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verse relaxation determination based on light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for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atomic magnetometer 被引量:4
1
作者 Xue-Jing Liu Ming Ding +3 位作者 Yang Li Yan-Hui Hu Wei Jin Jian-Cheng F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276-280,共5页
A transverse relaxation determination of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SERF) magnetometer based on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he radio-frequency (RF) excitation and light intens... A transverse relaxation determination of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SERF) magnetometer based on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he radio-frequency (RF) excitation and light intensity excitation meth- ods used in SERF magnetometer, the light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method has a high stability in low-frequency range, which indicates a more accurate transverse relaxation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SERF) magnetometer LINEWIDTH optical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n dynamics of the potassium magnetometer in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regime 被引量:2
2
作者 伏吉庆 杜鹏程 +1 位作者 周庆 王如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36-439,共4页
The laser-pumped potassium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SERF) magnetometer is the most sensitive detector of magnetic field and has man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We pres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ur potassium... The laser-pumped potassium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SERF) magnetometer is the most sensitive detector of magnetic field and has man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We pres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ur potassium SERF magne- tometer. A pump-probe approach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unique spin dynamics of the atomic ensemble in the SERF regime. A single channel sensitivity of 8 f.THz-1/2 is achieved with our SERF magneto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mor process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magnetometer atomic magnet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ature quad-channel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magnetometer for magnetoencephalography 被引量:9
3
作者 Jian-Jun Li Peng-Cheng Du +3 位作者 Ji-Qing Fu Xu-Tong Wang Qing Zhou Ru-Quan W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45-149,共5页
A miniature quad-channel optically pumped atomic magnetometer(OPM)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SERF) mechanism. With a vapor cell of size 8 mm×8 mm×8 mm, we have incorporated... A miniature quad-channel optically pumped atomic magnetometer(OPM)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SERF) mechanism. With a vapor cell of size 8 mm×8 mm×8 mm, we have incorporated four SERF magnetometer channels, which provides sufficient spatial resolution for 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 The four channels share the same laser beam for the best cancellation of common mode noise due to laser fluctuations. With gradient measurement,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four sensors are better than 6 fT/Hz^(1/2), which is also good enough for MEG measurement. The vapor cell is heated to 160℃ by a novel nonmagnetic current-heating structure. Our sensor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compact size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ME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hannel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optically PUMPED atomic MAGNETOMETER magne-toencephal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itu measurement of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n a magnetic shield by a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magnetometer
4
作者 房建成 王涛 +2 位作者 张红 李阳 蔡洪炜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53-258,共6页
A method of measuring in-situ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agnetic shield is widely used in the atomic magnetometer. However, there is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n the magnetic shield, which w... A method of measuring in-situ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agnetic shield is widely used in the atomic magnetometer. However, there is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n the magnetic shield, which would lead to additional gradient broadening. It is impossible to use an ex-situ magnetometer to measure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n the region of a cell, whose length of side is several centimeters. The method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can realize the in-situ measurement of the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inside the cell,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spin relaxation study. The magnetic field gradient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magnetic shield are measured by a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SERF) magnetometer by adding a magnetic field modulation in the probe beam's direction. The transmissivity of the cell for the probe beam is always inhomogeneous along the pump beam direction, and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probe beam, which means that the method is independent of the cell's transmissivity. This feature makes the method more practical experimentally. Moreover, the AC-Stark shift can seriously degrade and affect the precis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measurement. The AC-Stark shift is suppressed by locking the pump beam to the resonance of potassium's D1 line. Furthermore, the residual magnetic fields are measured with σ+- and σ--polarized pump beams, which can further suppress the effect of the AC-Stark shift.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in-situ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has achieved a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precision of better than 30 pT/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atomic magnetometer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magnetic shield AC-Stark shi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of naturally abundant Rb in a K-Rb-21Ne self-compensated atomic comagnetometer
5
作者 Yan Lu Yueyang Zhai +3 位作者 Yong Zhang Wenfeng Fan Li Xing Wei Qu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58-266,共9页
The total effectiv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of naturally abundant Rb in a K–Rb–21Ne comagnetometer is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xistence of 87Rb and 85Rb isotopes in the same volume can lead to a la... The total effective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of naturally abundant Rb in a K–Rb–21Ne comagnetometer is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xistence of 87Rb and 85Rb isotopes in the same volume can lead to a large extra spinexchange broadening compared to pure 87Rb.This broadening mainly comes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quivalent reduction in the Rb spin-exchange rate.On this basis,an approximate relaxation model is proposed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o be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from a previous work.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erties of alkali-metal vapo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agnetometer naturally abundant RB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SPIN pola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ponse optimization of a three-axis sensitive SERF magnetometer for closed-loop operation
6
作者 周原锐 孙永泽 +3 位作者 汪茜茜 秦佳男 张雪 王言章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1-297,共7页
Most triaxial-vectorial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with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SERF)atomic magnetometer(AM)are based on the quasi-steady-state solution of the Bloch equation.However,the responding speed of the... Most triaxial-vectorial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with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SERF)atomic magnetometer(AM)are based on the quasi-steady-state solution of the Bloch equation.However,the responding speed of these methods is greatly limited because the frequency of the modulation signal should be slow enough to ensure the validity of the quasi-steady-state solution.In this work,a new model to describe the response of the three-axis sensitive SERF AM with high modulation frequency is presented and verified.The response of alkali-atomic spin to high-frequency modulation field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solving the Bloch equation in a modulation-frequency-dependence manner.This solution is well verified by our experiments and can offer a reference for selection of modulation frequencies.The result shows a potential to achieve a SERF AM operating in a geomagnetic field without heavy aluminum shielding when the modulation frequencies are selected prop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xial-vectorial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 spin-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atomic magnet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调控BiFeO_(3)-BaTiO_(3)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蓝馨 王芳 +6 位作者 周治 李双池 左鑫 李凌峰 杨柳 谭启 陈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3,共11页
用于监测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技术装备高温部件振动状态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需要一种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作为敏感元件,而电子元器件的无铅化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种Gd/Mn共掺杂的BF-BT((0.67BiF... 用于监测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技术装备高温部件振动状态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需要一种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作为敏感元件,而电子元器件的无铅化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种Gd/Mn共掺杂的BF-BT((0.67BiFeO_(3)-0.33Ba_(1-x)Gd_(x)TiO_(3))+0.5%(质量分数)MnO_(2),x=0~0.02)高温无铅压电陶瓷,并研究Gd^(3+)掺杂浓度(x)对BF-BT陶瓷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压电性能、介电弛豫行为及交流阻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钙钛矿结构,三方相(R)和四方相(T)共存,且T相含量随x增加而增加;适量的Gd^(3+)(x<0.02)固溶进入钙钛矿点阵之中能够促进BF-BT陶瓷晶粒的生长。掺杂Gd^(3+)的样品表现出增强的弛豫相变行为,相变温度(T_m)随x的增加而减小,而介电弛豫程度(ΔT_(relax))随x的增加而增大。采用R-CPE等效电路模型对BF-BT陶瓷的高温复阻抗谱(Cole-Cole图)进行拟合分析,发现样品在高温下的交流阻抗主要来自晶界的贡献。并且随着Gd^(3+)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的介电弛豫激活能不断增大,证实Gd^(3+)取代Ba^(2+)减少了晶格中氧空位浓度的施主掺杂效应。综合来看,x=0.01的样品具有最优的电学性能:T_(C)=425℃,d_(33)=126 pC/N,k_(p)=25.9%,tanδ=0.059,有望作为一种合适的高温压电材料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eO_(3)-BaTiO_(3) 高温无铅压电陶瓷 离子掺杂 介电弛豫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自由尾迹模型在风力机气动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沈昕 竺晓程 杜朝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3-927,共5页
分别采用空间迭代法以及时间步进法的自由尾迹计算模型对风力机的尾迹进行预测。结合相应的算例以及模型特点预测风力机在正对来流、偏航以及变工况下的风力机尾迹形状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稳态工况时,空间迭代法... 分别采用空间迭代法以及时间步进法的自由尾迹计算模型对风力机的尾迹进行预测。结合相应的算例以及模型特点预测风力机在正对来流、偏航以及变工况下的风力机尾迹形状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稳态工况时,空间迭代法可以快速稳定的预测出尾迹形状,而时间步进法在计算稳态工况时可以很好的收敛到初始值,而其瞬态特性保证该方法可以计算风力机在变工况下的气动特性。两种方法得到的尾迹形状基本反映叶尖涡结构的特性,可以用来作为升力线、升力面等工程模型算法的尾迹部分,用以进行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尾迹 空间迭代 时间步进 水平轴风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谱分解法识别流体性质 被引量:16
9
作者 钟吉彬 阎荣辉 +3 位作者 张海涛 冯伊涵 李楠 刘行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1-702,共12页
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信号分析方法分解T2谱,提出了利用T2谱分解法识别流体性质的新方法。由于T2谱在横向弛豫时间轴上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特征,采用高斯函数对T2谱进行拟合,可将T2谱分解为2~5个独立的分... 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信号分析方法分解T2谱,提出了利用T2谱分解法识别流体性质的新方法。由于T2谱在横向弛豫时间轴上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特征,采用高斯函数对T2谱进行拟合,可将T2谱分解为2~5个独立的分量谱。通过分析原油和地层水自由弛豫响应特征以及岩心油水互驱的动态响应特征,明确了各分量谱的岩石物理意义。T2谱可以分解为黏土束缚水分量谱、毛细管束缚流体分量谱、小孔隙流体分量谱和大孔隙流体分量谱。依据目标区原油性质,确定含油储集层T2分量谱峰在T2时间轴上的分布范围为165~500 ms。据此可准确识别流体性质,对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层中复杂油水层的识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自由弛豫 横向弛豫时间(T2)谱分解法 拟合T2谱 分量谱 流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鲜乳水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颖 曹佳佶 +2 位作者 章浩伟 何亚金 徐欣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3-96,共4页
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鲜乳变质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选取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和Carr-PurcellMeiboom-Gill序列测定鲜乳样品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弛豫参数,根据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观测样品的水分含量,并通过T2反演数据的拟合... 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鲜乳变质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选取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和Carr-PurcellMeiboom-Gill序列测定鲜乳样品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弛豫参数,根据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观测样品的水分含量,并通过T2反演数据的拟合结果得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直至鲜乳变质腐败,鲜乳中的总水分先减少后增加,其中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先减少后增加。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判定鲜乳的新鲜程度,并有助于在鲜乳贮运过程中品质的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自由水 结合水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自由弛豫特征的含油性评价方法——以玛湖凹陷下乌尔禾组砾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毛锐 牟立伟 +1 位作者 王刚 樊海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47,共8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砾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常规电法测井和核磁共振差谱法均难以反映储层的含油性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轻质原油核磁自由弛豫测量与下乌尔禾组储层岩心含不同...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砾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常规电法测井和核磁共振差谱法均难以反映储层的含油性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轻质原油核磁自由弛豫测量与下乌尔禾组储层岩心含不同流体的核磁共振对比实验,实验显示:①轻质原油核磁共振自由弛豫T2谱横向弛豫时间起始于100.00 ms;②饱和水岩心核磁共振T2谱基本收敛于100.00 ms;③饱和油岩心核磁共振T2谱在100.00 ms后出现了与原油核磁共振T2谱相似的自由弛豫特征。这说明下乌尔禾组岩心以水润湿为主,饱和油岩心核磁T2谱大于100.00 ms的信号由轻质油的自由弛豫引起。将100.00 ms作为核磁共振测井含油信号的标志,构建敏感参数,建立了基于核磁自由弛豫特征的流体性质识别图版。在考虑渗透率对含油性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22口探井31个层位进行了含油性测井评价,结果显示测井解释符合率达93.5%,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法为核磁共振测井在含油性测井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流体性质 自由弛豫 含油饱和度 砾岩储层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不同赋存状态下的页岩气动用规律 被引量:7
12
作者 端祥刚 胡志明 +5 位作者 顾兆斌 常进 沈瑞 孙威 穆英 周广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3,共8页
要合理制订页岩气井生产制度,进而优化页岩气田开发技术政策,弄清不同赋存状态下的页岩气产出规律是前提和基础。为了避免间接测试的不确定性,研发了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核磁共振在线检测系统,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地区N203井下志留统龙... 要合理制订页岩气井生产制度,进而优化页岩气田开发技术政策,弄清不同赋存状态下的页岩气产出规律是前提和基础。为了避免间接测试的不确定性,研发了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核磁共振在线检测系统,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地区N203井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_(1)^(1)层页岩岩心,以甲烷气体为实验流体,测量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游离态和吸附态甲烷产出量的变化情况,并且结合页岩气衰竭式开发物理模拟实验,对不同赋存状态下的页岩气动用特征和产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饱和甲烷气体的页岩核磁共振T_(2)谱图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吸附态甲烷主要赋存于页岩纳米孔隙表面,弛豫时间较短(0.1~1.0 ms),而游离态甲烷则赋存于较大的页岩孔隙中,弛豫时间较长(1~100 ms);②采用核磁共振测量的甲烷总含气量及吸附态/游离态甲烷气量与采用间接方法计算的结果较为接近;③基于页岩气开发物理模拟实验,在开发初期,产出气以游离态甲烷为主,吸附态甲烷的阶段贡献率低于5%,随着生产的持续,吸附态甲烷的阶段贡献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当压力低于15 MPa以后,吸附态甲烷的阶段贡献率迅速上升,至生产后期,吸附态甲烷的阶段贡献率超过50%,累计贡献率达到30%;④把实验结果换算为矿场条件下气井的生产动态数据,生产前5年,吸附气对气井累计产气量的贡献率不足5%,至生产末期,吸附气对累计产气量的贡献率可以达到25%。结论认为,核磁共振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定量表征不同赋存状态下甲烷气体的动用规律,为后续开展页岩气气水两相渗吸、CO_(2)/CH_(4)吸附置换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页岩气 甲烷 吸附态 游离态 弛豫时间 产气规律 T_(2)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力机气动计算的全自由涡尾迹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波峰 王同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2-827,共6页
采用全自由方式建立风力机尾流场的涡尾迹模型,引入"虚拟周期"的概念,并发展一种自适应松弛因子方法,从而改善了自由尾迹迭代的稳定性,提高了迭代收敛速度。利用建立的自由涡尾迹模型,计算了风力机叶片的尾流场结构、气动性... 采用全自由方式建立风力机尾流场的涡尾迹模型,引入"虚拟周期"的概念,并发展一种自适应松弛因子方法,从而改善了自由尾迹迭代的稳定性,提高了迭代收敛速度。利用建立的自由涡尾迹模型,计算了风力机叶片的尾流场结构、气动性能及叶片载荷,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尖速比越大,自适应松弛因子方法对缩小模型计算时间越有效;全自由涡尾迹模型能准确给出风力机尾流场的结构,包括尾迹的扩张以及叶尖涡和叶根涡的产生、发展和耗散的过程,风轮扭矩与实验数据吻合;叶片载荷分布的计算结果在低风速下与实验值基本一致,但是在大风速下差别较大,说明需要一个准确的失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全自由涡尾迹 虚拟周期 自适应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浦激光功率和气室温度对SERF陀螺仪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猛 刘院省 +1 位作者 王学锋 王巍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0-814,820,共6页
SERF陀螺仪工作在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状态下,电子自旋和核子自旋强烈耦合。通过研究电子自旋与核子自旋的耦合方程,分析了泵浦激光的功率和气室温度对SERF陀螺仪磁场补偿的影响,并搭建了SERF陀螺仪实验平台系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SERF陀螺仪工作在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状态下,电子自旋和核子自旋强烈耦合。通过研究电子自旋与核子自旋的耦合方程,分析了泵浦激光的功率和气室温度对SERF陀螺仪磁场补偿的影响,并搭建了SERF陀螺仪实验平台系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子核自旋补偿磁场正比于泵浦激光功率,泵浦激光功率在9.7 m W至105.6 m W的变化范围中,自旋补偿磁场的变化达到8.9 n T;气室温度在107.5℃至149.3℃变化范围中,自旋补偿磁场变化为4.5 n T,无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相对于气室温度的变化,补偿磁场对泵浦激光功率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F陀螺仪 原子自旋陀螺仪 无自旋交换弛豫 自旋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尾迹方法的风力机气动特性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文平 唐胜利 吕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2-557,共6页
建立了适合于水平轴风力机气动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计算方法。该方法中,桨叶模型采用二阶升力线理论,尾迹使用畸变的自由尾迹模型,以更好地模拟流场特性及桨尖三维效应,采用松弛迭代方法对尾迹涡线进行离散求解。计算了风力机处于轴流工... 建立了适合于水平轴风力机气动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计算方法。该方法中,桨叶模型采用二阶升力线理论,尾迹使用畸变的自由尾迹模型,以更好地模拟流场特性及桨尖三维效应,采用松弛迭代方法对尾迹涡线进行离散求解。计算了风力机处于轴流工况时桨尖涡位置及诱导速度分布,并与BEM计算结果和文献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由尾迹方法计算结果优于BEM理论,并得到详细的尾迹结构和三维流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自由尾迹 松弛迭代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U/PBMA交联共聚物网中游离末端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文忠 刘景江 +1 位作者 杨惠明 韩孝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9-22,共4页
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蓖麻油游离末端含量的样品,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转变与松弛行为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在动态力学谱上只有一个T_g,呈现出一相行为;而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却是具有微相分离的两相体系。游离末端... 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蓖麻油游离末端含量的样品,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转变与松弛行为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在动态力学谱上只有一个T_g,呈现出一相行为;而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却是具有微相分离的两相体系。游离末端含量的增加使T_g移向低温,明显地增加了低温区的阻尼因子,使微相分离增大,相区大小约从3.5nm增加到20nm。次级松弛与游离末端含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交联聚合物 COPU PB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弯矩型自由曲面结构找形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岳 远芳 +1 位作者 薛龙瑞 李清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7-183,共7页
为获得受力合理且形式丰富的自由曲面结构,借鉴传统模型试验找形法的原理,提出基于动力松弛法和局部线性化法的零弯矩型自由曲面结构数值找形方法.该方法利用了零弯矩型薄壳结构与相同荷载与边界条件下的柔性膜结构具有相同形状的性质,... 为获得受力合理且形式丰富的自由曲面结构,借鉴传统模型试验找形法的原理,提出基于动力松弛法和局部线性化法的零弯矩型自由曲面结构数值找形方法.该方法利用了零弯矩型薄壳结构与相同荷载与边界条件下的柔性膜结构具有相同形状的性质,通过膜结构来实现自由曲面结构的找形.首先采用动力松弛法确定柔性结构在不同驱动力作用下的平衡构形;然后利用局部线性化方法调整结构初始参数,实现对结构形状的精确调控,以满足建筑设计对控制点坐标的要求.利用所提方法分别对逆吊型、充气型和张拉型自由曲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Isler逆吊试验模型的模拟,并与实际模型的3D扫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精确性;通过对一充气型自由曲面的模拟,证明通过多区域分步控制可实现复杂造型结构的多点精确控制;通过对一找形后的张拉型自由曲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证明采用本文方法可获得受力合理的纯压结构.研究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效率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有助于实现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结构 模型实验 数值找形 动力松弛法 形状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自由曲面四边形网格平面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博青 李峥 吴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39,共8页
为实现对自由曲面的平面四边形网格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模拟的网格优化算法,建立了包含杆件长度的约束力、边界固定质点约束力、曲面对质点的吸附力、网格平面化作用力的弹簧质点计算模型.首先,采用映射法或其他方法对曲面进行初始... 为实现对自由曲面的平面四边形网格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模拟的网格优化算法,建立了包含杆件长度的约束力、边界固定质点约束力、曲面对质点的吸附力、网格平面化作用力的弹簧质点计算模型.首先,采用映射法或其他方法对曲面进行初始四边形网格划分,在获得曲面的初始网格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网格性能的侧重要求,计算出相应的弹性系数kij、边界约束刚度kc、对网格点的吸附刚度km、平面化控制系数pc,建立以平面化为目标的网格弹簧质点模型,通过动力松弛法,经多次迭代得到平面化网格;然后结合四边形平面化指标,以流畅性指标和均匀性指标对网格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同时引入网格偏离指标对网格的形状进行控制;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算例表明,弹簧质点平面化网格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自由曲面,通过调整参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使网格平面化的许允误差限制达到合理范围,同时可以兼顾流畅性和均匀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网格平面化 力学模拟 优化算法 动力松弛法 迭代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水煤浆水分状态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海潮 夏建新 曹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9,共6页
水煤浆中水分状态与含量的变化是产生其宏观流变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研究水分状态的迁移变化有助于从微观机理上阐释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而为管道输煤系统工艺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粒径、... 水煤浆中水分状态与含量的变化是产生其宏观流变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研究水分状态的迁移变化有助于从微观机理上阐释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而为管道输煤系统工艺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水煤浆中的水分状态及其迁移变化。研究结论表明:通过T2谱图辨别了水煤浆中吸附水、间隙水和自由水三种不同状态水分;三种水分会随着颗粒粒径和浓度的变化而发生迁移,即在一定粒径下,吸附水含量与浓度无关,间隙水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多,自由水的含量则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在一定浓度下,吸附水和间隙水量与粒径呈负相关,自由水量与粒径呈正相关;分析了吸附水、间隙水和自由水含量随浓度和粒径的变化规律,为相似条件下流变特性微观机理的认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自由水 横向弛豫时间 浓度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君 陈务军 +3 位作者 樊鹏玄 张大旭 房光强 曹争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04-1808,共5页
针对目前关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热力学性能研究不足,本文对一种新研制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开展了三类热力学试验。首先进行了SMP拉伸、弯曲、扭转形变下的形状记忆自由回复试验,测定了形状记忆固定率与回复率,均可达到99. 4%以上;采用热... 针对目前关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热力学性能研究不足,本文对一种新研制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开展了三类热力学试验。首先进行了SMP拉伸、弯曲、扭转形变下的形状记忆自由回复试验,测定了形状记忆固定率与回复率,均可达到99. 4%以上;采用热分析仪测定了材料-50℃~100℃的热膨胀应变随温度的关系,其值呈近似双线性,在玻璃转换点前后分别为4. 8×10^(-5)℃和2. 76×10^(-4)℃;最后进行了不同温度时的拉伸应力松弛试验及其不同加载速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材料弹性模量与应力松弛现象发生明显的改变,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时温相关非线性粘弹塑性力学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热膨胀系数 形状记忆自由回复 应力松弛 时温相关性 热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