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的功能梯度板静力分析
1
作者 宋薇薇 项松 赵锐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4-512,共9页
采用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来对功能梯度板进行建模。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基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的无网格方法离散。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说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法在功能梯度板分析中的准... 采用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来对功能梯度板进行建模。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基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的无网格方法离散。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说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法在功能梯度板分析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考虑层边界离散性的新层合板理论比其他具有五个全局变量的层合板理论具有更精确的位移和应力。数值算例表明,采用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对功能梯度板进行静力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样条 径向基函数 功能梯度板 静力分析 高阶理论 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点和薄板样条函数模型优化的视差图像拼接
2
作者 陈洁芳 黄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7,共13页
针对智能驾驶中图像拼接存在的匹配点冗余和拼接后图像局部扭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点和薄板样条函数模型优化的视差图像拼接方法.首先,根据图像匹配点的分布位置构建稀疏矩阵;其次,通过网格约束匹配点数量消除冗余匹配点,缩短计... 针对智能驾驶中图像拼接存在的匹配点冗余和拼接后图像局部扭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点和薄板样条函数模型优化的视差图像拼接方法.首先,根据图像匹配点的分布位置构建稀疏矩阵;其次,通过网格约束匹配点数量消除冗余匹配点,缩短计算薄板样条函数模型的时间;最后,采用改进的薄板样条函数模型进行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消除了匹配点冗余并改善了图像扭曲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视差图像拼接 改进薄板样条函数模型 稀疏矩阵 匹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上Plate方程全局吸引子的正则性和有限维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海滨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2-1381,共10页
研究了无界区域Rn上Plate方程全局吸引子的正则性和有限分形维性.该方程的全局吸引子在相空间H2(Rn)×L2(Rn)的存在性已在先期文章建立,现在进一步证明该全局吸引子具有更好的正则性,即它是H4(Rn)×H2(Rn)的有界集并具有有限分... 研究了无界区域Rn上Plate方程全局吸引子的正则性和有限分形维性.该方程的全局吸引子在相空间H2(Rn)×L2(Rn)的存在性已在先期文章建立,现在进一步证明该全局吸引子具有更好的正则性,即它是H4(Rn)×H2(Rn)的有界集并具有有限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吸引子 plate方程 正则性 有限维性 无界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B-Spline时域基函数的TDFEM的应用
4
作者 吴霞 周乐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6-840,共5页
提出了时域有限元法(TDFEM)的一种新的基函数—二次B-spline时域基函数.首先简述了时域有限元法的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提出了新型的基于B-spline函数的条件稳定和无条件稳定的时域有限元法方案,并应用于三维电磁辐射问题.通过典型的算... 提出了时域有限元法(TDFEM)的一种新的基函数—二次B-spline时域基函数.首先简述了时域有限元法的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提出了新型的基于B-spline函数的条件稳定和无条件稳定的时域有限元法方案,并应用于三维电磁辐射问题.通过典型的算例对这两种方案的精度、运算时间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基于二次B-spline函数的时域有限元法的有效性.通过稳定性理论分析得出该算法的精确稳定性,并且通过数值计算的结果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元法 二次B-spline时域基函数 电磁辐射 无条件稳定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智能电能表动态测试信号模型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智 贺星 +3 位作者 苏玉萍 崔晨辉 段羽洁 胡红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210,共8页
针对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问题,文章采用小波分析对采集到的加热炉负载等三种实际工况信号进行了分解,提取了时域及时频域的特征,从幅值和频率两个维度总结提取了包括幅值变化、低频稳态、高频稳态、高频暂态在内的四类测试信号,能够全面... 针对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问题,文章采用小波分析对采集到的加热炉负载等三种实际工况信号进行了分解,提取了时域及时频域的特征,从幅值和频率两个维度总结提取了包括幅值变化、低频稳态、高频稳态、高频暂态在内的四类测试信号,能够全面表征多种动态信号的特性,并且采用薄板样条插值建立了包络信号,幅值上升、下降、中断、谐波、间谐波、冲击的七种单一测试信号模型,在搭建好的动态信号测试平台上实验并分析了单一测试信号的参数对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幅值变化和包络、间谐波对电能表计量误差影响较大。通过单一测试信号的参数调整以及多种信号的复合进一步建立了复合测试信号模型,可逼近现实工况信号,遍历各种工作模态,对采集到的激光切割机负荷进行误差预测与补偿,模型预测误差的结果验证了复合测试信号模型的正确性,可为电能表动态误差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 动态误差 小波分析 薄板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薄板样条运动模型的人脸动画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硕 王一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5-265,共11页
面部动画在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实现逼真、生动的人脸动画和情感传达至关重要。当面临面部形状、姿态、表情等多个变化因素时,虽然通过薄板样条非线性变换可以获得较好的运动估计结果,但在处理面部复杂纹理和... 面部动画在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实现逼真、生动的人脸动画和情感传达至关重要。当面临面部形状、姿态、表情等多个变化因素时,虽然通过薄板样条非线性变换可以获得较好的运动估计结果,但在处理面部复杂纹理和嘴部运动时存在运动估计不精细的问题,需要更强大的图像修复能力。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薄板样条运动模型(TPSMM)的人脸动画算法。首先,在TPSMM的基础上引入一种Farneback光流金字塔算法,通过与薄板样条变换和背景仿射变换相结合,使得人脸局部运动估计更精准;其次,为了更真实地恢复缺失区域的细节纹理信息,提出一种多尺度细节感知网络,该网络在编码器中通过嵌入通道注意力(ECA)模块减少源图像因多层下采样而导致的人脸细节信息丢失,在解码器中利用坐标注意力(CA)模块来有效捕获运动估计特征图中不同位置的重要特征,提高人脸图像的生成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一阶段运动模型(FOMM)、关节动画的运动表示法(MRAA)、TPSMM等,该算法在MUG、UvA-Nemo和Oulu-CASIA数据集上的L1、平均关键点距离(AKD)、平均欧氏距离(AED)数值均达到最优,平均分别为0.0129、0.923、0.00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动画 光流估计 薄板样条 多尺度特征融合 通道注意力机制 坐标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自由振动分析
7
作者 宋薇薇 项松 +2 位作者 赵锐 赵为平 郭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4-962,共9页
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三角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基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的无网格配置方法离散的控制微分方程,预测了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由振动行为。计算了不同材料参数和层合板几何参数的固... 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三角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基于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的无网格配置方法离散的控制微分方程,预测了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由振动行为。计算了不同材料参数和层合板几何参数的固有频率,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还研究了节点排布、模量比和边厚比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结果与文献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节点数量越大,无量纲频率对网格分布越不敏感,固有频率随着边厚比和模量比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数值实验,证明了用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离散的三角剪切变形理论对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由振动分析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剪切变形理论 复合材料层合板 自由振动 薄板样条径向基函数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键约束下变形摩擦片角向摆动的数值分析
8
作者 薛嘉琪 马彪 +2 位作者 郑长松 徐峰 季文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7-956,共10页
为了揭示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摩擦元件变形前后的动力学特性差异,本文研究了花键约束下不同变形程度摩擦片的角向摆动特性,分析了花键界面和翘曲变形对摆动的影响。本文对平直摩擦片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建立了平直片角向摆动的动力学模型。... 为了揭示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摩擦元件变形前后的动力学特性差异,本文研究了花键约束下不同变形程度摩擦片的角向摆动特性,分析了花键界面和翘曲变形对摆动的影响。本文对平直摩擦片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建立了平直片角向摆动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平直片引入薄板的变形函数,考虑几何差异推导出了变形摩擦片的摆动模型。同时,与经典边界条件对比,在摩擦片内径的花键约束处采用了摩擦边界,并且基于几何结构推导出了最大允许摆动角。通过数值仿真,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摆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的摩擦片受扰动后,角向摆动频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翘曲变形会降低摆动频率。此外,最大摆动角度在低转速时会延长摩擦片摆动的时间,摩擦力则会降低摆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摩擦片 花键约束 转盘动力学 变形圆板 刚体摆动 数值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轮轨力作用下浮置板轨道柔度系数研究
9
作者 谭新宇 刘卫丰 +2 位作者 姜博龙 张宇 张百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98-1905,共8页
轨道柔度系数矩阵建立了移动轮轨力与轮轨接触点处钢轨位移响应之间的关系,是解析模型中对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进行耦合的关键和难点。本文在已有三维离散支承浮置板轨道频域解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移动轮轨力作用下浮置板轨道柔度系数的... 轨道柔度系数矩阵建立了移动轮轨力与轮轨接触点处钢轨位移响应之间的关系,是解析模型中对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进行耦合的关键和难点。本文在已有三维离散支承浮置板轨道频域解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移动轮轨力作用下浮置板轨道柔度系数的求解方法。利用固定坐标系和移动坐标系间的关系,将浮置板轨道柔度系数的求解转化为对移动谐振荷载作用下钢轨固定点频域位移响应的积分的计算,为三维列车-浮置板轨道耦合解析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并量化了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自编程序对浮置板轨道柔度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同一转向架内,前轴左侧轮轨力对前轴右侧轮轨接触点处的轨道柔度系数与该力对后轴左侧轮轨接触点处的轨道柔度系数大小相近,二维模型忽略了此影响;二维计算模型无法准确反映板在全部模态频率处的振动响应,进而影响轨道柔度系数的计算准确性;对浮置板轨道动力特性进行精细化分析时,宜使用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轨道柔度系数 三维频域模型 无限周期结构理论 Kirchhoff薄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姿势引导下的虚拟试穿网络
10
作者 黄东晋 李晓敏 +1 位作者 刘金华 李贞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502,共12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姿势引导下的虚拟试穿方法存在着服装纹理过度变形、生成的图像出现遮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姿势引导下的虚拟试穿网络(pose-guidedvirtualtry-on network,PG-VTON).首先,使用基于U-Net的网络对人物图像进行姿势转换,... 针对现有的基于姿势引导下的虚拟试穿方法存在着服装纹理过度变形、生成的图像出现遮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姿势引导下的虚拟试穿网络(pose-guidedvirtualtry-on network,PG-VTON).首先,使用基于U-Net的网络对人物图像进行姿势转换,生成目标姿势下的人物解析图,引入信息增强模块提高解析图的准确性,减少试穿中的错误遮挡;然后,通过薄板样条变换(thin platespline,TPS)方法将目标服装变形为与人物身体相贴合的形状,引入网格变形约束项来保留目标服装的纹理和细节特征;最后,将解析图和变形服装结合起来,生成最终的虚拟试穿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比Downto(downtothelast detail)网络试穿图像的平均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提高了2.83%,初始得分(inception score,IS)提高了6.74%,与其他最新的虚拟试穿方法相比减少了试穿过程中的错误遮挡,能生成更加清晰真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穿 薄板样条变换 信息增强模块 网格变形约束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网架受拉球节点托板加固技术试验研究
11
作者 张彦龙 李华峰 +5 位作者 郭瑞顺 马志斌 闫俊男 康艳博 刘浩东 李孟青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3,共6页
针对既有网架结构下弦受拉球节点加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临杆焊接托板的加固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受拉球节点与杆件的材质、空间结构以及尺度效应的影响,通过将球节点周围相邻杆件焊接托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方法便于施工,且能够普遍适用... 针对既有网架结构下弦受拉球节点加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临杆焊接托板的加固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受拉球节点与杆件的材质、空间结构以及尺度效应的影响,通过将球节点周围相邻杆件焊接托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方法便于施工,且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类受拉球节点的加固工程,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和仿真研究,焊接托板后的节点域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加固效果良好,为既有网架受拉球节点加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拉球节点 托板 临杆焊接 节点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网架受拉球节点托板加固技术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彦龙 李华峰 +5 位作者 郭瑞顺 马志斌 闫俊男 康艳博 刘浩东 李孟青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针对既有网架结构下弦受拉球节点加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临杆焊接托板的加固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受拉球节点与杆件的材质、空间结构以及尺度效应的影响,通过将球节点周围相邻杆件焊接托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方法便于施工,且能够普遍适用... 针对既有网架结构下弦受拉球节点加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临杆焊接托板的加固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受拉球节点与杆件的材质、空间结构以及尺度效应的影响,通过将球节点周围相邻杆件焊接托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方法便于施工,且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类受拉球节点的加固工程,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和仿真研究,焊接托板后的节点域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加固效果良好,为既有网架受拉球节点加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拉球节点 托板 临杆焊接 节点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素的广义加性模型在福建省林火预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国富 李春辉 陈振雄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林火的准确预测对其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2010—2020年林火和气象数据,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基于6种平滑样条基[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回归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Duchon样条基(DS)、B-样条基(BS)... 林火的准确预测对其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2010—2020年林火和气象数据,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基于6种平滑样条基[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回归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Duchon样条基(DS)、B-样条基(BS)、P-样条基(PS)]拟合的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林火预测,并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为74.80%,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75.97%。广义加性模型的预测精度整体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由TP样条基拟合的广义加性模型表现最佳,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比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提高了3.86%和2.52%。2)基于最优广义加性模型预测结果,对福建省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中高火险区主要集中在福建省西北和东南地区,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低火险区。广义加性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林火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 LOGISTIC回归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 薄板回归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的几种小波去噪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被引量:22
14
作者 林椹尠 宋国乡 薛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629,共4页
对Mallat算法强制去噪、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去噪、非线性小波变换阈值法去噪及基于小波域相关性的去噪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比较了这几种小波去噪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两种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有效可行.
关键词 图像去噪 模极大值 阈值 样条 小波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矿化域模型的泥河铁矿床动态储量估算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明明 李晓晖 +3 位作者 周涛发 袁峰 吴明安 赵文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基于泥河铁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本文结合边界品位指标以及样条曲线方法对矿体边界进行简化平滑处理,并通过对各剖面的矿体解译边界进行圆滑渐变处理建立控制矿化边界的矿化域模型。基于矿化域模型,用于储量估算的样品分析数据... 基于泥河铁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本文结合边界品位指标以及样条曲线方法对矿体边界进行简化平滑处理,并通过对各剖面的矿体解译边界进行圆滑渐变处理建立控制矿化边界的矿化域模型。基于矿化域模型,用于储量估算的样品分析数据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全面性,避免了双指标圈矿带来的矿体形态过度复杂和在三维空间内不可避免的空间占位现象。基于矿化域模型进行的储量估算,可以更快速、合理地获取矿体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提高金属矿床储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域 动态 储量速算 单指标 样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层互信息和薄板样条实现医学图像弹性自动配准 被引量:16
16
作者 冯林 张名举 +2 位作者 贺明峰 戚正君 滕弘飞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92-149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互信息和薄板样条自动确定标记对应点的选取方法,将图像按照由粗到精的原则,将每个图像分成若干个对应子块进行配准后,在每个子块图像中按照一定规则选取两个对应点,实现图像弹性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互信息和薄板样条自动确定标记对应点的选取方法,将图像按照由粗到精的原则,将每个图像分成若干个对应子块进行配准后,在每个子块图像中按照一定规则选取两个对应点,实现图像弹性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理想的非刚性图像自动配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配准 薄板样条 互信息 医学图像 弹性 分层 选取方法 自动确定 配准方法 对应点 非刚性 子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变量局部薄盘光滑样条函数的蒸发空间插值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志红 Tim R.McVicar +4 位作者 LingTao Li Tom G.Van Niel 杨勤科 李锐 穆兴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23-30,共8页
高分辨率、栅格化的气候数据作为环境因子是地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对陆面蒸发空间化研究较少。对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及周围共计53个气象站点(多沙粗沙区30个)蒸发皿测量值E... 高分辨率、栅格化的气候数据作为环境因子是地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对陆面蒸发空间化研究较少。对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及周围共计53个气象站点(多沙粗沙区30个)蒸发皿测量值Epan进行空间插值,以5变量局部薄盘样条函数(经纬度为自变量,净辐射、水气压差和风速为协变量),建立具有多元线性子模型的蒸发插值模型,以ANUSPLIN为实现软件,生成连续21年共252个蒸发表面。交叉验证表明:引入蒸发影响因子作为协变量线性子模型进行表面插值能显著提高插值精度,夏季提高幅度更大,拟合表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平滑度。蒸发随协变量的变率显示,在多沙粗沙区,水气压差是夏季蒸发的主要控制因素,风速对蒸发的影响冬季稍强一些,净辐射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在春分和秋分时节有微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变量 样条函数 蒸发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样条基函数的弹塑性厚/薄板子域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斌凝 彭修宁 +1 位作者 朱清元 陈孔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2-546,共5页
为了建立通用弹塑性的厚/薄板样条子域,通过位移参数法,从位移场入手,以位移作为独立变量,并且运用样条有限点法进行理论推导构造了一组新的样条基函数。结果显示:该样条子域分析厚薄板时不存在剪切闭锁现象,该新子域具有计算精度高、... 为了建立通用弹塑性的厚/薄板样条子域,通过位移参数法,从位移场入手,以位移作为独立变量,并且运用样条有限点法进行理论推导构造了一组新的样条基函数。结果显示:该样条子域分析厚薄板时不存在剪切闭锁现象,该新子域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性好、厚薄通用、编程简便等特点。所以基于新样条基函数构造的样条子域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厚/薄板样条子域,可以满足工程中板分析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条基函数 厚/薄板样条子域 样条有限点法 剪切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4种金线鱼矢耳石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侯刚 王学锋 +2 位作者 朱立新 卢伙胜 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5,496,共8页
利用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24尾红棘金线鱼(Nemipterus nemurus)、32尾金线鱼(N.virgatus)、36尾深水金线鱼(N.bathybius)和35尾日本金线鱼(N.japonicus)性成熟后的矢耳石样本,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了4种鱼类矢耳... 利用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24尾红棘金线鱼(Nemipterus nemurus)、32尾金线鱼(N.virgatus)、36尾深水金线鱼(N.bathybius)和35尾日本金线鱼(N.japonicus)性成熟后的矢耳石样本,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了4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识别问题。耳石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区分4种金线鱼的耳石,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分析耳石形态变异。结果表明: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30.78%、28.44%和11.75%,可以将四种金线鱼耳石区分开来。其中Ⅰ型地标点6、10、11,Ⅱ型地标点2,Ⅲ型地标点7,贡献作用较大,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相对扭曲主成分的逐步判别分析中,四种鱼的平均判别成功率达91.3%;交互验证结果显示,四种鱼的平均判别成功率达89.8%,表明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可以作为鱼种耳石识别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耳石形态学与鱼种判别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属 形态测量学 矢耳石 逐步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标点 形态变异 几何 成功率 识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降雨量空间插值精度比较——KRIGING与TPS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万龙 马芹 +2 位作者 张建军 付艳玲 张晓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79-87,共9页
黄土高原地域广阔,降雨量时空分布复杂多变,插值方法将影响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进而影响水文及土壤侵蚀模拟效果。采用黄土高原河龙区间及毗邻地区50余个气象站点20年(1981—2000年)的降雨量数据,分别利用KR IG ING(克里金)和TPS... 黄土高原地域广阔,降雨量时空分布复杂多变,插值方法将影响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进而影响水文及土壤侵蚀模拟效果。采用黄土高原河龙区间及毗邻地区50余个气象站点20年(1981—2000年)的降雨量数据,分别利用KR IG ING(克里金)和TPS(薄板光滑样条)方法对多年平均、年和月降雨量进行插值,对研究区内27个站点进行交叉验证,比较和分析其插值精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无论多年平均,还是年和月尺度,KR IG ING与TPS方法降雨量插值结果都能正确反映河龙区间降雨量的空间变化趋势,2种方法交叉验证平均一致性指标(A)绝对值相差均在±0.01范围内,2种方法面平均插值精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不同时间尺度的插值精度,KR IG ING与TPS 2种插值方法的交叉验证平均一致性指标(A)均表现出多年均值优于4月约14%,优于年值约19%,优于7月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时间尺度 插值精度 KRINGING TPS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