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日”型UTLT主隧道送风风速对火灾烟气控制的影响
1
作者 李凯玲 林雪 +3 位作者 魏刘阳 屈璐 姚田田 傅文静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7,共11页
为解决异型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简称“UTLT”)通风排烟设计难题,探索适用于不同横向通风下的最佳送风风速。基于Pyrosim软件探索主隧道在1.54,3.54,5.54,7.54,9.54,11.54 m/s送风速度时烟气蔓延的规律,以西安市某“日”型隧道为例展... 为解决异型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简称“UTLT”)通风排烟设计难题,探索适用于不同横向通风下的最佳送风风速。基于Pyrosim软件探索主隧道在1.54,3.54,5.54,7.54,9.54,11.54 m/s送风速度时烟气蔓延的规律,以西安市某“日”型隧道为例展开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中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主隧道在采用半横向通风时,各送风速度下火源下游区域各项火灾参数均满足烟控指标要求,火源上游仅在送风速度为1.54 m/s时,各项参数满足要求,因此送风速度宜在1.54 m/s附近取值,设置疏散路径应着重考虑火源下游区域;在采用全横向通风时,送风速度为5.54 m/s时各项指标值更优,可将5.54 m/s作为最佳送风速度;由于全横向通风排烟方式各项火灾参数在隧道局部区域波动较大,不易控制,且考虑到工程量以及经费需求,因此更建议采用半横向通风排烟。研究结果可以为“日”型UTLT的通风系统组织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型UTLT 火灾烟气 通风方式 送风速度 烟气蔓延规律 烟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志勇 孙龙 孙家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评估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有助于客观认识森林火灾风险水平,从而制定相应防火和灭火措施,为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利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3 300块标准样地调查数据,通过森林... 评估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有助于客观认识森林火灾风险水平,从而制定相应防火和灭火措施,为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利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3 300块标准样地调查数据,通过森林可燃物燃烧试验,对潜在初始火强度、灌木层连续性和易燃树种密度等指标进行等级划分,量化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和空间分布的连续性,判断潜在林火强度大小和易发林火种类,评估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等级。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等级分为4个等级,即高危险性等级、中高危险性等级、中低危险性等级、低危险性等级;(2)大兴安岭林区从北纬50°~53°30′,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标准地森林火灾高危险性等级比例依次为0.02、0.02、0.02、0.05、0.07、0.10、0.08,低危险性等级比例依次为0.50、0.48、0.41、0.36、0.34、0.30、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风险评估 林火强度 林火蔓延速度 林火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时空周期媒介中部分退化模型的传播速度
3
作者 孙泽欣 张丽 包雄雄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0-1127,共18页
该文研究高维空间中具有对流项和时空周期系数的部分退化反应扩散系统的传播速度.沿着任意方向e∈S^(N−1),当初值为类波前情形时,该系统存在有限的传播速度区间并且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该系统存在唯一的传播速度.沿着方向η,通过引入渐... 该文研究高维空间中具有对流项和时空周期系数的部分退化反应扩散系统的传播速度.沿着任意方向e∈S^(N−1),当初值为类波前情形时,该系统存在有限的传播速度区间并且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该系统存在唯一的传播速度.沿着方向η,通过引入渐近传播射线速度区间的概念,当初值具有紧支撑时,该系统存在渐近传播射线速度和渐近传播集并且可以用Freidlin-Gärtner公式来刻画退化系统的渐近传播射线速度.该文的结果也被应用到高维空间中的部分退化模型,如底栖-浮游种群模型、登革热传播模型和人-环境-人流行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周期 部分退化 传播速度 高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风速场模拟的山地林火蔓延
4
作者 徐有城 万兴永 +3 位作者 陈兵 赵凤君 刘晓东 叶江霞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8,共13页
【目的】根据山地微环境及其与风速互作机理进行精细化风速场模拟,探究其对林火蔓延精度的影响,为林火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2006年安宁“3.29”火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林火蔓延的关键气象驱动因子,并在30 m空间尺度上进... 【目的】根据山地微环境及其与风速互作机理进行精细化风速场模拟,探究其对林火蔓延精度的影响,为林火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2006年安宁“3.29”火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林火蔓延的关键气象驱动因子,并在30 m空间尺度上进行风速场GIS地理模拟。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结合毛贤敏修正的王正非林火蔓延经验模型,实现林火蔓延模拟,通过与历史火场档案及常规反距离权重和克里金内插方法的气象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评估模拟精度。【结果】1)基于机理模型分析的风速驱动因子表明,风速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和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的30 m空间尺度的平均风速场显示,火灾发生区周围平均风速场最大风速为3.70 m·s^(−1)、最小为0.28 m·s^(−1)。2)结合火场周围地形及可燃物数据,模拟3月30日—4月3日的火灾发生过程,以火灾历史档案逐日火线范围为参考,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精细化风速场模拟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内均表现出较高的模拟精度,其中4月1日的模拟结果最优,Sørensen系数和重合精度分别为0.83和93.28%,3月30日的模拟结果精度相对较低,Sørensen系数和重合精度分别为0.65和80%。与2组插值风速场模拟结果相比,基于精细化风速场模拟结果的重合精度和SC系数分别最大提高6.67%、11.67%和0.11、0.08。【结论】与常规反距离权重和克里金内插方法相比,模拟的30 m尺度风速场数据在空间异质性和连续性方面表现更佳,能够更精细反映山地风速场的空间格局,有效提高林火蔓延模拟精度。本研究综合考虑宏观气象条件和微观地表特征,利用GIS空间建模对影响林火蔓延的关键驱动因子进行精细化刻画,实现了更精准的林火蔓延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蔓延 元胞自动机 空间精细化 风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锡液滴撞击不锈钢表面的动态铺展行为及飞溅现象研究
5
作者 杨保卿 俞伟元 王锡武山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高速液滴在撞击固体表面后的动态铺展行为,并分析了撞击速度和表面温度对其影响。首先,引入了新的无量纲铺展面积指标以弥补传统铺展因子的不足,观察到液滴撞击后产生的飞溅和液膜破裂现象。利用CLSVOF法建立数值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高速液滴在撞击固体表面后的动态铺展行为,并分析了撞击速度和表面温度对其影响。首先,引入了新的无量纲铺展面积指标以弥补传统铺展因子的不足,观察到液滴撞击后产生的飞溅和液膜破裂现象。利用CLSVOF法建立数值模型,验证了模型的网格无关性和结果可靠性,发现熔滴形貌变化和铺展因子变化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显示,撞击速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高速撞击导致铺展时间缩短和飞溅现象增加。对于相同大小的锡熔滴,初速度越大,动态铺展时间越短,飞溅现象越明显,最终无量纲铺展面积越大,但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对铺展面积的贡献减小。在表面温度方面,低温基板(低于锡的凝固点)易于引发飞溅,随着温度升高,次级液滴增多;在高温基板(300℃)上,无量纲铺展面积先增大后减小。研究还发现,在较低速度下,壁面温度升高促进液滴铺展,而在高速撞击下,这一规律不再适用,壁面温度仅影响无量纲铺展面积的具体变化,最终铺展面积未表现出随温度变化的明显趋势。这些发现对理解高速液滴动态行为和控制液滴铺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熔滴 熔滴撞击 CLSVOF方法 铺展润湿行为 飞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灾变条件下矿井胶带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研究
6
作者 张伟 刘欢 +3 位作者 李明辉 周如海 吴金钟 王伟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4,82,共10页
当前矿井胶带火灾研究多集中于平直巷道内温度场分布特征、烟气浓度演化规律及临界风速量化等方面,对主运输巷与辅助联络巷协同条件下温度场、CO浓度、能见度及临界风速的耦合特征尚缺乏系统性探讨,难以为复杂胶带火灾的安全疏散与通风... 当前矿井胶带火灾研究多集中于平直巷道内温度场分布特征、烟气浓度演化规律及临界风速量化等方面,对主运输巷与辅助联络巷协同条件下温度场、CO浓度、能见度及临界风速的耦合特征尚缺乏系统性探讨,难以为复杂胶带火灾的安全疏散与通风控制提供全面支撑。针对该问题,采用Pyrosim软件建立火灾仿真模型,在不同位置及高度设定能见度、温度、CO传感装置,探究主运输巷与辅助联络巷内CO浓度、温度、能见度等灾变环境参数的动态演化规律,揭示胶带火灾中有害气体扩散与巷道环境参数的动态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风速对火灾烟气蔓延方向及速度影响较大,模拟火源规模的临界风速为2.5~3.5m/s;当巷道风速较小时,因可燃物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烟气并聚积,巷道风速小于火灾临界风速时烟气会出现逆流现象,1.5m/s风速下,上风侧出现了CO体积分数与温度的最大值,分别为1515.5×10^(-6)和143.5℃,且该风速下低能见度占比最高;3.5m/s以上风速下可完全抑制烟流逆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带火灾 烟气蔓延规律 能见度 温度 CO浓度 巷道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RIS辅助车载通信信号优化及部署规划
7
作者 陈发堂 王嘉程 刘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29-3134,共6页
针对匀变速运动的汽车产生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以及接收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匀变速移动物体通信的方案。与传统信道估计不同的是,使用了信道增益的方法和优化RIS相位以及多目标优化来让移动物体能达到最大... 针对匀变速运动的汽车产生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以及接收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匀变速移动物体通信的方案。与传统信道估计不同的是,使用了信道增益的方法和优化RIS相位以及多目标优化来让移动物体能达到最大接收瞬时信噪比的同时,获得小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通过优化后的RIS相位来研究RIS的位置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分别研究了RIS之间的距离以及RIS之间距离一定时,RIS摆放在什么位置使得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以及时延扩展保持较低的范围,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对运动的理论,且各自提出一种算法解决这两个问题。仿真表明,多RIS辅助的通信系统对车载通信接收信号的功率提升了约10 dB。RIS的部署位置应该让第一个RIS靠近基站并且RIS之间的距离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由此多RIS的通信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载通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变速运动 多普勒扩展 时延扩展 接收信噪比 智能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间周期SIRS扩散传染病模型的渐近传播速度
8
作者 王双明 李尚芝 王杰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6,共16页
利用渐近传播速度理论,研究了一类模拟时间周期变化传播环境中疾病传播的SIRS反应扩散传染病模型的渐近传播性质。区别于已有针对SI二维系统的传播速度的结果,该模型中R仓室无法解耦于整个系统,为此需要克服高维和非自治性耦合带来的困... 利用渐近传播速度理论,研究了一类模拟时间周期变化传播环境中疾病传播的SIRS反应扩散传染病模型的渐近传播性质。区别于已有针对SI二维系统的传播速度的结果,该模型中R仓室无法解耦于整个系统,为此需要克服高维和非自治性耦合带来的困难,以证明高维系统渐近传播速度的存在性。首先,借助单调系统渐近传播速度的抽象理论和比较原理证明了染病者I仓室在疾病未入侵区域的传播性质,以此结论为基础,利用整体解结合最大值原理进一步验证了恢复者R仓室在未入侵区域具有类似的传播性质。其次,分别对I和R方程运用比较原理结合一致持久思想和最大值原理分析了其在疾病已入侵区域的一致持久性。由此,得到了划分这两个变化区域的渐近传播速度阈值,即证明了整个系统渐近传播速度的存在性。最后,利用数值方法进一步模拟了时间周期传播环境下疾病已入侵区域更具体的传播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周期 SIRS传染病模型 渐近传播速度 比较原理 一致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孔径阵动平台回波多普勒扩展抑制方法
9
作者 王晓彤 杨梦准 孟路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6-121,共6页
动平台下在对多普勒敏感信号回波进行速度搜索匹配滤波处理时,相对速度和舷角的耦合关系会造成混响多普勒扩展,导致难以利用速度信息检测低速目标。为在强混响背景中检测低速运动目标,本文在常规波束形成、自身多普勒补偿和速度搜索匹... 动平台下在对多普勒敏感信号回波进行速度搜索匹配滤波处理时,相对速度和舷角的耦合关系会造成混响多普勒扩展,导致难以利用速度信息检测低速目标。为在强混响背景中检测低速运动目标,本文在常规波束形成、自身多普勒补偿和速度搜索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方法,将分裂波束形成和速度匹配相结合,通过对各速度通道的左右半波束进行后置相位差判断来抑制非关心方位的回波,达到抑制亮点速度和舷角耦合的效果。通过推导不同信噪比下分裂阵相位差的概率密度分布,给出了相位差区间的选择方法。经海试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使多普勒展宽减少50%,更有利于从强混响中辨识低速弱目标。基阵孔径越小,平台速度越大,该方法相比常规方法的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抑制 运动平台 多普勒扩展 低速目标 分裂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障碍物形状对瓦斯爆炸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秦涧 谭迎新 +1 位作者 王志青 潘鹏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2,共3页
为了预防和降低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利用自制的水平管道式可燃气体-粉尘爆炸装置模拟矿井巷道,在常温常压下,使用4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研究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对瓦斯爆炸具有显著影响,增大了... 为了预防和降低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利用自制的水平管道式可燃气体-粉尘爆炸装置模拟矿井巷道,在常温常压下,使用4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研究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对瓦斯爆炸具有显著影响,增大了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改变了爆炸压力变化规律。障碍物形状对瓦斯爆炸影响程度不同,即挡板障碍物使得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最大,4孔圆环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障碍物形状 爆炸压力 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候车厅行李火灾燃烧蔓延特性全尺寸试验研究
11
作者 欧宸 肖倪琪 +1 位作者 张宁 赵家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975,共5页
为了给高铁候车厅火灾安全设计(考虑行李火灾)提供参考,在某候车厅局部区域采用5 MW量热仪开展全尺寸行李火灾燃烧试验。采用50 cm×34 cm×20 cm行李箱(承装外套、裤子、短袖、内裤、袜子)、编织袋(承装被子、枕头、被褥)、双... 为了给高铁候车厅火灾安全设计(考虑行李火灾)提供参考,在某候车厅局部区域采用5 MW量热仪开展全尺寸行李火灾燃烧试验。采用50 cm×34 cm×20 cm行李箱(承装外套、裤子、短袖、内裤、袜子)、编织袋(承装被子、枕头、被褥)、双肩包(承装书本、笔记本、笔盒、笔、充电宝)等典型可燃物组成行李堆,监测记录了热释放速率、温度、辐射热流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尺度行李火灾燃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发展阶段的温升和热释放速率增长最快,且在行李火灾的增长阶段,热释放速率的变化与t2快速火(增长系数为0.0469)模型吻合较好。在当前场景中,行李箱、编织袋、双肩包等行李可燃物最大火灾热释放速率达到1004 kW,最高温度接近640℃。在当前全尺寸行李火灾中,距离燃烧行李堆1 m处的可燃物均未被引燃,但出现了软化、熔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1 m的间隔距离可有效避免行李明火的连续蔓延。设置9 m的隔离带可以有效起到防火隔热的作用,距离燃烧行李堆9 m位置的温升和辐射热流变化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厅 行李火灾 燃烧特性 火蔓延 全尺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醚菊酯展膜油剂配制及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冯超 杨代斌 袁会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醚菊酯展膜油剂的最优配方(各组份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为:醚菊酯5.0%;溶剂月桂酸甲酯50.0%;OP-4、OP-10、2201和十二碳醇酯以质量比4∶4∶3∶9复配,总质量分数为10.0%;大...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醚菊酯展膜油剂的最优配方(各组份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为:醚菊酯5.0%;溶剂月桂酸甲酯50.0%;OP-4、OP-10、2201和十二碳醇酯以质量比4∶4∶3∶9复配,总质量分数为10.0%;大豆油35.0%。所配制的5.0%醚菊酯展膜油剂外观透明,经热贮(54℃±2℃)14d后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热分解率为0.10%;35℃时的表面张力为28.33mN/m,滴施在水面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0.11mN/m;能够在水面快速铺展,滴加量1.28μL时,铺展速度为9.29cm/s,铺展面积达到1 882.74cm2。使用时无需喷雾,只需将药剂瓶置于水田上方,药剂即从滴出孔自行滴下,迅速铺展于水田表面。田间施药7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达到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菊酯 展膜油剂 正交试验 铺展速度 稻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辐射条件下水平方向火蔓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样辉 周建军 +1 位作者 钟占荣 范维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469,共5页
论文对存在外加辐射条件下的可燃物表面的水平方向火焰蔓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了多种典型可燃材料在不同的加热功率下 ,火焰前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分析了外加热情况下 。
关键词 水平火蔓延 外加辐射 蔓延速率 可燃材料 燃烧过程 火焰前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宽度及放置角度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燃烧传热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新杰 刘伟 +2 位作者 陈功建 张英 孙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3,98,共7页
研究了宽度分别为2 cm、3 cm、5 cm和8 c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放置角度为0°、15°、30°和45°的情况下燃烧传热特性。通过图像分析、红外热像、热电偶测温等技术对火焰形态及燃烧特性参数(火蔓延速度、火焰倾... 研究了宽度分别为2 cm、3 cm、5 cm和8 c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放置角度为0°、15°、30°和45°的情况下燃烧传热特性。通过图像分析、红外热像、热电偶测温等技术对火焰形态及燃烧特性参数(火蔓延速度、火焰倾角、火焰高度以及火焰温度等)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有机玻璃燃烧过程中,热解前锋呈现出U型的特点,宽度越大,其U型演变时间越长。放置角度越大时,火蔓延速度对宽度的敏感性越大,即宽度越大火蔓延速度越大。这主要由于,随着宽度和放置角度的增加,火焰倾角变得越来越小,火焰与材料表面更加贴近,从而促进热量的传递。研究同样发现,在相同放置角度下,平均火蔓延速度受平均火焰高度以及上下波动程度的影响;火焰温度基本上不受宽度影响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宽度 放置角度 火蔓延速度 火焰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和合肥环境下不同厚度保温材料XPS的火蔓延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新杰 张英 +2 位作者 纪杰 尹艺 孙金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33,共7页
分别对不同厚度保温材料XPS在高原地区拉萨和平原地区合肥进行一系列小尺寸火蔓延实验.通过分析在水平放置时,不同厚度保温材料在两地火蔓延过程中一些重要特性参数(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火焰侧面积和最高气相火焰温度等)的变化规... 分别对不同厚度保温材料XPS在高原地区拉萨和平原地区合肥进行一系列小尺寸火蔓延实验.通过分析在水平放置时,不同厚度保温材料在两地火蔓延过程中一些重要特性参数(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火焰侧面积和最高气相火焰温度等)的变化规律,定性地揭示了高原和平原环境对不同厚度保温材料XPS火蔓延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萨火蔓延速度随着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合肥却没有这种规律;无论在拉萨还是在合肥,平均池火长度、平均火焰侧面积均随着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同种厚度的XPS,其在合肥地区的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火焰侧面积都大于拉萨地区,而最高气相火焰温度在合肥地区却呈现出略低于拉萨地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材料 XPS 低压低氧 火蔓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元胞自动机各向异性林火蔓延快速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喆 孙涛 +1 位作者 张凌寒 秦前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建立林火蔓延动态预测模型,实现实时三维可视化模拟,构建了王正非--3D元胞自动机模型林火蔓延模拟框架。该模型考虑林火蔓延的物理规律和全局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王正非山火初始蔓延速度经验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表植被类型、地形坡... 为建立林火蔓延动态预测模型,实现实时三维可视化模拟,构建了王正非--3D元胞自动机模型林火蔓延模拟框架。该模型考虑林火蔓延的物理规律和全局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王正非山火初始蔓延速度经验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表植被类型、地形坡度、风速、风向、温度5个因素,并根据元胞之间能量传递建立状态转换规则。以我国西南火灾高发区作为实验区域,在多约束条件下模拟林火蔓延行为并获取林火矢量边界,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高效、输入参数少、运算效率高,可以实现不同条件下的林火蔓延快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 林火蔓延模拟 元胞自动机 林火蔓延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和平原环境下宽度对保温材料PS火蔓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新杰 丁厚成 +2 位作者 张浩 张英 孙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0-1234,共5页
分别在拉萨高原地区和合肥平原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保温材料PS(聚苯乙烯)火蔓延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火蔓延过程中一些重要特性参数(火蔓延速度、表面火焰区和池火区火焰高度等)的测量,分析了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保温材料PS的火灾危害特性。... 分别在拉萨高原地区和合肥平原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保温材料PS(聚苯乙烯)火蔓延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火蔓延过程中一些重要特性参数(火蔓延速度、表面火焰区和池火区火焰高度等)的测量,分析了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保温材料PS的火灾危害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宽度的EPS或XPS,在拉萨的火蔓延速度均小于在合肥情况下;而当保温材料的宽度为10cm左右时,在两地火蔓延速度均出现了最小值,这主要为空气卷吸程度与热量损失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同样表明,对于EPS和XPS,在宽度比较小的情况下,无论在拉萨还是在合肥,表面火焰区的火焰高度呈现出略大于池火区火焰高度的特点;随着宽度的增加,池火区的火焰高度逐渐大于表面火焰区的火焰高度,并且具有逐渐增高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保温材料 EPS XPS 火蔓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燃烧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海晖 王清安 黄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借助于实验的方法,对木条燃烧火焰的传播进行了研究,获得若干有益的结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火焰传播速度随空间方位、几何尺寸及环境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木材 燃烧 火焰传播 环境温度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气孔球形药常压传火速度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蔺向阳 刘玉军 +3 位作者 殷继刚 郑文芳 李生有 潘仁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5,83,共5页
为了简便快速地测试微气孔球形药的常压传火速度,对靶线法、半圆槽法、直管法等传火速度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测试管材料的种类、外界气流、测试管长径比等条件对常压传火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几种测试方法中直管法操作简便... 为了简便快速地测试微气孔球形药的常压传火速度,对靶线法、半圆槽法、直管法等传火速度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测试管材料的种类、外界气流、测试管长径比等条件对常压传火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几种测试方法中直管法操作简便,偏差小,且不受外界气流的影响;随着测试管长径比的增加,直管法测得的传火速度逐步提高;采用底部开口状态测试管得到的测试结果比底部封闭的测试管得到的结果偏大近50%;采用透明的玻璃管作为测试管可以研究传火速度和药粒的点传火现象。采用透明玻璃管测试常压状态下微气孔球形药的传火速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化学 微气孔球形药 传火速度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和合肥环境下不同厚度保温材料EPS火蔓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新杰 纪杰 +2 位作者 张英 张毅 孙金华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136-139,153,共5页
为了揭示保温材料EPS在不同厚度以及不同压力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下火蔓延特性规律,分别在高原地区的拉萨和平原地区的合肥对其进行了火蔓延实验。实验是在小尺寸火蔓延实验台中进行的。通过分析在水平放置时,不同厚度保温材料在两地火蔓... 为了揭示保温材料EPS在不同厚度以及不同压力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下火蔓延特性规律,分别在高原地区的拉萨和平原地区的合肥对其进行了火蔓延实验。实验是在小尺寸火蔓延实验台中进行的。通过分析在水平放置时,不同厚度保温材料在两地火蔓延过程中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最大火焰高度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定量地揭示了高原和平原环境对不同厚度保温材料EPS火蔓延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温材料EPS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最大火焰高度在拉萨和合肥环境条件下,均随着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种厚度EPS在两地火蔓延过程中,火蔓延速度、平均池火长度、平均最大火焰高度在合肥地区都高于拉萨地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材料 EPS 低压低氧 火蔓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