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tness detection method of splicing detector based 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
1
作者 ZHAO Hong-chao ZHANG Xiao-qian AN Qi-c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98,共10页
For segmented detectors,surface flatness is critical a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both energy resolution and image clarity.Additionally,the limited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segmented detectors necessitates precise benchma... For segmented detectors,surface flatness is critical a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both energy resolution and image clarity.Additionally,the limited adjustment range of the segmented detectors necessitates precise benchmark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 architecture for detecting detector flatness based 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By measuring the dispersion fringes for coplanar adjustment,the final adjustment residual is improved to better than 300 nm.This result valid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large-aperture sky survey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aperture telescope segmented detector surface wavefront detection channel spectral disp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pectral evolution in flash radiation by hypervelocity impact on aluminum plates 被引量:1
2
作者 Xing Chen Yonggang Lu +1 位作者 Zhiwen Li Zhonghua Cu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6-110,共15页
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hypervelocity impac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two-stage light gas gun,and the sequence spectrum and radiation evolution data of the impact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impact conditions ... 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hypervelocity impac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two-stage light gas gun,and the sequence spectrum and radiation evolution data of the impact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impact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The diameter of the projectile is 3-5 mm,the impact velocity is 3.13-6.58 km/s,and the chamber pressure is 0.56-990 Pa.The spectrum of ejected debris cloud in the 250-310 nm band were obtained using a transient spectral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 multi-channel radiometer measurement system.Th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lash radiation intensity increases as a power function with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impact.Furthermore,the peak value of the line spectrum decreases as the chamber vacuum degree increases,while the radiation width gradually expands.The line spectrum i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curve corresponds to the ejected debris clouds splitting phase,which does not produce significant line spectrum during material fragmentation and is dominated by the continuum spectrum produced by blackbody radiation.There will appear one or three characteristic peaks in the flash radiation time curve,the first and second peaks correspond to the penetration phase and the third peak corresponds to the expansion phase of the ejected debris clouds on the time scale,the first and second peak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mber vacuum degree,and when the pressure is higher than 99 Pa,the first and second characteristic peaks will disappear.The radiant heat attenuation of the flash under different impact condition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attenuation exponent has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impact velocity and the chamber vacuum degree,while the attenuation exponent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ameter of the projectile,the 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attenuation exponent is obtained by fitting.The findings from this research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remote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based on flash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velocity impact Flash radiation EVOLUTIO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Damage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stem error iterative identification for underwater positioning based on spectral clustering
3
作者 LU Yu WANG Jiongqi +3 位作者 HE Zhangming ZHOU Haiyin XING Yao ZHOU Xuany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028-1041,共14页
The observation error model of the underwater acous-tic position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underwater target.For the position inconsistency error caused by consideri... The observation error model of the underwater acous-tic position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underwater target.For the position inconsistency error caused by considering the underwater tar-get as a mass point,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 system error,the traditional error model best estimation trajectory(EMBET)with little observed data and too many parameters can lead to the ill-condition of the parameter model.In this paper,a multi-station fusion system error model based on the optimal polynomial con-straint is constructed,and the corresponding observation sys-tem erro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improved spectral clustering is designed.Firstly,the reduced parameter unified modeling for the underwater target position parameters and the system error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polynomial optimization.Then a multi-sta-tion non-oriented graph network is established,which can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he inaccurat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sys-tem errors.Moreover,the similarity matrix of the spectral cluster-ing is improved,and the iterativ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system errors based on the improved spectral clustering is proposed.Finally,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d data of long baseline lake test and sea tes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system errors,and moreover can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for the underwater target posi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positioning reduced parameter system error identification improved spectral clustering accurac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ral matching based remote sensing identification of two main crop rotation patterns in a large irrigation district
4
作者 DUAN Yuanyuan CHEN Xiuhua +3 位作者 LIU Jun YE Mao LU Wenjing LIU Hongjie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0-650,共11页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planting patterns for major crops in a large irrigated district has vital importance for irrigation management,water fee collection,and crop yield estimation.In this study,the OTSU algorith...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planting patterns for major crops in a large irrigated district has vital importance for irrigation management,water fee collection,and crop yield estimation.In this study,the OTSU algorithm and Mean-Shift algorithm were employed to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reshold values for mapping two main rotated crop patterns at the pixel scale.A time serie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tra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ice-wheat and wheat-maize rotations in the Chuanhang irrigation district from 2016 to 2020.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oth threshold segmentation algorithms are reliable in extra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rops,with an overall accuracy exceeding 80%.Additionally,both Kappa coefficients surpass 0.7,indicating better performance by OTSU method.Over the period from 2016 to 2020,the area occupied by rice-wheat rotation cropping ranged from 12500 to 14400 hm 2;whereas wheat-maize rotation cropping exhibited smaller and more variable areas ranging from 19730 to 34070 hm 2.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how remote sensing-based approaches can provide reliable support for rapid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in crop rotation patterns within a large irrigation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anhang irrigation district rotate crop pattern spectral matching OTSU algorithm Mean-Shift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数阶微分形式在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凤玺 滕祥帅 +1 位作者 郝君明 王立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1,共10页
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应用到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已有研究多采用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对于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的应用研究较少,Riemann-Lio... 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应用到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已有研究多采用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对于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的应用研究较少,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在盐渍土电导率高光谱反演中的适用性尚不明确。基于实测土壤电导率和高光谱数据,考虑常见的Grünwald-Letnikov、Riemann-Liouville和Caputo三类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通过软件编程实现Grünwald-Letnikov、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处理函数,比较分析了不同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下,土样高光谱数据在同阶微分处理后的差异性以及随阶数增加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样光谱反射率曲线在不同分数阶微分定义形式下,同阶微分处理后表现出较大差异;在0.1~1阶范围内,随微分阶数的增加,Grünwald-Letnikov、Riemann-Liouville、Caputo分数阶微分处理后高度变异波段数量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当微分阶数趋于1时,光谱反射率微分值逐渐降低且向0值逼近,波动范围逐渐减小,而光谱数据的变异性却随着波动范围的减小而增强;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处理在0.6、0.7阶相关系数提升9.5%、6.7%,Riemann-Liouville和Caputo分数阶微分处理后,相关系数分别在0.8~0.9阶、0.7~0.9阶提升1%左右。该研究为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为更好的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应用到土壤盐渍化遥感反演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电导率 光谱反射率 分数阶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辐射照度国际关键比对装置、方法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代彩红 王彦飞 +2 位作者 李玲 吴志峰 谢一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高温黑体辐射源和双光栅光谱辐射比较测量系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了新一代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波长范围覆盖230~2550 nm,以一组稳定的卤钨灯作为副基准灯组,保存和传递光谱辐射照度量值。黑体的温度溯源至铂-碳Pt-C... 基于高温黑体辐射源和双光栅光谱辐射比较测量系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了新一代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波长范围覆盖230~2550 nm,以一组稳定的卤钨灯作为副基准灯组,保存和传递光谱辐射照度量值。黑体的温度溯源至铂-碳Pt-C和铼-碳Re-C共晶点黑体,在3021 K采用钨碳-碳WC-C共晶点黑体进行验证。采用新基准装置,2017年-2019年NIM参加国际计量局组织的光谱辐射照度国际关键比对CCPR-K1.a,比对由全俄光学物理学测量研究院(VNIIOFI)主导,共有12个实验室参加。比对结果表明:除少数实验室外,在250~290、300~1300、1500~2500 nm波长范围,各参比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分别为±2.0%、±1.0%和±2.0%。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NIM与国际比对参考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13%、0.28%和0.15%。在250~2500 nm全波段,NIM与国际比对参考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7%,与2004年平均相对偏差0.9%相比,测量能力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辐射照度 国际比对 高温黑体 测量不确定度 国家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航 孙宇航 +2 位作者 李佳慧 李学贵 董宏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645,共19页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之一。本文调研了五种基于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差分法易于理解,但数值频散问题明显;伪谱法精度高,但计算效率低;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模型,但计算资源消耗大;谱元法适合高精度问题,但对计算内存需求较高;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训练成本较高。并分别叙述了这五种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最新进展。未来,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应结合深度学习等最新技术,优化边界条件模拟真实的边界反射情况,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模拟 有限差分法 伪谱法 有限元法 谱元法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元尺度光谱匹配方法的江苏皂河灌区实际灌溉面积遥感监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文龙 林胜杰 +5 位作者 余琅 仝道斌 卢奕竹 刘军 刘宏洁 陈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5,共7页
灌溉面积是有效实施农业节水所需的基础性数据,传统调查统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灌溉面积监测需要。融合GF-1与Sentinel-2卫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样本光谱,基于像元尺度光谱匹配方法协同提取江苏省宿迁市皂河灌区2017—2022年作物... 灌溉面积是有效实施农业节水所需的基础性数据,传统调查统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灌溉面积监测需要。融合GF-1与Sentinel-2卫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样本光谱,基于像元尺度光谱匹配方法协同提取江苏省宿迁市皂河灌区2017—2022年作物种植结构及实际灌溉面积。结果显示:皂河灌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为水稻小麦轮作;灌区2017—2022年实际灌溉面积分别为85.11、91.91、103.65、95.85、97.72、88.24 km^(2)。基于样本点利用混淆矩阵对提取的实际灌溉面积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为89.71%,Kappa系数为0.80,监测结果精度较高且提取效果优于目前公开产品中精度较高的IrriMap_Syn产品及IWMI产品。该方法适用于南方灌区实际灌溉面积提取,可为灌区管理部门日常监管、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灌溉面积 种植结构 光谱匹配 遥感 皂河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随机裂缝介质横波散射衰减数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浩 符力耘 +2 位作者 曹辉 俞军 邓继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679,共12页
声波衰减对裂缝识别更为敏感,因此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和压裂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裂缝型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散射效应显著,但长波长假设下的等效介质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散射导致的声波衰减.本研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二维... 声波衰减对裂缝识别更为敏感,因此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和压裂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裂缝型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散射效应显著,但长波长假设下的等效介质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散射导致的声波衰减.本研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二维随机裂缝介质上模拟了标量横波(SH波)的传播,并研究了裂缝尺度、密度以及交叉对横波散射衰减的影响.研究发现,裂缝长度l_(c)、裂缝密度γ和背景介质波数k_(0)可定量表征散射衰减.裂缝长度l_(c)小于背景介质波长λ_(0)的1/30时,可以忽略散射衰减;当k_(0)l_(c)/2<1时,衰减随着k_(0)l_(c)/2的增大而增大,反之,衰减随着k_(0)l_(c)/2的增大而减小;当l_(c)≈λ_(0)/3时,衰减最强.裂缝交叉会加强k_(0)l_(c)/2<1时的散射衰减,而减弱k_(0)l_(c)/2>1时的衰减.这种定量关系有助于理解多尺度裂缝的横波散射衰减特征,对声波测井和勘探地震中的裂缝识别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衰减 裂缝识别 裂缝散射 谱比法 多尺度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池片等效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其光谱响应估算研究
10
作者 张经炜 曹尚 +4 位作者 冯莉 丁坤 Frank U.Hamelmann 杨航 陈翔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全面评估光伏电池片发电性能,针对现有光伏等效电路模型无法估算其光谱响应特性问题,文章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了光伏电池片等效物理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对其电气特性与光谱响应进行估算。首先,分析有限元模型中关键参数对电气特性估算... 为全面评估光伏电池片发电性能,针对现有光伏等效电路模型无法估算其光谱响应特性问题,文章基于有限元法提出了光伏电池片等效物理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对其电气特性与光谱响应进行估算。首先,分析有限元模型中关键参数对电气特性估算结果的影响,确定发射区厚度、基区厚度、发射区掺杂浓度、基区掺杂浓度、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共6参数作为模型参数辨识对象;然后,以高辐照工况下实测电流-电压(Ⅰ-Ⅴ)特性数据为依据,使用粒子群算法对上述参数进行辨识;最后,实测了不同辐照和温度条件下Ⅰ-Ⅴ特性并与模型估算结果对比验证,同时测量了太阳光谱曲线与光伏组件短路电流,间接验证模型估算电池片光谱响应的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片模型估算结果的电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9 2~0.030 2 A,0.018 0~0.051 5 A,模型计算光谱响应结果的短路电流和实测短路电流绝对百分误差在15%以下,使用该参数辨识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较综合地反映光伏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光伏模型 有限元模型 光谱响应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载流子复合对探测器光谱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青 丁奕婧 +4 位作者 Fayemi Omolola E. 谷宇 卞亚东 周建明 雷威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5-962,共8页
在宽谱光电探测过程中,人们通常关注探测响应度和比探测度等性能,因此在探测器的设计中重点研究入射光子的吸收和光生载流子的漂移等物理过程。在宽谱探测、窄带探测等光谱探测中需要探测器区分不同波长通道的响应信号,光生载流子复合... 在宽谱光电探测过程中,人们通常关注探测响应度和比探测度等性能,因此在探测器的设计中重点研究入射光子的吸收和光生载流子的漂移等物理过程。在宽谱探测、窄带探测等光谱探测中需要探测器区分不同波长通道的响应信号,光生载流子复合是调控不同光谱通道探测信号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异质结探测器的能带结构和电场强度分布,进而分析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过程。通过对探测器不同半导体层电子亲和势的设计,利用光生载流子复合调控不同波长通道的探测信号,最终使得不同偏置电压下探测器光谱响应特性呈现出较大的非线性。通过对四层传感器的设计,获得带隙分布为3.09 eV/2.51 eV/1.94 eV/1.36 eV,电子亲和势为3.09 eV/3.42 eV/3.71 eV/4.07 eV。与单带隙的PIN光电二极管相比较,优化后的四层传感器的光谱响应曲线的相关性系数从0.99降低到0.56。该研究成果为后续光谱信息重构获得有效探测信号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光生载流子复合 数值仿真 光谱响应 入射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场压缩的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
12
作者 张杰 薛鹏 +1 位作者 张瑞 吴倩楠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2,共8页
针对快照式成像芯片和成像光学元器件视场角度敏感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视场压缩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前置视场压缩系统、光阑、后置成像镜头组和光谱成像芯片四部分组成,通过前置光学系统的Zemax光学设计,实现了450 nm~800 n... 针对快照式成像芯片和成像光学元器件视场角度敏感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视场压缩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前置视场压缩系统、光阑、后置成像镜头组和光谱成像芯片四部分组成,通过前置光学系统的Zemax光学设计,实现了450 nm~800 nm波长范围内将±10°视场压缩为±3°,最大波相差小于1/4波长;设计的后置镜头组用于校正光学系统的色差、球差等像差;整个光学系统各个视场的RMS(root meam square)半径接近面阵探测器的像元尺寸,且相对畸变小于2.138%;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视场压缩光学系统的可行性,并通过搭建的成像系统对不同颜色字母目标和外景目标物进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红色R中心波长为610 nm,绿色G中心波长为500 nm,蓝色B中心波长为460 nm;红色地面和绿色地面中心波长分别为613 nm、517 nm,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检测 快照式光谱成像 视场压缩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龙 金韩微 +3 位作者 张博文 石海超 杨秀彬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行幅值调制,进而增强不同信号成分的能量;然后,采用散布熵指标确定各分量最佳调制系数并通过双树复小波包逆变换得到修正信号;最后,对修正信号作归一化平方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工况下偏航轴承损伤类型的准确识别,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轴承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谱幅值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Fe0/H_(2)O_(2)体系降解染料废水的工艺条件及机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艳萍 马艳菊 +3 位作者 管文昕 杨彬 张健 张兰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62,共15页
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Fe^(0)/H_(2)O_(2)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快速高效、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采用Fe^(0)/H_(2)O_(2)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运行条件,... 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Fe^(0)/H_(2)O_(2)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快速高效、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采用Fe^(0)/H_(2)O_(2)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运行条件,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检测活性自由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染料废水处理前后有机物成分的变化,考察染料废水中结晶紫、藏红T、TOC、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探究染料废水的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Fe^(0)浓度为0.3 g/L、H_(2)O_(2)投加量为20 ml/L的条件下,利用响应面法预测结晶紫去除率为97.94%,与实测值仅相差0.36%(<2%);藏红T去除率为77.31%,与实测值仅相差1.3%(<2%)。由动力学分析可知:结晶紫、藏红T、COD和色度的降解过程符合BMG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大于0.98,结晶紫的初始降解速率最快。由EPR分析可知:·OH为Fe^(0)/H_(2)O_(2)降解染料废水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FT-IR和UV-Vis检测分析可知:Fe^(0)/H_(2)O_(2)工艺对结晶紫和藏红T的去除效果最好,染料分子被氧化成分子量小的中间体或小分子物质;由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可知:结晶紫与藏红T分子结构被·OH破坏,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中间产物逐渐被降解,最终分解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响应面模型 染料废水 动力学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EMFEM耦合模拟方法
15
作者 于彦彦 刘梦娇 丁海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2-1445,共14页
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合理有效的地震动输入非常关键.基于分区计算思想,发展了一种谱元和有限元耦合的两步模拟方法.首先,采用谱元法(SEM)结合多次透射公式(MTF),模拟平面波入射下仅含局部场地模型内部缩减计算域边界... 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合理有效的地震动输入非常关键.基于分区计算思想,发展了一种谱元和有限元耦合的两步模拟方法.首先,采用谱元法(SEM)结合多次透射公式(MTF),模拟平面波入射下仅含局部场地模型内部缩减计算域边界区节点的位移时程.结合谱元法的特点此时可采用只需满足背景场地模型模拟精度要求的相对粗略的网格.其次,将上述位移时程直接施加于土-结构计算域的边界区节点完成地震动输入,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土-结构系统的动力反应.此时可对结构域采用精细化网格建模,并基于MTF实现结构引起的外行散射波的吸收.相比传统域分解法(DRM),方法省去了地震动输入所需的人工边界处等效节点力的计算而直接实现位移时程输入,且对不同属性介质可采用相同的计算式而无需修改.基于均匀半空间模型、盆地场地模型和地表局部凹陷模型采用整体方法解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同时讨论了子区域选取形状及多次透射公式阶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考虑盆地效应与否时地铁车站模型和地上框架结构模型在时域和频域内地震动反应的对比,验证了进行结构地震反应模拟时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场地效应 结构地震反应 谱元法 有限元法 多次透射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层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英 卢国强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目的/意义]“十四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负责任的数据治理成为促进社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推进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亟须探索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基础理论。[方法/过程]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负责任... [目的/意义]“十四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负责任的数据治理成为促进社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推进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亟须探索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基础理论。[方法/过程]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负责任的数据治理的概念要素及维度,按照国际标准ISO704:2009的概念关系,结合社会科学数据的特性,阐释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特征、层次与内容,旨在构建一个较为全面且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果/结论]负责任的社会科学数据治理是多元主体在现有的数据治理环境之下,运用相应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将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的理念和原则融入社会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以确保所有涉及社会科学数据的流程和成果的责任性的过程,具有责任性、反思性、前瞻性、开放性和工具性特征,可划分为战略层、数据层和活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数据 负责任的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基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玉 魏风军 吴艳叶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3,共10页
目的基于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基水凝胶结构的综述,挖掘水凝胶性能提高的方法,探索其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方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概述了PNIPAM基水凝胶的性能,讨论了PNIPAM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形式及制备案例,总结了PNIPAM基水凝... 目的基于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基水凝胶结构的综述,挖掘水凝胶性能提高的方法,探索其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方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概述了PNIPAM基水凝胶的性能,讨论了PNIPAM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形式及制备案例,总结了PNIPAM基水凝胶在导电传感器、药物释放和吸附材料方面的应用情况。结论PNIPAM基水凝胶是具有独特刺激响应性的多功能材料,是目前被探究最多的温敏材料,它的相变温度、热响应速率、分子结构、力学性能等都可借助结构设计来进行调控,这为未来的多功能水凝胶体系的开发提供了参考。还提出了目前PNIPAM基水凝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设计出具有更优异性能的PNIPAM基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PAM 温敏性 水凝胶 互穿网络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结构瞬变诱冲机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永平 罗生虎 +6 位作者 闫壮壮 解盘石 田程阳 王同 高喜才 王红伟 郎丁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8,共16页
冲击地压是深部煤矿开采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揭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其灾害评价、预测及防治的前提和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互馈综合研究方法,在综合厘定覆岩空间结构与其力学响应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系统... 冲击地压是深部煤矿开采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揭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是其灾害评价、预测及防治的前提和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互馈综合研究方法,在综合厘定覆岩空间结构与其力学响应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结构瞬变激励下采场煤岩的力学响应和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覆岩空间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力学环境是其范围内的采场煤岩产生不同力学响应的内、外因,坚硬岩层破断等子系统的瞬时失稳,会导致覆岩空间结构大系统的瞬变,进而造成采场煤岩动态力学响应(矿震)的发生和静态力学响应的阶变。结构瞬变后,除了震源处的应变能会发生瞬变外,更大范围的煤岩应力场、位移场、应变能场和重力势能场等力学响应也会发生瞬变。结构瞬变区域上方覆岩瞬时下沉、应力骤减、应变能和重力势能的释放特征明显,结构瞬变区域外侧深部区域煤岩略有下沉、应力骤增、应变能聚集特征明显、重力势能略有释放;采场煤岩的总势能瞬时减小,这其中,总应变能瞬时增大,而总重力势能瞬时减小。同时,受坚硬岩层破断形成的卸载、回弹和下沉影响,矿震发生时,并非所有区域的煤岩都会被瞬时加载,临近结构瞬变区域的煤体会被瞬时卸载。工作面后方坚硬岩层的瞬时破断,会使走向支承压力“瞬时前移”,导致工作面前方煤体的高静载区域出现“高静载+负动载”的应力状态,而回采巷道煤体的高静载区域出现“高静载+正动载”的应力状态,造成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概率远大于工作面。在实际工程中,应基于煤岩结构与其动、静力学响应的内在关联,基于“调结构、控响应”的理念,建立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结构 瞬变 力学响应 矿震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发展现状、趋势及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邬江兴 季新生 +3 位作者 贺磊 谢宇 牛玉坤 张帆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在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的推动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全球网络安全格局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国外网络安全战略的... 在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的推动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全球网络安全格局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国外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政策;探讨了网络弹性、设计安全和零信任等国际主流网络安全方法,以及我国原创的内生安全理论和拟态构造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具有庞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完整的信息产业链、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原创技术理论等优势,但在安全责任分配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度以及安全标准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研究建议,加快制定中国特色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构建基于内生安全的网络安全架构,推动网络安全责任从用户侧向制造侧转移,为建立全面的网络安全责任和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提升数字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战略 网络安全方法 内生安全 网络安全责任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新一轮关键矿产竞争的动力、趋势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金荣 王春辉 +3 位作者 张福良 张伟波 杨宗喜 李鹏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关键矿产是支撑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准确把握全球关键矿产竞争态势,对于中国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发全球出现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新一轮关键矿产竞争热... 关键矿产是支撑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准确把握全球关键矿产竞争态势,对于中国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发全球出现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新一轮关键矿产竞争热潮,整体表现为五大趋势:一是竞争产业链化,竞争范围由上游矿产资源向全产业链延伸;二是竞争阵营化,资源国、消费国与加工国加速重组为不同竞争阵营;三是全球矿产勘查投资偏好“低风险化”,矿业企业投资风险偏好愈加保守;四是发达国家矿业投资本土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矿产勘查预算与矿业项目并购规模持续增加;五是资源东道国利益诉求多元化,由单纯的获取矿产品出口收益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国际话语权提升等领域全面拓展。此外,中国关键矿产国际合作还面临美西方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去中国化”、对中国矿业企业“污名化”和“资源民族主义”加速回潮三大挑战。建议从加强同周边国家资源-产业合作、讲好中国绿色矿业故事、创新关键矿产国际合作机制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关键矿产产业链供应链,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能源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关键矿产 竞争态势 挑战 中国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