.此外,纳米塑料(小于1μm)的研究还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微纳塑料标准品的实验研究结果虽然具有指导性,但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环境中微纳塑料的暴露风险,因此,在科学上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旨在为人体微纳塑料的实验分析方法和风险评估的标准化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塑料 人体暴露 实验分析方法 健康风险 风险评估的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用板式换热器标准修订介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永东 彭小敏 +2 位作者 于改革 李炅 吴晓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9,共6页
JB8701制冷用板式换热器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规定不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钎焊板式换热器、半焊板式换热器和全焊板式换热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的技术标准。标准对我国的紧凑式换热器产品走出国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修订从... JB8701制冷用板式换热器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规定不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钎焊板式换热器、半焊板式换热器和全焊板式换热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的技术标准。标准对我国的紧凑式换热器产品走出国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修订从板式换热器国际先进技术状况出发,对板式换热器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结合ISO5148、UL207等制冷系统受压元件安全规范标准,基于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相结合的验证性试验方法,对钎焊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分析了钎焊板式换热器主要焊接的型式与特点,采用了ASMEⅨ中钎焊工艺评定的有关内容,首次提出钎焊板式换热器钎焊工艺评定的技术要求;深入研究了板式换热器的泄漏试验,结合EC842的有关规定,对比了不同制冷剂在标准规定工况下的泄漏指标。增加了作为冷凝器的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并增加了热泵机组下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测试工况。和JB8701-1998相比,标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板式换热器 标准 验证试验 设计 钎焊工艺评定 泄漏试验 性能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的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秀真 沈玉华 谢安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天然化合物定性定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仪也是一类贵重仪器。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原理、特点及其定性定量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建立HPLC内标法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天然化合物定性定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仪也是一类贵重仪器。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原理、特点及其定性定量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建立HPLC内标法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样品前处理方法、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HPLC的分离原理、操作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及其在天然化合物分析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中每人一份样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动手能力;此外该实验还特别培养了学生对贵重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实验教学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方法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小涛 轩福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45,共10页
从标准规范、简化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比了关于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发展的关于比例载荷及非比例载荷下安定极限载荷的简化算法(弹性补偿法和非线性叠加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和... 从标准规范、简化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比了关于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发展的关于比例载荷及非比例载荷下安定极限载荷的简化算法(弹性补偿法和非线性叠加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和弹性补偿法相比,非线性叠加法具有较高的效率、精度及广泛的适用范围。该研究对压力容器与管道及其他结构的安定性分析和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性 设计方法 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液化判别的液化系数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志全 姚海慧 +1 位作者 王玲玲 王光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砂土液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砂土液化判别的液化系数法,即应用各贯入试验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临界值与实测值之比,并结合液化系数曲线,对砂土液化程度进行判别.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滹沱河段引水干渠地基砂土液化的评价为... 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砂土液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砂土液化判别的液化系数法,即应用各贯入试验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临界值与实测值之比,并结合液化系数曲线,对砂土液化程度进行判别.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滹沱河段引水干渠地基砂土液化的评价为例,应用液化系数法对地基各土层的液化系数进行对比分析,探明液化程度较严重土层的存在位置,从而为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明确的依据.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简便明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系数法 标准贯入法 液化系数曲线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COD的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启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19,共2页
主要研究了如何运用国标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测定的UV254与COD值存在非常好的相关性,计算出的COD值与国标法测定的结果吻合度较高;并且该方法无需对被测样品进行任何处理就可直接测定,因此... 主要研究了如何运用国标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测定的UV254与COD值存在非常好的相关性,计算出的COD值与国标法测定的结果吻合度较高;并且该方法无需对被测样品进行任何处理就可直接测定,因此可节约测定成本,缩短测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垃圾渗滤液COD 试验研究 国标法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标准曲线相对定量PCR试验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66
8
作者 徐丽华 刘春雷 +4 位作者 常玉梅 梁利群 刘金亮 高国强 韩启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易操作、高通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度自动化和低污染等优点,并随新定量PCR仪及新操作方法的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定量PCR的高敏感性特点使得实验操作严格而繁...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易操作、高通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度自动化和低污染等优点,并随新定量PCR仪及新操作方法的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定量PCR的高敏感性特点使得实验操作严格而繁琐。阐述了一种改进的相对定量方法——双标准曲线法的试验原理和特点,描述了定量PCR体系的优化方式,探讨了试验误差分析方法及试验操作技巧,并就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讨论。试验证明,双标准曲线法是一种经济、简单而准确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标准曲线法 相对定量PCR 荧光扩增曲线 试验误差分析 归一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斑能量耗散轮轨磨损与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立昌 杨斌 +3 位作者 何成刚 朱文涛 王文健 刘启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5-950,共6页
为了建立轮轨磨损与损伤实验的统一标准,在目前实验方法研究轮轨磨损与损伤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斑能量耗散轮轨磨损与损伤机制的分析方法.针对轮轨磨损与损伤实验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对不同实验方法获得的磨损与损伤结果进行对... 为了建立轮轨磨损与损伤实验的统一标准,在目前实验方法研究轮轨磨损与损伤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斑能量耗散轮轨磨损与损伤机制的分析方法.针对轮轨磨损与损伤实验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对不同实验方法获得的磨损与损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接触斑能量耗散轮轨磨损与损伤机制的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轮轨材料与实验方法的单位面积轮轨接触斑耗散能-磨损率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轮轨材料的单位面积轮轨接触斑耗散能-磨损率变化曲线规律及轮轨损伤特征,可将轮轨磨损划分为3个分区:轻微磨损、严重磨损、灾难性磨损,单位面积轮轨接触斑耗散能-磨损率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可预测轮轨磨损;轮轨接触斑耗散能准确地表征轮轨磨损率和损伤形式,可用于轮轨磨损与损伤数据的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损 损伤机制 标准实验方法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标模式的冷凝泵汽蚀试验方法初探
10
作者 张奇志 李新华 +3 位作者 李华 初海波 刘旭 潘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通过对在模拟条件下的汽蚀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等方面的分析比对,提出冷凝泵非标模式的试验方法,并从理论与实际运用上分析其可行性,最终获得汽蚀试验的一种优化方案.根据优化方案提出改善冷凝泵汽蚀性能的实际运用实例以及其可行性.
关键词 冷凝泵 非标模式 汽蚀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锆和铪——应用均匀设计试验选择最佳显色条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志刚 张国权 吕小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2-97,共6页
研究了锆和铪的二甲酚橙络合物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对于Zr-XO,λmax=550nm;对于Hf-XO,λmax=546nm应用均匀设计试验选择最佳显色条件,作了标准曲线和标准回收试验,结果锆的回收率为99.74%... 研究了锆和铪的二甲酚橙络合物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对于Zr-XO,λmax=550nm;对于Hf-XO,λmax=546nm应用均匀设计试验选择最佳显色条件,作了标准曲线和标准回收试验,结果锆的回收率为99.74%;铪的回收率为99.79%同时用EDTA络合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EDTA络合滴定法的相对误差为0.22%和0.13%;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0.26%和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酚橙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均匀设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郗敏 郗厚叶 +3 位作者 王庆改 贾华丽 李悦 孔范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采用选择实验法从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湿地水质、生态功能、湿地景观6个属性出发,在胶州湾滨海湿地构建选择模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定量评估了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计算得出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补... 采用选择实验法从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湿地水质、生态功能、湿地景观6个属性出发,在胶州湾滨海湿地构建选择模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定量评估了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计算得出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为425.95元·(a·户)^(-1).与其他区域湿地相比,该补偿标准占青岛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相对较小.农户受偿意愿主要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个人健康状况和是否参加过环保活动4个变量的显著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个人健康状况越好,参加过的环保活动越多,个体支付意愿就越强烈.6个属性中,公众对湿地景观、水质和面积变化的关注程度更高,因为湿地景观变化、水质下降和面积减少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居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平.因此,保护湿地景观、净化湿地水质和恢复湿地面积应成为未来胶州湾滨海湿地保护和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胶州湾 选择实验法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丝”、“生丝试验方法”国家新标准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生丝国家标准修订小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9,22,共5页
生丝国家新标准将于 2 0 0 2年 5月 1日正式实施。文中综述报告了标准的修订原则与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生丝等级评定项目、试验方法、指标水平等 。
关键词 生丝 试验方法 标准 修订原则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性能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汪伟 张同生 +3 位作者 陈灿峰 吴正德 韦江雄 余其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34-3643,共10页
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是一种高流动性、可控低强的新型充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回填、道路基层、管道垫层等工程。目前,我国尚无CLSM性能测试标准,主要借鉴国外标准与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相关评价方法,亟待制定合理、统一、系统的性能... 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是一种高流动性、可控低强的新型充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回填、道路基层、管道垫层等工程。目前,我国尚无CLSM性能测试标准,主要借鉴国外标准与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相关评价方法,亟待制定合理、统一、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标准,规范和促进CLSM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现有CLSM相关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环境影响、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从测试原理、实验参数、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CLSM性能测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制定和完善CLSM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材料 可控低强度材料 性能测试方法 测试原理 实验参数 测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