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ne级的闪存固态盘并行调度算法
1
作者 周华 郑先容 汤浪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8-4051,共4页
为有效缓解固态盘的存储瓶颈问题,针对闪存固态盘内部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物理特性,将并行调度技术引入闪存固态盘的闪存转换层(FTL)的设计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plane级的并行调度算法,基本方法就是将一个读写请求分解成多个段,在多个plane... 为有效缓解固态盘的存储瓶颈问题,针对闪存固态盘内部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物理特性,将并行调度技术引入闪存固态盘的闪存转换层(FTL)的设计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plane级的并行调度算法,基本方法就是将一个读写请求分解成多个段,在多个plane上并行的执行,通过更均衡的分配I/O负载,可以显著提高闪存固态盘的整体读写性能。通过设置不同的芯片参数进行了模拟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并行调度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闪存固态盘中存储芯片之间的并行度,以及芯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的并行度,闪存固态盘的读写延时均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固态盘 plane 并行调度 闪存转换层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ne extraction for navigation of humanoid robot
2
作者 张彤 肖南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27-632,共6页
In order to make the humanoid robot walk freely in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 the reliable capabilities for obtaining plane information from its surroundings are demanded. A system for extracting planes from data taken... In order to make the humanoid robot walk freely in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 the reliable capabilities for obtaining plane information from its surroundings are demanded. A system for extracting planes from data taken by stereo vision was presented, After the depth image was obtained, the pixels of each line were scanned and split into straight line segments. The neighbouring relation of line segments was kept in link structure. The groups of three line segments were selected as seed regions. A queue was maintained for storing seed regions, and then the plane region was expanded around the seed region. The process of region growing continued until the queue of seed regions was empty. After trimming, the edges of the planes became smooth. In the end, extracted planes were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two models were used: pipe and stairs. Two planes in pipe mode/and six planes in stairs model were extracted exactly. The speed and precision of algorithm can satisfy the demands of humanoid robot's nav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NaVIGaTION line segments splitting region growing plane extraction depth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Wollaston棱镜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毓娴 蔡昕 张志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介绍了改进型 Wollaston棱镜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基于这些参数对光学系统结构的设计公式。应用 Matlab软件自编程序对分束角ε与棱镜楔角γ和光轴倾角δ之间 ,相干平面倾角η与棱镜楔角γ和光轴倾角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做了分... 介绍了改进型 Wollaston棱镜的特点、主要参数及基于这些参数对光学系统结构的设计公式。应用 Matlab软件自编程序对分束角ε与棱镜楔角γ和光轴倾角δ之间 ,相干平面倾角η与棱镜楔角γ和光轴倾角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做了分析 ,得出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克服了 Wollaston棱镜使用上的局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LaSTON棱镜 光学系统 分束角 相干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恒应变率动态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璀轶 王扬卫 +2 位作者 于晓东 王全胜 康晓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9-1352,共4页
采用入射波整形技术对Al2O3陶瓷进行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态压缩试验。通过合理设计整形器尺寸和子弹初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入射波。试验结果表明:入射波整形技术可以有效地研究脆性材料的恒应变率变形行为;而入射波整形技术结... 采用入射波整形技术对Al2O3陶瓷进行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态压缩试验。通过合理设计整形器尺寸和子弹初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入射波。试验结果表明:入射波整形技术可以有效地研究脆性材料的恒应变率变形行为;而入射波整形技术结合直接测量应变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高强度脆性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入射波整形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aL2O3陶瓷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2000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三维实体建模与虚拟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安贻 张仲甫 黄官培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3期25-26,共2页
简要介绍了AutoCAD2000的三维设计方法,并基于AutoCAD2000平台建立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了虚拟加工仿真,探讨了基于AutoCAD2000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三维实体造型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aUTOCaD2000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 三维实体建模 虚拟加工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成形CAE系统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阳 周华民 李德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3-197,共5页
目前共有4种分析模型应用于注塑成形CAE系统:1维分析模型;2·5维中面分析模型;2·5维双面网格分析模型;3维实体分析模型。详细讨论了2·5维中面分析模型,2·5维双面网格分析模型和3维实体分析模型3种分析模型的优缺点,... 目前共有4种分析模型应用于注塑成形CAE系统:1维分析模型;2·5维中面分析模型;2·5维双面网格分析模型;3维实体分析模型。详细讨论了2·5维中面分析模型,2·5维双面网格分析模型和3维实体分析模型3种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模拟结果的比较,研究了不同分析模型对注塑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在使用CAE系统中选择分析模型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形 CaE 分析模型 中面模型 双面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_(4.5)Al_(0.5)储氢合金固溶相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东 周理海 +3 位作者 余本海 王春雷 高涛 张东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研究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相α-LaNi4.5Al0.5H0.5和α-LaNi4.5Al0.5H1.0中H原子的占位、态密度和电子密度,分析了H原子的加入对固溶体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研究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相α-LaNi4.5Al0.5H0.5和α-LaNi4.5Al0.5H1.0中H原子的占位、态密度和电子密度,分析了H原子的加入对固溶体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计算得到α-LaNi4.5Al0.5H0.5中H原子最可能占据靠近Al的6m位,α-LaNi4.5Al0.5H1.0中的两个H原子最可能占据6m和4h*位;随着H原子的增加,晶胞主要沿着c轴方向膨胀;Al和Ni,H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合金含氢固溶体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态密度图中低能量区域的态密度越大固溶体越稳定;如果EF处于带隙的底部,则体系较稳定。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4.5al0.5合金 密度泛函理论 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 固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珠/Al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博一 王伟 武高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4,共7页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系统对空心微珠体积分数为0.4的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在1700-2900s-1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吸能性能进行了研究,还利用SEM扫描电镜对压缩试件断口进行...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系统对空心微珠体积分数为0.4的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在1700-2900s-1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吸能性能进行了研究,还利用SEM扫描电镜对压缩试件断口进行微观组织分析,与准静态条件下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及压缩变形机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是一种应变率敏感材料,与准静态结果相比,在高应变率下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和塑性应变有明显的增大,应变率硬化效应对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应变硬化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变形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动态载荷作用下,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内部空心微珠的压缩和基体材料的充填同时发生,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态压缩力学性能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空心微珠 1199al复合泡沫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平面轴对称接触模型参数设置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夏卫明 骆桂林 嵇宽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00-102,106,共4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轴孔过盈配合接触模型中的平面应力轴对称模型与实体模型和横截面平面应力模型有限元计算的差异,着重研究了平面应力轴对称接触模型参数设置方法,主要研究了轴孔配合模型的几何过盈和间隙、接触单元实常数CNOF...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轴孔过盈配合接触模型中的平面应力轴对称模型与实体模型和横截面平面应力模型有限元计算的差异,着重研究了平面应力轴对称接触模型参数设置方法,主要研究了轴孔配合模型的几何过盈和间隙、接触单元实常数CNOF以及接触单元关键字KEYOPT(9)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读者在遇到类同的问题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孔过盈 实体模型 平面应力模型 有限元 轴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iO_3)_(1-x)(SrTaO_2N)_x固溶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瑞璞 罗文俊 +2 位作者 李朝升 于涛 邹志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2,共4页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N掺杂的SrTiO3和(SrTiO3)1-x(SrTaO2N)x固溶体,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比表面积的表征。随x由0增大至0.4,固溶体带隙变窄,由3.2eV降至2.3eV,吸收光谱由紫外光区扩展到可见...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N掺杂的SrTiO3和(SrTiO3)1-x(SrTaO2N)x固溶体,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比表面积的表征。随x由0增大至0.4,固溶体带隙变窄,由3.2eV降至2.3eV,吸收光谱由紫外光区扩展到可见光区。在甲醇溶液(50mLCH3OH+220mLH2O)中进行了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的反应,在硝酸银溶液(270mL,0.01mol·L-1)中进行了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氧气的反应,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实现了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分解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固溶体 可见光 分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撞击对Ti6Al4V合金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温霞 杨世源 +2 位作者 王军霞 张林 刘小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0-324,共5页
采用一级轻气炮对Ti6Al4V合金进行对称与非对称正碰撞冲击,回收冲击样品,并进行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样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并导致材料发生损伤,而损伤进一步促进了微裂纹的产生... 采用一级轻气炮对Ti6Al4V合金进行对称与非对称正碰撞冲击,回收冲击样品,并进行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样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并导致材料发生损伤,而损伤进一步促进了微裂纹的产生、扩展;由X射线分析结果可知,冲击使材料的晶面发育更加完整,并在材料冷却过程中出现一种亚稳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晶体结构 平面撞击 TI6aL4V合金 变形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dbar水电站深孔平面闸门自振特性研究
12
作者 倪效欣 张燎军 +2 位作者 刘权 郑宏伟 关超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158,共3页
为研究水体对闸门自振特性的影响程度,采用ADINA势流体单元模拟水体,建立了闸门-水体的整体耦合分析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法计算闸门自振频率。结果表明,水体对闸门的自振特性影响较大,闸门运行和检修时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有显著变化;闸门不... 为研究水体对闸门自振特性的影响程度,采用ADINA势流体单元模拟水体,建立了闸门-水体的整体耦合分析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法计算闸门自振频率。结果表明,水体对闸门的自振特性影响较大,闸门运行和检修时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有显著变化;闸门不同开度对闸门自振特性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开度的增大,闸门的自振频率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平面闸门 势流体单元 流固耦合 自振特性 aD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3D Edge-Preserving Smoothing De-nois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13
作者 Fan Tao-yuan Yang Chang-chu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器 边缘保持 去噪方法 平滑 三维 地震事件 应用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聚单元法的层状页岩巴西劈裂数值模拟
14
作者 马天寿 王浩男 +1 位作者 FADHEL A M 刘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2-715,共14页
为了分析层状页岩巴西劈裂力学行为,开展龙马溪页岩巴西劈裂试验,采用全局嵌入零厚度黏聚单元法,建立层状页岩巴西圆盘二维有限元模型,对比数值模拟与巴西劈裂试验结果,并分析层理间距和强度对层状页岩巴西劈裂力学行为及破坏模式的影... 为了分析层状页岩巴西劈裂力学行为,开展龙马溪页岩巴西劈裂试验,采用全局嵌入零厚度黏聚单元法,建立层状页岩巴西圆盘二维有限元模型,对比数值模拟与巴西劈裂试验结果,并分析层理间距和强度对层状页岩巴西劈裂力学行为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试验得到的巴西劈裂强度和破坏模式吻合较好,两者的最大相对误差低于10%。数值模拟和试验得到的页岩巴西劈裂强度各向异性比分别为2.18和2.00,说明龙马溪页岩各向异性特征显著。巴西劈裂强度和破坏模式对层理面加载角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加载角度增加,巴西劈裂强度大致呈现出线性增长趋势,巴西圆盘破坏模式先由沿层理面的拉伸破坏转变为沿层理面和基质的拉伸-剪切复合破坏,再转变为沿基质的拉伸破坏。层理强度是影响巴西圆盘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低层理强度导致巴西劈裂强度大幅降低,破坏模式主要受层理强度控制,主要产生沿层理面的拉伸或剪切破坏;高层理强度导致巴西劈裂强度大幅增加,破坏模式主要受基质强度控制,主要产生岩石基质拉伸或拉伸-剪切复合破坏。研究结果可为油气开采、采矿、隧道、边坡及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页岩 巴西劈裂 各向异性 黏聚单元 层理面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参考面在Solid Edge零件装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利平 吴文山 盛一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分析了SolidEdge参考面的类型和全局参考面的创建方法,探讨了在SolidEdge装配环境下,针对一些不能选择 面的零件,利用全局参考面实现精确装配的方法。
关键词 全局参考面 装配 solid 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摆角超声速分离线喷管烧蚀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栩锋 田维平 +1 位作者 王健儒 曹涛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60,共9页
建立了适用于超声速分离线喷管的三维烧蚀仿真方法,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对不同摆角的喷管烧蚀状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喷管型面改变,分离线附近烧蚀率出现骤升骤降的复杂变化。分离线前侧壁面大部分位置烧蚀率受摆... 建立了适用于超声速分离线喷管的三维烧蚀仿真方法,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对不同摆角的喷管烧蚀状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喷管型面改变,分离线附近烧蚀率出现骤升骤降的复杂变化。分离线前侧壁面大部分位置烧蚀率受摆角影响较小,仅下侧点位置附近由于燃气流动受阻烧蚀率随摆角增大而增大,当摆角为5°时,为喷管整体烧蚀最严重区域,烧蚀率为79.4μm/s。分离线后侧壁面烧蚀率受摆角影响较大,且整体高于前侧。在分离线下游上侧边界线,烧蚀率会快速出现一个峰值,且出现位置随摆角增大后移,从0°的59.7 mm后移至5°的65.3 mm处。摆角为5°时,由于下侧激波切割了流场,导致了上侧边界线x=130 mm燃气流动出现分离现象,烧蚀率在此处回升到5.8μ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超声速分离线喷管 烧蚀 摆动角度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建伟 张修峰 +7 位作者 鞠文君 王存文 韩跃勇 李国营 陈洋 李海涛 郝晋伟 刘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目的】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过程及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方法】通过对含有3种层面位置的煤岩组合体(层面分别位于岩石部分上位、中位和下位)开展霍普金森冲击(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目的】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过程及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方法】通过对含有3种层面位置的煤岩组合体(层面分别位于岩石部分上位、中位和下位)开展霍普金森冲击(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分析了冲击载荷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破坏过程、能量结构、碎块特征的演变规律。【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煤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过程可以分为近似线性阶段、非线性的动态应力-应变阶段、弹性模量降低阶段、宏观破裂阶段、应力波卸载阶段5个阶段。(2)随着层面由上向下布置,岩石部分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强,破坏过程逐渐剧烈,破坏后的碎块的均匀程度降低,而煤体部分的破坏程度则逐步降低,破碎后的块度逐渐增加。(3)层面的存在会降低煤岩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与无层面煤岩组合体(平均强度为79.487 MPa)相比,当层面位于上方时,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73.724 MPa)降低7.25%;当层面位于中位时,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61.798 MPa)降低22.26%;当层面位于下位时,组合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64.991 MPa)降低18.24%。(4)随着层面位置由上向下布置,能量结构发生变化,反射能占比降低,吸收能占比增加,透射能占比减小。本研究可以为超长孔水力压裂技术或地面压裂技术在大范围处理坚硬顶板工程开展过程中压裂位置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面位置 煤岩组合体 动态抗压强度 SHPB 能量结构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载荷下分瓣式碳环密封结构变形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璐 丁雪兴 +3 位作者 王蕊霞 徐洁 洪先志 包鑫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为探究力载荷下分瓣式碳环密封结构参数对密封面径向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计算求解压力控制雷诺方程,获得气膜压力,再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流固热耦合仿真模拟,探究特定工况下不同结构参数对碳环变形的影响,分析主密封面径向变形... 为探究力载荷下分瓣式碳环密封结构参数对密封面径向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计算求解压力控制雷诺方程,获得气膜压力,再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流固热耦合仿真模拟,探究特定工况下不同结构参数对碳环变形的影响,分析主密封面径向变形特性。研究表明:力变形中,防转销的安装位置对碳环径向变形量影响最大,选取恰当的安装位置可减小径向变形量;外部凸结构不均匀且圆心角比例较大时,径向变形量较小;两侧搭接口比例越大时径向变形量越小;拉紧弹簧和压紧弹簧的选取对碳环径向变形量影响较小;弹簧压力越大时径向变形量越小,但弹簧压力过大时,容易导致碳环磨损加剧、断裂甚至密封失效,应参考实际工况选择适当弹簧压力。研究结果为分瓣式碳环密封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瓣式碳环 碳环密封 流固耦合 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测量材料介电常数的高精度微波传感器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雪云 李肖松 周应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材料介电常数的微波传感器,其特点是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在传统的互补裂环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测量区域;并加载了金属通孔结构,将电场限制在测量区域内,达到了更好的测量效果。结果显示传感器的测...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材料介电常数的微波传感器,其特点是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在传统的互补裂环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测量区域;并加载了金属通孔结构,将电场限制在测量区域内,达到了更好的测量效果。结果显示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为2.89%。传感器在空载时谐振频率为2GHz;当样品加载到测量区域时,测量区域的电场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频移。选取了介电常数值为1~10的样品进行了模拟加载试验,得到了介电常数与谐振频率的拟合经验关系式,同时采用5种常见的高频板材对拟合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整体测量误差为0.8%,证实了利用该传感器测量材料介电常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互补开口谐振环 谐振频率 固体材料 传输系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像素分割算子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重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瑞 马菲雅 +3 位作者 王芳 梁健 魏寒月 任立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6,共10页
针对分焦平面多光谱相机在成像过程中存在的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问题,提出了分焦平面马赛克图像的高分辨率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拍摄漫反射白板对分焦平面马赛克式传感器进行定标,获得了无马赛克的场景反射率图像;之后将场景反射率... 针对分焦平面多光谱相机在成像过程中存在的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问题,提出了分焦平面马赛克图像的高分辨率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拍摄漫反射白板对分焦平面马赛克式传感器进行定标,获得了无马赛克的场景反射率图像;之后将场景反射率图像和分焦平面马赛克图像代入多光谱图像与高光谱图像的融合模型进行高分辨率重构。分析了基于超像素分割算子的2种重构方法(最小二乘-多光谱数据融合法和正则化最小秩-多光谱数据融合法)的重构结果。结果发现:最小二乘-多光谱数据融合法的求解过程简单,求解速度较快,针对反射率较为均一的场景可以取得较好的重构结果;正则化最小秩-多光谱数据融合法求解过程复杂,求解速度较慢,针对复杂场景可以取得较好的重构结果。研究提出的2种重构方法的平均像素误差约为0.12,小于其他典型重构方法,且重构评价参数也具有明显优势,表明这2种重构方法在光谱图像高分辨率融合模型的迁移上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现了待重构图像在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上的高度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焦平面马赛克图像 反射率图像 高分辨率重构 正则化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