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ular automation model for analyzing capacity of branch road se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英姿 龙东方 史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44-1749,共6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traffic pressure of urban arterial road with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branch road,the vehicle meeting behavior on the branch road without divided lane was described,and the cellular auto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traffic pressure of urban arterial road with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branch road,the vehicle meeting behavior on the branch road without divided lane was described,and the cellular automation (CA) 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introducing meeting behavior to ref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safe meeting speed and road width.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depict several relation curves between road section capacity,speed and road width under different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s of traffic flow,as well as the curves between the major and minor direction saturation flow,speed and road width.These 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except the one-way road section capacity and speed remaining unchanged,other road section capacities and speeds under different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oad width.On narrow road,the two-way traffic capacity and speed are less than those of one-way traffic;on wide road,the two-way traffic capacity doubles that of one-way traffic,but their speeds are almost the same.As the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moves to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50/50,the major direction saturation flows and speeds as well as the minor direction speeds tend to decease,while the minor direction saturation flow tends to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traffic road section capacity safe meeting speed cellular autom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factor influence of cross-sectional airflow distribution in roadway with rough roof 被引量:1
2
作者 HU Jian-hua ZHAO Yang +3 位作者 ZHOU Tan MA Shao-wei WANG Xue-liang ZHAO 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067-2078,共12页
The wall surface roughness render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ventilation of roadways and cross-sectional wind speed distribution.Herein,the wall roughness(Ra)in the roadway has been defined theoretically.Moreover,three-... The wall surface roughness render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ventilation of roadways and cross-sectional wind speed distribution.Herein,the wall roughness(Ra)in the roadway has been defined theoretically.Moreover,three-center arched roadway model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roof roughness.The influence of inlet velocity,roof roughness and roadway height on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At Ra=0.1 m,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wind speed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wall to the point where 80%of the central wind speed is reached(DA).Also,the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creasing the roof roughness.However,the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becomes asymmetric at Ra=0.2 m and 0.3 m.Furthermore,the low-speed area(v≤1 m/s)started to concentrate on the roof with the increase of roadway height.Overall,an Ra value of<0.1 m ca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wall roughness on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of the roadway,which is sugges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ness model roadway section airflow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mine venti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阻抗建模与暂态分流特性
3
作者 吴丽然 吴命利 +1 位作者 刘建强 仇乐兵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分相区限制了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连续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高效性,基于电子开关的自动过分相技术是提高供电连续性的方法之一。提出一种采用晶闸管阀组作为电子开关的过分相系统阻抗建模方法,考虑晶闸管阀组非线性阻抗、... 分相区限制了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连续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高效性,基于电子开关的自动过分相技术是提高供电连续性的方法之一。提出一种采用晶闸管阀组作为电子开关的过分相系统阻抗建模方法,考虑晶闸管阀组非线性阻抗、传输线缆阻抗,分析列车通过锚段关节时晶闸管阀组、供电臂两回路的暂态分流特性,以及晶闸管阀组回路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现场试验证明阻抗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区 电子开关 阻抗建模 分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型变截面桩水平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伟 杨森 +2 位作者 瑜璐 赫山林 张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粉砂地基中刚性与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机理和变径因素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刚、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和常截面桩进行水平加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数值模... 目的为探究粉砂地基中刚性与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机理和变径因素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刚、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和常截面桩进行水平加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数值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下半段桩径减小阶梯型变截面形式对弹性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小,考虑材料利用率情况下,刚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比常截面桩提高6.4%,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提升33.28%;水平荷载相同条件下,刚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浅层土抗力大于常截面桩的,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浅层土抗力小于弹性常截面桩的;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力随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随变径比增加而减小。变径比为0.8,变径长度占比为50%时,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力接近于弹性常截面桩;与弹性常截面桩相比,当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变径比为0.8,变径长度占比为40%时,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提升最大。结论与常截面桩相比,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单位水平承载力更高,合理设置变径长度和变径比可以节约成本。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地基 阶梯型变截面桩 水平承载机理 变径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展布
5
作者 王海军 孟宪武 +3 位作者 宋晓波 王东 王莹 赵姗姗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6-825,共10页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野外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文中对川西坳陷中段栖霞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地貌特征、沉积模式及地震属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栖霞组主要发育泥质灰岩、泥晶灰岩、颗粒灰岩及白云岩;栖霞组整体为潮湿浅海沉积环境,沉积...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野外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文中对川西坳陷中段栖霞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地貌特征、沉积模式及地震属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栖霞组主要发育泥质灰岩、泥晶灰岩、颗粒灰岩及白云岩;栖霞组整体为潮湿浅海沉积环境,沉积前、后均具有“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发育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3种沉积相及洼地、浅滩2种沉积亚相,浅滩发育主要受控于不整合面之下泥盆系及寒武系的岩性差异。内缓坡浅滩易发生准同生云化形成优质储层,中缓坡浅滩主要发生浅埋藏云化形成较差的储层,洼地边缘带滩体薄,仅发育薄储层。研究区栖霞组大邑—德阳浅滩相带是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为下步勘探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沉积模式 滩相展布 栖霞组 川西坳陷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型浮式防波堤的波浪消减性能分析研究
6
作者 马玉祥 田世豪 董国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了综合比选现有箱型浮式防波堤、分析其截面的改进设计方向,本文总结了目前提出的箱型浮式防波堤的截面型式,并收集对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其波浪消减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β,对各类浮堤的消波特性进行讨论,得到了不... 为了综合比选现有箱型浮式防波堤、分析其截面的改进设计方向,本文总结了目前提出的箱型浮式防波堤的截面型式,并收集对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其波浪消减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β,对各类浮堤的消波特性进行讨论,得到了不同截面型式浮式防波堤的消浪性能边界。结果表明:当入射波周期小于9 s时,各类浮堤的透射系数可达到0.5以下;当大于9 s时,浮堤的消浪能力大幅下降,透射系数集中在0.8~1.0。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种改进浮式防波堤截面的途径,建议优选组合异形截面并添设消波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消波特性 物理模型试验 截面型式 消波模块 消波评价参数 截面设计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布含水率梯度下圆木构件横截面湿度应力解析模型
7
作者 田盼盼 邱洪兴 +1 位作者 韩建红 韩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建立木构件湿度应力解析模型是研究木材干缩开裂规律及其对承载力影响的基础.首先通过木构件横截面应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含水率梯度下横截面应力分布模型;其次借鉴温度应力弹性解析模型和温—热类比关系,建立了非均布含水率梯度下木构件... 建立木构件湿度应力解析模型是研究木材干缩开裂规律及其对承载力影响的基础.首先通过木构件横截面应力平衡分析建立了含水率梯度下横截面应力分布模型;其次借鉴温度应力弹性解析模型和温—热类比关系,建立了非均布含水率梯度下木构件的平衡条件、物理条件、几何条件和协调方程,得到了木构件横截面切向、径向湿度应力的解析解、开裂临界含水率和切向拉压临界点;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以杉木圆柱构件为例,分析了不同参数(含水率差、构件直径、初末含水率值)对木构件横截面径向、切向湿度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构件横截面湿度应力分布与木构件初末含水率值及构件尺寸大小无关,而主要与含水率差和材料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应力 木构件横截面 含水率差 非均布含水率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CS 模型输入优化的水质污染因子识别分析
8
作者 陈向阳 黄国情 +1 位作者 雷少华 肖巍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河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城市化加剧,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严重恶化了水质。为准确识别和量化长江南通段水质污染因子,采用绝对主成分分析(APCS)优化输入的多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 河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城市化加剧,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严重恶化了水质。为准确识别和量化长江南通段水质污染因子,采用绝对主成分分析(APCS)优化输入的多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岭回归(RR)和套索回归(LR)。结果表明:APCS-RR模型在处理高度相关的水质数据方面表现优异,有利于精准识别和量化不同季节的污染因子贡献;长江南通段水质在枯水期与丰水期呈现显著差异,枯水期以无机盐类和矿物质污染为主,丰水期则以有机物和营养盐污染为主导;加强工业排放管控、优化农业种植模式、实施分季节的水质管理政策和措施等,可有效应对水质季节性差异带来的挑战。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水质与水环境管理策略奠定数据基础,也可为其他地区精确识别水质污染因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污染因子识别 多模型回归 绝对主成分 长江南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截面椭圆化的上跨基坑开挖诱发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差分解
9
作者 邓文武 黄大维 +1 位作者 宋仪 张志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30,共11页
为解决现有基坑上跨开挖诱发既有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简化解中往往忽略其横截面椭圆化的不足问题,借助两阶段分析法基于修正Mindlin应力解计算开挖卸荷引起的附加应力,并将既有隧道建模为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短梁-弹簧模型,同时基于严... 为解决现有基坑上跨开挖诱发既有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简化解中往往忽略其横截面椭圆化的不足问题,借助两阶段分析法基于修正Mindlin应力解计算开挖卸荷引起的附加应力,并将既有隧道建模为Pasternak地基上的Euler短梁-弹簧模型,同时基于严格的隧道横截面椭圆化参数方程推导其环间接头转动刚度计算公式,提出考虑横截面椭圆化的上跨基坑开挖诱发在役盾构隧道纵向非连续变形差分解。通过2个工程案例对纵向非连续变形差分解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进一步研究隧道环间接头刚度和纵向加固环数对其纵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纵向非连续变形差分解预测的隧道隆起变形与实测值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忽略隧道横截面椭圆化会导致对其隆起位移和环间张开量的低估以及环间错台量的高估,但当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时,截面椭圆化对隧道隆起位移影响较小,对环间变形影响不变。2)接头转动刚度的增加会减少隧道隆起位移和环间张开量,并增加环间错台量;而接头剪切刚度的增加会减少隧道隆起位移和环间错台量,并增加环间张开量。3)纵向加固能够有效降低上方开挖引起的隧道隆起位移,但加固环数的增加对进一步减少隧道隆起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跨基坑开挖 盾构隧道 纵向变形 纵向梁-弹簧模型 隧道横截面椭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钢-混结合段疲劳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海波 王鸿燊 王文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4-1885,共12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钢-混结合段的疲劳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的关键格室构件进行设计寿命期内疲劳验证试验,用试验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各种参数下的疲劳应力幅进行计算,结合Eurocode 3中的相关规...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钢-混结合段的疲劳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的关键格室构件进行设计寿命期内疲劳验证试验,用试验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各种参数下的疲劳应力幅进行计算,结合Eurocode 3中的相关规定预测钢-混结合段的疲劳性能。另外,选择支持向量机对多参数下的钢-混结合段疲劳性能进行评估。采用交叉验证等方法,调优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系数G和正则化参数C,以确保模型的最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准确率达98.78%,该方法为钢-混结合段的疲劳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分析方法,可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结合段 疲劳寿命 支持向量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屈服线模型的X形方钢管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必大 刘威 +1 位作者 王蓉 吴剑国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7,共9页
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在土木工程、海洋工程中有广泛的运用,但当前规范公式(基于简单屈服线模型)仅考虑主管表面贡献而低估了节点抗弯承载力。对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进行平面内受弯加载试验,根据节点变形特征提出用于节点平面内抗弯承载力计... 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在土木工程、海洋工程中有广泛的运用,但当前规范公式(基于简单屈服线模型)仅考虑主管表面贡献而低估了节点抗弯承载力。对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进行平面内受弯加载试验,根据节点变形特征提出用于节点平面内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全屈服线模型,该模型考虑节点域主管所有管壁(表面和侧壁)的承载贡献、且能反映支主管斜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形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为节点域主管管壁塑性软化后的撕裂破坏;根据试验和有限元参数化分析计算结果,基于全屈服线推导建立的理论计算式比规范公式能更好地预测节点实际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式仅略微高估节点抗弯承载力(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 平面内抗弯承载力 屈服线模型 支主管斜交 主管表面和侧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IVM的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雯欣 张珺璟 +3 位作者 辛存林 任珩 许华 朱珂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为评估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区,探究层次分析法-信息量耦合模型(AHP-IVM)对于研究区的适用度,基于638处泥石流灾害点位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地形起伏度、沟谷密度、距水系距离、水土流失敏感性、距断层距离、工... 为评估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灾害易发区,探究层次分析法-信息量耦合模型(AHP-IVM)对于研究区的适用度,基于638处泥石流灾害点位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地形起伏度、沟谷密度、距水系距离、水土流失敏感性、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植被覆盖度和距道路距离12个泥石流灾害关键控制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AHP-IVM进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区划.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易发性分区合理性条件、典型泥石流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在所有环境变量中,距道路距离和高程是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AHP-IVM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评价效果更优,基于其将研究区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5类易发区,经合理性条件和典型灾害事件检验,分区结果有较高的置信度,G212线陇南段泥石流易发性整体上沿道路向两侧递减,较高、高易发区内灾害密度超过0.6401处/km^(2),尤其K377~K465段,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面积最大,占道路两边区域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 耦合模型 信息量模型 层次分析法 G212线陇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与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的关系
13
作者 刘睿涵 刘昱彤 +4 位作者 周翔 王小毛 张杰 田璠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5~12月于万寿路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老年人1000例,最终820例老年人纳入研究,根据TyG指数分为低TyG...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5~12月于万寿路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老年人1000例,最终820例老年人纳入研究,根据TyG指数分为低TyG指数组(≤7.349)404例和高TyG指数组(>7.349)416例。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共纳入患者522例,分为低TyG指数1组(≤7.349)261例和高TyG指数2组(>7.349)26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与TyG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PSM分析来消除协变量的混杂效应,以发现不同分类中TyG指数与IC的关系。结果PSM前,低TyG指数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高TyG指数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高于高TyG指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M后,低TyG指数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高TyG指数组(P<0.05,P<0.01)。TyG指数的ROC曲线分析显示,截断值为7.349。以7.349为截断值,即TyG指数作为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与IC相关[OR=3.921,95%CI:2.800~5.491,P=0.001(模型1);OR=2.744,95%CI:1.739~4.329,P=0.001(模型2);OR=2.744,95%CI:1.805~4.171,P=0.001(模型3);OR=2.722,95%CI:1.530~4.843,P=0.001(PSM后)],显示,TyG指数仍是I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与不基线资料的社区老年人在调整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后仍相关。作为常规血液检查生成的指标,TyG指数在成本和时间方面具有优势。经过进一步验证,TyG指数可能为IC预测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数据相关性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夹芯复合舱段结构模型极限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李政杰 韩正君 +2 位作者 李明轩 胡嘉骏 冯国庆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6-1607,共12页
针对金属夹芯结构在主船体舱段结构中的实际应用,设计加工了一个I型金属夹芯复合舱段模型,通过四点弯曲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获取了I型金属夹芯复合舱段的典型失效模式和极限承载弯矩,试验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试验结... 针对金属夹芯结构在主船体舱段结构中的实际应用,设计加工了一个I型金属夹芯复合舱段模型,通过四点弯曲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获取了I型金属夹芯复合舱段的典型失效模式和极限承载弯矩,试验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I型金属夹芯结构失效以整体屈曲为主,板格局部屈曲为辅。同时,I型金属夹芯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可替代传统加筋板甲板和舷侧结构在舱段结构中应用。此外,金属夹芯复合舱段模型的制造成型,也演示验证了金属夹芯结构在船体结构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芯 舱段结构 极限承载能力 模型试验 四点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拟合映射的女性腰腹臀部三维模型构建
15
作者 林熹妍 姜丽霞 +2 位作者 张倩云 李涛 邹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重构腰腹臀三维模型,提出分段拟合的映射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三维点云及正侧面照片信息,探究特征截面层数并提取射线距离表征三维截面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正侧面照片腰腹臀的宽度及厚度6个尺寸表征二维照... 为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重构腰腹臀三维模型,提出分段拟合的映射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三维点云及正侧面照片信息,探究特征截面层数并提取射线距离表征三维截面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正侧面照片腰腹臀的宽度及厚度6个尺寸表征二维照片轮廓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结合分段策略确定宽度、厚度与射线距离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映射模型。最后通过点坐标求解将射线距离集坐标化,采用点-线-面的建模方法,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映射的腰腹臀部三维模型构建。结果表明:15层特征截面能有效表征腰腹臀部形态,重构误差达6.45 mm。相较于整体拟合,分段策略能显著提升相关性,75.9%样本相关性达到0.85以上,映射模型误差在-1.5~2.5 mm之间。通过重构与实际模型的尺寸对比,发现模型重构误差在3%以内,证明该构建方法的可行性,这可为二维照片轮廓重构三维人体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腹臀部 二维照片轮廓特征 三维截面特征 映射模型 点-线-面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
16
作者 文强 房帅平 +2 位作者 康炜 李伟 程高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0,共6页
研究目的:某山区铁路桥梁跨越V形深切峡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桥型选择困难。本文针对主跨210 m非对称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方案,研究其合理的结构构造形式,针对受力复杂的钢混结合段,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并根据受力特征对结... 研究目的:某山区铁路桥梁跨越V形深切峡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桥型选择困难。本文针对主跨210 m非对称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方案,研究其合理的结构构造形式,针对受力复杂的钢混结合段,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并根据受力特征对结合段的构造提出优化建议。对全桥从合理成桥状态、受力特征、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结论:(1)该桥采用主跨210 m非对称独塔斜拉桥方案与地形相适应,受力合理,静、动力及抗震检算均满足要求;(2)采用塔偏梁拱的成桥状态,可抵消部分活载产生的内力和变形,对结构受力有利;(3)优化后的钢混结合段钢顶、底板测点的荷载-应力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设计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顶、底板和钢内外腹板应力沿纵向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混凝土和钢箱之间未发生滑移,表明优化后结合段承载及传力均可满足要求;(4)本研究可指导铁路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并为钢混结合段的构造简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独塔 混合梁 模型试验 钢混结合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绿素分子光能吸收特性
17
作者 康华靖 李进省 +4 位作者 王复标 彭春菊 牛正文 段世华 叶子飘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4-1463,共10页
明确叶绿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深入了解植物光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定量且全面探讨光合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光强的响应,以大豆(Glycine max)为例,设置全日照和遮荫两种光强处理,首先测量CO_(2)浓度分别为300、400、500μmo... 明确叶绿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深入了解植物光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定量且全面探讨光合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光强的响应,以大豆(Glycine max)为例,设置全日照和遮荫两种光强处理,首先测量CO_(2)浓度分别为300、400、500μmol/mol和600μmol/mol时叶片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J/I曲线);测量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然后结合光合机理模型计算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_(ik))、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和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_(min))等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光合机理模型可很好地拟合两种光强条件下不同CO_(2)浓度下大豆叶片的J/I曲线,其决定系数均大于0.99;不同CO_(2)浓度下,遮荫和全日照下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范围分别为126.03-164.34μmol m^(-2) s^(-1)和273.33-326.92μmol m^(-2) s^(-1),τ_(min)值范围分别为16.15-22.93 ms和3.65-4.64 ms。与全日照相比,遮荫条件下大豆叶片捕光色素分子的光能吸收能力明显较低,而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数则明显较大。相同光照处理下,不同CO_(2)浓度对大豆叶片的σ_(ik)和τ_(min)值无显著影响,而σ′_(ik)值随着CO_(2)浓度增加而整体呈减小趋势。以400μmol/mol CO_(2)浓度时的相关光合参数为例,结合电子传递速率计算公式,首次从叶绿素分子光能吸收特性角度定量解释了全日照条件下大豆叶片具较高J_(max)的原因。这为定量研究叶绿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吸收 本征光能吸收截面 有效光能吸收截面 光合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体三维模型及空间展布特征
18
作者 李宏达 吴志春 +7 位作者 王健策 王永锋 李建峰 马粉玲 李华亮 李斌 祝一丹 袁凌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5-1179,共15页
胶东半岛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区,近年来随着勘查深度的持续增加以及对矿床三维地质特征与断裂控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已成功探明多个超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次研究基于MaptekVulcan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综合运用多源数据融合与地质体轮廓... 胶东半岛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区,近年来随着勘查深度的持续增加以及对矿床三维地质特征与断裂控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已成功探明多个超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次研究基于MaptekVulcan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综合运用多源数据融合与地质体轮廓线重构技术,构建了李家庄‒东风‒水旺庄矿区内地层、岩体、断裂、矿体及矿化域等五种实体模型。通过整合地质调查数据并进行实体模型拟合分析,深入探讨金矿化强度与蚀变带厚度、断裂倾角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将金品位值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结合块体模型进行品位插值,系统揭示了金矿体品位在走向、倾向及高程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基于模型耦合与地质统计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随着地质勘查的深入,金品位在-1800 m~-800 m标高范围内显著升高,尤其在招平断裂带的分支处及断裂倾角逐渐平缓的区域,矿化强度尤为突出;(2)断裂构造控矿是北段矿化富集的关键因素,招平断裂带分支后的九曲蒋家断裂带,在蚀变带厚度与矿化强度方面均显著优于破头青断裂带;(3)断裂分支区域金品位富集,其成矿关键因素在于应力集中释放促进岩石破裂形成裂隙网脉,构造变动引起的压力变化有助于流体滞留富集,以及特殊构造背景促使断裂带规模扩大并引发金矿化强度的提升。此外,深部钻探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应用,为揭示深部矿体分布规律及指导深部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平断裂带北段 三维地质建模 模型耦合 三维品位模型 金矿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性能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淑红 刘向宏 +3 位作者 孙清 王建涛 张琳琳 陈赛慧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1,共15页
面向海上风电支撑结构大型化发展需求,研究了大空心率、大筒身锥度和超限径厚比下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构件的压弯受力全过程机理,将构件弯矩-位移曲线划分为弹性、开裂、弹塑性和破坏4个受力阶段;阐明了关键因素对圆锥形CF... 面向海上风电支撑结构大型化发展需求,研究了大空心率、大筒身锥度和超限径厚比下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构件的压弯受力全过程机理,将构件弯矩-位移曲线划分为弹性、开裂、弹塑性和破坏4个受力阶段;阐明了关键因素对圆锥形CFDST构件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截面应力积分理论提出了圆锥形CFDST构件压弯相关性曲线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轴力-弯矩曲线的差异性,对比了规范建议压弯承载力公式和极限状态法计算结果,验证了截面应力积分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筒身锥度、内外钢管径厚比与承载力和刚度呈负相关;截面空心率、轴压比小于界限值时与承载力和刚度呈正相关,反之呈负相关;内外钢管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与承载力和刚度呈正相关;采用截面应力积分理论、规范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极限状态法均可良好描述轴力-弯矩曲线的变化规律,且具有计算效率高、准确性好的优势;研究成果可对大空心率、大锥度及超限径厚比的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风电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 数值模拟 弯矩分配机制 截面应力积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积变化率对冲击波在射线管中传播的影响规律研究
20
作者 黄诗麒 张昆 +3 位作者 蔡镇清 冉宪文 田占东 张舵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6,共7页
针对几何激波动力学(GSD)模型计算冲击波绕射问题的局限性,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截面积变化率对射线管中冲击波传播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射线管截面积变化产生的扰动由管壁向中轴线位置传播,中轴线位置激波状态变化存... 针对几何激波动力学(GSD)模型计算冲击波绕射问题的局限性,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截面积变化率对射线管中冲击波传播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射线管截面积变化产生的扰动由管壁向中轴线位置传播,中轴线位置激波状态变化存在滞后性,滞后程度与截面积变化率成正比;当截面积变化率小于0.2时,波后流动效应对激波波阵面的影响以及相邻射线管之间的物质交换可以忽略,此时波阵面在射线管中近似保持平面波状态传播。在后续研究中,建议采用考虑截面积变化量与沿冲击波法向方向传播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截面积变化率替代截面积比作为GSD模型计算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变截面射线管 几何激波动力学模型 峰值超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