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1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志群论治消化性溃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彤 曹志群 +4 位作者 李玲玲 王永森 李家立 康楠 孔维枝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共3页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其病情迁延、易复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较于化学药物具有独特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曹志群教授基于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其病情迁延、易复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较于化学药物具有独特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曹志群教授基于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论融合形成脏腑经络奇经理论,提出“脏腑气血升降在经(气)-入络(血)-深入奇经(肾)”辨证。他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机演变的过程为脾胃阳虚-气滞瘀阻-奇经受损,治疗上以消补、清化、温通为治疗原则,治疗消化性溃疡颇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脏腑经络奇经理论 气滞血瘀 脾胃阳虚 奇经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利莉 章丹宁 +1 位作者 薛梅 卞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促进中医药临床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多样,评价标准不一。基于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以临床常见的心气虚证、肝郁证、脾...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促进中医药临床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多样,评价标准不一。基于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以临床常见的心气虚证、肝郁证、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代表,总结分析近年来最常用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为建立更为科学客观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动物模型 构建 评价 心气虚证 肝郁证 脾气虚证 肺气虚证 肾阳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武文平 张薇 佟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8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 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正气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80例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90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温肾正气法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甲状腺形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84/90),高于对照组(73.33%,6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抗体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促甲状腺素水平(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anti 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ies,anti-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 thyroglobulin antibodies,anti-TGAb)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更低(P<0.05)。治疗前IL-6、IL-10、IFN-γ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IL-6、IFN-γ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更低,IL-10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叶、右叶、峡部厚度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正气法对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状态,缓解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温肾正气法 脾肾阳虚型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析膜性肾病的病机及诊治思路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博宁 王珍 王耀献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3,528,共6页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中气亏虚贯穿膜性肾病发病始终。论治当取升阳举陷大法,强调早期调补脾肾,御风于外,中期祛湿化瘀解毒,升阳通络,晚期升阳益胃排毒,兼顾心肾虚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蛋白尿 水肿 中气下陷 升阳益胃 脾肾亏虚 风邪外侵 毒损脾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和脾阳虚模型大鼠脑肠肽与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1及葡萄糖转运体3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丛培玮 尚冰 +3 位作者 王艳杰 赵丹玉 张林 王德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01-2205,共5页
目的分析脾虚模型大鼠脑肠肽〔β-内啡肽(β-E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3—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 目的分析脾虚模型大鼠脑肠肽〔β-内啡肽(β-E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下丘脑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3—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气虚模型的建立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原则,脾阳虚模型则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施加苦寒泻下法完成。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体征状态、体质量、体温、进食量等)及前肢抓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下丘脑、胃、空肠β-EP、CCK、VIP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下丘脑GLUT1、GLU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下丘脑GLUT1、GLUT3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前肢抓力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体质量、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体温低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空肠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CCK、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空肠β-EP、CCK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空肠CCK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胃、空肠β-EP表达水平及下丘脑、胃、空肠VIP表达水平高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大鼠下丘脑GLUT1、GLU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导致下丘脑、胃、空肠β-EP、CCK、VIP表达水平异常,这可能是脾虚本质研究的又一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脾阳虚 脑肠肽 葡萄糖转运蛋白质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和脾阳虚模型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5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尚冰 丛培玮 +3 位作者 王艳杰 赵丹玉 冯晓帆 张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建立脾气虚、脾阳虚模型,观察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5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不同阶段脾虚能量代谢的实质与差异。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 目的建立脾气虚、脾阳虚模型,观察大鼠空肠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5表达水平变化,以探讨不同阶段脾虚能量代谢的实质与差异。方法 2015年3—9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8只。脾气虚模型的建立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原则,脾阳虚模型则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施加苦寒泻下法建立。观察大鼠一般体征状态(体质量、体温、进食量等)、前肢抓力(肌力检测)、行为学变化(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GLUT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GLUT5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体质量、进食量、前肢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体质量、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体温低于脾气虚组(P<0.05)。脾气虚组中心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角落区域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中心区域、角落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脾气虚组(P<0.05)。对照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角落区域、周边区域停留时间均长于中心区域(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周边区域停留时间长于角落区域(P<0.05)。脾气虚组、脾阳虚组GLUT5 mRNA、GLUT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脾阳虚组GLUT5 mRNA表达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大鼠空肠组织GLUT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这可能是脾气亏虚、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脾阳虚 空肠 葡萄糖转运体5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肠AQP3、GLUT1的表达变化探讨脾气虚、脾阳虚证的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林 王艳杰 +5 位作者 王德山 洪勇涛 杨晔 冉博 张文 吴佳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02-1504,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脾气虚、脾阳虚证模型大鼠空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葡萄糖转运体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空肠组织中AQP3及GLUT1与脾气虚、脾阳虚证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脾气虚、脾阳虚证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动物... 目的:通过分析脾气虚、脾阳虚证模型大鼠空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葡萄糖转运体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空肠组织中AQP3及GLUT1与脾气虚、脾阳虚证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脾气虚、脾阳虚证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复合因素造模;观察大鼠一般体征,运用Realtime PCR结合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AQP3、GLUT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脾气虚、脾阳虚模型大鼠下空肠组织中的AQP3、GLUT1基因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阳虚组表达较气虚组也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脾气虚、脾阳虚证状态下大鼠空肠AQP3、GLUT1表达下调,导致对水分和葡萄糖的吸收出现障碍,可能与脾气虚、脾阳虚证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水通道蛋白3 脾气虚 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中医病因所致脾气虚、脾阳虚大鼠模型的证候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颖 郑小伟 李秀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物反证。结果: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宏观证候计分高于正常组(P<0.01),且以脾阳虚组为著(P<0.01);两组血清GAS均低于正常组(P<0.01);脾气虚组的血浆MTL低于正常组(P<0.01),而脾阳虚组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脾中药干预后,各项脾虚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或消失;血清GAS、血浆MTL紊乱回复。结论:多因素复合法复制的脾气虚、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符合证候的生物学特征,稳定性良好,且经得起药物反证;脾气虚、脾阳虚大鼠的脾虚宏观证候呈递进关系;血浆MTL在脾气虚和脾阳虚中变化趋势不一致,可作为鉴别两证的微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大鼠模型 血清GAS 血浆M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及胃排空功能差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时昭红 付丽鹤 +5 位作者 赵蕾 胡伟 杨健 郭洁 涂蓓蕾 刘凡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B超检查,探讨分析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74例研究对象,健康者14例(HS组),FD患者60例(脾虚气滞型33例,脾虚湿阻型16例,脾阳虚型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 目的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B超检查,探讨分析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74例研究对象,健康者14例(HS组),FD患者60例(脾虚气滞型33例,脾虚湿阻型16例,脾阳虚型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VAS视觉评分,记录阈值和最大饮入量;并且通过超声测量,比较不同证型的胃排空率及半排空时间。结果 FD组3种证型最大饮入量均低于HS组(P<0.05~0.01),脾虚湿阻型最大饮入量低于脾虚气滞、脾阳虚型(P<0.05);FD组3种证型与HS组比较,脾阳虚型餐后90min远端胃排空率低于HS组(P<0.05);脾虚湿阻型远端胃半排空时间较HS组、脾虚气滞型和脾阳虚型均延长(P<0.05)。结论不同证型FD患者胃肠运动功能有差异,辨证为脾虚湿阻型患者减退更显著,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 脾虚湿阻型 脾虚气滞型 脾阳虚型 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方辨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丽 连方 +1 位作者 吴海萃 辛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1-24,共4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为多发生于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卵巢增大、全身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体液渗出、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连方教授认为卵巢过...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为多发生于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卵巢增大、全身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体液渗出、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连方教授认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医病机是脾肾两虚、水饮停聚,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可出现气滞血瘀痰阻等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脾肾关系密切,可涉及心、肝、肺三脏。其中医治疗以温阳健脾、利水行气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二仙调经方加减;西医治疗应注意及时补充体液以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浆胶体渗透压,防止出现肝肾功能障碍、循环衰竭、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并发症。连方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往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预防治疗本病,标本兼顾、病证结合,多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脾肾两虚 温阳健脾 行气利水 连方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广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099-2101,共3页
讨论各脏腑之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指出各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各脏腑的部分,是支撑各脏腑机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各脏腑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各脏腑的部分,是各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具有推动... 讨论各脏腑之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指出各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分藏于各脏腑的部分,是支撑各脏腑机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各脏腑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各脏腑的部分,是各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生理机能的作用;各脏腑之阴是一身之阴气分布于各脏腑的部分,也是各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特性的部分;各脏腑之阳是一身之阳气分布于各脏腑的部分,也是各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特性的部分。脏腑之精、气、阴、阳的逻辑关系是脏腑之精化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分为脏腑之阴气与脏腑之阳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 心精 心血 心气 心阴 心阳 肺精 肺津 肺气 肺阴 肺阳 牌精 脾气 脾阴 脾阳 肝精 肝血 肝气 肝阴 肝阳 肾精 肾气 肾阴 肾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例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的中医病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关洁珊 罗智杰 林丽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500-504,共5页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来观察肿瘤相关性疲劳(CRF)患者的病性虚实、脏腑定位、病理产物,以阐明其中医病机,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指的...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来观察肿瘤相关性疲劳(CRF)患者的病性虚实、脏腑定位、病理产物,以阐明其中医病机,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相关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指的恶性肿瘤患者191例,进行一般信息、疲劳评分判定、中医四诊资料采集后,判定其脏腑虚损情况、脏腑辨证定位和病理产物,并分析其虚损情况与疲劳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证型以脾气虚型的发生率最高(占80. 6%),其次为肾气虚型(占43. 5%)、肺气虚型(占34. 6%)、肝气郁结(占21. 5%)。而病理产物方面,53. 4%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夹有痰浊,15. 7%夹有瘀血,30. 9%同时合并痰浊、瘀血。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出现肾阳虚型、肾气虚型、脾阳虚型、肝气郁结型的疲劳程度较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肿瘤相关性疲劳患者的中医辨证总体上以虚证为主,可出现虚实夹杂。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肾,涉及到肝、肺二脏,病机多为脾气不足、肾精亏虚、痰瘀互结。故其中医治疗应攻补兼投,以补虚为主,治以健脾益气、补肾填精、软坚散结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疲劳 中医病机 脏腑辨证 脏腑虚损 病理产物 脾气虚 脾阳虚 肾气虚 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立忠教授特发性水肿治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育勤 尹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王立忠教授认为特发性水肿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十分密切,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肝郁气滞,血不利而为水,泛溢肌肤,发为水肿。即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脾虚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水邪泛滥。湿盛则阳微,湿邪阻遏阳气,肾阳... 王立忠教授认为特发性水肿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十分密切,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肝郁气滞,血不利而为水,泛溢肌肤,发为水肿。即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脾虚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水邪泛滥。湿盛则阳微,湿邪阻遏阳气,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蒸腾气化失职,致使水湿泛滥肌肤、旁走四肢,阻滞气机,而成水肿脾肾阳虚证候。治疗常采用健脾益气、补肾温阳、化湿利水,疏肝解郁之法,以标本兼治。方剂选用济生肾气丸为主,加黄芪、党参、防己、茯苓皮、生白芍、赤小豆、冬瓜皮、陈皮、砂仁、生薏苡仁、炙甘草、大枣等药,有合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四妙散之意,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水肿 脾肾亏虚 肾阳不足 健脾益气 补肾温阳 化湿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法”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晓琳 翟笑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和法"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是临床常见的治法之一,主要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根据肝脏的生理特点,将其病理特点概括为肝脾失和、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结合相关代表... "和法"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是临床常见的治法之一,主要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根据肝脏的生理特点,将其病理特点概括为肝脾失和、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结合相关代表方剂及现代研究,从调和肝脾、调和气血、调和阴阳等方面探讨"和法"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广"和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调和肝脾 调和气血 调和阴阳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解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广仁 高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259-2261,共3页
讨论了《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指出河图五行模式是《内经》成书时就已采用的五行模式,以此五行模式可清晰地解释五脏的太少阴阳属性,脾为至阴,脾为孤脏,脾主四时等难题,并能阐释脏气的升降运动及脾胃为枢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河图 五行模式 太少阴阳 孤脏 至阴 脾主四时 脏气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桂芝治疗食管癌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秀伟 王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7-50,共4页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亏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阴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热阻遏,气血运行不畅,阻滞食管气机,日久而为瘀,痰浊瘀热日久化毒,结于食管,形成噎膈。孙教授常以理气化痰活血,调和肝脾,益气健...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亏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阴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热阻遏,气血运行不畅,阻滞食管气机,日久而为瘀,痰浊瘀热日久化毒,结于食管,形成噎膈。孙教授常以理气化痰活血,调和肝脾,益气健脾,温补脾肾,养阴清肺,软坚解毒抗癌等为治疗原则,配方选药,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桂芝 食管癌 经验 脾气亏虚 肝脾不和 脾肾阳虚 肺阴亏虚 痰浊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脾肾互赞”理论论治妇科肿瘤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成 刘芳媛 +1 位作者 沈影 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45-48,共4页
“脾肾互赞”理论源起《内经》,明代医家李中梓对此理论加以阐述及总结。妇科肿瘤在中医归属于癥瘕范畴,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肾互赞”则正强邪不可犯,若任一先伤,必损及另者,据此分析其形成机制,“脾伤卫外营内受损,中气津血生化失序... “脾肾互赞”理论源起《内经》,明代医家李中梓对此理论加以阐述及总结。妇科肿瘤在中医归属于癥瘕范畴,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肾互赞”则正强邪不可犯,若任一先伤,必损及另者,据此分析其形成机制,“脾伤卫外营内受损,中气津血生化失序”为妇科肿瘤形成前提,“肾阳失煦元气失化,阴寒气血痰湿凝聚”为妇科肿瘤发病根本,“脾肾互赞失用,阳伤气损往复”是妇科肿瘤进展恶化的“动力”。故在治疗中,肿瘤初期阶段:截瘤结受邪之处,安脾气肾阳互伤之势,断病根,防再形,复阳化气;肿瘤进展阶段:祛术后残余邪气毒根,护虚弱之脾肾阳气,减复形,锢转移,扶正培本;癌肿恶化转移阶段:充脾肾阳气薄弱之处,助脏腑机能之周转,扶阳气,保正气,延寿保质。故该文管窥“脾肾互赞”理论,为临床治疗妇科肿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脾肾互赞理论 脾气虚弱 肾阳失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5例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脱璐尧 辛红 +3 位作者 吕琨 朱跃坤 张致睿 徐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类的意义,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中医药干预的客观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行...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类的意义,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中医药干预的客观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05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证型与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Ⅰ期、Ⅱ期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为主,湿热蕴结最多,脾虚湿盛次之;而Ⅲ期、Ⅳ期以虚证为主,依次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术后Ⅰ期和Ⅱ期以脾虚湿盛最多,其次为湿热蕴结;Ⅲ期和Ⅳ期以虚证为主,以气血双亏分布最多,其次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围手术期证候演变具有术前到术后由实证到逐渐变为虚证,由术前的湿、热等标实之证变为术后的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手术前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术后中医证型变化与机体应激状态关联性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围手术期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湿热蕴结 脾虚湿盛 气血双亏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学说对胃气升发治疗水肿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慧敏 徐致远 林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54,共3页
水湿为水肿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水湿为阴邪,故水肿病性属阴。遵阴阳学说,需治阴以阳。胃气升发理论滥觞于《内经》,发扬于《脾胃论》。《脾胃论》中多次提及胃气升发的观点,如“胃者行清气而上”“升发胃气”以及“胃气既病则下溜”。... 水湿为水肿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水湿为阴邪,故水肿病性属阴。遵阴阳学说,需治阴以阳。胃气升发理论滥觞于《内经》,发扬于《脾胃论》。《脾胃论》中多次提及胃气升发的观点,如“胃者行清气而上”“升发胃气”以及“胃气既病则下溜”。胃气升发,升发为阳,阳气行则阴水行,故可以胃气升发之阳治水肿之阴病。且《脾胃论》中关于胃气升发理论的阐释以及所提的遣方用药,对水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基于阴阳学说,结合胃气升发理论探讨水肿的治疗,以期为其提供另一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气升发 水肿 阴阳学说 脾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