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方式对面团液相理化性质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林江涛 何馨怡 +3 位作者 岳清华 刘晓倩 袁梦 张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3-88,共6页
均匀且细腻的气室是馒头品质的重要指标,面团液相对气室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通过超速离心分离出的作为面团薄层液膜模型的面团液相为研究对象,该文研究了一次发酵、快速二次发酵和老面发酵对面团液相理化性质(成分、表观黏度、表面... 均匀且细腻的气室是馒头品质的重要指标,面团液相对气室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通过超速离心分离出的作为面团薄层液膜模型的面团液相为研究对象,该文研究了一次发酵、快速二次发酵和老面发酵对面团液相理化性质(成分、表观黏度、表面张力、泡沫稳定性)、面团发酵流变特性及馒头品质(比容、质构、气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方式显著影响面团液相得率,一次发酵面团液相的得率最低,老面发酵面团液相的得率最高。3种发酵方式面团液相的表观黏度都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其大小依次为:一次发酵>老面发酵>快速二次发酵,且高黏度的面团液相有较高的起泡能力和较差的泡沫稳定性。发酵方式也显著影响面团持气性、馒头比容和气孔分布,其中老面发酵面团气体保留率最高,蒸制出的馒头气孔平均面积最小,较低的表面张力、适中的黏度及泡沫稳定性可能是老面发酵馒头气孔均匀细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方式 馒头品质 面团液相 流变特性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超微粉对面团性质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张英仙 于明 +3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岳丽 毛红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谷物近红外分析仪、粉质仪、拉伸仪、发酵仪分析芜菁超微粉添加量(以芜菁超微粉-小麦混合粉质量计,下同)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考察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芜菁超... 利用谷物近红外分析仪、粉质仪、拉伸仪、发酵仪分析芜菁超微粉添加量(以芜菁超微粉-小麦混合粉质量计,下同)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考察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弱化度、拉伸能量和延伸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当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由0%增加到25%时,面团最大膨胀高度、气体释放曲线最大高度和总产气量分别下降了64.5%、67.67%、71.93%。当芜菁超微粉添加量10%、牛奶添加量100 g、发酵时间60 min时,面包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超微粉 面团 粉质特性 面包 加权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藏方式及时间对冷冻面团理化性质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梦丽 郭金英 +1 位作者 杨晴 杨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5-150,共6页
该研究分析了液氮浸泡冷冻法(liquid nitrogen immersion freezing,LF)、速冻机冷冻法(quick freezer freezing,QF)、包装浸泡冷冻法(package immersion freezing,PF)、超低温冰箱冷冻法(ultra-low-temperature freezer freezing,UF)和... 该研究分析了液氮浸泡冷冻法(liquid nitrogen immersion freezing,LF)、速冻机冷冻法(quick freezer freezing,QF)、包装浸泡冷冻法(package immersion freezing,PF)、超低温冰箱冷冻法(ultra-low-temperature freezer freezing,UF)和贮存时间(0、15、30、60 d)对冷冻面团可冻结水、巯基二硫键、蛋白质二级结构、微观结构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巯基含量为PF>UF>QF>LF。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LF处理的冷冻面团中α-螺旋含量下降最少,β-折叠提高相对较高,这表明LF有利于维持冷冻面团蛋白质的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QF和LF处理的冷冻面团显示出紧凑和连续的蜂窝结构,其在15 d的冷冻贮存过程中,表面较光滑且孔洞较少。此外,PF贮藏的馒头L*值和a*值颜色变化差距最大,老化较快,LF处理的馒头色差变化幅度不如QF、UF、PF且LF处理的馒头比容较大。总体而言,LF处理的冷冻面团较好,并在15 d的保存期间内能有效地保持冷冻面团的质量。这些结果为冷冻方法和贮存时间在冷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方法 冻藏时间 冷冻面团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仪器品质指标与面包烘焙品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美芳 雷振生 +4 位作者 吴政卿 林作楫 赵献林 杨攀 徐福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1,共6页
利用面筋仪、粉质仪、吹泡仪及揉面仪测定了30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分析了各仪器品质指标间及其与面包烘焙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与面包烘焙品质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 利用面筋仪、粉质仪、吹泡仪及揉面仪测定了30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分析了各仪器品质指标间及其与面包烘焙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与面包烘焙品质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揉面仪的和面时间、面筋仪的湿面筋指数、粉质仪的弱化度、吹泡仪的韧性等是单一仪器反映面包烘焙品质的重要指标;而和面时间、峰积分(或8分钟积分)、湿面筋含量、弱化度、曲线形状等则可作为多种仪器反映面包烘焙品质的综合评判指标。各种仪器通过检测面团流变学特性反映面包烘焙品质的适合程度依次为揉面仪、面筋仪、粉质仪、吹泡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团流变学特性 分析方法 烘焙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糊化对燕麦粉面团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娟娟 魏肖鹏 +4 位作者 邱燕燕 栾广忠 石磊 辰巳英三 胡亚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7,共5页
采用挤压、蒸汽、微波及烘烤4种干法处理燕麦籽粒或燕麦粉,测定不同处理及不同糊化度燕麦粉面团的应力松弛特性。结果表明:挤压、蒸汽、微波及烘烤处理的燕麦粉糊化度分别为77.8%、39.3%、17.8%及13.7%。相对于其他糊化方法,挤压处理组... 采用挤压、蒸汽、微波及烘烤4种干法处理燕麦籽粒或燕麦粉,测定不同处理及不同糊化度燕麦粉面团的应力松弛特性。结果表明:挤压、蒸汽、微波及烘烤处理的燕麦粉糊化度分别为77.8%、39.3%、17.8%及13.7%。相对于其他糊化方法,挤压处理组面团的松弛时间、阻尼系数、残余应力最大,分别为60.90 s、3.70×10~6N·m^(-2)·s、9.39×104N·m-2;糊化度与燕麦粉面团的松弛时间、阻尼系数、残余应力均显著正相关(R=0.97、0.99、0.99;P<0.05)。干法糊化显著提高了燕麦粉面团的黏性和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干法糊化 面团 应力松弛 糊化度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老面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姚阳 刘翀 +3 位作者 郑学玲 韩小贤 田建珍 卞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44,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老面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老面添加量、加水量和发酵时间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分别以馒头比容、硬度和感官总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老面...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老面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老面添加量、加水量和发酵时间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分别以馒头比容、硬度和感官总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老面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老面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顺序为老面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时间,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老面添加量51.79 g、加水量40.10 m L和发酵时间62.4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面 冷冻面团 馒头 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烘焙直接发酵法与中种发酵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孙辉 吴尚军 姜薇莉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5期14-16,共3页
对直接发酵法和中种发酵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法更能够反映样品之间的差异,而中种法则能改善强筋力小麦的面包加工性能。而C-CELL分析结果则表明中种发酵法烘焙的面包内部结构细腻。此外,对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小麦粉 面包烘焙实验 直接发酵法 中种发酵法 C-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聂胜委 张巧萍 +3 位作者 许纪东 张玉亭 郑念 潘秀燕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9,共7页
连续2季(2017—2018年、2018—2019年)研究施肥(F)、不施肥(F0)条件下立式旋耕[FL,(30±5)cm]和常规旋耕[XG,(12±5)cm]对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为实现小麦高质量绿色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XG处理相比,F... 连续2季(2017—2018年、2018—2019年)研究施肥(F)、不施肥(F0)条件下立式旋耕[FL,(30±5)cm]和常规旋耕[XG,(12±5)cm]对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为实现小麦高质量绿色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XG处理相比,FL处理小麦产量提高2.35%~34.13%,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容重也均提高。其中,在不施肥条件下,2019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17.51%、0.87%。与XG处理相比,不施肥条件下,FL处理小麦籽粒含水量、湿面筋含量、面粉吸水量、面团稳定时间、能量、恒定变形拉伸阻力、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均在2018年增加,2019年降低;面团弱化度在2018年降低,2019年显著增加;2 a出粉率分别显著降低1.52%、3.35%,面团形成时间缩短,2018年显著缩短17.86%。在施肥条件下,FL处理籽粒含水量、出粉率、面团稳定时间增加;面团弱化度降低或持平;湿面筋含量、面团延伸性在2018年降低,2019年增加;面粉吸水量、面团形成时间、能量、恒定变形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均降低。总之,立式旋耕较常规旋耕能提高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容重等,在第1季不施肥条件下可改善或提高面团的一些流变特性,施肥条件下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 耕作方式 立式旋耕 常规旋耕 籽粒品质 面团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搅拌面团一次发酵生产面包新工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守文 李鸿梅 《粮油食品科技》 1999年第3期8-10,共3页
采用两次搅拌面团,一次发酵工艺生产面包,测定了面包比容、香气含量、面包硬度、弹性和剪切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次搅拌新工艺生产面包,可显著地增大面包比容,改善面包风味,延长面包保鲜期。
关键词 面包 面团 一次发酵工艺 两次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及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新伟 田双起 +4 位作者 赵仁勇 蒋洪新 娄海伟 牛永武 王香玉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6期97-98,101,共3页
授课课时和条件的限制,以及教育信息化等时代需求,有必要开展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完全模拟面包制备过程的实景环境,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达到在实验室实地开展实验的学习效果。针对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从开展面包烘焙品... 授课课时和条件的限制,以及教育信息化等时代需求,有必要开展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完全模拟面包制备过程的实景环境,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达到在实验室实地开展实验的学习效果。针对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从开展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的实用性、面包烘焙品质虚拟仿真实验的先进性和预期实施效果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发酵法 快速烘焙法 中种发酵法 面包烘焙品质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团一次发酵法制备法式面包的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燮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8,共3页
以感官评定的结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冷冻面团制备法式面包的工艺,得到最佳配方为酵母添加量为8 g、面包改良剂2.5g、加水量600 g、高筋面粉1 000 g、细砂糖20 g、植物油20 g、盐20 g;最适工艺参数:一次发酵,分割成型后在–40℃... 以感官评定的结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冷冻面团制备法式面包的工艺,得到最佳配方为酵母添加量为8 g、面包改良剂2.5g、加水量600 g、高筋面粉1 000 g、细砂糖20 g、植物油20 g、盐20 g;最适工艺参数:一次发酵,分割成型后在–40℃条件下速冻30 min;速冻成型的法式面包冷冻面团在–18℃的条件下冻藏保存一周后,在相对湿度75%、35℃条件下解冻60 min,并保持该相对湿度和温度继续醒发40 min,在面火230℃、底火220℃的条件下烘烤35~45 min。此条件下得到的法式面包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技术 冷冻面团 一次发酵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分析脱脂麦胚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李竹生 宋娜 景廉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37,共5页
通过响应面法研究脱脂麦胚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应力受各因素影响次序为加水量、和面时间、脱脂麦胚添加量、脱脂麦胚粒度;质构拉伸距离受各因素影响次序为脱脂麦胚粒度、加水量、和面时间、脱脂麦胚添加量。最优工艺... 通过响应面法研究脱脂麦胚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应力受各因素影响次序为加水量、和面时间、脱脂麦胚添加量、脱脂麦胚粒度;质构拉伸距离受各因素影响次序为脱脂麦胚粒度、加水量、和面时间、脱脂麦胚添加量。最优工艺条件为脱脂麦胚粒度80目、脱脂麦胚添加量3.0%、和面时间15 min和加水量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脱脂麦胚 质构拉伸特性 面团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浩冉 郑学玲 +4 位作者 韩小贤 张杰 李利民 刘翀 卞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3,共8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酵子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酵子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4个主要因素对馒头感官总分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酵子添加量>发酵时间>加水量。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酵子添加量8.33 g、加水量49.99 m L、发酵温度35.86℃、发酵时间123.36 min,在此条件下预期的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的感官总分是80.02分,实际得分为81分。对照试验中,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的感官总分显著高于酵母冷冻面团馒头,但显著低于新鲜酵子馒头的感官总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子 冷冻面团 馒头 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冷冻面团馒头生产工艺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杜浩冉 郑学玲 +3 位作者 韩小贤 李利民 刘翀 卞科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了确定酵母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选取酵母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试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建立了对酵母冷冻面团馒头感官总分影响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酵母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 为了确定酵母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选取酵母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试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建立了对酵母冷冻面团馒头感官总分影响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酵母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酵母冷冻面团馒头感官总分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加水量。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1.2 g、加水量51.2 m L、发酵温度35.7℃、发酵时间43.7 min,在此条件下预期的酵母冷冻面团馒头感官总分是76.8分,实际感官评价得分为76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冷冻面团 馒头 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馒头冷冻面团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樊少飞 吴卫国 +1 位作者 廖卢艳 龚永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该试验开展了南方馒头冷冻面团生产技术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加糖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冷冻面团生产的南方馒头的感官评分、硬度、比容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并采取响应面法建立了上述工艺参数对冷冻面团生产的南方馒头... 该试验开展了南方馒头冷冻面团生产技术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加糖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冷冻面团生产的南方馒头的感官评分、硬度、比容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并采取响应面法建立了上述工艺参数对冷冻面团生产的南方馒头品质影响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南方馒头冷冻面团生产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加糖量8.2%,酵母添加量1.0%,发酵时间41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冷冻面团生产的南方馒头感官评分达79.7分,硬度805.26 g,比容2.98 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馒头 冷冻面团 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演法计算不同温度下小麦面团的水分扩散系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望铭 马荣琨 +2 位作者 贾庆超 张杰 赵学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水分扩散系数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物理参数。估算水分扩散系数的主要方法是基于第二菲克定律,但在应用这些定律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Peleg、Weibull、双指数这三种常用的食品水分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了冻干面团在20、30... 水分扩散系数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物理参数。估算水分扩散系数的主要方法是基于第二菲克定律,但在应用这些定律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Peleg、Weibull、双指数这三种常用的食品水分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了冻干面团在20、30及40℃时的吸湿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COMSOL软件分别建立了瞬时平衡、对流、平行指数边界三种条件下的面团吸湿模型,并通过反演法计算出对应模型下的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99以上,较为适合冻干面团吸湿曲线的拟合;平行指数边界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出不同温度条件下冻干面团的吸附水分变化规律。同时证明了水分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大,且不能被当作一个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团 水分扩散系数 反演法 吸附水分 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剂对直接发酵法生产面包贮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方靖 陈中 +1 位作者 林伟锋 李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在应用直接发酵法生产面包时添加乳酸菌发酵剂,通过对面包保存期间水分、比容、硬度、弹性、咀嚼性的测定和感官评价,研究乳酸菌发酵剂对直接发酵法生产面包贮藏特性的影响,发现发酵剂添加量为10%~30%时,面包贮藏特性变化较小,最佳添加... 在应用直接发酵法生产面包时添加乳酸菌发酵剂,通过对面包保存期间水分、比容、硬度、弹性、咀嚼性的测定和感官评价,研究乳酸菌发酵剂对直接发酵法生产面包贮藏特性的影响,发现发酵剂添加量为10%~30%时,面包贮藏特性变化较小,最佳添加量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剂 直接发酵法 面包贮藏特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磨粉方法对荞麦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笛笛 李垚熹 +5 位作者 袁艳秋 马洁 孙华幸 陈锦程 Kaori FUJITA 栾广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研究不同磨粉方法对荞麦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分别采用石磨、高速万能粉碎机及湿磨三种磨粉方法制得荞麦粉。然后测定由上述荞麦粉制备的荞麦面团的热机械学特性、拉伸特性、质构特性及应力松弛行为。结果表明:与干磨荞麦面团相比,... 为研究不同磨粉方法对荞麦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分别采用石磨、高速万能粉碎机及湿磨三种磨粉方法制得荞麦粉。然后测定由上述荞麦粉制备的荞麦面团的热机械学特性、拉伸特性、质构特性及应力松弛行为。结果表明:与干磨荞麦面团相比,湿磨荞麦面团具有显著较低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及显著较高的蛋白弱化度,但磨粉方法对淀粉糊化特性影响较小。湿磨荞麦面团的拉断距离低于干磨荞麦面团的拉断距离,但其硬度、黏着性、弹性和胶着性显著高于干磨荞麦面团。此外,湿磨荞麦面团与干磨荞麦面团相比具有显著较高的残余应力和显著较短的松弛时间。不同磨粉方法会导致荞麦面团流变学性质产生差异,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差异将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粉方法 荞麦面团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团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崇崇 马森 王晓曦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1,共5页
以小麦高筋粉为原料,采用预发酵、未发酵、二次发酵3种发酵方式制作冷冻面团,研究不同发酵方式对冷冻面团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方式影响了水的流动性和半结合水的含量,3种面团相比较,二次发酵面团相对较软,预发酵面团相对较硬... 以小麦高筋粉为原料,采用预发酵、未发酵、二次发酵3种发酵方式制作冷冻面团,研究不同发酵方式对冷冻面团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方式影响了水的流动性和半结合水的含量,3种面团相比较,二次发酵面团相对较软,预发酵面团相对较硬;不同的发酵方式对于其面团内的面筋网络和酵母细胞的破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面团 发酵方式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酯的制备及其对面团特性与面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莹琦 赵仁勇 +1 位作者 田双起 陈一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87-292,298,共7页
作为可循环再生的天然物质,淀粉是目前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通过酯化对淀粉改性可以改善原淀粉性能的不足,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柠檬酸淀粉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醋酸淀粉酯、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磷酸淀粉... 作为可循环再生的天然物质,淀粉是目前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通过酯化对淀粉改性可以改善原淀粉性能的不足,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柠檬酸淀粉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醋酸淀粉酯、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磷酸淀粉酯、硫酸淀粉酯的合成制备工艺以及酯化淀粉对面团特性和面制品品质的影响,并展望了今后淀粉酯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酯 制备方法 面团特性 面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