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n thin film alloy resistance and its stability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继承 彭银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Alloy thin film for advanced pressure sensors was manufactured by means of ion-beam sputtering SiO2 insulation film and NiCr thin film on the 17-4PH stainless steel elastic substrate. The thin film resistance was resp... Alloy thin film for advanced pressure sensors was manufactured by means of ion-beam sputtering SiO2 insulation film and NiCr thin film on the 17-4PH stainless steel elastic substrate. The thin film resistance was respectively heat-treated by four processes. The effects on stability of thin film alloy resista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paramaters of heat treatment that make thin film resistance stable were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ost stable thin film resistance can be obtained when it is heat-treated under protection of SiO2 and N2 at 673 K for 1 h, and then kept at 473 K for 24 h. Pressure sensor chips of high precision for harsh environments can be manufactured by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film ALLOY RESISTANCE HEAT treatment stability pressure sens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of Tea Catechins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Green Tea Extracts as Affected by Boiling-treat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De-Song Tang Hui-Ling Liang 《茶叶》 2013年第4期394-400,共7页
Stability of tea catechins an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green tea extracts as affected by boiling-treatment from 1 to 5h were studied.Green tea catechins were partially epimerized from epi-form to nonepi-form und... Stability of tea catechins an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green tea extracts as affected by boiling-treatment from 1 to 5h were studied.Green tea catechins were partially epimerized from epi-form to nonepi-form under boiling-treatment.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of the samples under the boiling-treatment for 1 to 4h showed the sa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mparing with the untreated sample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P > 0.05) of total catechins when the green tea extracts were boiling-treated for 1h.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P > 0.05) reduction of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when the samples were boiling-treated for 1h,no significant(P> 0.05) reduction of the scavenging ability against DPPH and O-·2when treated for 2h,and no difference on scavenging ability against OH when treated even for 5h.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iling-treatment for 1h had limited effect on total catehins and phenols content in green tea extracts.Green tea extracts still remained excellent in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fter boiling-treated for 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抗氧化性能 儿茶素 稳定性 沸腾 自由基清除能力 抗氧化能力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very of Hg(Ⅱ)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omplexation-ultrafiltration using rotating disk membrane and shear stability of PMA-Hg complex 被引量:1
3
作者 ZHOU Han QIU Yun-ren CHEN Yu-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507-2514,共8页
Copolymer of acrylic acid and maleic acid(PMA)was used to remove Hg^2+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omplexation-ultrafiltration(C-UF)through rotating disk membrane(RDM).The effects of P/M(mass ratio of PMA to metal ions),... Copolymer of acrylic acid and maleic acid(PMA)was used to remove Hg^2+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omplexation-ultrafiltration(C-UF)through rotating disk membrane(RDM).The effects of P/M(mass ratio of PMA to metal ions),pH and rotation speed(N)on the interception of Hg^2+were investigated.The interception could reach 99.7%at pH 7.0,P/M 6 and N less than 1890 r/min.The shear stability of PMA-Hg complex was studied by RDM.The critical rotation speed,at which the interception starts to decrease,was 1890 r/min,and the critical shear rate,the smallest shear rate at which PMA-Hg complex begins to dissociate,was 2.50×10^5s^-1 at pH 7.0.Furthermore,the critical radii we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s and pH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radius decreased with the rotation speed and increased with pH.Shear induced dissociation coupling with ultra?ltration(SID-UF)was efficiently used to recover Hg^2+and P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ation-ultrafiltration shear induced dissociation rotating disk membrane shear stability wastewater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gnetic fields on the penetration ability of a shaped charge jet at different standoffs
4
作者 Bin Ma Zheng-xiang Huang +3 位作者 Zhong-wei Guan Xin Jia Xu-dong Zu Qiang-qiang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722-1730,共9页
The influ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on the stability of a shaped charge jet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t standoffs of 490,650 and 800 m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out and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are compared in ... The influ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on the stability of a shaped charge jet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t standoffs of 490,650 and 800 m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out and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shaped charge jet form,stability and penetration ability.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one-dimension fluid dynamics is then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 of the shaped charge at those three standoffs and magnetic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netration capability can be enhanced in more than 70%by the magnetic field.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reasonably good correlation.In addition,the parameters introduced in the theory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experiments at three standoff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d charge jet stability PENETRATION magnetic field Coupling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I 617的磁悬浮流体机械振动与稳定性评估
5
作者 张越 徐园平 +1 位作者 周瑾 周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6-992,共7页
为评估磁悬浮流体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应用API 617标准对其振动和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对API 617标准中关于磁悬浮流体机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介绍;然后,以一台磁悬浮风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PI 617标准开展转子动力学分析... 为评估磁悬浮流体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应用API 617标准对其振动和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对API 617标准中关于磁悬浮流体机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介绍;然后,以一台磁悬浮风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PI 617标准开展转子动力学分析、闭环传递函数测试、振动分析、稳定性评估等工作.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API 617标准要求,转子运行转速与刚体临界转速、一阶弯曲临界转速之间的分离裕度分别为69.7%和53.8%,设计合理;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准确,可用于预测转子的动力学行为;径向磁悬浮轴承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峰值均处于等级A范围内,轴向磁悬浮轴承处于等级B范围内,满足长期稳定运行要求;运行转速范围内转子振动小于10μm,远小于振动极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流体机械 磁悬浮轴承 API 617标准 振动分析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猝发多脉冲感应腔磁芯直流复位系统研制
6
作者 吕璐 黄子平 +4 位作者 叶毅 李铭玮 陈楠 高峰 陈思富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3,共6页
对多组磁芯进行并联复位时,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会导致装置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将原高功率猝发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磁芯脉冲并联复位系统改造为直流复位系统,该直流复位系统利用继电器对每个感应腔的复位电路进行单独控制,... 对多组磁芯进行并联复位时,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会导致装置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将原高功率猝发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磁芯脉冲并联复位系统改造为直流复位系统,该直流复位系统利用继电器对每个感应腔的复位电路进行单独控制,在使用可以周期性重复输出的恒流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多组磁芯一对一的直流复位,解决了脉冲并联复位引起的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的问题。工程实施中,系统通过两套恒流源与8套切换控制箱协同工作对94组感应加速腔磁芯进行复位,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维护成本。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改进后加速器的多脉冲稳定性显著提升,加速器束心位置抖动由1.3 mm降至1 mm以下。介绍了猝发多脉冲感应腔磁芯直流复位系统的工程设计思路、关键器件以及最终的工程布局和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磁芯 直流复位系统 切换控制箱 运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7
作者 张威 程爱军 +3 位作者 吕超亮 徐晓阳 刘民 郭建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仅观察、支具、特定运动疗法(Schroth、SEAS等)、中医疗法、康复技术、一般运动疗法对青少年轻、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Cobb角的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 目的:系统评价仅观察、支具、特定运动疗法(Schroth、SEAS等)、中医疗法、康复技术、一般运动疗法对青少年轻、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Cobb角的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索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保守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9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IS保守治疗对患者Cobb角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从高到低依次为:Schroth+肌筋膜链康复技术>Schroth+色努支具>核心稳定训练+电针与整脊>Schroth+肌筋膜链推拿手法>Schroth+不同坐姿骑马训练>Schroth+“分节段式”脊柱推拿手法>Schroth+“通督五线”针法>Schroth+平乐正骨手法>Schroth+悬吊训练>核心稳定训练>“三步七法”推拿>“通督五线”针法>Schroth>自我矫正>仅观察>Schroth家庭疗法+推拿三维平面手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Schroth家庭疗法。结论:青少年轻、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保守治疗中,Schroth结合肌筋膜链康复技术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治疗 COBB角 Schroth 肌筋膜链康复技术 核心稳定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磁控变压器附加控制
8
作者 赵国生 王洪光 李辉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低频振荡现象越来越频繁,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磁控变压器的...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低频振荡现象越来越频繁,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磁控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了其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含磁控变压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分析了磁控变压器的阻尼特性,说明了磁控变压器附加控制为电力系统提供阻尼的机理。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频域法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算例。最后,通过Simulink时域仿真验证了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低频振荡 磁控变压器 附加阻尼控制器 单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槽磁流体稳定性判定:基于垂直磁场B_(z)算术平均值的研究
9
作者 杨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明B_(z0)对电解槽磁场设计具有显著指导作用。提出了基于B_(z0)的MHD稳定性判定模型,并对比了不同稳定性判据的优缺点,为铝电解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垂直磁场 算术平均值 磁流体动力学稳定性 B_(z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及其乳液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秀清 高颖 +4 位作者 宣希寰 韩田露 朱颖 黄雨洋 付雨欣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04-411,共8页
近年来,大豆蛋白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优异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豆蛋白作为乳化剂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改性处理成为提升其乳化能力的关键措施。热处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能够引起大... 近年来,大豆蛋白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优异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豆蛋白作为乳化剂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改性处理成为提升其乳化能力的关键措施。热处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能够引起大豆蛋白的变性和聚集,从而显著影响其结构和功能,进而增强大豆蛋白乳液的乳化性和稳定性。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乳液制备、热处理对大豆蛋白二级结构、亚基、粒径电位及其乳液性质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其在乳化性、乳液稳定性、流变性及界面特性方面的作用。此外还探讨了大豆蛋白乳液在3D打印、活性物质递送及生物塑料领域的潜在应用。最后,针对未来大豆蛋白乳液的发展,提出了优化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的建议,以期为大豆蛋白乳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热处理 乳液 蛋白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对旋式主通风机缝-槽耦合机匣处理扩稳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庆光 刘海秀 +1 位作者 王钦昌 林先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1,共7页
以扩稳性能良好的逆角向缝机匣处理为基础,通过在缝的不同轴向位置增设周向槽,得到三种逆角向缝-周向槽耦合机匣处理,并将其应用于FBCDZ-No20型矿用对旋式主通风机。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逆角向缝和三种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对风机扩稳... 以扩稳性能良好的逆角向缝机匣处理为基础,通过在缝的不同轴向位置增设周向槽,得到三种逆角向缝-周向槽耦合机匣处理,并将其应用于FBCDZ-No20型矿用对旋式主通风机。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逆角向缝和三种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对风机扩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角向缝机匣处理可有效提高对旋风机的稳定裕度,采用三种逆角向缝-周向槽耦合机匣处理,都可进一步提高风机的稳定裕度,但也会引起峰值效率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当周向槽位于逆角向缝的前端时,扩稳效果最好,但效率损失也最大。随着周向槽向缝的尾端移动,扩稳能力逐渐减弱。实施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后,前级叶片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压差的显著变化使得叶顶泄漏流的驱动力增大,而且由于对前级叶顶通道内气流的抽吸和喷射作用,吹除了叶顶通道内的低速气流,减轻了流动堵塞,增大了叶顶泄漏流的轴向速度,改善了叶顶区域流场,延缓了失速的发生,因而提高了风机的稳定裕度。然而,气流在缝-槽耦合机匣处理内部产生的流动损失,以及由机匣处理产生的射流与叶顶通道内气流之间的掺混所引起的流动损失,都导致风机峰值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风机 逆角向缝 缝-槽耦合机匣处理 稳定裕度 扩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改性沥青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高英力 李昀博 +3 位作者 田维伟 朱俊材 廖美捷 王蒴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3,共10页
预处理技术作为提升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对胶粉预处理新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本文从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综合性能表... 预处理技术作为提升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对胶粉预处理新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本文从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综合性能表现以及微观影响机制等角度,对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概括,并探讨了预处理技术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提升的内在原理、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整体改性技术中,物理辐射法、机械化学挤压法和微生物代谢法分别在胶粉改性过程中发挥着高效环保改性、规模化稳定生产和无害化环保处理的独特优势;在表面改性技术中,溶液浸泡法、偶联活化法、等离子活化法和表面接枝活化法分别在胶粉改性过程中展现出基础表面改性、高效界面整合、深层次表面重构和先进功能化构建的优化效能。未来将推动胶粉预处理技术向高效、环保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创新耦合方法、绿色技术和智能调控实现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改性沥青 预处理 储存稳定性 整体改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巴滩水电站右岸坝肩高边坡变形机制分析与加固治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冲 刘小强 +4 位作者 胡璇 张敬 潘燕芳 位伟 姜清辉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7-486,共10页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青藏高原边缘复杂地质带,枢纽区边坡开挖高度大、卸荷强烈、地质结构复杂。右岸坝肩边坡施工期现场巡查中发现,沿f29、fr18、f85等断层在坡表与平硐内出现了300多条裂缝,厘清边坡的变形开裂机制、准确评价边...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青藏高原边缘复杂地质带,枢纽区边坡开挖高度大、卸荷强烈、地质结构复杂。右岸坝肩边坡施工期现场巡查中发现,沿f29、fr18、f85等断层在坡表与平硐内出现了300多条裂缝,厘清边坡的变形开裂机制、准确评价边坡开裂后的现状稳定性,是否需要采取应急加固处置是叶巴滩水电站施工过程中亟需回答的关键工程技术难题。采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监测资料分析、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叶巴滩右坝肩变形的边界条件和破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边坡变形开裂成因机制为开挖卸荷、支护滞后和施工渗水软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沿NW向和EW向结构面组合楔形块体稳定性不断降低,产生了指向河床的蠕滑变形;控制边坡整体稳定性的上、下游边界分别为f85和f29,破坏模式为楔形体滑动。根据该块体滑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提出了针对f29和f85断层布置带有键槽的抗剪洞的应急加固措施,并辅以锚索强腰、排水等工程措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应急加固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块体安全系数,加固后的边坡满足稳定性要求。研究成果对类似变形开裂破坏的岩质高边坡机理分析及应急加固处置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巴滩水电站 坝肩边坡 开裂变形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加固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类型对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物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雪艳 杨国龙 +3 位作者 王雅娟 杨瑞楠 张泽楠 刘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1,共8页
旨在为高稳定性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以亚麻籽油为油相,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油相及3种不同的乳化剂[吐温60(Tween60)、卵磷脂(PC)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高压均质法在60MPa压力下均质3次制备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通... 旨在为高稳定性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以亚麻籽油为油相,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油相及3种不同的乳化剂[吐温60(Tween60)、卵磷脂(PC)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高压均质法在60MPa压力下均质3次制备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通过测定乳液的粒径、界面面积和Zeta电位变化,考察乳化剂类型和油相质量分数对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乳液在37℃储藏不同时间的外观、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氧化产物、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考察乳化剂类型和油相质量分数对乳液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质量分数的增大,亚麻籽油乳液粒径增加,物理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降低;相同油相质量分数下各乳化剂乳液粒径大小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乳液的物理稳定性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在37℃储藏一定时间后,亚麻籽油乳液的POV水平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而TBARS水平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1)H NMR谱图显示,Tween60乳液中亚麻籽油的主要氧化产物为顺反共轭二烯基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次级氧化产物,PC乳液的氧化产物主要为顺反及反反共轭二烯基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次级氧化产物,SPI乳液中无显著的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氧化产物,但观测到醛、酮、醇类等次级氧化产物指纹峰,推测为SPI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共氧化产物指纹峰;气相色谱结果显示,不同乳化剂乳液中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损耗显著,不饱和脂肪酸总损耗程度为PC乳液>SPI乳液>Tween60乳液,其中PC乳液不饱和脂肪酸损耗较高,推测是由其共氧化导致。PC和SPI抑制了亚麻籽油在水包油乳液中的初级氧化过程,但其共氧化行为使亚麻籽油的次级氧化产物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乳化剂 水包油型乳液 物化稳定性 核磁共振(NMR) 氧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有序对Fe_(2)TiSb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阳义平 史孟冉 +2 位作者 鲁芷佑 陈红梅 欧阳义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研究Heusler合金中原子排列的方式对其结构稳定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eusler合金Fe 2 TiSb中原子不同排列方式对L21和XA相稳定性、磁性等的影响。可能的假想结构L211、L212、XA 1和XA 2分别由L21和反XA相中... 为了研究Heusler合金中原子排列的方式对其结构稳定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eusler合金Fe 2 TiSb中原子不同排列方式对L21和XA相稳定性、磁性等的影响。可能的假想结构L211、L212、XA 1和XA 2分别由L21和反XA相中不同Wychoff位置由不同原子占据获得,同时采用特殊准随机结构(SQS)方法建立了完全无序的Disord_A2结构。结果表明:从能量来看,L211、L212、XA 2相是最稳定的,而完全无序的Disord_A2结构则是最不稳定的。从力学稳定性来看,XA 1结构是不稳定的。电子结构计算表明,XA 1和Disord_A2具有金属性而其余为半金属性。Disord_A2具有最大的磁矩3.64μB/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第一性原理 磁性能 结构稳定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非晶合金研究进展
16
作者 袁嘉驰 井致远 +3 位作者 王香 张志彬 金国 梁秀兵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7,共14页
高熵非晶合金结合了传统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与高熵合金的化学无序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与起源,随后对其成分体系、制备方式... 高熵非晶合金结合了传统非晶合金的结构无序性与高熵合金的化学无序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与起源,随后对其成分体系、制备方式以及各种性能做出总结,从材料体系与制备方式两方面分析了高熵非晶合金形成非晶结构的原因,并解析了高熵非晶合金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的机理,最后展望了采用材料计算实现高通量的材料设计,重点探究材料的组合性能、涂层等新的制备方式,并且指出解决基础理论问题是促进该材料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磁性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含量对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赵院红 刘艳丽 +7 位作者 王艳 李仕林 王长鹏 王印 江爽 周培煊 田东承 李永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3,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Ga含量烧结Nd-Fe-B磁体,借助磁性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探针分析仪以及微磁学模拟系统研究了Ga含量对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0.4%(质量分数)Ga...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Ga含量烧结Nd-Fe-B磁体,借助磁性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探针分析仪以及微磁学模拟系统研究了Ga含量对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0.4%(质量分数)Ga时,磁体的磁性能最优,剩磁Br为13.58 kGs,矫顽力Hcj为19.71 kOe,最大磁能积(BH)_(max)为44.63 MGOe;同时磁体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提高。适量Ga的添加改善了磁体晶界相的润湿性,使磁体形成连续平滑的非磁性晶界层,同时生成Nd_(6)Fe_(13)Ga相;该相的形成降低了晶界Fe含量,减弱了晶界磁化强度,从而可抑制铁磁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显著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反磁化形核的微磁学模拟表明,适量Ga的添加能抑制富稀土相的团聚,有效降低三角晶界处的杂散场强度,并减少三角晶界相体积分数,从而明显减少反磁化形核位点,缩小反磁化形核区域,进而显著提升磁体的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ND-FE-B Ga含量 晶界相 磁性能 矫顽力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处理方式对亚麻籽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郑瑞 崔楠楠 +1 位作者 周大勇 刘惠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3,共7页
旨在为亚麻籽油体乳液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不同预热处理(蒸制、热烘、微波)的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水提法得到油体和浆液两相,将油体与浆液按质量比4∶6混合,经剪切分散后获得亚麻籽油体乳液,观测了油体乳液的外观、微观结构... 旨在为亚麻籽油体乳液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不同预热处理(蒸制、热烘、微波)的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水提法得到油体和浆液两相,将油体与浆液按质量比4∶6混合,经剪切分散后获得亚麻籽油体乳液,观测了油体乳液的外观、微观结构、粒径、水分分布、贮藏稳定性、环境稳定性(pH、盐离子浓度、温度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以探究预热处理方式对亚麻籽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预热处理组油体乳液和微波预热处理组油体乳液的外观均呈乳白色,而蒸制和热烘预热处理组油体乳液的外观均呈乳黄色;与未预热处理组相比,预热处理组油体乳液的平均粒径增大,水分子流动性增强,贮藏稳定性降低,其中微波预处理组油体乳液的变化相对较小;亚麻籽油体乳液的温度稳定性较好,但在pH为4的酸性环境和NaCl浓度大于100 mmol/L的条件下油体乳液的稳定性被破坏,预热处理降低了亚麻籽油体乳液的环境稳定性,其中微波预热处理影响最小;与其他2种预热处理和未预热处理相比,微波预热处理降低了亚麻籽油体乳液的氧化程度,提高了油体乳液的氧化稳定性。综上,微波是适合亚麻籽的预热处理方式,对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处理 油体乳液 理化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改性MOF-808掺杂聚醚酰亚胺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于思伟 钟招煌 +5 位作者 李新冬 郏江辉 蔡勐 包罗 朱勤燕 黄万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6-1375,共10页
通过混合法将单宁酸(TA)包裹在金属有机框架MOF-808纳米粒子的表面,制备了TA@MOF-808纳米粒子,然后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TA@MOF-808掺杂聚醚酰亚胺(PEI)的TA@MOF-808/PEI超滤膜。通过FTIR、XRD、SEM、XPS对TA@MOF-808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 通过混合法将单宁酸(TA)包裹在金属有机框架MOF-808纳米粒子的表面,制备了TA@MOF-808纳米粒子,然后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TA@MOF-808掺杂聚醚酰亚胺(PEI)的TA@MOF-808/PEI超滤膜。通过FTIR、XRD、SEM、XPS对TA@MOF-808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采用FTIR、AFM、接触角测试仪对膜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了表征,对超滤膜的溶剂通量和溶质截留率进行了测试,考察了TA@MOF-808纳米粒子掺杂质量分数(以制备超滤膜的原料总质量为准,下同)对TA@MOF-808/PEI超滤膜纯水通量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的影响,并分析其耐酸和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当TA@MOF-808纳米粒子掺杂质量分数为0.04%时,制备的TA@MOF-808/PEI超滤膜(M4)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在0.10 MPa跨膜压力下的纯水通量高达926.1 L/(m^(2)·h),对质量浓度1.0 g/L的BSA截留率为93.9%。在pH=3的稀硫酸溶液中进行14 d长期运行稳定性测试,M4纯水通量维持在840~845 L/(m^(2)·h),BSA截留率为97.5%;以质量浓度0.6 g/L的BSA溶液为模拟污染物的抗污性能测试中,M4纯水通量恢复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单宁酸 复合纳米材料 耐酸稳定 金属有机框架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治疗产后不同时期腰背痛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周婷 汤来娣 +1 位作者 陈玲 李善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5,共7页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DNS)对产后不同时期腰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的...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DNS)对产后不同时期腰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的产后腰背痛患者120例,分为A组(产后6个月内)、B组(产后6个月至1年)、C组(产后1~2年),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选择ESWT联合DNS的治疗方案,对比观察治疗前、治疗第4周以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核心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核心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及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时,三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核心肌力较治疗前提高(P<0.05);B组、C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亦明显高于B组(P<0.05);B组、C组的核心肌力明显低于A组(P<0.05),C组亦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时与治疗第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ESWT与DNS疗法能够有效缓解产后腰背痛症状,而且腰背痛的远期改善效果持续保持良好。即便对于产后2年的患者依然具有疗效,治疗效果最佳的时期为产后6个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腰背痛 治疗时机 体外冲击波疗法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